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剪纸之前要准备好自己喜欢的颜色纸张,还有小型的剪刀。
具体的方法步骤如下:
第一步,寻找一张正方形的纸张;
第二步,沿着对边进行折叠;
第三步,用笔画出小兔子的轮廓;
第四步,用剪刀将小兔子剪下来,注意剪的边缘要尽量整齐一点;
第五步,完成。
今天我们一起来剪一幅兔子窗花,先分享一种简单易学的兔子窗花的剪纸方法给大家。这种不需要绘画功底,只要把看起来像小兔子的草稿画好,沿着线剪下来就可以了。这种剪法小孩子也可以操作,很适合父母和孩子一起来剪纸。
工具/原料
一张红纸 铅笔 剪刀
方法/步骤
1/6
我们先准备好一张红纸,一支铅笔,一把剪刀备用。
2/6
我们先把红纸的正面向上,再把红纸对折一下。
3/6
然后再接着把红纸继续对折一次。
4/6
我们在折好的红纸上画上小兔子的半边图样。
5/6
我们用剪刀沿着画好的线条剪下来。
6/6
打开后就成了两只栩栩如生的小兔子了。
窗花小兔子教程如下:
首先我们先把红纸裁剪成一个正方形,然后把裁剪好的正方形翻过来,白色的面朝上,将其中的两个角对折,形成一个三角形,我们将三角形的两个角对折,然后再把两个角对折一次,然后用笔在纸上画出需要剪的图案,
我们画好以后开始用剪刀剪,剪的时候一定要小心,不要把纸剪断。我们剪好后慢慢的打开,我们的窗花就已经做好了,满满的爱心。
总结:两个角对折,形成一个三角形。用笔在纸上画出需要剪的图案,然后剪开。剪好后慢慢的打开。
剪纸,又叫刻纸,是一种镂空艺术。是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其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剪纸的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革。最具代表性的是北方山西的江萍剪纸,发展成为多色、套色、花色美,形成了"简中求繁、繁中求和、和中求殊"的原色、重彩艺术语言。
剪纸在中国农村是历史悠久,并且流传很广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剪纸,就是用剪刀将纸剪成各种各样的图案,如窗花、门笺、墙花、顶棚花、灯花·等。
这种民俗艺术的产生和流传与中国农村的节日风俗有着密切关系,逢年过节亦或新婚喜庆,常常会贴"囍"这个字,人们把美丽鲜艳的剪纸贴在雪白的墙上或明亮的玻璃窗上、门上、灯笼上等,节日的气氛便被渲染得非常浓郁喜庆。
剪纸艺术是汉族传统的民间工艺,它源远流长,经久不衰,是中国民间艺术中的瑰宝,已成为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种珍藏。那质朴、生动有趣的艺术造型,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其特点主要表现在空间观念的二维性,刀味纸感,线条与装饰,写意与寓意等许多方面。
儿童剪纸窗花兔子教程如下所示:
1、先把正方形的彩纸对角对折起来成三角形。
2、然后把三角形下面的两个等边对角再次对折起来成四分之一的三角。
3、把折起来的三角形上面的一个角向上反折起来,与下面的边对齐。
4、下面的一角向同样向下向后反折起来,与上面的边对齐。
5、然后我们在折好的纸上画上如下图的图案,并在上面把花边画出来。
6、我们再用剪刀沿着画好的线条慢慢剪,注意不要把细小的地方剪断。
7、最后我们把折好的纸再次展开铺平,我们的小兔子窗花剪纸就完成了。
窗花:
窗花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在宋朝、元朝逐渐流传,逐渐成形。关于剪纸手工艺术的历史,即真正意义上的剪纸,应该从纸的出现开始。汉代纸的发明促使了剪纸的出现、发展与普及。
纸张是一种很容易霉烂的材料,在中国东南部地区气候湿润,再加上当地每年五、六月的梅雨天,时间一长纸张制品就霉烂,而民间剪纸又是一种大众化的东西,人们不会像珍宝一样保存起来,搞坏了自己还可以再剪。
而在中国西北地区天干少雨,气候干燥,纸张也不易霉烂,这也可能是新疆吐鲁番地区发现北朝剪纸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唐代剪纸—纸花唐代剪纸已处于大发展时期,杜甫诗中有“暖水濯我足,剪纸招我魂”的句子,以剪纸招魂的风俗当时就已流传民间。
现藏于大英博物馆的唐代剪纸均可看出当时剪纸手工艺术水平已极高,画面构图完整,表达一种天上人间的理想境界。
唐代流行颉,其镂花木版纹样具有剪纸特色,如现藏日本正仓院的“对羊”,其羊的纹样就是典型的剪纸手工艺术表现手法。唐代民间还出现了利用剪纸形式制作的漏版印花板,人们用厚纸雕刻成花版,将染料漏印到布匹上,形成美丽的图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