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的西部大戈壁

50年代的西部大戈壁,第1张

  肆虐的“黄龙”和新世纪的融融春光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一而再再而三地给人们添堵。听老人们说,过去也没有沙尘暴这个词儿,怎么说来就来了,刹不住车了。

  其实,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黄龙”肆虐非几年“之功”。权威部门提供的几个事例,令人扼腕叹息。事例之一:内蒙古阿拉善盟历史上曾是水草丰美的天然牧场,享有“居延大粮仓”的盛誉。60年代以来,由于上游地区大量使用黑河水资源,进入绿洲的水量由9亿

  立方米减少到现在的不足2亿立方米,致使东西居延海干枯,几百处湖泊消失,93万公顷天然林枯死。阿拉善盟85%的土地已经沙化,额济纳绿洲正以每年1300多公顷的速度急剧萎缩。

  事例之二: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由于上游地区长期大量开荒造田,该河下游350公里的河道已经断流。胡杨林面积锐减,由50年代的52万公顷减至90年代的28万公顷,阻隔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库木塔格沙漠的“绿色走廊”逐渐消失,218国道、塔里木油田面临严重威胁,罗布泊、台特马湖已经干枯沦为沙漠。

  事例之三:河北坝上地区由于滥砍滥伐和过度放牧,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根据对河北围场县和内蒙古多伦县1987年和1996年陆地卫星影像的解译分析,在这9年间,森林面积由3635万公顷减少到2224万公顷,流沙面积由68万公顷增加到1291万公顷。

  事例之四:50年代,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还是一片绿洲,被称为“沙漠花园”。60年代以来,土地退化和沙化现象逐步加剧。从50年代到90年代,这里沙漠化土地平均每年扩展103平方公里。沙漠化土地90年代前呈零星分布状态,90年代后许多已相连成片,并以每年143平方公里的速度吞噬着可利用的土地。

  (二)

  沙尘暴肆虐,形成新的生态危机,具体表现为,可利用土地资源减少,土地质量下降。统计数字表明,建国以来全国因沙化而退化的耕地有7722万公顷,退化草地105亿公顷。

  破坏生存条件,出现“生态难民”。全国有5万多个村庄经常受到风沙危害,沙压村舍,沙进人退,成千上万农牧民成为“生态难民”。加剧了西部贫困,扩大了东西部发展的差距。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四分之一生活在沙化地区。

  严重威胁着大中城市、交通运输和水库、河流安全。北京市北部的坝上地区近9年流沙面积增加了899%,直接威胁北京的生态安全。全国有3000多公里铁路、3万公里公路和5万多公里渠道常年受到风沙危害。

  科学研究表明,沙化土地扩大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破坏了沙质地表的植被,具体原因:一是盲目开垦。有资料表明,50年代到70年代末,西北地区先后三次大规模毁草毁林开荒。近几年,特别是在农牧交错区,一些农民为了致富,便把目标投向沙荒地的开垦,毁林毁草的势头很猛。

  二是过度放牧。50年代以来,我国牧区牲畜由2900万头增加到9000多万头,而草地面积却因开垦、退化、沙化而逐年减少。

  三是滥采滥伐。我国沙区现有薪炭林247万公顷,每年能提供薪柴594万吨,仅占实际薪柴需求量的142%,这种巨大缺额造成更大规模的滥砍滥伐,形成恶性循环。

  四是滥挖野生中药材等沙生植物。据测算,每挖一公斤甘草要破坏053至067公顷土地。

  五是水资源利用不合理。大水漫灌既造成水资源浪费,又使土地盐渍化。上游有组织地大规模开垦,违反规划过量用水,修建水利工程拦蓄淡水,造成下游水量减少,河水断流,植被死亡。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到植物根部吸水层以下,造成植被衰败,直至枯死。

  (三)

  防沙治沙是一件备受各国关注的大事,被国际社会列为21世纪人类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其立法也备受重视。全球性公约已经制定,各国立法大体分为三种情况,一是制定单独的法律,二是制定有法律约束力的行动计划,三是在环境法中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加以规范。

  1992年,联合国大会通过47/188号决议,决定成立一个防治沙漠化政府间谈判委员会,起草《联合国关于在发生严重干旱和/或沙漠化的国家特别是非洲防治沙漠化的公约》。1994年在巴黎通过了这个公约,并向所有国家开放签字。目前已有140多个国家签署了公约,我国是1994年签署的。在我国加入公约时,DESERTIFICATION一词翻译为沙漠化,后来我国有关方面决定翻译为荒漠化。

  一些国家单独制定了防沙治沙法律,如丹麦在1539年由国王颁布了防沙法,后在1779年、1792年分别修改了这一法律。日本在明治30年颁布了防沙法,昭和62年进行了一次修改。美国于1719年针对海岸沙丘的破坏情况制定了防止植被破坏的法律,在1976年为联邦土地管理法中规定要将具有历史、自然等资源的荒漠区划定为荒漠保护区。

  澳大利亚在本世纪开始出现土地沙化端倪,联邦议会1936年颁布草原管理条例,1989年制定了土壤保护和土地爱护法案。前苏联1960年颁布了自然保护法,明确规定将受到风力侵蚀的土地列入法律保护的自然客体。

  (四)

  根据联合国公约的规定,目前全球许多国家都分别制定了防止沙漠化行动计划,我国是最早制定行动计划的国家之一,在《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的框架内制定了林业发展计划,将防沙治沙作为一项重要内容。

  在新世纪的前夜,权威部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一项议案,提请审议防沙治沙草案。今年春节刚过,最高立法机关审议了这个草案。这一草案对特殊区域解决沙漠化急剧扩张的特殊紧迫问题,提出了比较有针对性的防沙治沙措施。草案有七章四十九条,对防沙治沙规划、土地沙化的预防、沙化土地的治理、法律责任等都做了明确规定。

  权威人士指出,草案中提出了一些与现行的一些规定相比更为严格的措施,这是必要的。

  用包括法律在内的各种手段进行缚住“黄龙”的尝试,无疑是非常明智的选择。现实又异常急迫,一个大国首都的春天常常飞沙走石,每个国人怎能不汗颜。为了我们国土的郁郁葱葱,为了不再出现新的“生态难民”,让我们“长缨”在手,缚住“黄龙”。

  撒哈拉地区地广人稀,平均每平方公里不足1人。以阿拉伯人为主,其次是柏柏尔人等。居民和农业生产主要分布在尼罗河谷地和绿洲,部分以游牧为主。20世纪50年代以来,沙漠中陆续发现丰富的石油、天然气、铀、铁、锰、磷酸盐等矿。随着矿产资源的大规模开采,改变了该地区一些国家的经济面貌,如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已成为世界主要石油生产国,尼日尔成为著名产铀国。沙漠中也出现了公路网、航空线和新的居民点。

  撒哈拉沙漠气候炎热干燥。然而,令人迷惑不懈的是:在这极端干旱缺水、土地龟裂、植物稀少的矿地,竟然曾经有过繁荣昌盛的远古文明。沙漠上许多绮丽多姿的大型壁画,就是这远古文明的结晶。人们不仅对这些壁画的绘制年代难以稽考,而且对壁画中那些奇怪形状的形象也茫然无知,成为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谜。

  三毛的成名作之一“撒哈拉的故事”,记载了三毛住在撒哈拉沙漠时的有趣事迹,包括她于沙漠当新娘子的经过,而她所动情描写的撒哈拉沙漠披上了一层神秘、浪漫和唯美的色彩。另外“哭泣的骆驼”也收集了有很多令人神往的沙漠故事。

  全境处于副热带高压带控制下,全年大部分时间盛行干热的哈马丹风,降水稀少,干燥炎热,形成典型的热带沙漠气候。大部分地区平均年降水量在50毫米以下,内陆有的地方甚至多年无雨。降水年变率很大。蒸发旺盛,潜在年蒸发量在2000毫米以上,高者达4500~6000毫米,更加剧了气候的干旱。年平均气温一般在25℃以上。7月平均气温35~37℃以上,绝对最高气温超过50℃,而且高温持续时间很长。利比亚阿齐齐耶绝对最高气温曾达58℃,有世界“热极”之称。气温日较差很大,一般为15~30℃,科罗托罗曾观测至382℃的绝对日较差。太阳能资源极其丰富,年日照时数一般都在3600小时以上,中部可达4300小时。

  境内除东部有尼罗河贯穿外流以外,其余全为内流区或无流区,无常年水流,干河谷只降雨时短期有水。部分干河谷是第四纪温暖湿润时期形成的。当时大量降水下渗,成为目前撒哈拉沙漠地下水的主要来源。在阿特斯山前缘凹陷地区和中部高地干河谷及小盆地中,由于地下水出露,形成许多绿洲,成为沙漠中经济活动主要地区,如埃及的锡瓦绿洲、达赫拉绿洲和利比亚的费赞绿洲群、库夫拉绿洲群以及阿尔及利亚的艾因萨拉赫、图古尔特、古拉拉、瓦尔格拉等绿洲。绝大部分绿洲利用地下水进行灌溉,灌溉方式有坎儿井灌溉、井灌、泉水灌溉等。

  植物贫乏,且大部分是旱生植物和短生植物。除绿洲外,乔木和灌木丛极为罕见。沙漠南缘一带植物较多,分布有灌丛和硬质禾本科草类,以三芒草为最多。大西洋沿岸的狭长地带,有较繁茂的多汁大戟属植物。阿哈加尔和提贝斯提高原一带,有地中海类型树种,如金合欢、无花果树、橄榄树、夹竹桃等。一些干谷中有柽柳属植物。绿洲中植物较茂盛,主要是枣椰,品种有20~30种之多。此外,不少地方还散生有矮小的豆科、菊科和十字花科植物。土壤以荒漠土为主,其次为发育程度很浅的石质土和沙土,盐渍土呈片状出现。在绿洲地区分布有较优良的耕作土壤。适应荒漠生态环境,动物具有耐渴、耐饥、视觉和听觉发达以及奔跑迅速的特性。多聚居在干谷、绿洲和湖泊附近草木丰盛处。主要有爬行动物、鸵鸟、鼠类、羚羊、、蝙蝠、猬、狐和骆驼。

  撒哈拉地区地广人稀,平均每平方公里不足1人。以阿拉伯人为主,其次是柏柏尔人等。居民和农业生产主要分布在尼罗河谷地和绿洲,部分以游牧为主。20世纪50年代以来,沙漠中陆续发现丰富的石油、天然气、铀、铁、锰、磷酸盐等矿。随着矿产资源的大规模开采,改变了该地区一些国家的经济面貌,如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已成为世界主要石油生产国,尼日尔成为著名产铀国。沙漠中也出现了公路网、航空线和新的居民点。

  1万年前,在如今成为世界最大沙漠的撒哈拉曾经遍地生长着野草和矮灌木林。但是后来,夏季的气温升高,几乎没有了降雨。这种气候变化使很多古生物遭受灭顶之灾,并迫使那些活下来的物种向其他地区迁徙。

  研究人员说,撒哈拉沙漠另一次程度不太剧烈的气候变化发生在6700至5000年前。

  据波茨坦气象研究所的这些科学家说,撒哈拉地区的沙漠化是11万年以来最剧烈的气候变化之一。这一气象模型表明,人类使用土地对撒哈拉沙漠的形成并不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在干旱少雨的光秃秃的大沙漠里,也可找到水草丛生、绿树成荫,一派生机勃勃的绿洲。这绿洲又是怎样形成的呢?原来高山上的冰雪到了夏天,就会融化,顺着山坡流淌形成河流。河水流经沙漠,便渗入沙子里变成地下水。地下水沿着不透水的岩层流至沙漠低洼地带后,即涌出地面。另外,远处的雨水渗入地下,也可与地下水汇合流到沙漠的低洼地带。或者由于地壳变动,造成不透水的岩层断裂,使地下水沿着裂隙流至低洼的沙漠地带冲出地面。低洼地带有了水,各种生物就应运而生、发育、繁衍,于是形成了绿洲。沙漠里的绿洲,水源丰富,土壤肥沃,适合农作物和其他植物生长。绿洲往往形成奇特的秀丽风光。

在埃及的象形文字脚本是一个书写使用的古埃及人,代表他们的语言系统。由于他们的图画优雅,希罗多德和其他重要的希腊人认为埃及象形文字是神圣的东西,所以他们称它们为“神圣的文字”。因此,象形文字这个词来自希腊语 hiero 'holy' 和glypho 'writing'。在古埃及语言中,象形文字被称为medu netjer,即“众神的话”,因为人们相信书写是众神的发明。

脚本由三种基本类型的符号组成:语标,代表单词;音标,代表声音;和限定词,放在词尾以帮助阐明其含义。因此,与字母系统相比,埃及人使用的符号数量要多得多,最初使用的象形文字超过一千种,后来在中王国时期(公元前 2055-1650 年)减少到约 750 种。在公元 1820 年代,法国人让-弗朗索瓦·商博良 (Jean-François Champollion) 使用公元前 2 世纪的罗塞塔石碑( Rosetta Stone)及其象形文字、通俗文字和希腊文三重文字破译了象形文字。埃及象形文字从上到下按列或从右或从左成行阅读。

埃及象形文字的起源

像大多数古代文字一样,人们对埃及象形文字的起源知之甚少。然而,已经提出了几个假设。最有说服力的观点之一声称它们来自生活在尼罗河以西沙漠的史前狩猎社区制作的岩石,他们显然熟悉通过视觉图像进行交流的概念。这些岩石图像上描绘的一些图案也出现在埃及早期前王朝文化的陶器上 这在 Naqada II 时期(公元前 3500-3200 年)尤为明显。这些船只被埋葬在坟墓中,而且在 Naqada III/Dynasty 0 时期(公元前 3200-3000 年)的坟墓中也发现了最早的、安全日期确定的埃及象形文字实例。

公元前 3100 年左右,在 Abydos 的墓地 U,墓j 中,埋葬了一位当地精英。他是个有钱人,大概是个统治者,随葬的物品有好几百个,还有一个象牙权杖等。其中许多物品被洗劫一空,我们之所以知道这些物品,是因为大约有 150 个幸存的标签,其中包含埃及已知最早的文字。

埃及象形文字的材料形式和使用

在 Abydos Uj 墓中发现的标签被雕刻在由木头或象牙制成的小矩形上,角上有一个洞,这样它们就可以贴在不同的物品上。其他铭刻表面,如陶瓷、金属和石头(薄片和石柱)也来自早期皇家墓葬。

纸莎草纸是埃及主要的便携式书写工具,出现在第一王朝(公元前 3000-2890 年)期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幸存例子来自在登王的官员赫玛卡墓中发现的空白卷。埃及抄写员使用纸莎草纸和其他替代书写表面,包括通常由木头制成的书写板。直到第十八王朝末期(公元前 1550-1295 年),这些木板都覆盖着一层可以清洗和重新涂抹的白色石膏,提供了一个方便的可重复使用的表面。泥板的例子,一种在美索不达米亚流行的媒介,可以追溯到旧王国晚期(公元前 2686-2160 年)在达赫拉绿洲中被发现,该地区远离生产纸莎草的各个地点。骨头、金属和皮革是用于书写的其他类型的材料。还发现了可追溯到新王国(公元前 1550-1069 年)的皮革上的幸存铭文,但与纸莎草相比,皮革的保存较差,因此无法确定皮革的使用范围。

在阿比多斯发现的铭文显示了不同类型的信息:其中一些是数字,其他被认为表明货物的来源,最复杂的显示与统治者控制的经济活动相关的行政信息。在 0 王朝的墓葬中,在陶器和石器上(以及附在其上的标签上)的标志被用来表明其内容的所有权,可能与税收和其他会计数据有关。陶器上的标志变得越来越标准化,并且由于这些陶器标记被认为表达了有关器皿内容物(包括其出处)的信息,这种趋势可能反映了记录保存和管理控制的复杂性的增长。

在前王朝晚期/王朝早期过渡时期(公元前 3000 年),我们找到了在皇家艺术背景下书写以纪念皇家成就的例子。在这种情况下,文字出现在仪式用的鲭头、丧葬石碑和供奉的调色板上:这些物品的功能是在统治者一生的成就以及他与各种神灵的关系方面纪念统治者 公元前 2500 年左右,我们发现了埃及文学中最古老的已知例子,即刻在金字塔墙壁上的“金字塔文本”,后来在公元前 2000 年左右,出现了一种被称为棺材文本的新型文本,这是一组神奇的和刻在棺材上的礼仪咒语。

古代象形文字的发展

随着埃及文字在其悠久的历史中不断发展,埃及象形文字的不同版本也随之发展起来。除了传统的象形文字外,还有两种草书等价物:hieratic 和 demotic。

象形文字

这是该剧本最古老的版本,其特点是其优雅的图画外观。这些标志通常出现在纪念碑铭文和陪葬品中。

神圣的

在想要简化书写过程的牧师和寺庙抄写员的鼓励下,象形文字逐渐风格化并衍生为神圣的“牧师”文字。人们相信,hieratic 或多或少与象形文字同时被发明和发展。在墓葬中发现的一些象形文字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公元前 3200-3000 年采用皇家serekhs的形式,这是国王名字的程式化格式。一些写在陶器上的serekhs有草书格式的象形文字,可能是神职人员的过早阶段。Hieratic 总是从右到左书写,主要写在ostraca 上 (陶片)和纸莎草纸,它不仅用于宗教目的,还用于公共、商业和私人文件。

通俗的

公元前 7 世纪左右,一种被称为通俗“流行”的更简略的没有任何图形痕迹的文字开始使用。埃及人称其为sekh shat,“为文件而写作”。除了宗教和丧葬铭文外,世俗逐渐取代了神职。虽然hieratic仍然带有一些象形文字外观的痕迹,但demotic没有图形痕迹,并且很难将其与其等效的象形文字联系起来。

传说埃及象形文字的起源

根据埃及传统,透特神创造文字是为了让埃及人更聪明并增强他们的记忆力。然而,雷神不同意:他说将象形文字交付给人类将使他们通过书面文件来思考他们的记忆和历史,而不是依靠他们代代相传的实际记忆。在 Re 看来,写作会削弱人们的记忆力和智慧。尽管有 Re 的意愿,透特还是将写作技巧提供给了一些选定的埃及人,即抄写员。在古埃及,文士因其使用这种神恩的知识和技能而受到高度尊重,这个职位是社会向上流动的工具。

破译象形文字

多年来,人们根本无法理解象形文字。公元 1798 年,拿破仑·波拿巴 (Napoleon Bonaparte) 与许多研究人员一起前往埃及,他们复制了一些埃及文本和图像。一年后,罗塞塔石碑被发现,这是托勒密五世的一项法令,其文字是用希腊文、通俗文字和象形文字书写的。

最后,Jean-François Champollion 揭开了这个谜团。他通过比较象形文字和希腊译文,确定了写在罗塞塔石碑上的托勒密五世的名字。然后,他继续研究这些名字,使用菲莱(现位于英格兰多塞特)的方尖碑。方尖碑上写着托勒密和克利奥帕特拉的名字。这使得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代表声音、思想和文字的信号的混合体,而不是一个普通的字母表。商博良在破译罗塞塔石碑方面的成就解开了古埃及书写系统的秘密,让世界最终读懂了埃及的历史。

埃及象形文字的衰落

在埃及的托勒密时期(公元前332-30 年)和罗马时期(公元前 30 年-公元 395 年),希腊和罗马文化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到公元 2 世纪,基督教开始取代一些传统的埃及邪教。基督教化的埃及人开发了科普特字母(希腊字母表的一个分支),这是埃及语言发展的最后阶段,用来代表他们的语言。

早在公元 2 世纪就记录了完整的 32 个字母的科普特字母表的例子。它的使用不仅反映了基督教在埃及的扩张,而且还代表了一次重大的文化分裂:科普特语是埃及语言中使用的第一个字母文字。最终,埃及象形文字被科普特文字取代。在科普特字母表中,只有少数通俗文字的符号幸存下来。近两千年来,古代诸神的书面语言被遗忘,直到商博良的伟大发现。

  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除南极洲之外最大的荒漠,位于非洲北部,气候条件极其恶劣,是地球上最不适合生物生长的地方之一。阿拉伯语撒哈拉意即“大荒漠”。位于阿特拉斯山脉和地中海以南(约北纬35°线),约北纬14°线(250毫米等雨量线)以北,西起大西洋海岸,东到红海之滨。横贯非洲大陆北部,东西长达5600公里,南北宽约1600公里,总面积约9,065,000平方公里,约占非洲总面积32%。可以将整个美国本土装进去,“撒哈拉”这个名称来源于阿拉伯语صحراء,是从当地游牧民族图阿雷格人的语言引入的,在其语言中就是“沙漠”的意思。这块沙漠大约形成于二百五十万年以前。

  撒哈拉沙漠西从大西洋沿岸开始,北部以阿特拉斯山脉和地中海为界,东部直抵红海,南部到达苏丹和尼日尔河河谷。撒哈拉沙漠分为几部分:西撒哈拉;中部高原山地(包括位于阿尔及利亚的阿哈加尔高原,位于尼日尔的艾尔高原和位于乍得的提贝斯提高原;东部是最为荒凉的区域,为特内雷沙漠和利比亚沙漠。撒哈拉沙漠的最高点为位于提贝斯提高原中的库西山,海拔为3415米。

  撒哈拉沙漠将非洲大陆分割成两部分,北非和南部黑非洲,这两部分的气候和文化截然不同,撒哈拉沙漠南部边界是半干旱的热带稀树草原,阿拉伯语称为“萨赫勒”,再往南就是雨水充沛,植物繁茂的南部非洲,阿拉伯语称为“苏丹”,意思是黑非洲。

  形成原因:

  1)北非位于北回归线两侧,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干热的下沉气流,且非洲大陆南窄北宽,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的范围大,干热面积广。

  (2)北非与亚洲大陆紧邻,东北信风从东部陆地吹来,不易形成降水,使北非更加干燥。

  (3)北非海岸线平直,东侧有埃塞俄比亚高原,对湿润气流起阻挡作用,使广大内陆地区受不到海洋的影响。

  (4)北非西岸有加那利寒流经过,对西部沿海地区起到降温减湿作用,使沙漠逼近西海岸。

  (5)北非地形单一,地势平坦,起伏不大,气候单一,形成大面积的沙漠地区。

  从公元前2500年开始,撒哈拉已经变成和目前状态一样的大沙漠,成为当时人类无法逾越的障碍,仅仅在绿洲有一些居民,商业往来很少能穿越沙漠。只有尼罗河谷是一个例外,由于有充分的水源,这里成为植物生长繁茂的区域,也成为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但是尼罗河有几个无法通航的大瀑布,也为商业贸易造成很大的障碍。不过埃及还是能够通过这里将铁器技术,也许还有帝王的观念传播到南方的努比亚以及更靠南的地方。

  到了公元前500年时,古希腊和腓尼基人开始对这一地区产生影响,希腊商人顺着沙漠东部的边缘地带开发商机,在红海沿岸建立了许多商业殖民地。迦太基则沿着大西洋沿岸在沙漠西部开发,但是由于大西洋风波险恶,也没有充分的市场,所以他们的探索从没有超过现在摩洛哥所在的范围。中央集权的国家只分布在沙漠的北部和东部边缘,他们的权力达不到沙漠腹地,所以这些生活在沙漠边缘的人经常受到在沙漠中游牧的柏柏尔人的袭击。

  撒哈拉沙漠历史上最大的变化来源于入侵的阿拉伯人带来的骆驼,它们使贸易往来可以穿越沙漠,北方地中海沿岸的酋长们将马匹和工艺品运到南方,南方的萨赫尔王国由于出口黄金和盐而变得富裕强大。沙漠中的绿洲成为商业中心,逐渐被北方的酋长们控制起来了。

  这种状态持续了几个世纪,直到欧洲人发明了大帆船,首先是葡萄牙人绕过撒哈拉去掠取几内亚的资源,然后其他欧洲国家也紧跟其后,撒哈拉很快就失去商业价值。

  虽然殖民者们忽视了撒哈拉沙漠的价值,但现代却发现很多有价值的矿藏,包括阿尔及利亚和利比亚的油气资源,摩洛哥和西撒哈拉的磷矿。

  从50万年前开始,就有人类在撒哈拉沙漠边缘生活。在上一个冰河时期,撒哈拉还不是一个沙漠,气候类似于现在的东非,在沙漠地带发现了大约有3万幅古代的岩画,其中有一半左右在阿尔及利亚南部的恩阿杰尔高原,描绘的都是河流中的动物,如鳄鱼等。同时也发现过恐龙的化石。但现在的撒哈拉自从公元前3000年起,除了尼罗河谷和分散在沙漠中的绿洲附近,已经几乎没有大面积的植被存在了。

  现在还有大约250万人生活在撒哈拉范围内,主要分布在毛里塔尼亚、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有属于阿拉伯语系的柏柏尔人,图阿雷格人,撒哈威人和摩尔人;以及一些黑人种族,如图布人,努比亚人,萨哈威人和卡努里人。在撒哈拉范围内最大的城市是毛里塔尼亚的首都努瓦克肖特,此外比较重要的还有阿尔及利亚的塔曼腊塞特,马里的廷巴克图,尼日尔的阿加德兹,利比亚的加特和乍得的法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

原文地址:https://pinsoso.cn/meirong/331063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2-17
下一篇2024-02-17

随机推荐

  • 适合28岁护肤品牌有哪些?能不能推荐几款?

    适合28岁女生使用的护肤品牌有:雅诗兰黛、资生堂、芭比布朗、cpb肌肤之钥。雅诗兰黛(Estee Lauder)是美国雅诗兰黛公司旗下的化妆品旗舰品牌,以抗衰修护护肤品闻名。雅诗兰黛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化妆品、护肤品和香水的大型生产商和销售商。

    2024-04-15
    65500
  • 妮维雅和欧莱雅哪个好?妮维雅是哪国的品牌?

    妮维雅这个品牌大家都比较熟悉,很多人都会想到它们家的洗面奶,还经常被拿来和其他的护肤品牌做比较,比如说欧莱雅这个品牌,因为欧莱雅的护肤产和妮维雅一样也是有男士和女士的,那妮维雅和欧莱雅哪个好?妮维雅是哪国的品牌?1、妮维雅和欧莱雅哪个好妮维

    2024-04-15
    53300
  • 妈妈用的护肤品|后天气丹

    针对妈妈们用的护肤品做了个推荐,价位大概是200-600左右,这段时间有好多小仙女私信咨询我,不同肤质以及不同价位的后-津率享套盒后-津率享套盒:抗皱首选,这个系列有淡淡的人参味,滋润不油腻,清爽不干燥,适合30岁以上的干性混干肌肤,改善

    2024-04-15
    61400
  • eec黑松露奢养护肤套怎么用

    eec黑松露奢养护肤套装的使用顺序如下:1 先用eec套装中的洁面产品进行面部清洁,早晚各一次。2 使用爽肤水,这可以帮助肌肤补充水分,保持水油平衡。3 使用精华液,它的营养成分浓度较高,能够让肌肤看起来更加有光泽和弹性。使用时可以适当按摩

    2024-04-15
    53600
  • 天气丹水云系列好用吗

    好用。天气丹套盒里的乳液对于皮肤的维稳效果相当不错,天气丹乳液的质地不厚重,使用起来不会让肌肤产生负担感,保湿力度也很高,适合全肤质所有人群使用。天气丹套盒中还有一盒面霜,天气丹面霜质地比较绵密,可以牢牢锁住之前所使用护肤品中的营养成分。有

    2024-04-15
    47500
  • spa流程怎么做

    SPA是希腊语SOLUSPARAQUA的缩写,意为健康在水中,是指人们利用天然的水资源结合沐浴、按摩和香薰中促进新陈代谢,满足人体视觉、味觉、触觉、嗅觉和思考,达到一种身心从航快的享受。随伊姿贝尔小编一起走进曼妙,芬芳的SPA护理,看看身体

    2024-04-15
    38600
  • 天气丹用完了 可以买小样装进去吗

    可以装小样进去。一般来说买小样会比正装更实惠一些的。天气丹是一个属于化妆品行业的品牌(商标号14892164),所有方是天气丹化妆品有限公司,该品牌于2016年5月21日在广东省广州市创立。品牌理念:做好民族品牌和产品,讲好中国文化和故事。

    2024-04-15
    4590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