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是《华丽大圆舞曲》
降E大调 华丽大圆舞曲 (作品18号) 本曲作于1831年,是肖邦在世时最早出版的圆舞曲。《华丽大圆舞曲》之名,给予一般音乐爱好者很亲切的印象。正如曲名所示,这首曲子是肖邦的所有圆舞曲中,最华丽、最轻快的一首,也是为数不多的能够实际用于舞会的圆舞曲。所以舒曼才会说:"这是肖邦的肉体和心灵同时在舞蹈的圆舞曲"以及"把舞者卷入波心,越来越深"等类话语。
乐曲的构成极为简洁,由于是实际舞会用的圆舞曲,全曲在明朗的低音部圆舞曲节奏上,歌唱出华美的主旋律。全曲共分为五段:第一段为降E大调,第一主题明快、 奔放,第二主题利用急促的顿音表现出仙境般 的飘逸感觉(片段1);第二段降D大调(片段2);第三段降D大调(片段3);第四段降G大调(片段4);第五段与第一段的 旋律相同,在四小节序奏后进入尾声。
肖邦作于1831年,是一首高技巧、华丽、辉煌而热烈的音乐会圆舞曲,舒曼说本曲是肖邦“身心都在跳动的圆舞曲”。乐曲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急板,一开始是4小节用同音反复的引子,节奏性很强,宛如号角齐鸣,带有辉煌的色彩。紧接着出现的圆舞曲主题热情奔放,充满了生命活力。第二部分运用大跳的音程和导音式的半音上行等表现手法,旋律舒展畅达,表现了华丽明朗的色彩。第三部分有大量休止符,使活泼的旋律带有灵巧细腻的特点。第四部分半音进行得音调甜美舒畅,温柔抒情。第五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再现,最后重现各主题片段,音乐在热烈欢快的气氛中结束。
这首作者生前发表的第一首圆舞曲是最为轻快华丽的一首,很容易让人联想起韦伯繁荣<邀舞>,把人们带进欢快的舞会场面乐曲除了引子和尾奏,可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以降E大调为主,第二和第三部分以将D大调为主,第四部分在降G大调上,第五部分回到降E大调
弗利得利克·肖邦(1810一1849)生于华沙的近郊热里亚佐瓦·沃利亚。他的父亲尼古拉·肖邦原是法国人,后迁波兰,曾参加过1794年波兰民族英雄柯斯秋什科(1746—1817)领导的反抗侵略者的起义。起义失败后流落华沙,靠教学等工作度日。后来,他又在家中开设了一所寄宿学校。从此,他就不再参与政事,只求平安地生活下去。但是,他和华沙的文化界人士保持有较密切的来往,这对小肖邦的思想成长是有影响的。
肖邦从小就显示出特殊的音乐才能,不仅能弹钢琴,并能作曲。七岁时,就发表了他的第一首作品——小调波兰舞曲。八岁时,他举行了第一次公开的演奏。从此,肖邦就以钢琴演奏"神童"的身分,经常被华沙的贵族邀请去演奏,一时成为贵族沙龙中的宠儿。1825年,前来华沙参加波兰议会的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也出席了肖邦的一次演奏会,还赐给了肖邦一枚钻石戒指。肖邦童年、少年时代的这些经历,和他此后的遭遇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肖邦在少年时代,还接触到波兰城乡的民间音乐以及不少波兰爱国人士的进步思想。1826年起,肖邦正式成为音乐学院的学生,与不少思想进步的师生交往。这些年里,肖郑经常去乡间度假。他欣赏祖国的自然风光,倾听农民的歌唱、奏乐,参加乡村的舞会和婚礼。祖国的文化、民族民间的音乐,就像种子一样,播种在肖邦的心田里。
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中的波兰,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但也是一个可歌可泣的民族。1772、1793、1795年,俄国、普鲁士、奥地利三个强国对弱小的波兰进行了三次瓜分。他们瓜分波兰的领土,奴役波兰的人民,还想扼杀波兰人民的民族意识,以 使他们能长久地统治下去。可是,正如一首波兰爱国歌曲所唱的:"波兰不会灭亡!"波兰人民始终坚持着不屈不挠的爱国斗争。十九世纪上半叶波兰进步的、民族的浪漫主义文艺,对这个斗争 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当时,波兰涌现出一批爱国的思想家和文艺家。他们主张文艺要有鲜明的民族特性,要有热爱人民和自由的思想内容,要有丰富的情感色彩。这些思想对肖邦有着深远的影响。肖邦的朋友、波兰诗人维特维茨基在给肖邦的信中写道:"你只要经常记着,民族性,民族性,最后还是民族性正象波兰有祖国的大自然一样,也有祖国的旋律。高山、森林、河流、草地都有自己内在的、祖国的音响,虽然并不是每一颗心都能听到它的声音。"他一再嘱咐肖邦,要"为了人民,通过人民!" 肖邦的老师埃尔斯纳也对肖邦说:"你是天才,为人民而写作吧, 要写得有通俗性、民族性。"这一切,给肖邦以后的思想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1830年,法国爆发了七月革命。它不仅打击了欧洲反动"神圣同盟"的封建统治,也对欧洲各国的革命起了推动作用。这时,波兰的爱国力量又重新振奋起来,秘密的爱国组织也活跃起来。他们不顾反动当局的逮捕、镇压,酝酿着新的起义。正是在这样一种动荡不安的形势下,肖邦的亲人、老师和朋友们敦促着肖邦出国去深造,并通过他的音乐创作和演奏去为祖国获取荣誉。为此,肖邦处于激烈的思想斗争之中,爱国心使他想留下;事业心又使他想离去。他写道:“我还在这里,我不能决定启程的日子。我觉得,我离开华沙就永远不会再回到故乡了。我深信,我要和故乡永别。啊,要死在不是出生的地方是多么可悲的事!” 离别的痛苦、永别的预感折磨着他,但是,亲友们的勉励、嘱咐和期望又鼓舞着他,使他意识到自己有责任去国外用艺术来歌颂祖国和自己的民族,为此他又感到激动。他写道:"我愿意唱出一切为愤怒的、奔放的情感所激发的声音,使我的作品(至少一部分)能作为约翰(指十七世纪的波兰围王约翰三世索比埃斯基。他曾击败了土耳其侵略者,收复了祖国的疆土,并将土耳其人逐出维也纳和匈牙利,名震欧洲。)的部队所唱的战歌。战歌已绝响,但它们的回声仍将荡漾在多瑙河两岸。
1830年11月2日,萧瑟的寒风增添了华沙的秋意,更增添了离别时的痛苦。送别的友人以这样的话语叮咛着即将离去的肖邦:
"不论你在哪里逗留、流浪,愿你永不将祖国遗忘,绝不停止对祖国的热爱,以一颗温暖、忠诚的心脏。"
肖邦接受了友人们赠送的一只满盛祖国泥土的银杯,它象征着祖国将永远在异邦伴随着他。更使肖邦感动的是,当亲友送行到华沙郊外——肖邦的出生地沃利亚时,他的老师埃尔斯纳和华沙音乐学院的一些同学们,竟已等候在那里,并演唱了埃尔斯纳特地为送别肖邦写的一首合唱曲:
“你的才能从我们的国土中生长,愿它到处充分发扬, 通过你乐艺的音响,通过我们的玛祖别克、克拉可维亚克(波兰民间舞曲)显示你祖国的荣光。”
这样的送别场面,这样激动人心的词句,使肖邦百感交集,在登上旅途时不禁失声痛哭。
肖邦离国几周以后,华沙就爆发了起义,并获得了成功。据说肖邦听到华沙起义的消息时,心情无比激动,曾拟回国,是他的挚友梯图士苦功他不要回去。当梯图士出发回国参加起义后,肖曾雇了一辆驿车追赶,准备和他一起回国,结果因未能赶上而返回维也纳。这时,肖郑在给华沙的友人马图申斯基的信中写道:"为什么我不能相你们在一起,为什么我不能当一名鼓手!!!"
1830年11月的华沙起义,一度取得了辉煌的胜利,赶跑了俄国侵略军,建立了波兰自己的政权。波兰人民的这一英雄业绩,震撼了整个欧洲,是欧洲革命历史上光辉的一页。可是,在取得胜利后不到一年,就由于波兰大贵族的背叛,使起义的成果被断送。俄国侵略军又重新攻陷了华沙,华沙起义被镇压下去了。又是在一个寒风萧瑟的日子,肖邦在去巴黎的旅途中,听到了华沙重新陷落的消息。这时,他义愤填膺、悲痛欲绝。在写给梯图士 的信中,他表示了对侵略者的无比愤恨:"啊,上帝啊,你是存在的!存在而不给他们报应!你不管莫斯科佬的罪行,或者,或者你自己就是莫斯科佬!我可怜的父亲!我高尚的父亲,可能他在挨饿,他也没有钱给母亲买面包!妹妹也许遭受放肆的莫斯科败类的狂暴蹂躏!帕斯凯维奇(帕斯凯维奇是攻陷华沙的俄国统帅。),这条莫墓列夫的母狗,占领了欧洲那些头等君主国的驻节地!?莫斯科佬将成为世界的统洽者啊!为什么我连一个莫斯科佬都不能杀啊!"尽管肖邦 的父亲一再劝告他不要抛弃俄国"国籍"(当时俄国统治下的波兰居民均属"俄国籍"),可是肖邦在维也纳始终不去把他的俄国护照延期,而甘愿放弃"俄国籍",当一名"无国籍"的波兰流亡者。 同时,肖邦在维也纳也没有动用俄国占领华沙的反动头子康斯坦丁大公写给俄国驻维也纳大使的介绍信,从此和俄国统治者彻底划清了界限。以华沙起义为标志的波兰民族独立运动,好比是一所爱国主义的大学校,造就了无数波兰的民族战士,也哺育了一批波 兰的民族艾艺家。刚离开华沙时,二十岁的肖邦还相当幼稚,可是,华沙起义以后的.二十一岁的肖邦,已被祖国的灾难磨练得坚强起来了。他对祖国的爱和对敌人的恨,也变得更强烈了。
1831年肖邦到达巴黎的时候,法国正处于君主立宪的"七月王朝"时期,王朝代表的是金融资产阶级的利益,金钱统治着社会的一切。法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巴黎,尽管在文化艺术上有着悠久的传统,成为全欧的文化艺术中心之一,可是,正如肖邦在巴黎时所说的:"这里有最辉煌的奢侈。有最下等的卑污,有最伟大的慈悲、有最大的罪恶;每一个行动和言语都和花柳有关;喊声、叫嚣、隆隆声和污秽多到不可想象的程度,使你在这个天堂里成为茫然不知所措,也就是说谁也不过问一个人是怎样生活的。"为了在巴黎站稳脚跟,肖邦和上层社会的人士交往。环境决定了他"非生活在这个圈子里不可。"1833年初,肖邦在给多·泽瓦诺夫斯基的信中写道:"我已经进入最上层的社会,与大使、公爵、部长交往,因为据说高尚的趣味是从这里出发的;假如有人在英国或奥地利大使馆听过你,你马上就有更大的才能了;假使沃德蒙公爵夫人庇沪你,你马上就弹奏得更好。" 由此可见,肖邦在巴黎尽管假快打开了局面、获得了成功,但他是不满意的。上层社会的奢华和虚假,无法安慰一位满怀亡国之 恨的流亡者那痛苦的心灵。1832年底,他写了一封信给巴黎的优美艺术部长:"一个不能再忍受祖国的悲惨命运而来到巴黎已将近一年的波兰人——这是我向阁下作自我介绍所能使用的全部头衔——恭顺地向您请求把音乐学院大厅供他一月二十日举行音乐会用"。这封信清楚地表明了肖邦在巴黎的身分和他的心情。和上层人物交往,日益使他感受到"假发所掩盖的是巨大的空虚。" 唯有和波兰侨胞在一起,他才感到亲切。他热情无私地帮助流亡的波兰同胞,经常和他们在一起交谈、回忆,并为他们不知疲倦地演奏。1836年,被称为"波兰的帕格尼尼"(帕格尼尼是当时意大利最杰出的小提琴家,名扬全欧。)的小提琴家里平斯基要来巴黎演出时,肖邦积极地为他进行筹备,唯一的要求是要他为波兰侨民开一场音乐会。最初里平斯基表示同意,后来却又拒绝了,因为他不久要去俄国演出,如果他在巴黎为波兰侨民演奏,会引起俄国人的反感。这佯的"理由"激怒了肖邦,他愤然断绝了与里平斯基的友谊。1837年,俄国驻法大使以沙皇宫庭的名义拉拢肖邦,要他接受"俄皇陛下首席钢琴家"的职位和称号,并表示这是由于肖邦并未参加1830年的华沙起义。肖邦断然加以拒绝,并义正词产地答复道:"虽然我没有参加1830年的革命, 因为当时我还太年轻,但是我的心是同那些革命者在一起的。" 这坚定的回答、傲岸的蔑视,给了北方的暴君一记响亮的耳光。 从这一系列表现可以看出:肖邦没有辜负亲友和老师的期望和嘱咐,他始终保持着一颗忠于祖国的心。
肖邦很快在巴黎成名了。他通过自己的创作、演奏和钢琴教学,赢得了人们高度的尊重。在巴黎,"娱乐变成了放荡,这里金子.龌龊和血腥是混在一起的"。尽管肖邦对巴黎的上层社会有所反感,但他的活动大多局限于上层的沙龙,加上他自己也逐渐地过上了优越的生活,这对他的思想意识也必然产生一定的影响和局制,使他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改革缺乏应有的理解和同情,这和他历来与不少波兰贵族及其子弟关系较密切也有联系。1831年华沙起义失败后,流亡国外的波兰人有几千名,其中三分之二在法国,大多是出身贵族的知识分子。这些人从政治上 说大致可以分为两派,保守派和民主派。保守派倾向于君主立宪制,而并不热心于社会改革;民主派则主张立即解放农民,反对专制制度。对于在巴黎的波兰民主派人士,肖邦一个也不认识。从思想观点上看,肖邦更多地倾同于保守派。所以,对于1830年 和1848年法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肖邦表现得相当冷淡。 这些都不能不说是阶级局限性在肖邦身上的反映。
肖邦从此一直定居在巴黎,只偶尔去外地旅行。1835年,他曾去德国的卡尔士巴德与父母短暂地相会过一次。同年在德累斯顿认识了波兰贵族沃德津斯基的女儿玛丽亚,和她发生了恋爱。 次年,肖邦向她求婚,但由于肖邦不是贵族,只是"一个音乐家", 不门当户对,而遭到玛利亚父亲的拒绝。1836年底,肖邦认识了法国女作家乔治·桑,约一年后,他们就同居了,一直到1847年才决裂分手。肖邦经常和聚集在巴黎的各国著名的文艺家交往, 如波兰诗人密茨凯维支,法国文学家雨果、巴尔扎克,德国诗人海涅,法国画家德拉克罗瓦,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李斯特,意大利作曲家贝利尼,法国作曲家柏辽兹等。这些文艺家们尽管各人的风格、个性往往不一致,但他们彼此的交往,使互相间在思想和创作上有所启发,这对肖邦的精神生活是一种慰籍。可是,肖邦后半生在巴黎度过的岁月,仍然充满难以排遣的孤寂感。他乡作客、举目无亲的感受,始终使他悲郁不已。从三十年代中起,肖邦经常患病,身体相当衰弱。举行公开的音乐会,尽管可以带来金钱和荣誉,肖邦却并不喜欢。他最大的愉快还是和波兰同胞在一起。他说:"就象不能拒绝给病人服药一样,我从不拒绝给密茨凯维文和诺尔维德弹琴,无论他们当中哪一个人来, 我都会坐下来弹琴,有时始终连一句话也不说。我的音乐不止一次引起他们流泪,这眼泪难道不是民族艺术家最高的十字架(意即报酬)吗"1841年,肖邦在致友人的信中写道:"我们是否仍然会回祖国呢?!或者是完全疯狂了?!我并不替密茨凯维文和索邦斯基担心——这是一些坚强的脑袋,这些脑袋再经过几次流亡侨居的生活也不会失去理智和力量。"从这些话中间可以看出肖邦作为一个"自愿的政治流亡者"在异国的苦楚。但是,他宁愿蒙受这苦楚,也不情愿回波兰去当异族统治下的"顺民"。
1848年,他应邀去英国和苏格兰访问演出,尽管受到热烈欢迎,但他非常反感"英国人评价什么都用英磅,他们喜欢艺术只是因为它是奢多品。"他在英国时这样写道:"在我心里,已经什么也不想做了,我的心里觉得忧愁,可是我麻醉自己,我感得到一种沉闷的苦痛,我早已没有体验过真正的快乐了。 我根本什么也感觉不到,我简直只象植物一祥地活着,耐性地等待着自己的完结。"肖邦的最后几年就这样完成了他个人悲剧的终结。可是,对于祖国,对于未来的祖国复兴,肖邦始终念念不忘。1846年波兰爆发了克拉科夫起义,失败后,加里西亚又发生了农民起义。这些事件曾激起肖邦的热情,他在信中欢呼道:"克拉科夫的事情进行得极好";"加里西亚的农民给沃伦和波多尔农民做出了榜样;可怕的事情是不能避免的,但到最后,波兰将是一个强盛、美好的波兰,总之,波兰。"1848年3月,波兹南公国起义,4月即遭到普鲁士的镇压。肖邦对此也表示了极大的惋惜: "我知道了关于波兹南公国全部可怕的消息。除了不幸,就是不幸。我已经万念俱灰了。"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怀,对祖国未 来的热情憧憬,体现了肖邦对祖国始终不渝的热爱。正是这热爱使肖邦说出了他的遗愿:"我知道,帕斯凯维奇决不允许把我的遗体运回华沙,那么,至少把我的心脏运回去吧。"1849年,肖邦逝世后,他的遗体按他的嘱咐埋在巴黎的彼尔·拉什兹墓地,紧靠着他最敬爱的作曲家见利尼的墓旁。那只从华沙带来的银杯中的祖国泥土,被撒在他的墓地上。肖邦的心脏则运回到了他一心向往的祖国,埋葬在哺育他成长的祖国大地中。
肖邦的创作
肖邦的创作和他的时代、社会背景以及个人思想、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肖邦的创作生涯延续了三十余年(1817—1849),可分为两大时期:①华沙时期(1830年前);②巴黎时期(1831 —1849)。
肖邦在华沙度过的二十个年头,总的说来,是愉快、开朗的。 反映在这一时期的创作中,情绪的基调是乐观的,但思想深度却是有限的。尽管在这一时期内,肖邦已写下了两首钢琴协奏曲、一些练习曲以及一些玛祖卡舞曲等优秀的作品,但是,华沙时期的作品毕竟不可能超越一个尚未经历生活风霜的考验、不满二十岁的青年人的思想局限。清新、明快固然是肖邦华沙时期大多数作品的基调,但从有些作品中。也可以看出过于华丽,甚至纤弱 矫饰的特点,看出受当时欧洲沙龙乐风以及波兰贵族气息影响的痕迹。1829年,肖邦在维也纳演出后就曾写信说:"大家说这里的贵族喜欢我。"但是,肖邦的早期创作中极其可贵的一点是:很早已显示出波兰的民族特色。各种民间舞蹈的体裁、节奏,以及风俗生活的意境、情致,使他的作品非常生动、感人。如d小调波兰舞曲(Op71 Nrl)以及a小调玛祖卡舞曲(Op.17 Nr4,《小犹太》)等。肖邦一生中写的第一首作品是波兰舞曲(1817), 写的最后一首作品是富有波兰民间色彩的玛祖卡舞曲(1849年)。 这象征着肖邦的一生是一个波兰民族作曲家的一生,是和波兰人民、波兰土壤息息相连的一生。肖邦很少直接采用民歌旋律作曲,而是按波兰民族民间音乐的性格、音调,自己去进行创造。他的音乐既具有强烈的波兰风格,也富有个人独创的特性;既 与民间音乐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又是经过精心加工和艺术提高的。
1830年至1831年华沙起义的成功、失败,不仅决定了肖邦一生中的重大转变,促使肖邦的思想走同成熟,并且也是他创作前期与后期的分水岭,这前后的区别显得如此巨大,甚至仿佛判若二人。从此,肖邦的作品的思想性更高了,情感更深刻了,气势更宏大了。他的作品从具有抒情音诗的特点演变为具有民族史诗式的特点。在华沙起义直接影响下产生的c小调练习曲、a小调及 d小调前奏曲标志着这一骤变的发生。在巴黎陆续写成的第一谐谑曲、第一叙事曲等宏伟的史诗性乐曲,也充分显示整个风格的变化。
肖邦在巴黎的创作很快进入了成熟期。此后的创作可以分为两个范畴,一个与祖国兴亡或个人对祖国的缅怀、思念、憧憬有联系,一个则更多反映肖邦在巴黎的生活感受和情致。从乐曲的风格来说,也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宏伟的、富有戏剧性;一类是充满诗意的、抒情的。不少资产阶级的评论家只看到或只强调肖邦抒情、细腻的一面,甚至把肖邦称作"沙龙作曲家"、"病室作曲家",这是一种歪曲。肖邦尽管身体虚弱,钢琴演奏以细腻、含蓄著称,但他的精神境界和思想情感天地之广阔、宏大,确实只有一位民族战士才能具有的。正是时代的激流、民族的悲剧和生活的冲突,使肖邦的作品获得了如此巨大的气势。但这宏大并不 妨碍肖邦音乐的细腻,强烈的戏剧性和优美的抒情性,在他的作品中是对立而统一的。例如升c小调夜曲(Op27 Nrl)强烈的中段和宁静的首尾段形成鲜明的对比;第二叙事曲中反复交替出现音乐形象截然不同的两段。而这些对比完全受内容表现所决定 的,是有机整体发展,演奏的结果,而绝不是纯形式地为对比而对比。
肖邦最后几年的创作中,虽然也还有个别作品具有昂扬的情绪,如《幻想波兰舞曲》(0p61),但更多的却具有一种仿佛与世无争的情绪。这在他以往的创作中是少有的,不能不说这是生活意志衰退、悲观情绪有所滋长的结果。从数量上说,最后几年的作品写得很少,这和肖邦当时的体力衰弱、心情忧郁有关。
肖邦的作品几乎全是钢琴曲。尽管他的老师埃尔斯纳等曾一再鼓励他从事民族歌剧的创作,但是肖邦很清楚自己的所长和所短,始终局限于钢琴创作。创作范围的局限丝毫不影响尚邦作为作曲家的伟大。他在钢琴音乐的领域内,不仅写下了大量杰出的作品,并且对钢琴音乐、乃至整个音乐创作的历史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他的作品继承、发扬了欧洲十八、十九世纪初古典音乐的传统,大大地丰富了欧洲十九世纪上半叶浪漫主义音乐的天地,并对十九世纪下半叶浪漫主义音乐的继续发展、各民族乐派的兴起,以及此后整个近现代音乐的发展(包括十九、二十世纪之交的印象主义音乐等),有很大的启发和影响。他的充满独创性的作品中常富有宽广如歌、感人至深的旋律,和声色彩丰富而极有表现力,节奏生动,并常与波兰民间音乐、舞蹈有密切的联系,在形式体裁上也是多样的,同样具有高度创造性。
肖邦,波兰作曲家、钢琴家。1810年3月1日出生于华沙郊区热拉佐瓦沃拉。父亲原籍法国,母亲是波兰人。他是个异常早熟的孩子枣六岁就写诗枣他的音乐天才很快就证明他注定成为“莫扎特的后来人”。九岁时,在音乐会上公开演奏,散场后,他更关心的好像是他的衣领,而不是他超常的演奏技巧,他对母亲说:“所有的人都在看我的衣领,妈妈。”
中学毕业后进入华沙音乐学院学习,同时开始了早期创作活动。1830年以后他到巴黎定居,在那里度过了后半生。从此肖邦永远未能回国。当时,正值波兰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年代,反对外国奴役、争取自由独立的民族斗争对青年肖邦的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从而培育了他的民族感情和爱国热忱。
1837年他严词拒绝了沙俄授予他的“俄国皇帝陛下的首席钢琴家”的职位。舒曼称他的音乐象“藏在花丛中的一门大炮”。肖邦向全世界宣告“波兰不会灭亡”,足见他拳拳爱国之心。他晚年生活孤寂,痛苦地自称是“远离母亲的波兰孤儿”。从1846年起,肖邦的创作开始出现衰退的趋势。其原因一方面由于波兰民族运动的几次挫折对他打击很大;另一方面同文学家乔治·桑的爱情破裂以及身体衰弱,大大影响了他的创作热情,身体健康每况愈下。1849年10月17日逝世于巴黎寓所,他临终时嘱咐亲人死后将自己的心脏运回祖国枣波兰。
肖邦的创作生涯,以1830年为界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即华沙时期与巴黎时期。在第一个时期,他完成了这一时期最重要的作品《第一钢琴协奏曲》和《第二钢琴协奏曲》。在后半生的巴黎时期,他有与波兰民族解放斗争相联系的英雄性作品《第一叙事诗》、《降A大调波兰舞曲》,有充满爱国主义热情的英雄性作品《革命练习曲》、《b小调谐谑曲》,有哀痛祖国命运的悲剧性作品《降b小调奏鸣曲》,还有不少的幻想曲与小夜曲。
当他1831年9月初赴巴黎时得知起义遭沙俄镇压、华沙陷落的噩耗,精神受到强烈震动。《c小调练习曲》(别称《革命练习曲》,1831)、《d小调前奏曲》(1831),即是这时完成的。激愤、悲痛之情同严整洗练的艺术形式之间达到了高度完美的统一,成为肖邦早期音乐创作中的杰作。巴黎时期是肖邦思想艺术高度成熟、创作全盛的时期。深刻的民族内容、富于独创性的艺术形式和音乐风格,使其创作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肖邦在全部生涯中只开了三十次音乐会就建立了一种传奇式的荣誉,这在钢琴演奏史上别无他例。肖邦尊重并继承古典音乐传统,但他的琴艺具有独特的风格。特别是在他的玛祖卡和波罗奈兹舞曲中,创造性地运用民族民间调式、和声和特性节奏,显示出一个道地的“玛祖尔人”对民族性格、风格、情趣及对艺术语言的熟悉和理解。
肖邦是十九世纪欧洲乐坛上的一颗明星。他那些诗意浓郁、充满着震撼人心的抒情性和戏剧性力量的不朽作品,代表着“黄金时代”的浪漫主义音乐。同时,他的创作又具有强烈的波兰民族气质和情感内容,在欧洲音乐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一方面以欧洲浪漫主义音乐家的杰出代表著称,另一方面以欧洲十九世纪民族乐派的奠基人载入史册。肖邦之所以伟大,也正因为他把浪漫主义的时代风格和爱国主义的精神内容紧密地融合在音乐作品中。
李斯特谈萧邦
肖邦 [匈]李斯特
我们要谈的一位大音乐家,远在他死以前,痛苦就把他折磨坏了;无论他的一部分作品怎样受欢迎我可以预言:二十五年或三十年以后,他的作品一定可以获得比现在更加深刻的评价。将来的音乐史家们一定会给这位在音乐中表现出稀有的旋律天才的人,给在节奏领域里作了奇迹般发明的人,给非常巧妙地和非常卓绝地扩大了和声织体的人以一定的地位;将来的音乐史家一定会公平地对待他的成绩:把他的成就看得比那些为管弦乐队所演奏的、为歌剧首席女演员所演唱的许多大型作品要重要得多。
肖邦的天才是相当深刻的、崇高的,然而主要的是——他的天才的丰富程度足以使他马上在管弦乐的广大领域内占据一个应有的地位。他的乐思的伟大、完美、丰富的程度足以填满豪华的管弦乐法的一切环节。有些书呆子责备肖邦的音乐中缺乏复调音乐的因素,但是我认为肖邦完全可以付之一笑。
证明一个艺术家是否天才,当然不是看他是否是否使用了某些艺术效果。艺术家的天才表现在使他不自禁地歌唱的感情里;崇高是天才的尺度。天才最后用情感和形式的完全统一来表现自己,情感和形式的统一程度要彼此不能分开,互为表里,这一个就是另一个发出来的光。肖邦的最美妙的、卓绝的作品都
既然你问著名的好听的常听的音乐,那么极力推荐莫扎特的作品:
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唐璜》、《魔笛》、《后宫诱逃》、《女人心》当中都有很多脍炙人口的选曲。
交响曲:《第35“哈夫纳”交响曲》、《第36“林茨”交响曲》、《第38“布拉格”交响曲》、《第39“帝王”交响曲》、《第40交响曲》、《第41“朱比特”交响曲》。
《G大调弦乐小夜曲》、《第5“皇帝”钢琴协奏曲》、五部小提琴协奏曲、管乐协奏曲集、钢琴奏鸣曲集
经典钢琴曲首推肖邦和德彪西的作品。其它的主要有《少女的祈祷》,《月光曲》(德彪西),《献给爱丽丝》,《爱之梦》(李斯特),《蓝色狂想曲》,《卡农》,《梦幻曲》,《恰空》,《幻想即兴曲》(肖邦),《E调前奏曲》(巴赫),《F大调旋律》(鲁宾斯坦), 《摇篮曲》(勃拉姆斯),《春之歌》(门德尔松) ,《英雄波兰舞曲》,《军队进行曲》,《匈牙利舞曲第五号》,《月光》(贝多芬),《亚麻色头发的少女》(德彪西),《西班牙狂想曲》,《小狗圆舞曲》(肖邦),《热情奏鸣曲》,《悲怆奏鸣曲》,《黎明奏鸣曲》,《四季套曲》(柴可夫斯基),《升c小调前奏曲》(拉赫玛尼诺夫),《圣母颂》,《钟——第三帕格尼尼练习曲》(李斯特),《土耳其进行曲》(莫扎特)等
然后推荐肖邦、柴科夫斯基和约翰施特劳斯的作品
Chopin,Frederic 肖邦《小狗圆舞曲》
Chopin,Frederic 肖邦《小猫圆舞曲》
StrauB,Johann 约翰施特劳斯《电闪雷鸣波尔卡》
Rimsky,Korssakoff,Nikolai 里姆斯基.克萨克夫《野蜂飞舞》
Schumann,Robert 舒曼《快乐的农夫》
Leroy Andeson 安德森《雪橇》
Leroy Andeson 安德森《打字**》
Aram llilch Khatchaturian 哈恰图良《马刀舞曲》
Charles Orth 奥尔特《时钟店》
Lake莱克《小鸟店》
Arthur Pryor 普赖克《口哨与小狗》
Theodor,Michaelis 特奥尔多米夏埃利斯《森林铁匠》
Neck 奈克《邮递马车》
Leon Jessel 耶赛尔《玩具兵进行曲》
Franck Meacham 米查姆《巡逻兵进行曲》
Beethoven,Ludwig van 贝多芬《致爱丽斯》
Debussy,Claude 德彪西《月光》
Haydn,Joseph 海顿《Lark》第67弦四重奏《云雀》
Leopold,Mozart 里奥莫扎特Children Symphony 《玩具交响曲》
Faure,Gabriel 福莱Dolly op56 Suite for Flute and Guitar 《洋娃娃》(吉他和长笛)
Schumann,Robert 舒曼Kinderszenen op15 《童年情景》
Tschaikowsky,Peter Iljitsch 柴可夫斯基The Nutcracker Suite op71a《胡桃夹子》
01 Dance of the sugar plum fairy 糖果仙子舞曲
02 Chinese dance 中国舞曲
03 Dance of the reed pipes 芦笛舞曲
04 Waitz Of the flowers 花之圆舞曲
Saint Saens,Camille 圣-桑Le Camaval Des Animaux 《动物狂欢节》
05 Introduction 引子与狮王进行曲
06 Hens and cock 母鸡与公鸡
07 Wild donkeys 驴子
08 Turtles 乌龟
09 The elephant 大象
10 Cangaroos 袋鼠
11 The Aquarium 水族馆
12 Personalities with long ears 长耳朵的家伙
13 The Cuckoo 林中杜鹃
14 The Bird house 大鸟笼
15 The Pianists 钢琴家
16 The Fossils 动物化石
17 The Swan 天鹅
18 Finale终曲
StrauB,Johann 约翰施特劳斯Viener Biut op 354 《维也纳气质圆舞曲》
Debussy, Claude 德彪西Children's Corner L ll3 《儿童乐园》
Schmalfuss, Peter; p
Mussorgsky, Modest 穆索尔斯基Pictures at an exhibition 《图画展览会》
Holst, Gustav 霍尔斯特The planets suite de ballet,opl0 《行星组曲》
Vivaldi,Antonio 维瓦尔The Four Seasons《四季》
Strauss,Richard 理查施特劳斯Don Quixote op35 《堂吉诃德》
Grofe 格罗非Grand Canyon Suite 《大峡谷组曲》
01 Sunrise 太阳
02 Painted Desert 如画的沙漠
03 On the Trail 在山径上
04 Sunset 日落
05 Cloudburst 暴风雨
Prokofiev 普罗科夫耶菲《彼得与狼》
Rimsky, Korssakoff, Nikolai 里姆斯基克萨克夫Scheherazade op35 《天方夜谭》
01 Sindbad the Sailor: large e maestoso 辛巴达船长
02 the story of the prince kalendar: lento 王子的故事
03 the young prince and the young princess 王子和公主的故事
04 festival in bagdad:the sea,the shipwreck 巴格达节日、海、海难
Tschaikowsky, Peter lljitsch 柴可夫斯基01-08 Swan lake Suite op20 《天鹅湖组曲》
01 Scene 场景
02 Waltz 华尔兹圆舞曲
03 Pas de deux 小天鹅舞曲
04 Pas d'action 场景
05 Hungarian dance 匈牙利舞曲
06 Spanish dance 西班牙舞曲
07 Neapolitan dance 拿波里舞曲
08 Mazurka 玛祖卡舞曲
Tschaikowsky, Peter Iljitsch 柴可夫斯基09-12 Sleeping Beauty op66 《睡美人》
Prokofiev 普罗科夫耶菲01-09 Romeo and Juliet 《罗密欧与朱丽叶》
Dukas, Paul 杜卡The Pupil in Magic《小巫师》
StrauB,Johann(Father) 老约翰·施特劳斯Radetzky-Marsch op.228 《拉德斯基进行曲》
Dvorak, Anton 德沃夏克Humoreske《幽默曲》
Chopin, Frederic 肖邦Mazurka No2 op68 in A Minor《玛祖卡舞曲》 Cernecka,lda;p
Cholpin, Frederic 肖邦Etude NO3 op103 in E Major (Sadness)《离别练习曲》 SChmalfuss, Peter; p
Chopin, Frederic 肖邦Prelude NO15 op28,15 in D flat Major (Raindrop)《雨滴前奏曲》Schmalfuss, Peter; P
Chopin, Frederic肖邦Polonalse NO6 op,53 in A Flat Major(Heroic)《英雄波兰舞曲》Margulis, Vitalij;P
Mendelssohn Bartholdy, Felix 门德尔松A Mid summer Night's Dream《仲夏夜之梦》——婚礼进行曲
Haydn,Joseph 海顿Svmphonv No94 in G Flat Major(surprise)《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
Beethoven, Ludwig van贝多芬Sonata for piano NO14 op27,2 in C
SharpMinor (Moonlight)《月光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
莫扎特Sonata for piano No11 KV331 in A Major
《土耳其进行曲》
莫扎特Serenade No13 KV525 in G Major(Einekleine Nachtmusik)《第13号小夜曲——小夜曲中的快板》
莫扎特The Magic Flute KV 620《魔笛》
I am the bird catcher 我是一个捕鸟人
Paoagenall Papagenol 帕帕盖娜,我可爱的姑娘
莫扎特The marriage of Figaro KV 492 《费加罗婚礼》序曲
Handel, Georg Friedrich 亨德尔《弥赛亚》Messiah HV56哈里路亚
李斯特《爱之梦》
德彪酉《阿拉伯风格曲》
克莱斯勒《维也纳随想曲》
柏辽兹Damnation of Faust op24(Rakoczv Marsch)《拉克西进行曲》
莫扎特Symphony No40 KV 550 in G Minor《g小调第40交响曲》第一乐章
约翰·施特劳斯《蓝色多瑙河》、《维也纳森林的故事》
柴可夫斯基《1812序曲》
贝多芬Romance for Violine and Orchestra No2 op50 in F Major《F大调浪漫曲》
Messiaen, Olivier 梅西安Birds Wakeup《百鸟苏醒》
Britten, Benjamin 布里顿The young person's guide to the orchestra《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
Smetana, Friedrich(Bedrich) 斯美塔娜My Country 《我的祖国》第二乐章
Schbbert,Franz 舒伯特Quintet D667 op114 in A Major (Trout)《鳟鱼五重奏》
Chopin, Frederic 肖邦Concerto for Piano and Orchestra NO1 op11 in Minor《第一钢琴协奏曲》
Bach, Johann Sebastian 巴赫Brandenburg Concertos No2 Bach WorkLiSt l047 in F MajOr《勃兰登堡协奏曲》第2号,F大调第二协奏曲
莫扎特Symphony No41 KV551 in Major(Jupiter—Symphony)《第41交响曲》
舒伯特Moments of Music Nrl-6 D 780 op94 《音乐瞬间》
贝多芬Symphony No9 op125 in minor《第九交响曲》合唱乐章、《命运交响曲》
德沃夏克Sinfonie No9 op,95 in E Minor (From the NewWorld)《新大陆交响曲》
海顿Symphony No45 in Sharp Minor(Farewell)《告别交响曲》
亨德尔Water music Suite NO.1—3HV348 in Major《水上音乐》
另外详细列出一些
关于进行曲:
约翰菲利浦苏萨的很多进行曲
保罗林克《柏林的空气》
门德尔松《婚礼进行曲》(戏剧配乐《仲夏夜之梦》)
瓦格纳《婚礼进行曲》(歌剧《罗恩格林》)
舒伯特《军队进行曲》(钢琴曲)
比才《斗牛士进行曲》(歌剧《卡门》)
埃尔加《威风凛凛进行曲之三》
威尔蒂《凯旋进行曲》(歌剧《阿伊达》)
柴可夫斯基《小进行曲》(芭蕾舞剧《胡桃夹子》)
西贝柳斯《卡力拉进行曲》(同名组曲)
莫扎特《土耳其进行曲》(《a小调钢琴奏鸣曲》)
柏辽兹《拉柯奇进行曲》
比尔《走私犯进行曲》
贝多芬《土耳其进行曲》
梅耶贝尔《加冕进行曲》
瓦格纳《双鹰旗下进行曲》
赫伯特《玩具兵进行曲》
弗兰克《奥林匹克进行曲》
奥尔富德《波基上校进行曲》
其他的还有:
1、比才《卡门》序曲
2、莫扎特《费加罗的婚礼》序曲
3、贝多芬《艾格蒙特》序曲
4、约翰施特劳斯《蝙蝠》序曲
5、苏佩《诗人与农夫》序曲
6、格林卡《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序曲
7、威尔第《茶花女》前奏曲
8、瓦格纳《漂泊的荷兰人》序曲
9、斯美塔纳《被出卖的新嫁娘》序曲
10、柴科夫斯基《1812庄严序曲》
11、莫扎特《魔笛》序曲
12、苏佩《轻骑兵》序曲
13、罗西尼《威廉退尔》序曲
14、罗西尼《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序曲
15、威柏《自由射手》序曲
16、瓦格纳《汤豪瑟》序曲
17、德沃夏克《狂欢节》序曲
18、勃拉姆斯《学院节庆》序曲
19、门德尔松《芬格尔岩洞》序曲
20、舒曼《曼弗雷德》序曲
1、《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2、《维也纳森林的故事》
3、《春之声圆舞曲》
4、《艺术家的生涯》
5、《皇帝圆舞曲》
6、《南国的玫瑰圆舞曲》
7、《维也纳的气质》
8、《晨报圆舞曲》
9、《美酒、女人和音乐》
10、《加速度圆舞曲》
11、《一千零一夜圆舞曲》
12、《如同在家圆舞曲》
13、《美丽的五月圆舞曲》
14、《爱之歌圆舞曲》
15、《维也纳糖果圆舞曲》
16、《欢乐人生圆舞曲》
17、《天籁圆舞曲》(约瑟夫施特劳斯)
18、《奥地利的村燕圆舞曲》(约瑟夫施特劳斯)
1、《多瑙河之波圆舞曲》杨伊万诺维奇(罗)
2、《溜冰圆舞曲》瓦尔德退费尔(法)
3、《花之圆舞曲》(选自芭蕾舞剧《胡桃夹子》)柴科夫斯基(俄)
4、《睡美人圆舞曲》(选自同名芭蕾舞剧)柴科夫斯基(俄)
5、《bE大调华丽大圆舞曲》肖邦(波)
6、《乘风破浪圆舞曲》洛赛斯(墨)
7、《金与银圆舞曲》雷哈尔(匈)
8、《快乐寡妇圆舞曲》(选自同名轻歌剧)雷哈尔(匈)
9、《邀舞》(原为钢琴曲)威柏(德)、柏辽兹(法)改编
10、《杜鹃圆舞曲》约纳森(挪)
1、《塔索》李斯特(匈)(“交响诗之父”当排在首位)
2、《沃尔塔瓦河》斯美塔纳(捷)(交响诗及民族性标题音乐中的翘楚)
3、《芬兰颂》西贝柳斯(芬)(史诗般的佳作)
4、《在中亚细亚草原上》鲍罗丁(俄)(俄罗斯风情音画)
5、《小巫师》杜卡斯(法)(一译《魔法师的弟子》,浪漫主义“另类”的发挥)
6、《大海》德彪西(法)(印象派之代表作)
7、《骷髅之舞》圣桑(法)(一译《死之舞》,奇思妙想和浪漫主义作曲手法相结合的产物)
8、《唐璜》里查施特劳斯(德)(成名作,也是德国音乐史中承前启后的标志性作品之一)
9、《荒山之夜》穆索尔斯基(俄)(“疯僧”的骄傲)
10、《一个美国人在巴黎》格什温(美)(交响爵士乐的代表)
11、《马捷帕》李斯特(匈)
12、《罗马的喷泉》雷斯庇基(意)
13、《罗马的松树》雷斯庇基(意)
14、《罗马的节日》雷斯庇基(意)
15、《梯尔埃伦施皮格尔愉快的恶作剧》里查施特劳斯(德)
16、《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里查施特劳斯(德)
17、《死与净化》里查施特劳斯(德)
18、《彼得与狼》普罗科菲耶夫(苏)(交响童话)
19、《波西米亚的平原与森林》斯美塔纳(捷)(与《沃尔塔瓦河》同选自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
20、一些具有交响诗的特征标题序曲也可收列于此,见本文序曲版
1、《海顿小夜曲》(奥)(选自《F大调弦乐四重奏》,器乐曲)
2、《舒伯特小夜曲》(奥)(选自声乐套曲《天鹅之歌》,声乐曲)
3、《古诺小夜曲》(法)(声乐曲)
4、《德里戈小夜曲》(意)(一译《爱之夜曲》,选自舞剧音乐《百万富翁的丑角》)
5、《德尔德拉小夜曲》(捷)(小提琴曲)
6、《托赛利小夜曲》(意)(一译《叹息小夜曲》,声乐曲)
7、《布拉加小夜曲》(意)(一译《天使小夜曲》,声乐曲)
8、《小星星》(墨)(一译《墨西哥小夜曲》,庞赛,声乐曲)
9、《西班牙小夜曲》(法)(谢米娜德,女,钢琴曲)
10、《莫什科夫斯基小夜曲》(德)(钢琴曲)
11、《皮尔纳小夜曲》(法)(小提琴曲)
12、《格拉祖诺夫小夜曲》(俄)(大提琴曲)
13、莫扎特《G大调弦乐小夜曲》(奥)
14、德沃夏克《E大调弦乐小夜曲》(捷)
15、苏克《弦乐小夜曲》(捷)
16、柴科夫斯基《弦乐小夜曲》(俄)
1、《第九“合唱”交响曲》贝多芬
2、《第五“命运”交响曲》贝多芬
3、《第三“英雄”交响曲》贝多芬
4、《第六“田园”交响曲》贝多芬
5、《第六“悲怆”交响曲》柴可夫斯基
6、《第五交响曲》柴可夫斯基
7、《第四交响曲》柴可夫斯基
8、《第九“自新世界”交响曲》德沃夏克
9、《第八“未完成”交响曲》舒伯特
10、《第四十一交响曲》莫扎特
11、《大地》马勒
12、《第四十交响曲》莫扎特
1、《纳布科》威尔蒂
2、《茶花女》威尔蒂
3、《阿伊达》威尔蒂
4、《卡门》比才
5、《图兰多特》普契尼
6、《艺术家的生涯》普契尼
7、《托斯卡》普契尼
8、《蝴蝶夫人》普契尼
9、《尼伯龙根的指环》瓦格纳
10、《费加罗的婚礼》莫扎特
11、《塞维利亚的理发师》罗西尼
12、《魔笛》莫扎特
1、《降E大调第二十二钢琴协奏曲》莫扎特
2、《降E大调第五“皇帝”钢琴协奏曲》贝多芬
3、《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柴科夫斯基
4、《第二钢琴协奏曲》拉赫玛尼诺夫
5、《降E大调第三圆号协奏曲》莫扎特
6、《“四季”小提琴协奏曲》维瓦尔蒂
7、《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贝多芬
8、《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门德尔松
9、《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勃拉姆斯
10、《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柴科夫斯基
11、《大提琴协奏曲》德沃夏克
12、《降E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李斯特
13、《第一钢琴协奏曲》肖邦
14、《第二钢琴协奏曲》肖邦
1、《“布兰登堡”组曲》巴赫
2、《“水上音乐”组曲》亨德尔
3、《“焰火音乐”组曲》亨德尔
4、《“动物狂欢节”组曲》圣桑
5、《“卡门”组曲(歌剧)》比才
6、《“阿莱城姑娘”组曲(歌剧)》比才
7、《“培尔金特”组曲(舞剧)》格里格
8、《“鹅妈妈”组曲》拉威尔
9、《“行星”组曲》霍尔斯特
10、《“大峡谷”组曲》格罗菲
11、《“天鹅湖”组曲(芭蕾舞剧)》柴科夫斯基
12、《“胡桃夹子”组曲(芭蕾舞剧)》柴科夫斯基
13、《“睡美人”组曲(芭蕾舞剧)》柴科夫斯基
14、《“舍赫拉查达”(一千零一夜)组曲》里姆斯基科萨科夫
以上都是我自己整理的哦
专辑曲目专辑信息Son of ZeusPirate's CampHerculesArrival at Lord Cotys' CityThe Lion's Tooth FlashbackAthensLord Cotys' PalaceI Will Believe In YouBessi's ValleyBessi-BattleThe CampfireTrainingCentaursThe BattleRhesus CaughtDungeon & I Am HerculesKill EurystheusCotys Brings Out AriusFinal Fight & Tydeus' Death艺人: Fernando Velázquez
语种: 英语
唱片公司: Sony Classical The Statue FallsComrades Stand TogetherAlternative EndingEnd-TitlesChoir Theme发行时间: 2014年07月21日
专辑类别: 原声带、影视音乐
专辑风格: 原声 Soundtrack, **原声 Film Score [音乐原声信息来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