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孝父心宽。〔宋〕陈元靓
大孝终身慕父母。〔战国〕孟轲
永言孝思,思孝惟则。《孟子》
尧舜之道,孝悌而已。〔宋〕李纲
诗书立业,孝悌做人。〔清〕王永彬
重情轻物,厚养薄葬。字严
百善孝为先,万恶*为首。〔清〕王永彬
家贫出孝子,国乱识忠臣。《名贤集》
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勿以不孝身,枉着人子皮。《劝孝歌》
忤逆不孝矣,三世果报然。《劝孝歌》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增广贤文》
深恩未报惭为子,浅薄不消羞作人。《格言集锦》
动天之德莫大于孝,感物之道莫过于诚。〔宋〕何铸
祭而丰不如养之厚;悔之晚何若谨于前。《格言联璧》
生前厚养实为孝道;归后薄葬真乃贤儿。《格言集锦》
父虑后母虐,鸾胶不再续。
母虑孤儿苦,孀帏忍寂寞。 《劝孝歌》
慈乌尚反哺,羔羊犹跪足。
人不孝其亲,不如草与木。《劝孝歌》
勿以不孝口,枉食人间谷。
天地虽广大,难容忤逆族。《劝孝歌》
郭巨思供给,埋儿愿母存。
黄金天所赐,光彩照寒门。 《二十四孝·为母埋儿》
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
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春秋〕孔丘
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
此庶人之孝也。 《孝经》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经》
夫孝者,百行之冠,众善之始也。《后汉书》
青山悲吟声声泪,声声呼严父;
碧水苦诉字字血,字字哭慈母。《对联集锦》
孝是流水,上代截流,下代干涸。字严
不学礼,无以立。 ——孔子
2、 敬一人,则千万人悦;慢一人,则千万人怨。——罗隐
3、 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礼记》
4、 骄则无礼。——《国语·周语》
5、 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颜元
6、 百行以孝为先。——宋怀
7、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8、 子孝父心宽。——陈元靓
9、 事父母,能竭其力。——孔丘
10、 赠人以言,重于珠玉;伤人以言,重于剑戟。——孙武
11、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薄,而耻智之不博。——张衡
12、 孝顺就是孝敬父母,顺从父母。——《仿世言》
13、 孝子之于亲也,爱之以心,事之以财。——《战国策》
14、 让礼一寸,得礼一尺。——曹操
15、 人无礼不生,事无礼不成,国无礼不宁。——荀子
16、 人之有礼,犹鱼之有水也。——葛洪
17、 约之以礼,驱之以法——苏洵
18、 尊师是一个民族文明的标志——曲啸
19、 礼貌不用花钱,却能得到一切。——蒙塔古
20、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鲁迅
21、 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金缨
22、 待人宽厚,才能与别人团结友爱,融洽相处,更好地学习、工作。 ——韩愈
23、 也只有为别人服务时,我才真正品尝到生活的乐趣,懂得生命的意义。 ——张海迪
24、 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镜子。——歌德
25、 生活里最重要的是有礼貌,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学识都重要。 ——赫尔岑
26、 礼貌是青少年应该特别小心地养成习惯的第一件大事。——约翰·洛克
27、 在缺乏教养的人身上,勇敢就会成为粗暴,学知就会成为迂腐,机智就 会成为逗趣,朴质就会成为粗鲁,温厚就会成为谄媚。——约翰·洛克
28、 要留心,即使当你独自一人时,也不要说坏话或者做坏事,而要学得在 你自己面前比在别人面前更知耻。——德漠克里特
29、 知错就改,是永远不嫌迟的。——莎士比亚
30、 尊敬别人,才能让人尊敬。——笛卡尔
31、 对人有礼,无非是善意地表示真正的善意。——瑟斯庞
32、 礼仪的目的和作用在于:使得本来的顽梗变柔顺,使人们的气质温和,使他敬重别人,和别人合得来。——约翰·洛夫
33、 礼貌是有教养的人的第二个太阳。——赫拉克利特
34、 礼仪能使人们的气质变温和。——美国谚语
35、 谦让别人就是处世之道。——野口英世
36、 最好的人也有很多短处,最坏的人也有很多长处;我们最好不说长道短。
37、 智慧、友爱,这是照亮我们的黑夜的唯一光亮。——罗曼·罗兰
38、 对人不尊敬,首先就是对自己的不尊敬。——惠特曼
39、 劝告朋友要在无人的地方,赞扬朋友可在人多的场合。——贺拉斯
40、 举止彬彬有礼的人,一定能赢得好的名誉。——培根
41、 礼貌举止正好比人的穿衣——既不可太宽也不可太紧。要讲究而有余地,宽裕而不失大体,如此才能做成事业。———培根
42、 礼节是所有规范中最微小却最稳定的规范。——拉罗什神福科
43、 诚实是最好的政策。——西塞罗
44、 老老实实最能打动人心——莎士比亚
45、 礼貌是快乐地做事情的方法。——爱默生(美国)
46、 礼貌是人类共处的金钥匙——松苏·内古
47、 礼貌是后天造就的好脾性,它弥补了先天性不足,最后演变成一种近似 真美德的习惯。——杰弗逊
48、 关心他人是成功的关键。——艾森豪威尔
49、 老来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司汤达
50、 对老年人的尊敬是自然和和正常的,尊敬不仅表现在口头上,而且应体现在实际中。——戴维·德克尔
51、 你不同情那跌倒在地的人,在你摔跤时也没有人来扶助。——印度谚语
52、 没有父母的爱培养出来的人,往往是有缺陷的人。——马卡连柯
53、 爱之花开放的地方,生命便欣欣向荣。——梵高(荷兰)
54、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55、 用温婉的怜恤叩门,再沉重的铁门也会开放。——莎士比亚
56、 尊老爱幼是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也是人类的美德。——高尔基
57、 礼节比法律更重要,它那高雅的特性为自己筑起了一道无法攻克的防护墙。 ——爱默生(美国)
58、 你要是看见朋友之间用得着不自然的礼貌的时候,就可以知道他们的感情已经开始衰落。——莎士比亚
59、 礼貌是一个人在自己的真实思想中进行选择的艺术。——阿·史蒂文斯
60、 礼貌是儿童与青年所应该特别小心养成习惯的第一件大事。——约翰·洛克
61、 顺境中的美德、礼仪是自制,逆境中的美德是不屈不挠。——培根
62、 对人不尊敬,首先就是对自己的不尊敬。——惠特曼
63、 你希望别人怎待自己,你就应该怎样对待别人。——马克思
64、 道德面貌渺小的地方,不会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罗曼·罗兰
65、 只有尊敬别人的人才有权受人尊敬。——苏霍姆林斯基
66、 要是你想达到你的目的,你必须用温和一点的态度向人家问话。 ——莎士比亚
67、 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的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培根
68、 品格可能在重大的时刻表现出来,但它却是在无关重要的时刻形成的。——培根
69、 当你服务他人的时候,人生不再是毫无意义的。——葛登纳
70、 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雨果
71、 彬彬有礼是高尚的品格中最美丽的花朵。——温特
72、 为人粗鲁意味着忘记了自己的尊严。——车尔尼雪夫斯基
73、 和蔼可亲的态度是永远的介绍信。——培根
二、有关孝敬、礼仪的典故
1、 刘少奇教女儿有礼貌
195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建立10周年纪念日。当时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刘少奇,在女儿平平参加向国庆观礼的外宾献花活动结束后,顺便父女同车回家。一上车,刘少奇就问:“平平,你跟老师说过跟爸爸一块儿回家了吗?”平平红了脸,赶紧下车跟老师回话。上车后,刘少奇又问平平:“跟老师说‘再见’了没有?”平平又跳下车去,向老师行队礼告别。可刘少奇还不让开车,又问平平:“你跟同学们说‘再见’了吗?”平平只好第三次下车,向同学们一一道别,这才上车与爸爸一起回家去。
2、 陈毅为母洗尿裤
外交部长陈毅的母亲身患重病,瘫在床上,大小便不能自理。有一天,陈毅刚从国外访问归来,路过家乡四川,就去探望母亲。在陈毅进门之前,母亲刚刚尿湿了一条裤子,请别人帮助换上了一条干净的。母亲听到儿子进门的声音,马上叫身边的人把脏裤子藏到了床底下。陈毅走进了母亲的房间,亲切地问寒问暖,询问病情。说了一会儿话,他问母亲:“娘,刚才您把什么东西藏在床底下?”原来,陈毅看到了母亲让身边的人往床下藏东西。母亲知道瞒不过去了,就照实说:“我现在瘫在床上,大小便也不能自理,刚才尿湿了一条裤子,你不用管,我身边的人对我照顾得很好,他们会洗干净的。” 陈毅非常理解母亲的心理,他深情地说:“娘,您病了这么久,我不能在您的身边侍候您,心中十分难过。今天,这条裤子应当让我给您洗干净,何必藏起来呢!小时候,您不知道给我洗了多少次尿裤子,今天我就是洗上十条八条,也报答不了您对我的养育之恩啊!”母亲见陈毅态度恳切又坚决,只好让他去洗了。
3、 孔融让梨
孔融对父母恭敬孝顺,对兄弟谦让友爱,对朋友热情诚恳,对奸邪嫉恶如仇,因此,大家都很敬重他。孔融兄弟很多,他排行第六。孔融四岁时,有一天,他父亲的一个学生来看望老师,带来一些梨给他和哥哥吃。孔融拣了个小的,客人觉得奇怪,就问他说:“小公子,你为什么拣小的吃呢?” 孔融笑着回答:“我年纪小,当然该吃小的嘛!”那位客人听了直夸孩子懂事,父母家教好。
4、 毛泽东敬老
毛泽东同志非常敬爱他那乐于帮助别人的善良母亲,至诚侍奉。1919年,他母亲生病去世,他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写了一篇《祭母文》,其中有这样赞美称颂母亲的话:“吾母高风,首推博爱,遐迩亲疏,一皆覆载;恺恻慈祥,感动庶汇。”
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回到离别32年的故乡韶山后,请韶山老人毛禹珠来吃饭,并特地向他敬酒。毛禹珠老人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泽东接着说:“敬老尊贤,应该应该!”
5、 陈景润尊师爱校
著名的数学家陈景润回厦门大学参加60周校庆,向欢迎的人们说的第一句话是:“我非常高兴回到母校,我常常怀念我的老师。”被人誉为“懂得人的价值”的著名经济学家、厦门大学校长王亚南,曾经给予陈景润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帮助。陈景润重返学校,首先拜访这位老校长。校庆的第三天,陈景润又出现在向“哥德巴赫猜想”进军的启蒙老师李文清教授家中,陈景润非常尊重和感激他。他还把最新发表的数学论文敬送李教授审阅,并在论文的扉页上工工整整写了以下的字:“非常感谢老师的长期指导和培养——您的学生陈景润。”陈景润还拜访了方德清教授,方教授望着成就斐然而有礼貌的学生,心里暖暖的。
6、 黄香扇枕
黄香是东汉时期江夏安陆人,九岁那年,他母亲病故。他怀着悲痛,对父亲尽心照顾。在赤日炎炎的夏季,每当晚上,小黄香便手拿一把扇子,将父亲的枕席扇凉,将帐子里的蚊子赶跑,再请父亲睡觉。在冰天雪地的严冬,晚饭后,小黄香便先睡到父亲冰冷的被窝里,待被褥暖和后,才请父亲入睡。黄香还刻苦用功地学习,年轻时能写出一手好文章,当时京城里流传着这样的赞语:“天下无双,江夏黄童。”黄童指的就是黄香。汉和帝时,黄香官至尚书令,即当朝丞相。
7、 孝笋严冬出
三国吴孟宗非常孝顺,母亲喜好吃竹笋,冬季竹笋未生,孟宗不禁在竹林中痛哭,结果竹笋便生长出来,得以供养他的母亲。人们都说,这是因为至孝感动了上天所至。此后,人们即以“寒林笋出”、“孝笋寒出”、“孟宗哭竹”等,来表述对父母的孝心。
8、 周恩来的“等待”
周恩来有一次去某地视察工作,飞机着陆后,他同机组人员一一亲切握手致谢。这时,机械师正蹲在地上工作,总理和其他同志握过手后,就站在机械师身后等他,并示意别人不要惊动他。机械师工作结束转过身来,才发现总理在身后,忙说:“对不起,总理,我不知道您在等我。”周恩来笑着说:“噢,我没有影响你的工作吧!”老一辈革命家就是这样时时处处尊重别人。
9、 刘备三顾茅庐谒贤士
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的大智人,刘备要得到他是很下一番功夫的。刘备邀请诸葛亮出山,诸葛亮起初不答应;刘备再三恳求,泪湿衣襟。诸葛亮看他三顾茅庐,心诚意切,便答应了他的请求,随他出山,同归薪野。从此,刘备把诸葛亮待为恩师,同吃同住,共商大事,终于使刘备成为蜀国的开国皇帝,实现自己部分的志愿。今天,我们不论做什么事情,也要发挥一点屈已待人,谦虚大度的气慨,这样才会不断进步。
10、剡 子
以前,有个孝子名叫剡子。父母年老时,双双眼睛患病,十分痛苦,希望吃到一些鹿乳,以治眼患。为了得到鹿乳,剡子不顾危险,身穿鹿皮,进入深山,扮作小鹿,入鹿群之中,取得鹿乳回去供给双亲饮食。有一次,被猎人发现,以为是只野鹿,张弓向他射来。就在千钧一发之时,剡子站起,解开鹿衣,将实情告之。猎人听毕,十分感动,方解中箭之危。
11、王 祥
晋朝时代,有一个孝子,姓王名祥,字休征。他早年丧母,后来父亲娶了个继母朱氏回来。继母对王祥不好,不仅虐待他,还经常在他父亲耳边说王祥的坏话,因此,父亲也渐渐对他不好。虽然王祥失爱于父母,心里十分痛苦,但是他对父亲和继母尊重、关心如故。有一年冬天,天寒地冻,继母的胃口不开,欲吃活鱼。王祥知道后,就跑到江边,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在王祥的体温作用下,冰块熔化,露出一个水洞。不一会儿,有两条鲤鱼从洞中跃出,落在江岩上,王祥高兴极了,急忙拾起双鲤回家,给他的继母作菜吃。
12、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曹操在官渡之战兵处劣势时,听说袁绍的谋士许攸来访,竟顾不得穿衣服,打着赤脚慌忙出来迎接,对许攸十分尊重。许攸被曹操的诚心感动,于是为曹操出谋划策,帮了他的大忙。然而,曹操也吃过不尊重别人的亏。当他志得意满、一帆风顺时,西川的张松前来献图,他却态度傲慢,给张松留下了“轻贤慢士”的坏印象。张松临时改变主意,把本来要献给曹操的西川地图转而献给了刘备。这对曹操来说,不能不是事业上的大损失。礼貌不礼貌,看似小事,有时会直接影响到大事的成败。
13、母亲永远只有一个
恩格斯的父亲去世了,留下一笔巨额遗产。按照法律,长子恩格斯应该得到一笔遗产,但恩格斯的弟弟却蛮横地要恩格斯放弃继承权。这时,恩格斯的母亲正患重病,为了不使母亲因兄弟间的财产纠纷而加剧病情,他毅然放弃了继承权。一年之后,母亲的身体逐渐康复,恩格斯才把真相告诉母亲,他说:“世上的任何东西都不能使我让您在晚年时因家庭纠纷而悲伤。我还会有成千上百个企业,但我永远只有一个母亲。”
14、列宁让路
有一次,列宁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退回去让道。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着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靠着墙,让女工上了楼,他才下楼。
子孝父心宽。〔宋〕陈元靓
大孝终身慕父母。〔战国〕孟轲
永言孝思,思孝惟则。《孟子》
尧舜之道,孝悌而已。〔宋〕李纲
诗书立业,孝悌做人。〔清〕王永彬
重情轻物,厚养薄葬。字严
百善孝为先,万恶*为首。〔清〕王永彬
家贫出孝子,国乱识忠臣。《名贤集》
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勿以不孝身,枉着人子皮。《劝孝歌》
忤逆不孝矣,三世果报然。《劝孝歌》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增广贤文》
深恩未报惭为子,浅薄不消羞作人。《格言集锦》
动天之德莫大于孝,感物之道莫过于诚。〔宋〕何铸
祭而丰不如养之厚;悔之晚何若谨于前。《格言联璧》
生前厚养实为孝道;归后薄葬真乃贤儿。《格言集锦》
父虑后母虐,鸾胶不再续。
母虑孤儿苦,孀帏忍寂寞。 《劝孝歌》
慈乌尚反哺,羔羊犹跪足。
人不孝其亲,不如草与木。《劝孝歌》
勿以不孝口,枉食人间谷。
天地虽广大,难容忤逆族。《劝孝歌》
郭巨思供给,埋儿愿母存。
黄金天所赐,光彩照寒门。 《二十四孝·为母埋儿》
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
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春秋〕孔丘
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
此庶人之孝也。 《孝经》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经》
夫孝者,百行之冠,众善之始也。《后汉书》
青山悲吟声声泪,声声呼严父;
碧水苦诉字字血,字字哭慈母。《对联集锦》
孝是流水,上代截流,下代干涸。字严
不学礼,无以立。 ——孔子
2、 敬一人,则千万人悦;慢一人,则千万人怨。——罗隐
3、 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礼记》
4、 骄则无礼。——《国语·周语》
5、 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颜元
6、 百行以孝为先。——宋怀
7、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8、 子孝父心宽。——陈元靓
9、 事父母,能竭其力。——孔丘
10、 赠人以言,重于珠玉;伤人以言,重于剑戟。——孙武
11、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薄,而耻智之不博。——张衡
12、 孝顺就是孝敬父母,顺从父母。——《仿世言》
13、 孝子之于亲也,爱之以心,事之以财。——《战国策》
14、 让礼一寸,得礼一尺。——曹操
15、 人无礼不生,事无礼不成,国无礼不宁。——荀子
16、 人之有礼,犹鱼之有水也。——葛洪
17、 约之以礼,驱之以法——苏洵
18、 尊师是一个民族文明的标志——曲啸
19、 礼貌不用花钱,却能得到一切。——蒙塔古
20、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鲁迅
21、 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金缨
22、 待人宽厚,才能与别人团结友爱,融洽相处,更好地学习、工作。 ——韩愈
23、 也只有为别人服务时,我才真正品尝到生活的乐趣,懂得生命的意义。 ——张海迪
24、 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镜子。——歌德
25、 生活里最重要的是有礼貌,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学识都重要。 ——赫尔岑
26、 礼貌是青少年应该特别小心地养成习惯的第一件大事。——约翰·洛克
27、 在缺乏教养的人身上,勇敢就会成为粗暴,学知就会成为迂腐,机智就 会成为逗趣,朴质就会成为粗鲁,温厚就会成为谄媚。——约翰·洛克
28、 要留心,即使当你独自一人时,也不要说坏话或者做坏事,而要学得在 你自己面前比在别人面前更知耻。——德漠克里特
29、 知错就改,是永远不嫌迟的。——莎士比亚
30、 尊敬别人,才能让人尊敬。——笛卡尔
31、 对人有礼,无非是善意地表示真正的善意。——瑟斯庞
32、 礼仪的目的和作用在于:使得本来的顽梗变柔顺,使人们的气质温和,使他敬重别人,和别人合得来。——约翰·洛夫
33、 礼貌是有教养的人的第二个太阳。——赫拉克利特
34、 礼仪能使人们的气质变温和。——美国谚语
35、 谦让别人就是处世之道。——野口英世
36、 最好的人也有很多短处,最坏的人也有很多长处;我们最好不说长道短。
37、 智慧、友爱,这是照亮我们的黑夜的唯一光亮。——罗曼·罗兰
38、 对人不尊敬,首先就是对自己的不尊敬。——惠特曼
39、 劝告朋友要在无人的地方,赞扬朋友可在人多的场合。——贺拉斯
40、 举止彬彬有礼的人,一定能赢得好的名誉。——培根
41、 礼貌举止正好比人的穿衣——既不可太宽也不可太紧。要讲究而有余地,宽裕而不失大体,如此才能做成事业。———培根
42、 礼节是所有规范中最微小却最稳定的规范。——拉罗什神福科
43、 诚实是最好的政策。——西塞罗
44、 老老实实最能打动人心——莎士比亚
45、 礼貌是快乐地做事情的方法。——爱默生(美国)
46、 礼貌是人类共处的金钥匙——松苏·内古
47、 礼貌是后天造就的好脾性,它弥补了先天性不足,最后演变成一种近似 真美德的习惯。——杰弗逊
48、 关心他人是成功的关键。——艾森豪威尔
49、 老来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司汤达
50、 对老年人的尊敬是自然和和正常的,尊敬不仅表现在口头上,而且应体现在实际中。——戴维·德克尔
51、 你不同情那跌倒在地的人,在你摔跤时也没有人来扶助。——印度谚语
52、 没有父母的爱培养出来的人,往往是有缺陷的人。——马卡连柯
53、 爱之花开放的地方,生命便欣欣向荣。——梵高(荷兰)
54、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55、 用温婉的怜恤叩门,再沉重的铁门也会开放。——莎士比亚
56、 尊老爱幼是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也是人类的美德。——高尔基
57、 礼节比法律更重要,它那高雅的特性为自己筑起了一道无法攻克的防护墙。 ——爱默生(美国)
58、 你要是看见朋友之间用得着不自然的礼貌的时候,就可以知道他们的感情已经开始衰落。——莎士比亚
59、 礼貌是一个人在自己的真实思想中进行选择的艺术。——阿·史蒂文斯
60、 礼貌是儿童与青年所应该特别小心养成习惯的第一件大事。——约翰·洛克
61、 顺境中的美德、礼仪是自制,逆境中的美德是不屈不挠。——培根
62、 对人不尊敬,首先就是对自己的不尊敬。——惠特曼
63、 你希望别人怎待自己,你就应该怎样对待别人。——马克思
64、 道德面貌渺小的地方,不会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罗曼·罗兰
65、 只有尊敬别人的人才有权受人尊敬。——苏霍姆林斯基
66、 要是你想达到你的目的,你必须用温和一点的态度向人家问话。 ——莎士比亚
67、 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的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培根
68、 品格可能在重大的时刻表现出来,但它却是在无关重要的时刻形成的。——培根
69、 当你服务他人的时候,人生不再是毫无意义的。——葛登纳
70、 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雨果
71、 彬彬有礼是高尚的品格中最美丽的花朵。——温特
72、 为人粗鲁意味着忘记了自己的尊严。——车尔尼雪夫斯基
73、 和蔼可亲的态度是永远的介绍信。——培根
二、有关孝敬、礼仪的典故
1、 刘少奇教女儿有礼貌
195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建立10周年纪念日。当时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刘少奇,在女儿平平参加向国庆观礼的外宾献花活动结束后,顺便父女同车回家。一上车,刘少奇就问:“平平,你跟老师说过跟爸爸一块儿回家了吗?”平平红了脸,赶紧下车跟老师回话。上车后,刘少奇又问平平:“跟老师说‘再见’了没有?”平平又跳下车去,向老师行队礼告别。可刘少奇还不让开车,又问平平:“你跟同学们说‘再见’了吗?”平平只好第三次下车,向同学们一一道别,这才上车与爸爸一起回家去。
2、 陈毅为母洗尿裤
外交部长陈毅的母亲身患重病,瘫在床上,大小便不能自理。有一天,陈毅刚从国外访问归来,路过家乡四川,就去探望母亲。在陈毅进门之前,母亲刚刚尿湿了一条裤子,请别人帮助换上了一条干净的。母亲听到儿子进门的声音,马上叫身边的人把脏裤子藏到了床底下。陈毅走进了母亲的房间,亲切地问寒问暖,询问病情。说了一会儿话,他问母亲:“娘,刚才您把什么东西藏在床底下?”原来,陈毅看到了母亲让身边的人往床下藏东西。母亲知道瞒不过去了,就照实说:“我现在瘫在床上,大小便也不能自理,刚才尿湿了一条裤子,你不用管,我身边的人对我照顾得很好,他们会洗干净的。” 陈毅非常理解母亲的心理,他深情地说:“娘,您病了这么久,我不能在您的身边侍候您,心中十分难过。今天,这条裤子应当让我给您洗干净,何必藏起来呢!小时候,您不知道给我洗了多少次尿裤子,今天我就是洗上十条八条,也报答不了您对我的养育之恩啊!”母亲见陈毅态度恳切又坚决,只好让他去洗了。
3、 孔融让梨
孔融对父母恭敬孝顺,对兄弟谦让友爱,对朋友热情诚恳,对奸邪嫉恶如仇,因此,大家都很敬重他。孔融兄弟很多,他排行第六。孔融四岁时,有一天,他父亲的一个学生来看望老师,带来一些梨给他和哥哥吃。孔融拣了个小的,客人觉得奇怪,就问他说:“小公子,你为什么拣小的吃呢?” 孔融笑着回答:“我年纪小,当然该吃小的嘛!”那位客人听了直夸孩子懂事,父母家教好。
4、 毛泽东敬老
毛泽东同志非常敬爱他那乐于帮助别人的善良母亲,至诚侍奉。1919年,他母亲生病去世,他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写了一篇《祭母文》,其中有这样赞美称颂母亲的话:“吾母高风,首推博爱,遐迩亲疏,一皆覆载;恺恻慈祥,感动庶汇。”
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回到离别32年的故乡韶山后,请韶山老人毛禹珠来吃饭,并特地向他敬酒。毛禹珠老人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泽东接着说:“敬老尊贤,应该应该!”
5、 陈景润尊师爱校
著名的数学家陈景润回厦门大学参加60周校庆,向欢迎的人们说的第一句话是:“我非常高兴回到母校,我常常怀念我的老师。”被人誉为“懂得人的价值”的著名经济学家、厦门大学校长王亚南,曾经给予陈景润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帮助。陈景润重返学校,首先拜访这位老校长。校庆的第三天,陈景润又出现在向“哥德巴赫猜想”进军的启蒙老师李文清教授家中,陈景润非常尊重和感激他。他还把最新发表的数学论文敬送李教授审阅,并在论文的扉页上工工整整写了以下的字:“非常感谢老师的长期指导和培养——您的学生陈景润。”陈景润还拜访了方德清教授,方教授望着成就斐然而有礼貌的学生,心里暖暖的。
6、 黄香扇枕
黄香是东汉时期江夏安陆人,九岁那年,他母亲病故。他怀着悲痛,对父亲尽心照顾。在赤日炎炎的夏季,每当晚上,小黄香便手拿一把扇子,将父亲的枕席扇凉,将帐子里的蚊子赶跑,再请父亲睡觉。在冰天雪地的严冬,晚饭后,小黄香便先睡到父亲冰冷的被窝里,待被褥暖和后,才请父亲入睡。黄香还刻苦用功地学习,年轻时能写出一手好文章,当时京城里流传着这样的赞语:“天下无双,江夏黄童。”黄童指的就是黄香。汉和帝时,黄香官至尚书令,即当朝丞相。
7、 孝笋严冬出
三国吴孟宗非常孝顺,母亲喜好吃竹笋,冬季竹笋未生,孟宗不禁在竹林中痛哭,结果竹笋便生长出来,得以供养他的母亲。人们都说,这是因为至孝感动了上天所至。此后,人们即以“寒林笋出”、“孝笋寒出”、“孟宗哭竹”等,来表述对父母的孝心。
8、 周恩来的“等待”
周恩来有一次去某地视察工作,飞机着陆后,他同机组人员一一亲切握手致谢。这时,机械师正蹲在地上工作,总理和其他同志握过手后,就站在机械师身后等他,并示意别人不要惊动他。机械师工作结束转过身来,才发现总理在身后,忙说:“对不起,总理,我不知道您在等我。”周恩来笑着说:“噢,我没有影响你的工作吧!”老一辈革命家就是这样时时处处尊重别人。
9、 刘备三顾茅庐谒贤士
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的大智人,刘备要得到他是很下一番功夫的。刘备邀请诸葛亮出山,诸葛亮起初不答应;刘备再三恳求,泪湿衣襟。诸葛亮看他三顾茅庐,心诚意切,便答应了他的请求,随他出山,同归薪野。从此,刘备把诸葛亮待为恩师,同吃同住,共商大事,终于使刘备成为蜀国的开国皇帝,实现自己部分的志愿。今天,我们不论做什么事情,也要发挥一点屈已待人,谦虚大度的气慨,这样才会不断进步。
10、剡 子
以前,有个孝子名叫剡子。父母年老时,双双眼睛患病,十分痛苦,希望吃到一些鹿乳,以治眼患。为了得到鹿乳,剡子不顾危险,身穿鹿皮,进入深山,扮作小鹿,入鹿群之中,取得鹿乳回去供给双亲饮食。有一次,被猎人发现,以为是只野鹿,张弓向他射来。就在千钧一发之时,剡子站起,解开鹿衣,将实情告之。猎人听毕,十分感动,方解中箭之危。
11、王 祥
晋朝时代,有一个孝子,姓王名祥,字休征。他早年丧母,后来父亲娶了个继母朱氏回来。继母对王祥不好,不仅虐待他,还经常在他父亲耳边说王祥的坏话,因此,父亲也渐渐对他不好。虽然王祥失爱于父母,心里十分痛苦,但是他对父亲和继母尊重、关心如故。有一年冬天,天寒地冻,继母的胃口不开,欲吃活鱼。王祥知道后,就跑到江边,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在王祥的体温作用下,冰块熔化,露出一个水洞。不一会儿,有两条鲤鱼从洞中跃出,落在江岩上,王祥高兴极了,急忙拾起双鲤回家,给他的继母作菜吃。
12、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曹操在官渡之战兵处劣势时,听说袁绍的谋士许攸来访,竟顾不得穿衣服,打着赤脚慌忙出来迎接,对许攸十分尊重。许攸被曹操的诚心感动,于是为曹操出谋划策,帮了他的大忙。然而,曹操也吃过不尊重别人的亏。当他志得意满、一帆风顺时,西川的张松前来献图,他却态度傲慢,给张松留下了“轻贤慢士”的坏印象。张松临时改变主意,把本来要献给曹操的西川地图转而献给了刘备。这对曹操来说,不能不是事业上的大损失。礼貌不礼貌,看似小事,有时会直接影响到大事的成败。
13、母亲永远只有一个
恩格斯的父亲去世了,留下一笔巨额遗产。按照法律,长子恩格斯应该得到一笔遗产,但恩格斯的弟弟却蛮横地要恩格斯放弃继承权。这时,恩格斯的母亲正患重病,为了不使母亲因兄弟间的财产纠纷而加剧病情,他毅然放弃了继承权。一年之后,母亲的身体逐渐康复,恩格斯才把真相告诉母亲,他说:“世上的任何东西都不能使我让您在晚年时因家庭纠纷而悲伤。我还会有成千上百个企业,但我永远只有一个母亲。”
14、列宁让路
有一次,列宁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退回去让道。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着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靠着墙,让女工上了楼,他才下楼。
杜甫是哪个星座 杜甫的星座、生日及档案资料
姓名:杜甫
生日:0712年2月12日
性别:男
大学:未知星座:水瓶座 星座密码
国家:中国
地区:河南 城市:巩县
职业:作家
杜甫是什么星座的 杜甫 资料
杜甫的星座、生日及档案资料
姓名:杜甫
生日:712年2月12日
性别:男
大学:未知
星座:水瓶座 星座密码
国家:中国
地区:河南 城市:巩县
职业:作家
杜甫 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杜少陵,杜工部,少陵野老河南巩县人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公元712年2月12日(唐睿宗太极元年正月初一日)生于巩县。中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号称“诗圣”。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
杜牧是什么星座 杜牧(公元803-约853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号称杜紫薇。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晚唐诗人。(来源:中书省别名紫微省,因此人称其为“杜紫薇”)晚唐时期唐代文学家,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阿(ē)房宫赋》亦颇有名。
杜牧是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史馆修撰(xiūzhuàn),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至中书舍人。晚唐杰出诗人,尤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杜甫与李白区别开来,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
你认为杜甫是什么星座的A 牧羊座 B金牛座 C天蝎座 D射手座 杜甫(712―770),字于美。原籍襄阳。
公元712年2月12日(唐客宗太极元年正月初一日)生于巩县。唐开元后期,考进士不第,漫游各地。
也就是说是水瓶座的
李白的属相和星座 李白属什么生肖:属牛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二十五岁时只身出蜀,开始了广泛漫游生活,南到洞庭湘江,东至吴、越,寓居在安陆、应山。直到天宝元年(742年),因道士吴筠的推荐,李白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两年半,就赐金放还而去,然后飘荡四方的漫游生活。
李白和杜甫并称“大李杜”。他的诗歌既反映了时代的繁荣景象,也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
701年(武则天长安元年)李白出生。
705年(中宗神龙元年)李白五岁。发蒙读书始于是年。
711年(睿宗景云元年)李白十岁。攻读《诗》、《书》及诸子百家。
715年(开元三年)李白十五岁。已有诗赋多首,并得到一些社会名流的推崇与奖掖,开始从事社会干谒活动。亦开始接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好剑术,喜任侠。
718年(开元六年)李白十八岁。隐居戴天山(又名大匡山,在今四川省江油县内)读书。往来于旁郡,先后出游江油、剑阁、梓州(州治在今四川省境内)等地。
720年(开元八年)李白二十岁。出游成都、峨嵋山。谒F于成都。F甚赞其才,复励之以学。
721年(开元九年)李白二十一岁。春归家昌明。此后三年均在匡山读书。
724年(开元十二年)李白二十四岁。离开故乡而踏上远游的征途。再游成都、峨眉山,然后舟行东下至渝州(今重庆市)。
725年〔开元十三年)李白二十五岁。春三月自三峡东下。经荆门山至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县)。在江陵与当时著名的道士司马承祯相遇。夏游洞庭(在今湖南省境内)、庐山(在今江西省境内)。秋游金陵(即今江苏省南京市)。
726年(开元十四年)李白二十六岁。春往会稽。秋,病卧扬州。冬,北游汝州(今河南省临汝县),至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县)。途经陈州时与李邕相识。结识孟浩然。
727年(开元十五年)李白二十七岁。居于安陆寿山,与故宰相许圉师之孙女结婚,遂家于安陆。
728年(开元十六年)李白二十八岁。早春,出游江夏(今湖北省武汉市),与孟浩然相会于斯。
730年(开元十八年)李白三十岁。春在安陆。前此曾多次谒见本州裴长史,因遭人谗谤,终为所拒。初夏,往长安,渴宰相说,并结识其子张相。寓居终南山玉真公主(玄宗御妹)别馆。又曾谒见其它王公大臣,均无结果。暮秋游邢州(在长安之西)。冬游坊州(在长安之北)。
731年(开元十九年)李白三十一岁。穷愁潦倒于长安,自暴自弃,与长安市井无赖之徒交往,初夏,离长安,经开封(今河南省开封市),到宋城(今河南省商丘市)。秋到篙山,恋故友元丹丘的山居所在,遂有隐居之意。暮秋,滞留洛阳。
732年(开元二十年)李白三十二岁。自春历夏在洛阳,与元演、崔成甫结识。秋,自洛阳返安陆。途经南阳(今河南省南阳市),结识崔宗之。冬,元演自洛阳到安陆相访,二人同游随州(今湖北省随县)。岁未,归家安陆。
733年(开元二十一年)李白三十三岁。构石室于安陆白兆山桃花岩。开山田,日以耕种、读书为生活。
734年(开元二十二年)李白首至兖州,初识杜甫,两人一面,即亲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在兖州结下了深厚友谊,双曜相会,成文坛千古佳话。开元24年,李白携妇将自安陆移家东鲁兖州。
李白移家兖州后,将家庭安置兖州治所瑕丘(今兖州)城的东门之外,即李白所谓的“鲁门东”和“沙丘城>>
希腊神话的十二星座 有一天众神因为天气佳之故,乃在河畔设宴。爱好音乐的众神们快乐的唱歌和弹奏乐器,气氛相当热络。突然传来凄厉的叫声,这就是肩膀下长出一百尾蛇,拥有大羽翼怪物的堤丰。众神一看不妙,急忙四处逃走,宙斯化为鸟,阿波罗化为鹰,赫拉化为牡牛,众神皆以动物之姿逃离。爱和美之女神维纳斯与其子恋爱之神丘比特乃化身为鱼,遁入幼发拉底河中。那时彼此决定用缎带将两人尾巴绑在一起,永不分开,就这样顺利从怪物手中逃脱。母子俩就这样以尾巴相连,永不分离的姿势升天,这就是双鱼座的由来。
李白和杜甫是什么关系 李白和杜甫是我国古代最为著名的、影响最为深远的诗人,但自唐代以来,人们多喜将他们并论,更有学者对他们的进行比较,以致很多诗评家都卷入了对李杜孰优孰劣的争论。进入二十世纪以后,虽然学界还存在着李杜优劣论,但人们更喜探讨李杜之间的交谊、李杜诗歌思想和艺术之异同。本世纪较早探讨李杜交谊的学者是闻一多。他在《杜甫》一文中用饱含感情的笔墨,描述了李杜二人的交往和友谊。如他在写到李杜第一次会面时说:我们该当品三通画角,发三通擂鼓,然后提出笔来蘸饱了金墨,大书而特书。因为我们四千年的历史里,除了孔子见老子(假如他们是见过面的)没有比这两人的会面,更重大,更神圣,更可纪念的。四十年代,陈叔渠在《唐代两大诗人的风义感及其他》中也论及李杜之交谊。他认为,杜甫对于李白,一片怜才之忱,在他的诗中,时时可见;最奇怪的是,李白对于杜甫,却是很为冷淡,这可见老杜的怜才爱友,一热烈至诚,出于无情的了。五十年代,林庚在《诗人李白》中较为细入地探讨了李杜之间的交谊。他认为,李白是杜甫生平最倾心的诗人,而其因素又有政治和诗歌两方面。李白与杜甫相会游从的半年中,李白影响杜甫的成分要多一些。他们真无愧于是志同道合的好友,他们对于政治的警惕性, 对于现实的敏感,乃是时代真实的镜子。他们的默契也就是现实主义传统的发扬。从诗歌艺术上说,也是李白影响杜甫为多:杜甫在遇见李白之前,现存约十首的诗中几乎都是五律,可见杜甫早期的作品原是以五律为主的。而杜甫在遇见李白之后,受到李白七古的影响,后来又从七古中获得全新的解放,因而又创造了他自己所独有的五古 。六十年代,人们对李杜交谊更为关注,出现了好几篇论述李杜之交谊的文章,如郭沫若的《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耿元瑞的《有关李杜交游的几个问题》等。郭文指出,李白和杜甫是像兄弟一样的好朋友。他们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就像天上的双子星座一样,永远并列着发出不灭的光辉。七十年代,郭沫若在《李白与杜甫》中进一步阐述了他对李杜交往和友谊的看法。他说:杜甫十分同情李白,毫无问题。而李白虽然年长十一岁,他对于杜甫也有同样深厚的感情。前人爱以现存诗歌的数量来衡量李杜感情的厚薄,说杜厚于李,而李薄于杜。那真是皮相的见解。对于相传李白所作的《戏赠杜甫》诗,作者认为,既非嘲诮戏赠,也不是后人伪作,那诗亲切动人,正表明着李白对于杜甫的深厚的关心。八十年代以后,仍然有一些学者论及李杜之交往和友谊,如李宽的《杜甫与李白的友谊》、叶嘉莹的《谈李白、杜甫的友谊和天才的寂寞》、王辉斌的《李杜初识时地探索》等。叶嘉莹通过对杜甫《赠李白》一诗的解说,证明李杜相轻之说的决不可信,看出李杜二人于外表的相异之下所蕴含的一份生命与心灵上的相通。王辉斌文则对李杜天宝三载前后的行踪进行考察,认为他们初识的地点不在洛阳而在梁园。虽然本世纪大部分学者并不热衷于讨论李杜孰优孰劣的问题,但是在一定的时期仍有一些学者自觉或不自觉地持扬李抑杜或扬杜抑李的观点。本世纪上半叶 这一时期,大多学者对历史上的李杜优劣论不以为然。如胡小石在《李杜诗之比较》中就没有对李杜强分高下,而是从李杜二人的创作实际出发对其诗歌艺术之异同一一比较。汪静之在《李杜研究》中也认为,历史上扬李抑杜>>
中学bai生学习励志格言 人生犹如一本书,愚蠢者草草翻du过,聪明人细细阅zhi读。为何如此 因为他们只能读它一次dao。 ——保罗 凡是有良好教养的人有一禁诫:勿发脾气。 —— 爱默生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 苏轼 我一向憎恶为自己的温饱打算的人。人是高于温饱的。 —— 高尔基 对于要检查别人心灵的人,柏拉图要求他具备三样东西:知识、仁慈、胆量。 —— 蒙田 如果幸福在于肉体的快感,那么就应当说,牛找到草料吃的时候是幸福的。 —— 赫拉克利特 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是幸福,毋宁是不幸才是好的教师。因为,生存是在深渊的孤独里。 —— 海德格尔 真正的学者真正了不起的地方,是暗暗做了许多伟大的工作而生前并不因此出名。 —— 巴尔扎克 为真理而斗争是人生最大的乐趣。 —— 布鲁诺 好脾气是一个人在社交中所能穿着的最佳服饰。 ——都德 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才能益己及他。有能力办实事才不会毕竟空谈何益。故事的结束总是满载而归,就是金榜提名。——方海权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 刘向 人生就是那样一波三折,我喜欢迎接它的到来,只有不断的超越理想,才能体现自我的价值! ——温泽辉 人生就象弈棋, 一步失误, 全盘皆输,这是令人悲哀之事;而且人生还不如弈棋,不可能再来一局,也不能悔棋。 —— 弗洛伊德 在你发怒的时候,要紧闭你的嘴,免得增加你的怒气。 —— 苏格拉底 不要企图永远活下去,你不会成功的。 —— 萧伯纳 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 ——陶铸 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贤者能自反,则无往不善;不贤者不能自反,为人子则多怨,为人父则多暴。 —— 袁采 我们活着不能与草木同腐,不能醉生梦死,枉度人生,要有所做为! —— 方志敏 思而后行,以免做出蠢事。因为草率的动作和言语,均是卑劣的特征。 —— 毕达哥拉斯 中学生学习励志格言 人生犹如一本书,愚蠢者草草翻过,聪明人细细阅读。为何如此 因为他们只能读它一次。 ——保罗 凡是有良好教养的人有一禁诫:勿发脾气。 —— 爱默生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 苏轼 我一向憎恶为自己的温饱打算的人。人是高于温饱的。 —— 高尔基 对于要检查别人心灵的人,柏拉图要求他具备三样东西:知识、仁慈、胆量。 —— 蒙田 如果幸福在于肉体的快感,那么就应当说,牛找到草料吃的时候是幸福的。 —— 赫拉克利特 人生就是学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