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算特别难~谱面挺容易的,要注意一开始的指法,中段时的三连音要突出旋律声部,高潮部分只要能够到八度就应该没什么问题(但是需要很强的力度,如果是女生弹起来可能没什么气势,但也不一定哈)其他的也没啥了~你可以先试试~
不知道您所说的是指技术上的难度还是感情处理上的难度。
如果从技术上来说的话肖邦的第八首可能比拉赫的更容易接受一些,因为肖邦较拉赫的作曲风格相对规整一些,这仅仅是时期的缘故,但是需要的流畅姓技巧很高。肖邦练习曲对于旋律的突出姓要求会更多一些,更多的是对基础的进阶训练。而拉赫的音画所需要的技巧建立在基础训练完备的前提上。因此在技术难度上我个人偏向于拉赫马尼诺夫的音画练习曲要难一些。
当然如果是哈农技巧完全娴熟的情况下,二者的区别就在于情感处理了。由于拉赫处于浪漫主义晚期,通俗来讲其情感相对飘渺一些,而肖邦练习曲情感更为微妙,细节上需要重复练习才能逐渐把握。
(文中语误是由于系统词汇限制造成的,请谅解)
方法如下:
1、指尖顶对练习:闭目,双臂两侧平伸,双手同时伸出2指,双臂胸前相百对运动,让双手2指准确顶对。熟练后变换其他手指练习。开始可能容易失误,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可以有效的锻炼演奏者的平衡感觉。
2、冥练:在没有钢琴的情况下,想象自己手在钢琴上演奏的动作、手位以及度连续弹奏动作的每一个连接点。这种练习可以巩固弹奏动作的平衡感觉记忆。
3、键位问感训练:在键盘上做固定距离(如五度、六度、八度、十度等各种距离)大跳练习。
扩展资料:
和弦:和弦方面主要还是练习方法问题。不管是几个音的和弦弹下去都要整齐,不能有前有后,P的和弦演奏要非常轻巧、干净利索,f的和弦要有种金属般的声音,弹下去的音就要沉下去,不能弹下去的和弦给人一种发飘的感觉。
大跳:这个说白了就是很机械的动作,尤其是2个8度以上的大跳纯粹是技巧方面的事情,这个一开始慢练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慢练才能让肌肉松弛下来,记住八度演奏琶音的位置,而且慢练的时候需要弧度,这样快弹的时候就不至于错音较多。
三六度和弦练习:这个是较难的技巧之一,重要是指法跟手指柔韧性,也是一个重要的技巧。对于右手较容易练习,3 、6度音阶还能能弹清楚,速度也没问题,但是对于左手,速度跟清楚只能做到1个,3、6度虽然较难弹,但能坚持练习,会有一定收获。
钢琴过十级后该学的谱:
1、练习曲(Op.299No.24)——车尔尼
2、吉格舞曲——巴赫
3、奏鸣曲(K.311)——莫扎特D大调第1乐章C大调第1乐章
4、圆舞曲(Op.64No.1)——肖邦
5、练习曲(No.21)——克拉默
6、三部创意曲(No.13)——巴赫
7、奏鸣曲(K330)——莫扎特
8、绣金匾——王建中
9、 土尔其进行曲(K331A大调奏鸣曲第3乐章)——莫扎特
10、夜曲(Op.9No.2)——肖邦
扩展资料:
钢琴练习方法:
1、练琴的时间应该基本花在能表演的曲目上,且要尽力表现出乐曲的音乐性
弹琴其实应该是对大脑的训练。而如果在练习时,单纯只把注意力放在机械的手指训练上,忽视了音乐性表现,会令学生在要表演给老师或旁人的时候非常被动,因为表演时,音乐是要用来表达和传递感情的。
2、练习前应边聆听乐曲的范例录音,边对曲谱进行观察和分析
在拿到一首新的曲子的时候,首先,要好好听一下这首曲子的示范弹奏。在聆听的同时,跟着看谱子,注意一下基本节拍,留心一下曲子的结构,看看有没有重复弹奏的部分,也观察一下左右手音符的走势,发现音符位置有些什么样的规律。
3、先分手练,再双手配合练
同时注意指法、节奏和配合等,必然会影响学习的进度。所以,刚开始的时候,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到一只手上,更能帮助这只手,尽快地学会按照正确的指法和节奏弹奏。
先加入第一个音,弹对了以后,加入第一、二个音,再弹对了以后,再加入第一、二、三个音,以此类推,直到全部音符都正确地“对位”。就这样重复、放慢速度练,注意遵照同样的指法,注意遵守音符的节奏,一定能把双手配合的感觉找到。
国浪漫主义作家拉赫玛尼诺夫(1873-1943)称他的音乐会练习曲为《音画练习曲》(Etudes-tableaux),以此标明这是一些形象生动、意境深远的钢琴曲。在他之前,李斯特的音乐会练习曲(包括六首《帕格尼尼练习曲》和十二首《超级技术练习曲》)也都是形象鲜明的作品,有些并有明确的标题:但李斯特的首要任务是突出辉煌的钢琴技术,而拉赫玛尼诺夫的作品则更着重于抒发诗情画意,在技术上相对地表现得比较朴素。 拉赫玛尼诺夫在世时,人们只知道他写过《音画练习曲》15首,即作品第33号6首,作于1911年,以及作品39号的9首,作于1916-1917年间。其实1911年所作原来也是9首: 第一首,f小调(作品第33号之1),作于8月11日; 第二首,C大调(作品第33号之2),作于8月16日; 第三首,c小调(作品第33号之3),作于8月18日; 第四首,a小调(作品第33号之4),作于9月8日; 第五首,d小调(作品第33号之5),作于9月11日; 第六首,降e小调(作品第33号之6),作于8月23日; 第七首,降E大调(作品第33号之7),作于8月17日; 第八首,g小调(作品第33号之8),作于8月15日; 第九首,升c小调(作品第33号之9),作于8月13日。 但出版时被作者删去了3首(第三首、第四首、第五首)。其中第四首于1616年9月27日改写后作为作品第39号第六首。第三、五首作者生前从未发表,其手稿在作者去世后才被发现,并于1948年被公诸于世,现予补充出版。 1916-1914年间所写的作品第39号包含: 第一首,c小调,作于1916年10月14日; 第三首,升f小调,作于1916年10月14日; 第四首,b小调,作于1916年9月24日; 第五首,降e小调,作于1917年2月17日; 第六首,a小调,作于1916年9月27日(改写作品第33号之4) 第七首,c小调,作于1917年2月2日; 第八首,d小调,作于1917年2月2日; 第九首,D大调,作于1917年2月2日; 1931年,意大利作家雷斯庇基(1879-1963)把作品第39号的第二、四、六、七、九等5首练习曲改变为乐队曲时,拉赫玛尼诺夫把这5首的标题内容告诉了他: 第二首描写海洋和海鸥的故事; 第四首描写集市景色; 第六首描写红帽子与野狼的故事; 第七首描写送葬的行列; 第九首是一首东方进行曲。 可以想见,拉赫玛尼诺夫在创作18首《音画练习曲》的其他13首时,也都是有成竹在胸的,只不过他没有把他们的标题内容告诉别人而已。 最有名的应是第4首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