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霜降在什么时候,节气是一直存在的,但是印刻在大家脑海里时候,应该是今年的冬奥会开幕式上,24个节气精妙绝伦的展现了我们一年四季的特点,告诉我们每个时节的风景和天气情况,那么2022年霜降是几月几日?2022年霜降日历去哪看呢?和我一起去查询下吧。
2022年霜降是几月几日
2022年霜降公历时间:10月23日18:35:31,星期日,农历九月廿八。
2022年霜降日历
霜降介绍
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开始降霜的意思。纬度偏南的四川盆地,平均气温多在16℃左右,离初霜日期还有三个节气。在盆地南部河谷地带,则要到隆冬时节,才能见霜。当然,即使在纬度相同的地方,由于海拔高度和地形不同,贴地层空气的温度和湿度有差异,初霜期和霜日数也就不一样了。
用科学的眼光来看,“露结为霜”的说法是不准确的。露滴冻结而成的冻露,是坚硬的小冰珠。而霜冻是指由于温度剧降而引起的作物冻害现象,其致害温度因作物、品种和生育期的不同而异;而形成霜,则必须地面或地物的温度降到0℃以下,并且贴地层中空气中的水气含量要达到一定程度。
因此,发生霜冻时不一定出现霜,出现霜时也不一定就有霜冻发生。但是,因为见霜时的温度已经比较低,要是继续冷却,便很容易导致霜冻的发生。
霜降过后,盆地开始大量收挖红苕。若收挖过早,苕块尚未充分膨大,就会影响产量;但收挖过迟,有可能遭受早霜冻危害,苕块受冻变质,不耐贮藏,故适时挖苕很重要。
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有诗曰:“千树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四川盆地气候温和,霜降期间,田畴青葱,橙黄桔绿,秋菊竞放,一树树芙蓉盛开,把富饶的“天府”打扮得更加艳丽。
霜降三侯
豺乃祭兽:豺狼将捕获的猎物先陈列后再食用。
草木黄落:大地上的树叶枯黄掉落。
蛰虫咸俯:蜇虫也全在洞中不动不食,垂下头来进入冬眠状态中。
霜降是每年的同一天吗
由于霜降是根据农历计算的,因此它们并非都在同一天。一般来说,在阳历10月22日至24日之间,今年是23日,也就是今天早上7:00太阳刚刚到达**。 210°后,当太阳到达黄经180°时,阳光直射点向南移动到南半球,南半球进入夏季,而北半球远离阳光直射点,日照减弱,气温下降,迎来了冬季。也进入了秋冬。冻伤节气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其次是寒冷的冬季。假设寒霜节气已经具备了结霜的条件,也就是冬天的前哨。
导语:大家都知道我国有二十四个节气,每个节气都代表着不同的季节,而霜降节气刚好是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那么霜降节气是几月几日,霜降节气是什么时候,大家跟小编一起去详细了解一下吧!
霜降节气是几月几日
霜降节气在每年公历的10月23日左右到来。
霜降节气有天气逐渐变冷,霜花开始出现的意思在里面,霜降是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到了霜降
节气,气候逐渐向冬季气候过渡,霜降节气后温度会快速下跌,漠河温度已经在零下10°左右了。
2022年到2027年霜降日期
2022年霜降时间:10月23日18:35:31,农历2022年九月(大)廿八
2023年霜降时间:10月24日00:20:39,农历2023年九月(大)十一
2024年霜降时间:10月23日06:14:32,农历2024年九月(小)廿一
2025年霜降时间:10月23日11:50:39,农历2025年九月(大)初二
2026年霜降时间:10月23日17:37:39,农历2026年九月(大)十四
2027年霜降时间:10月23日23:32:33,农历2027年九月(小)廿四
霜降的习俗
1、霜降吃柿子
在我国的一些地方,霜降时节要吃红柿子,在当地人看来,这样不但可以御寒保暖,同时还能补筋骨,是非常不错的霜降食品。泉州老人对于霜降吃柿子的说法是: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有些地方对于这个习俗的解释是:霜降这天要吃_子,不然整个冬天嘴唇都会裂开。
柿子一般是在霜降前后完全成熟,这时候的柿子皮薄、肉鲜、味美,营养价值高,其所含维生素和糖分比一般水果高1~2倍左右。假如一个人一天吃一个柿子,所摄取的维生素c基本上就能满足一天需要量的一半。
柿子虽然美味,但一定注意不要空腹吃;吃的时候也要适量,每次最好不要超过100克;未熟的柿子不要吃;患有糖尿病、慢性胃炎、排空延缓、消化不良等胃功能低下者不宜食用。
柿子含糖高,且含果胶,吃柿子后总有一部分留在口腔里,特别是在牙缝中,加上弱酸性的鞣酸,很易对牙齿造成侵蚀,形成龋齿,所以在吃柿子后应该马上喝几口水,或及时漱口。秋季是大闸蟹上市的季节,中医认为,螃蟹与柿子都属寒性食物,故而不能同食。从现代医学角度看,含高蛋白的蟹、鱼、虾在鞣酸的作用下,易凝固成胃柿石。
2、霜降登高
霜降时节有登高远眺的习俗。登高既可使肺的功能得到舒畅,同时登至高处极目远眺,心旷神怡,可舒缓心情。天高云淡,枫叶尽染,登高远眺,赏心悦目,但也要有所讲究。
登高的时间要避开气温较低的早晨和傍晚。登高时,要沉着,速度要慢,以防腰腿扭伤;下山不要走得太快,以免膝关节受伤或肌肉拉伤。登高过程中,应通过增减衣服来适应温度的变化;休息时,不要坐在潮湿的地上和风口处;出汗时可稍松衣扣,不要脱衣摘帽,以防伤风受寒。
对于老年人来说,应带根手杖,这样既省体力,又有利于安全。在爬山时要注意力集中,并注意脚下石头是否活动,以免踏空。在陡坡行走时,最好采取“之”字形路线攀登,这样可缓解坡度。
3、霜降赏菊
古有“霜打菊花开”之说,所以登高山,赏菊花,也就成为了霜降这一节令的雅事。南朝梁代吴均的《续齐谐记》上有记载。“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因此菊被古人视为“候时之草”,成为生命力的象征。霜降时节正是秋菊盛开的时候,我国很多地方在这时要举行菊花会,赏菊饮酒,以示对菊花的崇敬和爱戴。
古人眼里,菊花有着不寻常的文化意义,被认为是“延寿客”、不老草。《杂五行书》说:在屋舍旁种“白杨、茱萸三根,增年益寿,除患害也。”侵害身体的晚秋寒气在古代常被视为鬼魅恶气,能驱风逐邪祛寒的茱萸,民间作驱病疗疾之用。
4、霜降到了拔萝卜
在山东地区,有句农谚“处暑高粱,白露谷,霜降到了拔萝卜”,所以山东人霜降喜食萝卜。农谚有“霜降萝卜”一说,是指霜降以后早晚温差大,露地萝卜不及时收获将出现冻皮等情况,影响萝卜品质和收成。
白萝卜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价格便宜的植物性食物,民间自古就流传着“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处方”之谚语,现代也有人称萝卜为“土人参”。白萝卜还有增进食欲、帮助消化、止咳化痰、除燥生津的作用,此外白萝卜还有抗病毒、抗癌的作用。
这段时间的饮食尽量吃些生的白萝卜块。白萝卜皮白而不透者肉味偏辣,只能熟吃;皮色透明,肉不辣而甜者,可以生吃。生吃白萝卜一是下气,解腹胀之围;二是白萝卜入肺,肺应秋季,白萝卜可以加强肺的“肃降”功能,既止咳,又促大肠运动,“肺与大肠相表里”。
5、鸭子好吃霜降补
闽南台湾的民间在霜降的这一天,要进食补品,也就是我们北方常说的“贴秋膘”。
在闽南有一句谚语,叫做“一年补通通,不如补霜降”。从这句句小小的谚语就充分的表达出闽台民间对霜降这一节气的重视。因此,每到霜降时节,闽台地区的鸭子就会卖的非常火爆,有时还会出现脱销、供不应求的情况。乐得卖鸭子的老板们嘴都合不拢了,看来他们也必定会过一个开开心心的霜降节气了。
鸭可谓餐桌上的上乘肴馔,也是人们进补的优良食品。尤其当年新鸭养到秋季,肉质壮嫩肥美,营养丰富,能及时补充人体必需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同时鸭肉性寒凉,特别适合体热上火者食用,所以秋季润燥首选吃鸭。
不但鸭子浑身都是宝,更是全身皆美味,除了有着名的北京烤鸭、南京盐水鸭、杭州老鸭煲等各地招牌美食,还有鸭血粉丝汤、毛血旺、香辣鸭脖等特色小吃。即便是一碗清火老鸭汤,也能让人既饱了口福又滋润了身体。
6、霜降吃牛肉
不少地方都有霜降吃牛肉的习俗。例如广西玉林,这里的居民习惯在霜降这天,早餐吃牛河炒粉,午餐或晚餐吃牛肉炒萝卜,或是牛腩煲之类的来补充能量,祈求在冬天里身体暖和强健。除牛肉外,羊肉与兔肉也与霜降相宜。
牛肉是全世界人都爱吃的食品,中国人消费的肉类食品之一,仅次于猪肉,牛肉蛋白质含量高,而脂肪含量低,所以味道鲜美,受人喜爱,享有“肉中骄子”的美称。
凡身体虚弱而智力衰退者,吃牛肉最为相宜。牛肉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比猪肉更接近人体需要,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对生长发育及手术后、病后调养的人在补充失血、修复组织等方面特别适宜。但牛肉的肌肉纤维较粗糙不易消化,有很高的胆固醇和脂肪,故老人、幼儿及消化力弱的人不宜多吃。
霜降已经来到,这就意味着冬天即将迎来,即将迎来了降温。如果说哪些城市昼夜温差比较大的话,北方城市居多,在北方的城市,西宁排名属于第一,在昼夜的温差会相差148℃,而排名靠后的拉萨,仅仅和西宁相差01℃,排名第三的属于太原,前三排名都是温差相对较大的,白天和晚上的温度相差都在10℃以上。
注意增添衣服
排名第一的西宁属于高原气候,那里的空气比较稀薄,因为白天照射的辐射比较多,气温上升比较快,在夜里气温又迅速的下降,所以昼夜温差比较大,足足相差148℃。霜降的到来使天气越来越寒冷,特别是在西宁的居民,昼夜温差较大,应早早的做好保温准备。抵御寒冷。天气越来越冷,应注意加减衣服。
补充维生素
拉萨和西宁一样,属于高原气候,那里的空气稀薄,由于白天地面获得的辐射较多,而夜间大气对地面的保温功能减弱,温度迅速下降,因此昼夜温差相差较大,拉萨的昼夜温度和心情相比,只相差01℃,所以在拉萨的居民应该和在西宁的居民在夜间注意保温。注意增添衣服,适当补充维生素,保持身体健康。
锻炼身体,活动筋骨
太原排名第三,昼夜温差也在10度以上,太原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在白天光照充足,夜间保温功能下降,白天和晚上温度相差大。在霜降的时候,柿子是非常好的的霜降食品,居住在太原的居民应该注意保暖,由于白天和晚上温度相对较大,增添衣服,还要保持自己的身体健康,锻炼身体,活动一下筋骨,防止在出现霜降的时候摔伤,适当锻炼自己。
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季风气候类型,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四季分明,光热资源丰富,水资源相对贫乏,同时也有旱涝、大风、冰雹、连阴雨、低温冷害等气象灾害。全年平均日照28202小时,日照百分率64%,太阳辐射年总量1278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气温109℃。累计年平均降水量6217毫米,其中夏季(6-8月)降水量4867毫米,占年降水量的78%。初霜日平均出现在 10月17日,终霜日平均出现在4月16日,无霜期183天。1、光能:全年日照时数28202小时,日照百分率64%,大于0℃日照时数21080小时,占年总日照时数的75%,大于10℃的日照时数16284小时,占年总日照时数的58%,5月日照时数最多为3043小时,日照百分率69%,12月日照时数最少为1931小时,日照百分率73%,4-10月作物生长季的日照时数17843小时,占总日照时数的63%,秋作物生长旺季的6-9月总日照时数为10008小时,占全年总日照时数的35%。2、热量:平均气温109℃,最热7月份平均气温255℃,最冷1月份平均气温-58℃,气温年较差313℃,年极端最高气温393℃,出现在1972年7月16日,年极端最低气温-237,出现在1978年12月29日,年极端最大较差630℃。初霜日平均出现在10月17日,最早为10月2日,最晚为11月3日,终霜日平均出现在4月16日,最早为4月9日,最晚为4月26日,平均无霜期183天,最长无霜期206天,最短为161天,80%保证率初霜日为10月8日,终霜日为4月24日,无霜期168天。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的平均初期为3月6日,终止于11月28日,其间隔日数为268天, 0℃活动积温平均为44105℃。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的初期为4月8日,终止于10月26日 ,其间隔日数为202天,其活动积温为3995℃。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5℃初期为4月28日,终止于10月5日,间隔161天,活动积温为3399℃。稳定通过20℃的初温为5月21日,终止于9月16日,间隔119天,活动积温为24688℃。3、降水:全区累计年平均降水量6217毫米,降水日数为101天,且高度集中于6-8月 ,平均为468毫米,占年降水量的753%,而7-8月平均雨量为3799毫米,集中占了夏季降水的812%,春季十年九旱,平均降水为646毫米,只占年降水量的104%。4、气象灾害:春旱年份占 687%(一次降水小于20毫米)夏季年份占41%(6月下旬-7月上旬一次降水小于30毫米),春夏连旱年份占12%,秋季年份占375%(比常年降水少30%)。夏涝年份占41%(比常年雨量多20%),一次降水量超过100毫米也同样形成沥涝,局部沥涝的频率占529%。汉沽管理区雹灾最早出现在5月5日,最晚在9月17日,时间多在下午至夜间,常伴有暴雨和大风,无降雹的年份的频率占53%,年降雹一次的频率占29%。年降雹两次的频率占18%。大风(短时8级以上)平均每年368次,其中以春季频率最高为全年的44%,冬季次之为全年的31%。
霜降是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的意思并不是代表会降霜,而是说温度即将骤降,许多地区早晨都会出现霜,在这段期间昼夜温差变化大,那么2020年霜降是几月几日呢?
问:2020年霜降是几月几日?
答:2020年霜降是阳历时刻:2020年10月23日。
阴历日期:九月(小) 初七。
霜降介绍
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开始降霜的意思。纬度偏南的四川盆地,平均气温多在16℃左右,离初霜日期还有三个节气。在盆地南部河谷地带,则要到隆冬时节,才能见霜。当然,即使在纬度相同的地方,由于海拔高度和地形不同,贴地层空气的温度和湿度有差异,初霜期和霜日数也就不一样了。
用科学的眼光来看,露结为霜的说法是不准确的。露滴冻结而成的冻露,是坚硬的小冰珠。而霜冻是指由于温度剧降而引起的作物冻害现象,其致害温度因作物、品种和生育期的不同而异;而形成霜,则必须地面或地物的温度降到0℃以下,并且贴地层中空气中的水气含量要达到一定程度。
因此,发生霜冻时不一定出现霜,出现霜时也不一定就有霜冻发生。但是,因为见霜时的温度已经比较低,要是继续冷却,便很容易导致霜冻的发生。
霜降过后,盆地开始大量收挖红苕。若收挖过早,苕块尚未充分膨大,就会影响产量;但收挖过迟,有可能遭受早霜冻危害,苕块受冻变质,不耐贮藏,故适时挖苕很重要。
霜降的气候特点
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秋季向冬季过渡的节气。此节气名为霜降,霜却并非从天而降,而是遇物而凝。当近地面的温度低于0℃时,水汽凝结成晶莹的霜花或冰针。
霜降是一个表征气温变化的节气,含有天气转冷,露水凝结成霜,开始见霜的意思。气象专家介绍,霜降始霜反映的是黄河流域的气候特征,霜降节气过后,冷空气南下影响将更加频繁,各地秋意渐浓。
霜降时节也是季节交替之时,这时候黄淮地区在冷暖空气作用下,很容易出现大气逆温现象,即高层大气温度反而高于低层大气。一旦出现逆温,近地面大气环境中的污染物就会因为缺乏对流扩散而积累,造成污染,一场雾霾再度降临了。
霜降始霜反映的是黄河流域的气候特征。秋季出现的第一次霜称为初霜,初霜愈早对作物危害愈大。我国各地的初霜是自北向南、自高山向平原逐渐推迟的。
除全年有霜的地区外,最早见霜的是大兴安岭北部,一般8月底便可见霜;东北大部、内蒙和北疆初霜多在9月份;10月初寒霜已出现在沈阳、承德、榆林、昌都至拉萨一线;11月初山东半岛、郑州、西安到滇西北已可见霜;我国东部北纬30°左右、汉水、云南省北纬2°左右的地区要到12月初才开始见霜;而厦门、广州到百色、思茅一带见霜时已是新年过后的1月上旬了。
霜降吃什么
在中国的一些地方,霜降时节要吃红柿子,柿子被他们看做是御寒保暖,同时还能补筋骨的霜降食品。泉州老人对于霜降吃柿子的说法是: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有些地方对于这个习俗的解释是:霜降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个冬天嘴唇都会裂开。住在农村的人们到了这个时候,则会爬上一棵棵高大的柿子树,摘几个光鲜香甜的柿子吃。
位置面积扬州,地处江苏中部,长江北岸、江淮平原南端。现辖区域在东经119°01′至119°54′、北纬32°15′至33°25′之间。南部濒临长江,北与淮安、盐城接壤,东和盐城、泰州毗连,西与南京、淮安及安徽省天长市交界。
境内有长江岸线80�5公里,沿岸有仪征、江都、邗江2市1区;京杭大运河纵穿腹地,由北向南沟通白马湖、宝应湖、高邮湖、邵伯湖4湖,汇入长江,全长143�3公里。
扬州城区位于长江与京杭运河交汇处,东经119°26′、北纬32°24′。
全市总面积6634平方公里。市区面积980平方公里。规划建成区面积420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扬州市境内地形西高东低,仪征境内丘陵山区为最高,从西向东呈扇形逐渐倾斜,高邮市、宝应县与泰州兴化市交界一带最低,为浅水湖荡地区。
扬州市3个区和仪征市的北部为丘陵。京杭运河以东、通扬运河以北为里下河地区。沿江和沿湖一带为平原。
境内主要湖泊有白马湖、宝应湖、高邮湖、邵伯湖等。除长江和京杭大运河以外,主要河流还有东西向的宝射河、大潼河、北澄子河、通扬运河、新通扬运河。
气候扬州市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主要特点是:盛行风向随季节有明显的变化。冬季盛行干冷的偏北风,以东北风和西北风居多。夏季多为从海洋吹来的湿热的东南到东风,以东南风居多。春季多东南风,秋季多东北风。冬季偏长,4个多月;夏季次之,约3个月;春秋季较短,各为2个多月。
2005年,扬州市的气候特点是:气温偏高;降水偏多,分布不均;光照春季明显偏多,其余季节偏少。年平均气温15�6℃~16�1℃,冬冷夏热较为突出。7月最热,平均气温为28�5℃。1月最冷,平均气温为1�2℃。全市极端高温36�7℃,极端低温�7�8℃。无霜期225天。初霜日为11月16日,终霜日为4月4日。合计日照2092�4小时,日照时数最多的月为6月(220�4小时),最少的月为2月(101�7小时)。
2005年降水量1183毫米,比常年偏多220�4毫米。多数年份从6月中旬到7月中旬,形成雨季(即“梅雨季节”)。干旱、雨涝、低温、阴雨、台风、冰雹等灾害间有出现并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台风一般最早出现于6月,最迟11月,以8月、9月居多。
资源资源主要以矿产资源和水产资源为主。邗江、江都、高邮一带有丰富的油、气资源。江都境内有相当的煤炭蕴藏量。
仪征、邗江丘陵山区有丰富的砂石矿产资源,其中黄沙储量2亿~3亿吨,石料1�2亿多吨,卵石约3亿吨。品位较高的石英是光学仪器、无线电器材、耐火器材、玻璃、陶瓷器材的重要原材料。
扬州市城区北部及仪征、高邮等地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矿泉水,品质优良,含有可溶性偏硅酸等1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
全市水面广阔,资源丰富,江、河、湖、荡中盛产鱼、虾、蟹、蚌、龟、鳖、珍珠、荷藕、芦苇等。
蚕茧、席草、陶土、蒲、苇等资源丰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