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无论哪一个阶段,都离不开三件事:做人、办事、说话。学会这三件本领,也就把握住了大半的成功人生。如果你正为当下的处境而烦恼,可以看看穆子华编著的《为人三会:会做人、会说话、会办事》,以下是我读这本书的收获。
做人是一种境界,需要技巧;
做事是一种能力,需要方法;
说话是一种艺术,需要智慧;
人活一天,就得做一天人,尽职尽责,人生漫漫,停止更新认知的话,心理定势就来找你了,用“老眼光”,即已有的知识经验来做人。
须知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永远不要用老眼光来做人,一个人要学习,要不断成长进步,打开眼光去展现自己的美丽,和发现别人美丽,你会发现原来有那么多意想不到的美丽。
赫拉克利特斯说:“所有事物都是流动的。” 每一件事物都在不停地变化移动,没有任何事物是静止不变的。人也是如此,每个人都在不断的变化中,只要有时间和空间的存在,我们都在运动,不论是我你还是他都会和以前不同。
苏联心理学家 包达列夫 曾做过这样一个经典的实验:
刻板效应实际就是一种心理定势。 北方人不见得都豪爽,南方人也不见得都“精明”。河南人不都是骗子,湖北人也不都是九头鸟,湖南人并不都是飞车党,东北人更不是头脑简单的野蛮汉。山西人并不见得都喜欢吃醋,山东人不见得都喜欢吃大葱。重庆女孩并不都很泼辣,湖南妹也不见得就是面如桃花心似刀。内蒙人不见得都善于骑马,天津人也不都是爱“逗你玩儿”。
恩莫德巴尔克曾警告人类:“以少数几个不受欢迎的人为例来看待一个种族,这种以偏概全的做法是极其危险的。”在今天,对人采取以偏概全的做法,一棍子打死一群人,同样也是极具危险的,我们应该避免这种做法。
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世界上不会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有着独特的人生经历,别让刻板蒙蔽了我们的眼睛,用心做好自己。
宋代著名词人苏东坡和得道高僧佛印是多年的好友。一天,苏东坡去拜访佛印,两人相对而坐,谈论佛法诗词,甚是欢畅。席间,苏东坡对佛印开玩笑说:“我看见你是一堆狗屎。”
佛印笑道:“我看你是一 尊金佛。”
苏东坡非常得意,以为自己这次终于占了佛印的便宜。于是回家后就迫不及待地向妹妹炫耀此事。
苏小妹说:“哥哥, 你错了。佛家说佛心自现,你看别人是什么,就表明你看自己是什么。”
每个人都是一面镜子,你从镜子中看到的是牛屎,只能说你心存牛屎。如果一个人相信别人是好人,什么事都往好处想,那他就是一个乐观善良的好人。
赞扬是一种精明、隐秘和巧妙的奉承,它从不同的方面满足给予赞扬和得到赞扬的人们。——拉罗什夫科
每个人都渴望被赞美,被重视,喜欢听赞美的话话是人的一种天性。有位企业家说:“人都是活在掌声中的,当部属被上司肯定、受到奖赏时,他就会更加卖力地工作。”
卡耐基也曾说过:“当我们想改变别人时,为什么不用赞美来代替责备呢纵然部属只有一点点进步,我们也应该赞美他。因为,那才能激励别人不断地改进自己。”
古时候有一个说客,当众夸下海口说:“小人虽不才,但极能赞美。平生有一愿望,就是要将1000顶高帽戴给我最先遇到的1000个人,现在已送出了999顶,只剩下最后一顶了。”有个长者听后摇头说道:“我偏不信,你那最后一顶用什么方法也戴不到我的头上。”说客一听,忙拱手道:“先生说得极是,不才从南到北,闯了大半辈子,但像先生这样秉性刚直、不喜赞美的人,委实没有!”长者顿时手拈胡须,洋洋自得地说:“你真算得上是了解我的人啊!”听了这话,那位说客立即哈哈大笑:“恭喜恭喜,我这最后一顶帽子刚刚送给先生您了。”
马克·吐温曾说过:“一句精彩的赞辞可以代替我10天的口粮。”渴望得到赞美是每个人内心最迫切的需求之一,恰到好处地赞美别人,自然会得到别人的回应与赞美,事自然就好办了。
英国戏剧大师萧伯纳,年轻时口拙而木讷,刚到伦敦时,拜访朋友都不敢敲门,常常要在人家门口徘徊20分钟。后来,他鼓起勇气参加了“论辩学会”。为练胆量、练演讲,他不放弃一切机会同对手争辩。经过一段时间,终于从害怕讲话到喜欢讲话又到能言善辩,成为著名的 社会 活动家和演讲家。
他一生共做过700多次的成功演讲。有人问他是怎样练演讲的,他说:“我是以自己学溜冰的办法学讲话——我固执地、一味地让自己出丑,直到习以为常为止。”
好口才是一个人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能让你在各种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甚至拔得头筹。
人人都会说话,不如由您来谈谈如何更好地和别人交流?
金赫拉在《禹英禑》里演的是季向心。
电视剧《禹英禑》的全名是《非常律师禹英禑》,该剧是由刘仁植执导,文智媛编剧,朴恩斌、姜泰伍、姜其永主演的律政剧,于2022年6月29日在韩国ENA电视台首播。自闭症谱系障碍千差万别,禹英禑是其中比较幸运的一类,5岁因为目睹父亲被房东打,禹英禑说出了人生中的第一句话“伤害罪”,自此父亲找到了女儿的兴趣所在。
最终禹英禑以首尔大学法学院第一名成绩毕业,司法考试成绩接近满分。可因为自闭症,优等生禹英禑还是找不到工作,幸好顶级律所汪洋从被淘汰的简历里找到了她,将她招入麾下。身体上的不便显而易见,各种各样的歧视纷至沓来,经过不断地成长才能应对法庭内外的各种挑战。
《禹英禑》剧集评价
该剧体现出编剧对自闭症人群的了解与人文关怀,此前几乎没有过将自闭症与律政相结合的电视剧,所以该剧的叙事视角还是很新颖的。该剧是很标准规范的律政职场剧,每一集一个案件,五花八门的案件折射韩国社会百态,案件本身带有反转,又能在一集篇幅内呈现完整,叙事效率很高。
禹英禑自闭症的设定,就如同这部律政剧“5%的创新”,让一些常规显出新意来。该剧是一部在技术上相当纯熟、执行上也没有什么瑕疵的作品。该剧不乏令人怦然心动的瞬间,如神来之笔、出其不意又完全能够击中观众内心的浪漫。挑大梁的朴恩斌完美消化了禹英禑这个角色,从肢体动作、眼神到讲话的方式、语速语调,都向自闭症人群靠拢。
曼德拉何许人也?
曼德拉,全名:纳尔逊·罗利赫拉赫拉·曼德拉(Nelson Rolihlahla Mandela)1918年7月18日出生于南非特兰斯凯,先后获南非大学文学士和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律师资格。曾任非国大青年联盟全国书记、主席。于1994年至1999年间任南非总统,是首位黑人总统,被尊称为南非国父。
曼德拉为何受推崇?
按照马基雅维利在《君主论》中表达的观点,在评价政治人物时,人们不应拘泥于一般的伦理道德标准,而是要看他的所作所为是否有利于国家的利益。为了国家的生存、国家的利益,即使政治人物做出一些有违道德标准的行为,也是可以的。
这一论断适用于不少政治人物,但不适用于南非前总统曼德拉,因为不论是按一般的道德标准,还是按政治成就,曼德拉都是一位难得的伟人。曼德拉既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又具有非常高尚的品德。
曼德拉的父亲是一个酋长,准确地讲他父亲只是一名酋长的顾问,但他父亲具有坦布王族的血统。由于这一家族背景,曼德拉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并读完了学士学位。在青年时期,曼德拉便积极投身于反对种族隔离的政治斗争。为掌握法律知识和技能,曼德拉作为唯一的黑人学生注册了南非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别称“威茨”大学)法律系。但后来因为频繁参加政治斗争,所以,他多次没有通过法学学位的考试。1952年曼德拉第一次被当局逮捕。作为非国大的党员,罪名是“法定共产主义罪”,被监禁9个月。这还只是曼德拉监禁生活中的一道“小凉菜”而已。1956年12月曼德拉第三次被捕,这次监禁时间是5年。
1962年曼德拉再次被捕,被捕前他已经是南非头号通缉犯。曼德拉被判处“叛国罪”,处以无期徒刑,从此开始了以后长达27年的监禁生涯。有人说也正是几十年的监禁磨炼出来曼德拉现在的品质——宽容、大度。伟人是这样“炼”成的,曼德拉待的时间最长,条件最差的监狱就是臭名昭著的“罗本岛”监狱。曼德拉出狱后一直害怕闪光灯,因为在岛上石灰场奴役时被白色石灰刺伤了眼睛。现在小岛已经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从开普敦桌山半山腰就可以清楚看到罗本岛全貌,此岛离开普敦不过几公里。没能前往参观的确非常遗憾。
曼德拉感动人的不是他如何进行斗争,而是他的品格魅力,他的信念。宽容、宽恕,是曼德拉的第一人格品行。1962年的这次被捕,实际上是内部出了叛徒,他知道,因为警察不可能如此准确地认出他将其逮捕,但他从未追究过,谈起此事,他只说是自己太大意。由于他的高尚品格,监管他的人——看守格雷戈里也被他所感化,最终成为他的保护人、朋友和追随者。当这名看守第一次来到罗本岛时,曼德拉很有礼貌地对他说:“早上好,欢迎你来到罗本岛。”在几次拘押转移中他都有机会逃走,但他没有。他认为,在别人信任自己时,自己也一定要对得起这份信任。
曼德拉主张通过非暴力手段赢得政治斗争的胜利。他主张,并坚持宽恕所有实行种族隔离制度的那些敌人。为此他与当时的白人总统德克勒克共同获得了1994年诺贝尔和平奖。1994年,非国大赢得大选胜利,曼德拉成为总统,但他没有对镇压黑人、迫害黑人的白人执法官、警察、看守实施报复,而是要求所有犯有刑事犯罪的白人和黑人限期自首,自首者一律赦免,从而避免了一场大规模的内战,实现了南非种族冲突的和解。
曼德拉的政治贡献及影响力
★反抗种族隔离制度
在南非,曼德拉是民族团结之父,具有无可争议的政治权威。在艰辛而又漫长的反抗种族隔离制度的斗争中,曼德拉坚持非洲民族解放的信念,主张种族和解、建立平等自由的新南非。领导南非人民进行了长期不懈、艰苦卓绝的斗争,并因此被南非白人当局监禁27年,成为世界最著名的政治犯。
★建立统一的南非
1994年5月10日,曼德拉就任新南非第一任总统。如何把一个种族对立、社会分裂的南非建设成统一的国家,是对新政府的考验。由于非国大坚持和解政策,在曼德拉的领导下,新南非避免了族群仇杀和社会动荡,实现了政治、经济的平稳过渡,被国际社会公认为社会变革的奇迹。其中曼德拉的凝聚力和感召力起到巨大的作用,尤其是对白人保守势力的争取和安抚,使南非白人从抵触到逐渐接受新制度。虽然曼德拉1999年2月在南非议会的开幕讲话中指出,在很多方面南非还是一个病态的社会,因为种族因素在南非的政治经济生活中仍会长期起作用,但是包容与分享已经成为国民意识的主流,通过民主和法制的途径争取各自的利益正在成为公众的实践。
★全球性请愿活动
曼德拉入狱以来,一直有人为此向南非政府抗议并要求他们释放被囚禁在监狱中的曼德拉。
★古利特献上金球奖
苏里南裔的荷兰著名黑人球星古利特,曾深受的种族歧视之苦,在1987年古利特获得了欧洲金球奖后,他将纳尔逊·曼德拉的名字刻在了金球奖奖杯上,以此支持当时身在狱中的曼德拉。
★民众爱戴
1994年12月中旬,非国大第49届全国代表大会的开幕式。会议在南非司法首都布隆方丹市举行,会场安排在布隆方丹大学,与会代表有3000多名,来自不同种族、部落、地区。
会议开幕式在学校体育馆举行,当曼德拉精神焕发、笑盈盈地出现在主席台上时,台下群众一片欢腾、雀跃,高呼“曼德拉”、“曼德拉”,像一阵阵热浪激荡着整个体育馆,掌声和欢呼声长时间经久不息。曼德拉频频招手致意,在群众的欢呼声中发表主旨讲话,阐述了新南非政府将以《重建和发展计划》建设南非,解决广大人民所关心的住房、水电、教育、就业等问题。
开幕式结束退场时,曼德拉被人们围得水泄不通,代表们纷纷争着要与自己爱戴的领袖握一握手,沸腾的场面足足长达半小时之久。
★曼德拉基金
1995年“曼德拉儿童基金”建立,起初的目的是救助南非处境艰难的儿童和青年,帮助他们解决生活急需,后来转为以发展为重点,包括改变社会对待儿童和青年的方式。曼德拉尤其重视儿童和青年的教育。
2004年,曼德拉基金会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汉堡协会共同发起一个“赞助非洲儿童学校”的国际运动,目的是为非洲儿童提供高质量的学校,特别是关注女童和孤儿等弱势儿童。曼德拉相信,“教育是通往自由、民主和发展的道路。”因此他希望每一个非洲的儿童都能上学,并为这个运动多方募捐。在2004年6月1日曼德拉宣布退出公共活动之前,他还参加了索韦托黑人城镇一所学校的揭幕仪式。这所有24个教室,能容纳688名学生的学校,是曼德拉筹款建设的140所学校之一。
★曼德拉国际日
2009年11月11日,第六十四届联合国代表大会通过决议,将纳尔逊·曼德拉的生日:7月18日定为曼德拉国际日,以表彰“其为和平及自由所作出的贡献”。
★南非承办世界杯
2004年,在南非世界杯的承办陈述中,当时85岁的曼德拉这样动情地说,“当我被关在罗本岛上的时候,我唯一接触世界杯的方式就是收听广播,这也是我唯一的乐趣所在。”后有媒体报道称,也许因为这一句,那些反对者们都投了南非一票,于是有了今天的南非世界杯。
南非总统祖马在开幕式上表达了对前总统曼德拉的尊敬,称在非洲大陆举行的首届世界杯应当归功于曼德拉:“正是凭借曼德拉艰苦卓绝的努力,我们才赢得了这届世界杯的承办权,我们应当将这届世界杯归功于他。”
曼德拉的个人荣誉
1983年和1985年,曼德拉曾先后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西蒙·博利瓦国际奖”和第三世界社会经济研究基金会颁发的“第三世界奖”。
199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曼德拉“乌弗埃-博瓦尼争取和平奖”。
1992年10月首次访华,5日被北京大学授予名誉法学博士学位。
1993年10月,诺贝尔和平委员会授予他诺贝尔和平奖,以表彰他为废除南非种族歧视政策所作出的贡献。
同年,他还与当时的南非总统德克勒克一起被授予美国费城自由勋章。
1998年9月曼德拉访美,获美国“国会金奖”,成为第一个获得美国这一最高奖项的非洲人。
2000年8月被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授予“卡马”勋章,以表彰他在领导南非人民争取自由的长期斗争中,在实现新旧南非的和平过渡阶段,以及担任南共体主席期间做出的杰出贡献。
2004年3月底,高6米的曼德拉雕像在约翰内斯堡桑敦商务中心广场落成,此广场也更名为曼德拉广场。
2005年4月曼德拉夫妇获得由世界各地数百万儿童选举产生的“全球之友奖”。[22]
2009年7月不结盟运动外长会议发表声明,支持将每年的7月18日定为“曼德拉日”。
2009年11月2日,瑞典“世界儿童权利奖”基金会宣布,曼德拉及其夫人马谢尔当选“十年度儿童权利英雄”。
参考文献:http://baikebaiducom/view/1225808htmfromId=40753
http://wwwbaikecom/wiki/%E6%9B%BC%E5%BE%B7%E6%8B%89
http://mensohucom/20130624/n379700464shtml
均来自互联网(使用百度搜索功能搜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