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爱的升华//索尼娅·克齐伯格摄
名模海伦娜·克里斯汀森//米歇尔·康特摄
小圆镜//爱德华·斯泰肯摄
无题//马里奥·台斯蒂诺摄
新婚之夜//南·戈尔丁摄
梦//藤井秀树摄
人体//雷尔弗·格伯逊摄
乳房//爱德华·温斯顿摄
硫黄澡//埃伦·奥尔巴斯摄
海雅提的眼睛//杰里弗·尼尔森摄
无题//艾米利·维拉摄
“R”形的人体//阿尔弗雷德·斯蒂格里兹摄
构图//鲁道夫·科皮兹摄
半裸体和举起的手臂//安顿·裘瑟夫·维卡摄
人体习作//杰曼尼·凯鲁摄
原始起点//布林克摄影公司摄
克莱尔·巴鲁夫//伊娃摄
无题//艾德蒙德·康斯丁摄
“艺术家可以自由选择作品”//卢西安·劳瑞理摄
安格尔的小提琴//曼·雷摄
肖像//弗郎切斯可·德蒂克尔摄
艾娃·查尔根//海兹·哈耶克·汉克摄
丁·格里尼和雷格鲁医生//尤瑟夫·伯雷特邦斯摄
她和她的乳房//伊摩根·坎宁安摄
人体习作//罗贝尔·德马西摄
卡曼//欧文·布鲁曼费尔德摄
墙边的莎娜//戈萨德·舒哈摄
舞蹈人体//霍华德·沙兹摄
多茜·苏尔·阿莫利//米盖尔·里约·布兰克摄
人体//比尔·布兰特摄
Femme couehée//尤金·安特盖特摄
人体//约瑟夫·萨戴克摄
亨利·穆勒和他的缪斯//曼·雷摄
空间的概念//尤格·穆勒斯摄
带钢爪的女人//保罗·奥特布里奇摄
无题//邓内·米查尔斯摄
躯体//克莱伦斯·怀特摄
帕蒂·史密斯在训练中//罗伯特·梅普勒索普摄
琼尼·荷博泰内//阿尔伯特·罗杜米尼摄
琼特·凯//甘特尔·卢斯莱尔摄
无题//乔治·托尔第耶曼摄
无题//大卫·莱维塞尔摄
比斯塞那//弗兰克·福特纳摄
艾曼//格雷戈·戈曼摄
人体//库勒·温斯顿摄
基摩//让卢普·西夫摄 莱克舍米//达妮·莱利切摄
在盒子中//鲁丝·伯恩哈德摄
人体//安德烈·费宁格摄
安娜丽莎——缓慢的夜//艾莉卡·郎蕾摄
舞蹈习作//阿道菲·巴伦·德·米叶摄
无题//曼·雷摄
凡尔盘的情欲//曼·雷摄
感觉//托诺·斯塔诺摄
无题//佚名摄
身体局部//弗兰克·沃顿伯格摄
旧金山芭蕾//卡提塔·沃尔多摄
蛇的圣母//约瑟夫·普罗提诺摄
带骷髅面具的裸女//克里斯·布金摄
会飞的感觉//霍华德·沙兹摄
凯蒂//马里奥·卡莱维·奈图摄
人体习作//杰鲁明·福柯摄
迷朦的印象//佚名摄
无题//诺伯特·盖辛尔摄
影像//赫伯·里兹摄
无题//佚名摄
坐着的女郎肖像//让卢普·西夫摄
红色金字塔//特伦斯·多诺曼摄
纱巾之妙//赫伯·里茨摄
水中摄影//霍华德·沙兹摄
古典与青春//佚名摄
天堂之门//佚名摄
芭芭拉//里克·罗德里古兹摄
戴面纱的女人//让卢普·西夫摄
流畅的韵律//莱斯利·托图摄
胜利女神//霍华德·沙兹摄
青春//多纳尔德·格雷汉姆摄
海与人//小杉秀雄摄
加娜//佚名摄
奥德莉丝克//凯兹麦尔摄
月下的梦//罗德·阿什福特摄
海边//塞巴斯蒂安·吉菲摄
矫饰的裸体//让卢普·西夫摄
梦样的清纯//乔伊斯·泰尼森摄
克里斯蒂·鲁//纳达尔摄
伊迪斯和浆果项链//埃米特·高文摄
残松之魂//安妮·W·布里格曼摄
一个日本按摩师的假日//筱山纪信摄
人体//赫尔姆特·牛顿摄
第二卷
第一只原子弹//杰克·艾比摄
“电话兵”奥尔德林在月球上//尼尔·阿姆斯特朗摄
宇航员加加林//佚名摄
检修哈勃太空望远镜//佚名摄
克隆羊//佚名摄
爱因斯坦与记者//佚名摄
希特勒和他的党徒们//佚名摄
叶利钦再次当选//亚历山大·齐姆林尼舍克摄
伊朗伊斯兰教革命领袖阿亚图拉·霍梅尼//佚名摄
礼敬高僧的西哈努克亲王//佚名摄
胡志明和范文同//佚名摄
雅尔塔会议上的丘吉尔、罗斯福和斯大林//佚名摄
马丁·路德·金和他的妻子//吉恩·赫利克摄
撒切尔夫人//佚名摄
农场中的赫鲁晓夫//佚名摄
在长城上展示的皮尔·卡丹时装//佚名摄
皇家的婚礼//帕特里克·利奇菲尔德摄
纪念戴安娜//佚名摄
神户大地震//雷特斯摄
巴黎学生革命 年月 //吉勒斯·卡伦摄
北塘要塞//费利斯·A·比托摄
非军事区以南//拉里·伯罗斯摄
共和国战士之死//罗伯特·卡帕摄
被警察枪杀的女孩//佚名摄
在国会大厦上 年月日//朱根尼·查尔德基摄
对日作战胜利日在时代广场//艾尔弗雷德·艾森施达特摄
罗伯特·F·肯尼迪遇刺//比尔·埃普里奇摄
塞扎尔·特兰诺瓦法官遇刺//莱蒂齐亚·巴塔格利亚摄
伊朗的罩袍兵//琼·戈米摄
李·哈威·奥斯瓦德遇刺//罗伯特·杰克逊摄
妇女的抗议//佚名摄
多萝茜·考茨进入刚刚解除隔离的学校//道格拉斯·马丁摄
硫黄岛//乔·罗森塔尔摄
迫害华沙犹太人 华沙犹太人居民区//佚名摄
仁川登陆//伯特·哈迪摄
刻奇·克里米亚//德莱特里·巴尔特曼茨摄
科西沃医院//卢克·德拉哈亚摄
冻僵的水兵//大卫·道格拉斯·邓肯摄
休//唐·麦卡林摄
普洛莫海滨//苏珊·迈泽勒斯摄
河沟里死了的德国卫兵//李·米勒摄
伯明翰//查尔斯·穆尔摄
“兴登堡”号飞艇的灾难//萨姆·希尔摄
孩子的“积木”游戏//佚名摄
法西斯的兴起//佚名摄
返国的美军//佚名摄
“投敌者”的惩罚//罗伯特·卡帕摄
纳粹集中营里的人们//佚名摄
越共囚犯街头枪决//埃迪·亚当斯摄
父亲的悲惨负担//霍斯特·法斯摄
北爱尔兰的独立事件//佚名摄
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的仇杀//佚名摄
休息的美国士兵//特里·菲舍尔摄
美国士兵//佚名摄
睡在衣柜中的孩子们//佚名摄
领食物的母亲和她的孩子//佚名摄
巴库的监狱//佚名摄
被处死的罗宾·斯达克//佚名摄
校园里的暴力//尼尔·尤利维基摄
火中的人//吉恩·马里诺维奇摄
火中的涅 //马尔科姆·布卢内摄
退伍老兵的抗议//让·雅克·利维摄
血泊中的小孩//恩里科·马丁摄
虚弱的孩子//雅克利尼·阿兹特·拉马摄
私刑处死者 奥马哈//佚名摄
母亲和她的孩子//佚名摄
珍珠港//佚名摄
卡斯特罗和孩子们//佚名摄
浅昭稻次郎遇刺//佚名摄
切·格瓦拉的被捕//佚名摄
悲怆//西摩·赫尔斯摄
屠杀//佚名摄
纪念碑前的威利·勃兰特//佚名摄
血迹//佚名摄
“纠纷”//佚名摄
被俘的越共游击队员//佚名摄
在科索沃被杀的塞尔维亚人//佚名摄
黎明前//佚名摄
轰炸后的重庆//佚名摄
博帕尔毒气泄漏事件的遇难者//佚名摄
利比亚轰炸中死去的小女孩//佚名摄
两伊前线的伊朗士兵//佚名摄
烛光灯影下的女孩//佚名摄
罗得西亚的政府武装//佚名摄
印度的穆斯林和印度教徒//佚名摄
垃圾场中的生存者//佚名摄
死去的阿富汗男孩//佚名摄
手//迈克·威尔斯摄
一个将被埋葬的男人//佚名摄
处决凶犯//佚名摄
枪的“游戏”//佚名摄
第三卷
著名**导演约翰·福特//理查德·阿威顿摄
马罗克·亨利的妻子//爱德华·S·柯蒂斯摄
西尔维斯特·史泰龙//玛丽·艾伦·马克摄
老黑奴//理查德·阿威顿
胡图族男子//詹姆斯·纳奇威摄
麦当娜 忠实的保守派//赫布·里兹摄
锡盘巷里的俊妞儿//南·戈尔丁摄
佩吉·利夫//乔治·霍伊宁根-许内(hh)摄
埃兹拉·庞德//阿尔文·兰登·科伯恩摄
温斯顿·丘吉尔先生//尤瑟夫·卡什摄
阿里亚特·比阿利兹,勒内//雅克-亨利·拉梯格摄
纳尔逊·曼德拉//尤瑟夫·卡什摄
小时劳作的工人//玛格丽特·伯克-怀特摄影
伊利莎白二世加冕//塞西尔·比顿摄影
穿着夜礼服的名模多维玛//理查德·阿威顿摄
莉夫·泰勒//赫布·里兹摄
杰门和章鱼//赫布·里兹摄
裁缝的徒弟 鲁塞拉//保罗·斯特兰德摄
米尔班克女士扮成垂死的亚马逊女王彭忒西勒亚//叶芳德夫人摄
扮成美杜莎的爱德华·梅耶尔女士//叶芳德夫人摄
亨利·马蒂斯在LeRev别墅//亨利·卡蒂埃-布勒松摄
保罗·毕加索和儿子克劳德在胡安海滩//罗伯特·卡帕摄
毕加索和螳螂//罗伯特·杜瓦诺摄
英国文豪肖伯纳//尤瑟夫·卡什摄
阿兰·德隆//尤瑟夫·卡什摄
碧姬·芭铎//尤瑟夫·卡什摄
科学家爱因斯坦//菲利普·哈尔斯曼摄
玛丽莲·梦露//菲利普·哈尔斯曼摄
伊迪丝·西特韦尔夫人//塞西尔·比顿摄
墨索里尼//卢西恩·艾格纳摄
圣雄甘地//玛格丽特·伯克-怀特摄
毛泽东像//沃尔特·博萨德摄
谢尔曼将军//马修·B·布雷迪摄
葛丽泰·嘉宝//克拉伦斯·辛克莱·布尔摄
查理·波德莱尔//艾丁纳·卡雅摄
沃尔特·本杰明//吉赛尔·弗罗因德摄
伊迪斯·皮亚夫//科赛特·哈考特摄
劳伦·巴考尔//路易丝·达尔-沃尔夫摄
阿尔伯特·加考买提//弗兰兹·休布曼摄
马林·黛德丽//乔治·赫里尔摄
我们的鬣晰夫人//格拉西拉·伊特贝德摄
德怀特·艾森豪威尔//埃里奇·莱辛摄
弗兰兹·罗//露西亚·莫霍利摄
基特·摩丝//于尔根·泰勒摄
肖像//斯诺顿摄
塞缪尔·贝克特像//路特费·乌兹库克摄
巴塞罗那//克里斯特·斯特隆霍姆摄 C O
吉尼维尔//克雷格·麦克迪恩摄
炸弹的受害者//塞西尔·比顿摄
教堂前的两只小狗//罗伯特·杜瓦诺摄
巴黎狄德罗林阴道//亨利·卡蒂埃-布勒松摄
黑白咖啡//罗伯特·杜瓦诺摄
合众国 北卡罗莱那州//艾利特·厄维特摄
戈尔鲍斯的男孩//伯特·哈迪摄
纽约市//艾利特·厄维特摄
纽瓦克//李·弗里德兰德摄
童工:工厂中的女孩//刘易斯·W·海因摄
雨季//史蒂夫·麦卡里摄
布洛涅森林大街//雅克-亨利·拉梯格摄
第七大街//伊莱·里德摄
聚会//马丁·帕尔摄
空袭期间的伦敦市//乔治·罗杰摄
小巴黎人//威利·隆尼摄
纽约夏日//维吉摄
兰贝斯舞步//比尔·布兰特摄
跳越水洼//弗里德里希·塞邓斯杜克摄
咖啡屋的恋人//布拉赛摄
南部湾的海滩上//瑟斯顿·霍普金斯摄
纽约//海伦·莱维特摄
车祸//威廉·W·戴维涅克摄
纽约市//丹·韦纳摄
裸奔者//伊恩·布雷德肖摄
利萨·方萨格里夫//欧文·布卢门菲尔德摄
克洛蒂尔德·范·德尔普//鲁道夫·杜赫罗科普摄
健美运动 卡那维拉尔角//大卫·拉夏佩尔摄
吸烟的罗茜//尼克·奈特摄
希里基特·尼尔森//道格拉斯·柯克兰摄
你这脏小子!//保罗·马丁
艾娜在东汉普顿//让卢普·西夫摄
夏日的黑潭海滨浴场//克里斯·斯蒂尔-珀金斯摄
萨瓦伊舞厅//阿伦·西斯金德摄
批评家//维吉摄
健美海滩//马克斯·亚夫诺摄
希腊闪电//诺尔曼·帕金森摄
为山本耀司所作//尼克·奈特摄
露芮塔·扬//霍斯特·P·霍斯特摄
无题//斯蒂芬·迈泽尔摄
达利·Atomicus//菲利普·哈尔斯曼摄
饥饿感//兰金摄
泪//曼·雷摄
来回//托姆·霍克斯摄
斯基亚帕雷利设计的晚礼服,纽约//霍斯特·P·霍斯特摄
第四卷
本尼斯//汉斯·奥斯曼摄
埃尔南兹的山月//安塞尔·亚当斯摄
谢伊峡谷国家保护区//安塞尔·亚当斯摄
高德里高架桥//爱德华-德尼·巴尔杜斯摄
成分27//刘易斯·巴尔茨摄
特里波特港//加布里埃尔·巴西里库摄
工业门面//比彻兄弟摄
东方**//卡尔·布洛斯菲尔特摄
无题//罗默特·布恩斯特拉摄
旅馆 四十四号房间//苏菲·卡勒摄
威克洛县//保罗·卡波尼格罗摄
科尔曼咖啡馆//威廉·克里森贝里摄
马托莱尔的桥//查尔斯·克利福德摄
石文与星迹//琳达·康纳摄
天尽头//托马斯·约书亚·库珀摄
伊辛顿煤矿上方的配给地//约翰·戴维斯摄
科尔顿//乔·迪尔摄
潜水者和线珊瑚中的枢机主教鱼//大卫·道比莱特摄
管道//威拉德·范戴克摄
台阶之海//弗雷德里克·H·埃文斯摄
草垛//威廉·亨利·福克斯·塔尔博特摄
纽约//李·弗里德兰德摄
拉贝藏加//乔治·格斯特摄
理妆的女人//劳拉·吉尔平摄
无题//费·戈德温摄
会飞的俱乐部杯//利昂·吉姆拜尔摄
夜里的“忍耐号”//弗兰克·赫尔利摄
活动吊车渡桥//杰曼·克鲁尔摄
光影图像//拉兹洛·莫霍利-纳吉摄
蒙帕纳斯火车站的事故//利维父子藏
八月九月//让·吕克·米雷纳摄
富赫拉//阿克塞尔·赫特摄
邓杰内斯//彼得·马洛摄
庞克拉克//约瑟夫·休德克摄
玫瑰//蒂娜·莫多提摄
绣球花//拜伦·阿道夫·德迈耶摄
号街和号街之间的号大道//乔尔·梅罗维茨摄
发电场和棕榈树//赖特·莫里斯摄
运气的豆荚//奥利维亚·帕克摄
彭布罗克郡//雷蒙德·穆尔摄
南太平洋的往昔//玛丽·马尔摄
香烟第十七号//欧文·佩恩摄
废园//都松松明摄
阴和阳//迈纳·怀特摄
埃及//伯纳德·普洛苏摄
葡萄//伊曼纽尔·苏日兹摄
无意识立地//托马斯·斯特拉斯摄
格拉斯哥的“飞沫”号//弗兰克·梅多·萨克利夫摄
赤道//索菲·里斯台吕伯摄
泰比叉和斯塔茨//简·格鲁弗摄
南侧廊柱//林尼厄斯·特里普摄
默东附近的塞纳河岸//享利-维克多·勒尼奥摄
卡伯特街**院//杉本浩摄
康普顿一景//本杰明·布雷肯奈尔·特纳摄
漂浮的树//杰里·N·尤尔斯曼摄
糖块岛 法拉隆斯//卡尔顿·沃特金斯
鼹鼠谷//罗伯特·豪利特摄
寺院街//路易-雅克·芒代·达盖尔摄
衰暮的幽谷//罗杰·芬顿摄
沙丁鱼的发现//杰·范埃尔克摄
新奥尔良//李·弗里德兰德摄
柏林墙//迈克·施密特摄
海与天//古斯塔夫·勒格雷摄
乌沃尔德//斯蒂芬·肖尔摄
弗拉格斯塔夫山上东眺//罗伯特·亚当斯摄
带叶的马蹄莲//伊摩根·坎宁安摄
路边坟头//比尔·布兰特摄
旧日南方的挽歌//克拉伦斯·约翰·劳克林摄
让维耶//威利·隆尼摄
桥上的火车//O·温斯顿·林克摄
伏尔泰河畔的一扇明窗//安德烈·凯尔泰什摄
查茨沃斯庄园//费伊·戈德温摄
尼德尔斯岩//费伊·戈德温摄
纽约夜色//贝丽奈丝·艾博特摄
无题//沃尔斯摄
夜里的事物//阿斯特雷德·克莱因摄
不登大雅的建筑//夏尔·马维尔摄
Sula Bassana//曼纽尔·维拉里诺摄
桑多//潘提·萨马拉蒂摄
网兜里的蜗牛//汉纳·柯林斯摄
豹斑青蛙//斯蒂芬·达尔顿摄
Cercopthecus Tearocurnn//琼·方特库伯塔摄
卡尔斯鲁厄动物园//坎迪达·霍弗摄
无题//保罗·登·霍兰德摄
仓 之一//埃里克·霍斯金摄
仓 之二//埃里克·霍斯金摄
角马潮//岩合光召摄
金鱼缸//赫伯特·里斯特摄
金刚鹦鹉//弗兰斯·兰廷摄
破壳的尼罗河小鳄//弗兰斯·兰廷摄
两只猩猩//弗兰斯·兰廷摄
奔跑中的林羚//弗兰斯·兰廷摄
畜栏//博伊德·韦布摄
特洛伊战争
一场战争引出了两大史诗,从而成为西方文学的源头,这场战争就是特洛伊战争,而两大史诗就是荷马的《伊利亚特》与《奥德赛》,那么,这场战争是真是假呢 在那样一个人神界限特别模糊、人类很像神灵而神灵身上又表现出太多人性的时代,特洛伊成为这一时代人神之中最伟大者交锋的场所。很多事情发生在这儿,特洛伊国王普里阿摩斯的儿子帕里斯,把世界上最美的女人海伦从希腊带到这里;希腊国王阿伽门农为了夺回海伦,率领他的军队来到这里;后来,在这个战场上,希腊最伟大的战士阿喀琉斯,杀死了帕里斯的哥哥赫克托耳。在荷马史诗《伊利亚特》的最后一幕,特洛伊国王普里阿摩斯与阿喀琉斯谈判请求归还他儿子的尸体并停战。
在史诗《奥德赛》中,故事并没有到此结束。帕里斯为他哥哥报仇,给了阿喀琉斯的脚踵致命的一击,杀死了这位希腊伟大的勇士。而希腊人则通过“木马计”,潜入特洛伊城内并最终摧毁了它。此后特洛伊的黄金时代也就结束了。
历史上很多人认为这是历史事实,并真正发生在希沙立克。但是,自从18世纪开始,学者们对此提出了质疑。许多人怀疑特洛伊曾经发生过战争,甚至更有一些人怀疑荷马的存在,至少怀疑荷马作为一个单独的个人而非一系列诗人的存在。
到了19世纪下半叶,只有极少数学者相信荷马史诗是对历史上的真实事件的记录。而相信特洛伊——假如它真的存在过的话——就在希沙立克的人则更少。然而还是有人相信特洛伊的存在,这其中包括业余考古学家弗兰克·卡尔弗特——美国驻这一地区的领事。19世纪60年代中期,卡尔弗特与其合作者德国富翁海因里希·谢里曼对希沙立克进行了发掘,发现了古典时期的神殿和一些高大的建筑物。后来,曾做过谢里曼助手的威廉·德普费尔德继续进行他未竟的事业。德普费尔德发现了更多的大房屋、一座望塔、300码长的城墙。
德普费尔德的看法一直流行,直到40年后,一支美国探险队在卡尔·布利根的带领下来到希沙立克。布利根认为,特洛伊的覆灭,绝对不可能是希腊人的入侵造成的。因为城墙的一部分地基发生了移动,而其他部分则似乎彻底倾坍了。他认为这种破坏不可能是人为的,可能是一场地震导致如此。
看来,究竟是特洛伊战争成就了荷马史诗,还是荷马史诗成就了特洛伊战争,特洛伊战争究竟是真是假,这一切都湮没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之中了。
荷马史诗
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的希腊史称作“荷马时代”,因荷马史诗而得名。荷马史诗是这一时期唯一的文字史料。
荷马史诗相传是由盲诗人荷马写成,实际上它是许多民间行吟歌手的集体口头创作。史诗包括了迈锡尼文明以来多少世纪的口头传说,到公元前6世纪才写成文字。它作为史料,不仅反映了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的社会情况,而且反映了迈锡尼文明。
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由这两部史诗组成的荷马史诗,语言简练,情节生动,形象鲜明,结构严密,是古代世界一部著名的杰作。
《伊利亚特》叙述希腊联军围攻小亚细亚的城市特洛耶的故事,以希腊联军统帅阿加米农和勇将阿溪里的争吵为中心,集中地描写了战争结束前几十天发生的事件。希腊联军围攻特洛耶十年未克,而勇将阿溪里愤恨统帅阿加米农夺其女俘,不肯出战,后因其好友战死,乃复出战。特洛耶王子赫克托英勇地与阿溪里作战身死,特洛耶国王普利安姆哀求讨回赫克托的尸体,举行葬礼,《伊利亚特》描写的故事至此结束。
《奥德赛》叙述伊大卡国王奥德赛在攻陷特洛耶后归国途中十年漂泊的故事。它集中描写的只是这十年中最后一年零几十天的事情。奥德赛受神明捉弄,归国途中在海上漂流了十年,到处遭难,最后受诸神怜悯始得归家。当奥德赛流落异域时,伊大卡及邻国的贵族们欺其妻弱子幼。向其妻皮涅罗普求婚,迫她改嫁,皮涅罗普用尽了各种方法拖延。最后奥德赛扮成乞丐归家,与其子杀尽求婚者,恢复了他在伊大卡的权力。
4月5日英军从海上炮击马塔班港。英军的炮兵占绝对优势。雨季过去后,英国高德文将军统率的“阿瓦”加强集团军开始溯伊洛瓦底江而上。
10月9日,英军攻占卑谬,但随后又退回仰光,原因是作战计划规定只占领下缅甸。
10月22日,英国向缅甸政府提出最后通牒,要求赋予英国监督缅甸外事活动的权力。缅方接受了这项要求。
11月14日,英军占领明赫拉边防炮台,直扑缅甸首都曼德勒。缅甸正规军抵挡不住在数量和装备上占有优势的英军。
11月28日,英军开进曼德勒。
1886年1月1日,缅甸被宣布为英国领地,作为一个独立省划归印度。为了反击英国的奴役,缅甸境内开展了反对占领者的游击战争,直至19世纪末才被英国人镇压下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