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时候韩寒是一个桀骜不驯的人,很多人也都喜欢他笔下的桀骜不驯的那股冲劲。而他的笔下也有很多经典的作品,比如三重门,零下一度等等,曾经的他被破格录取,却又退学。很多年轻人年轻的时候的那些叛逆性格,那些桀骜不驯在韩寒的身上都体现的淋漓尽致。
年轻时候的韩寒是如同大多数人一样叛逆的青春期,桀骜不驯的性格等等,大多数有的他或多或少的存在着,而他正好将这一切都通过文字来表达,因此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受到了很大的推崇。但是如今却说为什么中年的韩寒,不在犀利了。这最根本的原因便是人都会成长,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会有一个成长的过程。
韩寒经过了岁月的洗礼以后,肯定不再如年少时期的轻狂和叛逆了,自然是多了几分稳重,少了几分轻狂,多了几分责任,少了几分桀骜,多了几分世故。人不可能永远长不大,等到了一定的年龄,经历了一定的事情后人自然会明白很多事情,会懂很多事情,自然而然就会变得很佛系了,很多人都是这样,直到长大懂事以后,只要健康安稳就好,很多人归根结底图个安稳和幸福。
所以人到了中年,自然会看开很多东西,会明白很多事情,每个人都是如此,更别说是韩寒这样的人物了。人生苦短,难免会遭遇很多的人情世故和许多的人心冷暖。知世故而不世故。方可自在。
张爱玲曾说过:“知名要趁早,来的太晚,快乐也不那么痛快。”
而作为80后作家代表人物的韩寒,则生动地诠释了这句话的涵义。
1999年,17岁的松江二中学生韩寒,以一篇《杯中窥人》的文章,荣获首届全国新概念作文竞赛的一等奖,从此声名鹊起。
随后几年,新概念大赛陆续涌现出郭敬明、张悦然、七堇年等80后青春文学作家。
能够这么说,往常的8090后一代,谁不是读着韩寒的《三重门》、郭敬明的《梦里花落知几》长大的。
但同时,韩寒这个体育和文学专长生,却由于7门功课不及格而被留级,成为当时社会争相讨论的“热点”。
2000年,韩寒的处女作小说《三重门》出版,短短上市几个月,销量一下子到达惊人的200万册。
什么概念?
这本书破了近20年以来的出版记载,韩寒也拿到人生的第一个50万版税。
在当年,绝大多数工薪阶级的月薪还缺乏1000元,而北京三环内的房间只要2000元/平,韩寒随意能够买两套帝都市中心的房子了。
这一年,韩寒才18岁。
99%的人估量刚刚高三毕业,有些人比拟侥幸,则进入了大学校园。
少年成名,名利双收。这么牛掰的韩寒,自然一下子成为许多青少年心中的超级英雄,霎时走上神坛。
但摆在他面前的问题也很大,韩寒固然是红人,但学校也有本人的管理制度,经过谨慎思索后,韩寒并不想留级,遂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议:休学。
他说退学是被迫的,休学是自愿的,听上去比拟好听。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不过在办理退学手续时,教师忍不住问了他一句:“你不上学了,以后靠什么来养活本人?”
韩寒则一脸笃定地说,稿费啊。
没想到随口说的这句话,却引来了教师们的一片笑声。只是他们都没有料到,这个看起来横冲直撞的男生,还真的有吹嘘皮的资本。
凭仗《三重门》一炮而红后,接下来韩寒一如既往每年出版一本书,《零下一度》《像少年啊奔驰》《长安乱》等。
后来,复旦大学颇为观赏韩寒的才气,决议破格录取他做旁听生,并布置名师指点。
以为韩寒会大喜过望,他却嗤之以鼻地回复:“就算复旦请我当教授,还要看我有没有空。”
言语间,充满着孙悟空大闹天空时的自信和霸气。
当然,韩寒这个过于高调的叛逆行为,也为他惹来了不小的费事。
教师家长们因惧怕孩子模拟韩寒,放弃学业而批判他,有学者以为韩寒的样子“很欠扁”。
这就是韩寒参与的《对话》,在电视节目里遭到一群“主流”学生的围攻,觉得他游手好闲。
有意义的是,时隔多年后,韩寒从一个性格叛变的“不良少年”,蜕变成有良知的公知分子。而当年在台上义正言辞责备他的年轻精英们,不是去了国外定居,就是曾经沉沦了。
就在一切人以为,韩寒身上的标签将不断是作家时,他忽然华美丽一个转身,成为了一名赛车手。
确实,假如他不断只是个作家,那可能就不是韩寒了。
在赛车场上,他一共取得7次年度总冠军,并且成为迄今为止全国独一一个双料年度总冠军,具有中国职业赛车场地、拉力两项赛事的冠军奖项。
原来,韩寒在很小的时分就喜欢赛车,11岁那年看到电视机里正在播放港京拉力赛,他就幻想着哪天能有一辆本人的赛车。
于是,当韩寒靠写书兴旺后,他就用本人的稿费作为资金,开端追逐童年时期的幻想,2003年起参与全国汽车拉力赛。
韩寒固然经过艰辛的锻炼,但隔行如隔山,最开端的成果却很不理想。
从他玩赛车的第一天起,群众的质疑声音就历来没有停过,由于大家都觉韩寒是有钱没中央花,玩赛车只是一时兴起。
“世界上有两条路,一条开满鲜花,一条铺满荆棘。我选择难走的一条走,不是由于天性的傲慢,而是对命运的谦卑。”
韩寒选择的,就是难走的那条路。
后来,他的程度越来越好,赛车技术也得到业内的分歧认可。
2005年,韩寒拿到拉力赛的首个冠军,同时也让公众们晓得他不是为了玩,而是真正把赛车当成一种职业来看待。
有了第一个冠军,后面就像翻开潘多拉的盒子,韩寒在赛车范畴一发不可拾掇,成为中国赛车市场的风云人物。
正如歌手许巍在《蓝莲花》里所唱的:“没有什么能够阻挠,你对自在的向往……”
在赛道上迅雷不及掩耳的同时,韩寒不忘一边以笔为刀,以梦为马,站在年轻人的视角针砭时势。
他和徐静蕾是最早玩博客的一批人,两人的点击量像火箭普通不时攀升,当时徐静蕾是第一,韩寒则是第二。
此时的韩寒,以宏大的流量和人气为民请命,说真话,这就是“公民韩寒”。
后来,他形容本人为:“忍不住看破说破,什么都要点评一下的人”。
而那场名噪一时的“韩白之争”,更是把韩寒推上了崭露头角的巅峰。
2006年,主流作家白烨发文《80后的现状与将来》,针对以韩寒、郭敬明为代表的80后作家停止鞭挞,说他们不能被当作真正的作家来对待。
“实践上,八零后的作品,只是进入了市场,但尚未真正进入文坛。”
“八零后这批写手,不能看作是真正的作家,而是文学创作的喜好者。”
言下之意,无疑是在挖苦韩寒这类青年, 虽有众多拥趸,但在传统的主流文人眼中,其实还不入流。
于是,一场气势浩荡的对决开端了。
这场“韩白之争”越战越猛,韩寒方一人参战,单枪匹马;而白烨一方参加了助战队友:作协副主席陆天明、导演陆川、文化学者高晓松等。
看似不对等的决战,谁能想到结果却是“以弱胜强”,韩寒像齐天大圣一样单挑天庭里的一切天兵天将,当然世俗社会里的如来并没有出面。
经过数年的口诛笔伐,韩寒一战成名,名望更是如日中天,成为无数人的肉体偶像,也是近20年来对中国影响最深的文化人。
事后,曾经拔剑弩张的韩寒和高晓松,则成为了无话不谈的知己好友。
只是已过而立之年的韩寒,则退去了年轻时的青涩,逐步变得低调、随和起来。
称谓他人时,他开端习气性地在末尾加上“教师”二字。
面对镜头他会说:人,能够不上学,但一定不能中止学习。
会对当年的退学,有另一番阐释:“退学是一件很失败的事情,阐明我在一项应战里不能胜任,只能退出,这不值得学习。”
很多人不由要问,日渐成熟的韩寒,是不是变了,变成了当初本人厌恶的那个人,背叛了曾经支持他的那一代人……
韩寒是不是曾经向这个操蛋的世界妥协认怂了。
假如你真的这样以为,那你就太不理解韩寒了。
看完**《奔驰人生》后,我才明白—— 韩寒不再大闹天宫,并不是由于他开端屈从。
而是由于阅历过漫长的取经之路后,他终于懂得了世间疾苦。他不再像齐天大圣那样去怼天怼地,而是学会了像斗打败佛那样去容纳众生。
年近中年,韩寒变得圆润了,他慢慢发现这世上很多事情,其实充溢了随机性。
并不是你有才,就一定会遭到赏识,也不是你长得漂亮,就一定会得到幸福人生。
比韩寒有才的人有没有,比他愈加努力拼搏的人,有没有?
肯定有,只是韩寒具有了很多人所不具备的时机和好运,也就是随机性。
就像《奔驰人生》片尾曲唱的那句:“我的一半人生,飘荡就像只风筝,假如命运是风,什么又是我的绳。”
继续转换赛道的韩寒,在新的**市场仍然玩得风生水起。
2014年,韩寒自编自导处女作**《后会无期》,票房628亿,打败郭敬明的《小时期》。
随后的《披荆斩棘》票房1049亿,《奔驰人生》1716亿。
再度跨界影视圈,韩寒胜利打出一手漂亮的牌,冷艳众人。
《奔驰人生》的拍摄现场,久未出面的韩寒和主演沈腾一同呈现,昔日校草级别的两人,被戏称为“合肥”,臃肿的身体不忍细看。
但是,只经过短短的一个半月后,韩寒再次亮相,健硕的身体一下子冷艳了世人。
有人说,最可怕的不是有人比你优秀,而是比你优秀的人,还比你更努力。
在多个范畴获得特殊成就的韩寒,更是具有一个令一切人都羡慕的幸福家庭。
他曾慨叹在韩小野没有出生的时分,人人都喊他韩少,但女儿出生后,片场的人都叫他岳父。
而在他背后不断默默付出的女人,就是妻子金丽华,她比韩寒小两三岁,长得十分漂亮,是学校公认的才女校花。
两人的感情,从2003年时就初见端倪,彼时的金丽华还在读高中,韩寒经常开着摩托车到学校接她放学。
高中毕业后,金丽华考上中戏,**电视系编导专业。
其真实这段感情中,金丽华历来不是那个“高攀”的,她成果优秀,交际手腕很强,不断帮着韩寒处置公关事务。
她曾是韩寒初次执导MV《毒药》的制片人,还担任做韩寒其中一本杂志,而他可以胜利进军文娱圈,亦有金丽华的功绩在内。
往常,韩寒有了一双儿女,爱情和事业双歉收,可谓是人生大赢家,活成了无数人羡慕的样子。
这个才气横溢又饱受争议的80后,一路走来似乎做什么成什么。他的人生看似随意,没有什么规划和运营,却又不时获得令人注目的成果。
不过韩寒的人生,他人却复制不来,由于很多时分,我们即使听过很多道理,也可能仍然过不好这终身。
韩寒的胜利,并不代表一切人像他一样努力了,就会有好的结果。
但只需你仍在坚持你所酷爱的事情,你就值得被人尊崇。
由于具有幻想,并坚持追逐幻想的人,是可贵的,更是可敬的。
在杨澜的那期韩寒访谈中,杨澜曾很敏锐地问起韩寒和父母的关系。韩寒随即承认,现在自己租房子,住在外边。一个礼拜回家去一两次。因为不和父母住在一起,现在和父母的关系反而更好了,主要是因为见得少了,如果见得多了,估计还得吵架什么的。这说的2006年年底的情况。实际上韩寒很早以前,在2000年退学后不久,就不跟父母住在一起了。
韩寒为什么不愿意跟父母住在一起呢?要知道当时他才17岁,对于一个那个年龄的少年来说,生活要完全自理还是有一些困难的。
从种种迹象来看,韩寒在青少年时期表现出的,以及恐怕毕生也不会完全消弭的强烈叛逆个性,是和家教有着密切关系的。尽管今天从功利主义的角度看,有人也许会觉得韩寒所以能成为今天的韩寒,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他的特立独行的强烈个性,但从一般青少年个性成长的普遍规律看,我们显然不能轻易对韩寒父母的教养方式给予完全的肯定
根据《儿子韩寒》所反映的情况,韩寒在退学后一度离家单独居住的主要原因是韩寒及其父母都不能及时“适应新的生活”。 [1] 但这种说法也反映出韩寒并不认可父母一向严厉的管教。韩寒的父母从小就对韩寒有较高的道德人格素质要求,例如韩寒3岁时,有一次没经人家允许,去邻居家草莓地吃了几个草莓,就被罚跪了很长一段时间。 [2] “从初中开始,由于学业的问题,韩寒和家人的关系逐渐显露出紧张的一面”,当时韩家经常演出这样的大戏:“考砸了的时候,他在前面逃跑,韩仁均在后面追,邻居在后头拉。” [3] 韩寒的散文《来自海边》和韩父的《儿子韩寒》,都从不同角度记录了第二次读高一时,韩寒在跟语文老师争吵后,回家因被父母训斥,以致离家出走、露宿石化海边的往事。韩寒在周立波访谈节目中,则承认父母在他小时候经常打他:“爸打,妈也打。……其实我爸妈还是挺疼我的,他们一开始打我头……后来觉得可能会打傻掉,就拧屁股”。 [4]
虽说“棍棒出孝子”的古语,现在已经在韩寒身上再次验证了其正确性,但客观地说,韩寒父母当时对于韩寒的棍棒教育未免缺乏策略,韩寒或多或少所存在的叛逆性格,与韩寒父母在他青少年时期对他的不恰当管教方式是有关系的。研究者认为:“望子成龙是人之常情,寄予厚望也可以理解,但如果因此就急功近利对孩子采取凶狠高压,无疑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它不仅使孩子长期生活在一种恐怖压抑的气氛中,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学习,还会使孩子的个性畸形发展,使孩子在高压下要么成为唯唯诺诺的低能儿,要么物极必反,像家长一样脾气残暴、充满叛逆性格,甚至成为危害社会治安的高危人群。” [5]
韩寒在各种场合都很少提及他的父母,这显然不是避免给自己的父母造成伤害所能解释得了的。韩寒笔下人物的父母也基本上是很少出现的,这其实也不能完全用情节不需要来解释。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作者的生活经验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人际关系,往往也会被作者不知不觉地以不同程度移植于小说中。这简直是无法避免的。曹雪芹家族的曹家和《红楼梦》中的贾家,巴金家族的李家和《家》、《春》、《秋》中的高家,劳伦斯和母亲的关系和《儿子与情人》中人物的母子关系……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对应移植关系。韩寒小说中父母形象的罕见,除了反映了他小小年纪就离家独立生活的背景,也反映了他自己对于父母关系的回避,赞美父母长辈根本不符合自己的体验和心理,讽刺或控诉他们又会伤害父母,为了避免对号入座,所以在《三重门》之后韩寒很少写父母,甚至塑造出《长安乱》中释然这样无父无母本然自由无根的形象。
不过在继续分析相关问题前,需要明确三个前提:第一、韩寒对于青少年时期他与父母关系的不协调不应负责。当时韩寒还是不能完全对自己思想和行为负责的孩子,甚至当他相当程度地获得个人独立时,由于他的思想和行为模式是以往经验的产物,仍旧不能对一些行为负责。第二、责怪韩寒父母对韩寒教育的失职也是缺乏同情心的。任何个人的悲剧在一定程度上都是社会的悲剧。韩寒的父母即使曾经对韩寒有过不恰当的教养方式,也并非空穴来风,他们也生活在社会和传统中、受社会文化影响。在此尝试还原真实的历史,目的仅仅在于增进大家对韩寒的理解。第三、韩寒的父母尽管在对青少年时期韩寒的教养方式存在问题,但这不意味着他们不爱韩寒,爱变成伤害的事太多了;韩寒对父母的叛逆和不满,甚至在《三重门》中对家长的讽刺和调侃也不代表韩寒的不孝、不尊重和不理解。
就韩寒的父亲韩仁均来说,他对韩寒负面影响与其说是言传,不如说更多的是以身教的形式实现的。前面我们曾提到过韩寒青少年时期家境的困难,这种困难,在现有的主要由男性承担养家责任的社会环境中,在很大程度上将被当成是韩父无能的结果,从而极大地削弱父亲在家庭中的威信。
父亲的威信不足,在家庭教育中对儿童的影响是很严重的,首先,儿童会错误地认为反抗和叛逆永远是正确的而且必然获胜,缺乏对权威和规则的认同感;其次,当他们将这种经验运用到社会上时,由于不再可能享受父母所给予他们的宠爱,多半会遭遇挫折,从而有可能因此导致心理问题;第三,在他走上社会上时,不得不经常假设自己是孤身一个人,假设自己与其他人不一样,是缺乏后盾和支持的,这也会造成缺乏安全感等负面的心理问题;最后,对于男孩子还有一种额外的影响,那就是使他们无法从家庭生活中学会怎样做一个男子汉,如何保持男性气质。
当然,我们还得注意的一个问题是,父亲缺乏足够的权威并不意味着他就一定是一只绵羊,相对于青少年来说,成年人永远是相对有力的强者。事实是,缺乏足够威信的父亲,在家庭中往往倾向于使用暴力来控制其妻子和家人。鲁迅的父亲因鲁迅祖父的科场作弊案发,被剥夺仕进的权力,一辈子没有功名、郁郁不得志,在家中就不时表现出极其暴虐的一面,而且对少年鲁迅要求极为严格苛刻。自然,一个缺乏实际权力的父亲的暴虐,随着儿子的逐渐长大,只能造成父子关系的不断恶化,尤其是当他们身边还有一个相对强势的母亲不时参与进来玩三国演义时。
相对于韩寒父亲的威信不足,韩寒的母亲周巧蓉却是一位个性十分要强的女士。如韩寒母亲特别喜欢清洁,而青少年时期的韩寒小孩心性,对此却又特别随意,母子俩经常因此产生一些矛盾。 [6] 韩寒曾说自己内心深处是一个有洁癖的人,这一点恐怕就是韩母给他的影响。韩寒在第二次读高一时离家出走、露宿石化海边,主要就是因被韩母斥骂“滚出去”。 [7] 《三重门》中的林雨翔处处有韩寒的影子,类推起来,林雨翔的母亲应该也有韩寒母亲的影子。关于这一点,韩寒自己也是承认的。 [8] 《三重门》中一段描写林母的诙谐文字,多少可以为我们理解韩寒的母亲做一参考:
林母以前在大专里修文科,理应前途光明,不慎犯了个才女们最易犯的错误,嫁给一个比她更有才的男人。家庭就像一座山,双方都要拼命往上爬,而山顶只容一个人站住脚。说家像山,更重要的是一山难容二虎,一旦二虎相向,必须要恶斗以分轩轾。通常男人用学术之外的比如拳脚来解决争端,所以说,一个失败的女人背后大多会有一个成功的男人。林父林母以前常闹矛盾,几欲离婚,幸亏武松诞生。林雨翔天资可爱聪颖,俩人把对对方的恨转变成对孩子的爱,加上林母兴趣转移——完成了一个女人最崇高的使命后,老天赏给她搓麻将的才华,她每天晚出早归搓麻将。这样也好,夫妻口角竟少了许多。 [9]
此外,林雨翔通过关系花钱进入市南三中,也是靠的母亲的人际关系。
根据心理学家阿德勒的意见,“如果父亲脾气非常暴躁,而且想驾驭家庭的其他分子,则男孩们对男性应有的作风会培养出错误的观点。……假使母亲较富于权威性,整天对家里的其他人唠叨,这种情势会倒转过来。……男孩子则始终站在防御的地位,怕受批评,尽量寻找机会表现他们的恭顺拘谨。” [10] 这段议论实际上为我们理解韩寒所表现出的双重人格提供了线索。韩寒青少年时期的家庭成长环境的双重特殊性是:父亲缺乏威信但毕竟是强大的一家之主,而母亲尽管在家庭中有主导地位但毕竟是弱质女子。
根据学者的研究,鲁迅、汪曾祺和余华的父亲,年轻时都很有才华,却因各种原因无法施展抱负,后来随着年纪的增长,慢慢地都将精力投射到培养儿子上来,期望儿子能代替自己圆梦,以至于不无变态地对孩子做非常严格的要求。 [11] 韩寒的父亲早年曾考上华东师范大学,最后却因种种原因与华东师大失之交臂。上世纪80年代读华东师大就意味着一登龙门、身价百倍!我们不难想象,曾与成功如此亲密接触的韩仁均先生,会因此多么希望自己的儿子能替自己梦圆大学!理解韩仁均对韩寒的严格早教情况,我们可以参考《三重门》中林父对于小林雨翔进行早教的相关情况。
韩寒的父亲为了韩寒的成才,对小学阶段的韩寒的学习督导甚为严厉,这种情况到韩寒初中以后开始有所改变,一方面韩寒的自我意识逐渐形成,开始不服管教,另一方面也可能与韩父限于自己的教育经历,开始无力辅导韩寒有关。过于严厉的早期教育一方面可能为天才少年的诞生创造条件,另一方面也可能使孩子对教育和权威产生一定的逆反心理;尤其是当儿童花费较多时间和书本呆在一起时,其社会交往能力有可能受到影响,或者至少使其显得较为内向。
总之,家庭中的不健康人际关系、不恰当的早期教育,搬迁经历所带来地理陌生、人际关系隔阂,以及因家境贫寒所造成的焦虑心理等因素作用在一起,构成韩寒青少年时期相对缺乏安全感性格的产生基础。韩寒性格中既谦虚腼腆富于阴柔一面,又高傲凌厉富于阳刚一面的复杂性格,正是这些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吊诡的是,这种性格多面甚至矛盾分裂的特点,恰恰可能是天才艺术家、作家出发的原点。
美国作家尼克·麦克唐奈曾在他的小说《不存在的兄弟》中,借人物之口说:青少年时期不幸的家庭生活,是培养作家的最好环境。从这个意义来说,韩寒确实是天生的作家。韩寒时而内向多思,时而多愁善感,时而嘻嘻哈哈,时而愤世嫉俗的多重复杂性格,固然是不适合于一般谋生和生活的,但是却非常有利于他成为一个以书写心灵为己任的作家,他有很多感受要说。
★ 韩寒小贴士:
做父母外行绝对会误己子弟,不知不觉的身教,尤其对小孩的人格成长影响巨大。所以有朝一日我们做父母,必须注意彼此之间的,以及跟孩子的交往方式。首先应尽可能满足他们的物质需求,尽量不让他们过早地承担家庭的经济压力,使他们不会在同龄的青少年中产生自己家里不如别人家、自己不如别人的感觉;同时,父母在家庭生活中应互相维护对方的威信,不要在青少年面前争吵、打架,使青少年学会对权威、规则的尊重,学会正确的交流方式;而且尤其不能以简单粗暴的打骂代替教育,使得孩子越来越皮,产生叛逆、桀骜不驯的个性。
[1] 韩仁均:《第一次出远门》,《儿子韩寒》,万卷出版公司2008年版,第69—71页。
[2] 王帆:《韩寒H档案》,万卷出版公司2010年版,第3页。
[3] 陈鸣:《<三重门>见证者忆韩寒:高中他这样走过低谷与辉煌》,《南方周末》2012年2月17日。
[4] 周立波:《壹周立波秀·韩寒》,东方卫视2010年2月16日。
[5] 李振斌、李洋任:《中国“问题孩子”调查》,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1、142页。
[6] 韩仁均:《第一次出远门》,《儿子韩寒》,万卷出版公司2008年版,第70页。
[7] 韩仁均:《从留级到退学》,《儿子韩寒》,万卷出版公司2008年版,第60页。
[8] 孟庆伟:《大话韩寒》,华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62页。
[9] 韩寒:《三重门》,万卷出版公司2010年版,第5页。
[10] 阿德勒:《超越自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5年版,第131页。
[11] 夏永为:《无法完成的使命——鲁迅、汪曾祺和余华复仇主题小说研究》,《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第1期。
ault\":�����9�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