谁知道古罗马三大家族的历史啊

谁知道古罗马三大家族的历史啊,第1张

  罗马帝国

  罗马建于公元前753年,但有关证据却表明它的建立时间是接近公元前1200年或公元前1400年,也就是在该城市的卡匹托尔山上发现的最早陶器碎片的年代。到了公元前9世纪,在台伯河两岸的低矮山丘上也许已坐落着许多分散的村庄。当时的这个位置是北方伊特鲁里亚人和南方的拉丁人(另一个居住在意大利中部的部族)的领土之间的战略要地。在接下来的3个世纪的时间里,该地区通过贸易繁荣发展起来,并由伊特鲁里亚国王统治。

  公元前509年,罗马市民推翻了伊特鲁里亚统治者,建立了他们称之为“共和制度的国家”。在这种制度下“人民就是国王”。罗马城市继续繁荣发展,唯一不足之处就是“普通老百姓”——平民与迅速抓岸大的政治军事上层人士——贵族之间的鸿沟不断扩大。公元前494年,平民选出了保民官(或地方行政官)来保护他们的利益,并针对社会的这一弊病及其他缺点发表演说。

  一个强大的政治基础(保民官是其中一部分)使罗马能够开始实施其政府计划。意大利南部的伊特鲁里亚人、萨谟人及希腊人占领的地区

  很快就陷落了。接着罗马与迦太基发生了冲突,他们之间的敌对状态导致了三场持久战,这就是著名的布匿战争。第一次战争中(前264——前241),罗马占领了地中海的主要岛屿——西西里岛、撒丁岛、和科西嘉岛。第二次战争(前218——前202)中,罗马遭遇迦太基军事同刷矮汉尼拔,屡屡战败,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公元前202年,他领导的战役失败了。第三次布匿战争(前149——前146)中,迦太基人终于投降了,这样,罗马就占领了地中海的大部分地区。

  当罗马在海外的事业蒸蒸日上上,国内却内乱不断。政府采取镇压和类似的环节措施都不能解决贵族和平民之间的新争端,这些争端不断升级,最后发展成公元前92至前89年间所谓的社会战争,动乱导致了苏拉领导的军事镇压,苏拉统帅的独裁政权标志着军队已经成为一种政治力量。他当权期间发生的一件大事就是奴隶大起义(前73——前71),由以前的斗士斯巴达克斯领导的注定要失败的起义。

  另一个统帅庞陪在素拉去世之后脱颖而出,他与克拉苏实行联手统治,克拉苏最后成为贵族边缘任务。由于军事上的成就,庞陪得到了提拔。这时,第三个统帅——尤利乌撕•恺撒出现了,他于公元前81年参军以还清债务,科岛了公元前63年,却获得了祭司长的植物,即罗马职位最高的礼仪教士。公元前59年,他于克拉苏、庞陪一起统治全国,形成了三权执政局面,这就是罗马历史上著名的“前三头同盟”。

  恺撒原本是因其演讲才能和敏锐的经济头脑而出名,但他在军事方面的才干很快得到了证实,在为期是年的战争中,他在今天的英国、得国和法国境内取得了多次辉煌的胜利。这些功绩引起了庞陪的嫉恨,他企图让罗马人反对恺撒,于是便找了个借口对恺撒实行报复。公元前49年,恺撒返回意大利,他率领军队断然决定无视法令渡过卢比孔河(靠近今天的博洛尼亚)。当时的法令规定;没有经过参议院的同意,军队不能过河。在预先得到恺撒的到来的警告时,庞陪狼狈而逃,罗马的政治反抗崩溃了。

  公元前48年,恺撒被任命为罗马的终身统治者。他大力实行改革和复兴政策以鼓励持久的建设工程,并恢复法律和其他制度。然而,新上任的独裁者的权力遭到了嫉妒。公元前44年3月15日(即古罗马历中3月的第15日),在他不幸区参议院的路上,被一个共谋者集团(包括他的养子布鲁图什在内)谋杀了。

  恺撒的遇害引起了全国的轰动。所谓的“第二次三头同盟”首次登台,这是个由罗马人马可•安东尼、李必达和屋大维(恺撒

  的大侄子兼指定继承人)组成的联盟。接下来是马可•安东尼与屋大维长达12年的权力之争。安东尼与埃及女王克娄巴特拉之间的关系毁掉了他的抱负。公元前31年,屋大维在亚克兴战役中的大获全胜标志着安东尼的彻底失败。接着,屋大维改名为奥古斯都,与公元前27年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开始了奥古斯都世道。也就是罗马帝国的全盛时期。

  奥古斯都的统治得到了人们的支持。帝国

  扩张的速度放慢了,军事上的胜利得到了巩固,政府鼓励人们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奥古斯都引以为荣的是“巴罗马的砖块百年成了大理石”。罗马的文化生活也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尤其在文学领域,奥维德、维吉尔和贺拉斯等作家写出了一部部古典文学的佳作。

  奥古斯都的继承者——朱利奥•克劳狄王朝成员——在才能方面远不如他。提比略皇帝(14——37)、克劳狄皇帝(41——54)和尼禄皇帝(54——68)多半都是可以用金钱收买的颓废者,他们只会大笔大笔地挥霍财产。只有帝国创造的巨大财富才掩盖了这个时期的经济和官僚政治的不足。尼禄任职期间,国家已遭多重创伤,对基督教徒的迫害到处可见。

  弗拉维安王朝(69——96)的换地——韦斯巴芗、蒂图斯和图密善——总的来说都很有成就;安东尼王朝及其政府任职者——内尔瓦、图拉真、哈德良、安东尼和马可•奥勒利乌斯也是如此。117年,在图拉真的统治下,帝国的领土面积达到了最大;哈德良则是历史上最有修养、注意英明的***。

  衰退和瓦解

  马可•奥勒利乌斯皇帝(161——180)的去世可以说是个分水岭。罗马帝国第一次受到外敌的威胁。长期以来帝国的空洞大话掩盖之下的罗马种种弊病都得到了恶报。通货膨胀袭击了整个国家,罗马的经济摇摇欲坠,帝国的资产被用来抵押和还债,文化生活也一蹶不振,国家开始越来越频繁地更换皇帝,随着帝国掠夺来战利品的日益减少,国内的农业和商业也衰退了。社会、军事和其它制度变得十分脆弱而奄奄一息。

  政府作出种种努力来抑制衰败的进程,其中最主要的是在286年把帝国划分为东、西两个管辖区,分别在罗马和君土坦丁堡拥有各自的皇帝。这些措施倒是带来了暂时的缓和。这时出现了一个意志特别坚强的皇帝——君士坦丁大帝(306——337),在他的统治制造、下,罗马再度繁荣昌盛起来。他是第一个赋予基督教徒宗教信仰自由的皇帝。可是,这种缓解只是暂时的。395年,帝国西辖区的首府从罗马搬到了东北部更容易防守的拉韦纳。15年之后,哥特人阿拉里克洗劫了罗马,他是来自波罗的海的一个部族(属于第一批所谓的蛮族)的首领。罗马的末日来临了。475年,另一个哥特人——奥多埃塞——取缔了帝国西辖区的末代皇帝——罗慕路斯•奥古斯图卢斯。493年,狄奥多里克也跟着奥古埃塞而来,他占领了帝国的最后一个首府——拉韦纳,从而统治意大利的大部分地区。

  在罗马帝国的北面和东北面,一直有相当数量的民族联盟,他们不是一个民族,而是许多文化相似的民族集团,有很多民族组成,包括汪达尔,法兰克,哥特等等,统称日尔曼; 在罗马帝国的中后期,很多日尔曼人都在罗马帝国当雇佣军,有些战功显赫的人,甚至进入了罗马帝国的高层; 当时,日尔曼人中最强大的民族就是哥特人,他们在水上和陆地都无敌于欧洲,在屡次打败罗马帝国后,哥特人获得了广大的领土,他们在乌克兰建立了东哥特,在罗马尼亚建立了西哥特 突然匈奴闪电战灭亡了东哥特,东哥特人大部分成为匈奴联盟的军人;而西哥特人如惊弓之鸟,弃国而逃,并受到了西罗马帝国的保护,帮助西罗马帝国抵御匈奴

  但是由于西罗马帝国对西哥特人的压迫,西哥特人在首领阿拉里克的带领下发动了起义,击败并屠杀了10多万西罗马军人在匈奴的帮助下,西哥特人攻破了罗马城,阿拉里克在洗劫罗马后死去,西哥特人旋即离开,西迁到法国和西班牙而东哥特人一直定居在匈奴帝国的腹地匈牙利,作为匈奴人的御林军,他们的国王狄特里西也是阿提拉帐下第一勇士匈奴西征法国的时候,东哥特人站在匈奴这边,而西哥特人又和西罗马帝国结成了同盟沙窿之战后,匈奴帝国不败神话被打破,法兰克人占领法国,西罗马帝国几乎灭亡,西哥特人定居西班牙

  阿提拉死后,狄特里西带领东哥特人联合东罗马帝国打败了阿提拉的所有儿子,匈奴帝国西部瓦解,东部建立了可萨汗国

  东哥特人后来占领了意大利和巴尔干,成为东欧的一大势力(不过很快就又灭亡了)现代的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是西哥特的后代,而意大利人和阿尔巴尼亚人是东哥特人后代所以罗马文明属于意大利,但不属于意大利人

   盖乌斯·屋大维,罗马帝国的开国君主,元首政制的创始人,统治罗马长达43年,是世界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人物之一。他是凯撒的甥孙,公元前44年被凯撒收为养子并指定为继承人。凯撒被刺后登上政治舞台。公元前1世纪,他平息了企图分裂罗马共和国的内战,被元老院赐封为“奥古斯都”,并改组罗马政府,给罗马世界带来了两个世纪的和平与繁荣。

     一般认为屋大维是最伟大的罗马皇帝之一。公元前27年,屋大维实行元首制,独揽政治、军事、司法、宗教大权,统治罗马长达四十年以上。他结束了一个世纪的内战,使罗马帝国进入了相当长一段和平,繁荣的辉煌时期。历史学家通常以他的头衔“奥古斯都”(尊崇的意思)来称呼他。这个称号是他在公元前27年的时候获得的, 那时他36岁。

  屋大维是凯撒大帝的甥孙和养子,亦被正式指定为凯撒的继承人。前43年,他与马克·安东尼、雷必达结成后三头同盟,打败了刺杀凯撒大帝的共和派贵族。

  公元前36年他剥夺雷必达的军权,后在阿克图海战打败安东尼,消灭了古埃及的托勒密王朝,回罗马后开始掌握一切国家大权。前30年,被确认为“终身保民官”,前29年获得“大元帅”称号;前28年获得“奥古斯都”(神圣、至尊的意思)称号,建立起了专制的元首政治,开创了罗马帝国。公元14年8月,在他去世后,罗马元老院决定将他列入“神”的行列,并且将8月称为“奥古斯都”月,这也是欧洲语文中8月的来源。

    公元前44年3月凯撒被刺杀时,屋大维正在阿波罗尼亚军中。他年方十八,那些对手们常常下意识地轻视这个年青人。然而,他反覆强调自己是凯撒的儿子以唤起人们对他的好感(以至自称盖·朱利乌斯而故意省掉屋大维)。他行军到意大利,并招募凯撒旧部扩充军队。到罗马后,他发现首都掌握在谋杀凯撒的共和派,马尔库斯·尤尼乌斯·布鲁图与卡西乌斯手中。在一阵紧张的僵持之后,他与马克·安东尼,以及马尔库斯·埃米利乌斯·雷必达,凯撒的重要同僚,组成同盟。这三人组成被称为第二次三头执政的军事独裁。然后他们开始清理元老院。300位元老与3000骑士被籍没产业并殒命。这不仅是场“净化”,很大一部分籍没的财产被用来维持扩充他们的军队。

  接下来,安东尼与屋大维领军追击已经逃往东方的布鲁图斯与卡西。于菲力比(在马其顿),屋大维的大军取胜,而布鲁图与卡西乌斯自杀(公元前42年)。于是屋大维返回罗马,同时安东尼前往埃及,在那里,他与女王克丽奥佩脱拉(埃及艳后),朱利乌斯·凯撒的前任爱人,以及凯撒的幼儿凯撒里昂(小恺撒)的母亲结盟。至此,罗马的疆域西属屋大维,东属安东尼。

  安东尼忙于东方的战事及与克丽奥佩脱拉风流;屋大维在罗马广结人心,巩固权力,布谣中伤安东尼:安东尼越来越像个埃及人而非罗马人。局势越来越紧张。终于,前32年,屋大维向安东尼宣战。不久战事就见分晓:在希腊西岸的阿克提乌姆湾,屋大维打败安东尼。安东尼逃往埃及,与屋大维再战,但又再败,结果自杀。克丽奥佩脱拉自杀。而小凯撒则被屋大维无情杀死,以免影响其为凯撒惟一继承人的身份。 

    奥古斯都凭极大胆的手腕夺取了政权,用极审慎的智慧统治着罗马。罗马给了他近乎绝对的权力,他给了罗马四十年的国内和平与持续增长的繁荣,史称“罗马和平”。他创立了罗马第一支常备军(包括海军),并把军团驻扎在边境,以防止他们干预内政。另创立禁卫军卫戍京畿并保卫皇帝本人。他还改革了罗马的财政与税收制度。

  此后奥古斯都没有发动过大规模战争。公元前26年至公元前19年的北西班牙山区战役以顺利征服该地区而告终。经历高卢骚乱的反复,阿尔平地区亦被征服。罗马的疆域扩展至多瑙河的自然疆域,加拉提亚省被罗马占领。公元后9年,条顿堡森林伏击战罗马失利。自此罗马向西部日耳曼的扩张停止。此后他接受莱茵河为帝国的最终边界。在东方,罗马吞并了亚美尼亚和高加索,而扩张中止于帕提亚帝国的边境。

  在内政上,奥古斯都使用从帝国聚敛来的巨大财富提供给军队优厚的待遇;他装潢首都,大兴娱乐活动以愉悦罗马市民。其自夸“一座砖城在我手里变成了大理石的城市”。他建造了新的元老院会所,建造了阿波罗神庙与尤利乌斯神庙。他还在大角斗场附近建神龛。据载,卡披扥里乌姆神庙和庞培剧院(建时未署此名)俱为奥古斯都营造。其建立了交通部,并完成了一个庞大的交通网,促进了帝国的通讯、贸易及邮政。奥古斯都还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支消防队。还在罗马建立了一支常规警力部队。

  罗马统治者通常对经济无知,奥古斯都也不例外。包括奥古斯都在内的罗马皇帝都把从农业上征来的重税花费在军队、庙宇及娱乐方面。一旦帝国不再扩张,没有战掠品,经济就开始停滞并最终衰退。奥古斯都之治按这个视角看来也就是帝国权力与繁荣的最高点。奥古斯都曾试图安置老兵务农以复兴农业,但收效甚微。首都仍依赖埃及进口的粮食。

 

 

 

  奥古斯都强烈鼓励对罗马神祗的崇拜,尤其是阿波罗。其把罗马战胜埃及叙述为罗马神战胜埃及神。其赞助维吉尔的埃涅阿德就是怀着提高罗马先人声望之目的。奥古斯都还整顿世风,赞美婚姻、家庭与生育;攻击奢侈、豪庶婚、滥交(包括卖*和同性恋)和通奸,但成效不大。(不过其女儿就是因此被放逐和赐死。)

  奥古斯都还是文艺保护人。他帮助诗人、艺术家、雕塑家与建筑家。他的统治时期是罗马文学的黄金时代。在其保护下,贺拉斯、李维、奥维德与维吉尔脱颖而出。这些人士赞美其天才,以接近其标准,以免被逐。奥维德就因伤风化(奥古斯都的标准)而被放逐。他赢得了几乎整个罗马知识界的赞誉,尽管很多人私下仍追念共和国。他运用娱乐和庆祝其本人与其家族节日的手段赢得了群众的支持。奥古斯都死时,罗马已经不可能回到共和国。

    奥古斯都死后,马上被列入神的行列并被神格化。其借名凯撒和他的称号奥古斯都都成了未来四百年罗马统治者的永久性称号。一千四百年后的拜占庭帝国还在使用这个称号。二十世纪早期的德意志皇帝号与沙皇号都是从他的名字衍生而来。直到君士坦丁大帝在四世纪奉基督教为国教,奥古斯都神一直是罗马人的崇拜偶像。所以今人仍可以见到许多精美的奥古斯都雕像和半身像。奥古斯都的陵墓原先也有铭刻着“奥古斯都神的功业”的青铜柱。

  许多人认为奥古斯都是罗马最伟大的皇帝。其政策无疑大大延长了罗马的寿命,并开启了罗马的盛世,即“罗马和平”(或称“奥古斯都的和平”)。奥古斯都风度翩翩,仪容端庄,并且处事机警,悟性很高,能断大事,是极狡猾的一名政治天才。可他并不像其养父凯撒和其对手安东尼般光彩照人。奥古斯都的名声并没有这两个人响亮。虽然后人更常将其和朱利乌斯·凯撒混为一谈,但其留给后人的遗产比他两人更持久。

  回顾奥古斯都的统治和他留给罗马的遗产,他的高寿绝对不能忽略,这是由他而始的帝制能够长久的关键因素之一。除了第一政治外,其臣民不知道还有其他制度。要是他死早了(比如前23年),事情可能就大不一样了。罗马共和国寡头政治时期的连年内战和奥古斯都的长寿,是罗马由共和制转为帝制的决定性因素。奥古斯都个人的城府、忍耐、手腕和他如日中天的的政治声望也起了一定作用。其创制在很多方面影响了以后的帝国政策:维持常备军并屯军于边,皇位的继承原则与方式,使用皇帝的经费装潢首都。其最重要的遗产是给了维持帝国在未来二百年和平与繁荣的制度。在帝国时代,他的行为被奉为明君典范。虽然后世罗马皇帝都袭用“恺撒·奥古斯都”的称号,但只有少数人真正配得上。

古罗马的历史可上溯到公元前8—前7世纪。公元前5世纪以前,古罗马处于原始部落阶段,公元前509—前30年为罗马共和国时期,公元前27—476年为罗马帝国时期。帝国时代古罗马成为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大帝国。公元1世纪希腊也被罗马吞并,从此罗马成为世界文化的中心。

古罗马是古希腊国土的征服者,却成了古希腊文化的被征服者。古罗马雕塑艺术对西方文明的突出贡献,正在于它对于古希腊雕塑艺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古罗马雕塑艺术上承古希腊的优良传统,并融入了本土埃特鲁丽亚雕塑艺术和铸铜、石雕技艺,在古希腊和中世纪之间,发挥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

雕塑艺术在古罗马的社会生活中具有极高的地位,雕塑作品之多,在今天仍然是难以想象的。在肖像雕塑方面罗马人取得了较大成就。一方面罗马人崇拜祖先,很早就开始用石膏或蜡从死人脸上翻下模子,并彩绘制成真实感很强的面具,安放在家中。另一方面,罗马统治者极力炫耀个人权威、制造个人崇拜。这段时间的肖像雕塑以写实的风格见长。雕刻家们善于运用夸张、概括的艺术手法,细致地刻画人物,舍去繁琐的东西,加强运动感,使作品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公元2世纪下半叶盛行情绪肖像。这类肖像较充分地表现了人物的内在感情和心理状态,表现手法也比过去丰富多了。如为了表现眼球受光明暗的变化,雕刻家在眼球上刻上了深浅不等的圈。罗马皇帝卡拉的雕像就是当时的代表作品。

古罗马雕塑沿袭了古希腊雕塑的传统,但更加世俗化,从而在写实主义的道路上迈出了更为坚实的步伐。雕塑家在肖像作品中首先追求模特外形的逼真,其次注重人物个性的刻画。古罗马雕塑是西方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西方现实主义雕刻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古罗马艺术看重艺术表情的细化。古罗马的帝王雕像,既有个性刻画,又有理想化的处理,使雕像变成了罗马英雄主义和进取精神的象征。罗马肖像雕刻在写实处理、情绪表现、细节夸张强调等方面有许多创造,取得了较高成就。罗马的雕刻家强调再现所要雕塑的形象,特别注重人物面部细节刻画。希腊人的精神气质主要通过身体姿态动作来传达,罗马肖像则主要通过头部来表现。希腊雕像的生命充满身体的各个部分,即使只剩下断臂残躯,仍然能给人以特有的生命和美感。而罗马雕像如果缺了头部,余下的部分就没什么意义了。帝国时代的罗马雕像充满理想化倾向。《屋大维雕像》面部表情严峻,左手握独裁权杖,右手指向前方,似在指挥千军万马,刚毅的性格十分鲜明。《奥里略骑马像》脸部表现出内省和沉思,带有忧郁的伤感和哲理性思索,具有颓废、消极、静观的色彩。供奉和平女神的《奥古斯都和平祭坛》是罗马艺术中独一无二的新颖创造。坛上的群像浮雕表现出工匠建造神殿和帝王率众祭祀的宏伟场面,逼真展现了表情丰富、神态各异的个性化人物形象和生动场景,从技法上体现了罗马雕塑高度写实的、完美的、高超的艺术技巧,表现出平静的颂扬气氛和崇敬之情,让人仿佛能感受到帝国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繁荣景象。

真正的艺术是不朽的。此书按希腊、罗马两大部分依时间排序,依次读来便能全面认识古希腊时期的艺术、历史背景和代表性名作,掌握各个时期的艺术作品特点和在风格与技巧上的演变。借助众多精美彩图更能形象化地直接领略古老艺术的深邃和无穷魅力。

母狼

现在,雕像《母狼》已成为了罗马市的象征。

母狼

《母狼》,青铜雕塑,高85厘米,约创作于公元前500年,现藏于意大利罗马市政博物馆。

公元前8—前4世纪,意大利半岛被埃特鲁斯坎人所统治,形成了历史上所称的埃特鲁尼亚文化。埃特鲁尼亚文化后来被其征服者罗马人所继承,成为罗马文化的基础。

埃特鲁尼亚美术作品中,雕塑的艺术水平最为突出,青铜雕像《母狼》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作品。雕像取材于罗马建城的传说,著名的特洛伊战争结束后,特洛伊王子逃到意大利半岛,建立了阿尔巴城,世代相传。后来,一个名叫努米托耳的国王被其弟阿木留斯推翻,儿子被杀,但他的女儿为战神所爱,生下一对双胞胎罗穆路和瑞穆斯,却被阿木留斯放入篮子中丢入台伯河。这对兄弟后来被一只母狼发现并收留抚养,不久,又被牧人发现收养。他们长大以后,杀死仇人,救出外祖父,创建了新的城市。后来罗穆路杀死了瑞穆斯,并以自己的名字命名这座城市,称其为罗马。这尊雕像所刻画的就是曾经哺育了罗马创始人的母狼的形象。

雕像形体结构严谨,是一尊高度写实的艺术作品,体现了外表凶残、内心仁慈的性格主题。母狼四肢健壮,神态凶残,洋溢着野性的生命力。那颈部卷曲的毛、下垂的乳房和消瘦的腹部以及肋部都塑造得极为真实。母狼整体的神情是警觉而威严的,似乎正是罗马人坚毅冷峻的民族性格的象征。公元16世纪时,有人又在狼的腹部下制作了两个婴儿的雕像,更完整地表达了罗马建城的传说。

这尊雕像是埃特鲁斯坎人的艺术杰作。对罗马人来说,它还具有纪念碑意义,人们把它作为民族发源的始祖而顶礼膜拜。

布鲁特斯胸像

《布鲁特斯胸像》,青铜雕像,大约创作于公元前4世纪后半期。

据考证,古代罗马最初只是意大利半岛台伯河沿岸的一些村庄部落,大约在公元前754年建立了罗马城。公元前509年,罗马废除王政,进入共和时期,一直延续到公元前31年。这500年中,罗马从一个小小的城邦逐步发展成为了威镇地中海地区的霸主。由于战火纷飞,罗马共和时期的美术发展缓慢,但仍体现了罗马人冷静和求实的性格特征,具有较强的写实性。其中雕塑艺术的主要成就则体现在肖像雕塑作品中,《布鲁特斯胸像》就是当时肖像雕塑作品中最重要的代表作。

虽然还存在着一些争议,但许多人都认为雕像塑造的是罗马共和时期的第一行政长官布鲁特斯。这尊胸像面部表情严肃而坚毅,深邃的眼神和紧闭的双唇表现出领导者的自信和智慧。头像的制作十分逼真,风格明晰、纯朴,成功地揭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展示出罗马政治上升时期人物的精神面貌。雕像加工的精细还反映了罗马人高超的金属铸造技艺。雕像的眼球是用象牙和玻璃制作的,这是当时常用的一种方法,目的是使人物显得更为真实自然。

戎装的奥古斯都

奥古斯都亦称屋大维,是罗马帝国的奠基者与第一任皇帝。

戎装的奥古斯都

他结束了公元前1世纪期间使罗马共和国陷入混乱的内战,为希腊罗马世界带来了长达两个世纪的太平盛世。

他是恺撒的外甥,后来成为了他的义子与继承人。恺撒很早就显露出对他的兴趣,并一意栽培,为他铺下了从政之路。但公元前44年恺撒被刺杀时,屋大维还只是个18岁的少年。恺撒之死为罗马留下巨大的权力真空,在众多军政人物间掀起了一场长期、激烈和复杂的权力斗争。在极端不利的处境下,屋大维展现了远超乎他年龄的谋略、冷静与意志力,经过一番权力角逐后,屋大维和他的两位劲敌——李必达和安东尼结成后三头同盟,以韶龄跻身于罗马最高统治权力圈。此后他们之间的战争持续进行,直至屋大维于公元前32年解决了李必达,翌年亚克兴战役打败安东尼与埃及克丽奥佩脱拉女王的联盟,他才成为罗马唯一的统治者。后代史学家即以此作为罗马帝国的开端。他被奉为元首(第一公民),最初以执政官身份来统治,维持共和政体。公元前27年接受“奥古斯都”封号,死后更被奉为神明。

在他的统治下,罗马帝国的范围西起伊比利半岛,东到卡帕多西亚,北及高卢,南达埃及。在位期间(公元前31—公元14年),他致力于税务结构、金融制度、军队体系等方面的改革,推进公共建设,建立了遍布帝国境内的庞大公路网与供水系统。此时罗马天下太平,经济繁荣,文学艺术昌盛。奥古斯都时代是罗马文学的黄金时代,罗马最伟大的作家维吉尔、贺拉斯和李维等人就是出现在这个时期。他开创的国内和平即罗马和平持续了约200年之久,在这个持续的和平与繁荣时期,罗马文化开枝散叶,遍及奥古斯都与其他罗马领袖所征服的领土。

罗马人的造型艺术主要来自于古希腊艺术的影响,但由于政治性质不同,在建筑、绘画和雕塑方面都形成了它独特的艺术风貌。肖像雕刻是罗马雕塑的主要成果,原因是,伊特鲁里亚人重殡葬仪式,常在死者脸上拓下蜡模,存放在灶神的龛里。每逢纪念日,即取出供奉,后来这种方法渐渐运用到雕刻上。制作肖像时要求准确表达对象的特征,这就成了雕像艺术的追求目标。至奥古斯都帝国时期,肖像雕刻已获得了高度的发展,但奥古斯都皇帝还要求仿效古希腊,他喜欢把人物形象加以理想化,故美术史上称这种风格为“奥古斯都古典主义”。这一尊普里马—波尔塔出土的大理石雕塑作品《戎装的奥古斯都》便最具有代表性。

雕像中古罗马的“奥古斯都”——屋大维左手握权杖,右手朝前高举,似在训话。脸部表情严峻,薄薄的嘴唇,性格十分鲜明。他那披着华丽的盔甲的身材显得很魁梧,甲胄上的图案寓意着罗马将统帅全球的思想。运用这种象征化手段,艺术的目的已一目了然,即在于歌颂帝王。雕像的作者未被留下姓名,看来,罗马帝政时代的艺术家是不具有这种创作权利的。

在屋大维的右脚旁边,艺术家还塑造了一个带有双翼而无眼珠的小天使丘比特形象。这个罗马神话里的小爱神为什么塑造在这里呢?无眼珠,象征他对爱情的盲目性;另一判断,据说他生性鲁莽,行动随时需要有识之士的带领。他永远长不大,含义也就在此。大多数美术史家的解释是,为要显示奥古斯都的高大,作为一种反衬,在艺术上也是可能的。

据说在雕像的大理石表面还残留着金、青、褐、黄、紫等色斑,很可能当年在完成时,雕像是带着光辉灿烂的彩色的。雕像约作于公元前19—前13年,现被收藏于罗马梵蒂冈博物馆内。

妇女肖像

罗马的肖像雕刻向以鲜明的性格刻画而著称。我们前面已欣赏了一尊《奥古斯都雕像》,但这一时期的肖像雕刻,最精彩的不是全身雕像,而是那些奴隶主贵族供放在住宅客厅里的半身像、胸像或头像等。

公元1世纪下半叶,罗马的肖像雕刻已取得了高度成就,尤其是在弗拉维尤斯执政时期。肖像的多样化和严格的写实主义手法,已臻于完美,几乎可以说是无懈可击。我们在《奥古斯都雕像》上还发现艺术家因袭希腊盛期的遗风,注重形象的理想化,即尽量予以美化。而在这一时期的肖像雕刻上,对于传统,似乎只喜欢希腊化时期的手法。这一尊雕像《妇女肖像》,从性格刻画上看,艺术手法比以前更趋凝炼了。

这尊妇女头像上的发式之所以被夸大,目的是想突出肖像人物的地位、身份和个性。这种雕塑语言,在罗马肖像雕刻中还属初见。显然,雕刻家对大理石表面的微妙变化经过认真仔细的研究,并注意到在明暗光影映衬下的视觉效果,因而用加强发卷上强烈的凹凸造型,来反衬柔润光洁的妇女脸部,使这个妇女的整体感更丰满、更秀美。

这是一名罗马的名门闺秀,她那高傲的神态在于显示她的高贵,她的表情矜持,内心冷漠,透过颜面和颈项的转折微姿,可以洞察这个上层贵族妇女内心世界的某种利己性。有的考古学家鉴定,这个贵妇形象可能是图拉真皇帝的侄女维莉娅·玛蒂迪亚。雕塑家在塑造之前,一定是煞费一番苦心的,以寻找恰当的构思。经过细微的琢磨,决定用夸张局部细节的手法,让发型与眼神彼此呼应,造成特殊的典型性格,这就是罗马肖像雕刻家的创造性收获,其精到之处,令观者赞叹。

在弗拉维尤斯时期的肖像雕刻,艺术家比较注重大理石上的明暗色彩,所以历史上有“弗拉维尤斯色彩主义”的说法。这尊妇女头像作于公元90—100年间,高约63厘米,现被收藏于罗马卡庇托利博物馆内。

和平祭坛浮雕

从奥古斯都大帝开始,罗马帝国建立起了较完整的统治秩序,内外战争减少,进入了近200年的相对稳定时期,历史上称为“罗马的和平”。为了纪念奥古斯都大帝为罗马带来的和平,元老院主持修建了《和平祭坛》,并用来供奉和平女神。这是一座用大理石建成的方形平台,长11米,宽10米,高4米,四周有墙垣围绕,东西有门洞,中央是祭坛。四周的墙垣上装饰着上下两层浮雕作品,上层是记事性人物群像,下层则是明快而优美的植物装饰图案。上层的浮雕中有表现祭坛动工修建时的场景,也有以奥古斯都为首的帝国统治者率领全体皇族人员庄严祭祀的行列,还有以罗马神话人物象征帝国和平昌盛的雕刻。浮雕从技法上都体现了罗马雕塑高度写实的艺术技巧,构图优美,层次鲜明。《和平祭坛》上的这些浮雕从整体上表现出平静的颂扬气氛和崇敬之情,让人仿佛能感觉到帝国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繁荣景象。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祭坛本身的结构和浮雕的位置。整个建筑物由一个大的U形祭坛组成,祭坛建在高高的石级底座之上,四周围绕外墙。祭坛和外墙上都有浮雕。像所有的罗马浮雕一样,它们原来都涂着油彩。但是油彩早已消失,今天只留下白色的大理石。

外墙的内侧雕刻着由树叶、果子和花朵组成的花环,这些是传统的祭坛外墙图像,可能反映了当时真的使用了花环和牛头骨——它们是动物祭品的残留物,环绕着祭祀的地点连成一圈。

这幅当时的罗马建筑内的壁画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花环的色彩。花环之上是paterae,用来倒专门供奉神祗的葡萄酒的浅钵。

祭坛本身的上部装饰着小幅浮雕,里外都有,表现的是正在准备动物祭品的宗教行列。无疑,它描绘的就是祭坛这里年祭的场景。

外墙的外部有两组对应的浮雕。四堵墙的下部都装饰着鼠尾草和葡萄藤。

在两侧长墙的上部,是另一种图像,表现的是有奥古斯都集团所有重要成员参加的游行,包括皇帝本人和家庭成员。我们将在后面进一步分析有关的内容。

在两堵短墙上,也就是带门的两侧,在门上的部位我们可以看到4幅浮雕,每幅都是表现一个带有人物的场景。图像的题材不是当时的事件,东侧我们可以看到关于罗马早期历史的图像,西侧是两幅同神话有关的题材。西侧的浮雕一度被认为表现Romulus和Remus——他们是孪生兄弟,Rumulus后来建立了罗马城。他们正被母狼哺乳。这个传说是早期罗马艺术中非常常见的题材,很容易辨认。这里也是早期罗马银币上的同样的画面。

这里我们看到的是另一幅大理石浮雕,表现双生子被牧羊人发现的整个场景,它可能也是建造和平祭坛的那段时间雕刻的。东侧外墙上的浮雕,就是同双生子相对应的一幅,表现的是罗马女神、罗马城的化身。女神的衣服独具特色,因此尽管有残缺,依然容易辨认。浮雕上的她一如皇帝尼禄时代这枚铜币上的形象。

另外两块保存较完好的浮雕上的题材通常被认为是:西侧是特洛伊英雄艾涅阿斯,正在向神供奉母猪作为祭品,东侧是地母神提路斯,这样,艾涅阿斯和罗慕路斯、勒摩斯相对,地母和罗马女神相对。

《和平祭坛浮雕》,大理石浮雕复制品,约创作于公元前13—前9年,现收藏于罗马博物馆。

与希腊时期的浮雕作品不同,罗马时代的浮雕作品不再以神话故事为主要的表现对象,他们的大部分纪念性浮雕作品都是直接表现帝王的丰功伟绩。这与罗马人求实的民族性格也有直接的关系。这些浮雕作品大多出现于祭坛、凯旋门和纪念柱等纪念性建筑物上,风格独树一帜。

公元前27年,屋大维创立罗马帝国,保护文人,鼓励创作。他的亲信麦凯纳斯笼络许多卓有才华的作家组成了一个文学集团,中括当时的三个一流诗人维吉尔、贺拉斯和奥维德,史称麦凯纳斯文学集团。它代表着罗马文学的黄金时代。

维吉尔著有史诗《埃涅阿斯记》 、《牧歌》、《农事诗》 ;

贺拉斯则树立了罗马抒情诗的典范,是继承亚里士多德的文艺理论家 ,著有《歌集》、《诗艺》(文艺理论) ;

奥维德写作了神话故事诗《变形记》 。

欧洲的一些国家。如法国英国德国等。

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是英国进入资本主义时代的标志

光荣革命

光荣革命,是英国一场和宗教有关的非暴力宫廷政变,发生在1688年到1689年。当时,支持议会的辉格党人与部分托利党人为免信奉天主教的詹姆士二世传位给刚出生的儿子,而把詹姆士二世废绌。在废绌国王之后,他们把王位传于原本的继承者,詹姆士二世的女儿玛丽和时任荷兰奥兰治执政的女婿威廉。威廉带兵进入英国,未发一枪,使詹姆士二世仓惶出逃。议会重掌大权,而威廉亦即位成为威廉三世。因为这场革命未有流血,故史称光荣革命。至此,英国议会与国王近半个世纪的斗争以议会的胜利而告结束。

=================================================

1688~1689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的推翻詹姆斯二世的统治、防止天主教复辟的政变。西方资产阶级历史学家传统地将这次事件称之为不流血的光荣革命。

1685年詹姆斯二世不顾国内的普遍反对,违背以前政府制定的关于禁止天主教徒担任公职的“宣誓条例”,委任天主教徒到军队里任职。此后进而任命更多的天主教徒到政府部门、教会、大学去担任重要职务。1687年4月和1688年4月先后发布两个“宽容宣言”,给予包括天主教徒在内的所有非国教徒以信教自由,并命令英国国教会的主教在各主教区的教坛上宣读,引起英国国教会主教们的普遍反对。同时詹姆斯二世残酷迫害清教徒。还向英国工商业主要竞争者——法国靠拢,危害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

1688年6月20日,詹姆斯得子。其信仰英国国教的女儿玛丽没有希望继承王位。为防止天主教徒承袭王位,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决定推翻詹姆斯二世的统治。由辉格党和托利党的7位名人出面邀请詹姆斯二世的女婿、荷兰执政奥兰治亲王威廉来英国,保护英国的宗教、自由和财产。信奉新教的威廉接受邀请,并于9月30日发布宣言,要求恢复他的妻子玛丽,即詹姆斯二世第一个妻子所生的长女的继承权。1688年11月1日威廉率领15万人在托尔湾登陆。消息传到伦敦,詹姆斯二世出逃德意志,途中被截获送回伦敦。后经威廉同意,詹姆斯二世逃亡法国。1688年12月威廉兵不血刃进入伦敦。1689年1月在伦敦召开的议会全体会议上,宣布詹姆斯二世逊位,由威廉和玛丽共同统治英国,称威廉三世和玛丽二世。同时议会向威廉提出一个《权利宣言》。宣言谴责詹姆斯二世破坏法律的行为;指出以后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能停止任何法律效力;不经议会同意不能征收赋税;天主教徒不能担任国王,国王不能与天主教徒结婚等。威廉接受宣言中提出的要求。宣言于当年10月经议会正式批准定为法律,即《权利法案》。

这次政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新贵族和部分大土地所有者之间所达成的政治妥协。政变之后,英国逐渐建立起立宪君主制。

法国大革命

18世纪资本主义在法国部分地区已相当发达,出现许多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个别企业雇佣数千名工人并拥有先进设备。金融资本雄厚。资产阶级已成为经济上最富有的阶级,但在政治上仍处于无权地位。农村绝大部分地区保留着封建土地所有制,并实行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由天主教教士组成的第一等级和贵族组成的第二等级,是居于统治地位的特权阶级。资产阶级、农民和城市平民组成第三等级,处于被统治地位。特权阶级的最高代表是国王路易十六。18世纪末第三等级同特权阶级的矛盾日益加剧。特权阶级顽固维护其特权地位。在第三等级中,农民和城市平民是基本群众,是后来革命中的主力。资产阶级则凭借其经济实力、政治才能和文化知识处于领导地位。法国大革命是整个第三等级在资产阶级领导下发动起来的。

1789年5月国王被迫召集三级会议,继而改为国民议会和制宪议会。7月14日巴黎人民起义,攻占巴士底狱,革命爆发。8月26日制宪会议通过《人权与公民权宣言》,确立人权、法制、公民自由和私有财产权等资本主义的基本原则。议会还颁布法令废除贵族制度,取消行会制度,没收并拍卖教会财产。革命初期,代表大资产阶级和自由派贵族利益的君主立宪派取得政权。1791年6月20日路易十六乔装出逃,企图勾结外国力量扑灭革命,中途被识破押回巴黎。广大群众要求废除王政,实行共和,但君主立宪派则主张维持现状,保留王政。君主立宪派制定了《一七九一年宪法》,召开立法会议,维护君主立宪政体,反对革命继续发展。

第一、二等级和大资产阶级的取得了妥协,但和占法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和城市平民的矛盾依然没有缓和,相反,人民在斗争中看到了自己的力量。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再次起义,推翻君主立宪派统治,逮捕路易十六国王。9月21日召开国民公会,次日宣布成立法兰西共和国。

8月10日巴黎人民起义后,吉伦特派取得政权。9月20日法国军队在瓦尔米打败外国干涉军。由普选产生的国民公会于9月21日开幕,9月22日成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吉伦特派执政期间颁布法令,强迫贵族退还非法占有的公有土地,将没收的教会土地分小块出租或出售给农民,严厉打击拒绝对宪法宣誓的教士和逃亡贵族。1793年1月21日,国民公会经过审判以叛国罪处死路易十六。

吉伦特派把主要力量用于反对以MFMIde罗伯斯比尔为首的雅各宾派、巴黎公社和巴黎无套裤汉。从1792年秋季起,要求打击投机商人和限制物价的群众运动高涨起来。以忿激派为代表的平民革命家要求严惩投机商,全面限定生活必需品价格,以恐怖手段打击敌人。吉伦特派却颁布法令镇压运动。1793年2~3月,以英国为首的欧洲各国组成反法联盟,加强武装干涉;国内也发生大规模王党叛乱。4月,前线的主要指挥、吉伦特派将领CF迪穆里埃叛变投敌。在革命处于危急的时刻,巴黎人民于5月31日~6月2日发动第三次起义,推翻吉伦特派的统治,建立起雅各宾派专政。

雅各宾派颁布《雅各宾宪法》,废除封建所有制,平定吉伦特派叛乱,粉碎欧洲君主国家的武装干涉;但仍保持反劳工的《列·霞飞法》和《农业工人强迫劳动法》,并镇压忿激派和埃贝尔派。

但不幸的是,雅各宾派过激和恐怖的政策,也使它走向分裂和内哄,陷于孤立的罗伯斯比尔也末能完全守护住法国革命的成果,而反法同盟一而再地被各欧洲封建君主拼凑起来,它们一轮轮地围剿法国革命,企图恢复法国波旁王朝的封建政治。1794年7月27 日,雅各宾中被罗镇压的右派势力发动“热月”政变,逮捕了罗伯斯比尔和圣鞠斯特,建立热月党人统治。这时革命最危急的关头已过去,热月党人成立了新的革命政府--督政府,他们清除了罗伯斯比尔时期的革命恐怖政策和激进措施,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正常统治,维护了共和政体,在法国国内维护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但国外围剿革命的势力仍是浊浪滔天,此时,督政府中又一个新的政治明星应运而生,他就拿破伦,历史又淘汰了热月党人,在“雾月”政变中,年轻的拿破伦执政,担负起了扫荡欧洲封建势力、最后巩固大革命成果的重任。

德国王朝战争

,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实现了德国在普鲁士控制下的统一。1864年对丹麦战争后,普鲁士和奥地利迫使丹麦割让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地区。在1866年普鲁士和奥地利的战争中,奥地利败北,于是奥地利不得不脱离德意志邦联。德意志邦联解体后,代之而起的是包括美因河以北所有各邦在内的、由普鲁士主导的北德邦联。普鲁士在1870年爆发的普法战争中击败法国,翌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宫加冕为德意志皇帝,是为“第二帝国”。

帝国主义与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刚开始发展时工场手工业阶段

工业革命后进入自由资本主义的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由自由资本主义过度到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

爆发经济危机后,美国最先进行罗斯福新政即国家干预经济,控制垄断。二战后,各资本主义国家都进入国家干预经济的阶段。

垄断虽仍存在但已无法引起矛盾激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

原文地址:https://pinsoso.cn/meirong/323798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2-11
下一篇2024-02-11

随机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