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韩社区有谚语“先来韩,后来郭(葛),徐家占了西北角,刘家来了没场(地方)着。”明永乐年间,韩姓在张村河西南占山,郭姓于张村河围台地划地建村,最初名“韩郭庄”。历数年,郭姓以地招住,续迁来徐、刘二姓人家,共聚生存。世经延传,刘氏人丁最旺,户数逐渐占社区半数以上,所以,刘氏又以“刘家韩哥庄”名。清初,郭姓改姓“葛”,以后为与两个“韩哥庄”相区别,遂以方位名之为“西韩哥庄”,今称“西韩社区居委会”。
近日,根据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华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的最新研究,在“百家姓”全国排名前三位的王、李、张是中国最大群体的姓氏,分别有9500多万人、9300多万人和9000万人。4月17日,记者通过青岛市公安户籍部门得知,青岛第一大姓为“王”姓,岛城姓王的市民足有903378人,记者通过查阅资料和采访专家了解到,如此之多的王姓市民跟岛城自古以来数量之多的王姓家族息息相关。
王、张、李列
岛城姓氏榜前三
根据2006年发布的“百家姓”排行榜,“李”姓是当时中国第一大姓。在最新版“百家姓”中,“王”姓取代“李”姓成为“百家姓”之首。
那么青岛的“百家姓”排在首位的是什么姓呢?4月17日,记者通过青岛市公安户籍部门得知,青岛现有800多万常住人口,其中,王姓市民所占最多,共有903378人,约占青岛市常住人口的113%,成为青岛第一大姓。位于第二位的姓为张姓,共有576642人,约占青岛市常住人口的72%。第三位大姓为李姓,这部分市民有563964人,约占青岛市常住人口的7%。
据最新统计,岛城姓氏的前十位分别为:王 、张、李、刘、孙、于、赵、徐、陈、杨。
最早王姓家族住惜福镇
岛城文史学家鲁海告诉记者,青岛最早的王姓人生于汉代,名为王吉,为汉谏大夫,当时居住在青岛惜福镇旁的小庄,其子孙后代世世代代定居青岛,形成“王姓世家”。据史料记载,青岛著名音乐理论家王邦直,系琅琊王氏,为王吉后代。
崂山区张村《王氏族谱》在光绪十二、十三年修订,据《王氏族谱》中,记者查阅到,明朝万历年间,七世祖如贤公、成仁公从张村迁居大浮山,后改为文山后村(即浮山后村)。根据族谱传承,王氏从云南迁居青岛至今608年共24世(辈),平均每世约25年。如果按照清乾隆年间(1736年)计算,从始祖(1404年)至六世,是332年,平均每世约55年。
明朝初期,白莲教农民女领袖唐赛儿领兵起义,以卸石棚寨为中心的农民革命风暴,席卷了包括即墨、胶州等9个州县。明成祖朱棣后将其镇压,天下平定后,国内几个大省的部分居民开始迁居,如云南、陕西的大家族迁入青岛。
据《通志·氏族略》及《广韵》所载,全国王姓家族自古便是大族。永乐年间,迁入青的家族中主要为王姓家族。据统计,永乐年间的王姓村庄约有20余个,分布在青岛的各处。
其中,王家麦岛、王家韩哥庄、王家泊子、王哥庄、大枣园等村庄居民全部姓王 。而会前、午山、南泉、营子村、东小庄、娄山后等村庄居民以王姓为主要大姓。由此,王姓村庄延续下来。
德占后外来王姓继续迁入
明朝初年,一支内陆移民来到了会山(今太平山)开始了持续500余年的生活。会前村是青岛版图上最早有人居住的村落之一,村中的百姓,堪称是青岛的拓荒者,居民以王姓为村中主姓。随着德国殖民者强占胶州湾,1901年6月,强征了小鲍岛、孟家沟 、小泥洼、会前、海泊等5村,拆除住房,兴建苗圃,会前的王姓村民大部分被遣散至浮山所村以及沙岭庄村。
据《崂山县志》记载,“清乾隆年间,王氏从文张村迁浮山之后立村。”因会前的王氏家族迁入浮山所村时,把王家灵堂也搬入浮山所村居住区,每逢祭祖日,会前的原住王姓居民,后居住在王姓沙岭庄的居民聚集到浮山所村的灵堂前朝拜他们的王姓祖先。
据了解,在德国占领青岛后,从其它省市迁入青岛的王姓居民持续增长。
西韩社区
村庄由来西韩社区有谚语“先来韩,后来郭(葛),徐家占了西北角,刘家来了没场(地方)着。”明永乐年间,韩姓在张村河西南占山,郭姓于张村河围台地划地建村,最初名“韩郭庄”。历数年,郭姓以地招住,续迁来徐、刘二姓人家,共聚生存。世经延传,刘氏人丁最旺,户数逐渐占社区半数以上,所以,刘氏又以“刘家韩哥庄”名。清初,郭姓改姓“葛”,以后为与两个“韩哥庄”相区别,遂以方位名之为“西韩哥庄”,今称“西韩社区居委会”。
政区人口
位于中韩街道办事处驻地西北05公里处,与李沧区、四方区、市北区接壤,东隔张村河与中韩社区相望,南临北村,西、北被海尔工业园环绕,处在308国道、海尔路、保张路交叉的三角地带,交通便利,地理环境优越,海尔集团总部坐落域内。2004年底,有居民1360户,3806人。
经济状况西韩社区很早就有开粉坊做粉丝的传统手艺。因靠近青岛市区较近,很多社区居民开始种植蔬菜,以供应青岛市场需求,部分人在农闲季节到市里做小生意,以补贴居家生活之所需,也有少数人自置骡马大车,靠运输货物维持生计。全社区80%的劳力在社区办企业工作,实力较强的有预制构件厂、纸箱厂、塑料包装厂、建筑公司等,社区建有与海尔集团配套的企业有数家。2004年经济总收入35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3489元。
优势产业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北洋政府曾派兵参战,那时西韩社区的几个年轻人因参战而学会汽车驾驶手艺,在国民政府时期,这些人便有了用武之地,青岛市引进第一批汽车,司机几乎都是西韩人,他们因驾驶技术超群而名声大噪。改革开放后,西韩社区的司机和个体运输户特别多,成为社区经济的一大特色。
社会事业西韩社区投资建设的西韩小学,已达青岛市规范化学校要求,社区居民凡男满60周岁,女满55周岁的居民均享受养老保险。
西韩社区柳腔表演队
2003年,社区开展了旧时改造工程,规划占地面积46公顷,建筑面积56万平米,社区居民安置用22万平米。
联系电话86-0532-8860019886-0532-88600196
西韩社区附近有崂山景区、青岛华东百利酒庄、崂山上清宫、青岛石老人观光园、青岛极地海洋世界等旅游景点。有崂山绿茶、北宅樱桃、崂山茶、崂山矿泉水、崂山奶山羊等特产。
小高戚家村
村庄由来相传建村于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因大沽河水随海潮回流只能到回流村,此处地势较高,仅次于大高,故称小高。后随人口的增多,分为四村,小高戚家为其中之一。
政区人口
小高戚家村位于胶州市最北的胶莱镇,在胶莱镇的最东边,东临大沽河,西以胶莱河为界,北与小高李家村、张家村接壤,南与胶莱镇的十五亩地交界。大沽河从村东流经胶州湾。全村面积是1800亩,其中耕地占1250亩。2005年底,全村共有310户,1132人。
经济状况全村历来以农业为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村里在地头打上机井拉上了电,使每一块地都能浇上水,农作物产量稳步提高,农业机械化也得到了大大提高,全村家家户户有三轮车。2005年,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900万元,人均纯收入54987元。
社会事业家家户户有摩托车,家家户户拉上了电话,不光是青年人,很多老年人都用上了手机。2004年全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5%以上。
联系电话:86-0532-88215861
小高戚家村与十五亩地村、小高张家村、姜家街村、小高于家村、小回村、小高李家村、大回村、解家大高村、后韩哥庄村、赵家大高村、前韩哥庄村、孙家大高村、辛庄村、中大高村相邻。
小高戚家村附近有马店砖塔、闸子集桥、胶莱水闸大桥、东王延庄遗址、胶州胶莱运河、齐家口子桥等旅游景点,有胶州大白菜、里岔黑猪、胶北西红柿、柳沟小米、和睦屯西瓜等特产。
东岭
村庄由来建村年代不详,道光乙巳《胶州志》未见标注,当在1845年之后。因村庄座落在葛埠岭下,以岭命村,后分为二村,分称东岭、西岭。此为东岭。
政区人口
位于镇驻地西偏南28公里处,东邻中王珠,南接马店镇,西靠西岭,北毗五里堠子。2005年底,全村共156户,511人。
经济状况2005年,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415万元,人均纯收入41096元,农业机械总动力1300千瓦。
联系电话:86-0532-88222529
东岭村与南店子村、大赵家村、北王珠村、西岭村、中王珠村、辛庄村、前韩哥庄村、南王珠村、后韩哥庄村、大回村、小回村、姜家街村、十五亩地村、小高戚家村相邻。
东岭村附近有马店砖塔、闸子集桥、胶莱水闸大桥、东王延庄遗址、胶州胶莱运河、齐家口子桥等旅游景点,有胶州大白菜、里岔黑猪、胶北西红柿、柳沟小米、和睦屯西瓜等特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