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分别截取了三位词人的佳作:晏殊的《蝶恋花》、柳永的《凤栖梧》、辛弃疾的《青玉案》。要说三首词的写作难度,我觉得辛弃疾的更大一些。这不仅是因为第三首的境界要高于前两首,还与作者的写作风格有关。
晏殊和柳永都是出了名的婉约派词人,只是婉约的程度大小不同。晏殊七岁便是远近闻名的神童,十五岁被赐进士出身,之后为官做宰,步步高升,生活一片优渥。
不过,虽然他身居上寮,但也不忘提携后进。像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这些大腕,都曾得到晏殊的帮助。此外,他还试图引荐过柳永,但是柳永恃才傲物,一点儿不给他面子。晏殊没办法,只能放弃了。总的来说,晏殊是一个有着正义感和责任心的良心贵族。
除了是一个贵族,晏殊父子二人的词作也传为一时佳话。只是大晏小晏风格迥异。晏殊的词更为士大夫文人喜爱一些,晏几道的词就有些贴近柳永了。晏殊的词虽然效仿李璟、冯延巳,但除了富贵气象外,还有一点儿自然洞察力,这也成了晏殊词的特点。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浣溪沙》
这首词实为作词而作。晏殊写下一句“无可奈何花落去”后便搁置许久,后来遇到王琪,对出了“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索性大笔一挥,将其扩写成了一首词。要说它的背景就是如此了。意思上简单明了,无什么奇特之处。就是一首普通的伤春之作。但“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二句,却因此成了千古绝唱。这两句好在哪里呢?
首先是结构上。花落自然是无可奈何,看似无理,实则有理。而“燕子归来,软踏帘勾说”又是如此地似曾相识。如此一承,一转,奇妙无穷。其次便是哲理。花会落,燕子会来,这是一种自然现象。试想一下,花什么时候落呢?北方燕子什么时候来呢?两者其实属于春夏交替时。所以花儿虽去、燕子归来,就变成了一种希望。这才是这首词的生命力,是不绝的自然力量。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香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原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破阵子》
这首词的词牌很好。“破阵子” ,充满了豪情壮志,让人一下子就想到了辛弃疾。这与晏殊的一贯风格很不对称。《破阵子》这个词调出自唐代教坊曲,原本属于军乐。但发展到后来,它的词牌和词的内容已经基本上没什么联系。晏殊这首《破阵子》也是一样。
燕子来的时候是新社。新社就是春社。古人在一年当中为了祈求有个好收成,有春秋两季的祭祀。不仅祭神,也祭祖宗。《红楼梦》中就说皇帝赐宁国公、荣国公永远春秋二祭赏。春社是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一般来说,也就是三月半左右。
方才说“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会子燕子便来了。燕子来了之后呢,梨花落了,到了清明时节了。这时,池塘上点缀着三四点碧苔,绿叶底下有黄鹂在歌唱,清脆悠扬,摄人魂魄。接着,一阵轻风拂来,柳条絮迎风飞舞。多么像黛玉说的,“一团团逐对成毬。空缱绻,说风流”呀!
紧接着,作者的眼光便放在几个斗草的女子身上了。她们咿咿呀呀,调笑风趣,一派生机勃勃的气息。这不就是春天的景象吗?可见,晏殊和林语堂一样,也对这些纯朴美丽的农家女子充满了喜爱。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蝶恋花》
这首词毫无疑问是晏殊的代表作,在宋词中也是颇负盛名。当然,这首《蝶恋花》在今天能被人们广为熟识,与王国维的贡献离不开。整首词格调高远,单起句,倒装就很有大师范儿,非一般文人学得来。
上阙基本上皆是景色描写、气氛烘托。到了下阙,忽然开始放大招了。“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看似信笔而来,但又紧贴上半阙,因此成就了神来之笔。至于末句,意思虽有,但并不称人。试问:哪个身居高位的宰相会没个私人送信?
但是若用于思妇身上,却并无不妥。对于那些“楼高不见章台路”的思妇来说,这样的描写则是恰到好处。她们不就是“日日思君不见君”吗?
所以整首词从原则上讲是一首代人作。作者将自己比做夜不成眠的思妇,才有了这样一篇直击人心的佳作。
春天,百花盛开,万物生长,草木有情,人亦有情;夏天,百啭黄莺,红杏枝头,鸟雀呼晴,风荷并举;秋天,月色凌人,西风凋碧,寒夜无云,高楼独步;冬天,梅开雪绽,滴水成冰,闲卧深闺,吟诗作赋。 这一年四季中,生生不息的是自然的力量,晏殊的笔触从自然开始,历经一番洞察,最终涉及到人,这看似简单,实则是胸怀万物的多愁之人的倾诉。所以,谁说身居高位,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就是幸福?人人心中自有一番苦味儿。
公众号【黛珂先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