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三本有利于10岁左右孩子正确三观自我形成的书

推荐三本有利于10岁左右孩子正确三观自我形成的书,第1张

三本看世界的方式,建立正确三观的书。

自己10岁的时候实在是,用蠢来形容也不为过。不理解这个世界,一点都不理解。瑟缩在自己的圈子里,看不到外面世界,害怕外面世界。就像樱木花道当初硬币大的视角那种感觉,世界和我之间有一层磨毛玻璃,或者说中暑晕倒时候的感觉。

悲观胆小,自怨自艾。对一切无能为力,只能对父母身边的人愤怒。高中时,不止一个女生,看到我的眼神总感觉欠了我几百万似的。

第一次看到这三本书,都会感叹当初为何遇不到!

作者吉野源三郎,腰封宣传是“宫崎骏”从10岁读到70岁的书,而且,马上要被拍成**。我是冲着宫崎骏入的这本书,原本以为只是鸡汤。

让我汗毛倒立的一段是最后,作者交代的书的写作背景。看这本书一定要看最后那段。

是二战时期,是法西斯主义成为各国民众的威胁,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危机像乌云一样笼罩在全世界上空。还有人关心着世界的未来,青少年的成长。其实这本书是一系列书其中的一本,为了那个阶段迷茫破碎的日本青少年。除去某些因素,日本老百姓创作者的那种温暖坚毅的品格让我赞叹,比如宫崎骏系列,比如《解忧百杂店》,有种温暖的力量。

书的主人公是14岁的小哥白尼。大部分人,没有自己价值观的人,都是在社会规则下度过一生。也有的人,不愿意去探求真实的自我,就那样跟着人群路过这个世界。小哥白尼,是舅舅给他的名字。因为他认识到人类就像茫茫大海中的水分子,他只是其中之一。因为没有以自我为中心考虑问题,舅舅鼓励的给他取名小哥白尼。

整本书,是以记录小哥白尼日常,以及和舅舅往来信件串联起来的。看书当时,心里羡慕有这样的舅舅。但,我想,这本书,就是所有看它的人的舅舅。阅读时候,会是满心幸福。可以仔细观察小哥白尼情绪的舅舅;可以在小哥白尼痛苦与背叛同伴时静静的陪伴,等他想通的舅舅;跟小哥白尼在天桥上看人群,讨论哲学科学的舅舅;非常认真仔细的写信启蒙小哥白尼的舅舅……如果当时的我,能看到这本书……当然没有如果,现在看也是不晚。

“我们拥有决定自己言行的力量,因此会犯错;我们拥有决定自己言行的力量,因此能从错误中重新站起来”,这是书自带书签上的字。关于犯错,关于接纳,关于重新开始。

当时,是分了三次看完的,有道囫囵吞枣。还会再看。

夏丏尊、叶圣陶写的,畅销了80几年的书。教人理解表达写作的书。

我没看过,但是看了节选,好书无疑了。

节选的是“忽然做了大人与古人了”,里面有一个枚叔。讲的是,俩孩子读鲁迅的《秋夜》,是预习。

仅仅这三段,哈,如果当时傻愣子似的我看到,心里会涌起好好学习的火苗的。对,看到这些话,就像火一样燃。两个小伙伴孜孜不倦的预习研究课文,还有父亲从旁提点。谁还会不愿意学习,多甜美多有意思的体验。

当初的我,只是痛苦,从不去理解探求,只是感觉鲁迅的文涩涩的,阴恻恻的,唯独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还记得朱自清的《春》吗?

哈哈,当时愚蠢的我,只是苦于背诵他这些罗里吧嗦黏黏腻腻的句子。至今,才明白,那是得多细腻的心思,灵巧的表达,才能写出这样美好的事物。能有这样的心,生活不美好都难呐。

“世上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而写作,更是绝妙的途径让这些美流出来,相比有形,写作还可以给人想象空间。

所以,推荐《文心》这本书。表达和理解,是每个人必须学习的。

人是社会性的,善于理解表达的人,活的总不会太差。就比如,富兰克林,通过写作,一步步的打通了去往议会的路。比如丘吉尔,让人理解的,能感染人的演讲,在二战时期激励了多少人。又或者马云,朋克的非常棒。每一个领袖,都是理解表达能力顶尖的人。我们不求领袖,但求惬意温柔的生活。

讲真,看了这些书,总感觉这十几年的语文课都白上了。

作者尤瓦尔 赫拉利。好像就是扎克伯格给他女儿婴儿时期启蒙的书?

这本书,看完让人坦然。因为,它回答了“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这三大灵魂拷问。

书里面,结合了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语言学、哲学、生态学、经济学、性别学……俯瞰、纵观了人类的上下过去,关键,不枯燥,简明易懂,不拖沓。

里边有一个观点,人类为何从猿类里面脱颖而出,因为,人类会将故事,并且还有很多人相信。书里也明确写出,先有人,再有神。于是,基于这种相信,人类拉帮结派开始分工,开始发展艺术科技,开始发展农业……但是其实,普通个人追求的快乐、健康、幸福,采集社会时都已达到……农业社会,只是把人弄得更累。当然,社会政治寡头,是受益者,金字塔顶端的是受益者。

学生时代也学了各种世界历史中国历史,地理,哲学各种,但是,相比于这本书,就是树上的果实叶片。《人类简史》这本书,就像个纲领,让你整体了解。如果,先看这本书,再去学习学生时代的课程,我也会快乐很多。

基于理解的学习,窥一斑而只全豹,也得见过全豹;一叶知秋,也得仔细体会过秋天。

当然,那时候学的比如历史,都是单刀直入的写。遇到好的老师,会讲周边,但是讲不完那么多的周边。所以推荐课外学习这本书。买精装版,简装版书的缝无法摊平。

这是我大学第一个班主任昕推荐我看的,当时,我正经历挫折,还因此休学了一年。

但是,那时候我只看了个开头便看不下去了。因为,开头,实在苦涩,孙少平学生时代的窘迫正是我也类似经历过的,痛苦。无法面对。

现在看,为何不再多看一些。孙少平当时比我更窘迫,他得到了成长,为何不多看些,就能看到路了。

可以说,书,是物质匮乏的孙少平的解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带他进入了别一个不窘迫的,有力量的世界。同样,苏联那个时代的作品《母亲》里面的巴威尔(我看的那版应该不是这个翻译),也是与书结缘后,觉醒,不再走父辈的老路。《平凡的世界》是有点速联系的味道的。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就是高尔基说的。

19年八月那会在杭州一口气看完的,看的电子书。纸质书老厚。看完之后,心潮澎湃了很久,我并不是容易感动的人。

当时,他原本可以留在双水村当老师,但是他内心的骚动,让他来到了城里,和那些小工一样蹲在昏暗的桥头等着工头来找工人。

就是这段,激励了我。面对磨难的思考方式,正确思考方式。其实,这些放在全书里看,更激昂,更感动。会想,为什么我就不能,为什么我就做不到了?

还有里边,润叶最后和向前的描写,是关于接纳与幸福。你能接纳的越多,生活就越幸福。

去年八月,是我人生低谷,也是看完这本书,9月份我才开始走出阴霾。马云,评论这本书说,让我意识到,不放弃,总有机会。

这是这本书鸡汤层面的,书对那个时代,人的性格,环境的描写,也是非常值得学习的。我记得的已经极少,都是翻书签举例。现在心浮气躁的环境下,值得看的书。但是,得耐心进入这本书,会看上瘾。

另外还有上面写过的《解忧百杂店》《母亲》等等都是好书。现在书太多,古代的开卷有益是因为写一本书的艰难导致非经典无法出版。so,读书,也是一个摸索过程,我也曾读过不适合我读的,初中的时候读《浮士德》哈,估计现在我都读不懂。四大名著除了《西游记》,初中那会也都看过,还有飘,等等。高中的时候读的《萌芽》《收获》对我而言,就是读错的,不适合我。庆山的《夏摩山谷》等,她的书,是得批判的读的,也是我读错的书。

每个人生阶段,有适合的能读懂的书。另外也需要缘分。这次推荐的前面三本,是安全的,易懂的,相见恨晚的。ღ( ´・ᴗ・` )比心。

南方的夏天,还是一如既往的燥热。

白天,阳光毫无保留地刺入每一间屋子,将热度传至每个角落,有时大雨也会突然而至,将一天天拖得绵长。

夜晚,蚊虫总是趁我们不注意时在皮肤上咬出一个又一个包。有时,半夜被叮醒,“嗡嗡”的声音环绕在耳边,睡眼朦胧,不想费力去拍打,只得将被子裹得再紧一点。

不堪其扰,一次又一次想念北方的夏天。

书影

01

《未来简史》尤瓦尔赫拉利  完

聚焦于当代和未来的人类社会问题。

02

《哈佛非虚构写作课:怎样讲好一个故事》马克克雷默 迪温科尔

故事的阐述不是随意的,也有一定的内在规律。

03

《一个人,就一个人》刘同  完

对这本书期望很大,以致于读的过程中止不住失望。许多章节较散,口语和书面语混杂,给人一种不专业的感觉,且许多内容在微博和公众号读过,新意感不足,如复制粘贴一般。于我而言,这本书明显不如《谁的青春不迷茫》。书里的最后四个版面更是让我失望,对于作者而言,每一页都应该被认真对待,没必要为了读者的欢喜而粗滥制造,于我而言,它拉低了书的层次。

只是在对这本书做出批判的同时,却有些愧疚:这是刘同写的书,我怎么能说它不好。才意识到我陷入了个人崇拜中,这显然是不对的。其实,他本来就不是我心中的那种作者,也没必要过高要求。

《时空恋旅人》完

《疯了,因为你!》完

《虽然是精神病也没关系》

喜欢韩剧,关注生活中的温情,同时窥探一个人内心的情绪,细腻,也治愈。

《谁说我结不了婚》完

《三十而已》

顾佳个人的角色塑造,应该是大多数女孩想要成为的模样吧!

《航拍中国第三季》完

《我在颐和园等你》

《喜欢你我也是》

即使陌生,也能从不多的言行中判断出一个人大致的样子。

文字

《繁华都市,匆匆过客|上海》 1867 字

《静遇景,景遇人|杭州》 3170 字

《7月,正当夏》 4768 字

日记 19952 字

记忆 23032 字

共计 52789 字

还是应该多写,不写,就永远不会进步。

学习

英语:音标 单词

科研:文献  meta分析学习 量表知识 R语言(暂时放弃,确实有点难,先学基础)

尤克里里

运动:跑步15km 跳绳5500个

01

缓解焦虑最好的办法就是直面焦虑,于我而言,放松并不能解决问题,唯有加倍学习,才能从焦虑中解脱。

毫无疑问,每天逼自己学习,真的是一件比较痛苦的事情。但同时,也无法忍受无所事事的样子。所以,只能对自己狠一点,也意识到自己存在疲劳期,会安排休息天。

02

减少了尤克里里的练习时间。

如果做一件事总是在计算时间的流逝,倒不如适当减少时长,只要在这段时间里足够专注就好。学习一件东西本身就难,如果同时学习几种东西,还要求自己每件都做得很好,很累,也达不到效果。不刻意追求学习强度和速度后,效果真的也好了许多。

03

组会上,一位师哥给我们分享知识。言语之间,逻辑清晰,思维敏捷,而且,英文发音标准,真的佩服。

发现,在不同的时间段,由于自身认知的变化,对“优秀”的定义也在慢慢发生改变。

04

现在看英文文献没有之前那么艰涩了,果然,坚持,就会有进步。只是,坚持的过程中,确实是苦与乐并存。

05

第一次完整地记录一个月的日常安排,回过头来看,确实充实了许多。

生活

01

学位证书收到,本科就这样结束了。

看了一场b站的毕业晚会,给朋友都发了消息,能一起看一场直播,也算是一场隔空告别!

02

给班里每个人都转了级费。转账的时候,感觉自己像个小富豪。红把零头转给我买糖吃,感觉得到了一笔意外小财富。

为了转级费,加了班级所有人的微信,本来不想加这么多人,后面觉得至少能保持联系,也挺好的。

03

继上次读书活动后,又参加了一次写作活动,都是有搭档的。虽然很想为自己的生活注入一些新鲜力量,但不可否认,相比前几年,我对网聊的兴趣真的淡了许多。想到一个略微讽刺的画面:两个人面对面聊天,没什么话可说,便和对方说,“要不我们在网上聊吧!”所以,不太习惯和现实生活中聊天较少的人在网上畅快地聊天,总担心陷入这种怪圈。

分析原因,无非是相处过程中,思考的东西会比之前多,加上没有过多的时间精力可以花费,最重要的是,不知道自己的付出能不能创造出一段较好的关系。以前,不会想这些,聊天的主要原因,就是觉得好玩。

04

重新开始运动,完成15km跑量挑战。

跑前纠结,跑后满足。坚持很难,但坚持到底很酷。毕竟不能一直过得很轻松。

其实,大学后每次回家都没怎么出去过,去的地方无非是外婆家、快递店、小卖铺,后面两个地方很多时候都是打发我弟跑腿。对于外面的变化只是听说,并未亲眼见过。这次跑步,我看到了小镇的变化,像发现一个新世界一般。果然,只有积极主动,才能遇见更多风景。

05

和弟弟妹妹去了一次湘西草堂,景点的设计真的如出一辙,白墙青瓦,没有特色,除了自然风光。

06

弟弟小升初,进了实验班,伙食同教师一样,教室内装了三个空调,还配有矿泉水、菊花茶,入学时、期中期末考试都有较为丰厚的奖金。

这年代,会读书的人真的不愁前路没有帮扶。

07

高考成绩出来,湖南省理科裸分状元(另外一个同学有额外加分)诞生在我们这个小镇。感觉不到半天,相邻的几个镇都已经通了消息。男生小学是在这上的,为此镇上小学还出了红榜。之后,和教育局局长一起吃饭,北大三个教授(应该是招生专业老师)特意乘飞机赶来和他说专业任选。

从未想过别人的成功会离我这么近,在不到200米的距离里,我也一次又一次激动。

与此同时,有人落榜,有人离一本线仅差两分。小镇上的年轻人也这样一步步拉开差距。

湖南省高考分数线出来,比我那一届高了许多,帮他人查找志愿时,发现,考一个二本竟然没有什么好的学校可以填。很多学校在省内早已经是一本招生,比如我们学校。

08

读完同哥的书后,确实是失望,连微博、公号也不是一天一刷了,有时候,明明看到更新了也不想点进去。

之前说,微博每天必刷的两个人,一个是林俊杰,一个是刘同。不同领域里的两个人,于我也有不同的意义。虽然,喜欢林俊杰要多一点,但因为林每次的转评都很多,总觉得也不差我这一个。相比之下,点赞评论刘同要多一些,感觉后者更容易触及!然而,只是感觉而已,并没有触及。

在他们的世界里,我都是配角,只是,现在我这个配角也有了需要守护的人。

还是多喜欢林俊杰一点吧!

09

去小卖部买冰棒,拉开冰柜门,找了一个杯状的,拿了三杯。凑近的时候,闻到一种味道,像是冰棍的味道,又像是冰箱的味道,那一刻,仿佛想起了以前夏天时争相打开冰箱拿冰棍的场景。一群小孩扑到冰箱门口,打开的那一刹那,一个个都迫不及待涌上去。这种味道就是当时的味道,我再一次凑过去,想闻得更加仔细。为了避免尴尬,假装在找冰棒。一次又一次,味道越来越淡,直至消失,可能是打开太久的缘故。对,那就是猛地一开冰箱时扑面而来的味道。

妈妈买回一些旺旺碎冰冰,不多。很多次,晚上我和弟弟一人一半,感觉又找回了童年的快乐。

相比之前,吃的雪糕种类越来越多,价格越来越贵,反倒喜欢起绿豆冰棒、旺旺碎碎冰这类清爽的品种。

10

很多天早上,与固定的人说一声早上好,之前会一直聊下去,怕冷落对方,之后聊天渐渐少了许多,本来觉得关系可能就直接这样淡下去。

但当这种形式不管我有没有坚持对方都在坚持的时候,我才慢慢意识到,其实我们都有各自的生活,知道对方都在各自的领域里默默努力,其实就是一种无形的陪伴。

每天互道一声早安,不管有没有后续,其实就挺好的。

11

开始在马蜂窝上更新,也是一种对旅行的记录。

12

离开后不久,那边又爆发疫情,不管怎样,希望一切早点过去。

13

教育他人时,总是不够耐心,不知不觉就变得强势,确实是一个极其不好的习惯。

只是不明白,现在有些学生为什么要将大把的时间浪费,难道是因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此刻的所作所为会对未来产生怎样巨大的影响?

14

当他人针对你的缺点嘲弄时,尽量冷静,过于激烈的反应可能会导致行为一次又一次重复。其实,换个角度想,日后步入社会难免遇到相似情境,算是提前打了预防针。

15

在某种程度上,知道如何提问,能间接反映一个人的水平。

16

“如果你因错过太阳而流泪,那么你也将错过繁星。”

真的不甘心,那就不要甘心;真的放不下,那就不要放下。

珍惜尚存心底的情绪,并通过行动释放出来。相信有一天,它会给你答案。

17

才发现,原来真正在乎你的人会在乎你的一切,不会让你轻易受伤。

18

现在看来,如果对于自己喜欢的事情只知道皮毛,或者只做皮毛,真的会很快乐,做多了反而没有那么快乐,但是过了这个阶段,或许又会很快乐。

19

很多时候,似乎我们也弄反了主角和配角的关系。在人生中的无数个情境中,我们都渴望成为主角,但其实退一步看,你会发现,其实,某些情境是你人生中的重要片段,你自然而然会成为主角,而另外一些情境,是他人人生中的重要片段,你自然而然是配角,只能看着别人发光发亮。意识到其中的关系,自然能更平和些。

在一段关系中也是这样,你进入他人的剧本中,却妄想拥有同等的戏份,那是不可能的。在他人的生活中,你只能是配角,但明白自己的处境,把握好自己的机会,确实也可能演绎出精彩的戏份。

20

当自己的情绪一直依附于他人,也是在慢慢失去自我。与其花时间取悦别人,不如多取悦自己,毕竟,取悦自己远比取悦别人容易,也远比取悦别人快乐。

21

之前,和他人聊天,他回消息的当下我没有看见,之后看到消息,知道聊天结束仍然回了一个表情。他很疑惑,我说一般会在聊天结束时下意识结尾,以表尊敬。总感觉让他人的消息孤零零地落在那里,其实也是一种忽视。他说他也是。

真的不喜欢那些发完消息后没有回应的行为。聊天到最后,只剩自己空落落地结束,等到他们下次又开启一个新的话题时,又理所当然地重复这类行为。但其实,我早已在心里对这类行为做出判断。

也不喜欢一条消息发许久不回,其实于当事人来说,不管背后原因是什么,都会造成一种伤害。朋友之间,也是如此,关系好也会在乎,但如果熟知对方习性,伤害倒是会减轻一些!要做到那种发消息不管回不回都不介意的地步,确实还没有达到那种境界。

再者,我也是很记仇的。

有一部分人,总是会在未及时回复消息时解释原因,以前觉得没有必要,后面与人相处久了,发现这真的是一种难得的礼貌。

很多时候,与人相处,三两句话,几个动作我就能判断对方大致的性格,这也决定自己会不会和对方进一步交流。这些细节一直影响着我的判断,不管他们是不是如我想象的那样。

22

有时候,像打满了鸡血,有时候,像一个空罐头。

再次回到家中,感觉又回到了疫情期间的状态。很多次,觉得生活无聊,没有欲望,做什么都无趣,不想与人联系,也不想改变这种状态。越是一个人,就越不想出去,越不想出去,就会越放大一个人的内心世界。

其实,谁又能真正懂自己呢,那些孤苦无援的状态,终究得一个人面对。

意识到刷朋友圈会焦躁,便关闭了朋友圈页面。每每情绪不在状态的时候,就会消失一阵,冷静一下,尽可能多关注自己的生活。

庆幸的是,喜欢阅读。每次感到烦躁的时候,就一头扎进书的世界,等到平静下来的时候,再去面对周遭世界。

一切都会好的,下个月一定会好的。

生活一直在继续,不管本身如何艰难。

有时候,我们会失望,会伤心,会陷入一个人的孤独。似乎乌云一直悬在头顶,始终不愿离开。

但有些日子总归要黑暗些,我经历过,也正在经历。

不管如何,一定要记住这世上有很多人爱你,已经出现的,或未曾出现过的,他们一直在,或即将在,从未离开。

当下,你不是一个人;未来,你也不会是一个人。

一切都会过去的。

叶开

惠州最合适的方式,大概是吟诵着苏东坡的名诗《食荔枝》:“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然后爬到荔枝树上,满眼荔枝,红彤彤、绿油油、黄澄澄,各种颜色都有,如同儿童们随心所欲涂抹的画画。伸手便摘,摘了便往嘴巴里塞。

这首诗,嘴巴里含着荔枝该如何吟诵?

爬到荔枝树上,恐怕是来不及吟诗了。

我猜苏东坡也是吃饱了荔枝之后才写诗的,因此,这首诗写得非常自然,非常幸福,是吃饱喝足之后的大满足感。

现在荔枝最大产区不是惠州,但有苏东坡的名作《食荔枝》在这里,罗浮山和荔枝这两个名牌,是无论如何都拿不掉的。这也是文化重要的具体体现,你花多少钱做广告,都达不到这种效果啊。

一个人能“日啖荔枝三百颗”吗?我十分怀疑。好吃如我,能吃如我,对“三百颗”非常敬畏。三百颗荔枝约九斤重,一天吃九斤荔枝也是有可能的。关键在于,谁能从早到晚持续不断地吃荔枝吗?

去年七月,我们全家得到惠州惠城区的邀请,专门来吃荔枝。我私下里约了师兄梁柳文兄,在他们夫妇的率领下,深入罗浮山“东坡荔枝村”,去吃最新鲜的荔枝。

我一向有上树情结,近几年颇写了几篇上树文。刚写了一篇《叶开在树上》,在德国上樱桃树。回到广东家乡,来到岭南名城惠州,我要上的是荔枝树。

无论樱桃树还是荔枝树,都是枝叶婆娑容易攀爬的。挑果树来上,其实是柿子拣软的捏,荔枝挑熟的吃。人到中年,身体肥胖,手脚僵硬,藏在身体深处的那个小猴孩才身手敏捷,蹿行于高树阔枝上。猴子般瘦小的身体,才能攀到树枝的最外面,像松鼠般随风飘荡。

现在荔枝广为种植,大都是新栽品种,很少有高大乔木荔枝树。我小时候倒是爬过乔木荔枝树,近于半野生的荔枝树,高大威猛,随风飘荡,硕果累累,青青绿绿,看起来确实很厉害。但威猛是威猛,却不中吃。这种荔枝皮厚、肉薄、核大、味酸,难以下咽。荔枝巨核,大拇指那么大,长椭圆形,圆溜光滑。洗净后可以做玩具,玩得不亦乐乎。一个真正的乡野猴孩,不身背二三十个荔枝核,都不能说自己是合格的小学生。对荔枝核深加工,还可以用竹签沿着荔枝的芽孢处,一点点地掏,把肉全掏出来,只剩深褐色一层核皮。荔枝核里的肉又苦又涩,一点都不好吃——不过在饥荒时代,荔枝核也成了食品——掏成一层薄薄核皮,能有什么用呢?其实没什么用,就是乡下孩子无聊,连个荔枝核都玩个不亦乐乎。有音乐天赋的孩子,可以凑近嘴唇吹出哨子声,在闷热寂寞的下午深渊中,必需发出一点响动,则也是一个乐趣。别说荔枝核了,连芒果核也能做玩具。手巧孩子在芒果核上钻孔,穿上绳子,两头拉动,如同风车般旋转,发出呼呼声。

在惠州,我实现了上树的愿望,并在女儿面前,证实了之急真的能上树。

我们去的荔枝林,果树并不高大。但树龄也不短了,算是资深荔枝树,而且,很有可能是荔枝中的极品,挂绿。

虽然属于广东土著,但于荔枝的品种,我不能很利索地叫出各种名字。我只是本能地分辨哪些荔枝味道甜美,哪些荔枝味道酸涩;哪些荔枝核小肉厚,哪些荔枝核大肉薄。这些都是天然的知识,是用自己的嘴巴尝出来的,不需要谁传授知识。小孩子天生对各种形状、各种色泽、各种声音敏感,我们不一定叫得出每一种荔枝的名字,但一看颜色就知道是“好吃”的荔枝,一拿就知道是“不好吃”的荔枝。

我最近几年与孩子为伍,做孩子王,知道孩子们关在学校时间太长,作业做得太多,完全没有任何空闲,失去了爬树、下河、玩泥巴、彼此追逐的乐趣。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里,连秋千都找不到几架。不是没地方,而是没人想到要安放秋千。

有一年,我们带五六岁大的女儿在澳门逛,那么袖珍的一个城市,每个绿地街边都见缝插针地装上秋千。而在德国,那些城市中密布着儿童游玩场,免费公开,专供孩子们玩耍。滑轮、秋千、跷跷板、滑滑梯,齐备,还有一块沙地。沙子很厚,很深,我研究过,一直挖到肩膀这么深,还没有到底。玩沙,是小孩子最热爱的活动之一。

十几年前上海一家万科楼盘开盘,地处偏远,一个有高压线穿过的死角,房子和小区不说什么,但小区外有一个相当规模的儿童游乐场,却令人赞叹,我带孩子去过了很多趟。有沙地,有滑滑梯,孩子们可以一起当建筑工人或者海盗。

小孩子就应该玩,就应该没完没了地玩,没有什么目的,没有什么中心思想,不学那么多死的知识。没有时间玩,没有时间上树,孩子就变成小大人了。

我在惠州的树上,自然没有想这么多。我被这种可能是桂味的顶级荔枝品种迷住了。

我和师兄师嫂说:抱歉,我要上树了。

女儿有些担心:爸爸,你可以吗?

我拍拍自己丰满的肚皮说:没问题。

荔枝树纤维紧密,不容易断裂,大家别担心。这样内行的话一说出,大家就了然了。

上树之后,我脑袋上顶着最美最美的荔枝,就没有时间和树下的女儿解释什么了。

果树是这样的,最顶上照射到最丰富阳光的荔枝,自然味道最鲜美。

我就专挑那种最挺拔,最高处的荔枝,摘下来直接往嘴巴里塞。

“日啖荔枝三百颗”的东坡居士,大概也就我这种年纪,不知道他的爬树技能怎么样,也不知道他爱不爱爬树。没有文献可以检索,非常遗憾无解。如果能穿越回宋朝亲见坡翁,我一定要向他发出挑战:咱们来爬树,如何!

吟诗、作词、写字、画画什么的,这就不用比了,我直接认输。爬树这件事情,可能还能勉强抵抗。不过,过去的人体力比我们强多了,他们走路基本靠腿,长途旅行通常是几个月甚至一两年,在莽莽丛林中艰辛跋涉。苏东坡被谪岭南时,是携带王朝云和三儿一起,从杭州到常州再到南京,逆着长江上溯到鄱阳湖口,然后准备搭船到赣南翻越大庾岭云霄小径的。但刚刚到江西,他的政敌又发来命令,不许苏东坡一家坐船,也不能骑马,罚他们用脚走路。就这样,他们走走停停,翻山越岭,花了将近一年,才走到惠州。

我曾经写过一篇短文,说苏东坡是最早发微博的。《东坡志林》里写什么的都有,炼丹、做梦、穿越、吃鼻涕,精短有趣甚或怪异,如《承天寺夜游》还被选入语文教材。这些小文,都是他一有感悟就写在小纸条上,扔进随从背的一个筐里。积少成多,就成了一本书。写庐山的《题西林壁》,语文教材用的版本都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坡翁自己在《东坡志林》的《记游庐山》里是这样写的:“横看成岭侧成峰,到处看山了不同”。

而《食荔枝》里末句到底是“不妨长作岭南人”呢还是“不辞常作岭南人”,也有很多版本。但关键在于,吃了“三百颗荔枝”,苏东坡爱上了罗浮山,爱上了这种闲适的生活,却透露得很明显。

上树是上树了,在树上思考苏东坡似乎颇为不妥。于是,我还是专心吃荔枝。

虽然放开肚皮吃,到底是脑满肠肥,吃不了多少。估计最多吃了七八十颗,就饱胀不能下咽了。再挣扎着塞进嘴巴里两颗,已是强弩之末了。

坡翁是不是真的能“日啖荔枝三百颗”,还需要学术界继续探讨的。

我与柳文兄和当地贤达建议说:

既然不知道苏东坡的诗里到底是虚指还是实指,不妨策划一个“日啖荔枝三百颗”的挑战赛。在全国乃至全世界招募大胃王来挑战“三百颗荔枝”,先吃完的为冠军。至于吃瓜群众,缴纳一定费用也可以参加活动。这个建议,大家都觉得有趣。

树上看惠州,其实看不真切。

我前一次来惠州,也在高处,站在杨桥镇巍峨的“龟神宫”九层楼顶上,眺望罗浮山和南昆山。虽然看不太真切,却觉得是天高云淡,汽韵流动,神清气爽,有呼吸天地之精华之意。“龟神宫”是我的命名。当地的金钱龟大王李艺兄,是一个隐藏很深的“金龟婿”。他用了近四百亩地,建起了一个九层楼高,占地面积如万人体育馆那么庞大的建筑。畅想未来,这座“龟神宫”可以居住几万只金钱龟,是一个乌龟王国。最高宫殿里,则是八只金钱龟长老。

我当时在尚未完成的“龟神宫”里做了一个发言,回顾了一下侏罗纪前后的两大神兽:恐龙和乌龟。现在全球恐龙火热,青少年风靡。但恐龙早在六千万年前就灭绝了。恐龙同时期的小伙伴乌龟,却经历了无数的劫,顽强地活到了现在。不管是小行星的天地大冲撞,还是超级火山爆发制造出西伯利亚高地,也不管是冰河世纪还是洪荒时代,乌龟都岿然不动,笑傲江湖。龟肉虽然柔软,龟甲却十分坚固。而且,能水能陆,能文能武。中国古代哲人喜欢神龟这个意象,是很有原因的,而且,早期如唐朝很多名人都喜欢在一个名字里潜入“龟”字,如歌唱家、宫廷音乐家“李龟年”,如大学者“陆龟蒙”等,都是很好的名字。

在中国古人所尊崇的各类祥瑞中,龙凤等都是不存在的,乌龟却生活在我们身边。

人类就是这样怪异,通常更喜欢不存在的事物。

以色列历史学家赫拉利在畅销书《人类简史》里说,我们的祖先智人战胜其他同时期的几个人类品种,战胜其他大型猛兽成为顶级霸主,最重要的一点是因为智人拥有“虚构”能力——讲故事和八卦也是主要能力之一。其他动物如大猩猩等,也有族群,也有首领,但是,这都是十几个、几十个个体之间结合在一起的小团体,一旦涉及几百人、几万人的群体,如何让他们一起齐心合力做事情?这就需要虚构,例如,虚构出某个大神,全民膜拜,一起出力,最大的规模是能修建出金字塔这样伟大的建筑;虚构出国家概念,让人们为之奋斗。等等。

人们一旦虚构出一个概念,这个概念就自动地生成,具有了无可质疑的魔力。人类社会,常常以虚入实,为那些不存在的事物建造了大量“神殿”。而这些神殿一旦具有了实体,就如同某种真正的神灵,开始控制人类。

那次,我曾在罗浮山上浮想联翩,倒不是“四时春”的问题,而是哪里有树可以爬的问题。

罗浮山森林茂密,植被丰富,保护得非常好,其中的某些地方,负离子含量达到十几万单位,而PM25则在七或八左右。我第一次进入罗浮山,住在将军楼里,仅仅睡了几个小时,因为氧气太充分大概醉氧了,居然不能真正睡着,而是浮想联翩。

罗浮山有各种大树,都不合适我这种矫揉造作的大叔攀爬,只见敏捷的松鼠在树梢一跃而过,才知道,人类如我,离开自然太久了。

我对惠州的感觉好像是自己虚构了很久的童年家乡,亲切,自然,一点都不感到陌生。惠州占尽了一座城市的各种优势:山河壮阔,海天辽渺,且兼具地热、泉水等各种好处,物产之丰富就不用说了。有山、有河、有海、有泉、有湖,你还想要什么?

朋友们带我去惠州西湖的丰湖书院参观。这座明代或者元代就有的古老书院,已经被修整一新,他们很希望我帮忙引进一个大机构,办成一个高端的场所。我建议成立“南方文化高等研究院”之类的,引进各种高端论坛,提高惠州的文化含金量。历史上,因为葛洪、苏东坡、牛僧孺等人的缘故,惠州人文荟萃,现在似乎有些衰颓。别的不说,高等院校等机构,就非常紧缺。

东坡居士跟西湖实在密不可分。他在杭州就疏浚西湖,建成苏堤;到惠州,还是疏浚西湖,建了苏堤。大小西湖,各有意趣。

惠州处在珠三角的核心位置,距离广州、东莞、深圳、香港,都是一个多小时车程,可谓占尽热闹,同时又略有幽静之好处。

惠州的好,不仅因为苏东坡的那首名诗流传久远,而是因为他在这里做了很多修建的土木工作,还写了几十首诗,几十篇文章。他在惠州三年,给惠州留下了太多的宝贵文化资源。

现在的惠州,不敢说是文化鼎盛,还需要继续提升自己。

“一自坡公谪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文化的强力拉动和塑造效应,在惠州的各处,打着苏东坡名字的地点和地理位置,简直不计其数,甚至连他品尝过的山泉所在,都被考证为某个高档豪宅里的一处泉水。

泉水到处都有,但是苏东坡喝过的,就不到处都是了。

2017年5月7日星期日

书展人多,想必不少人都曾领教过。但如今在地铁上多看到对着手机屏幕阅读的人,而近年来又有大片大片关闭的传统书店,我做好了自己将要去一个今不如昔的上海书展的准备。然而友谊会堂门口排队的阵势却还是着实令人震惊。

在这个碎片化、电子化阅读已经渐成普遍趋势的当下,何以依然有那么多人愿意冒着骄阳或暴雨去书展呢?揣着满腹疑窦,我试图从乌泱泱的书展人群和书海中寻找答案。

在书展,人们看什么书?

在书展逛一圈下来,就能对人们在哪些书面前逗留久、哪些书无人问津有个大致的了解。前段时间风靡全球的以色列作家尤瓦尔6赫拉利新书《未来简史》以及前作《人类简史》是中信出版社在本届书展上热推的,引来不少读者驻足翻阅询问,一个看起来只有10岁的孩子指着《未来简史》问他的父亲:“《人类简史》也是他写的对不对?”除此之外,中信还大力宣传着Facebook首席运营官Sheryl Sandberg的新书《另一种选择》。这似乎表现出了同网络上知识热点的高度重合性:人们关于科技、未来的高度好奇和求知欲,以及对于自我提升的愿望。

上海译文出版社的展位前同样人头攒动、源源不绝。一位母亲带着即将上小学五年级的女儿站在村上春树的作品系列前犹豫不决。她说,自己的女儿从小就阅读广泛,哪怕是不感冒的历史类题材,她也会刻意念给女儿听,“阅读的根基一定要在小时候培养好”。

上海译文的编辑顾真表示,村上春树系列是该社多年来长盛不衰的“销售冠军”,不过在今年书展上,他们主推的则是法国作家JM埃尔的福尔摩斯“同人小说”《福尔摩斯症候群》,以及由《生活》月刊编著的“中国文艺百人语”《珍物》,前者请来了作家自己与福尔摩斯迷展开多场互动,后者则有音乐人李宗盛亲自站台宣传,均受到了书展读者的热捧。此外还有全套引进的雷蒙德6钱德勒作品集,以及出书速度缓慢但在男性和中老年读者群中颇有受众的“译文纪实”系列非虚构作品,“(纪实系列)今年的新书是《慕尼黑的清真寺》和《东北游记》”,顾真说着把一本《慕尼黑的清真寺》递给我看,和该系列的其他书一样,封面采用的是纪实性的摄影照片,与其素来精美、简约的文学装帧大相径庭。我想,这也暗合了近些年来国际上各大文学奖的趋势。随着当代世界前所未有的全球化进程和因此产生的各种现实紧迫问题,作家对人类当下境遇的观察和体恤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倾向,涌现出大批优秀的非虚构文学作品。例如白俄罗斯记者和作家斯维特拉那6阿列克谢耶维奇就是凭借对阿富汗战争、切尔诺贝利事故等的“苦难和勇气的复调书写”而获得了201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固然新书和新版书满足了人们阅读的新鲜感,但传统意义上的纯文学作品也不示弱。顾真指着在壁柜上排放整齐的译文经典作品系列说,“其实我们的名著经典也一直很受学生党的欢迎。这些作品几乎自首版以来就没有做过改动,其版本、译者都依然是上世纪以来的风貌。”

与之相似的是我在商务印书馆的展位前看到的景象。几名中学生认真地在“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前讨论着自己看过哪本,有着怎样的阅读体会。令人想到茨威格在《昨日的世界》中描述的中学时代:“我们在原先坐着埋头学习的课堂上已听不到什么新的内容或我们觉得有知识价值的东西,而课堂外面却是一座令人产生无穷兴趣的城市,有剧院、博物馆、书店、大学我们那种被压抑的求知欲、那种在学校里无法满足的对知识世界、艺术世界、人生享乐的好奇心,统统如饥似渴地转向学校以外发生的一切。”

读书人变少了?还是增加了?

在和世纪文景副总经理王玲闲聊的过程中,她指出了一个也令我十分困惑的问题:为什么明明觉得自己周围已经很少有人读书了,可是出版方的图书销量其实却并没有太大减少?现在想来,这种观念本身可能就是一种“幸存者偏差”,书籍和知识的拥趸从来就没有减少,学者和书商固然是忠实的阅读人,但在各行各业的工作者中也都不乏爱好者。在美国记者和作家盖伊6特立斯的作品《被仰望的和被遗忘的》及《王国与权力》前,一名女士认真地向她的同伴介绍两书:“看了这本(《被仰望的与被遗忘的》),就知道之前在朋友圈很火的《在北京,有2000万人假装在生活》是怎么写出来的了。这本关于《纽约时报》的是这位作家的成名作。不过就他的语言风格而言,我建议你去读原著会更好。”王玲说,《被仰望的与被遗忘的》是他们在今年3月推出的,但不到半年时间内已经加印了两次。此外他们还大推获得今年美国国家图书奖和普利策奖的科尔森6怀特黑德小说《地下铁道》,由于奖杯光环,也在其今年的热销榜单中。

要真正做到“全民阅读”其实很难,但是“就好比上海书展,它借鉴了香港书展的模式,从展位到活动,都实现了对普通市民完全零门槛开放,这是我们在内地其他地方很难看到的情形”,王玲这样说道。

图为香港书展

事实上,根据主办方的数据,上海书展在2007年前后的参展人数约为20万左右,到2012年上升到32万,去年人数则超过了40万人次,而书展上的各类活动则从最初的170余项增加到今年的超过900项。与此同时,有着27年历史的香港书展在今年则吸引了近100万读者,将之与两城的人口数据进行对比(上海有2400万人口,而香港有737万),上海书展依然显示出很大的提升空间。

20日,在智利诗人罗贝托6波拉尼奥的诗集《未知大学》中文版首发分享会上,一位年仅14岁的小男孩表示,自己是特意从杭州赶来追随其“偶像”的,虽然原作者已经早年离世,但国内每出一部他的新作品,自己都会去看。

这么年轻的读者,是否真能读懂波拉尼奥的作品?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想来在少年人的眼中,这些文坛巨星也自有其独特的光芒。

由世纪文景策划、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6胡赛尼的《追风筝的人》自2006年在国内出版以来,已经从畅销书成为长销书。

在科技时代,图书的未来会怎样?

“电子书阅读越来越普及,作为出版商会不会感到担心?”我把这个问题抛给世纪文景和上海译文的两位负责人,他们的回答却惊人地相似:不担心。一方面,现在越来越多的出版方在策划图书时,都会考虑到纸质书和电子书两方面的销售渠道,另一方面,虽然电子书的销量呈上升趋势,但总体而言读者依然更偏好纸质书。可是也有很多人,如亚马逊总裁贝佐斯,曾预言纸质书会最终走向消亡,也不担心?“我认为不是这样的”,顾真举出了黑胶唱片的例子,“黑胶唱片的音质是CD和流媒体播放无法比拟的,这是它能够回归的重要原因。书籍也一样,一些人可能会使用电子书阅读,但很多人表示他们更喜欢纸质书,因为阅读的‘质感’不同,并且作为书架上的收藏,可以随时翻阅。”王玲则表示,不管是纸质书还是电子书,更重要的是书的内容质量,“只要有读者愿意读,哪怕这个受众群很少,我们也愿意去出。”

意大利作家、符号学家翁贝托6艾柯曾在其演讲《书的未来》中指出,“电脑通讯跑在你前面,书却会与你一同上路,而且步伐一致。事实上,尽管新技术设备层出不穷,但旧东西并未因此全然消亡,汽车跑得比自行车快,但并没有让自行车销声匿迹。而在文化史上,也从来没有一物简单地杀死另一物这样的事例,当然,新发明总让旧的发生深刻的改变。”

这或许也能印证到关于书的另一个话题——书店上。虽然近些年出现了大批传统书店的“关门潮”,但同时,各具特色的独立书店却正大张旗鼓地进入市场,如果说传统书店卖的是阅读内容,独立书店卖的则是“氛围”。以在台北起家、广受读书人追捧的诚品书店为例,除了卖书,它还衍生出了咖啡厅、餐厅、画廊、**院等多元业务,满足了读者在进行阅读活动时的多种需求。而氛围式阅读之所以能够形成越来越普及的趋势,究其原因依然是人们对阅读本身的兴趣。

至于人们所读的内容,在未来会发生什么变化吗?一个明显的趋势是科幻作品的增长。在书展“文学对谈:从科幻阅读到科幻创作”活动上,科幻作家陈楸帆表示,相较于那些“陈述”以往的文学作品,科幻小说是面向未来的,让人以未来为起点,反思是否要坚守现在的生活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讲,张新颖教授在回答“人在哪里可以变得美好”时,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人们通过阅读、作家通过写作,将自我的边界不断向外推,从而看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弥补。

当不少人开始担忧科技时代的新媒体对文学批评设置的障碍时,青年批评家木叶的观点值得所有人借鉴:“现代科学技术十分微妙,AlphaGo再厉害也无法脱离其设计师,如果有一天它们有了自己的主体性,它们会让科技更先进,让生活更美好,让残酷更残酷,让美好更美好。”

关于书的未来,也许就像美国科幻作家威廉6吉布森说的:未来早已到来,只是还未普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

原文地址:https://pinsoso.cn/meirong/329181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2-15
下一篇2024-02-15

随机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