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的意思是:想在水中把薜荔摘取,想在树梢把芙蓉花采撷。
…… …… …… …… …… …… …… ……
出处:先秦·屈原《九歌·湘君》
…… …… …… …… …… …… …… ……
原文:
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
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
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
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
驾飞龙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
薜荔柏兮蕙绸,荪桡兮兰旌。
望涔阳兮极浦,横大江兮扬灵。
扬灵兮未极,女婵媛兮为余太息。
横流涕兮潺湲,隐思君兮陫侧。
桂棹兮兰枻,斵冰兮积雪。
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
心不同兮媒劳,恩不甚兮轻绝。
石濑兮浅浅,飞龙兮翩翩。
交不忠兮怨长,期不信兮告余以不闲。
朝骋骛兮江皋,夕弭节兮北渚。
鸟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
捐余玦兮江中,遗余佩兮醴浦。
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
时不可兮再得,聊逍遥兮容与。
…… …… …… …… …… …… …… ……
译文:
湘君啊你犹豫不走。因谁停留在水中的沙洲?
为你打扮好美丽的容颜,我在急流中驾起桂舟。
下令沅湘风平浪静,还让江水缓缓而流。
盼望你来你却没来,吹起排箫为谁思情悠悠?
驾起龙船向北远行,转道去了优美的洞庭。
用薜荔作帘蕙草作帐,用香荪为桨木兰为旌。
眺望涔阳遥远的水边,大江也挡不住飞扬的心灵。
飞扬的心灵无处安止,多情的侍女为我发出叹声。
眼泪纵横滚滚而下,想起你啊悱恻伤神。
玉桂制长桨木兰作短楫,划开水波似凿冰堆雪。
想在水中把薜荔摘取,想在树梢把芙蓉花采撷。
两心不相同空劳媒人,相爱不深感情便容易断绝。
清水在石滩上湍急地流淌,龙船掠过水面轻盈迅捷。
不忠诚的交往使怨恨深长,不守信却对我说没空赴约。
早晨在江边匆匆赶路,傍晚把车停靠在北岸。
鸟儿栖息在屋檐之上,水儿回旋在华堂之前。
把我的玉环抛向江中,把我的佩饰留在澧水畔。
在流芳的沙洲采来杜若,想把它送给陪侍的女伴。
流失的时光不能再得,暂且放慢脚步逍遥盘桓。
…… …… …… …… …… …… …… ……
注释:
湘君:湘水之神,男性。一说即巡视南方时死于苍梧的舜。
君:指湘君。夷犹:迟疑不决。
蹇(jiǎn):发语词。洲:水中陆地。
要眇(miǎo):美好的样子。宜修:恰到好处的修饰。
沛:水大而急。桂舟:桂木制成的船。
沅湘:沅水和湘水,都在湖南。无波:不起波浪。
江水:长江。下文“大江”、“江”,与此同。
夫:语助词。
参差:高低错落不齐,此指排箫,相传为舜所造。
飞龙:雕有龙形的船只。北征:北行。
邅(zhān):转变。洞庭:洞庭湖。
薜荔:蔓生香草。柏(bó):通“箔”,帘子。蕙:香草名。绸:帷帐。
荪:香草,即石菖蒲。桡(ráo):短桨。兰:兰草:旌:旗杆顶上的饰物。
涔(cén)阳:在涔水北岸,洞庭湖西北。极浦:遥远的水边。
横:横渡。扬灵:显扬精诚。一说即扬舲,扬帆前进。
极:至,到达。
女:侍女。婵媛:眷念多情的样子。
横:横溢。潺湲(yuán援):缓慢流动的样子。
陫(péi)侧:即“悱恻”,内心悲痛的样子。
櫂(zhào):同“棹”,长桨。枻(yì):短桨。
斲(zhuó):砍。
采薜荔:在水中采摘陆生的薜荔。
搴(qiān):拔取。芙蓉:芙蓉花。木末:树梢。
媒:媒人。劳:徒劳。
甚:深厚。轻绝:轻易断绝。
石濑:石上急流。浅(jiān)浅:水流湍急的样子。
翩翩:轻盈快疾的样子。
交:交往。
期:相约。不闲:没有空闲。
鼂(zhāo):同“朝”,早晨。骋骛(wù):急行。皋:水旁高地。
弭(mǐ):停止。节:策,马鞭。渚:水边。
次:止息。
周:周流。
捐:抛弃。
玦(jué):环形玉佩。
遗(yí):留下。佩:佩饰。醴(lǐ):澧水,在湖南,流入洞庭湖。
芳洲:水中的芳草地。杜若:香草名。
遗(wèi):赠予。下女:指身边侍女。
再:一作“骤”,屡次、多次的意思。
聊:暂且。逍遥:自由自在的样子,容与:舒缓放松的样子。
…… …… …… …… …… …… …… ……
创作背景:
一般认为,湘君是湘水男性之神,与湘水女性之神湘夫人是配偶神。湘水是楚国境内的最大河流。湘君、湘夫人这对神祇反映了原始初民崇拜自然神灵的一种意识形态和“神人恋爱”的构想。楚国民间文艺,有着浓厚的宗教气氛,祭坛实际上就是“剧坛”或“文坛”。
…… …… …… …… …… …… …… ……
赏析:
此篇是祭湘君的诗歌,描写了湘夫人思念湘君那种临风企盼,因久候不见湘君依约聚会而产生怨慕神伤的感情。
在屈原根据楚地民间祭神曲创作的《九歌》中,《湘君》和《湘夫人》是两首最富生活情趣和浪漫色彩的作品。人们在欣赏和赞叹它们独特的南国风情和动人的艺术魅力时,却对湘君和湘夫人的实际身份迷惑不解,进行了长时间的探讨、争论。
从有关的先秦古籍来看,尽管《楚辞》的《远游》篇中提到“二女”和“湘灵”,《山海经·中山经》中说“洞庭之山……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渊”,但都没有像后来的注释把湘君指为南巡道死的舜、把湘夫人说成追赶他而溺死湘水的二妃娥皇和女英的迹象。最初把两者结合在一起的是《史记·秦始皇本纪》。书中记载秦始皇巡游至湘山(即今洞庭湖君山)时,“上问博士曰:‘湘君何神?’博士对曰:‘闻之,尧女,舜之妻,而葬此。’”后来刘向的《列女传》也说舜“二妃死于江、湘之间,俗谓之湘君”。这就明确指出湘君就是舜的两个妃子,但未涉及湘夫人。到了东汉王逸为《楚辞》作注时,鉴于二妃是女性,只适合于湘夫人,于是便把湘君另指为“湘水之神”。对于这种解释。唐代韩愈并不满意,他在《黄陵庙碑》中认为湘君是娥皇,因为是正妃故得称“君”;女英是次妃,因称“夫人”。以后宋代洪兴祖《楚辞补注》、朱熹《楚辞集注》皆从其说。这一说法的优点在于把湘君和湘夫人分属两人,虽避免了以湘夫人兼指二妃的麻烦,但仍没有解决两人的性别差异,从而为诠释作品中显而易见的男女相恋之情留下了困难。有鉴于此,明末清初的王夫之在《楚辞通释》中采取了比较通脱的说法,即把湘君说成是湘水之神,把湘夫人说成是他的配偶,而不再拘泥于按舜与二妃的传说一一指实。应该说这样的理解,比较符合作品的实际,因而也比较可取。
虽然舜和二妃的传说给探求湘君和湘夫人的本事带来了不少难以自圆的穿凿附会,但是如果把这一传说在屈原创作《九歌》时已广为流传、传说与创作的地域完全吻合、《湘夫人》中又有“帝子”的字样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尧之二女等等因素考虑在内,则传说的某些因子如舜与二妃飘泊山川、会合无由等,为作品所借鉴和吸取也并不是没有可能的。因此既注意到传说对作品可能产生的影响,又不拘泥于传说的具体人事,应该成为读者理解和欣赏这两篇作品的基点。
作为祭神歌曲,《湘君》和《湘夫人》是一个前后相连的整体,甚至可以看作同一乐章的两个部分。这不仅是因为两篇作品都以“北渚”相同的地点暗中衔接,而且还由于它们的末段,内容和语意几乎完全相同,以至被认为是祭祀时歌咏者的合唱(见姜亮夫《屈原赋校注》)。
这首《湘君》由女神的扮演者演唱,表达了因男神未能如约前来而产生的失望、怀疑、哀伤、埋怨的复杂感情。第一段写美丽的湘夫人在作了一番精心的打扮后,乘着小船兴致勃勃地来到与湘君约会的地点,可是却不见湘君前来,于是在失望中抑郁地吹起了哀怨的排箫。首二句以问句出之,一上来就用心中的怀疑揭出爱而不见的事实,为整首歌的抒情作了明确的铺垫。以下二句说为了这次约会,她曾进行了认真的准备,把本已姣好的姿容修饰得恰到好处,然后才驾舟而来。这说明她十分看重这个见面的机会,内心对湘君充满了爱恋。正是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她甚至虔诚地祈祷沅湘的江水风平浪静,能使湘君顺利赴约。然而久望之下,仍不见他到来,便只能吹起声声幽咽的排箫,来倾吐对湘君的无限思念。这一段描绘了一幅望断秋水的佳人图。
第二段接写湘君久等不至,湘夫人便驾着轻舟向北往洞庭湖去寻找,忙碌地奔波在湖中江岸,结果依然不见湘君的踪影。作品在这里把对湘夫人四出寻找的行程和她的内心感受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她先是驾着龙舟北出湘浦,转道洞庭,这时她显然对找到湘君满怀希望;可是除了眼前浩渺的湖水和装饰精美的小船外,一无所见;她失望之余仍不甘心,于是放眼远眺涔阳,企盼能捕捉到湘君的行踪;然而这一切都毫无结果,她的心灵便再次横越大江,遍寻沅湘一带的广大水域,最终还是没有找到。如此深情的企盼和如此执着的追求,使得身边的侍女也为她叹息起来。正是旁人的这种叹息,深深地触动和刺激了湘夫人,把翻滚在她内心的感情波澜一下子推向了汹涌澎湃的高潮,使她止不住泪水纵横,一想起湘君的失约就心中阵阵作痛。
第三段主要是失望至极的怨恨之情的直接宣泄。首二句写湘夫人经多方努力不见湘君之后,仍漫无目的地泛舟水中,那如划开冰雪的船桨虽然还在摆动,但给人的感觉只是她行动的迟缓沉重和机械重复。接着用在水中摘采薜荔和树上收取芙蓉的比喻,既总结以上追求不过是一种徒劳而已,同时也为后面对湘君“心不同”、“恩不甚”、“交不忠”、“期不信”的一连串斥责和埋怨起兴。这是湘夫人在极度失望的情况下说出的激愤语,它在表面的绝情和激烈的责备中,深含着希望一次次破灭的强烈痛苦;而它的原动力,又来自对湘君无法回避的深爱,正所谓爱之愈深,责之愈切,它把一个大胆追求爱情的女子的内心世界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四段可分二层。前四句为第一层,补叙出湘夫人浮湖横江从早到晚的时间,并再次强调当她兜了一大圈仍回到约会地“北渚”时,还是没有见到湘君。从“捐余玦”至末为第二层,也是整首乐曲的卒章。把玉环抛入江中,把佩饰留在岸边,是湘夫人在过激情绪支配下做出的过激行动。以常理推测,这玉环和佩饰当是湘君给她的定情之物。他既然不念前情,一再失约,那么这些代表爱慕和忠贞的信物又留着何用,不如把它们抛弃算了。这一举动,也是上述四个“不”字的必然结果。这给读者留下了惋惜和遗憾。最后四句又作转折:当湘夫人心情逐渐平静下来,在水中的芳草地上采集杜若准备送给安慰她的侍女时,一种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感觉油然而生。于是她决定“风物长宜放眼量”,从长计议,松弛一下绷紧的心弦,慢慢等待。这样的结尾使整个故事和全首歌曲都余音袅袅,并与篇首的疑问遥相呼应,同样给人留下了想像的悬念。
…… …… …… …… …… …… …… ……
作者简介: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因遭贵族排挤诽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楚国。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楚辞之祖”,楚国有名的辞赋家宋玉、唐勒、景差都受到屈原的影响。屈原投江自尽的日子相传是农历五月初五,即端午节。端午节最初是中国人民祛病防疫的节日。吴越一带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屈原在这一天死去,便演变成了人们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
“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西宫秋怨》。全诗意思是:
夏日的出水荷花都赶不上美人的艳妆,碧水环护宫殿清风吹来一身珠翠生香。
最令人生恨的是收拾秋天见弃的团扇,秋夜里空悬一轮明月等待薄情的君王。
《西宫秋怨》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原文如下:
西宫秋怨
唐 · 王昌龄
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
谁分含啼掩秋扇,空悬明月待君王。
作品简介
《西宫秋怨》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本诗亦用欲抑先扬手法,先言失宠宫妃之美艳无比“芙蓉不及”珠翠飘香,为下文作铺垫。三、四句暗用班婕妤自况,“谁分”“空悬”,诗意急转直下,使抒发的感情更显悲痛深沉。
作品赏析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穷奢极欲的帝王都少不了后宫佳丽,那深宫别殿不知禁锢和埋葬了多少少女的青春。唐代宫女之多尤为突出,杜甫说“先帝侍女八千人”(《观公孙大娘舞剑器行并序》),白居易说“后宫佳丽三千人”(《长恨歌》),这些都绝非是文学的夸张,而是历史的实录。
七绝圣手王昌龄笔下的重要题材之一,就是宫怨。他现存宫怨诗虽然只有八首,但均为精品,如组诗《长信秋词》(五首),如前引之《春宫曲》。本诗前两句极写女主人公之美艳,后两句则是反跌之笔,相当直接地抒发怨望之情,从此诗可见封建时代妇女的悲剧命运,也可见王昌龄作品对妇女悲剧命运的深刻同情。这首诗与前引之《春宫曲》,以及“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长信秋词(其三)》),都是同一题材和主题,但写来毫不雷同,各呈异彩,优秀的作家绝不甘心自我重复,从中也可见有“诗家天子”之称的作者的不凡身手。
作者简介
王昌龄(698—757),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
王昌龄早年贫苦,主要依靠农耕维持生活,30岁左右进士及第。初任秘书省校书郎,而后又担任博学宏辞、汜水尉,因事被贬岭南。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
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又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王昌龄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适、王之涣齐名,时谓王江宁。有文集六卷,今编诗四卷。代表作有《从军行七首》《出塞》《闺怨》等。
芙蓉花用什么土栽培好是大家养植该植物的时候常讨论的,一般来讲想要养好芙蓉花,适宜的土壤也是很必要的。我们在选择土壤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土质疏松并且透气性比较好的。下面,就快和小编一起了解相关知识吧!
怎么养芙蓉花的花才开得旺盛?
选盆:选择盆的时候要选择较大的瓷盆或素烧盆,此时盆土中的,肥料要充足有充足的养分,同时保证良好的透气性,生长季节需要有足够的水分。冬季的话移至到背风向阳处即可保证其充分休眠。
光照:芙蓉花性畏寒,喜欢在的阳光的地方生长,如果选择寒冷地区应选被风向阳处栽植,过分荫蔽则生长的特别缓慢,枝条细长,影响花芽分化。夏季的话宜略加遮荫。秋季孕蕾开花期需充足的光照,如此时光照不足,加之阴雨连绵,易引起落花落蕾。因此要注意光照,根据季节给予适当的光照,有利于芙蓉花的生长。
芙蓉花怎样栽培和繁殖
在种植芙蓉花要选择疏松肥沃、排水性好的沙质土壤进行栽培。芙蓉花在生长发育期需要充足的水分和养分提供张叶开花,因此在平时要保持土壤的湿润,每个月适当施用一次液肥或者复合肥,在开花时期要喷洒磷酸二氢钾溶液,可促使花朵绽放、花色鲜艳。
芙蓉花花期施肥哪些是要注意的
春季属于芙蓉花的萌芽期,在萌芽期需多施肥水,以保证芙蓉花生长的养分需求。每年冬季或春季可在芙蓉花植株的四周为其开沟,在沟内施些腐熟的有机肥料,这样有助于其植株生长旺盛,达到花繁叶茂的效果。除此之外,为芙蓉花施肥最好采用打孔施肥的方式,也就是说在芙蓉花树冠的附近均匀的打孔施入肥料。芙蓉花施肥要注意结合施用含氮磷钾的肥料,氮肥的施用要特别注意,一定要注意施肥比例。
芙蓉花期很长,开花是异常美丽,而且芙蓉花的品种、花色、花型都复杂多样,芙蓉花的花、叶都可以入药,芙蓉花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可以说是花中之宝。小编希望我们都可以把芙蓉花养的绚烂美丽。芙蓉花也是夏花的一种希望我们都可以为芙蓉花施肥恰到好处,让芙蓉花生如夏花般绚烂。
有关芙蓉街的诗词如下:
1、唐景椿介绍,清代嘉庆举人董芸,字香草,号书农,他曾长期在济南居住,曾效王象春作《广齐音》一百首,中有《芙蓉泉寓舍》,诗曰:“老屋苍台半亩居,石梁浮动上游鱼。一池新绿芙蓉水,矮几花阴坐著书。”
2、诗中以纪实诗句使我们了解到,当时他在芙蓉泉畔的寓舍情况,那方圆只有半亩的地上,老屋长满了苍苔。“中跨石梁,水逶迤北流沈华东太守浚其渠,名曰梯云溪”,在石梁上可看到泉池中浮动的游鱼。
那翁石为方池的芙蓉泉水“一池新绿”,泉边花阴下放一小桌,在此秀丽景致下,作者写他那《历下山水纪略》,该是多么惬意的啊。
3、清代孙兆溎诗曰:“街市宣阗达四冲,车行如水马如龙。芙蓉西去条条巷,香肆风吹凤脑浓。”诗后自注“芙蓉街一带铺面最为整齐热闹”。诗人看到的芙蓉街充满喧哗,交通便利到“达四冲”。街面上人来车往熙熙攘攘,非常热闹,真可谓车水马龙。
芙蓉街西边一些巷子里旧时有一些卖古籍、文房四宝的店铺,真是阵阵书香,使一些读书人来此感到很高兴,如再到茶坊、酒肆与几个知己交流畅谈,那是多么让人高兴的事。
4、明代晏璧在《济南七十二泉诗》中把芙蓉泉列十一位,较早记载了芙蓉泉一带风光,恐也是后来芙蓉街命名依据。《芙蓉街》诗曰:“鹊华紫翠削芙蓉,山下流泉石涧通。朵朵红妆照清水,秋江寂寞起西风。”
诗中把从芙蓉泉看到的似花骨朵形的华不注山及鹊山风光融为一体,远处是“大荷花”,近处是芙蓉泉及泉池生长的荷花,写了芙蓉泉的形状为“山下流泉石涧通”。
唐景椿认为在泉边旧时可能有假山,因此才会有“山下流泉”之句,或者作者把远处山色和泉池距离的视线拉近,吟出浪漫的诗句。看来古时芙蓉泉池形状与现在的很相似,大致为长方形,要不为什么明代晏璧说“流泉石涧通”、清代董芸说泉“中跨石梁”呢。
名字来源:
这名字得自街中路西的芙蓉泉。芙蓉泉藏身在民宅之中,自然天成。老残游记里说的“家家泉水,户户垂杨”,一直被视为济南的写照。
因此,可以说芙蓉街体现了济南的泉水文化的特色。人们住在这儿有多美?有诗为证:“老屋苍苔半亩居,石梁浮动上游鱼。一池新绿芙蓉水,矮几花阴坐著书。”这是清代一诗人董芸写的《芙蓉泉寓居》。
芙蓉国内百里雪红梅枝头十分春的意思是:在芙蓉园内,大地被白雪覆盖,而红梅枝头却依然绽放着春天的气息。这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幻,以及生命的坚韧和不屈。百里雪象征着人生中的挫折和困难,而红梅枝头则象征着人生中的希望和坚持。这句诗告诉我们,无论人生中遇到多少困难和挫折,我们都应该像红梅一样坚韧不拔,始终保持希望和信念,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同时,这句诗也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和对自然的热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