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helm Backhaus 威廉·巴克豪斯,1884年3月26日-1969年7月5日
简介: 1903年与指挥家汉斯·里希特合作演出勃拉姆斯第二钢琴协奏曲。1905年受聘为英国曼彻斯特皇家音乐学院钢琴教授,同年在巴黎击败巴托克,荣获鲁宾斯坦钢琴演奏奖。不久为专心从事演奏辞去教职,成为职业钢琴演奏家,足迹遍及欧美与澳洲,前后举行了4000多场演奏会。1912年赴美国演奏。1933年移居瑞士,1946年加入瑞士籍。1969年6月在奥地利参加“卡伦登之夏”音乐节,在最后一场音乐会中途心脏病发作,7月5在奥地利的菲拉赫逝世。 巴克豪斯是20世纪初伟大的演奏家之一,他继承了德奥的正统演奏血统,对巴赫、莫扎特、贝多芬和勃拉姆斯等人的作品有精到的演绎。他的演奏风格气魄宏大,遒劲有力,曾有“键盘狮王”之誉。 威廉巴克豪斯的肖邦第一叙事曲和第一奏鸣曲同样十分出名,尤为气势磅礴!同时他年轻时录制的肖邦练习曲展现了他极佳的技术。
巴克豪斯(Wilhelm Backhaus 18840316-19690705)出生在德国的莱比锡。他的妈妈是业余钢琴家。巴克豪斯小时候就是跟他的妈妈学琴。1891年他开始跟随莱比锡音乐学院的钢琴教授Aloys Leckendorf,一学就是九年。1898年开始,巴克豪斯开始到法兰克福和美茵学习,在那遇到了对他事业影响最大的老师——欧根·德尔贝。欧根·德尔贝是李斯特的学生,他演绎的贝多芬至今影响很大。
1900年,巴克豪斯开始登台演出。最早的时候是跟随由阿瑟·尼基什带领的莱比锡格万豪斯音乐厅乐团演出。他在全世界开始出名是1905年8月,巴克豪斯赢得了鲁宾斯坦钢琴比赛的冠军。当时作曲家巴托克也是参赛选手之一,他在听完巴克豪斯的演奏后感慨地说:“巴克豪斯的演奏确实漂亮。”
巴克豪斯纽约的首演是在1912年1月5日,当时他弹的是贝多芬的《皇帝协奏曲》,赢得了钢琴技巧名家的声誉。之后,他到南美、亚洲、欧洲巡回演出。
在二战之后,巴克豪斯定居瑞士的卢嘉诺(Lugano),外界都知道他是演奏贝多芬和勃拉姆斯的超级大师。从那个时候起,“键盘上的雄狮”的昵称就跟随着他。他最后的独奏音乐会是1969年6月28日,7天之后因为心脏病在奥地利的Villach去世。之后,他被埋葬在科隆。
卡波雷托战役(意大利语:Battaglia di Caporetto;英语:Battle of Caporetto)是1917年10月24日—11月9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奥德联军(德国第14集团军,奥匈帝国第10、第2集团军协同)在卡波雷托(意大利北部伊松佐河畔一居民点)地域和意大利第2和第3集团军进行的一次交战。
德奥联军的突破
1917年9月,经伊松佐河战役第11次交战,奥军伤亡惨重,一蹶不振,被迫向德军求援。德军7个师火速驰援,并与奥军8个师合编为第14集团军,由德国将军Ovon贝洛指挥
10月24日,隐蔽集结在菲拉赫地域(奥匈帝国)的贝洛将军指挥的德第14集团军(德军7个师,奥军8个师,1922门火炮和迫击炮,1000个毒气施放器)经6小时炮火准备(其中施放了大量毒气弹)后,以数个突击群对普莱佐、托尔米诺之间地段的意第2集团军(25个师,3000余门火炮和迫击炮)发起冲击。虽然山地地形和兵力上的优势有利于第2集团军进行防御,但其第一梯队只有4个师,因而对敌的抵抗很不得力,防御正面很快被突破。德第14集团军在卡波雷托地域渡过伊松佐河,向乌迪内发展进攻。随后,支援第14集团军的奥匈帝国第2和第10集团军也转入进攻。意第2集团军损失惨重,撤退到后方阵地。
意军的战略撤退
意第3集团军背后也遭到敌方的突击。意军总司令卡多尔纳将军担心意军被包围歼灭,遂于10月27日命令右翼所有部队撤退。奥匈帝国第10集团军的进攻和尔后(从10月29日起)第11集团军的进攻迫使意军卡尔尼集群和第4集团军后撤。于是,意军在300多公里的战线上开始全面的战略撤退,意军指挥部丧失了对部队的指挥能力,士兵丢掉重型武器、火炮和军用物资撤往后方。卡多尔纳试图在塔利亚门托河畔组织防御,不但毫无成效,反使意第2和第3集团军彻底溃败。11月2日夜间,奥德联军渡过塔利亚门托河,迫使意军残部撤向皮亚韦河。11月9日,意军最后一批部队渡过该河。意军的失败和溃退引起英法联合指挥部的极度恐慌,遂向意大利派遣了11个师(英军5个师、法军6个师)。在英法联军的支援下,意军遏制了奥德联军在皮亚韦河畔的进攻。
卡多尔纳马上因他的无能而被撤职,新的指挥官阿曼多·迪亚兹(Armando Diaz)马上重组军队,并以纵深防御和机动预备队阻挡敌军挺进,使得战线至皮亚伟河周围稳定了下来,于11月底稳定了战线。
战术点评
卡波雷托交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山地交战。仅意大利一方就投入兵力140万人,其火炮配置达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最高密度(德第15集团军每公里正面平均配置火炮和迫击炮2077—259门)。
在卡波雷托交战中,意大利第2和第3集团军惨遭失败,伤亡3万人,被俘265万人,损失火炮3152门,迫击炮1732门,机枪3000挺,以及大量军用物资,但保留了其军事力量,为反击奠定基础。
奥德联军集中优势兵力,采取突然突击,顺利地突破了山地战区的阵地防御,深入北意大利100公里,并占领了近1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战略意义
奥匈帝国和德国在卡波雷托的进攻虽然取得了这些战果,但并未改变协约国总的战略态势。这次战役使意大利在前11次伊松佐河战役所获得的胜利又重回奥匈帝国手中,并且使意大利军队一度遭到重创,导致其士气低落,但意大利仍然顽强的撑住了这一对手的重击。
1547年4月,查理五世皇帝调动西班牙、意大利军队在米尔堡歼灭新教徒军,俘虏萨克森选侯约翰·弗里德里克,黑森伯爵腓力普投降,除波罗的海南岸和南德个别地区外,整个德国几乎都拜倒在他的脚下。皇权的强化引起新旧教两派诸侯的不满。7月,一部分诸侯立即在奥格斯堡集会,宣布不承认查理五世的政权。教皇乘机煽风点火,大骂查理是暗杀他儿子的元凶。1548年炮制的《奥格斯堡宗教妥协》,激起德国各阶层的不满。一度转向皇帝的萨克森公爵莫里斯(已取代约翰·弗里德里克为选侯),顺风转舵,与法王亨利二世秘密谈判。1552年元月,双方秘密签订贝尚条约,共同反对查理五世。3月,法军攻入土尔、梅斯和凡尔登,蒙在鼓里的查理还向莫里斯求救。莫里斯带兵3万北上,要去活捉查理。查理发觉后南逃音斯不鲁克,莫里斯抢占埃伦堡关口,查理差点被捉住。查理逃到卡林西亚的菲拉赫,静观事态发展。
1552年5月,莫里斯和一批新教诸侯在帕绍集会,要求:在帝国议会和教皇控制的宗教会议以外,另行召开两派诸侯代表开会解决分歧,会议召开前无限期延长宗教和解,新旧教享有同等自由,立即释放黑森伯爵。8月2日,腓迪南代表查理五世签字,这就是所谓的帕绍条约。年底,查理派兵围攻梅斯,但久攻不克,只好撤兵,被迫把处理德国内部事务的权力交给腓迪南。
1555年2月,腓迪南召开奥格斯堡帝国议会,与会者寥寥。3月初,路德派诸侯在瑙姆堡集会,决定抵制,并商定坚持1530年奥格斯堡告白的立场。天主教方面十分恼火,有重新爆发战争的危险。腓迪南知道,如不承认路德派的合法地位不会有和平。经过几个月的讨价还价,腓迪南终于代表查理五世正式签署奥格斯堡宗教和约。
有段时间特别迷这首曲子,尤其是第三乐章。
您的这个问题,我理解为,您问的是有录音留下的钢琴演奏家。
《月光奏鸣曲》而言,以德国钢琴家巴克豪斯(Backhaus)的演奏最为理想,这位钢琴家是贝多芬音乐的著名诠释者,他弹奏的《月光奏鸣曲》非常传神地体现出原作的幻想特质,让人体味到什么是思想的自由驰骋。
我最喜欢的是巴克豪斯
1、巴克豪斯Wilhelm Backhaus
德国钢琴家。1884年3月2日出生于莱比锡一个商人家庭。6岁入莱比锡音乐学院,师从院长雷肯多夫。15岁毕业后至法兰克福,随李斯特的学生、钢琴家达尔贝特,深入学习贝多芬的作品。不久在伦敦登台演出,获得成功。次年回莱比锡,在指挥家尼基什指挥下与布业大厦乐团合作演出,再次轰动。从此开始了70年的演奏生涯。1903年与指挥家汉斯·里希特合作演出勃拉姆斯第二钢琴协奏曲。1905年受聘为英国曼彻斯特皇家音乐学院钢琴教授,同年在巴黎击败巴托克,荣获鲁宾斯坦钢琴演奏奖。不久为专心从事演奏辞去教职,成为职业钢琴演奏家,足迹遍及欧美与澳洲,前后举行了4000多场演奏会。1912年赴美国演奏。1933年移居瑞士,1946年加入瑞士籍。1969年6月在奥地利参加“卡伦登之夏”音乐节,在最后一场音乐会中途心脏病发作,7月5在奥地利的菲拉赫逝世。 巴克豪斯是20世纪初伟大的演奏家之一,他继承了德奥的正统演奏血统,对巴赫、莫扎特、贝多芬和勃拉姆斯等人的作品有精到的演绎。他的演奏风格气魄宏大,遒劲有力,曾有“键盘狮王”之誉。
2、鲁宾斯坦:
阿图·鲁宾斯坦(Arthur Rubinstein 1887–1982)
鲁宾斯坦是当代最伟大的钢琴大师之一,他不仅具备非凡卓然天成的钢琴技巧,优越高超的音乐艺术透视能力,也是位笔墨迷人的自传作家,尤其照相式超强记忆力更令人印象深刻。
他的出生日期在一般音乐辞典记载的是1886年1月28日生。1974年1月28日纽约音乐界人士为他庆祝87岁生日时他却说是1887年生;「音乐的创造者」一书的作者亲自从鲁宾斯坦处获得的是1889年2月28日,无论如何当他1982年逝世时至少是个九十五岁的钢琴长老。(现在一般资料都认为他生于1887年——注)
三岁开始学琴,四岁即登台公开演奏。华沙音乐院教授惊讶于这位孩童的优异天才,把他介绍给布拉姆斯的好朋友匈牙利名小提琴家姚阿幸(Jesph Joachim)。七岁在公开慈善演奏会上弹奏莫札特奏鸣曲及舒伯特、孟德尔颂等曲目。
1900年在柏林爱乐交响乐团协奏下演奏莫札特第23号及圣桑第2号钢琴协奏曲,获得压倒性的成功,随后与德勒斯登及汉堡交响乐团合奏。1901年以十四岁天才少年的姿态回到华沙演奏,由华沙爱乐交响乐团协奏,密尔纳斯基指挥。1904年认识帕德瑞夫斯基(Paderewski),次年移居巴黎并公开演奏。他以主观并且强调非常快速而绚烂的技巧令人头晕目眩,深获听众赞许。圣桑即曾预言日后他必将成为伟大的钢琴家。
1932年四十五岁时和波兰爱乐交响乐团指挥密尔纳斯基(Emil Myinarski)的女儿安妮叶拉(Aniela Mylnarski当时23岁,昵称奈拉Nela)结婚。婚后有了家庭的压力开始一段自我追寻的阶段,「我想自己是不是真如别人所说的,可以成为一个伟大的钢琴家?这难道就是我所能留给我妻子与儿女的遗产?」于是带著全家隐居到法国东南方的山中小屋,晚上点著蜡烛重新思考猛练。经过三年时间苦练后,他的天赋才能被唤醒了,技巧变得更加精湛,演奏琢磨得更美。
原本音乐气质高贵优异,再经过数年的山间苦练修行,克服技巧困难后的鲁宾斯坦往后就一直无往不利。诚如他自己说:「我不认为我是完美主义者,甚至连作梦也没想到我可能成为完美的演奏家。我是完全以表现音乐为主,以音乐本质为重心。我通常是把对音乐的爱灌注到听众心里」。
人们听鲁宾斯坦的音乐是领略鲁宾斯坦从音符中所呼唤出来最美好的情感,和他共享音乐中的喜悦感、或是能够缓和痛苦的一种无形力量。因此他的拿手作品如萧邦,他除去了感伤部分,不作夸张的弹奏,反而以高尚而文雅的格调作为缓和痛苦的慰藉形成他独有的特殊风格。
鲁宾斯坦将萧邦的夜曲诠释得美丽浪漫,令人陶醉已极,那是百分之百属于波兰国度的繁星点点甘美夜空。波兰舞曲英雄更是非听鲁宾斯坦不可,那是幅度雄伟澎湃汹涌的英雄波兰,第二号钢琴奏鸣曲也是他代表性名演,第三号钢琴奏鸣曲鲁宾斯坦更将我们带入东欧神秘国度昔日波兰优美世界中。
鲁宾斯坦的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唱片,企鹅评鉴三星带花
3、塞尔金
美籍奥地利钢琴家,犹太人。9岁时到维也纳师从理查·罗伯特学钢琴,随勋伯格学作曲。12岁与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奏钢琴协奏曲,开始了演奏生涯,17岁崭露头角。1935年与小提琴家布施的女儿结婚。他触键清晰、节奏平稳、声音纯正,不但是演奏巴赫作品的典范,而且是演奏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及勃拉姆斯作品的卓越代表。后到美国成为Malboro音乐节的艺术***。1926年在Basel音乐院任教,一直到1936年和托斯卡尼尼指挥的纽约交响乐团协作演奏协奏曲,才离开Basel在美定居,1939年入美籍并任柯蒂斯音乐学校钢琴系主任。
塞尔金演奏发音清晰明亮,线条层次分明,浑厚细致,光彩夺目。他演奏的深刻性可算是20世纪中叶钢琴家中的佼佼者。
4、肯普夫
生于德国的特博格,师从H巴尔特和R卡恩,1916年,21岁的肯普夫便已初享钢琴大师声望,20年代曾担任斯图加特高等音乐学校校长。肯普夫正好活到一百岁,他是20世纪最重要的贝多芬和舒伯特钢琴音乐的演奏者之一。
http://wwwtutu6com/scenery/sceneryListshtmlareaId=402880e71c404e33011c40c870a10113
阿尔贝蒂娜博物馆,史蒂芬大教堂,霍夫堡皇宫,美泉宫,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维也纳国家歌剧院
罗马帝国和奥匈帝国时代的辉煌为维也纳留下了不计其数的雄伟建筑,而作为“音乐之都”也吸引了贝多芬、莫扎特和马勒等众多音乐家,继承了他们的古典主义音乐作品和文化遗产,使得维也纳成为一座远近闻名和深受欢迎的旅游城市。
维也纳永远充满着多姿多彩、引人入胜的文化节目。无论是古典音乐或现代戏剧、**、舞导演出或歌剧、音乐剧、艺术展览或音乐会及演唱会,无论您何时驾临、您都会有无限的发现及深刻的印象。您也可以悠闲地坐在闻名世界、气氛浓厚的维也纳咖啡厅喝杯咖啡,或拜访一流的传统葡萄酒场(Heurige)。在维也纳您还可品尝到欧洲各国高级的烹饪技术。
游客乘坐具有维也纳特色的马车行走在维也纳的内城即老城,老城的中心是维也纳的斯蒂芬大教堂,老城内还有维也纳国家歌剧院、霍夫堡、皇宫、奥地利最繁华的步行街KärnterStraße大街、有名的蛋糕店和旅馆、富丽堂皇的Ringstraße环城大街,还有各式各样的酒馆、爵士酒吧、舞厅和艺术画廊等。维也纳的大部分旅游景点常年开放,比如美泉宫、霍夫堡皇宫(Hofburg)、贝尔佛第宫(Schloss Belvedere)和维也纳博物馆区(MuseumsQuartier),游客大多选择夏季来旅游,也有不少游客在每年12月来到维也纳参加圣诞市场。哈布斯堡王朝在维也纳的美泉宫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而市中心的斯蒂芬大教堂是维也纳的标志。
维也纳同时也是一座国际会议城市,2006年共承办了147项国际性会议,超过了巴黎和新加坡,成为世界最受欢迎的国际会议城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