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此时太阳黄经210°左右,很多人认为“霜降”是冬天的意思,但其实不是这样的,霜降是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到冬季的过度,这时候的天气特点就是早晚温差比较大,其中“霜”是天冷、昼夜温差变化大的表现,所以霜降并不是说冬天到了,而是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
霜降节气意味着什么霜降节气意味着气温下降,越来越冷。
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开始降霜的意思。纬度偏南的南方地区,平均气温多在16℃左右,离初霜日期还有三个节气。在华南南部河谷地带,则要到隆冬时节,才能见霜。当然,即使在纬度相同的地方,由于海拔高度和地形不同,贴地层空气的温度和湿度有差异,初霜期和霜日数也就不一样了。霜降时节,凉爽的秋风已吹到花城广州。东北北部、内蒙东部和西北大部平均气温已在0℃以下。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八个节气,也是秋季最后一个节气,为每年的10月23日或24日,此时太阳黄经为210度。霜降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节气,夜晚地面热量散失非常快,温度可骤然下降到0℃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或者近地植物上直接凝结形成细微的、成六角形的冰晶,色白且结构疏松,即为霜。
霜降时节各地的温度也不一样,一般在纬度偏南的南方地区,平均气温多在16℃左右,离初霜日期还有三个节气。在华南南部河谷地带,则要到隆冬时节,才能见霜。当然,即使在纬度相同的地方,由于海拔高度和地形不同,贴地层空气的温度和湿度有差异,初霜期和霜日数也就不一样了。
无霜期是指一地春天最后一次霜至秋季最早一次霜之间的天数。 一年中无霜期越长,对作物生长越有利。由于每年的气候情况不全相同,出现初霜和终霜的日期也就有早有晚,每年的无霜期也就不一致。通常所说的无霜期,是指从当地的平均终霜日到平均初霜日之间的天数。我国是一个多霜的国家,因为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温带,经常受到冷空气的侵袭,有霜的范围很广,除海南岛、云南省、台湾省等部分地区和南海诸岛外,均有出现。据统计,我国东北地区平均初霜见于9月中旬,终霜见于4月下旬,无霜期约150天;华北地区初霜见于十月中旬,终霜见于4月上旬,共约200天左右;长江流域从4月到11月,共约250天左右;华南地区无霜期300天以上,有的年份全年无霜。 在实际生产中,真正有危害的是霜冻,因此应该叫无霜冻期,即春季最后一次霜冻至秋季第一次霜冻之间的天数。霜冻的温度指标一般认为是气温在1℃或者地温在0℃以下时即产生霜冻。5月份以前出现终霜冻,仅对育苗移栽的作物有影响,6月份出现终霜冻,对大多数出苗的作物就都有较大影响,同样秋季初霜冻如果出现在9月下旬对大多数作物影响不大,如果在9月中旬出现初霜冻将影响大多数作物的安全成熟,造成减产和水分过大。http://baikebaiducom/view/659490htmfr=ala0_1
终霜意思如下:
终霜,是指入春后最晚出现的一次霜。此时气温尚高,正值农作物开始生长之际,危害较大,需预防。我国各地终霜出现日期不同,一般北方迟,南方早。
简介
终霜,亦称“晚霜”,指每年冬末春初地面最后一次出现的霜冻。终霜后大多数作物开始迅速萌发生长。在北方地区,谷雨节气是“终霜”的象征。 终霜日期逐年不同,偏迟年份易使春播作物的生长受到抑止,甚至引起冻害致死。我国终霜的平均日期:南岭1月中,长江流域3月中,黄河中下游3月底,华北4月初,东部北部5月初。
背景知识
霜是贴近地面的空气受地面辐射冷却的影响而降温到霜点(指露点低于0 ℃)以下, 在地面或物体上凝华而成的白色冰晶。霜是一种天气现象, 属于中国地面气象观测内容。而霜冻是指植物生长季节里因土壤表面和植株体温度降低到0℃或0℃以下而引起植物冻害, 是一种农业气象灾害。
霜和霜冻两者虽然有着明显的区别,,但霜的出现标志着低温季节已经开始, 如果继续降温, 便很容易导致霜冻的发生。例如, 种植常绿果树的地区, 在霜期内的任何时间, 只要霜的强度超过它们能够忍受的限度, 都将发生霜冻。霜期长短的变化以及初霜日的提前或终霜日的推迟, 都会导致果树霜冻的发生。因此,研究霜的气候特征对于预防霜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