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我对百雀羚的认识,记忆当中就是绿色的瓶子,是治疗雀斑的吗?价位好像还是很便宜的那种,老品牌了。原谅我作为一个女人,对于护肤品牌认识的极少。就是玉兰油、韩后、兰蔻
百雀羚最近出现在大众视线的是母亲节前夕,5月11日的《一九三一》长文广告,主打“与时间对抗”,这种民国谍战风广告,形成了营销圈的现象级事件。这篇文章的点击率30000万次。其实这个创意并没有那么好,它之所以火到另一个级别,更多是因为形式上的创新。这一点非常重要。按照俗话说,就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虽然长图也不真的有多新。
大多数人其实都没有耐心去看完那个长图,同行们对这个案例印象这么深刻,我的朋友圈几乎是第一时间刷爆了,大家一致好评。其实你有没有想过,消费者有那么买这个广告的账吗?其实没有的。它的传播点和记忆点都不是很明确。站在搞营销的角度来说,它的消费转化率更低。
消费者只会记得,百雀羚做了一个长图很火,民国题材。但你去问他们细节?内涵?大家都记不住。
火的东西会有无数人来效仿,奔驰《了界世下一覆颠候时是》,这个广告创意做的是龙卷风,所以文字全部是倒着读,比如标题:是时候颠覆一下世界了。京东图书也在此刻做出了快速反应,《给你的一份国人读书报告》。宝马中国更加简单,一条明暗相接的线,一小排文字就搞定了,《这是一条时空的界线》。
说到快速反应这块,夏不飞说,他在做《三亚、三亚》提报的时候,那个是2012年,他顺利的拿下了这个项目,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好消息是自己经过整个团队的努力,共同拿下了项目,坏消息是刘翔因为伤痛退赛。耐克在第一时间做出了应急预案,这句广告一直记忆深刻。
谁敢在颠覆从头来过,即使身体伤痛,内心不甘。让13亿人都用单脚陪你跳到终点。
我不知道耐克是不是提前知道刘翔要退赛,所以反应这样快。作为一个品牌部,可能会做出两种应急方案,就是最好的结果和最坏的结果。
我一直要求自己所有事情都要做最坏的打算,问问自己能不能接受,是否OK,然后做最好的准备。
百雀羚是中国的特别传统的品牌,做的是护肤品。它在反其道而行之,走年轻化,娱乐化的营销。目的是想唤回大部分人的记忆以及激活新一代用户。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这个**比较火,在网上的评价众说纷纭,有人说不好,主要是因为倒模这项特效化妆技术不到位,场景设计的很好,不管是吹还是骂,总归是热点。百雀羚也做了同款的长图,还是很美的。推出的是面膜,叫三生花,也符合这个**的名字。
抛开**热度不谈,三生花和**两者各方面也都挺合适。**的受众大多数是18-35岁的年轻女性,而三生花的受众定位在年轻女性群体,走的是文艺清新,时尚轻复古的路子。三生花的包装都是这样的文艺复古风,颜值颇高。
我身边一个96年的妹子用的就是三生花系列,她还滔滔不绝的给我讲了自己使用的功效,安利我。包装的颜值一看就是小女生会喜欢的款。看来百雀羚还是做了一定功课的。
我发现了一个共识,在小海品牌群里,大家对于百雀羚的那句广告语都非常认可,好几个人提到了:愿你出走半生,归来还是少女。
这个视频广告《韩梅梅快跑》做的也很用心,韩梅梅通过“跑”穿越了,做的这一点很新颖。这句话的原句很熟悉: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前一段时间在网络上很红,雷军都在说这句话,因为产品本身是护肤品,针对的是女性,所以改成了“少女”。第二个点这个视频写的就是一个女人前20几年的成长,虽然20年没有半生那么久,但我们把它定义成了半生,这个视频的结尾,出走半生归来那一刻她是一个小女生的面孔,其实你会发现最初的自己才是最美好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她整个过程中包含了8090后的各个痛点,你有多久没有停下来和自己聊一聊了。其实,我们每个人在这个社会的身份角色都很多,父亲,母亲,儿子,女儿,丈夫,妻子,媳妇,上司,下属,老师,学生等等,中国人很焦虑,因为每天都在为别人做自己,我们承担着这么多个角色,为了别人眼中的自己更好,却从来没有问过自己真正要什么,自己幸福吗?
母亲这一辈子没有做过的事,要让我去完成。
百雀羚产品其实是越来越年轻化,主打的需求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产品本身,产品包装更加个性化,护肤品,面膜,对标的人群来说,更贴近。另一方面是精神需求,鼓励女性勇敢地活出自己,做自己,不委屈自己。
再说一下百雀羚的劣势,首先百雀羚已经有86年了,快百年的一个老中国品牌,在人潜意识里的形象中还是根深蒂固的。
作为中国第一代护肤品,百雀羚在《中国好声音》华少与《快乐大本营》何炅的名嘴里已经获得广泛影响力,自从被当做国礼赠予外宾后,更是在民间火了起来。包装简单,不油腻很好用,深受老一辈的喜欢,而且这应该是市面上最便宜的美白产品了。
百雀羚是让周杰伦代言的,“听妈妈的话,别让她受伤”,说实话,第一眼看到这个广告词,我是醉了的。作为一个89年出生的人,这句话傻老师也会唱。其寓意不言而喻:借助IP的力量定向辐射年轻消费人群。但好像市场并不买单,这个广告做的连自然堂都没有做过,国内另一个标杆型品牌自然堂今天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正式公布了新任代言人——00后欧阳娜娜。对,你没看错,一位15岁的妹子,虽然她目前的知名度和人气远没有周杰伦那么高。不过,反响还不错噢。
广告中被我们记忆过的,周董的应该是当年那句“你是我的优乐美吗?”也是这句话火了好久。而且这句话并不是歌词噢。
有的时候,代言人和品牌要对标,有共同的特征,能够突出产品的特色,品牌是什么东西,有人做了通俗的比喻:你走在大桥上,护栏看似无用,却让你心里踏实。这就是品牌。
我是品牌策划里的小学生,那天和珍姐聊未来要做品牌策划,她说,你了解什么是品牌策划吗?都做那些内容?需要那些能力?最后的结论是:我要去华与华。她的思路很清晰,帮我分析了很多的可能性,然后实操案例来说,就是进入一个广告公司把你的创意卖掉。
世界上有两件事很难,第一件事就是把你脑子里的创意装进别人的大脑,第二件事就是把别人口袋里的钱放进你的口袋。
我做的是前者,也希望把前者做到极致。
地产策划虽然很好,对于我来说,作为一个地产人,养成了学习的习惯。因为地产行业就要与时俱进,你却步了就等于已死的状态。但我还是喜欢每天去思考创意以及背后的逻辑。
品牌人,每一个品牌都像自己的孩子,用心去栽培,等待它开花结果。
那天我告诉自己以后有心栽花花不活,无心插柳柳成荫,栽花的事少做,插柳的事多做。
目前广告片已经不局限于同行业或新媒体广告运营、文案这些从业者了,也有好多网友加入到广告行业讨论中。例如刷屏的999广告和百雀羚广告等等视频创意广告被广大网友转发朋友圈,只要切近生活和现实的广告,能打动用户和击破最后的心理防线,用户是很乐意为其买单的。现实是互联网极度发展的时代,不在是靠硬广来带动曝光和展示。可能一句话也能带来一次刷屏和营销,例如杜x斯的文案让多少网友感叹其创意的新。
这个片子有木有用户看和乐意转发,取决于片子是否走心。
自从上一家公司倒闭后,误打误撞进入了现在的这家公司,刚开始杂活很多,主要涉及线下的各种业务,加之是传统零售公司,重点自然在营销上。做了一年多的活动产品,是时候好好总结下经验。总结下来策划活动的流程,主要包含活动前、活动预热、活动中、活动后这几个阶段。明确活动目的一般的活动目的会有拉新、促活、留存、挽回流失用户、促销、品牌营销、新品上市等,不同的活动目的对应不同的活动形式、活动主题、奖项的设置。需要注意,一个活动的目的不宜过多,最多不能超过两个,比如我既要品牌宣传、又要销量、又要关注公众号、又要用户留下手机号,到时候用户直观的感受是H5很复杂、步骤很长,这样非但达不到效果,反而会引起更多的负面影响。所以目的不宜超过两个,主题突出,简单易懂,能一下子吸引眼球为宜。分析目标用户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知道我们的目的,也要结合目标用户的需求,然后从中找到契合点。比如我们目的是挽回流失用户,那我们就需要去找到这批人,分析用户的特征、体量,尽可能找到共性,必要时候还要结合问卷调查、访谈来找到用户流失的原因,再有针对性的推出相应的挽留手段。假设通过分析,我们的流失用户量有10万,我们的目标是挽回5万的流失用户,这些用户基本都是首次购买后超过半年没有二次购买的用户,并且绝大部分是在促销时购买,明显属于价格敏感型用户,对产品不够忠诚,再加上抽样的问卷调查,发现这些用户对产品已失去兴趣、或者已找到其他更好的替代品。通过上面的分析后,我们就可以接着采取相应的活动策略了。确定活动形式和创意活动形式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要简单易懂、操作简单,做到“超越预期”,最好所有的操作只要一步。马化腾和张小龙说,我们微信的功能不能让竞争对手抄袭,张小龙说不会的,因为已经简单到不能再简单了。原则二:活动本身导向的需求不能和本身产品述说的需求相差太远。比如滴滴打车的活动,打车后就送优惠券,分享好友也可以抢优惠券,假设他改成送积分呢?送其他公司的产品呢?相信转化率会很低,而且会吸引大量的非目标用户进来。滴滴打车通过发券的形式引导新客体验,体验后如果是目标用户自然会继续使用优惠券,而价格敏感性、有车一族、公司高管等等人群或许不会使用我们的优惠券,所以简单的一个发券动作其实也是大学问,逐步引到来更多的高价值用户,同时也培养了用户的打车习惯。原则三:活动满足的是低层级的需求则越容易具象化,但也更容易让用户流失。比如扫码送水、送油、送米;反之,活动满足的是高层级的需求时,活动越抽象,越难形成传播,但一旦吸引了用户就很容易转化为我们的核心用户,例如参加NGO组织、选出最美的那个ta。活动形式有如下:1品牌宣传:暖心的H5、事件营销。例如最近的百雀羚广告、三只松鼠创始人打砸苏州店等。品牌宣传有一个特点是需要长期的灌输才有可能占领用户的心智,区别于效果宣传想要带来的短期的销量转化,从这个角度看,这次的百雀羚神广告是成功的,因为他激发了用户的病毒式传播,通过营造老上海的氛围来突出品牌的历史厚重感(感谢Fanny推荐的好广告)。百雀羚神广告三只松鼠创始人砸掉苏州店2拉粉:海报体、集赞3促销:拉朋友砍价、拼图、秒杀、团购4新品上市:事件营销5老带新:设定老客新客的福利(重点要防止刷单的情况发生)接下来是活动开发活动的特征是持续时间短、活动形式要有一定的创意,这样往往会交互比较复杂,所以开发难度有时候主要在前端。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性能上的优化,保证抗压能力足够强,这个也需要在测试阶段下足功夫。预热阶段一般的预热手段有微博大号kol转发、官方微博话题讨论,多渠道宣传等等,就好像小米手机在QQ空间的预售活动,在预售前举行了猜价格活动,调动了很多_丝用户的心弦,同时也激发了一波转发和讨论,逐步把整个未来的活动推向高潮。预热比较适合于新品发布、大型营销活动等。活动中活动中要时刻监控数据的变化,及时调整相应的策略,客服等人员积极应对用户的反馈,做到活动整体顺畅、达到预期的目的。活动后需要对用户进行事后回馈,防止活动发生大起大落的现象,比如我们的活动是宣传新品,给用户也发了优惠券,那活动后期还需要对用户作优惠券到期提醒,引导用户重新回流。其次是做好活动总结,为下次活动积累经验。再次检查活动系统是否真正结束,防止带来不必要的客诉。总结一下,活动从策划到上线、运营、结束整个流程,也是需要如同做一个完整的APP去细心打磨。紧扣活动目的和目标用户,找到可以诉说的共同话题,通过富有创意的活动形式展示出来,在占领用户心智的同时引导用户裂变传播,形成轰动效应,做好事后总结,为后续提供更好的经验。
在看到这次朋友圈百雀羚热文之前,我几乎没有怎么听说百雀羚,问了身边几个男性朋友都没有听说过,几个女孩子给我的反馈是妈妈辈用的产品,言下之意自己没有在用。
但是这次朋友圈热文传播以后,百度指数,微信指数都是增长的,达到了一传十十传百的品牌传播效果,让从来没有听过百雀羚的消费者知道了百雀羚这个化妆品品牌,让一些之前用老眼光看待百雀羚品牌年龄的人们开始改变惯有认知,百雀羚一直是紧跟时代青年的步伐的,为了保卫时光而战,留住年轻的肌肤,就像有些人解读为这是百雀羚这个老品牌的年轻化尝试。
至于销售转化一说,就要界定这篇文章是属于公关文,还是营销文?
一如大多数公众号多数内容前篇是前戏吊胃口,后篇很小的篇幅用来开门见山卖产品,这类文章可能需要谈个转化率,应该算是以销售目的的软文了。而这篇百雀羚末尾的“月光宝盒”礼盒,和天猫旗舰店优惠券是这篇热文的终极目标么?我个人认为要看卖的是单一产品还是组合的概念性产品,如果是单一产品那么必定要思考前面那么辛苦的铺垫后面的转化如何,从而忽略了品牌的传播效果。
如果是概念性产品,那么他们是在卖一个感情,就是母亲节到了,送款百雀羚给你的妈妈吧,那么这个品牌的年轻化尝试呢?哪去了?
总体来说,这次传播大于推广产品,如果是以推广产品为目的营销动作,猜测转化效果不是特别好。但是对于单次曝光成本来说,应该是很划算的吧。
不信你去采访下,现在有多少人成功通过朋友圈知道了百雀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