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王室刚刚发布了三位王后的上位照片,同框海报的三位正宫王后分别是拉玛七世王后兰佩潘妮,拉玛九世王后诗丽吉和拉玛十世王后苏提达。苏提达王后选用的是和泰王签订婚约的照片,身穿粉红色的宫廷泰丝套装,唯一遗憾的就是头上少了一顶加冕王冠。
还有一点不一样的就是拉玛七世兰佩潘妮王后和拉玛九世诗丽吉王后,都是出生于泰国传统的皇室贵族家庭,从小就身份显赫,享受着贵族荣耀。而苏提达王后只是出生在一个极其普通的泰国家庭,母亲是华裔,当过空姐,祖母还是暹罗国的选美**,也算得上是书香门第了。
大家都知道,泰国王室的王冠,金银珠宝首饰全部都掌控在诗丽吉王太后的手中。就是王冠,她跟前大大小小,不同式样的都有十几顶,珠宝钻石更是不计其数。而且诗丽吉王太后还非常吝啬,她从不轻易将这些珠宝首饰赏赐给别人,包括她的儿媳妇。
当年西拉米王妃在王室的时候,就没有得到过诗丽吉王后一顶王冠。在普密蓬国王正式加冕60周年的庆典仪式上,西拉米王妃与很多年轻貌美的欧洲王室的王妃们在一起,她们一个个头上都戴着精美的王冠,西拉米王妃就用发簪与她们坐在一起,最后还是用美丽打败了她们。
如今苏提达已经成为王后三年多了,依然连一顶王冠也没有。苏提达王后出席所有的公务,都是穿着传统的泰服,首饰也是非常简单,好在苏提达王后很有气质,端庄稳重,时刻注意自己的每一个细节,受到了泰国民众的一致好评。
苏提达是泰王在飞机上结识的一名空姐,认识泰王之前,苏提达已经在空姐岗位上工作了8年,她的出色表现被刊登在航空公司的报刊杂志上,泰王就是通过阅读这些杂志而了解苏提达的。被调入王室那年,苏提达已经30岁了,应该说这个年龄已经失去了她的精彩年段。
而且苏提达也不是那种非常出色的绝代佳人,当时玛哈国王还是王储,他身边已经有了非常漂亮的西拉米王妃,还有年轻貌美的诗妮娜护士。苏提达的容貌比不了西拉米,年龄比诗妮娜还要大7岁,但是她却能在王室扎下根,最终成为王后,这显然有她独特的优势。
苏提达从小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大学毕业以后又到航空公司,接受正规的礼仪训练,让她显得与众不同。她虽然不是贵族出身,但是她身上却有贵族气质,她虽然不算顶级的美女,但她身上却有许多吸引人的地方。她成熟老练,落落大方,为人低调,做事谨慎,她身上的优点真是太多了。
难怪泰王在众多美女中选择了苏提达为王后,三年来,苏提达用行动证明了泰王的选择是正确的。尽管诗妮娜不断地与苏提达王后争风吃醋,甚至明争暗斗,但对苏提达王后似乎影响不大。王室海报公开三位王后的画像,这是在提升和肯定苏提达王后的身份和地位。
从某种情况来说,苏提达王后至今都没有一顶王冠,这于情于理都是讲不过去的,不仅影响了苏提达王后的形象,也有损于泰国王室的形象。看来王室又要有新的动作,诗丽吉王太后毕竟已经年迈体弱,王室后宫的许多事情,苏提达王后慢慢地都会接管的,苏提达王后的王冠自然也不会太遥远了。
第1王朝,阿哈—美尼斯,不用多说了,他统一了上下埃及开创了法老时代。
第3王朝,左塞(Netjerykhet (Djoser) 2630 - 2611);他任用了著名大臣伊盟荷太普,建筑了历史上第一座金字塔(阶梯金字塔)。
第4王朝胡夫(Khufu (Cheops) 2551 - 2528);大金字塔的拥有者,是他让金字塔成为埃及的象征。
哈夫拉(Khafre (Chephren) 2520 - 2494,狮身人面像的拥有者,他的陵墓虽然没有胡夫的庞大却是最美的一座
第18王朝阿赫摩斯一世(Ahmose (Nebpehtyre) 1539 - 1514,他举着阿蒙神的旗帜开创了埃及历史上最辉煌的新王国时代,阿蒙神也正式成为了埃及的主神。
图特摩斯一世(Thutmose I (Akheperkare) 1493 - 1481,善战的统帅,努比亚的征服者,著名的阿蒙神殿是他开始修建的。
海特西朴苏特(Hatshepsut (Maatkare) 1473 - 1458 一个杰出的女人,人类历史上第一位女皇
埃赫那吞(Amenhotep IV / Akhenaten 1352 - 1336 这位瘦弱的法老即不会治国,也不会打仗,他被记载在历史上是因为他领导了世界史上第一次宗教改革,埃及的艺术家们在他的鼓励下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
图坦卡蒙(Tutankhamun (Nebkheperure) 1336 - 1327 年轻的法老,他活着对历史毫无价值,但他的死亡却成为对古埃及历史的最大贡献(他的陵墓是唯一完整的未被盗掘的古埃及皇家陵墓 )
第19王朝
拉姆西斯二世(Rameses II (Usermaatresetepenre) 1279 - 1213 在古埃及历史上留下最多传说的法老,他的高寿,他美丽的妻子被后世人津津乐道。历史上多个第一都和他有直接关系,第一次完整的战役记录(卡叠石战役)第一份国际和平协议 (与赫梯人的和平协议)伟大的阿布-辛贝勒苍穹神殿,他创造了古埃及人最后的辉煌。
希腊王朝(前332-前30):
亚历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 332-323)虽然不是个埃及人,但他的伟大不可磨灭。
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埃及艳后)(Cleopatra VII 好吧,一个希腊美女尽管她没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但是与凯撒,安东尼的恋情让她与她的老乡海伦一起成为西方人嘴里美女的代名词
苏提达王后不仅长相美、身材好,情商也非常的高,做事稳重,深得国王玛哈的宠爱。看两个人的合照就知道,两个人的感情非常的好。不光两个人的感情好,苏提达王后也非常受民众的爱戴。
泰国王室的泰王玛哈哇集拉隆功,情史丰富,67岁的泰王先后有五任妻子。五个妻子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年轻和貌美,而且气质出众。她们都是在如花的年纪嫁给了泰王,除了泰王的第一任妻子颂莎瓦丽是大家族的长女,其他的四位地位都比较低。
泰王废除了之前的4个妻子以后,现在身边只剩下王后苏提达一个人了,也没有再娶。泰王也是为了王后放弃了“整片森林”,现在苏提达是泰王唯一的老婆。
泰王的原配颂妃的地位很高,两个人合影的时候,颂妃坐着,泰王站在颂妃的身边。但是宠爱不久,和第二任老婆有了孩子。
第二任的妻子是个小演员,长相不错,但是地位不高,从合照就可以看出,合照需要跪在泰王面前,平时见面也需要跪拜泰王。
第三任的妻子是西拉米,出身卑微,说法和做法都很卑微。为了讨好泰王,趴在地上给泰王的狗庆生,甚至还和狗同食,同样和泰王合照也是跪在地上的。
第四任诗妮娜出身一样的卑微,合照也是一样跪着的,平时见面也一样需要跪拜泰王。
而现任的妻子苏提达王后,出身地位也很低,但是合照却能和颂妃一样自己坐着,让泰王站着,可见苏提达也是非常受泰王的喜爱。也希望两个人的感情越来越好,能够白头到老。
纳菲尔塔莉(Nefertari),伟大的拉美西斯二世的妻子。在王后谷中,最壮观的坟墓就属于她。 1904年,意大利考古学家埃尔内斯托�6�1斯基亚帕雷利(Ernesto Schiapparelli)发现了她的坟墓,但她的木乃伊和随葬品均被盗 。尽管如此,在坟墓的墓壁上还是保留了大部分的壁画。这些壁画形象地反映了埃及人所相信的死后再生时的富饶、繁华的天堂生活。墓室内经过修复的经过修复的精美壁画仍然让妮菲塔丽(Nefertari)的墓成为古埃及文明的一颗明珠。 纳芙蒂蒂是全埃及最具影响力的女性。她受到人民有如膜拜女神般的崇敬,并和新王国时期第十八王朝的阿蒙诺菲斯四世共同统治埃及,而后者在公元前1353年左右继位后将自己的名号改为阿肯那顿。然而,关于这位国色天香的皇后,其生平我们却几乎一无所知。在大约公元前1336年的时候,她突然从历史上销声匿迹——当时她约莫30岁。 奈费尔提蒂是古埃及历史上的绝代美女,被称为“最美丽的王后”。她是古埃及法老埃赫那吞的妻子,一生短暂,只活了不到三十岁。公元前1347年,古埃及人依照她生前的美丽容貌雕成了这个塑像,并把这个塑像埋葬在她的丈夫埃赫那吞法老的墓中。1925年,德国考古人员在埃及发现了这个塑像,为之惊艳,随后把它送到了柏林博物馆。但是奈费尔提蒂的遗体到底埋在哪里却一直无人知晓。 阿肯纳顿王后 克丽佩特拉(Celopatra) 埃及艳后克娄巴特拉克里 我只找到这些,纳芙蒂蒂和纳菲尔塔莉比较有名气的!希望能帮到你~~希望我的答案能够被你采纳
法老最初是欧洲人对埃及国王的称呼。《圣经旧约》在对埃及国王进行描述时把他称作“法老”,因此这个名字就作为对古埃及国王的称呼保留了下来。
“法老”在古代埃及的意思是“大房子”,并不用来指称国王,意为古埃及的国王和贵族居住的宫殿,后来逐渐发展为对贵族和国王的称呼,直到新王国时期才用来专门指称国王。在中国学术界进行学术研究时仍然把古埃及最高统治者称为国王,而通俗读物则把他称为法老。
在古代埃及,特别是在新王国时期,法老与自己家族中的血亲联姻成为惯例。新王国的开国国王雅赫摩斯一世,驱逐了对埃及进行异族统治的喜克索斯人,被认为是埃及影响,他就娶了自己的姐妹为王后,后来的国王图特摩斯二世、图特摩斯三世纷纷效仿,因此同族结婚之风大为盛行。十九王朝著名的法老拉美西斯二世那庞大的后宫中就包括了自己的两个女儿宾塔奈特和美丽塔蒙。
但以上这些都不足为奇,十八王朝的国王埃赫那吞的女儿安凯帕吞的婚姻才是十分神奇。埃赫那吞最初的王后是涅菲儿提提,这是一个美丽端庄的女性,并且是一个聪慧的政治家,但后来失去法老的宠爱。
埃赫那吞在涅菲儿提提失宠后,将“伟大的王后”的称谓授予他的长女美丽塔吞,还娶了自己年仅12的女儿安凯帕吞为妻,而在埃赫那吞死后,安凯帕吞又嫁给了她的叔叔图坦卡蒙,可谓是一波三折的婚姻。
同族结婚在人类各个文明的原始时期都可以看到,当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就逐渐消亡。埃及作为古代世界中比较发达的一个文明形态,为什么还保持这这样原始的婚姻制度呢?原因和埃及文明的特点密不可分。
在古埃及,法老是神的象征,代表神在人间进行统治,所以法老的行事方式也带着神的印记,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同族血亲的联姻。古代埃及神话中,神往往和他们的姐妹们甚至女儿结为夫妻,法老为了表明自己是众神中的一员,同时为了保证王室血统的纯洁性,往往也娶自己的姐妹或者女儿为王后。
其次,古代埃及文明处于非洲大陆北端,四周被沙漠和海洋包围,处于一种比较封闭的自然环境,很少会受到外族的侵扰,社会环境较为安全,再加上尼罗河的定期泛滥带来丰富的泥沙和水源,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生存条件,所以古埃及人认为世界是不断循环的,最后的终点就是回到最古老的生活方式。因此上千年来,古埃及人小心翼翼地守护着他们最古老最原始的生活方式,法老往往在神庙上写到:“在此神庙的修建上,我严格地遵守了最传统的样式,没有做任何一点细微的改变。”
在古埃及人小心翼翼地遵守着的传统中,血缘亲族结婚就是重要的一种形式,他们并不认为这有什么不妥,反而认为这是符合天道伦理的。可以说在古代埃及,同族血亲只是一种现象,这种现象背后的文化心理才是埃及文明的本质所在。
19世纪末,受西方殖民主义统治影响,这些国家大多被西方列强侵略殖民,沦为被殖民国,而各国皇帝、皇后也沦为傀儡,饱受欺凌。今天子渊要叙述的就是朝鲜国的末代皇后——纯贞孝皇后尹氏。比起清朝末代皇后婉容的人生,这位纯贞孝皇后更为悲催。朝鲜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中国的藩属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深受我国影响。
韩国德寿宫大汉门
溯源朝鲜历史,中国商代时,商纣王伯父箕子率领商朝遗民东至朝鲜半岛,建立起“箕子朝鲜”,可惜现代韩国、朝鲜两国并不认同箕子朝鲜的存在。到了汉武帝时期,武帝派兵征服汉朝部将卫满所篡权建立的“卫满朝鲜”后,在朝鲜半岛上设置乐浪、玄菟、真番和临屯四郡。自此以后,朝鲜半岛一直是中原政权领土或藩属国,直至清末“中日甲午战争”爆发。
朝鲜战争战场绘画复原
作为中国的藩属国,朝鲜一直以来都实行藩属礼仪制度,其君主称“国王”,储君称王世子,正妻称王妃,并且这些封号的赐授和继承都需要中原王朝的认可。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朝鲜成为独立自主国家,不再是中国的藩属国,中朝长达千年的藩属关系就此结束。两年后,在日本的操纵及朝鲜国内势力的支持下,朝鲜君主李熙公然称帝,建立起大韩帝国。
称帝前的朝鲜高宗李熙
朝鲜高宗李熙称帝不久,便追赠正妻闵妃为“明成皇后”,由于朝局动荡,国内各方势力暗流涌动,终高宗一朝,再没有敕封过皇后。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李熙被迫禅位于皇太子李坧(zhǐ),是为朝鲜纯宗。为更加深入控制朝鲜,在日本的胁迫下,纯宗被迫迎娶日本梨本宫亲王之女为后,幸得太上皇李熙以纯宗已有婚事为由才使日方的如意算盘落空。纯宗终其一生只有两位皇后,前皇后纯明孝皇后闵氏也是死后追封,只有最后一位皇后——纯贞孝皇后尹氏才是真正在生前享有封号的皇后。
朝鲜纯宗皇帝李坧与纯贞孝皇后尹氏
纯贞孝皇后尹氏出身官僚贵族世家,父亲尹泽荣曾任纯宗朝府院,曾祖父尹容善曾任大韩帝国议政大臣(位同首相),是高宗纯献贵妃严氏的心腹大臣。在尹氏年仅13岁的时候,就嫁给了年长约20岁的纯宗,成为了家族的政治牺牲品。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纯宗皇帝即位,太子妃尹氏也因此成为皇后。成为皇后的生活并没有世人想象的幸福美满,帝后二人婚后生活不和,纯宗李坧没有生育能力,包括尹氏、闵氏等所有妃嫔并没有为其育下一儿半女,最终只得立纯宗异母弟李垠为皇太弟,以此继承宗祧。
景福宫
纯宗李坧在位时期,日方逐渐控制朝鲜军政大权,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软弱的李坧被迫签订《日韩合并条约》,从此朝鲜成为日本殖民地。在条约签订期间,纯贞孝皇后尹氏曾试图将国玺匿藏,阻止该条约的签订,无奈被其伯父尹德荣入宫强行夺走。朝鲜沦为殖民地后,为避日本天皇讳,纯宗改称“李王”,皇后尹氏称“尹妃”。日本大正十五年(公元1926年),受日本操作多年的傀儡皇帝纯宗抑郁成疾逝世,尹氏一人艰难度日。
纯贞孝皇后尹氏旧照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年逾50岁的皇后尹氏被日方逐出朝鲜皇宫,从此流落街头沦为乞丐,饱受日本军人蹂躏。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原来的朝鲜国分裂成了韩国和朝鲜,两国***对前朝皇室态度十分冷淡,曾经作为“国母”的尹氏也只得在遗老们的接济下艰难生活。
结语
20世纪60年代初,朴正熙政权上台,前朝皇室的境遇才有所改善。不久之后,滞留日本多年的纯宗胞妹德惠翁主和皇太弟李垠回国,可惜此时的公主和皇太弟,一个早被日本人逼疯,一个早已瘫痪多年。年过古稀的尹氏在弟妹们回国不久,于昌德宫内逝世,结束了她孤寡无靠的悲惨人生。
以下是 考 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儿童帝王故事:断头国王和王后的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
1770年5月16 日,法国王储路易·奥古斯特同奥地利女皇的小公主玛丽·安托瓦内特举行了盛大的婚礼。这是法、奥两国结盟的象征,它意味着波旁家族与哈布斯堡家族连绵不断的战争的结束。
4年之后,年仅19岁的奥古斯特(即路易十六)和他18岁的妻子开始共同统治法兰西。
统治一个国家,年轻的奥古斯特感到力不从心,他热爱并信赖自己的妻子,在许多重要的决策上,他都吸取王后的意见。然而,对安托瓦内特来说,她的兴趣并不在于治理一个国家。她喜欢追求时髦、寻求欢乐。她的身边总是簇拥着一群善于阿谀奉承的朝臣,他们为她提供消遣娱乐的机会,和这些人在一起,王后显得特别开心。尤其是那位贝桑瓦尔男爵,喜欢用放荡轻俘的言辞讲些趣闻轶事,更是使她开怀不已。
其实,贝桑瓦尔男爵和那些围在王后身边的人都是一伙野心家,他们利用王后的弱点,巧妙地控制着她,在她面前诋毁正直的大臣,搞得宫廷一黑暗,1775年4月,贝桑瓦尔鼓动王后为菲茨雅姆公爵谋取元帅位置,他们成功了。接着,这伙人又向因得罪上后己被免去职务的前外相戴居荣公爵发起攻击。不久,戴居荣公爵便被放逐到荒凉的阿吉努瓦。
路易十六虽然钟爱他的妻子,可是由于生理上的缺陷使安托瓦内特内心充满了忧伤,能够给予她安慰的是她的几位女友。第一位是与她形影不离的朗巴尔亲王夫人,王后要求路易十六任命她为自己的女总管,这是一个十分显赫的位置。还有一位是波利尼亚克夫人,也倍受王后宠信。她们在一起十分亲热,有一种独特的感情。而王后的这两位女友又相互争风吃醋,恶语中伤,在宫廷里掀起一场场风波。这种事传播得很快,巴黎市民街谈巷议,都隐隐地感到有些担忧。
安托瓦内特的开销也大得惊人,她曾买了一副钻石耳环,价格相当于现在的几亿法郎。不久,她又花费25万里弗尔,买了凡副手镯。这样恣意挥霍连她的母亲奥地利女皇都惊讶不已。可安托瓦内特却若无其事。由于无度挥霍,她债台高筑,达200万法郎。这些欠款不用说是由国王来偿还的。国王的钱当然是来自国库。
安托瓦内特还醉心于玩纸牌赌钱,并将路易十六也拉上了。这个时期,法国王宫中赌风盛行,王后输钱毫不在意,只要玩得开心就行,为此,奥地利王约瑟夫二世称她为“轻浮的女神”,这真是最准确不过的评价。
身为法国王后的安托瓦内特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奥地利公主。
1777年12月30日,奥地利王调动了12000人的军队,准备并吞巴伐利亚。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并不赞成奥地利的做法。而这时,与奥地利争霸的普鲁士又提出强烈的,要求奥地利立即撤军,局势非常紧张。
奥地利女皇赶紧写信给她的女儿,要她敦促路易十六尽快提供援助。国王的态度是明显的,安托瓦内特便大吵大闹。而恰在这个时候,国王得知她已经怀孕,迫不得已,只好顺从了。
1784年,奥地利企图侵占一直为荷兰人所控制的埃斯科河入海口,遭到荷兰的武力抵抗。路易十六出面调解,他亲自给奥皇写了封信,请他谅解荷兰的行为。但安托瓦内特却不答应,她给国王施加压力。最后,法国明确表示:不支持荷兰,保持中立。这样一来,荷兰只好向奥地利道歉,并答应赔偿损失。与此同时,毫不相干的法国也答应赔偿奥地利损失。这种卑劣的姿态激怒了法国人,他们知道这完全是安托瓦内特活动的结果。从此以后,巴黎人便送她一个新的称呼:奥地利女人。意思是,她根本不配当法国的王后。
第一个孩子出世后,王后放荡不羁的生活有所收敛,但她那个小圈子里的人仍得到她的种种关怀。这些人也肆无忌惮地利用她,把自己的亲朋好友塞到各个重要位置上,通过她来干预朝政。这就使得王后和她的亲信们越来越处于众叛亲离的地位。她和她的亲信仍旧恣意挥霍,穷奢极欲。
1785年7月发生的“项链事件”更使得安托瓦内特的声誉一落千丈—— 自1774年以来,珠宝首饰商博梅尔曾多次劝王后买他的一串奇异项链。
这串项链由540颗珍贵钻石构成,价值3亿多法郎。王后虽然十分喜爱,但却拒绝购买。
7月12 日,王后收到博梅尔的一封措辞含混的信,催她付钻石项链钱。
王后以为博梅尔跟她开玩笑,把信扔到火里烧掉了。
原来,有一位自称瓦卢瓦伯爵夫人的女人向博梅尔谎称王后想购买那串价格昂贵的项链,不久将派一位大人物来与他交涉。这位大人物就是红衣主教洛昂。
主教大人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终以160万里弗尔的价格与博梅尔草签了契约。当契约送回博梅尔手中时,上面有王后的亲笔签名。首饰商放心了,把项链交给洛昂主教;主教又交给瓦卢瓦夫人。他们俩都坚信项链已经成为王后的财产。
安托瓦内特在召见博梅尔后才知道这是一个精心策划的阴谋,她惊呆了。以前曾经发生过一个叫德维利埃夫人的宫廷女恃冒用王后的名字进行诈骗的事件,闹得舆论哗然。如今,又发生了这样的事!安托瓦内特认定主教是个骗子,要求路易十六将洛昂逮捕。
国王不相信红衣主教会是骗子,他出身高贵,又是国王的首席布道牧师,应该谨慎从事。安托瓦内特不听这一套,硬是把洛昂送进了巴士底狱。王后的美名与女骗子、亵读宗教教土的恶名联系在一起,在巴黎引起了极大的震动,人们对安托瓦内特的抨击像一股汹涌的洪流,四处漫溢。可是事情并没有到此结束。
8月18日,自称瓦卢瓦伯爵夫人的女骗子珍尼被逮捕。经过紧张的审讯,案情真相大自。原来洛昂主教是个受骗者。罪魁祸首是珍尼,她利用主教希望巴结王后的心理,设计了一场大骗局,居然成功了。可是,安托瓦内特的仇敌们却认为,王后多少与此事有些关系。主教不是女骗子的牺牲品,而是王后的替罪羊!理由是,案发后珍尼并没有逃匿他乡,显然受到某个大人物的保护,而且,更说不清的是,10个月以后,珍尼居然又越狱逃跑了。人们便认为是王后帮助她越狱成功的。
其实,这次越狱是安托瓦内特的仇敌出于搞臭她的目的,精心安排的。
在“项链事件”中,使王后声誉扫地的另一个原因是:她坚持认为洛昂主教是罪人,并一定要将主教送交法庭审理。然而,法庭的判决却对工后非常不利:主教被宣布无罪释放。这件事成了法国的导火线,将安特瓦内特和她丈夫送进了毁灭的深渊。
人民在饥饿中煎熬,凡尔赛王宫仍在恣意挥霍。1786年底,法国财政总监不得不在公开场合亮出国家负债总帐。于是,整个法兰西都知道国王和他的王族花费了国家多少钱。穷人一天挣不到一个里弗尔,而国王的妹妹伊丽莎白公主每年仅鱼肉一项的花费就达200万!王后这一·年的裙装耗资27万。
人们再一次将攻击的矛头对准了安托瓦内特:由于她疯狂的开销、无节制地纵欲,她的狂赌和她那班宠臣们的巧取豪夺是国库亏空的根源! 安托瓦内特已经感到这股怨恨的压力了,可是她还没有想到这股浪潮将会很快地将她和波旁王朝都淹没。
王宫的宴会减少了,王宫卫队的人数也大幅度地削减。可是对整个国库的亏空来说,这又能起什么作用呢、不过是杯水车薪而已。
为了解决财政危机,路易十六想出了一个馊主意:增加税收。可是高级法院却不予配合,拒绝给新的征税敕令注册。国王一怒之下,解散了高级法院,并将其全部人员流放到特鲁瓦。
人民震怒了,他们喊出了“专制主义”的口号。法国大多数人认为,要拯救法国,只有召开三级会议。所谓三级会议,是由王室、显要贵族和第三等级组成,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民众的意愿。召开三级会议的呼声日益高涨。路易十六当然是不愿意的,但后来见形势迅速恶化,不得已于1789年5月4日召开这个会议。
此时的法国的帷幕已经拉开,第三等级的力量结成了同盟,形成对王朝、王权的威胁。在安托瓦内特看来,必须限制这股“叛逆者”,她主张用高压手段打击这新兴的第三等级。
路易十六是个没有主见的人,在这生死攸关的重大决策问题上居然也听从了王后的主张。他宣布:三个等级分开审议国事。这也就意味着把第三等级排除在外了。不用说,这一决定立即遭到强烈的反对,于是,安托瓦内特又唆使国王动用军队。各军团接到命令后,迅速向巴黎挺进。
事情到了这一步,对法国人民来说已经别无选择了,只有一条路——拿起武器,准备战斗! 终于爆发了。7月14日,武装起来的巴黎人民攻占了巴士底狱。
10月5日,成千上万人高呼着“绞死王后”的口号,从巴黎向凡尔赛进军。他们冲进王宫,抓住了路易十六和安托瓦内特,把他们关进巴黎一座早被遗弃的旧王宫里。在这段时间里,王后像个家庭主妇,整天只能照看孩子、编织地毯打发时光。后来实行了君主立宪制,归还了王室的部分权力。她仍然是这样过日子。
从表面上看,安托瓦内特很平静。其实她心里另有打算。她打算逃往蒙梅迪,那里是忠于路易十六的布那将军的辖区。在那里,路易十六可以重整旗鼓,卷土重来。如果实在不行,还能向奥地利求援。她说服了路易十六,便与好友阿克塞尔密谋计划出逃。经过3个月的精心准备,于1791年6月20日深夜,路易十六一行数人巧妙地离开了被严密监视的杜伊勒里宫,乘着伪装的马车踏上了逃往蒙梅迪的道路。几个小时后,他们远离了巴黎,安托瓦内特深深地舒了口气。她的精神又振作起来了。
国王和王后逃跑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巴黎的大街小巷。巴黎执政官拉法那特将军立即签署命令:追回国王! 尽管路易十六和王后已经出逃10个小时,追兵骑的骏马奔跑速度却比他们快得多。当天夜里,逃亡者在法国边境小城瓦伦再次成为俘虏。在被押送回巴黎的路上,他们受到沿途人民的咒骂和袭击。
沉重的打击使得安托瓦内特痛不欲生。她消沉沮丧,忧郁绝望,仅短短5天时间,她一头美丽的金发已变成灰白色了,严然像个老妇人。不过,她并不甘心于自己的失败。回到巴黎以后,她积极活动,得到温和派的宽容,保住了路易十六国王的身份。新宪法确认,国王的权力是有限的,但重要的是他仍拥有否决权。
此时法国处于一片混乱之中,逃亡贵族四处活动,企图打回法国。奥地利也蠢蠢欲动,想出兵拯救它的公主。
曾经帮助过国王夫妇的温和派***巴纳夫认为,这是安托瓦内特改变自己形象的一个机会,他希望王后劝说奥地利放弃出兵的念头,并让那些大贵族们重返法兰西大家庭,这样便可以缓和矛盾。
王后嘴上答应,实际上并没有这样做。她正希望借助国外的力量恢复他们失去的一切,否则,她认为他们不会有出头之日。温和派受了愚弄,其心情可想而知。接着,路易十六又做了一件蠢事,他在妻子的怂恿下,轻易行使他的否决权,否决了立法院通过的两项法令。也许,他们是想以此检验一下自己手中的权力,但他们太轻率了。
矛盾再次激化。
更糟糕的是,在此后不久,法国和奥地利开战了。安托瓦内特竟事先将法军的作战计划搞到手,并派了一个心腹送到奥地利使馆去。结果不用说,法国军队自然是大败而归。
原先同情国王夫妇及仍想挽救君主制的人都一个个离开了他们,这一对夫妻正走向他们自己掘的坟墓。巴黎人民再次组织起来,两万多名武装人员冲进杜伊勒里宫,围住国王夫妇,逼迫他们取消否决权。
路易十六这时倒显得很倔犟,他忍受着一切侮辱和威胁,就是不肯对否决权一事作出让步,他认为这样做是为了维护自己最后的王权。安托瓦内特脸色苍白,两眼充血,被那些愤怒的市民们看押着,他们高声叫喊着:“把玛丽·安托瓦内特送上绞刑架!”直到晚上8点,巴黎执政官出面干涉,乱哄哄的局面才告一段落。王宫里到处都是被砸碎的门窗和玻璃。可是路易十六仍不愿放弃否决权。
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又一次占领了王宫。国王、王后和伊丽莎白公主等人逃进国民议会避难,可国民议会却把他们送进了丹普尔监狱。在那里,他们虽然失去了人身自由,却生活得比较安静。他们认为不会把他们怎样,因为宪法规定,对国王的处罚就是罢黜。
然而,出乎他们意料的事情发生了。12月11日,国民议会对路易十六进行了审讯。6个星期后,又进行了投票表决,结果以半数多出一票决定处死路易十六!在投死刑赞成票的人中,有路易十六的堂弟奥尔良公爵,有安托瓦内特过去的密友…… 路易十六上了断头台。这在法国历是前所未有的。
可是,以奥地利为首的反法同盟却在战场上节节胜利,尤其是安托瓦内特的密友阿克塞尔的部队已经占领了瓦朗西安,直捣巴黎可以说是指日可待了。
法国国民大会决定把安托瓦内特移送革命军事法庭审判,实际上是暗示反法同盟:可以将安托瓦内特交给他们,以换取和平。遗憾的是反法同盟并没有领会这一意图,反而放弃了进军巴黎的计划——他们担心进攻巴黎会断送王后的性命。
等到形势稳定以后,安托瓦内特又被关进巴黎裁判所监狱。这里条件更差,囚室阴暗窄小而且潮湿,远不如丹普尔监狱。王后在这里度日如年。
一个叫鲁热维尔的保皇党人用重金收买了两名看押安托瓦内特的宪兵,企图救出安托瓦内特。他经过精心部署,在一天深夜,他们打开了监狱的门,领着王后穿过一道又一道门,当他们走到最后一道大门前时,其中一个宪兵突然害怕起来,他感觉自己成了法国的罪人。只要安托瓦内特一跨出这道门,外面就有人接应,然后奔向德国。她难道不想报复? 想到这里,这位宪兵突然把枪对准王后,命令她:“回去!”连他的同伴都不知所措…… 越狱的希望破灭了,安托瓦内特受到更严密的监视,加强了防范措施。
不久,安托瓦内特再次被送上法庭,经过两天一夜的紧张辩论,最后,法庭以叛国通敌等罪名判处她死刑。
安托瓦内特在重病中迎来了她生命的最后一天。清晨,她吃力地爬起来,换上新的内衣,然后被押向刑场。
革命广场人山人海。为了不错过这千载难逢的机会,看一看下后如何死于“国民的剃刀”之下,成千上万的市民一大早便赶到这里。在广场的中央,耸立着那个令人毛骨悚然的断头台。锋利的铡刀在10月的明丽阳光下显得分外耀眼。铡刀下方是一座木台。断头台附近是一座高大的自由女神雕像,原先这里放的是路易十五的铜像,已经被拆除了。
人群中忽然一阵骚动,但很快又安静下来。在一片寂静中,人们可以清楚地听见圣奥雷诺街方向传来声嘶力竭的呐喊声,在一队骑兵的引导下,载着法兰西王后的囚车慢慢绕过了街角。王后身后站着刽子手桑松。沉重的马蹄声和车轮吱呀声穿过人群,五花大绑的王后眼睛只望着天空,她知道,最后的时刻已经到来,再过5分钟,世界就要在她的感觉中消失,一切都将结束。
囚车在断头台前停下来。玛丽·安托瓦内特的神情显得比任何时候都要沉着和平静,她不要人搀扶,自己走上了台前的阶梯,令人吃惊的是她的步履轻盈得就像走在凡尔赛宫的大理石台阶上一样。
刽子手从背后把她提起来,扔在地板上,同时将她的脑袋放到铡刀下。
这时有人将立柱上的绳子拉了一下,那铡刀便闪出一道寒光,迅速掉了下来。
只听“咔嚓”一声,刽子手桑松已手擎头发,提着一颗血淋淋的人头,向四周的群众高高地展示着。人群中突然响起“共和万岁”的呐喊。安托瓦内特的尸体被放到马车上平躺着,她的头颅则被放在两腿之间。几个士兵守着断头台,鲜血正从上面滴下来,慢慢地渗入地下。转眼之间,人群散去,空荡荡的广场变得更加寂静了。
诗丽吉喜欢珠宝,深爱妻子的普密蓬便投其所好,送给她数不清的珠宝,其中包括19顶奢华至极的王冠。
婚后的诗丽吉出现在公众场合时, 时尚 华服和昂贵的珠宝成了标配。 在一次出席活动时,诗丽吉竟然带了两顶钻石王冠。
一顶王冠戴在头上,另一顶拆开戴在脖子上,充分显示了什么叫有钱任性。
诗丽吉喜欢佩戴珠宝,喜欢锦衣华服,在自己的婆婆诗纳卡琳面前,却来了个大变身。 衣着保守简朴,那些亮瞎人眼的珠宝也都消失了,还经常帮着端茶递水,如同一个小侍女。
对于此情此景,也许有人会说,王室媳妇不好当,无论在外面如何张扬,到了婆婆面前都要做低伏小。
这恰恰是诗丽吉的聪明之处。
诗丽吉的婆婆诗纳卡琳一生简朴,不喜奢侈,无论什么时候,她的衣着打扮都非常朴素。
诗丽吉在其他场合光鲜亮丽,在婆婆面前却非常素净, 一是不想抢了婆婆的风头,二是为了表示对婆婆的敬重。
诗丽吉知道诗纳卡琳是丈夫至亲的人,也是他最在乎的人,一个不能触碰的底线。
诗纳卡琳出身普通,9岁时父亲去世,后来进入护校学习,17岁时,由于成绩优异得以赴美国留学,在那里认识了泰国王室的玛希敦·阿杜德王子。
1920年,诗纳卡琳将满20岁,嫁给了阿杜德王子,婚后生育了两子一女,生活幸福美满。
好景不长,1929年,阿杜德王子因病去世,诗纳卡琳一个人担负起了养育三个孩子的责任,生活十分艰难。
1935年,泰王拉玛七世退位,诗纳卡琳的长子,9岁的阿南塔,成为国王拉玛八世,诗纳卡琳成为王太后。
那时泰国时局不稳,国王和王太后不过是表面上的风光,每日提心吊胆,度日如年。
1946年,阿南塔遭枪击身亡,同一天,诗纳卡琳的小儿子普密蓬继位,成为新任泰王。
大儿子因为王位失去了生命,小儿子又被推上了看似风光却危险无比的宝座,诗纳卡琳的痛苦可想而知。
诗纳卡琳凭借着自己的坚强和隐忍,陪伴着普密蓬走过了那段艰难的岁月。
她爱民如子,积极从事慈善事业,关心贫苦百姓,喜欢亲自动手做事,即使贵为王太后,始终衣着朴素,从不使用任何奢侈品。
诗纳卡琳赢得了泰国百姓的拥护和爱戴,维护了泰国王室的形象,也让普密蓬的帝王之路走得更为顺畅。
诗纳卡琳一生历经坎坷,却没有向命运低头,尽心辅佐教导普密蓬,帮助他打造出了一片太平盛世。
普密蓬对母亲既心疼又感激,极为孝顺,和母亲一起时总是亲自照顾,从不假手于人。
诗丽吉能够让普密蓬终身只娶她一人, 不只因为美貌,还因为她的聪慧,识大体,顾大局。
无论在外面如何高调张扬, 在普密蓬的至亲,自己的婆婆面前,始终谨小慎微,低调素净,从不抢婆婆的风头, 将自己位置摆得很低。
也正是凭借这一点,诗丽吉才能在中年出轨后被普密蓬原谅,依然活得幸福自在。
诗丽吉出身王族家庭,家世显赫。父亲长年在国外担任驻外大使,诗丽吉跟随父亲住在国外。
有一次,她和父亲一起接待刚刚登基的普密蓬。
普密蓬因为车子出了问题,来晚了,引起了诗丽吉的不满。
诗丽吉对普密蓬的第一印象很不好。随着接触的增多,漂亮活泼的诗丽吉和年轻英俊的普密蓬相爱了。
1950年,两个人正式结为夫妻,普密蓬许下承诺,今生只娶她一人。
婚后的诗丽吉表现非常完美, 关心百姓,热心慈善,对婆婆尊敬有加,还为普密蓬生下了三个女儿一个儿子, 儿子就是如今的泰国国王拉玛十世。
普密蓬也开始了宠妻模式,请设计师为妻子设计服装,各种名贵珠宝送不停。
人到中年的诗丽吉的野心越来越大,开始插手军方和政府中的事,这时的普密蓬忙于国事,对诗丽吉疏于照顾,两个人的分歧越来越大,经常冷战。
这时,一个男保镖出现在了诗丽吉的生活中 。保镖样貌普通,但嘴甜会说话,能经常陪伴她左右,诗丽吉爱上了这个保镖, 之后出双入对,频繁约会。
和国王争夺女人历来不会有好下场,保镖被处死。诗丽吉并没有被吓住,继续挑衅普密蓬的底线,对着保镖尸体,神情哀伤,如丧考妣。
普密蓬忍无可忍,将她软禁。 一年后,诗丽吉重获自由,却更加疯狂,闹分居,和男明星传绯闻。
作够了之后,诗丽吉终于明白最爱自己的还是普密蓬,于是请求普密蓬原谅。
诗丽吉一次又一次请求原谅,姿态很低, 让普密蓬想起了两人当初的甜蜜,想起了诗丽吉对他的好,对他母亲也非常尊重,处处迎合。
诗丽吉出身高贵,完全不必在他母亲面前如此素净,低调,谨慎小心,但她这么做了,不过是出于对他的爱。
想起这些,普密蓬原谅了诗丽吉。
诗丽吉是个聪明人,她知道,只要搞定了丈夫最在乎的那个人,丈夫会死心塌地爱她,她也会稳坐王后之位,即使做了无数荒唐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