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简编》范文澜著书很厚,你可能读不完,但你读一部分是可以的,它与你的历史课本不一样,生动得多《雷雨》《日出》《北京人》曹禺著《雷雨》很好,《日出》更好,让人落泪。
《成年礼》筱敏著她从单纯的诗人变成了历史的追问者,我一读她的散文就再也放不下:语言美极了,如诗一样;思索深极了,如历史学家一样;情感浓极了,如酒一样。读她的书吧,读她所有的书吧。
《一个人的村庄》刘亮程著。这是一个长年生活在农村的作家,他的农村是田园式的,语言纯朴、有情感、有诗意。你也应该热爱自然与生活,不是吗
今天下午看了《奇葩说》第五季最后一期,来讲一下观感吧。题目出自皇室战队教练黄执中之口,让我印象最为深刻,所以选为了题目。但我觉得这句话在皇室的对手很想红战队上得到了完美体现,简直像为对方说的一样。举几个例子,很想红输了BB Team,全队人抱在一起相互安慰,而皇室战队在各自激动着。在陈铭夺得BB King之后,很想红又抱在一起庆祝了,而皇室其他队员却没有表情,只有和颜如晶最铁的黄执中在默默流泪。另外,在去备战室的路上,杨奇函说了了句让我大为感动,他说:“ 我们决不能让一个有战功的战士带着遗憾离开战场。 ”没错,陈铭无疑是这支队伍的功臣,帮助他拿到BB King,是队员出自内心希望,是对他的回报。而另一边,奶茶说:“我们一定要帮如晶赢。”我当时听了就很不舒服,为什么?凭什么?有什么义务要帮他赢呢?只是因为她是全队实力最强?还是因为她真的很想赢?加之两次输赢后两支队伍的表现,我更觉得很想红讲了一个好故事。
如果不能赢,那就讲一个好故事吧。如果不能得到所有自己想要的,那就留住自己拥有的吧。
再讲一下这一期内容吧。这一期辩题是“我不合群,要不要改?”我是一个完全的正方,但是我又觉得反方真的太容易赢了。在当下主流价值导向影响下,鼓吹自由个性比倡导包容融入更易和观众达成共识,但其实我们的民族根本上还是一个要求人“合群”的,我们追求的始终是大同、和谐,赞颂的都是舍小我而为大家、毁家纾难,可能大家多少都有点对自己固有的东西厌倦,而对别人的东西更感新鲜,更宽容吧。
来看看正方观点,杨奇函,emmm,忠孝仁义生搬硬套还不够又加上了苦辣酸甜,完全是为了说而说,但最后一首《西江月》我觉得不错。
熊浩老师!!!在我眼中这一期他已经掩盖了陈铭的光芒,可能是陈铭过于稳定,我已经麻木了吧。我对熊浩印象最深的有三点。第一是对战队慢慢磨合到合群的描述,可能有人会说是为了赢搞煽情,但是我觉得是真的,至少我被感动的几乎要哭出来,无奈只有共鸣没有经历,就像是热油爆了葱姜蒜,但是没有食材下锅,所以只能被迷了一会眼。第二点, 人生的选择从来都不是right way or wrong way,而是right way or easy way。 坚持不合群,是高中生的思维,努力培养合群的能力,才是成年人的做法。 在成年人的世界中,有多少时候是为了生活而不得不合群呢?又有多少时候是想合群但找不到属于自己的群呢?如果说有群而不合适孤独的话,找不到群去合,是寂寞,而寂寞杀人。 或许正是因为努力去合群太累或是找到属于自己的群太难,所以更多的人才更愿意选择不合群这条easy way,来掩盖自己的懒惰和求之而不得。第三点,熊浩引了冯友兰的四个境界,当他讲到最后一个天地境界、无我状态的时候,我完全被震撼了,这让我立马想到了高中时的一届晚读课。我读着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游记》,口中读着“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在教室中闭上眼,耳畔是朗朗书声,想象着“ 悠悠乎与灏气 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的状态,最后竟真的被我偶然地撞开大门,达到了“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的无我状态。似神游太虚,先没了身体,只有意识在白茫茫的一片中,最后连意识都消失了,好像自己压根就不存在。可惜这种神奇的状态很短暂,被一阵下课铃打断后,我再也没有进入过。所以后来蔡康永说“当熊浩说到无我状态时我超火大,我来到这世上就是为了做我自己,为什么要到无我的状态中去做万众的蝼蚁呢。”我就猜测他大概是没有进入过这种状态。无我,不是众生中的渺小,而是与万化冥合,去合天地的大群,到最后自己就是天地。说到底,还是坚持自我更加简单, 因为无我是一种可遇而不可求的境界,而寂寞、没有归属感、求之不得才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的人生 。最后补充一个熊浩的小点,人类之所以有现在的文明,能够区别于其他动物,就是因为我们有合群的能力。读过《人类简史》的朋友应该很熟悉,这就是尤瓦尔·赫拉利所说的共同意识,而当颜如晶说到现代文明就是可以让我们不被这种共同意识束缚的时候,我有想到了《未来简史》中所说,现代的产物,小到一个公司,达到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是因为我们有这样的共同意识,我们相信同一个故事,这才是我们之间合作的前提,也是人类可以发展进步的基础。
陈铭,可以说就像颜如晶说的有些“鸡贼”,因为他把“改”这个概念扩充了,不再是改变自己,而是有“改自己”、“改环境”、“改群”三个含义,这让颜如晶后来说的“你让我们改就是你以为我们不合群有错”不攻而破。不必改自我,可以改群啊,改群总要改的嘛,因为人总归是要有个群的。改群应该是大部分人的做法吧,说自己不合群,其实是还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群。
说说反方,颜如晶“野牛的屁股”我实在看不出比熊浩说的“天地境界”高在哪里,赵帅的“合群就是相约上厕所”正应了熊浩说的“高中生思维”。倒是奶茶说的“一个人也可以是一个群”,确实很有诗意,让我想起了刘瑜的一篇文章《一个人要像一支队伍》,有兴趣的话可以一读。
我还是忍不住想说一下蔡康永和高晓松老师,虽然《晓说》是我很喜欢的节目。但是,他们作为社会中精英的一层,在物质上可以不用去合群,作为知识分子,在精神上可以接受不合群而保持孤傲。但是更多平庸的普通人,是不是不得不合群呢?还是马东比较接地气。
最后,希望《奇葩说》可以是一个在不失内容基础上的综艺节目,不要沦为娱乐至死大潮中的一员,毕竟这是我为数不多可以看得节目之一了。
高晓松的《鱼羊野史》,一本很像是段子集的历史书,语言风趣而且讲的是野史比起正正经经的历史书要有趣得多。
02
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我觉得这本书算不上是史书,而是应该称作一本有历史背景的小说,但是能把历史写得这么轻松易读也是很不容易了。

03
黄仁宇的《万历五十年》,这本书不仅仅只是历史学著作,还有很多心理学的、管理学的、组织学方面的知识。

04
廖信忠的《我们台湾这些年》,以一个台湾人的身份写的台湾近年的发展以及自己的感受,这本书还挺有名的,但我觉得有点虎头蛇尾的感觉。

05
林达的《历史深处的忧虑》,这是一本很好的介绍美国社会发展和美国精神的书,看完这本书会了解到很多新知识,读完受益良多。

06
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这本书肯定很多人都读过,作者用他的世界观将人类的发展历史串联成了一本书,内容丰富语言又生动。

07
王小波的《青铜时代》,这是王小波的时代三部曲之一。王小波的时代小说,内容前卫,语言也特别有个性,但荒诞之中又反映了真实。

08
袁腾飞的《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这本书很好的串联了高中课本上的历史知识,高中生可以看看这本书在趣味中就学习了知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