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先勇《孽子》推荐,一出将悲情研成金粉的歌剧。
从书中了解这样一个神秘王国,走进他们的隐秘世界,感知一个群体,不被理解看待世间的眼光却很温柔。我们应多些理解和包容。
最后知晓了白先勇先生和王国祥先生的故事,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你们是一群失去了窝巢的青春鸟。如同一群越洋过海的海燕,只有拼命往前飞,最后飞到哪里,你们自己也不知道——”
白先勇《孽子》
前言“写给那一群,在最深最深的深夜里,独自彷徨街头,无所依归的孩子们”。所谓孽子是背离家庭的,也是无依无靠的孩子。书中的矛盾与冲突“父与子”,“个体与家庭”引人深思,作为一条暗线贯穿全书。
要凝聚,得先有向心力,没目的的事就没人做,比如金燕西看上冷清秋,有了这个目的,才有租房子、办诗社这些花样百出,
这一系列行为都围绕着金七少爷金装版追女仔的目的,
金家的向心力说白了就是money的力量,
金老大爷在的时期,向心力必然包括:传统的中国老人喜欢子孙承欢膝下,热热闹闹,
向心力还包括:在外人眼里,子孙满堂是男人的一种成功,是周围一带有面子的人,金老大爷办个大宅子,就能彰显自己是个事业与家庭两方面都非常成功的人,他当然乐意这么做,
能实现这个向心力,离不开子女们的配合,他们愿意配合是因为:无论事业上、经济上都高度依赖父亲,父亲各方面的实力是压倒性的,父亲又愿意在子女成年后继续输血,这种情况下子女当然是继续依附父亲这棵大树、同住大宅子,
这约等于,你的父亲是你老板的老板,你除了拿工资回家还能再拿零花,家里啥事都不用你管,连父母养老都不用愁!!! 父亲很忙管不着你,老婆想管但是说了也没用,你每天自由得很,没事约网红搞个party,就是个20世纪版的思聪,这种神仙日子,换谁都乐意,
说白了,分家肯定过得更差,那还分个什么劲,
或许儿子的媳妇们有不爽的时候,但是自己的力量相对单薄,而且毕竟是在“嫁夫随夫”的传统观念下长大的,还带着娘家“强强联合”的联姻使命,也就无法形成真正的“分家力量”,
所以在这个时期,父亲、子女都乐于同住大宅子,父强子弱,各取所需,长期稳定,矛盾大但是比不过现实需求更大,
金父亲一走,这个向心力也就没了,还聚一块干嘛?
从情感上说,难道图个想找兄弟玩时吆喝一声就好,不用打电话?
但是这家人好像也不大喜欢找兄弟玩呀,他们更喜欢找外面的猪朋狗友,既然如此,兄弟就逢年过节见一面就够了,
母亲倒是希望能维持子孙满堂的,如果是商业家庭,母亲掌握大份额的股份,有钱又有话语权,或许还能同住下去,
但是作为政治家庭,金母亲显然是钱权都有限的,又解决不了大家的实际需求,
母亲应该心里也清楚 —— 重现往日的风光是不可能的,留着大宅子更显得物是人非,要么没什么客人来,要么招来些酒肉朋友和网红 分家说好听点是搬新房子,还稍微体面点,
母弱子弱,兄弱弟弱,都没个主心骨,围在一起就是三个臭皮匠,还顶不上一个诸葛亮,更大的可能是三个和尚没水喝……
这时即使勉强住一块,实际上和分家也没实质区别了,
从实际生活上说,金大爷走后,大家的离心力更大,
当儿子的,工作也都不差,相当于现在北京各机关的职员,安于现状也挺好的,
事业上为什么不以父亲为榜样?父亲太遥远了,就像普通人考清北一样不现实,
家庭上为什么不延续父亲?大家族里总得维护和各人的关系,吃力不讨好,并且没那个money,
假设公子月入3万,租房吃饭养老婆约1万,剩下2万还能出去玩,多爽;但是如果继续住大宅子,光是维护宅子就是一大笔钱(金家后来连花匠都不请了),以“金氏家族”为名义的人情往来又不能太寒酸…… 加起来,大概每位公子每月得投个25万,都不一定够,
人情往来以“金先生”的名义,就能少给点,
客观上说,“老爷子过世”这种突发性事件就是个分家的好时机,如果当家的交接棒交给长子,他又明显没能力维持,到那会再分家,长子就是个毋庸置疑的“败家子”了,他在外面也会变得不好混
这些公子都是接受过中西式教育的,既能接受中式的传统,但是!也已经体验过西式自由的快乐,
分家更能延续各位公子的新鲜感、爱自由、用有限的money换取最大的快乐,
继续住下去,还会发生什么情况?
请看《金锁记》,兄强弟弱的情况,
老太爷过世,三公子玩世不恭、挥霍无度、没数字概念,当家的大公子命令账房做手脚,把三公子每次支出的钱记多一倍,美其名约想把三弟教好,就要先给他一个教训,
长年累月下来,等到分家的时候一算,账房和三公子说你的那份遗产已经被你花光了,再要钱可没有了,
三公子难以置信,但是账本摆在那,日期等信息都有,详细着呢,那个年代没支付宝记录,三公子有口难辩,
那么,三公子的那份遗产到哪去了呢?大公子吃得肥肥的,分家后还能继续当个富豪,
说到底,父母会无条件疼爱你,但是兄弟没那个责任义务啊!
再看香港顶级富豪家庭“郭炳湘”一案,兄强弟强,也未必有好结果,
老太爷过世,家里如果还是兄友弟恭、蒸蒸日上,那就成了树大招风,会引起竞争对手的眼红,离间计就来了,
此前他们家兄弟是多子女家庭的和谐典范,又和睦,又合作无间,
某年老大被绑架,赎金数额巨大,老二老三不肯用公款赎人,收不到钱的匪徒虐待老大,老大得救之后疑心极大…… 嫌隙就种下了,
从此三兄弟离心离德,针锋相对,手足相残,上新闻不再有好事,
这桩案子的始作俑者至今是个迷,但必须承认Ta是个玩弄人心的
《金粉世家》是由鲁迅所著的小说,通过描写金家的家族兴衰得失,展现出中国旧社会的一些矛盾和困境,以及封建家族制度的弊端。其中,金家败落的原因有许多,包括商业经营失误、家族内部权力斗争、社会动荡等等。在家族面临危机时,金家的几个儿子都表现出了不同的态度。
首先,金银在家族危机期间显得比较保守,他认为家族底蕴还是有的,只需要像以前一样维持一些传统业务,就可以挽回颓势。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金家的传统业务并没有起到挽救家族的作用,因此金银的努力前景并不乐观。
其次,金马则是一位走投无路的人,他在商场上失利,被挤出金家的外交权力之列,被金社长之女针对,无法在家族中立足,因此他选择离开家族出走。这也反映出旧的家族制度对于人才的限制和困扰。
最后,金克木则是一位经历激烈洗礼后的成年人,眼看家族的生意经营遭受打击,决定以自己的手段挽救家族高质量且赚钱的生意。他开始反对惯有的规章制度,而是采用了新的商业运作方式,推广流行的Stacking销售方式,构建新型商业网络,成为了“翻身”的希望。他借此成了19世纪三十年代的当红网咖,发掘到了商业中发展模型的花絮和利润。
综上所述,这些儿子之间的不同选择,表现出家族制度限制人才和发展的弊端,也反映出个人选择、商业机会、市场趋势等方面的因素。他们各自的选择和行动也展现了金家变迁的过程。
《金粉世家》是一部描写上海财阀金家兴衰的电视剧。在该剧中,金家最终的破灭源于内部的家族矛盾和经营失误。下面是对问题的详细回答:
首先,金家的兴衰是由多重因素引起的。一方面,金家在经营上存在许多问题。其中包括过度扩张、不合理的资源配置、市场变化应对不当等等。这些问题导致了金家资金链断裂、债务危机等多重困境。另一方面,金家内部也存在许多矛盾。各兄弟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和嫉妒心理,使得金家兄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作。同时,父辈的旧思想和家族传统也对家族的管理和经营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其次,金家的兄弟们在面对家族危机时,各自有着不同的想法和选择。他们不愿意为了挽救家族的生意而放弃个人的事业追求。大儿子金石是一个成功的商人,他已经建立了自己的企业王国,希望继续发展自己的事业,而不是回到金家维护家族的利益。二儿子金玉是个艺术家,他更关注自己的创作和生活,不愿意参与家族的争斗。三儿子金钧则希望利用家族的资源,发展自己的事业,而不是为了维护家族的利益而和兄弟们合作。这些因素都导致了金家内部缺乏团结和合作,最终导致了家族的瓦解。
因此,金家儿子们各自有着不同的人生追求,对于家族的未来发展并没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归属感,也没有形成一致的共识和战略规划,所以在家族遇到困境时,他们并没有共同努力去挽救金家,而是各自选择了自己的道路。
最近重温了少时便已看过的电视剧《金粉世家》,本想先感慨一番,想想也没什么必要,正好拗拗说话铺垫过多的毛病,遂直接切入正题吧。
金家出场人物共有一十六个:老爷、夫人、二姨太、三姨娘、八个子女以及四个媳妇。女婿、仆人不算金家人,不予品评。依个人喜好程度,将人物分为四个等级,一级最好,四级最次。一级四人,二级六人,三级四人,四级两人。
从一级人物说起。最先要说的是我最喜欢的人物——道之(四女)。这绝对是个无可挑剔的好人:宽厚,大度,善良,有主见,有亲和力。总之,只要是人所能有的优秀品质,她基本都有了。更让人咂舌的是,她居然能把宽厚和主见两样品质同时集于一身,着实难能可贵。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大凡有主见的人,难免会有不顾别人感受的毛病;而宽厚的人往往为了息事宁人,又常常容易放弃自己正确的主张,而道之把这两样优点发挥得恰到好处。当父母和三嫂反对燕西和清秋的婚事时,她对三嫂据理力争,对父亲略施小计,硬是促成了这桩好事。有魄力,但又不蛮干,有勇有谋,这手腕,不知折煞多少须眉!而当自己的丈夫娶了日本女人为妾,作为总理之女——金枝玉叶的她不仅不争风吃醋,甚至知道父亲对日本人有成见,反而替丈夫百般隐瞒、维护,足见其宽容、大度、善良。如此女子,世间少有!因此,这金家第一好人,非她莫属。
第二个要说的是金太太。持家有道,为人和善,大气典雅,而且能从旁规劝丈夫,标准的贤内助。若非要挑点毛病,大概是对儿女们溺爱了些,不过这也不足为病。
第三个是一家之主的金老爷。身为北洋政府的总理,却是个开明的人,没有阶级观念,对下人们也宽厚待之。最疼爱的七子因误会被抓进警局遭到毒打,却决不护短,亦不恃权报复,担“君子”二字是绝无问题的。只是大凡有本事的男人总是会在女人身上栽点跟头,从三姨太最后的作为看,或许算是他生命中唯一的瑕疵。
第四个是二姨太。对于把这个人排在第一个等级我是作了一番思量的,因为第一个等级的要求比较高,是“好人+能人”的组合方能入选。“好人”她是没有半点问题的,但“能人”却绝对不是,反倒有些懦弱。但是我觉得,如果一个人能够如她一般,一辈子不说一句难听话,从不与任何人计较,且在老爷去世时曾试图吞药殉情,有情有义,就凭这几点,就该大大的点个赞。她的好处不在于她做了什么,恰恰在于她没做什么,一个“不折腾”的女人,就是家庭的福气。
接下来是二级人物。二级人物只是相对一级人物来说的,并不存在本质上的区别。这一级有六人,分别是:敏之(五女),润之(六女),梅丽(八女-二姨太所生),佩芳(大少奶奶)、慧厂(二少奶奶),清秋(七少奶奶),这六人共同的特点是能与家人和谐相处,不使坏,通情达理,如果人人都有这般品质,家庭和睦自是毫无问题的。
三级人物是金家的四个儿子:凤举(老大),鹤荪(老二),鹏振(老三),燕西(老七)。少时看电视时听大人们议论,说金家四个儿子没一个争气。事实上,剧中的金老爷和金太太也常常如此训斥孩子们。但是若把他们的表现放在历史背景下来看,则是另一番天地。故事发生的背景是北洋军阀时期,众所周知,时国家政权分裂,南北战乱四起,法制自然也是极不健全的。贵为国务总理的公子,他们四个没有一个为非作歹,仗势欺人的,仅仅只是贪玩了些,花钱大手大脚了些,与他们所能坏到的程度相比,似乎也算不上什么罪过吧!平常人家的孩子,莫非就比他们好到哪去了呢?只不过在“虎父”的映衬下,如此“犬子”,确实是相形见绌的。
四级人物两个,玉芬(三少奶奶)和三姨娘。先说三姨娘,其人本也是个不错的人,与家人相处也算和气,虽说贪财了些,却也不是个令人讨厌的人。如果不是最后卷了财产跑路,无论如何也不能把她排在这。重头戏来了——三少奶奶玉芬,除了和三姨娘一样贪财以外,最大的缺点就是管不住嘴,爱说三道四,挑拨离间,燕西和清秋的矛盾有部分是她造的孽。从某种程度上说,金家的衰败,也是由她而起。若不是她没事瞎张罗,撮合燕西和秀珠,也不至于让白家如此仇视金家,遂起报复之心。但是若把责任全部推在她头上也是不公平的,毕竟谁也没有第三只眼,能看到今天的作为会引起明天什么后果。虽然其人乏善可陈,但是总算没有背叛金家,对丈夫也甚是依恋,并非一无是处。《金粉世家》所有人物中,我觉得玉芬这个人物是最生动最有代表性的,不是坏人,却总干坏事。一个家庭中若是有了这样的女人,矛盾总是避免不了,和睦安宁更是无从谈起。古人说的妻贤夫祸少,不是没有道理的。这样的人物形象,无疑给每个人,每个家庭提供了一面镜子。
说了这么多,总得来个总结不是?道之的形象是最为完善的,她的品性素质修养,亦是梓恒所追求的。只是这里面绝对有天性的成分,后天修炼倒也不是没有可能,只是不太容易,反正30岁前,梓恒怕是做不到了。不过无妨,做不了道之,不妨做二姨太,或者二级人物中的任何一个也行。总之不应成为三级人物甚至是四级人物,人总得求个上进,有点操守与修养不是么?
初读《金粉世家》,就被字里行间流露的红楼味迷住了,这种好似红楼,却又心裁别出的韵味,很是独特。在第一章之中,作者遇到一个街头书春的妇人,才学高明,品德淑良,与友人交谈下得知妇人的往事,倒叙而起,娓娓而谈。可不与《红楼梦》的开头,补天顽石历经几世几劫,重回青埂峰后遇见空空道人,请空空道人将一世浮沉录了下来,传于后人的情节,颇有神似么在第七回里金燕西说“那倒是真的,那个时候,老大有些红楼迷,专门学贾宝玉。”这种直接提到红楼的地方还有几处,似乎都有意无意的散出了一点红楼的味道。
后来想起看看序言,才发现张恨水已经在序里说了:“《金粉世家》之有无其事《金粉世家》之是何命意都可不问矣。有人曰:此颇似取径《红楼梦》,可曰新红楼梦。吾曰:唯唯。”后来笔者在资料中发现,张恨水觉得他的写法就是“就是用作《红楼梦》的办法,来作《儒林外史》。”由此可见,《红楼梦》对《金粉世家》的影响实在颇为深远,《金粉世家》不仅在题材、构思、笔法、情韵上都受到《红楼梦》的影响,也像《红楼梦》一样弥漫着一种愈转愈深的无奈悲哀,大概只有掩卷之后,呷一口清茶,才叹得出那口气。
张恨水大多做的都是章回体的小说。关于这点,张恨水在他1944年的《总答谢》里说了他为什么总做章回体小说的缘故:“新派小说,虽一切前进,而文法上的组织,非习惯读中国书、说中国话的普通民众所能接受。正如雅颂之诗,高则高矣,美则美矣,而匹夫匹妇对之莫名其妙。我们没有理由遗弃这一班人;也无法把西洋文法组织的文字,硬灌入这一批人的脑袋。窃不自量,我愿为这班人工作。”
由此观之,张恨水的用旧体裁、旧形式创作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兼顾中国更多更普通的人们的阅读习惯,追求更加中式的表达,也不难看出,张恨水怀着对古典的脉脉温情,这也是《金粉世家》中突出表现出来的。虽然作品写的是现代生活的反映,却和章回体的体例和以《红楼梦》为主的,古典小说中的惯用技法相融合,不显突兀,确不愧是让章回体焕发新的生机的一代大师。
但是在新旧激流碰撞的年代,张恨水笔下的人物也可以看出这种特征,例如对中心人物冷清秋的塑造。冷清秋是一个旧式的才女,出身书香门第,受过旧式的教育,也有着深厚的旧学修养,恪守传统,温婉大方,知书达理,是一个有着突出旧时闺秀特点的女子;但是同时,她也在新式学堂里读书,受着新思想的熏陶,有着追求个人价值,保全自我尊严,崇尚自由等特质,是一个兼具新旧特点,在新旧中摇摆的人物。在《金粉世家》中,这类角色可谓不在少数,金家家长金铨和金太太、甚至柳春江都有这样的特点。
而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我们都可以体会出浓浓的古典的味道,《金粉世家》受到了《红楼梦》叙事风格的影响,再加上张恨水深厚的旧学修养和符合中式传统的文法组织,让《金粉世家》在激荡昂扬的求“新”的年代里,保留了温婉静穆的古典气质。
但是正如张恨水所说,他写的是现代生活的反映,在继承了红楼梦的艺术风格的同时,他表现出了一个截然不同的现代世界。分析金冷爱情悲剧和宝黛爱情悲剧的不同点,可以发现,宝黛的爱情是纯粹的,他们年纪小,又生活在内院之中,受尽长辈宠爱,心思没有受过世俗的污染,他们的爱情建立在心意相通,相知才相爱,是非常纯粹的。造成宝黛爱情悲剧的原因是外在的阻力,而不是他们自己的原因。而金冷的爱情却不是这样,他们的感情具有突出的现代社会特有的因素——对物欲的追求。金燕西在家庭遭受巨变的时候,第一想到的就是抓住自己的那份家产,在冷清秋心灰意冷出走之后,他也不去寻找,而是庆幸少个人跟他分家产,然后立刻去追求白秀珠,希望能够攀上白秀珠的高枝;而冷清秋也有虚荣、贪图富贵的一面,她在金燕西的的爱情和金钱攻势下,没有把持住未婚先孕,匆忙嫁进金家遮丑。他们的爱情并不纯粹,我认为张恨水先生对于他们的结合也抱着齐大非偶的悲观态度,张恨水在继承了红楼梦的一些笔法和思想的同时,并没有局限于此,而是致力于表现社会转型时期人性的复杂和矛盾。
在读完《金粉世家》后,我想张恨水不应该被仅仅局限于“卅六鸳鸯同命鸟,一双蝴蝶可怜虫”的鸳鸯蝴蝶派,查了些资料,他早起确实是从才子佳人的路子出发的,他也坦承自己受过鸳鸯蝴蝶派的影响。但是对于自己被归于鸳鸯蝴蝶派,张恨水到底是有些不满的。他曾说:“‘五四’运动之后,本来对于一切非新文艺形式的文字,完全予以否定了的,而章回小说,不论他的前因后果,以及它的内容如何,当时都是指为鸳鸯蝴蝶派。有些朋友很奇怪,我的思想也并不太腐化,为什么甘心做鸳鸯蝴蝶派,而我对于这个,也没有加以回答,我想,事实最为雄辩,让事实来答复这些吧!”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为中国现代小说的创作提供了无数的灵感,《金粉世家》无疑受到了《红楼梦》深远的影响,但是张恨水先生并没有被《红楼梦》局限住,而是在选择性吸收以《红楼梦》为代表的古典性文学的优点和创作方法的基础上,独具当时社会的特色和个人的特色,成为足以代表一个时代一种类型作品的经典之作。在此之外,在学习西方文艺理论和鉴赏西方小说的风气蔚然之时,如何从我国浩如烟海的古典文学中汲取营养这个问题上,张恨水先生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思考空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