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有谁??

曾经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有谁??,第1张

历届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有很多,这里简单列举一下2017年的诺贝尔奖得主:

美国的杰弗理·霍尔 、迈克尔·罗斯巴殊、迈克尔·杨,发现了控制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美国的雷纳·维斯、巴里·巴里什、基普·索恩在LIGO探测器和引力波观测方面,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

雅克·杜波切、特 阿希姆·弗兰克、理查德·亨德森发展了冷冻电子显微镜技术,以很高的分辨率确定了溶液里的生物分子的结构,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日裔英籍的石黑一雄,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他的小说富有激情的力量,在我们与世界连为一体的幻觉下,他展现了一道深渊。”    

国际废除核武器运动(ICAN)(非政府组织),十年来致力让原子弹走入历史,也是2017年122国签署的禁止核子扩散条约(NPT)重要倡导者。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

美国的理查德·塞勒 ,在行为经济学领域的贡献,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3100万瑞典克朗)作为基金在1900年创立的。诺贝尔奖分设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和平五个奖项,以基金每年的利息或投资收益授予世界上在这些领域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人,于1901年首次颁发。诺贝尔奖包括金质奖章、证书和奖金。1968年,瑞典国家银行在成立300周年之际,捐出大额资金给诺贝尔基金,增设"瑞典国家银行纪念诺贝尔经济科学奖",1969年首次颁发,人们习惯上称这个额外的奖项为诺贝尔经济学奖。

诺贝尔:诺贝尔生于瑞典的斯德哥尔摩,是杰出的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企业家。他一生共获得技术发明专利355项,其中以硝化甘油制作炸药的发明最为闻名,他不仅从事研究发明,而且进行工业实践,兴办实业,在欧美等五大洲20个国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财富。1896年12月10日,诺贝尔在意大利逝世。逝世的前一年,他留下了遗嘱,设立诺贝尔奖。经过几年的筹备,1900年6月,诺贝尔基金会成立,并于次年诺贝尔逝世5周年纪念日,即1901年12月10日,首次颁发诺贝尔奖。自此以后,除因战时中断外,每年的这一天分别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和挪威首都奥斯陆举行隆重的授奖仪式。1968年,瑞典国家银行(世界上最古老的中央银行)于成立300周年之际,提供资金增设诺贝尔经济奖(全称为瑞典中央银行纪念阿尔弗雷德·伯恩德·诺贝尔经济科学奖金,亦称纪念诺贝尔经济学奖,并于1969年开始与其他5项奖同时颁发。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评选原则是授予在经济科学研究领域作出有重大价值贡献的人,并优先奖励那些早期作出重大贡献者。

奖项设置:诺贝尔化学奖;诺贝尔物理学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和平奖;诺贝尔经济学奖。

诺贝尔奖华人得主:

李政道:1926年生于上海,美籍华人,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31岁;  

杨振宁:1922年生于安徽,美籍华人,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35岁;

丁肇中:1936年生于美国,美籍华人,197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40岁;

李远哲:1936年生于台湾,美籍华人,1986年诺贝尔获化学奖,时年50岁;

朱棣文:1948年生于美国,美籍华人,1997年诺贝尔获物理学奖,时年49岁;

崔琦:   1939年生于河南,美籍华人,1998年诺贝尔获物理学奖,时年59岁;

高行健:1948年生于江西,获奖的同年加入法国国籍,2000年诺贝尔获文学奖,时年52岁。

钱永健:1952年出生于纽约,美国华裔化学家,中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堂侄。现为美国科学院院士、医学院院士,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化学及药理学两系教授。他发明多色莹光蛋白标记技术,为细胞生物学和神经生物学发展带来一场革命。2008年10月8日与两位美科学家共享诺贝尔化学奖。

高锟:2009年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华裔科学家高锟以及美国科学家威拉德·博伊尔和乔治·史密斯。瑞典皇家科学院表示,高锟教授获奖是因为他在“有关光在纤维中的传输以用于光学通信方面”做出了突破性成就。

莫言:2012年10月11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奖委员会解释莫言的获奖原因时表示,莫言“用魔幻般的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和现代融为一体”。莫言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屠呦呦:女,1930年12月30日生,药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2015年10月5日,因发现青蒿素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首位获得诺奖科学类奖项的中国人。

1901年 J H 范霍夫(荷兰人)发现溶液中化学动力学法则和渗透压规律

1902年 E H 费歇尔(德国人)合成了糖类以及嘌噙诱导体

1903年 S A 阿雷尼乌斯(瑞典人)提出电解质溶液理论

1904年 W 拉姆赛(英国人)发现空气中的惰性气体

1905年 A 冯·贝耶尔(德国人)从事有机染料以及氢化芳香族化合物的研究

1906年 H 莫瓦桑(法国人)从事氟元素的研究

1907年 E 毕希纳(德国人)从事酵素和酶化学、生物学研究

1908年 E 卢瑟福(英国人)首先提出放射性元素的蜕变理论

1909年 W 奥斯特瓦尔德(德国人)从事催化作用、化学平衡以及反应速度的研究

1910年 O 瓦拉赫(德国人)脂环式化合物的奠基人

1911年 M 居里(法国人)发现镭和钋

1912年 V 格林尼亚(法国人)发明了格林尼亚试剂 —— 有机镁试剂

P 萨巴蒂(法国人)使用细金属粉末作催化剂,发明了一种制取氢化不饱和烃的有效方法

1913年 A 维尔纳 (瑞士人)从事配位化合物的研究以及分子内原子化合价的研究

1914年 TW 理查兹(美国人)致力于原子量的研究,精确地测定了许多元素的原子量

1915年 R 威尔斯泰特(德国人)从事植物色素(叶绿素)的研究

1916---1917年 未颁奖

1918年 F 哈伯(德国人)研究和发明了有效的大规模合成氨法

1919年 未颁奖

1920年 WH 能斯特(德国人)从事电化学和热动力学方面的研究

1921年 F 索迪(英国人)从事放射性物质的研究,首次命名“同位素”

1922年 FW 阿斯顿(英国人) 发现非放射性元素中的同位素并开发了质谱仪

1923年 F 普雷格尔(奥地利人)创立了有机化合物的微量分析法

1924年 未颁奖

1925年 RA 席格蒙迪(德国人)从事胶体溶液的研究并确立了胶体化学

1926年 T 斯韦德贝里(瑞典人)从事胶体化学中分散系统的研究

1927年 HO 维兰德(德国人)研究确定了胆酸及多种同类物质的化学结构

1928年 A 温道斯(德国人)研究出一族甾醇及其与维生素的关系

1929年 A 哈登(英国人),冯·奥伊勒 – 歇尔平(瑞典人)阐明了糖发酵过程和酶的作用

1930年 H 费歇尔(德国人)从事血红素和叶绿素的性质及结构方面的研究

1931年 C 博施(德国人),F贝吉乌斯(德国人)发明和开发了高压化学方法

1932年 I 兰米尔 (美国人) 创立了表面化学

1933年 未颁奖

1934年 HC 尤里(美国人)发现重氢

1935年 JFJ 居里,IJ 居里(法国人)发明了人工放射性元素

1936年 PJW 德拜(美国人)提出分子磁偶极距概念并且应用X射线衍射弄清分子结构

1937年 W N 霍沃斯(英国人) 从事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C的结构研究

P 卡雷(瑞士人) 从事类胡萝卜、核黄素以及维生素 A、B2的研究

1938年 R 库恩(德国人) 从事类胡萝卜素以及维生素类的研究

1939年 A 布泰南特(德国人)从事性激素的研究

L 鲁齐卡(瑞士人) 从事萜、聚甲烯结构方面的研究

1940年—1942年 未颁奖

1943年 G 海韦希(匈牙利人)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化学和物理变化过程

1944年 O 哈恩(德国人) 发现重核裂变反应

1945年 AI魏尔塔南(芬兰人)研究农业化学和营养化学,发明了饲料贮藏保养鲜法

1946年 J B 萨姆纳(美国人) 首次分离提纯了酶

J H 诺思罗普,W M 斯坦利(美国人) 分离提纯酶和病毒蛋白质

1947年 R 鲁宾逊(英国人)从事生物碱的研究

1948年 A W K 蒂塞留斯(瑞典人) 发现电泳技术和吸附色谱法

1949年 WF 吉奥克(美国人)长期从事化学热力学的研究,物别是对超温状态下的物理反应的研究

1950年 OPH 狄尔斯和K阿尔德(德国人)发现狄尔斯-阿尔德反应及其应用

1951年 GT 西博格、EM 麦克米伦(美国人) 发现超铀元素

1952年 AJP 马丁、RLM 辛格(英国人)开发并应用了分配色谱法

1953年 H 施陶丁格(德国人)从事环状高分子化合物的研究

1954年 LC鲍林(美国人)阐明化学结合的本性,解释了复杂的分子结构

1955年 V 维格诺德 (美国人)确定并合成了含硫的生物体物质(特别是后叶催产素和增压素)

1956年 CN 欣谢尔伍德(英国人)

NN 谢苗诺夫(俄国人)提出气相反应的化学动力学理论(特别是支链反应)

1957年 AR 托德(英国人)从事核酸酶以及核酸辅酶的研究

1958年 F 桑格(英国人)从事胰岛素结构的研究

1959年 J 海洛夫斯基(捷克人)提出极谱学理论并发明了电化学分析中的极谱分析法

1960年 WF 利比(美国人)发明了“放射性碳素年代测定法”

1961年 M 卡尔文(美国人)提示了植物光合作用机理

1962年 MF 佩鲁茨、JC 肯德鲁(英国人)测定了蛋白质的精细结构

1963年 K 齐格勒(德国人)、G 纳塔(意大利人)发现了利用新型催化剂进行聚合的方法,并从事这方面的基础研究

1964年 DMC 霍金英(英国人)使用X射线衍射技术测定复杂晶体和大分子的空间结构

1965年 RB 伍德沃德(美国人)因对有机合成法的贡献

1966年 RS 马利肯(美国人)用量子力学创立了化学结构分子轨道理论,阐明了分子的共价键本质和电子结构

1967年 RGW诺里会、G 波特(英国人)

M 艾根(德国人)发明了测定快速 化学反应的技术

1968年 L 翁萨格(美国人)从事不可逆过程热力学的基础研究

1969年 O 哈塞尔(挪威人)、KHR 巴顿(英国人)为发展立体化学理论作出贡献

1970年 LF 莱洛伊尔(阿根廷人)发现糖核苷酸及其在糖合成过程中的作用

1971年 G 赫兹伯格(加拿大人)从事自由基的电子结构和几何学结构的研究

1972年 CB 安芬森(美国人)确定了核糖核苷酸酶的活性区位研究

1973年 EO 菲舍尔(德国人)、G 威尔金森(英国人)从事具有多层结构的有机金属化合物的研究

1974年 PJ 弗洛里(美国人)从事高分子化学的理论、实验两方面的基础研究

1975年 JW 康福思(澳大利亚人)研究酶催化反应的立体化学

V普雷洛格(瑞士人)从事有机分子以及有机分子的立体化学研究

1976年 WN 利普斯科姆(美国人)从事甲硼烷的结构研究

1977年 I 普里戈金(比利时人)主要研究非平衡热力学,提出了“耗散结构”理论

1978年 PD 米切尔(英国人)从事生物膜上的能量转换研究

1979年 HC 布朗(美国人)、G 维蒂希(德国人)研制了新的有机合成法

1980年 P 伯格(美国人)从事核酸的生物化学研究

W吉尔伯特(美国人)、F 桑格(英国人)确定了核酸的碱基排列顺序

1981年 福井谦一(日本人)、R 霍夫曼(英国人) 应用量子力学发展了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和前线轨道理论

1982年 A 克卢格(英国人)开发了结晶学的电子衍射法,并从事核酸蛋白质复合体的立体结构的研究

1983年 H陶布(美国人)阐明了金属配位化合物电子反应机理

1984年 RB 梅里菲尔德(美国人)开发了极简便的肽合成法

1985年 J卡尔、HA豪普特曼(美国人)开发了应用X射线衍射确定物质晶体结构的直接计算法

1986年 DR 赫希巴奇、李远哲(中国台湾人)、

JC波利亚尼(加拿大人)研究化学反应体系在位能面运动过程的动力学

1987年 CJ佩德森、DJ 克拉姆(美国人)

JM 莱恩(法国人)合成冠醚化合物

1988年 J 戴森霍弗、R 胡伯尔、H 米歇尔(德国人)分析了光合作用反应中心的三维结构

1989年 S 奥尔特曼, TR 切赫(美国人)发现RNA自身具有酶的催化功能

1990年 EJ 科里(美国人)创建了一种独特的有机合成理论——逆合成分析理论

1991年 RR 恩斯特(瑞士人)发明了傅里叶变换核磁共振分光法和二维核磁共振技术

1992年 RA 马库斯(美国人)对溶液中的电子转移反应理论作了贡献

1993年 KB 穆利斯(美国人)发明“聚合酶链式反应”法

M 史密斯(加拿大人)开创“寡聚核苷酸基定点诱变”法

1994年 GA 欧拉(美国人)在碳氢化合物即烃类研究领域作出了杰出贡献

1995年 P克鲁岑(德国人)、M 莫利纳、

FS 罗兰(美国人)阐述了对臭氧层产生影响的化学机理,证明了人造化学物质对臭氧层构成破坏作用

1996年 RF柯尔(美国人)、HW克罗托因(英国人)、

RE斯莫利(美国人)发现了碳元素的新形式——富勒氏球(也称布基球)C60

1997年 PB博耶(美国人)、JE沃克尔(英国人)、

JC斯科(丹麦人)发现人体细胞内负责储藏转移能量的离子传输酶

1998年 W科恩(奥地利)J波普(英国)提出密度泛函理论

1999年 艾哈迈德-泽维尔(美籍埃及人)将毫微微秒光谱学应用于化学反应的转变状态研究

2000年 黑格(美国人)、麦克迪尔米德(美国人)、白川秀树(日本人)因发现能够导电的塑料有功

2001年 威廉·诺尔斯(美国人)、野依良治(日本人)在“手性催化氢化反应”领域取得成就

巴里·夏普莱斯(美国人)在“手性催化氢化反应”领域取得成就。

2002年 约翰-B-芬恩(美国人)、田中耕一(日本人)在生物高分子大规模质谱测定分析中发展了软解吸附作用电离方法。

库特-乌特里希(瑞士)以核电磁共振光谱法确定了溶剂的生物高分子三维结构。

2003年 阿格里(美国人)和麦克农(美国人)研究细胞膜水通道结构极其运作机理

2004年 阿龙·切哈诺沃(以色列)、阿夫拉姆·赫什科(以色列)、

欧文·罗斯(美国)发现了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一种蛋白质“死亡”的重要机理

2005年 伊夫·肖万(法国)、罗伯特·格拉布(美国)、理查德·施罗克(美国)研究了有机化学的烯烃复分解反应

2006年 罗杰·科恩伯格(美国) “真核转录的分子基础”

2007年 格哈德·埃特尔(德国) 固体表面化学研究

2008年 下村修(美籍日裔)、马丁•查尔非(美国)、钱永健(美籍华裔) GFP(绿色荧光蛋白)的发现与进一步研究

2009年 万卡特拉曼-莱马克里斯南(美籍英裔) 、托马斯-施泰茨(美国)、阿达-尤纳斯(以色列) “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

波恩 莱茵弗里德里希·威廉大学(Rheinische Friedrich-Wilhelms-Universität Bonn) ,简称波恩大学,是德国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大学之一,位于前联邦德国首都,北莱茵-威斯伐伦州的波恩市。作为一所世界一流的公立大学,她的前身是创建于1777年的科隆公国学院。

波恩大学坐落在风景秀丽的波恩,是18世纪启蒙运动的产物。作为德国最杰出的综合性大学之一,波恩大学自建校以来培养了多名包括 诺贝尔奖 、菲尔茨奖、莱布尼茨奖及普利兹克奖 得主在内的众多优秀的毕业生。其在社会科学(法学、政治学、经济学等)、数学及医学界的教学和科研实力蜚声世界。

2019年USNEW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世界第106位。

基本介绍 中文名 :波恩大学 英文名 :Rheinische Friedrich-Wilhelms-Universität Bonn(德) 简称 :Universität Bonn/ University of Bonn 校训 :为了太阳升起,我才来到这个世界。 创办时间 :1786年 所属地区 :德国北莱茵-威斯伐伦州波恩市 类别 :公立大学 学校类型 :研究型综合大学 学校属性 :世界著名大学 主要院系 :神学院、法律和国民经济学院、医学院等 主要奖项 :诺贝尔奖

菲尔兹奖

莱布尼茨奖

普利兹克奖 现任校长 :Prof Dr Michael Hoch 知名校友 :马克思,贝多芬,海涅,尼采,本笃十六世,阿登纳等 教授 :555人(2016年) 学生 :35619人(留学生4000人) 图书馆 :58座 官网 ::uni-bonnde/ 联盟 :U15大学联盟 联盟 :欧洲大学联盟(牛津大学牵头十校) 年度预算 :625亿欧元 学校介绍,综述,参与联盟,排名及声誉,位置和建筑,院校历史,前身,成立时间,20世纪,21世纪,人物,著名校友,诺贝尔奖得主,其他著名学者,办学规模,机构设定,院系设定,科研重点,实验室,语言要求,学校环境, 学校介绍 综述 波恩莱茵弗里德里希·威廉大学 (Rheinische Friedrich-Wilhelms-Universität Bonn),根据普鲁士国王弗雷德里希·威廉三世命名,简称波恩大学,是位于德国北莱茵-威斯伐伦州波恩市的一所公立大学,也是欧洲大学联盟和德国U15大学联盟的成员。其主楼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德国莱茵河畔,是一所著名的研究型大学。在2016夏季学期,约35,619名学生就读,其中有大约4000名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其最著名的学生有 7位诺贝尔奖得主,14位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奖获得者,2位菲尔兹奖获得者,德意志帝国皇帝 威廉二世 ,教皇 本笃十六世 ,诗人 海涅 ,乐圣 贝多芬 ,伟大的革命导师 马克思 ,联邦德国第一任总理 康拉德·阿登纳 ,魏玛共和国总理 海因里希·布吕宁 ,被誉为“欧洲之父”的法国总理 罗贝尔·舒曼 尼采 约瑟夫·熊彼特 约瑟夫·戈培尔 等。 她是18世纪启蒙运动的产物。1777年,人们就在波恩建立了一所高等学校---- 科隆公国学院 ,以促进蓬勃的启蒙运动继续发展,1784年又把它改建为大学,这就是波恩大学的前身。不久,拿破仑一世进攻神圣罗马帝国,莱茵地区被占,波恩失守,莱茵河左岸划归法国。于是科隆公国大学被迫解散。由于法国人带来了全新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因而使这所学校成为封建保守思想和自由的意识形态论争的大讲坛。拿破仑失败后,波恩重归普鲁士统治。在当时著名进步思想家洪堡创议、普鲁士国王弗里德利希·威廉三世帮助下,学校于1818年10月成为普鲁士第六所大学, 接管了学校。1828年,学校将捐助者的名字作为学校校名,即 莱茵波恩弗里德利希·威廉大学 ,简称波恩大学。至此,学校各领域的发展开始进入了正轨。 2016年波恩大学的日常经费是5718亿欧元,除此以外还有1537亿欧元的来自第三方的研究经费,以及2860万欧元的医学经费。 参与联盟 波恩大学是德国的大型高校、研究型高校联盟—— U15大学联盟 的重要成员。该联盟的15所德国顶尖高校,占德国高校总数的13%,承担了37%的第三方资助、60%的医科资助、43%的博士授予,并获得了43%的莱布尼茨奖。 波恩大学同时也是由牛津大学于1990年牵头成立的 欧洲大学联盟 (拉丁语: Europaeum )的重要创始成员。由欧洲十所大学组成的该联盟,旨在通过促进包括牛津大学、巴黎第一大学、波恩大学、莱顿大学等在内的十所欧洲大学的学术研究来推动欧洲高等教育的整体进步。以此加强各大学之间的学术交流,以及语言、历史和文化方面的相互学习。 排名及声誉 德国一直主张大学均衡发展的理念,每个大学都有自身强势学科。波恩大学部分突出学科排名如下: 经济学 :依据权威的蒂尔堡大学“全球经济学研究机构排名”(Tilburg University Wordwide Economics Schools Research Ranking)(2012-2016),位列全德第 1 ,世界第 22 名;依据ARWU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位列全德第 1 ,世界第 35 名; 法学 :结合德国经济周刊和CHE综合排名,位列全德第 3 名; 数学 :依据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位列全德第 1 ,世界第 43 名;依据ARWU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位列全德第 1 ,世界第 29 名;依据USNew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位列全德第 1 ,世界第 34 名; 农学 :依据USNew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位列全德第 3 ,世界第 63 名; 物理学 :依据THE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位列全德第 5 ,世界第 47 名;依据ARWU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位列全德第 4 ,世界第 51-75 名; 计算机科学 :依据ARWU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位列全德第 2 ,世界第 151-200 名; 免疫学 :依据USNew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位列全德第 3 ,世界第 45 名; 空间科学 :依据USNew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位列全德第 3 ,世界第 67 名。 波恩大学在公认的世界大学排名榜单中的名次如下: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导USNews世界大学排名: 2018年 世界排名第 104 ,德国排名第 5 上海交通大学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 2018年 世界排名第 101-150 ,德国排名第 5-7 泰晤士高等教育(THE)世界大学排名: 2018年世界排名第 100 ,德国排名第 10 CWUR世界大学排名: 2018 - 2019年 世界排名第 115 ,德国排名第 6 位置和建筑 波恩大学并非校园式大学,而是各个建筑分布于整个城市内。大学主楼即前科隆选帝侯宫殿位于市中心,该地区分布著一些现代建筑如法学院,神学院和哲学院等。 大学主楼(前选帝侯宫殿) 自然学科主要集中在泊波尔多夫区,以泊波尔多夫宫殿和其他一些19世纪建筑,以及一些新建的现代建筑作为办公楼。泊波尔多夫宫殿花园自1819年作为植物园而存在。计算机学科分布在两个位置:老的供给中心和国家机关楼(前警察总部等)。心理学位于城北的LVR医院。医药学位于维努斯贝格。个别机构和设施分布在其他城区,如天文学,化学和部分医药学等。 大学及州图书馆 波恩大学四个校区在波恩市分布如下: Campus City (Hauptgebäude, Juridicum) 市中心校区(主楼,法学院) Campus Poppelsdorf 泊波尔多夫校区 校区分布图 Campus Endenich 安德尼希校区 Bonn-Venu erg (Universitätsklinikum) 维努斯贝格校区(大学医学部) 总体而言大学拥有371幢建筑,2座宫殿和58座图书馆。除了教学和行政自用还包括由学生服务中心负责的4个食堂和34栋学生宿舍约4200间房间。 院校历史 前身 波恩大学前身为科隆公国学院,成立于1777年,有四个院系:神学,法律,医学,世界学。1784年德国皇帝约瑟夫二世对其学业证明在整个神圣罗马帝国给予认可,因此由学院提升成为大学。1798年随着莱茵河左岸被法国吞并科隆选帝侯国大学取消。 成立时间 今天的波恩莱茵弗雷德里希·威廉大学于1818年10月18日被普鲁士国王弗雷德里希·威廉三世作为在格赖夫斯瓦尔德大学,柏林弗雷德里希·威廉大学(即后来的洪堡大学),柯尼斯堡大学,哈勒大学和西里西亚弗雷德里希·威廉大学(即后来的波兰弗罗茨瓦夫大学)之后的第六所普鲁士大学建立。为莱茵兰和威斯伐伦两个新的普鲁士省成立学术教育场所是波恩大学成立的初衷和契机,在同一天取消了明斯特和帕德伯恩现有的大学。选址在波恩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通过两座空置的大主教城堡可以提供足够的初始可用空间。其次人们希望在大学部门设定上发出一个明确信号以标志新的开始。因此,波恩科隆选帝侯国大学和科隆大学都被重新组织建立。 于1655年10月14日建立的老杜伊斯堡大学在波恩大学建立之年被解散,杜伊斯堡大学图书馆的大部分被搬到了波恩大学,波恩大学也是杜伊斯堡大学的继承者。波恩科隆选帝侯国大学虽然只在很短的几年内作为先驱者,却是一所很好的适应普鲁士教育理念的深受文艺复兴影响的大学。 1860年5月,德国第一个艺术史研究大学教席在波恩大学设定。1865年奥托·雅恩教授与弗雷德里希·威廉·里奇尔教授之间的波恩语言学家纠纷导致李奇尔出走莱比锡。1868年荣获医学院荣誉博士头衔的路易·巴斯德由于1870年的德法战争放弃头衔。 20世纪 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在1933年3月的议会选举中获胜后,波恩大学被政治化。40位教工因为种族和政治原因被解雇。他们中的两位(Johannes Maria Verweyen和Paul Ludwig Land erg)死在了集中营,数学家菲力克斯豪斯多夫自杀身亡。文学院长剥夺了托马斯曼的名誉博士学位,二战后被再次授予。 1934年成立大学农学院,其前身是泊波尔斯多夫农业大学。1944年10月18日空袭摧毁了波恩大学主楼(科隆选帝侯宫殿)。战争结束后的1945/46冬季学期由于恢复重建工作,校长办公室迁至过渡性建筑。由于战争破坏和学生增加建设工作是必要的,波恩大学新修建了一栋建筑作为图书馆,其对面修建了一栋建筑简直作为法学院。大学附属医院甚至完全从内城迁出重新奠基。 21世纪 2001年州 下令波恩大学在次年完成大学教师调整训练。加入博洛尼亚进程。 泊波尔多夫宫 2012年2月,在泊波尔斯多夫区开始了新的校园建设。约40,000平方米的建筑面积被用作农学院的专业用地,因此未建建筑。建筑区域内临近布局著大学及州图书馆,几个学院和一个食堂。 人物 著名校友 康拉德·阿登纳,法学,联邦德国第一任总理(1949-1963) Norbert Blüm,哲学、日耳曼学、历史和神学,政治家 海因里希·布吕宁,国民经济,魏玛共和国总理(1930-1932) Tom Buhrow,历史和政治,记者 康拉德·杜登,语言学 马克斯·恩斯特,艺术史,画家 Willi Graf,医学,纳粹时期地下抵抗组织“白玫瑰”成员 哈贝马斯,哲学、历史和心理学,哲学家和社会学家 海涅,法学,作家 霍夫曼·冯·法勒斯雷本,日耳曼学和语言学,歌曲作者 海塞,艺术史和罗曼语学,作家(191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奥斯卡·拉方丹,物理学,政治家 马克思,法学、历史和哲学,哲学家和社会学家 尼采,哲学和神学,哲学家和作家 皮兰德娄,罗曼语学,义大利作家(193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鲁道夫·沙尔平,政治学、社会学和法学,政治家 罗伯特·舒曼,法学,法国总理,“欧盟之父” Carl Schurz,哲学和历史,革命家和政治家 Schah, David,作家 基多·威斯特威勒,法学,政治家 乌利希·威克尔特,政治学和法学,记者和新闻主持 威廉二世,法学,德国皇帝 贝多芬,乐圣,著名音乐家 诺贝尔奖得主 菲利普·莱纳德,190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奥托·瓦拉赫,1910年诺贝尔化学奖 沃尔夫冈·保罗,198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莱因哈德·泽尔腾,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哈拉尔德·楚尔·豪森,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其他著名学者 奥古斯特·威廉·施莱格尔 恩斯特·莫里茨·阿恩特 弗里德里希·威廉·里奇尔 卡尔·巴特,神学家 海因里希·鲁道夫·赫兹 约翰内斯·施密特 卡尔·亚当·佩特里,信息学,首先在论文中提出Petri网 约瑟夫·熊彼特 卡尔·约瑟夫·西姆罗克 菲利克斯·豪斯多夫 约瑟夫·拉青格,前任教皇本笃十六世 沃尔夫冈·顾彬,著名汉学家、翻译家及诗人 办学规模 是一 所综合性高等学校。前身为1777年科隆公国在科隆市成立的马克斯学院,1784年改为大学。1798年后曾关闭。1818年普鲁士 命令在波恩原选帝侯宫重建。1828年改用现名。波恩大学以柏林大学为榜样,于1827年颁布章程,强 学与研究相结合,尊重学术自由为办学指导原则。纳粹统治时期 ,遭到严重破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学校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设有基督教神学院、天主教神学院、数学和自然科学学院、医学院、哲学院、法学和经济学院、农学院、教育学院。设有水利法研究所,动力法研究所,马克斯·普朗克射电天文研究所 ,储蓄、汇兑和信贷业研究所,莱茵-威斯特伐利亚工具数学研究所,东方语言研究室等。其中法学、哲学科和医科(尤其是医学外科)是波恩大学著名的学科。 机构设定 学校现有 8个学院 ,即:基督教神学院、天主教神学院、法律经济学院、医学院、哲学院、数学自然科学学院、农学院和教育学院。另外设有各类校直属研究机构十几个,如考古研究所、语言实验中心、天文学研究中心等等。 波恩大学的确拥有许多校直属科研机构,作为对教学和研究任务的补充。它们是:弗朗兹-杜尔格尔研究所,成立于1966年,研究古希腊罗马后期情况,尤其是地中海古代文化的过渡阶段。研究所的许多工作人员都是来自外国的专家。旧天主教神学研究班,成立于1901年,由主教研究班和波恩旧天主教教堂资助,是德国迄今为止唯一的旧天主教研究机构,它致力于培养旧天主教教学和研究的后备力量。东方语言研究班,成立至今才25年,它对于波恩大学,这所曾位于德国政治中心的高校来说,尤其具有特殊意义。自1979年来,它在经济上一直受到联邦 和北莱茵-威斯伐伦州的资助,主要从事近东、中东、远东语言文化人才的培养。1983年,研究所还开设了土耳其语、日语、汉语、朝鲜语、印度语和阿拉伯语的笔译课程。法国文化研究中心是法国使馆于1952年成立的。它的师资力量和研究人员及活动经费大部分得到法国外交部的资助。中心建立目的在于促进德法两国互相谅解和两国学生、学者、作家和艺术工作者的交流。目前工作重心是加强波恩大学法国语言和文学教学和研究水平。计画用水法研究所是德国唯一致力于用水平衡法和水利法的实施的科研机构。它通过指导和建议不断对联邦和州立法机关施加影响,使水法实施条件不断改善,同时它还负责水利法的推广和研究。银行储存和贷款研究所主要从事银行储蓄、利息、贷款和结算的研究工作。 校园鸟瞰 与波恩大学有着密切联系的马克斯-普兰克研究协会在全球享有极高的威望,主要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研究协会有两个研究中心:马克斯-普兰克-射电天文学研究中心,致力于太阳系、银河系和外空间射电源的研究,并拥有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射电望远镜;马克斯-普兰克数学研究中心成立于1982年,它的主要课题是研究理论数学。 和医学院有关的几个研究单位是全国医学实验和放射助理学校(从事微生物和免疫学研究)、病人护理学校、儿童护理学校和病人护救学校等。 在德国,“大学城”是波恩市的代名词。随着德国首都北迁入柏林,波恩将进一步朝文化性多功能的城市发展,这无疑为波恩大学学术研究提供了机会。 院系设定 学校现有8个学院,即:基督教神学院、天主教神学院、法律经济学院、医学院、哲学院、数学自然科学学院、农学院和教育学院。另外设有各类校直属研究机构十几个,如考古研究所、语言实验中心、天文学研究中心等等。文科:埃及学、考古学、古美语文学、拜占庭语、专业翻译、法语、地理、日尔曼语、历史、食品营养学、印度日尔曼语、印度语、信息学、义大利语、日语、凯尔特语、公共关系学、比较文学、国家历史、艺术历史、文学、蒙古语、音乐学、北美研究、东方艺术史、教育学、哲学、政治学、葡萄牙语、心理学、俄语、罗马尼亚语、闪米特语、汉学、斯堪地那维亚语、社会学、社会经济学、语言学、法学、体育、民族学、经济历史等。 理科:天文学、生物学、食品化学、食品技术、数学、医学、气象学、药剂学、物理学、东南方学、测量学、牙医、化学等。 科研重点 数学

材料结构

生命科学

医学

环境科学

信息和通讯科学

欧洲学

经济

经济学 地区发展研究 哲学 实验室 波恩的经济学研究规模是全德国最庞大的之一。波恩大学实验经济学实验室(简称为BonnEconLab)是欧洲最早的实验经济学实验室,由诺贝尔奖得主莱因哈德·泽尔腾(RSelten)创建。它在实验经济学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令人瞩目,是全球实验经济学研究的重镇。该实验室是隶属于波恩大学法与经济学院的经济系的一个服务性部门,它的主要使用者是波恩大学经济系的研究人员和波恩大学的研究生。实验室负责给予研究人员在实验计画、设计、运行方面以帮助和建议。在波恩大学经济系的研究和教学活动中,它为经济学专业的本科、硕士、博士生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了解波恩大学实验经济学实验室的由来,我们需要先介绍一下泽尔腾在实验经济学研究方法方面的探索过程。20世纪50年代,泽尔腾被法兰克福大学的经济学家海因茨· 萨尔曼(HeinzSauermann)聘为助手。在这期间,泽尔腾即迷上了关于经济学的实验工作,并得到萨尔曼的支持。当时,泽尔腾正在从事寡头博弈的实验探索,在泽尔腾与几个年轻同事从事经济学的实验室研究工作期间,萨尔曼凭著对经济学发展趋势的把握以及对经济学的直观感受,给予泽尔腾很多很好的指导性建议。

1959年,泽尔腾与萨尔曼合作发表了他的第一篇学术论文《一个有关寡头的实验》。虽然当时并没有实验经济学这门学科,但大学期间的心理学课程对于泽尔腾开展实验工作具有巨大的帮助。1961年,泽尔腾获得法兰克福大学数学博士学位后,对西蒙(HASimon)的有限理性学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试图构造一个有限理性多目标决策理论。为此,泽尔腾去美国做了两年访问学者,并与西蒙及其助手建立了联系。他投入了很多时间研究有限理性问题,但并没有取得多少进展。在这个令人烦恼的过程中,泽尔腾越来越强烈地认识到,要构造有限理性的经济行为理论,必须通过实验的方法,而不是传统的理论推导方法。

起初,泽尔腾的计画是建立一个大型的数理经济学研究所,后来由于资金方面的限制,他只建成了一个小型的实验研究机构。在这个实验性的机构里,他与博弈论专家合作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他通过独特的实验室研究方法开展研究活动,主要关注的领域是博弈理论及其在产业组织与其他领域的套用。当时,所在的比勒菲尔德大学鼓励各学科之间的交叉研究,其他领域的一些具有较少数学训练的科学家给予了泽尔腾其他方面的启发。他发现,政治学家能根据历史经验,对政治活动过程做出一系列正确的判断,而这些理论并不受数学模型的制约;生物学家、心理学家都有各自的非数学理论模型。这些学科的启发促使他建立一个专门开展实验经济学研究的计算机实验室。此时,波恩大学伸出了橄榄枝,于是泽尔腾于1984年来到波恩大学并创建了BonnEconLab。 BonnEconLab是实验经济学的创新研究中心,固定的管理及研究人员有4人,学生助理有3人,还有一些不定期的访问研究员。实验室早期主要关注行为博弈理论,后来也关注有限理性的实验。实验室研究人员在国际顶级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大量的科研成果,这些科研成果主要集中在拍卖和市场、竞价、劳动经济学、卫生经济学、公平互惠、跨文化实验和神经元经济学等领域。 语言要求 德语要求 申请大学预备部最低学时:400-600 申请直接入大学最低学时:400-800 学校环境 与德国许多其它大学相反,波恩大学没有自己的校园。各研究所、研讨会会议室和医学院分散在市内不同地方。不过因为波恩市不大,学生很快就可以从一个上课地点赶到另外一个上课地点,可以步行,也可以骑车。波恩的大学生喜爱自己的大学,因为她就在市中心附近,离莱茵河也不远,宫殿前的大草坪是人们喜爱的聚集场所,下课后可以在那里放松休息。

1901年12月10日第一届诺贝尔奖颁

德国科学家伦琴因发现X射线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国科学家贝林因血清疗法防治白喉,破伤风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02年12月10日第二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费雪因合成嘌呤及其衍生物多肽获诺贝尔化学奖。

德国历史学家塞道尔·蒙森获诺贝尔文学奖。

1905年12月10日第五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勒纳因阴极射线的研究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国科学家拜耳因研究有机染料及芳香剂等有机化合物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德国科学家科赫因对细菌学的发展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07年12月10日第七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毕希纳因发现无细胞发酵获诺贝尔化学奖。

1908年12月10日第八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埃尔利希因发明“606”、俄国科学家梅奇尼科夫因对免疫性的研究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德国作家欧肯因《伟大思想家的人生观》获诺贝尔文学奖。

1909年12月10日第九届诺贝尔奖颁发。

意大利科学家马可尼、德国科学家布劳恩因发明无线电报技术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国科学家奥斯特瓦尔德因催化、化学平衡和反应速度方面的开创性工作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0年12月10日第十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瓦拉赫因脂环族化合作用方面的开创性工作获诺贝尔化学奖。

德国作家海泽因小说《傲子女》、《天地之爱》等获诺贝尔文学奖。

1911年12月10日第十一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维恩因发现热辐射定律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12年12月10日第十二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格利雅因发现有机氢化物的格利雅试剂法、法国科学家萨巴蒂埃因研究金属催化加氢在有机化合成中的应用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德国作家霍普特曼因剧本《织工们》获诺贝尔文学奖。

1914年12月10日第十四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劳厄因发现晶体的X射线衍射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15年12月10日第十五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威尔泰特因对叶绿素化学结构的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8年12月10日第十八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普朗克因创立量子论、发现基本量子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德国科学家哈伯因氨的合成获诺贝尔化学奖。

注:本届诺贝尔奖仅颁发两项

1919年12月10日第十九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斯塔克因发现正离子射线的多普勒的效应和光线在电场中的分裂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20年12月10日第二十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能斯脱因发现热力学第三定律获诺贝尔化学奖。(1921年补发)

1921年12月10日第二十一届诺贝尔奖颁发。

美籍德裔科学家爱因斯坦阐明光电效应原理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22年12月10日第二十二届诺贝尔奖颁发。

英国科学家希尔因发现肌肉生热、德国科学家迈尔霍夫因研究肌肉中氧的消耗和乳酸代谢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25年12月10日第二十五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弗兰克、赫兹因阐明原子受电子碰撞的能量转换定律而共同获得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26年12月10日第二十六届诺贝尔奖颁发。

法国人白里安因促进《洛迦诺和约》的签订、德国人施特莱斯曼因对欧洲各国的谅解作出贡献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1927年12月10日第二十七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维兰德因发现胆酸及其化学结构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8年12月10日第二十八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温道斯因研究丙醇及其维生素的关系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9年12月10日第二十九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作家曼因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获诺贝尔文学奖。

1930年12月10日第三十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费歇尔因研究血红素和叶绿素,合成血红素获诺贝尔化学奖。

1931年12月10日第三十一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博施、伯吉龙斯因发明高压上应用的高压方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德国科学家瓦尔堡因发现呼吸酶的性质的作用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32年12月10日第三十二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海森堡因提出量子力学中的测不准原理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35年12月10日第三十五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斯佩曼因发现胚胎的组织效应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德国人奥西茨基因揭露德国秘密重整军备获诺贝尔和平奖。

1936年12月10日第三十六届诺贝尔奖颁发。

英国科学家戴尔、德国科学家勒维因发现神经脉冲的化学传递而共同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38年12月10日第三十八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库恩因研究类胡萝卜素和维生素获诺贝尔化学奖。但因纳粹的阻挠而被迫放弃领奖。

1939年12月10日第三十九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布特南特因性激素方面的工作、瑞士科学家卢齐卡因聚甲烯和性激素方面的研究工作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布特南特因纳粹的阻挠而被迫放弃领奖。

德国科学家多马克因发现磺胺的抗菌作用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但因纳粹的阻挠而放弃。

1940年~1942年的诺贝尔奖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影响而中断。

1944年12月10日第四十四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哈恩因发现重原子核的裂变获诺贝尔化学奖。

1946年12月10日第四十六届诺贝尔奖颁发。

瑞士籍德国作家黑塞因小说《玻璃球游戏》等获诺贝尔文学奖。

1950年12月10日第五十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狄尔斯、阿尔德因发现并发展了双稀合成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53年12月10日第五十三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施陶丁格因对高分子化学的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

1954年12月10日第五十四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玻恩因对粒子波函数的统计解释、德国科学家博特因发明符合计数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56年12月10日第五十六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医生福斯曼、美国医生理查兹、库南德因发明心导管插入术和循环的变化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61年12月10日第六十一届诺贝尔奖颁发。

美国科学家霍夫斯塔特因确定原子核的形状与大小、德国科学家穆斯堡尔因发现穆斯堡尔效应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63年12月10日第六十三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詹森、美国科学家梅耶因创立原子核结构的壳模型理论、美国科学家维格纳因发现原子核中质子和中子相互作用力的对称原理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意大利科学家纳塔、德国科学家齐格勒因合成高分子塑料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67年12月10日第六十七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艾根、英国科学家波特因发明快速测定化学反应的技术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71年12月10日第七十一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总理(前西德)勃兰特因“缓和二次大战后欧洲紧张局势”获诺贝尔和平奖。

1972年12月10日第七十二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作家伯尔因对复兴德国文学作出了贡献获诺贝尔文学奖。

1973年12月10日第七十三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费舍尔、英国科学家威尔金森因有机金属化学的广泛研究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79年12月10日第七十九届诺贝尔奖颁发。

美国科学家布朗因、德国科学家维蒂希因在有机物合成中引入硼和磷而共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85年12月10日第八十五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冯克利津因发现量子霍尔效应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86年12月10日第八十六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鲁斯卡、比尼格、瑞士科学家罗勒因研制出扫描式隧道效应显微镜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美国科学家赫希巴赫、美籍华裔科学家李远哲因发现交叉分子束方法、德国科学家波拉尼因发明红外线化学研究方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87年12月10日第八十七届诺贝尔奖颁发。

瑞士科学家米勒、德国科学家柏诺兹因发现新型超导材料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88年12月10日第八十八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戴森霍费尔、胡贝尔、米歇尔因第一次阐明由膜束的蛋白质形成的全部细节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89年12月10日第八十九届诺贝尔奖颁发。

美国科学家拉姆齐因发明观测原子辐射和计量原子辐射频率的精确方法、美国科学家德默尔特因创造冷却捕集电子的方法、德国科学家保罗因在50年代发明的“保罗捕集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91年12月10日第九十一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内尔、扎克曼因发现细胞中单离子道功能,发展出一种能记录极微弱电流通过单离子道的技术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95年12月10日第九十五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克鲁岑、美国科学家莫利纳、罗兰因阐述了对臭氧层产生影响的化学机理,证明了人造化学物质对臭氧层构成破坏作用,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美国科学家刘易斯、维绍斯、德国科学家福尔哈德因发现了控制早期胚胎发育的重要遗传机理,并利用果蝇作为实验系统,发现了同样适用于高等有机体(包括人)的遗传机理,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

1999年12月10日第九十九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作家君特格拉斯因《铁皮鼓》、《我的世纪》等作品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001年12月10日第一百零一届诺贝尔奖颁发。

德国科学家克特勒、美国科学家康奈尔、维曼因在碱性原子稀薄气体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以及凝聚态物质性质早期基础性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诺贝尔化学奖是诺贝尔奖的一个奖项,由瑞典皇家科学院从1901年开始负责颁发。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1901-荷兰科学家范托霍夫因化学动力学和渗透压定律获诺贝尔化学奖。

1902-德国科学家费雪因合成嘌呤及其衍生物多肽获诺贝尔化学奖。

1903-瑞典科学家阿伦纽斯因电解质溶液电离解理论获诺贝尔化学奖。

1904-英国科学家拉姆赛因发现六种惰性所体,并确定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05-德国科学家拜耳因研究有机染料及芳香剂等有机化合物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06-法国科学家穆瓦桑因分离元素氟、发明穆瓦桑熔炉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07-德国科学家毕希纳因发现无细胞发酵获诺贝尔化学奖。

1908-英国科学家卢瑟福因研究元素的蜕变和放射化学获诺贝尔化学奖。

1909-德国科学家奥斯特瓦尔德因催化、化学平衡和反应速度方面的开创性工作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0-德国科学家瓦拉赫因脂环族化合作用方面的开创性工作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1-法国科学家玛丽·居里(居里夫人)因发现镭和钋,并分离出镭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2-德国科学家格利雅因发现有机氢化物的格利雅试剂法、法国科学家萨巴蒂埃因研究金属催化加氢在有机化合成中的应用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13-瑞士科学家韦尔纳因分子中原子键合方面的作用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4-美国科学家理查兹因精确测定若干种元素的原子量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5-德国科学家威尔泰特因对叶绿素化学结构的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6-1917-1918-德国科学家哈伯因氨的合成获诺贝尔化学奖。

1919-1920-德国科学家能斯特因发现热力学第三定律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1年补发)1921-英国科学家索迪因研究放射化学、同位素的存在和性质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2-英国科学家阿斯顿因用质谱仪发现多种同位素并发现原子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3-奥地利科学家普雷格尔因有机物的微量分析法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4-1925-奥地利科学家席格蒙迪因阐明胶体溶液的复相性质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6-瑞典科学家斯韦德堡因发明高速离心机并用于高分散胶体物质的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7-德国科学家维兰德因发现胆酸及其化学结构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8-德国科学家温道斯因研究丙醇及其维生素的关系获诺贝尔化学奖。

1929-英国科学家哈登因有关糖的发酵和酶在发酵中作用研究、瑞典科学家奥伊勒歇尔平因有关糖的发酵和酶在发酵中作用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30-德国科学家费歇尔因研究血红素和叶绿素,合成血红素获诺贝尔化学奖。

1931-德国科学家博施、伯吉龙斯因发明高压上应用的高压方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32-美国科学家朗缪尔因提出并研究表面化学获诺贝尔化学奖。

1933-1934-美国科学家尤里因发现重氢获诺贝尔化学奖。

1935-法国科学家约里奥·居里因合成人工放射性元素获诺贝尔化学奖。

1936-荷兰科学家德拜因 X射线的偶极矩和衍射及气体中的电子方面的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

1937-1938-德国科学家库恩因研究类胡萝卜素和维生素获诺贝尔化学奖。但因纳粹的阻挠而被迫放弃领奖。

1939-德国科学家布特南特因性激素方面的工作、瑞士科学家卢齐卡因聚甲烯和性激素方面的研究工作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布特南特因纳粹的阻挠而被迫放弃领奖。

1940年~1942年的诺贝尔奖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影响而中断。

1943-匈牙利科学家赫维西因在化学研究中用同位素作示踪物获诺贝尔化学奖。

1944-德国科学家哈恩因发现重原子核的裂变获诺贝尔化学奖。

1945-芬兰科学家维尔塔宁因发明酸化法贮存鲜饲料获诺贝尔化学奖。

1946-美国科学家萨姆纳因发现酶结晶、美国科学家诺思罗普、斯坦利因制出酶和病素蛋白质纯结晶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47-英国科学家罗宾逊因研究生物碱和其他植物制品获诺贝尔化学奖。

1948-瑞典科学家蒂塞利乌斯因研究电泳和吸附分析血清蛋白获诺贝尔化学奖。

1949-美国科学家吉奥克因研究超低温下的物质性能获诺贝尔化学奖。

1950-德国科学家狄尔斯、阿尔德因发现并发展了双稀合成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51-美国科学家麦克米伦、西博格因发现超铀元素镎等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52-英国科学家马丁、辛格因发明分红色谱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53-德国科学家施陶丁格因对高分子化学的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

1954-美国科学家鲍林因研究化学键的性质和复杂分子绍构获诺贝尔化学奖。 1955-美国科学家迪维格诺德因第一次合成多肽激素获诺贝尔化学奖。

1956-英国科学家欣谢尔伍德、苏联科学家谢苗诺夫因研究化学反应动力学和链式反应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57-英国科学家托德因研究核苷酸和核苷酸辅酶获诺贝尔化学奖。

1958-英国科学家桑格因确定胰岛素分子结构获诺贝尔化学奖。

1959-捷克斯洛伐克科学家海洛夫斯基因发现并发展极谱分析法,开创极谱学获诺贝尔化学奖。

1960-美国科学家利比因创立放射性碳测定法获诺贝尔化学奖。

1961-美国科学家卡尔文因研究植物光合作用中的化学过程获诺贝尔化学奖。

1962-英国科学家肯德鲁、佩鲁茨因研究蛋白质的分子结构获诺贝尔化学奖。

1963-意大利科学家纳塔、德国科学家齐格勒因合成高分子塑料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64-英国科学家霍奇金因用X射线方法研究青霉素和维生素B12等的分子结构获诺贝尔化学奖。

1965-美国科学家伍德沃德因人工合成类固醇、叶绿素等物质获诺贝尔化学奖。

1966-美国科学家马利肯因创立化学结构分子轨道学说获诺贝尔化学奖。

1967-德国科学家艾根、英国科学家波特因发明快速测定化学反应的技术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68-美国科学家昂萨格因创立多种热动力作用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获诺贝尔化学奖。

1969-英国科学家巴顿、挪威科学家哈赛尔因在测定有机化合物的三维构相方面的工作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70-阿根廷科学家莱格伊尔因发现糖核甙酸及其在碳水化合的的生物合成中的作用获诺贝尔化学奖。

1971-加拿大科学家赫茨伯格因研究分子结构、美国科学家安芬森因研究核糖核酸梅的分子结构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72-美国科学家穆尔、斯坦因因研究核糖核酸梅的分子结构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73-德国科学家费舍尔、英国科学家威尔金森因有机金属化学的广泛研究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74-美国科学家弗洛里因研究高分子化学及其物理性质和结构获诺贝尔化学奖。

1975-英国科学家康福思因研究有机分子和酶催化反应的立体化学、瑞士科学家普雷洛洛因研究有机分子及其反应的立体化学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76- 美国科学家利普斯科姆因研究硼烷的结构获诺贝尔化学奖。

1977-比利时科学家普里戈金因提出热力学理论中的耗散结构获诺贝尔化学奖。

1978-英国科学家米切尔因生物系统中的能量转移过程获诺贝尔化学奖。 1979-美国科学家布朗因、德国科学家维蒂希因在有机物合成中引入硼和磷而共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80-美国科学家伯格因研究操纵基因重组DNA分子、美国科学家吉尔伯特、英国科学家桑格因创立DNA结构的化学和生物分析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81-日本科学家福井谦一因提出化学反应边缘机道理论、美国科学家霍夫曼因提出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82-英国科学家克卢格因以晶体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技术研究核酸蛋白复合体获诺贝尔化学奖。1983-美国科学家陶布因对金属配位化合物电子能移机理的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

1984-美国科学家梅里菲尔德因对发民展新药物和遗传工程的重大贡献获诺贝尔化学奖。

1985-美国科学家豪普特曼、卡尔勒因发展了直接测定晶体结构的方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86-美国科学家赫希巴赫、美籍华裔科学家李远哲因发现交叉分子束方法、德国科学家波拉尼因发明红外线化学研究方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87-美国科学家克拉姆因合成分子量低和性能特殊的有机化合物、法国科学家莱恩、美国科学家佩德森因在分子的研究和应用方面的新贡献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88-德国科学家戴森霍费尔、胡贝尔、米歇尔因第一次阐明由膜束的蛋白质形成的全部细节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89-美国科学家切赫、加拿大科学家奥尔特曼因发现核糖核酸催化功能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90-美国科学家科里因创立关于有机合成的理论和方法获诺贝尔化学奖。

1991-瑞士科学家恩斯特因对核磁共振光谱高分辩方法发展作出重大贡献获诺贝尔化学奖。

1992-美国科学家马库斯因对化学系统中的电子转移反应理论作出贡献获诺贝尔化学奖。

1993-美国科学家穆利斯因发明“聚合酶链式反应”法,在遗传领域研究中取得突破性成就、加拿大籍英裔科学家史密斯因开创“寡聚核甙酸基定点诱变”方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94-美国科学家欧拉因在碳氢化合物即烃类研究领域作出了杰出贡献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95-德国科学家克鲁岑、莫利纳和美国科学家罗兰因阐述了对臭氧层产生影响的化学机理,证明了人造化学物质对臭氧层构成破坏作用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96-美国科学家柯尔,英国科学家克罗托因,美国科学家斯莫利因发现了碳元素的新形式——富勒氏球(也称布基球)C60 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97-美国科学家博耶,英国科学家沃克尔,丹麦科学家斯科因发现人体细胞内负责储藏转移能量的离子传输酶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98-奥地利科学家科恩,英国科学家波普因提出密度泛函理论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99-美籍埃及科学家艾哈迈德-泽维尔因将毫微微秒光谱学应用于化学反应的转变状态研究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2000-美国科学家黑格、麦克迪尔米德和日本科学家白川秀树因发现能够导电的塑料有功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2001-美国科学家威廉·诺尔斯、日本科学家野依良治因在“手性催化氢化反应”领域取得成就,美国科学家巴里·夏普莱斯因在“手性催化氧化反应”领域取得成就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2002-美国科学家约翰-B-芬恩和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因在生物高分子大规模光谱测定分析中发展了软解吸附作用电离方法;瑞士科学家库特-乌特里希因核电磁共振光谱法确定了溶剂的生物高分子三维结构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2003年 彼得·阿格雷、罗德里克·麦金农美国因在细胞膜通道方面做出的开创性贡献,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2004年 阿龙-西查诺瓦、阿弗拉姆-赫尔什科以色列、伊尔温-罗斯美国三人因在蛋白质控制系统方面的重大发现而共同获得该奖项。他们突破性地发现了人类细胞如何控制某种蛋白质的过程,具体地说,就是人类细胞对无用蛋白质的“废物处理”过程。

2005年 伊夫·肖万法国、罗伯特·格拉布美国、理查德·施罗克美国,因在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方面的贡献而荣获诺贝尔化学奖。

2006年,美国科学家罗杰·科恩伯格。他因在“真核转录的分子基础”研究领域作出的贡献而获奖。

2007年德国科学家格哈德·埃特尔在表面化学研究领域作出开拓性贡献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

2008年美国华裔科学家钱永健、美国科学家马丁·沙尔菲和日本科学家下村修他们三人因为在绿色荧光蛋白(GFP)研究和应用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将各分得2008年度1/3的诺贝尔化学奖奖金。

2009年美国科学家文卡特拉曼·拉马克里希南、托马斯·施泰茨和以色列科学家阿达·约纳特因“对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2010年美国化学家理查德·赫克、日本化学家根岸英一和铃木章,因在有机合成领域中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方面所取得的卓越成果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2011年:以色列科学家 达尼埃尔·谢赫特曼 因发现 准晶体 独享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

2012年:美国科学家罗伯特•莱夫科维茨和布莱恩•克比尔卡因“G蛋白偶联受体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

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马丁•卡普拉斯、迈克尔•莱维特和阿里耶•瓦谢勒,以表彰他们在开发多尺度复杂化学系统模型方面所做的贡献。

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美国科学家埃里克•贝齐格、威廉•莫纳和德国科学家斯特凡•黑尔,以表彰他们为发展超分辨率荧光显微镜所作的贡献。

2015年:托马斯·林道尔(Tomas Lindahl)、保罗·莫德里奇(Paul Modrich)以及阿奇兹·桑卡(Aziz Sancar)获奖。获奖理由是“DNA修复的细胞机制研究”。

2016年:让-皮埃尔-索维奇,J-弗雷泽-斯托达特爵士和伯纳德-L-费林加三位科学家分享该奖,以表彰他们在“合成分子机器”方面的研究。

IMDb:即 Internet Movie Database 即互联网**数据库,是一个关于**、**演员、电视节目、电视明星、电子游戏和**制作小组的在线数据库。它是目前全球互联网中最大的一个**资料库。对于**的评分目前使用最多的就是IMDb评分。

那么现在IMDb**评分TOP10中的**是那几部呢

TOP 1 肖申克的救赎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93 (1994)

导演: 弗兰克·德拉邦特

编剧: 弗兰克·德拉邦特 / 斯蒂芬·金

主演: 蒂姆·罗宾斯 / 摩根·弗里曼 / 鲍勃·冈顿 / 威廉姆·赛德勒 / 克兰西·布朗 / 吉尔·贝罗斯

TOP 2 教父 The Godfather92(1972)

导演: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编剧: 马里奥·普佐 /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主演: 马龙·白兰度 / 阿尔·帕西诺 / 詹姆斯·肯恩 /理查德·卡斯特尔诺 / 罗伯特·杜瓦尔

TOP 3 教父2 TheGodfatherII 91 (1972)

编剧: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 马里奥·普佐

主演: 阿尔·帕西诺 / 罗伯特·杜瓦尔 / 黛安·基顿 /罗伯特·德尼罗 / 约翰·凯泽尔

TOP 4 低俗小说 PulpFiction 90 (1994)

导演: 昆汀·塔伦蒂诺

编剧: 昆汀·塔伦蒂诺 / 罗杰·阿夫瑞

主演: 约翰·特拉沃尔塔 / 乌玛·瑟曼 / 阿曼达·普拉莫 / 蒂姆·罗斯 / 塞缪尔·杰克逊

TOP 5 黄金三镖客 TheGoodtheBadandtheUgly 90 (1966)

导演: 赛尔乔·莱翁内

编剧: 阿杰诺雷·因克罗奇 / 富里奥·斯卡佩利 / 卢恰诺·温琴佐尼 / 赛尔乔·莱翁内

主演: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 埃里·瓦拉赫 /李·范·克里夫 / 阿尔多·久弗瑞 / 路易吉·皮斯蒂利

TOP 6 蝙蝠侠:黑暗骑士 TheDarkKnight 90 (2008)

导演: 克里斯托弗·诺兰

编剧: 乔纳森·诺兰 / 克里斯托弗·诺兰 / 大卫·S·高耶 / 鲍勃·凯恩

主演: 克里斯蒂安·贝尔 / 希斯·莱杰 / 艾伦·艾克哈特 / 迈克尔·凯恩 / 玛吉·吉伦哈尔

TOP 7 十二怒汉 12AngryMen 89 (1957)

导演: 西德尼·吕美特

编剧: 雷金纳德·罗斯

主演: 亨利·方达 / 马丁·鲍尔萨姆 / 约翰·菲德勒 /李·科布 / EG马绍尔

TOP 8 辛德勒的名单 SchindlersList 89 (1993)

导演: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编剧: 托马斯·肯尼利 / 斯蒂文·泽里安

主演: 连姆·尼森 / 本·金斯利 / 拉尔夫·费因斯 / 卡罗琳·古多尔 / 乔纳森·萨加尔

TOP 9 指环王3:王者无敌 TheReturnoftheKing 89 (2003)

导演: 彼得·杰克逊

编剧: 弗兰·威尔士 / 菲利帕·鲍恩斯 / 彼得·杰克逊 / J·R·R·托尔金

主演: 维果·莫腾森 / 伊利亚·伍德 / 西恩·奥斯汀 /丽芙·泰勒 / 伊恩·麦克莱恩

类型:剧情 / 动作 / 奇幻 / 冒险

TOP 10 搏击俱乐部 FightClub 89 (1999)

导演:大卫·芬奇

编剧:ChuckPalahniuk/JimUhls

主演:爱德华-诺顿 布拉德·皮特 海伦娜·伯翰·卡特 密特·劳弗

以上10部就是目前世界**排行榜IMDb上排名TOP10的**了

当然,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每个人心中的排行榜都是不同的

为避免剧透,所以省略了剧情简介部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

原文地址:https://pinsoso.cn/meirong/332434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2-18
下一篇2024-02-18

随机推荐

  • 适合28岁护肤品牌有哪些?能不能推荐几款?

    适合28岁女生使用的护肤品牌有:雅诗兰黛、资生堂、芭比布朗、cpb肌肤之钥。雅诗兰黛(Estee Lauder)是美国雅诗兰黛公司旗下的化妆品旗舰品牌,以抗衰修护护肤品闻名。雅诗兰黛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化妆品、护肤品和香水的大型生产商和销售商。

    2024-04-15
    65500
  • 妮维雅美版和德版区别

    地域差德版妮维雅蓝罐与美版妮维雅蓝罐大PK德版的气味比较婉约! 上手照:左边是德版妮维雅蓝罐;右边是美版妮维雅蓝罐。 从照片上就可以看出德版的更润一些,美版的更厚实一些。 从丢姐手感上来说,德版的比美版的延展性更好。 推开之后的效果是一样的

    2024-04-15
    55600
  • 精华露怎么用

    精华露是一款非常重要的护肤品,尤其适合需要深度滋润和营养的皮肤。使用精华露,可以让皮肤更容易吸收养分,保持年轻活力。精华露到底怎么用呢?rn在使用之前要先清洁皮肤。这样能够确保皮肤表面没有杂质和污垢,为后续的护理做好准备。rn接下来

    2024-04-15
    61400
  • 珂纯化妆品是贴牌吗

    是贴牌。珂纯化妆品并不自主研发和生产产品,而是将其品牌授权给其他化妆品公司进行生产和销售,珂纯化妆品仅提供品牌和设计,并在产品的销售和营销方面提供支持,但并不直接参与产品制造的过程。成品OEM订单起订量的要求一般是按照瓶、个、支、片的单位来

    2024-04-15
    61900
  • 欧美化妆品深受女孩子喜欢,网上店铺真真假假,有哪些正品店铺推荐?

           据不完全调查统计,目前国内MM们所选购化妆品品牌情况基本为:欧美系化妆品35、日韩系15、国产化妆品15。由此可见大部分MM都在使用欧美系的化妆品,确实欧美系的东西貌似理受国人喜欢。鉴于此,帅气萌猪将以前的老博客的推荐日

    2024-04-15
    35500
  • 红伊思蜗牛水乳怎么样

    以下全是我爱听的,希望你能喜欢。1、snowdreams(雪的梦幻)2、river flows in you3、kiss the rain4、三个人的时光5、我曾在那一角落患过伤风6、The mass(弥撒)7、Hello Zepp(电锯惊

    2024-04-15
    38000
  • 全世界最好用的护手霜推荐 平价好用护手霜分享

    平价好用的护手霜在市面上很常见,品牌也是五花八门,相信很多集美都不知道该怎么挑选,作为一名多年的护肤达人,接下来我就分享给大家5款常用实惠好用的护手霜,快快收藏起来吧!凡士林护手霜参考价格:169元50ml凡士林护手霜的主要成分就是凡士林

    2024-04-15
    4390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