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化妆品企业正在加速推出新品牌,并且它们找到了一个新的合作伙伴。
11月2日,拼多多宣布将联合丹姿集团推出国货美妆品牌“萃润”。本次合作属于拼多多新品牌计划的一部分,即拼多多会在2021到2025年推出10万款定制化产品,协助5000家制造企业,孵化更多自主品牌。
丹姿集团第5家加入拼多多新品牌计划的本土化妆品公司。此前,珀莱雅、欧诗漫、上美和百雀羚已经与拼多多建立合作,从2019年10月至今推出了“芮加”“百花萃”“花而生”“束而”“蓓丽”等多个定制化美妆品牌。
拼多多对美妆领域的野心不小。拼多多副总裁陈秋表示,拼多多将在未来两年培育50个亿级化妆品新品牌,其中10个10亿级化妆品新一线品牌。陈秋预计到明年10月,会有超过50%的本土一线化妆品企业加入新品牌计划。
拼多多强调新品牌的孵化会采用“反向定制、品销合一”模式,也就是合作化妆品企业基于拼多多的海量用户消费数据推出定制化产品,这是近年来各大电商均在尝试的C2M(Customer-to-Manufacturer用户直连制造)。
不难发现,越来越多新锐美妆品牌会强调自己采取C2M模式。
科尔尼管理咨询公司高级项目经理马锦涛在接受界面 时尚 的采访时表示,C2M模式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能够更加准确把握消费者的需求和诉求,理论上能够更快的把握市场趋势,更加精准高效地进行产品研发。
拥有电商基因的美妆品牌通常会走这条路,因为它们更容易积累消费者数据。完美日记母公司逸仙电商就在6月发布了新品牌完子心选。作为一个诞生于互联网的品牌,完子心选强调大部分产品是直接根据目标用户的需求定制的。完子心选的消费数据来自于完美日记建立的丰富信息库,以及员工与顾客的长期沟通。
相比之下,传统化妆品企业缺乏与消费者直接沟通的渠道,因此会在电商平台的协助下定制产品。
百雀羚相关负责人此前曾表示,在拼多多的协助下,蓓丽整个品牌从命名、调性、包装颜色,甚至后期产品成分添加上,都有大数据支撑,因此蓓丽研发的产品从概念到大规模生产仅需不到3个月。
对化妆品企业而言,与拼多多合作还意味着攻下一个新的增长点。
马锦涛表示,美妆品牌上拼多多是拓展新线上销售渠道的有益尝试,尤其是对于尚未被阿里和京东两大电商平台渗透的广阔的底线城市消费者。
界面 时尚 在拼多多平台看到,珀莱雅、欧诗漫、上美和百雀羚与拼多多合作推出的美妆品牌客单价基本不超过100元,并且享受拼多多官方补贴,价格很接地气,与主品牌有明显区隔。
例如珀莱雅旗下品牌芮加的氨基酸洗面奶的售价为128元,欧诗漫旗下品牌百花萃的红玫瑰护肤品套装的售价为389元,上美旗下品牌花而生的金盏花护肤五件套的售价为49元。
事实上,芮加、百花萃、花而生、束而、蓓丽等品牌也基本没有在拼多多以外的电商开设旗舰店。马锦涛表示,开发有平台区隔的产品是一个比较常见的做法,不管是在若干年前众多电商平台群雄逐鹿的年代,还是现在2-3家平台寡头竞争的时代,都是比较常见的模式。开发有平台区隔的产品的好处在于能满足不同平台消费者差异化的需求,同时也能避免陷入过度的价格战,伤害品牌及平台盈利。
显然,化妆品企业的主品牌和拼多多定制品牌面向了两个不同的受众群体,也就有机会吃下更大的市场。
此外,拼多多承诺会对新品牌计划中的品牌进行资源扶持,包括提升企业运营能力,推动其持续参与各种站内活动和站外传播,推动企业品牌获得曝光,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品牌的营销压力。
“人货场”,是传统零售行业人人挂在嘴边的概念,但是放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如何用互联网思维来思考产品运营中的“人货场”呢?本文笔者将对这三个要素加之新要素——“转”,进行逐一分析。人/货/场本是传统零售行业中的基本要素,是零售行业中永恒的概念,如同4P理论之于营销行业。只是在2016年10月由马云和雷军提出了后来红极一时的“新零售”概念后,才将原本的“货/场/人”、“场/货/人”重新排了个序,成为了人人谈之的“人货场”。本文不评新零售,仅借其三要素加之新要素——“转”来浅谈互联网产品运营中的人/货/场/转。一、产品运营要素之——人正如新零售之重构三要素,把人排在首位,互联网产品运营首先要考虑的就是人——即用户。既然新零售的定义是以消费者体验为中心的数据驱动的泛零售形态,那么互联网产品运营可以用为了提升用户产品体验和转化目标而利用数据驱动运营的工作来一言以蔽之。互联网经过20几年的发展演绎,目前主要还剩下这样几种思维模式:(1)产品思维即真真实实通过打造一款提升效率或降低成本的产品,来赢得用户、帮助用户、转化用户。这种思维目前占据主流,但受限于起步时间、创新能力、资金规模等,对于“后进场”的参与者要求越来越高。(2)流量思维这个也是移动互联网出现之前的主流思维,即找到一个利基市场,利用早期红利、资金优势、核心技术等快速获得低成本流量再转化,例如早期利用seo及建站技术拿到大量免费流量的个人站长群体。目前这种在离钱近、商业模式不清晰、灰产行业还比较普遍,考虑更多的是红利周期和ROI,只有流量没有用户概念。只想赚快钱,用户流失高,经营持续短是这种思维公司的特点。(3)营销思维即优先提出一个可行的商业模式,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包装、投放、人性研究的重视,来达到商业目的。此类思维对于产品和用户的重视介于上述两者之中,即会通过人性研究、用户习惯甚至AB测试来进行产品设计和包装的打磨,同时也会把投放效果和计算ROI来作为核心考核。例如金融产品、单页营销等,都是此类思维的代表。由此可见,互联网发展到如今,回归主流价值的产品思维,而流量思维逐渐被边缘化,对于人即用户的重视应该是前所未有的。而要用好第一要素——人,就要从①我的用户是谁?_>②他为什么用我的产品?两个方面下手:1我的用户是谁?很多项目没搞明白这个问题之前就已经死了,特别是2016年前资本狂热的那段时期,互联网项目容易飘到天上是通病,而要回答这个问题,就不得不研究用户画像了。老付经常被产品或运营新人问及此问题,先来看看什么是用户画像。这个定义最早是在1999年被称为“交互设计之父”的阿兰·库柏最早在《囚犯们正经营者收容所》一书中提出,他利用用户画像(Persona)来给用户体验建模,从而帮助团队更加清晰地理解目标用户的工作办法。“Persona是真实用户的虚拟代表,是建立在一系列真实数据之上的目标用户模型。”但是要注意,用户画像虽然是虚构的形象,但是每一个它所体现出来的细节特征描述应该是真实用户所拥有的。另外,persona是一个人,而不是给用户打标签,更不是一个群体。它具有人的几种固有属性,如:基础属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心理属性等。以老付实战经验来说,在产品导入期,即用户群体较小时,需要用用户访谈等定性方法去对用户进行分组,根据访谈和用户观察的结果对用户进行大致的角色划分并分组。这时,就可以拟定出初步的包含名字、照片和人口统计学要素以及基本的行为特征变量了,再对访谈主体进行一一对应标注特征以及行为模型补充使用情景。别忘了还有一步重要工作,就是对不同类型的用户画像进行优先级排序,确定主要、次要、补充的类型,而主要用户模型时产品设计的主要对象。随着产品发展,在产品发展期、成熟期时,则需要以查看数据、问卷调查等定量方法再辅以上述定性法进行验证结果是否与用户画像相符。调研是找参考,找启发,不是找依据,要注意,按照用户体验专家大卫·特拉维斯的Persona七大原则来说,用合适的画像数量去涵盖产品的核心用户群,数量不能太多或太少,太多则难以聚焦,太少则范围受限。2他为什么用我的产品?可以说这个问题是产品思维的核心问题,老付平时在带运营团队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某个问题讨论不出最佳答案或打不开思路的情况。这时,就会跟小伙伴回到原点上来,即用户为什么会用我们产品做这件事?往往不会跑偏。按照梁宁的三点理论,产品无非满足用户的痛点爽点或痒点:痛点即恐惧,例如知识付费产品就是放大你的知识焦虑,知道你害怕被淘汰被落后;爽点即需求即时满足,例如渴了累了喝红牛、饿了就吃士力架等;痒点即满足你的虚拟自我,例如直播打赏等。在这三点基础上,根据增长黑客的理论,还应该从人性欲望上着手,即虚荣、懒惰、贪婪、愤怒、饕餮、色欲、嫉妒等。格拉德威尔在《引爆点》中提到利用构建“个别人物法则”、“附着力法则”和“环境威力法则”制造爆点引发流行。而《hook》也告诉我们,要利用内部和外部触发物引导用户行动,通过多变的赏酬来让用户投入从而上瘾。二、产品运营要素之——货正如新零售对旧零售之变革,互联网的发展也经历了从货/场/人到人/货/场的变化。货即产品作为我们与用户接触的媒介,亦是我们运营人唯一能掌握的武器,我们没法控制用户行为,但却可以通过控制产品去进而控制用户。二流的产品,一流的运营若在蓝海市场,有机会胜出,红海市场则必然失败。用户只是想要一个孔,而不是想买一台钻孔机,按照这个逻辑,我们也可以说产品的本质是用户使用理由,找到这个理由,便是找到了产品价值。光找到这个理由还不够,还要看你的理由是否强烈,所以需要通过不断的产品迭代提升它即放大这个理由。“产品的本质是购买理由”——《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与之相关的还有一个决定用户使用理由强烈度的因素便是用户心智阶梯,即你的产品在用户心里的理由优先级排序。无论是特劳特的定位理论,还是华与华的营销理论或是克里斯坦森的创新者的窘境中都反复提及于此。关于产品占领用户心智的问题,也可参见老付的《从“旅行青蛙”到“跳一跳”,看产品的场景设计和心智阶梯》。产品的内容之前写过很多,这里就不赘述,结合本篇主题提及几个点:1产品运营即用户运营坊间流传一句话“三流运营玩产品、二流运营玩流量、三流运营玩用户”,且不论是否成立与否,但也印证了本文上述的一些观点。老付在和不同类型的产品伙伴打交道时就发现,初级产品人或产品运营人很容易陷入到自我想象和本位主义思考中去,想的更多的是我能给什么而不是用户需要什么,这也算是乔布斯后遗症吧。老付现在运营的一款家居后产品就有此类问题,从用户画像的缺失、运营重心的偏离、用户等级体系的混乱等都体现出了很多创业公司的通病——采用粗放式增长,跳过对用户做画像直接设计产品和用户运营体系缺失,随着用户量增大问题随之暴露明显后再去修补却发现成本极高。“不要想你能解决什么问题,而是想你作为用户想要什么”这句话送给所有的产品运营人,某种意义上说,每周不参与几次用户访谈或客串客服的产品运营人都是不合格的。2包装、营销、品牌均是产品的一部分“包装就是产品,包装设计就是产品设计。要用产品开发思维设计包装,包装设计,就是产品再开发”。如果说产品是用户使用的理由,那么包装就是传达这个理由的信息素,所有和包装相关的产品设计元素:界面、交互、品牌标识等都是为了引起用户注意、携带使用理由、占领用户心智并最终转化的载体。有效的包装,能极大地降低产品营销传播成本,提升并放大用户使用理由。“营销就是传播购买理由,这是营销的本质”,这里要说的是无论是现在的私域流量或是增长黑客的流行,都提出技术驱动营销,即利用爬虫、脚本机器人、AB测试、深度链接等技术手段驱动营销活动。增长黑客范例Dropbox的成功案例——每一位用户可以把它推介给自己的好友,双方都将因此获赠额外的500MB免费储存空间就体现了营销即产品、产品即营销。“品牌的本质是降低企业的营销成本、消费者的选择成本、社会的监督成本”,既然产品是用户使用的理由,那么品牌就是降低用户选择使用理由的决策成本,也是上文提到的占领用户心智阶梯的表现形式。不过要注意的是,也不能忽略以上几点而专注于品牌,正如《流量池》里说到,以后的互联网时代纯品宣不再有,而都是讲品效合一。对此,很多运营人会往往会犯错,例如百雀羚H5刷屏案例等都是只重品牌而忽略营销转化的例子。3产品需不断快速迭代正如上文所说,产品即用户使用理由,而用户的使用理由一旦发生变化,产品就一定会改变,我本人也会拿产品迭代周期长短来评估一个项目的健康程度与否。无论是莱斯的精益创业或是反脆弱原理,都强调了快速迭代产品的重要性,套用《反脆弱》中的说法:验证你是否能活的最好方式,就是看你是否喜欢变化。快速迭代也是产品能够达到P/MF匹配的保证,也是一切增长方法论能适用的前提。28法则提出者洛克伍德提出互联网产品的迭代趋势是向着极简进化。三、产品运营要素之——场如果品牌是一把手枪,场景就是扣动品牌子弹的扳机。开头先举一个老付上上周亲身经历的一个故事来说明场景对于产品运营的重要性:那是去参加市级重点小学的游园会,因为是全市最好的公立小学,录取比例又只有几千分之一,所以当天尽管酷暑艳阳,但是早早的就从学校大门向外排起了家长长队。小贩们也抓住这一商机做起卖板凳、扇子、饮料的买卖,这时我观察到一个电动货车上摆满西瓜的婆婆,尽管占的位置不错,人流很大,但是过了几个小时,听到她跟熟人聊天很低沉的说西瓜卖不出去。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没有考虑用户场景而去做产品运营的失败案例,解决了人(排长队的口渴难耐的家长)、货(西瓜),却因为对场(家长都是排队的时候吃)的思考不够导致没有转化。如果是按照下图中后边改进后的方式来卖,我相信生意要好得多。在增长黑客中,因为“场”的元素而导致产品迭代方向出错的实验比比皆是,不考虑用户场景光靠观察数据,会误解用户需求。例如国内某款交友产品曾经出现过大量优质女用户流失的现象,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是因为她们每天收到大量陌生人的聊天骚扰,运营人在简单地与女性用户沟通后,就上线了一个“一键清除未读信息”功能。结果上线后,却意外发现用户留存并没提高,直到用面谈法当面访谈后,才直到,原来她们并不打算使用这个新功能,是因为她们想通过故意留着未读消息数量的数字来在各种场合假装不经意地晒出截图,彰显人气和魅力。营销学中,也有类似的观点,场景思维即货架思维:“商品或品牌的信息,和消费者发生沟通的地方,都称之为货架。这个世界就是一个充斥着货架的世界”。对场景之于运营重要性最有甚者是《流量池》中的概括“场景营销就是让品牌这个玄而又玄的东西能够迅速接地气、带流量、出效果的关键。如果品牌是一把手枪,场景就是扣动品牌子弹的扳机”。甚至把神州专车的成功归纳于在准确定位后,针对6个利基市场的场景细分:接送机、会务用车、带子出行、孕妇、异地出差和夜晚加班。四、产品运营要素之——转急功,快速地建立品牌;近利,快速地转化为销售。最后作为互联网行业独特性,专门添加了一个元素就是“转”,即转化。如上文所说:以后的互联网时代纯品宣不再有,而都是讲品效合一。个人认为转化分为两种:一种是有没有让用户达到预期,另一种是有没有让自己达到预期。后者应该是前者的结果而不能是目的,无论是从针对传统海盗AARRR模型的更新为RARRA模型,还是这两年火热的社交电商、裂变营销、社会化营销等,均是反应出了简单粗暴的“撸用户”形式的终结,互联网更加回归商业本质,即提供用户满意的高性价比服务或产品;而唯一不同的是,先进的工具和互联网的便捷可以更快的实现“存量带增量、高频带低频”带动量级的提升。个人觉得互联网行业根深蒂固的“通过免费圈用户,做大了再赚钱”的模式会发生巨大改变,用户都会慢慢知道如果使用一个免费产品,那么自己就会变成这个产品的一部分。所以老付通过不同的创业项目上都发现一个通病,即不敢向用户收费,甚至不知道怎么向用户收费。如果是前者,则说明要么你的产品不够好,要么你认为的用户没有价值,不是你的目标用户,而如果是不知道如何收费,那么就是浪费资源,现在草根式先做大了流量再想商业模式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目前本人正在运营的一款家居后项目,就经历过类似过程,开始为是否向用户交易收取佣金事宜讨论和犹豫很久,后来决定收取后,发现用户交易量和活跃度并没有明显下降反而在类似无效刷单、售后服务等老问题上得到有效解决。#专栏作家#付如涛,微信公众号:老付说运营。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14年互联网运营专家,原武汉婚嫁网创始人,曾先后在太平洋电脑网、明源软件、烽火科技等大型上市集团担任运营管理工作。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2018年全球面膜行业市场分析:中国为最大市场,产品中高端发展趋势渐显
中国成为全球最大面膜市场 产品将向中高端领域发展
面膜作为护肤品的重要子类别,近年来在全球市场上高速发展,2018年全球面膜市场规模预计突破70亿美元。随着中国消费者面膜消费习惯的养成,中国目前已发展成为全球面膜最大市场,维持着高于日、韩市场的增长速度。在中国居民人均收入增长及消费升级的趋势下,中国面膜市场有望进一步扩大,产品将向中高端领域发展。
2018年全球面膜行业市场规模将超70亿美元
面膜最早开始出现在西方的古埃及,古埃及蚀刻画栩栩如生的记载了人们浸浴海泥泥浆,并将泥浆涂抹在脸上保养肌肤的场景。海泥是一种深海中矿物泥,内含多种人体所需的活性成份和丰富的矿物质,适合所有类型的皮肤,有提亮肤色,延缓衰老的明显作用。
面膜作为皮肤护理中的重要内容,针对各类皮肤特点定期敷用面膜,可以使油性皮肤脱脂,粗大的毛孔得到收敛,干枯皱褶的皮肤恢复光泽,暗疮皮肤的炎症得到抑制。近年来,全球面膜市场规模稳步上升,作为全球女性消费者在日常护肤中最常消费的一类护肤产品,拥有着广阔的消费市场。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面膜行业深度调研与市场需求预测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全球面膜行业市场规模已达30亿美元。并呈现逐年增长状态,截止至2017年全球面膜行业市场规模增长至6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4%。2013-2017年全球面膜行业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26%。前瞻产业研究院初步测算2018年全球面膜行业市场规模将超70亿美元。
2013-2018年全球面膜行业市场规模统计及增长情况预测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备注:2014年市场规模增速为125%)
全球面膜行业市场格局分析:中国占比最大
目前使用范围最广的贴片式面膜受亚洲市场主导,贴片面膜切合亚洲人护肤习惯,亚洲也是全球贴片面膜收入最高的地区。得益于贴片面膜的快速发展,中国成为面膜市场规模最大的国家。近年来中国面膜市场维持着高于日、韩市场的增长速度,中国面膜市场规模约占全球面膜市场总量的48%;日本、韩国分列第二、三位,占比分别为19%、6%;美国和英国仅占比4%和2%。
全球面膜行业市场格局分析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未来我国面膜行业市场规模将突破400亿
随着中国消费者面膜消费习惯的养成,中国已发展成为全球面膜最大市场,2012-2017年中国面膜市场处于高速发展期,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58%。2012年我国面膜市场规模接近100亿元。截止到2017年我国面膜市场规模已经顺利突破200亿元大关,达到了2075亿元。并且增速也保持着继续上升趋势。2017年市场规模同比增速达到148%,比上年增速提高06个百分点,2018年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预计2018年我国面膜市场规模将达23863亿元。预计未来五年内,我国面膜市场规模年均增速约为15%。并预计到了2023年我国面膜市场规模将突破450亿元。
2017-2023年我国面膜行业市场规模统计情况及预测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御泥坊线上零售额位于第一
从2018年中国面膜网络零售额来看,排在前十的品牌是御泥坊、膜法世家、肌司研、一叶子、WIS、美迪惠尔、RAY、春雨、百雀羚和美即。其中御泥坊线上零售额位于第一,占比为36%;其次是膜法世家占比为35%。从前十品牌零售额占比来看,总体占比为27%。相对整体面膜行业而言,品牌入局者众多,市场集中度下降,线上价格战为主要趋势。而且相对于不同功效的面膜,市场进一步细分。面对网红经济,流量明星代言,面膜销售模式也在不断改变。
2018年全年中国面膜网络零售额TOP10占比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消费升级推动中国面膜市场,产品将向中高端趋势发展
随着人们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消费者对于产品的要求不再只是“价廉”,而更看重“物美”,消费升级的趋势越发明显。根据不同的价格,将面膜产品区分为奢侈品、小资品、标准品、学生品和廉价品,通过对消费者的调查,可以看出,目前我国面膜市场的主流定价依然维持10-20元/片之间,但呈现整体价位缓慢攀升的局面—低价区的比例份额渐渐萎缩,高价区的比例份额在渐渐扩大。一方面是因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费升级趋势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面膜市场竞争对于品质的诉求,材质在升级,由无纺布到蚕丝到生物纤维,精华液的浓缩度及原料档次也在提升。
面膜产品不同价格消费者接受程度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从使用周期看,日本、台湾和韩国的女性消费者平均每15、2、25周使用一张面膜产品,而中国适龄女性平均每6周使用一片。未来,随着人均收入的稳定增长和美丽经济的普及,对标日韩,预期中国适龄女性使用频次将有显著提升,有望助力中国面膜市场规模攀上新高峰。
这两天社交媒体上最火的品牌是哪个?
可能罗永浩刚举办完的坚果手机发布会算一个。
但是比这个还要火的,就算是百雀羚刷屏的广告了。
大家在一片赞叹声中,除了营销号进行转发宣传之外,越来越多的人也参与到了这个广告的传播和推广当中。虽然也有一些人表示对这次广告传播有一些不理解和异议的,但主体来说,这时候互联网舆情都是非常有利的。
而且从公布和统计的数据上来说,百雀羚这次做的广告绝对令人惊艳,而策划这个广告的团队也获得了不错的评价。
从形式上来说,这次广告采用了长图故事叙事模式,巧妙的以**拍摄场景的方法整体呈现,创意是非常不错的,而且作图的功力也非常了得。
但是我们熟悉的故事在这一刻又上演了:神反转。
随着一篇详细分析百雀羚此次传播和最终销售转化结果的文章发酵和传播,整个市场上迅速呈现出了两个派别:
第一种是力挺这样的广告创新派。
认为这样的广告创新是非常具有价值的,对百雀羚自身的品牌传播,尤其是在社交媒体环境当中的品牌成长,创造了非常有利的前景。更重要的是,给整个新媒体营销领域中注入了一丝新鲜。同时这样的内容也是广泛的获得了大众的认可和转发,传播上千万的阅读和覆盖,就已经证明了此次传播的巨大成功。
同时认为,公关、品牌、市场等这些概念需要认真的梳理清楚,要明白这个广告最终传播和实现的意义到底是什么。而且目前自媒体大号在传播和销售之间的关系上,本来就存在巨大的差异,广告主在进行这样传播的时候,就需要清晰的认识到品牌和市场销售之间的关系,不要错误的认为做了品牌,自己的市场销售就能够迎刃而解。
另一派则是结果导向的务实派。
认为如果不能把如此巨大的流量和关注度转化成为有效的销售结果,不能为企业带来市场营销效益,那么这样的广告就有问题。获取了名利,博取了大众的关注,但却打不中打动消费者的心。消费者不掏钱买单,你的广告就不具备真正的价值。甚至还借用了一些广告营销广告策划的世界级专家的话来证明这个观点。
结果双方各自支持的微信公众号上,不断的推出各自的文章,在朋友圈中,尤其是那些专门从事广告和新媒体、品牌营销领域的人,也是站在各自的认知与立场上,对内容进行转发和评价。
一时之间,好不热闹。
这样的争论和讨论,除了在业界引发巨大的反响之外,其实也蔓延到整个市场上。而这次活动的广告主百雀羚,通过这样的事件发生,品牌的知名度更进一步的得到了提升。当然,这也绝对不是百雀羚在投放这个广告之前所能想到的。也好在没有什么负面影响,也不用做危机公关。
那么为什么一个年度级的新媒体传播事件,却引发了正反两方面的讨论呢?
只要做过品牌和广告公关的人都知道,无论是做甲方也好还是做乙方也罢,对于在中国市场经济环境当中的绝大部分企业来说,能够扩大迅速的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获得更好的市场销售数据,是他们开展市场品牌工作的核心诉求。
由于很多企业在具体的市场实践当中,完全分不清楚品牌和销售工作的关系,更不明白公关的本质价值和意义,因此他们对自己的市场品牌部门,就会提出非常明确的营销销售数据指标。希望能做出爆款的文章瞬间刷屏,同时也希望获得巨大的有效流量,直接促进产品的销售。
除了那些经济实力还不错的企业,能够逐渐将品牌新媒体和市场营销之间的关系分的比较开之外,大部分企业在进行公关传播和新媒体建设的时候,都是希望这样的工作能够直接带来用户和销售额。毕竟建设品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通过强大的新媒体传播,直接创造市场销售是最现实的问题。
我在自己的日常工作以及沟通中,发现绝大部分人都是非常的关注一篇文章能够传播10万次的话,到底能够带来多少有效的用户,到底能够产生多少的销售额?
同样的,就市场上的品牌和公关公司的实际现状而言,除了站在金字塔尖,拥有大量的市场影响价值的公司,还能够坚定的以品牌传播导向和销售传播导向来进行科学的策划之外,大部分的广告公司都会或多或少的,要为用户最终的传播数据和销售结果负责任。
这是当下中国市场的一个现实情况。既然拥有广泛的诉求,自然也会有大量的品牌公关人开始建立这样的意识。对于中国的广告主而言,花了那么多的钱,购买了那么多的新媒体大号资源做了传播,但是量上去了,而销售结果却没有,都是非常心塞的一件事情。
毕竟这年头,做实体产业的都不容易,都希望钱花在刀刃上。
在这样的市场大环境的影响下,人们就会对传播结果和销售结果之间的关系格外的敏感。高效的传播却没有能够带来高额的销售,除了真的是以构建品牌为主的公司决定要承担这样的风险之外,绝大部分的企业其实是还没有做好这样的准备,自然为企业服务的品牌公关人也没有做好这样的准备。
其实在企业当中,无论是做品牌公关也好,还是做市场销售也好,从根本利益出发点上并不是矛盾的,而是处在价值生产链的同一个链条的上下游而已。
品牌和公关重点要做的事情,是不断的通过制造事件和加大传播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并且最好能够通过有效的内容营销和更多元的创新,能够足够深度的引发用户对品牌和产品的兴趣。
而市场营销需要重点做的事情是,建立在品牌和公关的基础之上,直接以促成消费者掏钱买单这个动作为核心,讲求的是短平快和对品牌价值的市场快速变现。
从一个完整的企业结构来说,这两者都是缺一不可的,是密不可分的。如果说一个企业的公关和品牌根本无法对市场销售产生有效的价值,那么品牌公关部门在企业中所处的位置也是比较尴尬的,甚至是或有或无的状态。
如果没有有效的市场和品牌的支持的话,市场销售将会受到制约,尤其在新媒体极为发达的环境中,品牌和公关占据了传播的优势,市场销售往往是要通过与品牌和公关的联合,才能达到一个有效结果。
看到这两点不同,那么我们就要反思:我们对百雀羚这次的品牌广告的认识中,所有的分析是否是建立在对这个逻辑清晰的认识之上的。不能够对市场销售间接或直接发挥影响力价值的品牌和公关行动,对于现阶段的中国企业来说,都是无法接受的。但一味的去追求销售和价值,对于培养品牌和扩大潜在市场,也是不好的。
这其中的平衡关系,掌握起来也真的是蛮考验人的心思的。
在我个人看来,百雀羚的此次传播重点是:在母亲节前这个新媒体的通行的热点营销中,优先抢占流量关注,扩大自身品牌影响力,应该是以品牌营销为主导的一次事件,但从其他平台百雀羚品牌的行动来看,这个广告也一定产品销售导向在其中,是一个比较复合目标的广告行为。
如果这个事件并没有对百雀羚线上线下的销售直接产生拉动的话,可以认为是一个不太合格的广告。在关注度与销售价值之间,需要我们认真的去思考,这一对欢喜冤家,对于品牌公关人来说,处理起来真的不容易。
在新媒体营销中,杜蕾斯可是绝对的当红明星,但是你要问杜蕾斯做了这么多的热点营销,每一次究竟能够提升多少套套的销售量,真的不好讲。
因为从了解和认知到最后消费者在购买的的临门一脚之间,有很多的不确定性。比如说今天这个超市恰好杜蕾斯全部卖光了,而只剩下了另外一个品牌;或者是另外一个与杜蕾斯知名度差不多的品牌,今天做打折促销;或者就是另外一个竞品摆放的位置更适合消费者在超市结款台结账的时候,用手够得到……所以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
但是你能够说杜蕾斯的广告公关和新媒体创意是失败的吗?
绝对没有,因为杜蕾斯已经将自己做成了一种神一样的互联网存在,一举一动已经能够引发起足够的热点。从长期效应来看,加上时间维度的不断的延长和拉伸,杜蕾斯在终端市场销售的竞争当中,一定会处于一种比较优势的位置。
同样的,我们将这个模型套用在化妆品上,也有非常相似的地方。百雀羚的这个广告可能一时之间并没有直接产生巨大的销售,但是从更长的时间维度上来看,因为这个事件让更多的人关注到了这个品牌,可能并没有在当时促成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但是在未来的某一个节点上,这个广告所给消费者的认知,就如同种子一样,在适当的时候发芽、开花。
但这个时间维度一定是有限的,不能时间太长,需要有在更多的品牌公关以及市场促销共同作用下,潜在的影响力才能更好的爆发出来。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觉得此次百雀羚的广告,从品牌宣传和影响力潜在影响价值的拓展上是非常成功的,这是毫无疑问的。尽管有很多的用户觉得阅读起来没有感觉,甚至并没有认为特别好,但是毕竟他们都已经知道了这个事件。
但如果要引入销售和市场业绩表现分析,那么我们就要考虑两个方面的因素。
第一是时间因素
这个种子种下去,到底什么时候才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要耐心的去等待和观察。现在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做出一个数据上的评估,可能并不是十分的理性,也还不具备足够的说服力。但是如果等待时间太长,还没有产生对市场表现的拉动,所有人都应该去认真的质疑这个广告行为的价值。
第二是战略因素
这是百雀羚在品牌和市场领域中所作的一次孤立的孤本行为,还是在整个年度战略当中,进行多方位品牌公关和市场销售的其中一个年度性重要环节。
如果是一次孤本行为,则是一个非常承担风险的冒险行为;如果不是,那么百雀羚有可能在年度的品牌营销战略中,已做好了相应的部署,在这个事件结束之后,还将会做更多更有深度的行动,从而不断的扩大自身的影响力的同时,也在有效的提升自己的销售。
2019双十一销售额
2019天猫双11全天成交额为2684亿元人民币,超过2018年的2135亿元人民币,再次创下新纪录。
2019年11月11日,2019双十一购物狂欢节正式开始。天猫双11开场14秒销售额破10亿,1分36秒成交额破100亿。17分06,成交额超过人民币571亿元,超过2014年双11全天成交额。
扩展资料:
自从2009年10月1日和中秋节一起双节同过开始,每年的11月11号,以天猫、京东、苏宁易购为代表的大型电子商务网站一般会利用这一天来进行一些大规模的打折促销活动,以提高销售额度,逐渐成为中国互联网最大规模的商业促销狂欢活动。
"双十一"不仅让电商热衷于促销,就连运营商也开始搞促销活动了。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于2011年11月1日向国家商标局提出了"双十一"商标注册申请。
2012年12月28日取得该商标的专用权,2014年10月末,阿里发出通告函,称阿里集团已经取得了"双十一"注册商标。
人民网-2019年天猫“双十一”成交额达2684亿元
双11各大电商平台销售数据
第14届天猫双11落下帷幕,但官方未公布具体销售额。官方表示,今年天猫双11稳中向好,交易规模与去年持平,其去年总交易额为5403亿元。京东也未公布总销售额,其去年为3491亿元。
今年天猫双11从10月24日20:00开启预售,共历时22天4小时。今年也是天猫由“光棍节”1天抢购,改为“双节棍”两波售卖的第三年。从2020年调整后,天猫双十一销售额提升明显,但增速在第二年有所回落。
与往年一样,今年双11不少类目、品牌、直播间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显示所有大图
淘宝天猫产业发展及运营中心总裁吹雪认为,今年天猫双11整体稳中向好。“我们深切感受到消费的韧性和活力,也能看到一些新的消费趋势正在不断涌现。”
阿里国内数字商业板块总裁戴珊表示,“通过今年天猫双11,我们看到了中国市场的巨大内需潜力和消费活力,中国经济和产业的持续韧性。这让我们有信心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天猫双11各类目、品牌、主播情况
11月10日晚上8点,天猫双11第二波售卖正式启动。截至11月10日零点,天猫双11已经跑出了148个成交额增长超100%的品类。
除了潮玩、宠物、运动户外、珠宝四个行业增速迅猛,一些小众类目的增长也十分可观。如角膜塑形镜成交额增长近100倍,面膜冷热仪增长超55倍,耳戴音频设备增长超40倍,地毯清洗机增长超30倍,内衣洗衣机增长超20倍
截至11月11日零点,天猫双11已经有超25000个单品成为销售过百万的超级爆款,同时有超过2000个单品成交额突破1000万元。
天猫双11的第一波售卖则是在11月31日。当天,品牌战绩抢眼,102个品牌在开售1小时成交额破亿,多个品牌创下历史新高。在这些品牌中,国货品牌占比过半,其中美妆行业表现最为优异。
据了解,今年共有2100万个商品参与天猫双11,比去年增加了300万个。不仅如此,线下门店的商品也加入其中,今年,仅服装行业就有超过1300家门店实现了双11“线上线下一起逛”。
淘宝直播方面,今年吸引大批新主播入驻,其中不乏一栗小莎子、朱一旦等大网红,还有罗永浩、张柏芝等明星主播。
数据显示,过去一年,淘宝新增了超过50万名新主播。天猫双11临近的前两个月,有超过100家直播机构入驻淘宝。截至11月10日12点,淘宝主播新主播达人的日均观看人次同比增长561%。
在淘宝新人主播中,罗永浩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在10月24日预售当天,罗永浩的直播间共上架约155个商品链接,预估带货总额约为21亿元。
此外,MCN遥望科技也携张柏芝等明星入驻淘宝直播。10月24日,遥望梦想站在天猫双11的直播首秀,达成超过2200万的成交额。
再加上10月31日,刘_宏妻子王婉霏ViVi现身“ViVi肥油咔咔掉”淘宝直播间,半小时场观破100万人次。
新主播人气飙升,老主播也不减风采。双11预售首日,李佳琦的带货数据再次证明了其“一哥”地位。10月24日,李佳琦直播间下午3点开播,总直播时长近10小时,四十分钟场观突破1000万,截至下播场观超456亿人次。
根据星图数据,当日李佳琦的预估销量达42386万件,平均客单价为347元,销售额达14708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11月10日,李佳琦的第二波开售场观远不如预售首日。当日下午4点,李佳琦直播间开播,为晚上8点天猫双11第二波开售蓄力。到11日零点直播结束时,场观8000万人次,不足其双11首播的五分之一。
新老主播各显身手,这届双11的淘宝直播也被戏称是“华山论剑”。
此外,00后商家群体正在淘宝天猫活跃起来。淘宝天猫数据显示,天猫双11第一波售卖期,淘宝00后商家的整体交易额同比去年增长237%。在运动、户外、宠物、汽车、收纳整理、酒类、摩托车、DIY、成人用品、乐器、书籍等领域,00后商家的交易额同比增长明显。
据了解,淘宝天猫的00后商家数量已接近100万,其中大部分是今年首次参与天猫双11。这些00后商家,不少是今年的应届大学毕业生。为了支持00后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淘宝今年还上线了“天猫双11大学生实战专场”。
各平台双11战况
根据星图数据,11月10日20:00至11月11日19:00,综合电商平台累积销售额达282282亿元,共产生114亿多个包裹,平均客单价为24786元。
分平台来看,综合电商平台中,天猫销售额遥遥领先于其他平台,占616%,京东占267%,拼多多占63%,其他平台分摊剩余份额。综合电商海外购业务销售额为2732亿元。
商品品类方面,综合电商销售额TOP10品类分别是:家用电器,手机数码,个护美妆,服装,女鞋/男鞋/箱包,电脑办公,家具建材,食品饮料,母婴玩具,运动户外。截至目前,共有88543个品牌参与大促,较去年同期增加3305个,SKU数量近6千万个,其中新品占到790%。
1)京东
10月20日20:00,京东率先开启双11大促预售,同时京东的全渠道生态布局全面参与到活动中。根据数字零售数据服务商Nint任拓提供的数据,20日20:00至24日00:00,在被统计的27个类目中,已经有35个品牌的预估销售额破亿。
10月31日20:00,双11第一波售卖,京东发布的数据显示,家电全品类1分钟成交金额破10亿元,10分钟整体成交额同比增长超40%。
10月31日晚8点至11月2日零点,京东累计售出商品超55亿件,其中成交额前20的品牌中,国货品牌占比达80%。
物流上,京东也加大了投入。截至目前,京东物流在全国30座城市已经投入运营超700台无人车,为消费者提供“最后一公里”和“最后100米”末端配送服务。据了解,京东双11开门红24小时,智能快递车配送单量就已经同比去年增长300%。
2)拼多多
拼多多于10月20日启动双11大促,小米、美的、伊利、蒙牛、TCL等1000余家品牌参与此次大促。据悉,本次活动额外提供两天的返场时间,一直持续至11月13日。
“在今年大促期间,拼多多将继续秉承不预售,无尾款的直接补贴政策,为消费者提供简单实惠的购物体验。”拼多多大促项目负责人称,消费者不需熬夜,不用做算术题,只需登录拼多多app进入“1111”大促会场,即可一键拼单,畅享“多实惠,多乐趣”。
这一点,与唯品会有些相似。
3)唯品会
唯品会资料显示,今年双11中,唯品会贯彻优惠规则简化的原则,消费者无需凑单,一件商品即可享受超值优惠。
规则上的简化,确实给唯品会带来了销量的爆增。以低至13折的波司登羽绒服为例,双11开售1小时,销量同比涨幅高达3倍。据了解,今年唯品会双11高潮期将从11月10日晚8点持续至11月14日早10点。
不断拉长时间战线,似乎成了电商平台的常见策略之一。
4)抖音
今年双11,抖音宣布将“抖音商城”作为主战场,这意味着抖音商城正式出战,开始与天猫、京东、拼多多等平台在商家、流量和用户之间展开正面交锋。
根据抖音开门红战报,抖音商城曝光量相比921大促同期增长368%;商品搜索量相比921大促同期增长912%。截至10月31日24时,抖音商城交易额相比去年同期增长6299%。
没有自建物流体系的抖音电商,此前已与中通快递签署2022年“双11”物流运营保障协议。中通快递成为抖音平台此次双11期间特邀物流合作伙伴,针对在10月31日-11月15日期间发货的订单,为商家履约和消费者购物体验提供物流运营保障。
5)快手
快手116购物节从10月20日零点开启。快手电商今年双11的主要优惠是“每满60减6”。
从优惠力度看,快手“每满60减6”的优惠力度明显不及天猫的“每满300减50”,这可能和快手平台的电商商品单价普遍偏低有关。
2020年,快手双11的GMV为88亿元,2021年约为380亿元。不过,这样的成绩与天猫、京东等平台比,仍有较大差距。
6)视频号
今年双11,腾讯视频号推出“超品日-11·11购物狂欢节”,13家品牌参与视频号“超级品牌直播”,包括:认养一头牛、熊猫不走、空刻意面、好孩子、孩子王、正山堂、六大茶山、奥康、INSUN、米兰纳、海南德胧酒店、ABC,编程猿。
除了超级品牌直播,今年视频号的双11吸引更多品牌入驻,如周大生、学而思、Babycare等。截至11月11日23:00,TOP10带货榜中,京东占了前2个,珠宝文玩商家有6个,另外2个是护肤品牌。
7)苏宁和国美
今年以来,苏宁和国美可谓“难兄难弟”,苏宁因欠款被多次发律师函,国美的“真快乐”举步不前,前不久还被曝出“停发工资”。整体来看,苏宁和国美在双11中的存在感相对较低。
双11前,苏宁入驻美团这一消息,倒是泛起了一些水花。入驻美团后,消费者可以像“点外卖”一样购买手机、电脑、生活小家电类产品。
今年双11:发货是最大的难题
今年双11的整体销售额依然保持增长,平台和品牌的数据表现亮眼,但身处其中的中小商家们,却高兴不起来。
经营天猫零食店的商家阿龙坦言,“今年没有参加双11,拼不过别人了,保利润活下来。”在他看来,业务整体环境不好,加之部分地区不能发货,索性不参与了。
从淘系转拼多多,已经三年没有参加双11的商家无往则说,前几年还参加双11,那时候还有点热度,能分一杯羹,现在是“浪费表情”。“你不提醒我,我甚至都忘了今天是双11。”他补充道。
外贸毛织厂厂长纳兰也向派代吐槽:“一些成熟的大店、大客户,比较稳定,某些知名金冠店他们规划比较好,多数是订单制度对接,消化能力强。小卖家的话,影响比较大一点,有一些去年一个款卖300来件,今年怕是30件都未必有。”
双11大促,中小商家的日子为什么越来越难?
这可能因为平台的竞争日趋激烈,商家的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而且当下还要面临流量少、发货难、消费者热情消退等问题,这使得商家不再憧憬双11。
双11已经从天猫京东的双11,逐渐演化为全行业的双11。今年,顺着抖音的正式参战,与天猫京东等平台正面交锋,拼多多也将战线拉长至11月13日;在双11优惠规则正在被吐槽“繁杂”的当下,唯品会反其道而行,试图通过简化规则收获消费者芳心。
瓜分双11蛋糕的平台越来越多,也意味着优惠力度会加大,随之抬高的便是平台与商家的大促成本。
女装店商家霸霸,向派代诉苦,“今年双十一会比去年卖得便宜,不然备的货要压死了。”
11月10日,忙着双11的天猫潮牌服饰店商家老朱感慨,“今年整体的感觉是,一些大牌优惠力度很大,感觉大商家都在清库存。”他早有预料,双11仍会参加,销售额也会增长,但利润还是那样,“大家都在冲,出价都是按照同行的出价。”
除此之外,今年双11,商家还要面临一个大难题——物流。
近期,国内多地疫情反复,导致商家和消费者不能收发货。10日,广州的女装商家阿木因不能发货已经申请退出双11。他无奈表示,“卖了也没办法发,都退得差不多了。”而与他有同样遭遇的商家不在少数。
这个双11,卖得好的商家,也兴奋不起来。在社群里,有商家已经收到了数百张超时自动赔付的工单,有的商家爆单了,但是快递发不出,能发出快递消费者却收不到。
物流问题,已经成为横亘在不少商家与双11之间的一道鸿沟。
从消费侧来看,消费者消费热情也在消退。南都民调中心发布的《“双11”消费需求调查报告》显示,公众“双11”购物意愿下降在今年尤为明显。决定双11购物的因素中,“囤货备用”排在了“刚好有购物需求”之后,优惠对消费冲动的影响正在降低。
这一消费端的变化,也对商家的双11备战带来不小影响。
双11“慢下来”,需要新故事
经历了14个年头的双11正在慢下来,除了GMV,各平台也在寻找更丰富的指标,重新定义“狂欢购物”的价值。
不管是天猫,还是京东、抖音等平台,正在有意识地模糊有关GMV的数据。这背后可能是,增量空间已经逐渐变少,电商的“秒杀神话时代”已经过去了,而双11需要新的故事。
此前,吹雪曾提到,在天猫的长期战略中,商家和消费者体验变得更加重要了。天猫内部主要看两个方面:第一是增长的质量,双十一只是周期里的体现;第二是更关注长期社会价值,比如绿色公益等。
商家其实也在接纳这种变化。“对我们来说,今年双11,大家不再期待成长奇迹,我们希望实现一个财务利润更加健康的双11。”不少商家如是说。
如今,商家常用“稳定0单”自我调侃,这背后反映了中小商家日益难做的电商生意,但当下的日子需要多一些乐观与耐心。商家们要多拥抱变化,顺应新的电商趋势,寻求新的突破口,让自己的电商生意,不再过于依赖大促
双十一历年数据分析
每年双十一大促活动优惠多多,而且每一次的销量也都在突破新高,因此大家对于历年来双十一大促额度数据也都比较关心。2021双11成交额是多少?对比往年双十一成交额数据情况怎么样?历年双十一成交额数据是多少呢?下面跟我一起看下吧。
去年双11成交额是多少
2021年11月12日零点,天猫双11总交易额定格在5403亿,去年这一数字为4982亿元。数据显示,天猫双11开售第一小时,超过2600个品牌成交额超过去年首日全天;截至11月11日23时,698个中小品牌的成交额实现从百万级到千万级的跨越;78个去年双11成交额千万级的品牌,今年双11成交额突破了1亿元大关。
2021年11月12日零点,京东发布双十一战报,从10月31日晚8点至11月11日23:59,京东双十一期间累计下单金额超3491亿。其中,31个品牌销售破10亿,苹果破百亿;43276个商家成交额同比增长超200%,中小品牌新增数量同比增长超4倍。
历年天猫双十一销售数据:
2020年:交易额为4982亿
2019年:交易额为2684亿元
2018年:交易额为2135亿元
2017年:交易额为168269亿元
2016年:交易额为1207亿元
2015年:交易额为912亿元
2014年:交易额为571亿元
2013年:交易额为352亿元
2012年:交易额为191亿元
2011年:交易额为52亿
2010年:交易额为936亿元
2009年:交易额为05亿元
以上就是关于去年双11成交额是多少介绍,大家可以了解下,更多的有关双十一大促活动玩法关注分享。
2022双十一全网销售额
淘宝广告收入占比2022年是3434亿左右。2022淘宝天猫双十一成交额销售额是3434亿元左右,京东则是1740亿元左右。据已公布数据可知,2022双11全网交易额为5571亿元。
2019双十一销售榜单
双十一期间,有哪些品牌的销售量刷新了记录?
在双十一期间,人们的购物欲望是非常的高涨的,因为在双十一的时候,很多的品牌都会推出优惠活动,能够以超低的价格买到在平常里买不到的便宜东西,而且买的越多越便宜。所以不光消费者,购物平台也非常的看重双十一活动,在这次的双十一期间,不光购物平台的成交额创造了历史新高,并且有很多的品牌都突破了自己的销量记录。很多让大家都非常喜欢的国货品牌的交易额突破了一亿元。其中包括手机品牌华为、运动鞋服品牌鸿星尔克、护肤品牌百雀羚和运动品牌回力等等。
小米手机销量在手机销售量榜当中位列第一。
不得不说,小米现在的发展是越来越好了。在今年的双十一的活动当中,小米推出的手机再一次成为了手机销量榜的冠军。小米获得手机销量榜冠军的这款手机型号是RedmiK40。RedmiK40是一款两千元价位的手机,有着非常强悍的配置,无论是性能还是手感都非常好。除了小米手机之外,手机销量最多的手机是苹果13。而第三名也是小米手机。第三名的这款手机型号是Redmi9A,是一款千元手机。
猫砂成为首个破万单的商品。
让人难以想象的是,在某购物软件上,双十一期间首个突破1万订单量的商品居然是猫砂。这说明了现在年轻人都非常的喜欢抚养宠物,尤其是像猫咪这种乖巧温顺的宠物。并且对猫咪的抚养非常重视。除了猫砂之外,在某购物软件上的农产品销售也非常的火爆,农产品的订单销量实现了倍数式的增长。这说明了在购物平台上的产品类型越来越多样化,也说明了年轻人的消费喜好发生了变化。
当然是正品了,之所以价格差了那么多,是因为网上的店铺,由于没有房租的费用,所以成本降低了,自然售价也就低,
这个都是正品,你可以放心,如果买到了假货,可以向工商局投诉。
工商局投诉需满足以下条件:
出现以下情况下可以打工商局投诉电话:
1当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被投诉方属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管辖时;
2当您在消费过程中,当您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
3当您发现假冒伪劣商品及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时请您拨打12315投诉电话,我们将帮助您调解纠纷;如发现经济违法违规行为,我们将依法查处。
以工商局投诉商家流程为例:
一、可以要求卖家提供卖家资料,否则可以投诉或起诉淘宝。
二、根据《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消费者投诉办法》,工商部门受理投诉的流程如下:
1、消费者投含源诉:消费者通过信函、传真、电子邮件或前往工商部门等形式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说明投诉事项和理由;
2、工商部门受理投诉:如消费者投诉事项符合要求,则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在七个工作日之内受理投诉并记录相关信息;
3、在六十日内,消费者当事人同意调解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组织调解,并告知当事人调解的时间、地点、调解人员等,当事人双方达成调解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制作调解书并归档。
三、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四条规定:
消费者通过网络交易平台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或者服务者要求赔偿。
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不能提供销售者或者服务者的真实名称、地址谈李态和有效****的,消费者也可以向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要求赔偿;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作出更有利于消费者的承诺的,应当履行承诺。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赔偿后,有权向销售者或者服务者追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