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列一条王西麟的交响曲(尤其是第三、第四、第五这三部),不能细说。再加一条朱践耳的交响曲。(朱老于8月15日晨辞世,享年95岁。尚飨。)下面慢慢写。Penderecki的《广岛受难者挽歌》(Threnody for the Victims of Hiroshima),不过我相信绝大部分人都没有毅力听完它的开头。(虽然标题是后加的……)Kurtág的《史蒂芬墓碑》(Grabsteinfür Stephan),哀鸣之中突然打三棒子然后继续哀鸣,呜呼哀哉,尚飨。(他的《卡夫卡断章》因为语言隔阂,我反正是不能彻底理解,因此没有听完……)前面有介绍 Shostakovich 的,他绝大部分的大型作品都很致郁(除了少数舞剧、**配乐等和第二钢协),个人觉得第四、八、十、十一、十三、十四、十五交响,第八、十三、十五弦四,以及五重奏、第二钢奏、第二钢三,还有两部大协等等可以重点参考。Stravinsky 的《春之祭》(Le sacre du printemps),曲子只是刺耳,故事很致郁,毕竟令人不禁想到那本《精怪故事集》。Ustvolskaya的所有作品,尤其是六部钢琴奏鸣曲(尤以第六为甚)。铁锤女士的名号可不是虚的。(虽然她早年有一部钢协画风还没有崩坏……)可以看一下谱子,感受下fffff什么的。Gubaidulina的很多作品,比如一部全是低音乐器(巴松、大提、低提等等)的协奏曲。Ligeti的很多作品,比如第二弦四。不过需要排除《发音法》、《历险记》这类实验性质的东西。说起来利君还有一部歌剧叫《大恐怖》(Le Grand Macabre),可惜没听过……高丽尹伊桑、扶桑武满彻。(后世还有一柳慧等一干人马……)不那么太重口味的有:Bartók的《乐队协奏曲(Concerto for Orchestra)的第三乐章,以及第六弦四(纪念亡母而作)。Hindemith 的《葬礼音乐》(Trauermusik),顺便一提他的一些器乐奏鸣曲似乎很喜欢用慢板乐章结尾。Webern 的很多作品,比如交响曲。以及 Berg 的小协(也是悼亡之作)等。Messiaen的《时间终结四重奏》(Quatuor pour la fin du temps)。(其实是治愈系,但是《鸟鸣集》就呵呵了。
拉赫玛尼诺夫的G小调前奏曲Op23 No5是钢琴演奏中比较有名的曲目,但难度相对较低。它需要演奏者具备较高的音乐表达能力和技巧水平,但并不像其他曲子那样需要强烈的手指技巧和速度。然而,要演奏好这首曲子,仍需要相当的钢琴技巧和音乐理解能力。
第二交响曲
1897年3月,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一交响曲由格拉祖诺夫指挥,在彼得堡初演的时候,人们对年轻的作曲家拉赫玛尼诺夫十分苛刻,他的作品在彼得堡遭到非常严厉的批评。这时候所受到的打击,对于向来一帆风顺的拉赫玛尼诺夫来说,自然成为一时难于抹灭的巨大创伤。这一精神上的打击,不但成为他日后严重神经衰弱的主要原因,同时也使拉赫玛尼诺夫形成了郁郁寡欢的孤僻性格。青年时期的拉赫玛尼诺夫痛苦不堪的神经衰弱症,由于尼古拉·达尔博士所下的暗示治疗法奏效,才逐渐走向痊愈。
1901年,拉赫玛尼诺夫完成了他的第二钢琴协奏曲, 并一举赢得格林卡奖,于是他顺利地恢复了作曲活动。这首第二交响曲,就是拉赫玛尼诺夫恢复自信之后的作品,也是在他三部交响曲之中,最具拉赫玛尼诺夫特色,而且最受世人欢迎的作品。整个乐曲在结构上,显示出绵延的起伏性,以情绪来推动整个乐曲的发展,显然与著名的第二钢琴协奏曲形态上有共通之处。可以说,本曲很明显地把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的俄国音乐特性,用具有拉赫玛尼诺夫特色的表现形式生动地表现了出来。作品完成于1906年秋至1907年春。
全曲共分四个乐章:第一乐章 缓板转中庸的快板,e小调,奏鸣曲形式。乐曲由略带忧郁气氛的进入部平静地开始。主部(中庸的快板)首先由小提琴呈示紧张的第一主题,木管与弦乐用 G大调柔和地唱出抒情的第二主题。 进入了发展部之后,主题一面发展,一面趋于高扬。经过剧烈的高潮之后,乐曲进入再现部。在此将第一、第二主题以拉赫玛尼诺夫的手法予以再现之后,用进入部提琴动机的素材构成的结尾部分来收束这一乐章。
第二乐章 极快的快板,a小调, 具有诙谐曲风格的乐章。 法国号承接开头的节奏,开始奏出有粗犷风格的主题, 然后移交给弦乐部分。 乐曲以主题为中心高扬起来,一直高扬至强调节奏的铜管以叫嚣方式中止。不久,以小提琴为中心唱起了柔和优雅的曲调,但是立刻又为诙谐曲部的节奏所打消。
第三乐章慢板,A大调。 首先,小提琴以斯拉夫风格的优美情调唱出了流畅的旋律。接着由单簧管以优美的旋律取代。 这一乐章的主题也是整部交响乐中最动人的部分。
第四乐章 活泼的快板,E大调。 经过短小而极强的前奏之后,引出强劲的第一主题。反复了这一主题后,经过一个爽朗的乐段,出现了移至D大调的第二主题。乐曲一面再现前面的主题和动机, 一面像胜利凯旋般强劲有力地将全曲最终推向高潮。结尾部分以第一主题的节奏为中心,华丽地结束全曲。
第二钢琴协奏曲
《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被誉为是拉赫玛尼诺夫的“最高杰作”,广受世人的喜爱和欢迎。在所有俄罗斯作曲家所作的钢琴协奏曲中,本曲为首屈一指的名作。
本曲除了在构造上的完满妥善之外,同时充分发挥了抒情性和钢琴化的效果,而且把这些作了绝佳的统一。 尤其是本曲中的几个旋律充满了浪漫性情趣, 因此,不是经常被附上各种歌词竟相演唱, 就是被世人编成爵士乐, 广为流行。 1892年,拉赫玛尼诺夫荣获钢琴金奖,同年他从莫斯科音乐院毕业之后, 就已经颇有声望了。 这时候他受托作一首钢琴协奏曲,于是在1899年开始着手创作。然而不久后,他患了严重的神经衰弱症,直至1900年五月才逐渐痊愈,所以本曲实际完成于1901年。有些人认为这一协奏曲所拥有的忧郁性格,就是从拉赫玛尼诺夫这一段病情而来。其实不尽如此,从本曲宏大的气势来看,倒不如说它是拉赫玛尼诺夫完全恢复健康后,创作欲横溢时的优秀作品。
全曲共分三个乐章:第一乐章 中板,c小调,2/2拍子,奏鸣曲形式。 开头,主奏钢琴弹出八小节像是钟声一样灰暗而沉重的和弦。 之后, 出现管弦乐的充满力量的 c小调 第一主题 (片段1)。 在中提琴的引导之下, 出现了由钢琴主奏的 降E大调 第二主题 (片段2),这一主题充满了甜美的伤感,被认为是“最有拉赫玛尼诺夫特色”的旋律之一。
第二乐章 肃穆而舒缓的三部曲式。开始的主题是从第一乐章抒情的副部主题派生来的,带有沉思的乐念,与主部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片段3)。
第三乐章 诙谐的快板, C大调,2/2拍子,近乎于回旋曲。由弦乐的演奏告一段落之处,钢琴雄赳赳地奏出第一主题,并将此主题加以充分地发展。双簧管和中提琴绵绵地唱出了第二个主题(片段4),这与第一个主题形成了极明显的对比。 乐章结尾,钢琴以强音对旋律加以装饰,并逐渐加快速度,最后在钢琴与全乐队合奏的强奏中结束全曲。
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
《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是拉赫玛尼诺夫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假如拉赫玛尼诺夫所有的音乐都被世界遗忘了,最后剩下的也会是《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很多音乐爱好者通过这部作品认识拉赫玛尼诺夫,后来才接触他的其它作品,如《第二钢琴协奏曲》、《交响舞曲》等等。其中一段行板(Var18)更是脍炙人口之作,被**《似曾相识》(Somewhere in Time)收录为背景音乐。
《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写于1934年,此时世界乐坛正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化,传统的调性体系、曲式、节奏等惯用的音乐法则被抛弃,代之而起的是流派纷呈的“新音乐”,无调性音乐、表现主义、后浪漫主义、新古典主义、十二音列等等相继出现,“求异响于新声”是欧美音乐的时代潮流,而拉赫玛尼诺夫不为所动,仍然在十九世纪的风格和形式里寻求个性的表现。《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取材于一百多年前帕格尼尼的《24首小提琴随想曲》,利用其中第24首随想曲的音乐主题,写成单乐章的钢琴与乐队曲,技巧复杂精深、气势辉煌,成为十九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炫技一派的绝响。
《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以辉煌的技巧表现作曲家的个人风格,然而作品里最令人难忘的却不是眼花缭乱的技巧,而是慢速的第18个变奏,整部狂想曲到这里速度突然放慢,奏出一支纯朴抒情的曲调,这个旋律开朗优美,动人心魄,其中当然也隐含着永不褪色的“俄罗斯忧郁”,这个旋律先在钢琴上唱出,质朴而平和,然后让位给弦乐,热情在逐步增长,随后发展成浪漫激情的颂歌。
悲歌
其作品《悲歌》琴韵悲哀寂寥,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忧郁之情尽释其中。
这部钢协的重要性不用赘述 —— 无论是其作为20世纪开篇,即完成时间作为世纪开始的节点,还是100多年后仍然具有的强大魔力以及广泛的听众群,亦或是通过拉二这个窗口,打开了自己从未找到的精神世界 —— 这部作品,无论对于拉赫玛尼诺夫本身,还是作为听众的我们,都具有非凡的意义。
1
几乎所有人深爱拉二的人都知道,拉氏在1890-1900年这段时间,经历过心灵的惊涛骇浪 —— 若不是达尔医生出手相救,拉氏作品是否还能像今天一样绚烂而芬芳,就不得而知了。拉二创作极其特别,因接受治疗的拉氏突然迸发出灿烂的灵感,拉赫几乎以最快的速度写下了第三乐章的华彩段,并且顺利谱写出第三乐章。
几乎所有人都对第二乐章的柔美难以忘怀,但拉二的整个乐曲的关键,私以为在第三乐章 —— 暴风骤雨般的华彩带动了整个第三乐章的旋律,而第一乐章如同钟声一般灰暗而沉重的和弦,正是拉氏创作第一乐章时,对于第三乐章狂风骤雨的回应 —— 几乎所有的协奏曲都会由乐队某一乐器把主音钢琴逐渐带入,而拉二告别这样的冗长,故事般的钟声带着对于忧郁的审视,毫无修饰和渲染的将听众拖入拉赫巨大的精神世界 —— 以至于直到今天,静坐在音响旁,从第一秒开始,从主奏钢琴弹出八小节的灰暗和沉重开始,如同黑云压城般的灰暗便扑面而来,在这样的由于具有无限的张力,覆盖到你每一个神经。
所以,拉二由第三乐章开始创作,第一乐章对于第三乐章的呼应,如同橄榄胡般的忧郁画卷 —— 忧郁的展开,肃穆舒缓的第二乐章,在富有幻想,希望和快乐的画面中,回到宽广,阴暗,激昂,强烈的激版一跃而起,在宏伟的大音阶中灿烂的结束。
2
拉二的魅力,还在于拉二的交响属性。
拉二不同于拉三疯狂,执拗的难度,拉二对于钢琴演奏技巧的把握与交响乐团之间的比例,控制的恰如其分(贝小协同样如此)。而钢琴作为整个协奏曲的中心属性,从感情表达以及构思,从乐曲旋律到乐曲结构,钢琴都完全带动了整个拉二,或者说,拉二的庄严肃穆,唯美动人,激情澎拜,都由钢琴完美的表现出来,而在完整体现钢琴主题的同时,交响在钢琴的主音骨中显得增光添彩,没有任何抢戏的成分,就这一点,拉氏对于乐曲本身的驾驭能力,都让人叹为观止。
3
拉二的魅力,还在于旋律。
拉二的旋律之优美,旋律结构之和谐,古今中外都难遇敌手,用抒情性,歌唱性形容拉二绝不为过,而拉氏继承柴可夫斯基对于旋律的理解更是拉二增光添彩的关键。拉二旋律绝不做作,真诚,质朴,感染力从心来,而绝不依托于乐曲本身的节奏变换 —— 一直嘲笑俄国人不擅长复调旋律创作的音评者在拉二中几乎都惨遭打脸。拉二绝不是单条旋律线,而是常以两条或多条旋律线相合,把交响化旋律,高低声部与钢琴主音完美结合,这对表达拉赫本身的复杂思想感情大有脾益,而这样立体化的音乐思维,各个声部的完美结合,也给二十世纪的音乐创作,树立了不朽的丰碑。
PS:拉二之于我,几乎承载过我个人所有的悲欢离合。毫不夸张的说,拉二对于感情的承载力,几乎是无极限的 —— 这取决于拉二本身的完整度,感情表达的张力,以及承载在俄罗斯浪漫主义这一伟大画卷上的宏伟感情。作为如此主观,如此体现拉氏个人意志的作品,拉二所宣泄的苦闷,悲哀,暗淡,在整个作品中,体现的最为饱满,最为完整,隽永于世。
每次听拉二,几乎都像一次伟大的情怀体验 —— 每每开场17声钟声敲响,进入拉二的画卷,到第二乐章无与伦比的唯美,到第三乐章的激昂,以及最终激情澎湃的结束,每次都让人难以自拔,达到情绪亢奋的巅峰。
尽然,如贝钢五(皇帝),肖钢一,柴钢一这样的绝世之作也足够隽永,但拉二给我带来的体验,仍然是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它不仅仅会伴随我的前20多年人生,更会一直陪伴我走完余生。嫩在有生之年发现拉二,爱上拉二,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
PPS:
推荐几个个人非常喜欢的版本。版本见仁见智,所以不做任何评价。
1 拉赫玛尼诺夫自己演奏的版本。具体年份无从考证,但音效不错。特别是最后八个音节,流畅,绝不拖泥带水,不像其他人用延音踏板。这样,最后八个小节的连续性有了,同时,又因为柔音踏板的运用,降低了声燥,很好的避免了与交响的冲突,这样的话,交响的立体化效果非常好,并且钢琴的结尾有利而连续。音节处理上,干净利落,绝不添加任何花腔,花哨处理。
2 里赫特版本
3 Kissin版本也有不少粉丝
4 Lilya Zilberstein与阿巴多合作的版本,前面@Skywalker提到过,这个版本也非常好
5 Horowitz就不再提了,拉氏对其首肯,给出Swallow it whole的评价,虽然个人不是最喜欢,但是公认如此,也建议尝试。PS:霍老只有拉三的正式录音,谢谢Kalus指正!在此说明,不误导观众。
还有诸如:Van Cliburn,阿什肯内齐的版本,几乎每个大师都有拉二录音,在此不一一赘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