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性蛋白尿可能的几种情况
假性蛋白尿,顾名思义即不是真正的蛋白尿。由于某些原因造成尿常规检查蛋白质一项呈阳性反应。
假性蛋白尿一般出现于下面几种情况,如果是该项中其中任何一项导致出现蛋白尿,建议做深入检查。
假性蛋白尿见于以下情况: ①尿中混入血液、脓液、炎症或肿瘤分泌物以及月经血、白带等,常规蛋白尿定性检查均可呈阳性反应。这种尿的沉渣中可见到多量红细胞、白细胞和扁平上皮细胞,而无管型,将尿离心沉淀或过滤后,蛋白定性检查会明显减少甚至转为阴性; ②尿液长时间放置或冷却后,可析出盐类结晶,使尿呈白色混浊,易误认为蛋白尿,但加温或加少许醋酸后能使混浊尿转清,以助区别; ③尿中混入精液或前列腺液,或下尿道炎症分泌物等,尿蛋白反应可呈阳性。此情况,病人有下尿路或前列腺疾病的表现,尿沉渣可找到精子、较多扁平上皮细胞等,可作区别; ④淋巴尿,含蛋白较少,不一定呈乳糜状; ⑤有些药物如利福平、山道年等从尿中排出时,可使尿色混浊类似蛋白尿,但蛋白定性反应阴性。
如果不是的话,那么,怎样治疗顽固性蛋白尿呢?我们从多年的临床实践中体会到,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突出中医的“搜风、化瘀、固摄”之法,方能取得满意的疗效。何谓“搜风”呢?我们知道,慢性肾炎患者蛋尿白的加重是感冒引起的,外感可以引起变态反应,而变态反应是肾损害出现蛋白尿的主要原因,中医认为,反复外感风邪,由表入里,深伏络脉,损害肾络,就会出现顽固性蛋白尿,须用具有深搜络脉功能的虫类药,如我们研制的药物可以通过搜风通络、抑制变态反应而消除顽固性蛋白尿。“化瘀”即活血化瘀之法,中医认为“瘀血”阻滞能影响肾脏开合功能,肾失开合,也就是说肾脏只开不合,造成蛋白漏出,导致顽固性蛋白尿,现代医学的病理研究也表明,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动脉壁上的沉积是肾脏病的基本病理之一,也是导致某些顽固性蛋白尿的原因,活血化瘀中药,能很好地消除肾小球动脉壁上的免疫沉积物,恢复肾小球的正常生理功能,达到治疗蛋白尿的目的。固摄疗法,是指采用补肾固摄的中药护肾固本、益气摄精。肾病久延不愈,脾肾亏损,而出现顽固性蛋白尿。所以,临床上对那些病程长,而又无明显感染、瘀血表现者或其他原因的顽固性蛋白尿患者,采用固摄疗法,可以达到强肾健脾,消除蛋白尿的目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