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钟微
编辑/叶丽丽
2020年9月28日,国产美妆品牌完美日记的线下门店已达200家。
自第1家门店在广州正佳广场开出,到第200家店落成,完美日记仅用了20个月。另一个惊人的速度是,在成立的第4年,完美日记将要赴美IPO。
据报道,完美日记近期完成了新一轮14亿美元融资,如果以40亿美元(约为2684亿人民币)的投后估值比照,完美日记的市值已经超过丸美、接近珀莱雅。
后两者是如今国产美妆行业的双巨头,截止发稿前,珀莱雅市值居A股美妆行业第一,为29108亿元人民币,丸美为26221亿元。
从2018年开始,完美日记、UNNY、橘朵等国产美妆品牌出现了爆发式增长, 他们身上有着同样的特点:抓住了小红书、KOL等新渠道带来的流量红利,擅长营销玩法,从线上起家。
扎根线上的中国美妆品牌们渐渐成为很多人眼中的“野蛮人”。
韩国化妆品上市公司科丝美诗有着近30年 历史 ,并于2004年进入中国市场,其总经理助理申英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中国线上渠道和平价品牌的崛起改变了供应链的整体逻辑, 线上模式导致了行业里充斥着“门口的野蛮人” 。
以完美日记为代表的、走线上模式的品牌们改变了供应链的整体逻辑,影响了整个美妆市场,而对于传统美妆品牌而言,这些变化也许是致命的。
中国美妆行业发展至今,经历了几个阶段,挑战无处不在。
国产品牌也曾经历过“畅销时代”,产品不愁销量,随着欧美美妆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加剧了竞争,不同品牌的产品功能、价位等变得更细分。
从2010年左右开始的线上渠道变革,更是给美妆行业增添了不少新玩家,这也意味着更激烈的竞争来临。
一边是诞生于淘宝的美妆淘品牌,当时雅诗兰黛等欧美品牌大多定位高端,迟迟不入驻淘宝,给了国产美妆淘品牌崛起的空间。另一边则是传统国产美妆品牌,扎根线下的它们,对线上渠道的尝试也显得过慢。
当传统美妆品牌反应过来,布局线上,将淘品牌作为不能忽视的对手时,前面又有新的伏兵在等着它们——完美日记、花西子等新锐品牌,通过互联网化营销带来的流量红利,掌握了线上市场的话语权。
中国美妆市场的各方势力,如今已经进入了史无前例的混战局面。
回溯以往,每一场变革中,必定有许多企业在走下坡路,但其中也必定有新兴强者与存活者。
在这场国产美妆“大逃杀”中,谁活了下来,谁又最终消失了?
曾经A股化妆品市值第一的上海家化,已经先后被丸美、珀莱雅超越,截止目前仍未翻盘。
今年年初,前上海家化董事长葛文耀发送了一条微博,他写道:“今天珀莱雅的股票市值2066亿,超过上海家化2064亿。”末尾还附上了三个流泪的表情。
很难相信,这个打造了美加净、佰草集、六神等知名品牌的化妆品公司,打过不少胜仗,经历了数个阶段的变革,但最终掉队了。
许多国产美妆品牌有着类似遭遇: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普兰娜”,在2010年因为原料等问题被经销商举报后,逐渐消失在消费者视野中;曾是中国本草护肤第一品牌、KA渠道第一的相宜本草,因为品牌老化,业绩下滑严重。
上海家化的掉队有着鲜明的时代印记。
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美妆行业兴起,大量创业者涌入,通过生产技术、营销、线下等多个环节的学习与调整,让国产美妆品牌得以遍布中国,美加净、大宝、欧珀莱、雅芳等品牌,都曾是无人不知的国产美妆品牌。
这一时期被称为“畅销时代”,怕的不是卖不掉,怕的是生产不出来。很多国产品牌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登顶。
随着全球美妆巨头加速开拓中国市场,国产美妆品牌的地位被冲击,它们的产品定位被挤压在中低端市场,许多品牌还需要通过中外合资才能存活。
人们发现,像上海家化这样的企业,尽管创造了不少成功的品牌和产品,但销售体系、营销能力、企业现金流等方面都与欧美巨头有着很难赶超的差距。
来自欧美巨头的刀剑已经架在了国产品牌的脖子上,后者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
2009年前后,欧美巨头几乎占领了这个行业,丁家宜被科蒂集团收购,大宝被强生收购,小护士和羽西被欧莱雅收购。收购不断发生,不少“国货”渐渐变成了“洋货”。
同时,当时美妆行业的市场虽然有着广阔的前景,但来自欧美或本土的头部企业,已经垄断了市场,市场上略有名气的品牌,实际上都被抓在少部分企业手上。小型初创公司想要开辟出一条成功的道路,无疑是艰难的。
但依然有一大批国产美妆公司成立并孵化新的国货产品。
上海家化成立于1989年,但2000年之后,才是国产美妆的爆发期。丸美、韩束成立于2002年,珀莱雅诞生于2006年,卡姿兰则成立于2009年。
中国美妆品牌的成长和活跃变得更剧烈,丸美“弹弹弹,弹走鱼尾纹”、自然堂“你本来就很美”及韩束“释放你的美”等广告被投放在卫视等渠道。
上海家化已经随着佰草集跌出头部品牌阵营,而走上了下坡路。珀莱雅和丸美成为如今国产美妆行业的双巨头。
年轻的女性消费者,大多走入过它们的线下专卖店,专柜售卖模式一度是它们主要销售渠道。它们的营收,100%来自化妆品自有品牌运营的核心业务,这一因素让它们更被投资者看好,市值也在不断升高。
20年间,行业起伏,玩家更迭,有人刚刚坐稳位置,便又有新的黑马以不可阻挡的势头打破格局。
在新的阶段,竞争加剧了。
此时的美妆行业,欧美品牌的市场竞争力依然强劲,它们不再犹豫、加速融入电商平台。传统国产美妆品牌也一样,线上渠道甚至成为了主要营收来源。
新的玩家也开始跃跃欲试,完美日记、花西子等新锐品牌,带着不同的模式走来,掌握了市场的话语权。
格局早有变化的征兆。在 科技 领域,技术的更迭背后往往孕育着机遇,而在消费领域,渠道的变革也是同理,这一轮变革围绕着线上。
2010年以前,美妆品牌大多是经销商模式,每年的美博会是企业招揽代理商、提升销量的重要方式,但美妆行业的销售渠道一直在变化。
关于中国美妆品牌的销售渠道变革,伽蓝集团执行总裁刘玉亮曾在接受采访时提到,27年前,中国化妆品产品的销售渠道大多是在百货商场柜台销售。
后来超市大卖场大举进入中国,紧跟超市大卖场的化妆品品牌快速占领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再之后便是CS渠道——由化妆品店、日化店、精品店系统所构成的销售终端网络系统开始盛行。
如今又到了电商渠道崛起的时代。随着2010年淘宝商城美容馆正式上线,美妆类淘品牌成为行业里的新生力量,其中诞生了御泥坊、膜法世家、阿芙、芳草集等知名国产美妆品牌,它们都是抓住渠道变革的先行者。
之后佰草集、自然堂等扎根线下的国产美妆品牌涌入电商,展开了一场传统品牌与淘品牌的激烈竞争。
新的搅局者又开始出现。2017年,黄景峰经历了数份工作,他曾在宝洁工作,又加入御泥坊担任副总裁,最后离开御泥坊,成立了完美日记的母公司逸仙电商。
逸仙电商是一个区别于宝洁、御泥坊的美妆公司,完美日记的模式也不同于很多传统品牌和淘品牌。
2017年,完美日记正式推出,并开设天猫旗舰店,它并不像淘品牌一般依赖阿里的流量扶持。 完美日记有了更广泛的营销阵地——小红书、微博、抖音、B站等平台备受追捧,消费者往往通过这些平台先“种草”再买单。同年8月,完美日记开设了小红书店。
据艾瑞咨询统计,90后、00后了解新品牌的方式主要通过微信、微博、QQ等社交平台,以及电商平台。
而美妆的三大社交媒体是微博、小红书和微信。其中小红书已经与淘宝在内容上已成功打通,商家在编辑某个商品介绍时,可选择引用小红书相关“笔记”。
黄景峰曾提到,完美日记起初的销量并不好,直到开设了小红书店,天猫的销售业绩也有了明显的增长。
除了完美日记、花西子,新锐国产美妆品牌的名单上还有玛丽黛佳、HFP、橘朵等。
随着这份名单变长,竞争也逐渐激烈,行业变得拥挤,有投资人为错过完美日记们而懊悔,也有新的创业者不断加入这一行业。
中国美妆行业的热度似乎不会降温,传统美妆品牌、新锐玩家、亦或是国外巨头都站在了这一分界点上。
进入2020年,美妆行业的变革还在持续。
实际上,在疫情驱使企业强化线上渠道之前,这场变革早已发生。
2019年到来的直播电商风口,“口红一哥”李佳琪用五分钟卖掉了15万支YSL口红, “直播+网红带货”的模式带动了不少美妆品牌的销售业绩。
这一年,国潮概念也开始风靡,食品、服装等各个领域的品牌开始主打中国元素,中国风、古风等风格的国货打动了年轻消费者,美妆品牌也借此实现了转型或崛起。
同时,品牌在挖掘线上流量之时,也不忘线下渠道依然有其价值。
传统美妆品牌大多依靠线下渠道起家。珀莱雅近年来大力发展线上渠道,但线下渠道依然贡献了大量营收。据珀莱雅财报,2019年,线下渠道营收1462亿元,在总营收中占比4691%。
扎根线上的新锐美妆品牌,也在重金布局线下。2019年1月,完美日记在广州开设首家体验店,截止今年9月底,完美日记已经有200家门店,并声称要在2022年开出600家门店。
完美日记突出重围的这些年,美妆已经成为中国零售行业增速最快的品类之一。
过去,中国风靡的化妆品品牌中,大部分来自美国、韩国等国家,即使在珀莱雅、丸美崛起的时代,也没有打破被国外品牌统治的格局。
但如今,这一格局正在被改写。2020年,凯度消费者指数发布了最新的美妆市场趋势报告,在护肤品类中,百雀羚、大宝、巴黎欧莱雅、Olay、妮维雅排名前五,虽仅有百雀羚是国产品牌,但位列第一。
而在彩妆品类中,唯一的国产选手完美日记也夺下了第一,美宝莲纽约、魅可、迪奥、卡姿兰排在其后。
放到线上,趋势则更加明显,国产品牌在美妆品牌榜单的席位越来越多。 2019年双十一,自然堂、百雀羚、完美日记、薇诺娜跻身榜单前十。
新锐品牌中,首次参加双十一的花西子1小时实现销量破亿,完美日记13分钟破亿,是首个登上天猫榜首的国货彩妆品牌。
不过,国产新锐美妆品牌低毛利、高营销的模式正在面临争议。
目前新锐美妆品牌的产品定位依然在中低端,产品价格大多在20到200元之间,是在压缩毛利率的背景下提升了销量。
与之对应的是品牌的营销费用高企。据时代周报今年5月报道,完美日记公关部人士表示公司毛利目前低于行业水平,更有报道称完美日记的营销费用就占到收入的40%-50%。
玩家最终走向的结局必将是提升定价,让投入产出比为正,何况目前完美日记们还在布局线下,这也增加了企业的财务负担。要到扭亏为盈,完美日记们才能迎来真正的胜利。
新锐美妆品牌尚有脆弱之处,老玩家亦在补齐短板。竞争远未到终局,而产品、营销、渠道都将成为这场战争的变量。
2019双十一销售额
2019天猫双11全天成交额为2684亿元人民币,超过2018年的2135亿元人民币,再次创下新纪录。
2019年11月11日,2019双十一购物狂欢节正式开始。天猫双11开场14秒销售额破10亿,1分36秒成交额破100亿。17分06,成交额超过人民币571亿元,超过2014年双11全天成交额。
扩展资料:
自从2009年10月1日和中秋节一起双节同过开始,每年的11月11号,以天猫、京东、苏宁易购为代表的大型电子商务网站一般会利用这一天来进行一些大规模的打折促销活动,以提高销售额度,逐渐成为中国互联网最大规模的商业促销狂欢活动。
"双十一"不仅让电商热衷于促销,就连运营商也开始搞促销活动了。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于2011年11月1日向国家商标局提出了"双十一"商标注册申请。
2012年12月28日取得该商标的专用权,2014年10月末,阿里发出通告函,称阿里集团已经取得了"双十一"注册商标。
人民网-2019年天猫“双十一”成交额达2684亿元
双11各大电商平台销售数据
第14届天猫双11落下帷幕,但官方未公布具体销售额。官方表示,今年天猫双11稳中向好,交易规模与去年持平,其去年总交易额为5403亿元。京东也未公布总销售额,其去年为3491亿元。
今年天猫双11从10月24日20:00开启预售,共历时22天4小时。今年也是天猫由“光棍节”1天抢购,改为“双节棍”两波售卖的第三年。从2020年调整后,天猫双十一销售额提升明显,但增速在第二年有所回落。
与往年一样,今年双11不少类目、品牌、直播间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显示所有大图
淘宝天猫产业发展及运营中心总裁吹雪认为,今年天猫双11整体稳中向好。“我们深切感受到消费的韧性和活力,也能看到一些新的消费趋势正在不断涌现。”
阿里国内数字商业板块总裁戴珊表示,“通过今年天猫双11,我们看到了中国市场的巨大内需潜力和消费活力,中国经济和产业的持续韧性。这让我们有信心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天猫双11各类目、品牌、主播情况
11月10日晚上8点,天猫双11第二波售卖正式启动。截至11月10日零点,天猫双11已经跑出了148个成交额增长超100%的品类。
除了潮玩、宠物、运动户外、珠宝四个行业增速迅猛,一些小众类目的增长也十分可观。如角膜塑形镜成交额增长近100倍,面膜冷热仪增长超55倍,耳戴音频设备增长超40倍,地毯清洗机增长超30倍,内衣洗衣机增长超20倍
截至11月11日零点,天猫双11已经有超25000个单品成为销售过百万的超级爆款,同时有超过2000个单品成交额突破1000万元。
天猫双11的第一波售卖则是在11月31日。当天,品牌战绩抢眼,102个品牌在开售1小时成交额破亿,多个品牌创下历史新高。在这些品牌中,国货品牌占比过半,其中美妆行业表现最为优异。
据了解,今年共有2100万个商品参与天猫双11,比去年增加了300万个。不仅如此,线下门店的商品也加入其中,今年,仅服装行业就有超过1300家门店实现了双11“线上线下一起逛”。
淘宝直播方面,今年吸引大批新主播入驻,其中不乏一栗小莎子、朱一旦等大网红,还有罗永浩、张柏芝等明星主播。
数据显示,过去一年,淘宝新增了超过50万名新主播。天猫双11临近的前两个月,有超过100家直播机构入驻淘宝。截至11月10日12点,淘宝主播新主播达人的日均观看人次同比增长561%。
在淘宝新人主播中,罗永浩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在10月24日预售当天,罗永浩的直播间共上架约155个商品链接,预估带货总额约为21亿元。
此外,MCN遥望科技也携张柏芝等明星入驻淘宝直播。10月24日,遥望梦想站在天猫双11的直播首秀,达成超过2200万的成交额。
再加上10月31日,刘_宏妻子王婉霏ViVi现身“ViVi肥油咔咔掉”淘宝直播间,半小时场观破100万人次。
新主播人气飙升,老主播也不减风采。双11预售首日,李佳琦的带货数据再次证明了其“一哥”地位。10月24日,李佳琦直播间下午3点开播,总直播时长近10小时,四十分钟场观突破1000万,截至下播场观超456亿人次。
根据星图数据,当日李佳琦的预估销量达42386万件,平均客单价为347元,销售额达14708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11月10日,李佳琦的第二波开售场观远不如预售首日。当日下午4点,李佳琦直播间开播,为晚上8点天猫双11第二波开售蓄力。到11日零点直播结束时,场观8000万人次,不足其双11首播的五分之一。
新老主播各显身手,这届双11的淘宝直播也被戏称是“华山论剑”。
此外,00后商家群体正在淘宝天猫活跃起来。淘宝天猫数据显示,天猫双11第一波售卖期,淘宝00后商家的整体交易额同比去年增长237%。在运动、户外、宠物、汽车、收纳整理、酒类、摩托车、DIY、成人用品、乐器、书籍等领域,00后商家的交易额同比增长明显。
据了解,淘宝天猫的00后商家数量已接近100万,其中大部分是今年首次参与天猫双11。这些00后商家,不少是今年的应届大学毕业生。为了支持00后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淘宝今年还上线了“天猫双11大学生实战专场”。
各平台双11战况
根据星图数据,11月10日20:00至11月11日19:00,综合电商平台累积销售额达282282亿元,共产生114亿多个包裹,平均客单价为24786元。
分平台来看,综合电商平台中,天猫销售额遥遥领先于其他平台,占616%,京东占267%,拼多多占63%,其他平台分摊剩余份额。综合电商海外购业务销售额为2732亿元。
商品品类方面,综合电商销售额TOP10品类分别是:家用电器,手机数码,个护美妆,服装,女鞋/男鞋/箱包,电脑办公,家具建材,食品饮料,母婴玩具,运动户外。截至目前,共有88543个品牌参与大促,较去年同期增加3305个,SKU数量近6千万个,其中新品占到790%。
1)京东
10月20日20:00,京东率先开启双11大促预售,同时京东的全渠道生态布局全面参与到活动中。根据数字零售数据服务商Nint任拓提供的数据,20日20:00至24日00:00,在被统计的27个类目中,已经有35个品牌的预估销售额破亿。
10月31日20:00,双11第一波售卖,京东发布的数据显示,家电全品类1分钟成交金额破10亿元,10分钟整体成交额同比增长超40%。
10月31日晚8点至11月2日零点,京东累计售出商品超55亿件,其中成交额前20的品牌中,国货品牌占比达80%。
物流上,京东也加大了投入。截至目前,京东物流在全国30座城市已经投入运营超700台无人车,为消费者提供“最后一公里”和“最后100米”末端配送服务。据了解,京东双11开门红24小时,智能快递车配送单量就已经同比去年增长300%。
2)拼多多
拼多多于10月20日启动双11大促,小米、美的、伊利、蒙牛、TCL等1000余家品牌参与此次大促。据悉,本次活动额外提供两天的返场时间,一直持续至11月13日。
“在今年大促期间,拼多多将继续秉承不预售,无尾款的直接补贴政策,为消费者提供简单实惠的购物体验。”拼多多大促项目负责人称,消费者不需熬夜,不用做算术题,只需登录拼多多app进入“1111”大促会场,即可一键拼单,畅享“多实惠,多乐趣”。
这一点,与唯品会有些相似。
3)唯品会
唯品会资料显示,今年双11中,唯品会贯彻优惠规则简化的原则,消费者无需凑单,一件商品即可享受超值优惠。
规则上的简化,确实给唯品会带来了销量的爆增。以低至13折的波司登羽绒服为例,双11开售1小时,销量同比涨幅高达3倍。据了解,今年唯品会双11高潮期将从11月10日晚8点持续至11月14日早10点。
不断拉长时间战线,似乎成了电商平台的常见策略之一。
4)抖音
今年双11,抖音宣布将“抖音商城”作为主战场,这意味着抖音商城正式出战,开始与天猫、京东、拼多多等平台在商家、流量和用户之间展开正面交锋。
根据抖音开门红战报,抖音商城曝光量相比921大促同期增长368%;商品搜索量相比921大促同期增长912%。截至10月31日24时,抖音商城交易额相比去年同期增长6299%。
没有自建物流体系的抖音电商,此前已与中通快递签署2022年“双11”物流运营保障协议。中通快递成为抖音平台此次双11期间特邀物流合作伙伴,针对在10月31日-11月15日期间发货的订单,为商家履约和消费者购物体验提供物流运营保障。
5)快手
快手116购物节从10月20日零点开启。快手电商今年双11的主要优惠是“每满60减6”。
从优惠力度看,快手“每满60减6”的优惠力度明显不及天猫的“每满300减50”,这可能和快手平台的电商商品单价普遍偏低有关。
2020年,快手双11的GMV为88亿元,2021年约为380亿元。不过,这样的成绩与天猫、京东等平台比,仍有较大差距。
6)视频号
今年双11,腾讯视频号推出“超品日-11·11购物狂欢节”,13家品牌参与视频号“超级品牌直播”,包括:认养一头牛、熊猫不走、空刻意面、好孩子、孩子王、正山堂、六大茶山、奥康、INSUN、米兰纳、海南德胧酒店、ABC,编程猿。
除了超级品牌直播,今年视频号的双11吸引更多品牌入驻,如周大生、学而思、Babycare等。截至11月11日23:00,TOP10带货榜中,京东占了前2个,珠宝文玩商家有6个,另外2个是护肤品牌。
7)苏宁和国美
今年以来,苏宁和国美可谓“难兄难弟”,苏宁因欠款被多次发律师函,国美的“真快乐”举步不前,前不久还被曝出“停发工资”。整体来看,苏宁和国美在双11中的存在感相对较低。
双11前,苏宁入驻美团这一消息,倒是泛起了一些水花。入驻美团后,消费者可以像“点外卖”一样购买手机、电脑、生活小家电类产品。
今年双11:发货是最大的难题
今年双11的整体销售额依然保持增长,平台和品牌的数据表现亮眼,但身处其中的中小商家们,却高兴不起来。
经营天猫零食店的商家阿龙坦言,“今年没有参加双11,拼不过别人了,保利润活下来。”在他看来,业务整体环境不好,加之部分地区不能发货,索性不参与了。
从淘系转拼多多,已经三年没有参加双11的商家无往则说,前几年还参加双11,那时候还有点热度,能分一杯羹,现在是“浪费表情”。“你不提醒我,我甚至都忘了今天是双11。”他补充道。
外贸毛织厂厂长纳兰也向派代吐槽:“一些成熟的大店、大客户,比较稳定,某些知名金冠店他们规划比较好,多数是订单制度对接,消化能力强。小卖家的话,影响比较大一点,有一些去年一个款卖300来件,今年怕是30件都未必有。”
双11大促,中小商家的日子为什么越来越难?
这可能因为平台的竞争日趋激烈,商家的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而且当下还要面临流量少、发货难、消费者热情消退等问题,这使得商家不再憧憬双11。
双11已经从天猫京东的双11,逐渐演化为全行业的双11。今年,顺着抖音的正式参战,与天猫京东等平台正面交锋,拼多多也将战线拉长至11月13日;在双11优惠规则正在被吐槽“繁杂”的当下,唯品会反其道而行,试图通过简化规则收获消费者芳心。
瓜分双11蛋糕的平台越来越多,也意味着优惠力度会加大,随之抬高的便是平台与商家的大促成本。
女装店商家霸霸,向派代诉苦,“今年双十一会比去年卖得便宜,不然备的货要压死了。”
11月10日,忙着双11的天猫潮牌服饰店商家老朱感慨,“今年整体的感觉是,一些大牌优惠力度很大,感觉大商家都在清库存。”他早有预料,双11仍会参加,销售额也会增长,但利润还是那样,“大家都在冲,出价都是按照同行的出价。”
除此之外,今年双11,商家还要面临一个大难题——物流。
近期,国内多地疫情反复,导致商家和消费者不能收发货。10日,广州的女装商家阿木因不能发货已经申请退出双11。他无奈表示,“卖了也没办法发,都退得差不多了。”而与他有同样遭遇的商家不在少数。
这个双11,卖得好的商家,也兴奋不起来。在社群里,有商家已经收到了数百张超时自动赔付的工单,有的商家爆单了,但是快递发不出,能发出快递消费者却收不到。
物流问题,已经成为横亘在不少商家与双11之间的一道鸿沟。
从消费侧来看,消费者消费热情也在消退。南都民调中心发布的《“双11”消费需求调查报告》显示,公众“双11”购物意愿下降在今年尤为明显。决定双11购物的因素中,“囤货备用”排在了“刚好有购物需求”之后,优惠对消费冲动的影响正在降低。
这一消费端的变化,也对商家的双11备战带来不小影响。
双11“慢下来”,需要新故事
经历了14个年头的双11正在慢下来,除了GMV,各平台也在寻找更丰富的指标,重新定义“狂欢购物”的价值。
不管是天猫,还是京东、抖音等平台,正在有意识地模糊有关GMV的数据。这背后可能是,增量空间已经逐渐变少,电商的“秒杀神话时代”已经过去了,而双11需要新的故事。
此前,吹雪曾提到,在天猫的长期战略中,商家和消费者体验变得更加重要了。天猫内部主要看两个方面:第一是增长的质量,双十一只是周期里的体现;第二是更关注长期社会价值,比如绿色公益等。
商家其实也在接纳这种变化。“对我们来说,今年双11,大家不再期待成长奇迹,我们希望实现一个财务利润更加健康的双11。”不少商家如是说。
如今,商家常用“稳定0单”自我调侃,这背后反映了中小商家日益难做的电商生意,但当下的日子需要多一些乐观与耐心。商家们要多拥抱变化,顺应新的电商趋势,寻求新的突破口,让自己的电商生意,不再过于依赖大促
双十一历年数据分析
每年双十一大促活动优惠多多,而且每一次的销量也都在突破新高,因此大家对于历年来双十一大促额度数据也都比较关心。2021双11成交额是多少?对比往年双十一成交额数据情况怎么样?历年双十一成交额数据是多少呢?下面跟我一起看下吧。
去年双11成交额是多少
2021年11月12日零点,天猫双11总交易额定格在5403亿,去年这一数字为4982亿元。数据显示,天猫双11开售第一小时,超过2600个品牌成交额超过去年首日全天;截至11月11日23时,698个中小品牌的成交额实现从百万级到千万级的跨越;78个去年双11成交额千万级的品牌,今年双11成交额突破了1亿元大关。
2021年11月12日零点,京东发布双十一战报,从10月31日晚8点至11月11日23:59,京东双十一期间累计下单金额超3491亿。其中,31个品牌销售破10亿,苹果破百亿;43276个商家成交额同比增长超200%,中小品牌新增数量同比增长超4倍。
历年天猫双十一销售数据:
2020年:交易额为4982亿
2019年:交易额为2684亿元
2018年:交易额为2135亿元
2017年:交易额为168269亿元
2016年:交易额为1207亿元
2015年:交易额为912亿元
2014年:交易额为571亿元
2013年:交易额为352亿元
2012年:交易额为191亿元
2011年:交易额为52亿
2010年:交易额为936亿元
2009年:交易额为05亿元
以上就是关于去年双11成交额是多少介绍,大家可以了解下,更多的有关双十一大促活动玩法关注分享。
2022双十一全网销售额
淘宝广告收入占比2022年是3434亿左右。2022淘宝天猫双十一成交额销售额是3434亿元左右,京东则是1740亿元左右。据已公布数据可知,2022双11全网交易额为5571亿元。
2019双十一销售榜单
双十一期间,有哪些品牌的销售量刷新了记录?
在双十一期间,人们的购物欲望是非常的高涨的,因为在双十一的时候,很多的品牌都会推出优惠活动,能够以超低的价格买到在平常里买不到的便宜东西,而且买的越多越便宜。所以不光消费者,购物平台也非常的看重双十一活动,在这次的双十一期间,不光购物平台的成交额创造了历史新高,并且有很多的品牌都突破了自己的销量记录。很多让大家都非常喜欢的国货品牌的交易额突破了一亿元。其中包括手机品牌华为、运动鞋服品牌鸿星尔克、护肤品牌百雀羚和运动品牌回力等等。
小米手机销量在手机销售量榜当中位列第一。
不得不说,小米现在的发展是越来越好了。在今年的双十一的活动当中,小米推出的手机再一次成为了手机销量榜的冠军。小米获得手机销量榜冠军的这款手机型号是RedmiK40。RedmiK40是一款两千元价位的手机,有着非常强悍的配置,无论是性能还是手感都非常好。除了小米手机之外,手机销量最多的手机是苹果13。而第三名也是小米手机。第三名的这款手机型号是Redmi9A,是一款千元手机。
猫砂成为首个破万单的商品。
让人难以想象的是,在某购物软件上,双十一期间首个突破1万订单量的商品居然是猫砂。这说明了现在年轻人都非常的喜欢抚养宠物,尤其是像猫咪这种乖巧温顺的宠物。并且对猫咪的抚养非常重视。除了猫砂之外,在某购物软件上的农产品销售也非常的火爆,农产品的订单销量实现了倍数式的增长。这说明了在购物平台上的产品类型越来越多样化,也说明了年轻人的消费喜好发生了变化。
最近读了一篇虎嗅上发表的文章《备受争议的小罐茶现在怎么样了?》,看完颇受启发。
根据小罐茶创始人杜国楹的讲述,可以看到小罐茶的品牌发展逻辑和战略规划。
我从该文章中也得到诸多启示:
1 任何行业都有发展潜力,都有可能产生一家具备头部优势的企业, 做大做小,既要看市场的天花板,也要看企业的发展战略。
2 类似茶饮、服装、鞋帽、家电等传统行业,不能再用5年、10年,甚至几十年前的眼光去埋头做事,很可能做着做着,企业就倒闭了。 你不革自己的命,自有新入场的“野蛮人”革你的命。 传统的生产、经营以及营销模式会老化、会过时,要顺应时代潮流和发展趋势,时时更新认知,勇于自我变革。
3 经典的理论永不过时 ,科特勒的4P营销理论,特劳特的定位等,皆有其跨越时代的价值。很多时候,不是说他们的理论过时了,而是 需要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更新迭代 。
4 原始积累很重要,包括行业经验、资源人脉、做事的逻辑等。 对小罐茶来说,3年做到20个亿,纵然令人惊叹,但不可否认的是,渠道和人脉资源是小罐茶快速起势,迅速增量的根本。而杜国楹15年消费电子的经验,对营销和消费者心理的深度洞察,以及两年调研之后,才下场开干的态度,也是小罐茶成功的基石。至于铺天盖地的营销助推,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已。
5 从第一性原理出发,尽量去掉不产生价值的冗余环节,去除中间商的差价,最大化让利消费者。 这样一方面消费者能感受到实惠,企业也能掌握灵活的定价权,并挣到最大利润。小米早期的互联网打法,便是去除了线下的冗余,专攻线上,依托极具优势的定价,一战成名。
6 产品的“简单、标准、可复制”很重要,这容易形成稳定的品质,达成客户预期管理,形成客户忠诚。 麦当劳、星巴克等品牌之所以具有吸引力,在于他们的产品品质的稳定性和服务流程的标准化。而“简单、标准、可复制”也是规模化的必要条件,这样既可以控制成本,也能够确保品控。
7 工业化和自动化是企业做大的前提。
当年初福特T型车之所以风靡全球,价格低廉是一方面,更重要的则在于它的“简单、标准、可复制”。福特建立了一条T型车生产流水线,通过工业化改造及自动化设备的引入,确保了汽车销售的稳定供应。
而工业化也是小罐茶能做大市值的前提。
因为传统的茶业,前期多靠自然条件和人工采摘,后期通过匠人手工生产,虽确保了品质,但是产量太小,或口感层次不齐,难以做大。
以手工技艺为核心,企业可以小而美,小而精,但难做大。
比如日本手艺人很多,百年老店也不少,但这些店面通常很小,而且手工技艺还面临传宗接代的问题。
日本有个寿司之神的徒弟,跟随师父第一件事不是学如何做寿司,而是先学拧毛巾,连续拧了3-4年之后,才开始学煎蛋,等煎了上千个鸡蛋之后,师傅才点点头说:“有点样子了”,徒弟不禁痛哭流涕。
中国也有很多传统手工艺人,同样面临技艺失传的困境。年轻人耐不住寂寞,选择出去打工。等老匠人死去,技艺便失传了。
对茶品来说,品质的连续性很重要,一旦技艺断层,口味变了,品牌受损,客户的忠诚也会慢慢流失。
其实传统的白酒类、阿胶类、中药类企业早就想到了这个问题,因此虽然他们仍旧对外大力宣言传统手工艺的精神和做事态度,但也不可避免的用上了工业设备来进行生产,东阿阿胶、同仁堂、广誉远、茅台、汾酒等莫不如是。
8 小批量试错,快速迭代,然后以市场倒逼产业链上游的改造。
这个逻辑很多人都明白,但是往往一行动便自乱阵脚。耐不住寂寞,不等模式跑通,就押上全部身家,以赌徒的心态做企业,往往一胜九败。
9 小罐茶要想做到百亿甚至千亿的规模,必须扩充品类。同样, 身处其他行业的企业,面临行业和自身增长的天花板,也一定要扩充品类,形成产品组合。 这便是所谓的第二条增长曲线。而这个扩充的时机一定要提前, 不能等增长见顶,走下坡路时再布局 。
近期,面对亏损继续,扩张速度放缓的局面,瑞幸咖啡也推出了小鹿茶作为新的增长点。饮料界的一哥可口可乐,在主打品之外,也早早扩充了低糖(零度可乐)、汽水(雪碧)、运动饮料(魔爪)、纯净水(冰露、纯悦)等诸多品类。
此外 还有一些企业通过重新定位的方式,企图跳出固有品类,向更广泛品类进行扩充。 如蒙牛想把酸奶做成饮料,东阿阿胶想把补品做成健康饮品。
10 做产品要有特色,即要与众不同,要有品牌特有的印记。而所谓特色,也是品牌更有价值的标签和记忆点。
这很容易让人想到快餐界的麦当劳和肯德基、饮料界的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食品界的统一和康师傅。他们虽然原材料、品质都差不多,但是细品之下,总能发现各有特色,口味略有不同。
11 面对消费市场的变化,要时刻警惕新品类的冲击和跨界竞争,适时开展应对。
跨界打击是很可怕的事情,一个看似跟你八竿子打不着的品牌,说不定第二天就把你洗劫了,而你还不知道是什么情况。
方便面的销量逐年下滑,很多人觉得是消费者的口味变了,实际上是因为点外卖更方便了;电脑销量也下降了,不是因为需求市场饱和了,而是智能手机普及了……
12 在消费人群方面,也要洞察消费者心理,提前看到新机会。针对新人群,推出合适的产品。
许多品牌面临品牌老化、形象固化的问题,有两种思路可以解决:
一是在主品牌之外推出副品牌。 主品牌依旧保持或高冷或高贵的调子,副品牌则主动打新消费人群,年轻朝气有活力。
二是品牌转向,重新定位。 这方面的代表,如国民品牌百雀羚、运动品牌李宁等。
两种思路各有优劣,选择哪种,取决于企业的发展方向和主要目标人群的迁移情况。
此外,善于和敢于启用90后,甚至95等职场人群,让更懂年轻人的年轻人做事,也是品牌能够真正实现年轻化的有力保障。
近几天南海仲裁几乎刷爆了朋友圈,大家都知道自古以来南海都是我国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以菲律宾美国为首的西方利益集团公然挑战我国的领土权是不可饶恕的!随着南海仲裁事件的不断发展,一些爱国人士纷纷表明要为祖国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例如通过抵制美货、菲货来表明自己的态度。我在朋友圈一篇文章里看到了以下内容:
下面这份美国品牌名单,请大家收好!
从衣食住行,美货对我们生活的渗透令人震惊!
衣饰:耐克、A&F、李维斯、LEE、阿玛尼、CK、COACH、匡威、锐步、新百伦、骆驼、哥伦比亚、花花公子
食用:可口可乐、百事可乐、肯德基、麦当劳、哈根达斯、沃尔玛、星巴克、必胜客、万宝路、美赞臣、雅培
日化:雅芳、高露洁、佳洁士、潘婷、海飞丝、舒肤佳、飘柔、沙宣、玉兰油、汰渍、伊卡璐、护舒宝
汽车:福特、雪佛兰、悍马、别克、克莱斯勒、凯迪拉克、欧宝、Jeep
手机数码:微软、英特尔、AMD、金士顿、闪迪、希捷、西数、海盗船、苹果、戴尔、惠普、惠而浦、IBM、思科、摩托罗拉、柯达
当然,因为时间原因,比较仓促,名单不全,忘大家在留言区完善补充。
看到以上内容,看到那么多熟悉的品牌名字,我环顾了一下我的四周,才知道原来我每天都在使用的这些东西那么多都是美货啊!从衣食住行,美货对我们生活的渗透令我震惊!身为一名知识产权从业者意识到充斥在我身边的这些品牌都是美货给我的震撼已不是震惊可以表达的了。我们的国货去哪里了呢作为一名知识产权从业者想带大家重新认识一下国货。细细想来一谈到「国货」,可能大多数的人更多想起的依旧是这样一些老品牌。
便宜、劣质、海量、仿冒这四个词汇此前基本上构成了「中国制造」在国内外消费者眼中的形象。
但如果你还是以老眼光看国货的话,那你就真OUT了。
当你在满世界海淘时,却不知这些”新国货“已经占领了国外的大街小巷。
先从大家看不上的辣条和辣椒酱开始。
一款国人看不上的辣条在国外已成功逆袭,已卖到102刀,畅销亚马逊及美国超市。
辣椒酱不说都知道是老干妈吧在国外大致被翻译成「教母」,之所以这样命名可能是因为瓶罐上这个慈祥的女人。老干妈在美亚的价格基本上维持在10刀左右,而Gilt的限时抢购价也高达1195刀两瓶。
除了吃的,我们再说说更具有高科技的新国货。在手机领域,华为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化品牌,国货一哥当之无愧,前不久又起诉三星专利侵权,这已是第二次起诉哦,真给国货长脸。
当然,除了华为外,还有联想、OPPO、小米这样的国产手机品牌,还有更高科技的无人机领域:如今,当人们在谈论无人机时,不用怀疑,他们很可能就是在谈论大疆,因为根据市场研究机构Frost&Sullivan的数据表示,大疆在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的份额高达70%。
在互联网领域,中国更是当之无愧的互联网大国强国
阿里早已打败eBay,并力压亚马逊,并创造史上最大IPO记录;腾讯凭借QQ和微信,全球用户也已远超Facebook,成为名副其实的社交王者。
当然,更多的新国货还有:
手机数码:联想、中兴、魅族、华为、小米
家电:海尔、格力、TCL、长虹、海信
日化:自然堂、百雀羚、佰草集、郁美净、屈臣氏、相宜本草、百年润发、霸王、蜂花、美加净;
服饰:波司登、李宁、安踏、鸿星尔克、特步、361、利郎,才子,富贵鸟
汽车:比亚迪、奇瑞、华晨、长安、长城等;
……
每一个「新国货」诞生的背后,都离不开一个个中国企业、一群群中国人,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的热爱、探索与付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