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禹,名文命。禹的父亲叫鲧,鲧的父亲是帝颛顼,颛顼的父亲叫昌意,昌意的父亲就是黄帝。禹是黄帝的玄孙,帝颛顼的孙子。禹的曾祖昌意和父亲鲧都没能称帝,都只是天子的臣民。
禹的巡行从冀州开始。冀州:治理完壶口,再治理梁山和岐山。治理完太原地区,又到达太岳山的南面。治理好覃怀,又治理到横流人河的漳水。冀州的土壤呈现白色而细柔,贡赋属上上等级,有时也交错上中等级,田地的等级为中中等。常水、卫水疏通以后,大陆水泽也整治好了。乌夷的贡品是皮衣。冀州的贡赋从海中绕过右边的碣石山,运入黄河。
衮州在济水和黄河之间:黄河下游的九条支流已经疏通,雷夏泽也已汇成湖泊了,雍、沮两条河水汇合流入湖中,种有桑树的土地已经能够养蚕,民众都从山丘上搬下来,居住在平原上。这里的土壤呈黑色而肥沃,因而草木长得繁茂高大。田地属中下等,贡赋的等级与此相同。衮州治理了十三年,才和其它的州相同。衮州的进贡品是漆、丝,以及用筐子盛着的绣着花纹的丝织品。这些贡赋先经过济水、进入漯水,再转入黄河。
东海和泰山之间是青州:埚夷治理完毕,潍水、淄水也已疏通。土壤颜色白而肥美,滨海一带广阔而含有盐质,这里的田土就是盐碱地。田地属于上下等级,赋税为中上等。青州的贡品是盐和细葛布,各种各样的海产品,还有泰山谷地出产的丝、麻、铅、松、怪石。莱夷地区可以放牧牲畜,贡品是用竹筐装着的柞蚕丝。贡品先经过汶水,再转入济水。
东海、泰山和淮水之间是徐州:淮水、沂水治理完毕,蒙山、羽山也已开始开发种植。大野泽已经汇聚水成湖,东原地区也平定了。这里的土壤呈红色,有粘性而且肥美,草木逐渐茂盛。田地为上中等级,田赋为中中等。贡品是五色土、羽山山谷所产的野鸡、峄山南面的独生桐木、泗水边用浮石制成的磬、淮水下游地区所产的蚌珠和鱼,及用圆筐装的黑色丝绸。贡品经过淮水,进入泗水,再通入黄河。
北至淮水、东至大海的地区是扬州:彭蠡已经会聚成湖,是大雁冬天居住的地方。三条江水疏通入海,震泽地区也已安定。竹箭遍野,野草繁茂,树木高大,土壤湿润。田地为下下等,贡赋为下上等,有时也有中下等。这里的贡品有三色铜,美玉、玉石、竹箭,象牙、兽皮、鸟羽、旄牛尾、岛夷人的草编衣服,竹筐盛着由贝壳缀成的贝锦,以及包起来进贡的橘子和柚子。这些贡品都先沿着长江、大海,再进入淮水、泗水。
从荆山到衡山南边这一带地区是荆州:长江、汉水都经此地汇人大海,九条江由此汇入长江,处于全州的中部,沱水、涔水已被疏通,云土泽,梦泽也得到治理。这里土壤湿润,田地属下中等级,田赋居上下等。贡品是鸟羽,旄牛尾,象牙,兽皮、三色铜,椿木、柘木、桧木、柏木、粗磨石、细磨石、智石和丹砂,梏木来自三个诸侯国,是当地最著名的贡品,还有包捆起来进贡的菁茅,用筐子装着的绛色锦缎和串起来的珍珠,有时还需进贡九江的大龟。这些贡品先由长江、沱水、涔水、汉水北运,再经过一段陆路运到洛水,之后进入南河。
南至荆山,北到黄河的地区是豫州:伊水、洛水、瀍水、涧水已经疏通进人黄河,荥播泽已汇聚成湖泊,疏通了荷泽,治理了明都泽。这里土壤柔细,低洼地区是很肥厚的黑色硬土。田地属中上等级,赋税属上中等级,有时偶然有上上等级。贡品有漆、丝、细葛布、麻,用圆筐装的细丝絮,有时候还要进贡磨馨的错石。这些贡品先经洛水,再进入黄河。
东到华山南面、西到黑水之滨的地区为梁州:汶山,蟠冢山已进行开发,沱水、涔水也已疏通,蔡山,蒙山开凿完毕,和夷地区也收到了治理的效果。这里的土壤呈青黑色,田地为下上等,赋税属下中等,有时也有下上等和下下等。进贡品有美玉、铁、银、钢、弩、磬、熊、罴、狐狸及地毯。西倾山的贡品经桓水运出,其它贡赋由潜水运送,转一段陆路到达沔水,再进入渭水,然后横渡黄河。
黑水以东、西河以西的地区为雍州:弱水已经西流,泾水流人渭水,漆水、沮水已经疏通,沣水已汇入渭水。荆山,岐山已经治理好,终南山,敦物山一直到鸟鼠山都治理完毕。高原和低洼地区的治理效果显著,又治理到都野泽。三危山一带可以居住,三苗族也已秩序安定。这里的土质颜色黄而细柔,田地属上上等,赋税为中下等。贡品有缪玉、琳玉、珠宝。这些贡品都在积石山下装船运输,到达龙门地段的西河,汇入渭水湾里。进贡毛呢的有昆仑、析支、渠搜三国,西戎各部族也已归服。
禹开凿了九大山脉的道路:由泺山和岐山直到荆山,并越过黄河;从壶口山、雷首山直到太岳山;由砥柱山、析城山直达王屋山;由太行山、常山直达碣石山,之后入海;经理西倾山,由朱圉山、鸟鼠山直至太华山;从熊耳山、外方山、桐柏山直至负尾山;开凿蟠冢山,直至荆山;由内方山,直达大别山;从汶山以南直抵衡山,经过九江,到达敷浅原山。
又疏通九条河流:疏通弱水流到合黎山,使其下游注入流沙河;疏通黑水,流至三危山,进入南海;从积石山开始疏通黄河,直到龙门山,向南流到华山北面,往东流过砥柱山,再往东流至孟津,从东进入洛水,至大邳山,向北流过降水,到达大陆泽,再向北分成九条支流,汇合为逆河,东流入大海;从蟠冢山开始疏导漾水,往东流的形成汉水,再往东形成苍浪水,经过三滋水,流至大别山,向南流入长江,再往东汇成彭蠡泽,继续向东流成为北江,最后流入大海;从岷山开始疏导长江,往东另外分出交流沱水,再向东到澧水,经九江,到达东陵,向东偏北方向汇成彭蠡泽,再往东流形成中江,注入大海;疏导沅水,向东海为济水,汇入黄河,从黄河溢出的水形成荥泽,向东流经陶丘北面,再往东至荷泽,又往东北流,与汶水汇合,再往东转北流至大海;从桐柏山开始疏通淮河,向东汇合泗水,沂水,再往东流入海;从乌鼠同穴山开始疏导渭水,向东汇合沣水,往东北流到达泾水,再向东经过漆水,沮水,注入黄河;自熊耳山开始疏导洛水,向东北汇合涧水、瀍水,又向东汇合伊水,再向东北流入黄河。
于是九州和睦安定,四方土地均可以安居,九大山脉都开出了路,九大河流都疏通,九大湖泊也已修筑好堤防,四海之内进贡的路线畅通无阻。各种物质异常齐备,各州土地交相被评定了等级,使财赋的征收更加严谨慎重,根据三等田地来确定赋税的标准。在中原地区帝舜向诸侯赏赐土地和姓氏,告诫说:“务必敬业,以德为先,不要违背我的政令。”
他规定天子国都以外的五百里地区为甸服:百里之内,老百姓赋税缴纳带禾秸的谷物;距离国都二百里以内的地区,交纳用镰刀割下的禾;距离国都三百里内的地区,交纳谷实;距离国都四百里内的地区交纳粗米;距离国都五百里内的地区交纳精米。甸服以外方圆五百里区域为侯服:靠近甸服的一百里内地区是卿大夫的采邑,二百里以内的地区是给天子做事的小国,另外三百里的地区用来分封诸侯。侯服以外的五百里地区为绥服:距离侯服一百至三百里以内的地区根据当地情况施行教化,另外二百里的地区振兴武力,保卫领土。绥服以外方圆五百里区域为要服:靠近绥服三百里内的地区为夷人居住地,另外二百里为遵守王法的人居住。要服以外的五百里区域为荒服:靠近要服的三百里区域给蛮人居住,另外二百里是犯人流放的地方。
漾的拼音是yàng。
1、漾作名词
(1)古水名。漾水
(2)汉水上流,源出陕西省宁羌县北潘冢山
(3)即今嘉陵江上源的西汉水,漾水。出陇西相氐道,东至武都为汉。——《说文》
2、漾作动词
(1)水动荡。水面上起波纹;有细浪起伏。涟漪繁波漾。——谢惠连《泛南湖至石帆》
(2)因充满或盛满而溢出。如:碗里的汤快漾出来了
(3)抛掷;丢弃。把一大块石头漾在奉符县河里。——《喻世明言》
(4)泛,荡。如:漾舟(泛舟);漾楫(摇桨。借指泛舟)
(5)飘动;晃动。如:漾泊(犹漂泊)
3、漾作形容词
(1)水流长。川既漾而济深。——汉·王粲《登楼赋》
(2)又如:漾漭(漫溢广远的样子)
(3)水起伏摇动的样子。如:漾驰(水流平缓)
漾字的造句:
1、微微细雨,细雨漾漾。小雨,有山泉的清幽淳朴,有绵绵诗意;弥漫天空的小雨,没有沉悲凉,只有清新翠绿。
2、此时的威海卫还是一片祥和宁静,舰自由游弋,沙鸥翔集,波涛漾漾,不时地传来舰船的汽笛声,惊起—群海鸥在海面之上低旋鸣叫。
3、童年像—艘帆船,载着点点滴滴在水中荡漾;童年像一阵清风,把不愉快的事吹向远方;童年像—朵小花,虽然孤单,但很快乐,因为有大树在呵护;童年像—本厚厚的相册,记录着你每天变化的心情。
4、浑厚的声音如碧波荡漾开来,惊得游鱼哆嗦,惊得稚嫩的心儿猛烈跳动,如晨钟暮鼓令人惊醒,惊得密布的乌云顷刻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吼出的豪情壮志在优美的旋律中若隐若现,丑陋和邪恶在音符的撞击下销声匿迹。
九寨沟在内的嘉陵江、岷江上游地区称氐羌之地,有历史记载的人类活动早至殷商,九寨沟长期以来即为藏族聚居地。九寨沟内藏族的祖先是生活在甘肃玛曲一带的俄洛部落,原属党项羌弥药支,后被吐蕃臣服。唐初吐蕃东征时,松赞干布以其为先锋,占领松州(松潘)后将其留住当地,其中居于白河畔的俄洛部与白马部结成联盟,其后代即为九寨沟中九个寨子的藏胞。
岷江东源(漳腊河 [4] ),源头松潘县北部的岷山山系弓杠岭南麓隆板沟(弓杠岭位于九寨沟县塔藏乡和松潘县交界。藏语"都喜欢山"。垭口海拔3690米。弓杠岭因其岭如弓之杠得名。其斗鸡台有白河(嘉陵江上游最大的支流白龙江(垫江)支流白水江的上源)发源。南麓隆板沟又为岷江发源地),是一个分水垭口,岷江上源隆板沟从垭口流出,自北向南,左纳曲壤柯河、阿拥沟,右纳扎依沟,《水经注》述:“缘崖散漫,小水百数,殆未滥觞矣。”江宽不过1-3米,水深01-02米;向下江流渐渐扩大,宽度到3-10米,水深到02-04米;河谷也渐渐宽阔,谷内一般有两级阶地,四边山丘低平。流经山巴乡、水晶乡,至虹桥关上游川主寺,汇合了来自朗架岭的西边一支。
嘉陵江,长江上游支流,因流经陕西凤县东北嘉陵谷而得名。 [1] (一说来源《水经注》二十(漾水)载:“汉水南入嘉陵道而为嘉陵水” [2] )发源于秦岭北麓的陕西省凤县代王山。干流流经陕西省、甘肃省、四川省、重庆市,在重庆市朝天门汇入长江。主要支流有:八渡河、西汉水、白龙江、渠江、涪江等。全长1345千米 [3] ,干流流域面积392万平方千米,流域面积16万平方千米 [1] )是长江支流中流域面积最大, [1] [4-5] 长度仅次于雅砻江,流量仅次于岷江的大河。 [6]
文化信仰
汉民族传统中信仰儒家思想、道教、佛教,在儒家文化的社会基础中对道家、佛家诸说多有崇敬!然而遗憾的是,近现代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人们的功利主义思想逐渐占据主流形态,中国的传统文化与宗教却逐渐式微,民众有许多信仰基督教天主教等西方宗教。
历史
从约公元前7000年起,当今汉族主体的一部分巴楚人在长江流域发展。前5000年左右,汉族的另一来源华夏族在黄河流域起源并开始逐渐发展,进入了新石器时期,并先后经历了母系和父系氏族公社阶段。元前2700年,活动于陕西中部地区的一个姬姓部落,首领是黄帝,其南面还有一个以炎帝为首的姜姓部落,双方经常发生摩擦。两大部落终于爆发了阪泉之战,黄帝打败了炎帝,之后两个部落结为联盟,并攻占了周边各个部落,华夏族的前身由此产生。
约公元前2000年,启建立了夏朝,前1766年,商朝建立,前1122年,周朝建立。从周朝开始,境内各个民族与部落不断融合,形成了黄河流域的华夏族和淮河、泗水、长江和汉水流域的楚族。在这期间,华夏族和楚族的逐步形成,成为现代汉民族的前身,并以此区别于夷、蛮、戎、狄等诸多民族,但此时华夷的划分尚不十分严格。
春秋时期,华夏族同周边民族进一步融合,华夏族和楚族、秦族之间也逐渐融合。到了战国时期,各个华夏诸侯国之间相互征战,陆续进入中原地区的夷、蛮、戎、狄也逐渐与华夏族融合,从而形成较为稳定的族体。此时,华夏族的活动地域也扩展到了辽河中下游,洮河流域、四川盆地、江南地区等地。
由于统治阶层的民族政策,间接导致南方汉族人口便超过了北方,从民国开始,汉族又逐渐迁徙至中国东北。自明朝起汉族开始零星向东南亚移民,从19世纪起又有汉族向欧洲、北美等地移民。
语言
汉族的语言为汉语,使用汉字书写。汉语属汉藏语系,按学术界较常见的划分方法,可分北方方言(官话方言)、吴语、湘语、赣语、客家话、闽语、粤语七大方言(有许多不同的划分方法,参见汉语方言词条)。近几年来不少学者认为广西的平话、山西的晋语应与其他七大方言并列。对汉语标准语的规定,汉族所在的不同地区各有不同,中国大陆、台湾、新加坡定为标准官话(以官话区的北京话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语言,其称谓因所在地的不同而分别称为普通话、国语、华语),香港定位标准粤语(广州话)。中文的表达方式分别有繁体中文(又称正体中文)和简体中文来书写。
此外,有的学者还将闽方言分为闽南话和闽北话。这些方言有各自的分布通行地域,每个方言内部又可再分区划片,从而构成了汉语方言复杂,南北互不相通的语言状态。尽管如此,由于汉字的高度统一,对汉族具有强大的内聚作用,所以,我们似乎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汉字,就没有汉族。
建筑
汉族由于分布地区广大,其传统住房因地区不同而有不同的样式。居住在华北平原的汉族,其传统住住房多为砖木结构的平房,院落多为四合院式,以北京四合院为代表;居住在东北的汉族,其传统住房与华北基本相似,区别在墙壁和屋顶,那里的住房一般都很厚实,主要是为了保暖;居住在陕北的汉族,则根据黄土高原土层厚实、地下水位低的特点挖窑洞为住房,窑洞不仅冬暖夏凉,而且不占耕地面积;居住在南方的汉族,其传统住房以木建房为主,讲究飞檐重阁和律卯结构。由于南方各地习俗和自然条件不同,在住房建筑布局上也有差异。如丘陵山地的楼房依山而建,江浙水乡则注重前街后河,福建的土楼庞大而美观,苏州的楼阁小巧而秀丽。
无论南方还是北方的汉族,其传统民居的共同特点都是座北朝南,注重室内采光;以木梁承重,以砖、石、土砌护墙;以堂屋为中心,以雕梁画栋和装饰屋顶、檐口见长。
饮食
汉族主食以稻米、小麦为主,辅以蔬菜、肉食和豆制品,茶和酒是汉族的传统饮料。稻米的吃法以米饭为主,另有粥、米粉、米糕、汤圆、粽子、年糕等各种不同的食品;小麦则有馒头、面条、花卷、包子、饺子、馄饨、油条、春卷、炸糕、煎饼等吃法。汉族讲究并善于烹任,不同地区的汉族以炒、烧、煎、煮、蒸、烤和凉拌等烹饪方式,形成了不同的地方风味。汉族菜一般被分为的川、粤、闽、皖、鲁、湘、浙、苏等八大菜系。
汉族人饮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现在,中国汉族同胞还有民以茶代礼的风俗。汉族对茶的配制是多种多样的:有太湖的熏豆茶、苏州的香味茶、湖南的姜盐茶、成都的盖碗茶、台湾的冻顶茶、杭州的龙井茶、福建的乌龙茶等等。
服饰
汉民族有自己华美绚丽的民族服饰,即汉服(具体参见汉服词条)。汉服是世界上历史最古老的民族服饰之一,从传说中的黄帝一直延续到甲申之难(1644年)。1644年清军入关后,满清统治者下令全国剃发易服,引起全国性的愤怒、不满及武装抵抗,随后满清王朝进行武力血腥镇压与屠杀,汉服逐渐消亡。1683年,清军入台湾,灭郑成功余部,从此汉服彻底从华夏土地上永远的消亡。在经历满清两百多年的统治后,今日的汉族成了世界上惟一没有自己民族服装的古老民族。今天人们看到的“唐装”和旗袍、长衫马褂都不是汉族的民族服饰,而是满族的民族服饰。值得欣慰的是,今天,越来越多的汉族人民又自豪的穿起了自己的美丽服饰。
文化习俗
汉族的文化丰富多彩,在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开放虚怀、兼收并蓄,形成了齐鲁、中原、燕赵、关中、巴蜀、荆楚、吴越、岭南、滇黔、闽台、松辽、徽赣等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反映了汉族文化的多元性和多彩性。
汉族自古对各种宗教信仰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乐天知命(命自我立,福自己求),和尊敬祖先(而不是祖先崇拜)是汉族的主要传统观念。历史上汉族人一部分信仰道教和佛教;后来天主教、基督教传入中国,又有一些人开始信仰这些宗教。几千年来,提倡以仁为中心,重视伦理教育,由孔子、孟子思想体系形成的儒家学说对汉族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传统节日
节日名称 日期 说明
过大年/春节 阴历正月初一 俗称过年,传统上从岁末除夕、新年正月初一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年时,除夕要守夜,初一要拜年。)
清明节 阳历四月五日 祭祖、扫墓
端午节 阴历五月初五 又称端阳节,主题:吃粽子
七夕节 阴历七月初七 又称星期,即中国爱情节、情侣节,神话传说中鹊桥相会之日
中元节 阴历七月十五 又称盂兰节,俗称七月半、鬼节,有祭祀灵魂等民间习俗
中秋节 阴历八月十五 举家团圆节,主题:赏月、吃月饼
重阳节 阴历九月初九 敬老节,并有其他多种主题
汉族人口众多,习俗各异。如今男女婚嫁大都已移风易俗,采用简单而又热闹的婚礼。但在有些汉族地区的农村,传统的民俗至今仍然保存着。
汉族人民历来以简朴、富于创造精神著称。无论是在政治、军事、哲学、文学、史学、艺术诸方面,还是在自然科学领域中,汉族人民都创造了许多辉煌的业绩。
汉族历史上的经济是以农业为主,兼营家庭副业,是一种典型的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汉族的农业生产在历史上素来发达,尤其以水利灌溉和精耕细作著称于世,汉族的手工业和各项科技在清朝之前也一直保持着世界领先的水平。
炎黄集团是汉族的一个主源。在中国的原始社会末期,在黄河两岸中原地区崛起的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结成部落联盟后,为了争夺部落联盟首领的权位而酿成了历史上有名的“阪泉之战”,黄帝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而称雄于中原。追本溯源,汉族世称“炎黄世胄”、“黄帝子孙”,其源盖出于此。其后,在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民族--夏民族与黄帝部落有直接的族源关系,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更是明言夏民族与黄帝部落有着直接的血缘关系,其云:“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禹者,黄帝之玄孙而颛顼之孙也。”不仅如此,后来崛起的周民族与留居渭水流域的黄帝部落和炎黄部落也有着族源关系。如周民族的女祖,《诗·大雅·生民》说:“厥初生民,时维姜嫄”亦即《史记·周本纪》所说:“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嫄。”炎帝就是一个姜姓部落,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周民族的外祖世系就姓的炎帝部落。关于周民族的男祖,就是姜嫄所生的弃,《史记·周本纪》说:“封弃于邰,号曰后稷,别姓姬氏”黄帝就是一个姬姓部落,这又明确地告诉我们周民族的祖父世系就是姬姓的黄帝部落。
正是因为炎黄集团与汉族有族源关系,如毛泽东、朱德在《祭黄帝文》中所说:“赫赫始祖,吾华肇造;渭衍社绵,岳峨河浩。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毛泽东、朱德:《祭黄帝文》,《新中华报》1937年4月5日。)汉族世代尊黄帝为鼻祖,称之为“人文初祖”。至今位在陕西中部的黄陵县,传说为黄帝之墓的黄帝陵,在数万株千年古柏的簇拥中耸立在桥山上,成为汉族起源的象征。
东夷集团是汉族的另一个主源。在汉族起源的时代,与炎黄部落联盟并居黄河流域的是东夷。东夷集团主要分为蚩尤、帝俊、徐夷、莱夷和淮夷五大部分。他们的地理分布情况是:蚩尤部居今山东西南一带,帝俊部居今山东和河南交界的地区,莱夷居今山东东部地区,徐夷居今苏北淮河以北徐州一带,淮夷居今淮河以南的苏南、皖南地区。其间还有一些小的氏族或部落。从这个分布中可以看出东夷集团主要分布在包括淮河流域在内的黄河中、下游广大地区。
在汉族与东夷集团的族源关系中,最重要的是东夷集团中的蚩尤部和帝俊部经过激烈的分化、互动和融合,在夏民族之后,也一举冲破了原始社会的网络,跨进了文明的大门,形成为商民族。《诗经·商颂·玄鸟》说:“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这就是说商原来是一个以鸟为图腾的部落,表明其与以鸟为图腾的蚩尤部的少昊部落有着血缘关系。《国语·鲁语》说:“商人礻帝舜”。又表明商与舜,即帝俊部有着血缘关系。《史记·殷本纪》所载:“殷契,母日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后之,因孕,生契。”把商部落与蚩尤部和帝俊部的关系糅到了一起。具体分析起来,就是说蚩尤部与商部落有母系血缘关系,帝俊部则与商部落有着父系血缘关系。商王朝是中国奴隶制发展时期,商民族是华夏民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深远的渊源关系,决定了东夷集团是汉族又一个主源的历史地位。
不仅如此,在以后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在周代曾不断反周的徐夷、淮夷以及地处僻远的莱夷,先后都无一例外地被卷进了春秋民族大融合的历史潮流之中,整个的东夷集团几乎都成了华夏民族的组成部分,这种深厚的渊源关系,从另一个方面又决定了东夷集团是汉族又一个主源的历史地位。
汉民族的形成
汉族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经历了夏、商、周、楚、越等族从部落到民族的发展过程,又经历了夏、商、周、楚、越等族及部分蛮、夷、戎、狄融合成华夏民族的阶段,最后形成于汉代漫长而复杂的三个历史阶段。
1夏、商、周、楚、越诸族的相继崛起
汉族的形成起始于夏、商、周、楚、越诸民族相继崛起。
公元前23至22世纪左右,夏民族在黄河中游、洛河流域的黄土地带首先崛起。相传夏部落在进入黄河、洛河流域以前,仍然处于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制时代。血缘关系仍然是维系人们的主要纽带。据《史记·夏本纪》说:夏部落姒姓。共12氏族,即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寻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戈氏。他们以夏后氏为核心组成为一个有共同血缘的大部落。随着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到了大禹时期,青铜工具的出现和使用,对于夏民族崛起的意义是促使"以铜为兵"的灌溉农业经济类型的形成,反映了夏民族形成的经济基础和政治条件都已成熟。在这种新的历史转折时期,禹划九州,标志着夏部落血缘关系向地缘关系转化的完成,也标志着夏民族的形成。
由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当夏民族在黄河中游崛起之时,地处山东半岛,奉鸟为图腾的商部落还过着原始社会“居无定处”、《史记·殷本纪》。“不常厥邑”《尚书·商书·盘庚上》。的流动生活。但是,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商部落也毫无例外地走上了原始社会解体的道路。“相土烈烈,海外有截”《诗经·商颂·长发》。的记载就是一个信息。于是,本来臣属于夏王朝的商部落,在商国家建立的过程中,“汤证诸侯”,《史记·殷本纪》。“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孟子·滕文公下》。最后在鸣条会战中大胜灭夏,汤建立了一个新的奴隶制国家--商王朝。与此同时,商部落也完成了从血缘关系向地缘关系的转化,而发展成商民族,崛起于黄河下游。
与商灭夏一样,居住在陕甘渭水上游的溱、沮流域之间,原来是商王朝部属的周部落,重蹈商民族崛起的道路,在臣属于商王朝的历史条件下,完成了从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的过渡,重演了商灭夏桀一幕,在“克商”中建立了周王朝,(《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发展成周民族。
夏、商、周三族在黄河流域相继崛起之后,楚、越两族在长江流域也相继崛起。与黄河流域相比,长江流域社会发展的进程相对来说是比较缓慢的,由于国家还没有出现,所以在相当的一个时期内,长江流域的各氏族、部落被人们称“蛮”。而江汉地区的蛮,则被称为“楚荆”,商时即有“维女荆楚”、“居国南方”(《诗经·殷武》)。之说。按照“从部落发展到民族”的一般规律,正处在阶级产生、国家出现、民族形成前夜的“楚荆”,由于把战争变为一种正常的营生,而崇尚武功,他们在不断向外发动战争中,迅速强大起来。而周成王封熊绎于楚,从一定的意义上来说,不仅奠定了楚开国之基,也是楚民族形成的一个标志。
越民族的形成是从于越突起开始的。分布在江浙到两广或云贵高原这一弧形地带的百越集团,终因社会发展的不平衡而长期处“百越杂处,各有种姓”《汉书·地理志》注引臣瓒所言。的状态。但是,由于历史的机遇和地域位置的优越,商、周之时,与中原诸民族邻接的百越在江浙的一支--于越突起,开始了形成为民族的历程。吴、越国家的建立,反映了于越原始社会的瓦解和崩溃,也标志着于越各部落血缘关系向地缘关系转化的完成。
从夏、商、周、楚、越诸民族相继崛起,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代民族形成和发展史上此起彼伏的雄壮一幕,是他们谱写了汉民族形成的第一阶段。
2华夏民族在大融合中铸成
作为历史上发生的东西,民族与其他事物一样,也是不断发展着,变化着。从部落发展成民族的夏、商、周、楚、越诸族作为原生民族,在周王朝的统治下从春秋到战国,民族关系发生大变动、大发展。这时,夏、商、周、楚、越诸族发展、变化的主要形式就是互相往来,互相渗透,互相吸收,出现了民族融合的大趋势。
春秋时期的民族大融合,首先是在夏、商、周三族之间进行的。例如晋惠公“作州兵”,就打破了西周以来军队组成的规定,说明“国”与“州”对立的消除,而州人本是被周征服的“庶人”,又表明晋国内各民族之间的鸿沟已逐渐填平。
春秋民族大融合,还扩张到部分蛮、夷、戎、狄之间。例如《国语·周语》说:周襄“德狄人,将以其女为后。”《左传》庄公二十八年说:晋献公“娶二女於戎。大戎狐姬生重耳,小戎子生夷吾。”春秋时赫赫有名的重耳本身就是一个混血儿,不仅如此,重耳逃难到狄时,“狄人伐咎如,获其二女叔隗、季隗,纳诸公子。公子取季隗,生伯鯈,叔刘”。《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咎如是赤狄的别种,重耳又与狄人通婚。还有东夷族须句国人成风是鲁喜公之妾;赤狄别种路子婴儿的夫人是晋景公的姐姐。而周民族的晋国人与戎族的秦国人联姻,更表明春秋时包括部分蛮、夷、狄、戎在内的民族界限也被打破。
所有这些会合在一起,形成了春秋时期民族大融合,于是一个非夏非商非周非楚非越,又非蛮非夷非戎非狄次生的新民族--华夏民族诞生了。华夏民族,在先秦典籍中多称为“夏”或“诸夏”,又称为“华”或“诸华”。孔子视“夏”与“华”为同义词,所谓“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左传》定公十年。《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说:“楚失华夏”,是关于“华夏”一词的最早记载。此后,“华夏”遂成为春秋时以夏、商、周三族及夷为主源,部分蛮、戎、狄为支源融合形成的新民族的族称。
战国时期的民族融合以更深的程度、更广的范围、更快的速度继续进行着。在南方的楚国,春秋以后,楚国纵横于汉水、长江流域一带,经八百余年的扩张经营,文明程度越来越高,民族之间的融合也越来越深,最典型的莫过于屈原的《天问》一例,《天问》是就庙宇中描绘着古史的壁画而发的。当时楚国的画工如此熟悉中原地区的历史,足见民族融合的深广了。在东北方的燕国,到战国时已成为雄据东北方的强国,燕将秦开曾作人质于东胡族,回国后率军打败东胡,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等东郡,大大扩展了燕国的领土。
燕对辽河流域的开拓,不仅奠定了古代中国在东北的疆域,也使辽河流域各民族融合成华夏民族的又一个支系。在北方的赵国,战国后期是仅次于秦的强国。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史实,不仅是战国时期民族融合的实例,而且是华夏文化吸收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的明证。
在西北的秦国,是战国时代的后起之秀,本是犬戎的一支,而非“诸华”族。因护送平王东迁有功,秦襄公始列为诸侯。在春秋战国之交,秦与西方诸戎族展开了激烈的搏斗,“遂霸西戎”,《史记·秦本纪》。成了西方各民族融合的中心。公元前395年商鞅变法后,秦后来居上,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不仅打败了韩、越、魏三国,而且先后兼并了周围的少数民族,增设了黔中郡、巫郡、南郡、南阳郡、三川郡、太原郡等。昔日西方落后的戎族国家,成为西方民族融合的中心,一跃而成为华夏民族的骨干和核心。
从春秋到战国民族大融合的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到,继夏、商、周、楚、越诸族相继崛起的此起彼伏的中国古代民族形成和发展史上雄壮的一幕之后,在中国古代民族形成和发展史上又演出了波澜壮阔的民族大融合的一幕。在这一幕历史活剧中,一个崭新的民族--华夏民族,在民族大融合的熔炉中铸成,分别形成了东以齐、西以秦、南以楚、北以赵、燕为代表的四个大支系,为统一的汉民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这是汉族形成的第二阶段。
3汉族在“大一统”中形成
在春秋战国民族融合的熔炉中铸成的华夏民族是一个分散的,不统一的民族,生产力水平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
所有这一切,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求有一个统一的政治中心。于是,秦始皇雄才大略,用十年时间统一了六国,结束了诸侯割据纷争,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封建国家--秦王朝。在“大一统”中,华夏民族也从分散走向了统一。秦王朝建立后,秦始皇采取了推行郡县制,规定“书同文字”,统一货币、度量衡和“车同轨”、“行同伦”,以及筑长城等一系列的措施,统一和稳定华夏民族。
正是由于秦始皇的这些“大一统”的措施使得华夏民族更加确定地成为一个稳定的人们共同体,所以虽然秦王朝国运短暂,但汉承秦制,在“大一统”思想的指导下,政治上,汉武帝创设了刺史制度,把全国分为十三州部,实行“编户齐民”;经济上,汉武帝接受桑弘羊建议,颁行均输法、平准法,以京师为中心,建立了全国范围的商业网,商品流通大大发展;文化思想上,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使儒学发展成了经学,取得了占统治地位的优势,使儒学成了正在形成的汉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血肉部分。所有这些,表明西汉时中央集权“大一统”封建国家更集中、更强大,使统一成了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使华夏民族完成了向汉族的发展和转化。
华夏民族发展、转化为汉族的标志是汉族族称的确定。华夏民族统一于秦王朝,其族称曾经改称为“秦人”,西域各国就有称华夏民族为“秦人”的习惯。但是秦王朝短命的国运,使“秦人”的称呼很快被人们遗忘了。而汉王朝从西汉到东汉,前后长达400多年,为汉朝之名兼华夏民族之名提供了历史条件。另外,汉王朝国势强盛,在对外交往中,其他民族称汉朝的军队为“汉兵”,汉朝的使者为“汉使”,汉朝的人为“汉人”。于是,在汉王朝通西域、伐匈奴、平西羌、征朝鲜、服西南夷、收闽粤南粤,与周边少数民族进行空前频繁的各种交往活动中,汉朝之名遂被他族称呼为华夏民族之名。吕思勉说:“汉族之名,起于刘邦称帝之后。”(《先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22页。)吕振羽则说:“华族自前汉的武帝宣帝以后,便开始叫汉族。”(《中国民族简》,三联书店1950年版,第19页。)总而言之,汉族之名自汉王朝始称。
从华夏民族向汉族发展、转化的历史活剧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继华夏民族在春秋战国民族大融合的熔炉中铸成之后,在“大一统”思想的指导下,又演出了民族形成和发展史上气贯长虹的一幕。从此以后,汉族就以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这就是汉族形成的第三阶段。
汉民族的发展
汉族一出现于世界,便以世界历史上独一无二的稳定性,少有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开始了世界民族史上最宏伟的民族发展历史进程。
人口的发展,是民族繁荣昌盛的重要标志之一,此即俗话所说:国泰民安,人丁兴旺。封建社会时期汉族人口的发展经过了两个大的发展时期,即魏晋南北朝至隋唐和宋辽夏金元至明清。两汉之时,汉族形成的初期约有五千万人口,经魏晋南北朝至隋唐的发展,到宋代时人口突破一亿大关,滕泽元:《宋代人口突破一亿大关》,(《人口研究》1986年第6期)。又经宋辽夏金元至明清的发展,到清代道光年间人口增至四亿多。
封建社会时期的汉族人口为什么能得到这么巨大的发展,其中显然有恩格斯所说的“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2页)。的机制作用,但了解和认识汉族人口的大发展,必须了解和认识汉族发展史上的一个突出现象,即民族同化问题。所谓民族同化,就是一个民族丧失民族特性,变成另一个民族的问题。在中国民族发展史上,有汉族同化少数民族的情况,也有少数民族同化汉族的情况,但两者相比,前者是主流,是汉族能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大族的一个重要原因。
东汉以后,中原大乱,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四分五裂,到处是封建割据,到处是纷争战乱。在大分裂、大混战、大动荡之中,各民族或部族四处流徙,北方匈奴、鲜卑、乌丸、氐、羌纷纷入主中原,江汉地区的部分蛮族也涌进中原,在中原地区形成汉族与匈奴、鲜卑、乌丸、氐、羌及蛮族交错杂居的局面;而北方汉族人民又大批南移;在长江及珠江流域形成汉族与蛮、俚、僚等南方少数民族或部族交错杂居的局面。但是,曾几何时,这些少数民族的全部或部分为什么在历史上销声匿迹了呢还有,唐以后,在新的大分裂、大动乱中,在中国历史上也曾显赫一世的契丹族、党项族、女真族等少数民族,曾几何时,其全部或部分为什么也在历史上销声匿迹了呢这就是因为他们被汉族同化,丧失了本民族的特点,变成了汉族的一部分了。
总之,在中国历史上民族融合潮流的席卷之下,杂居得愈久,民族心理沟通得愈深,汉族先进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越快,汉族这个由许多民族混血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民族,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越来越发展,终于成为世界第一大族
汉族的族称族源:
汉族的族称,得名于汉朝。汉朝以“汉”为国号,是因为其开国皇帝刘邦曾被封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由此可见,“汉”的初义是国名,其范围约在当今四川省及陕西省南部、湖北省西北部,以后衍为朝代名称和民族名称。
究其原,“汉”的本义是水名,指漾水。载籍所见,秦汉时名漾水者有二:一是“漾水出陇西相道,东至武都为汉”(《说文·水部》漾条),此漾水又名西汉水,流入嘉陵江,汇入长江;二是“蕃冢导漾东流为汉”(《尚书·禹贡》,蕃冢山在今陕西宁强县),此漾水又名东汉水,时又称沔水,即今汉水,亦汇入长江。�
汉族以“汉”为族称,并不意味着汉族的文化中心在古汉国或汉水流域。诚然,巴蜀文化和楚文化都是构成汉文化的两支极重要的古文化,但汉族的文化中心很长时间里都是在关中平原和黄河中下游的平原。以此为主源流,汇合了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及东南沿海各地方文化,在秦汉时代,形成统一的汉文化。
漾yàng水面动荡:荡漾
液体溢出来:漾奶
〔漾濞〕a.水名,在中国云南省,澜沧江支流;b.地名,在中国云南省
笔画数:14;部首:氵;笔顺编号:44143112145534笔画顺序:捺捺横捺撇横横竖横捺折折撇捺
详解
漾Yàng名古水名。漾水〖YangRiver〗汉水上流,源出陕西省宁羌县北潘冢山即今嘉陵江上源的西汉水漾,漾水。出陇西相氐道,东至武都为汉。——《说文》漾yàng动水动荡。水面上起波纹;有细浪起伏〖ripple〗涟漪繁波漾。——谢惠连《泛南湖至石帆》又如:漾驰因充满或盛满而溢出〖overflow;brimover〗。如:碗里的汤快漾出来了泛,荡〖oar〗。如:漾舟;漾楫飘动;晃动〖wave〗。如:漾泊抛掷;丢弃〖throw〗把一大块石头漾在奉符县河里。——《喻世明言》又如:漾开;漾砖漾yàng形水流长〖long〗川既漾而济深。——汉·王粲《登楼赋》又如:漾漭水起伏摇动的样子〖ripple〗。如:漾驰漾奶yàngnǎi〖throwupmilk〗婴儿吃过奶后吐出,多因一次吃得太多或太急漾漾yàngyàng〖ripple〗水波飘荡的样子湖面漾漾,十分恬静
出处
[①][yàng][《集_》以_切,上_,以
]亦作“_1”
水动荡貌
液体满而外流
泛,荡
飘动;晃动
发散
抛掷;丢弃
方言
指湖泊
电报中用韵书的韵目二十三漾代二十三,表示二十三日
[②][yàng][《__》_亮切,去漾,以
]古水名
汉水上流,源出陕西省宁羌县北_冢山
水流长
巳集上水字部漾;康熙笔画:15;页码:页648第05〔古文〕_唐___正__亮切集_弋亮切,音
水名
_文水出_西柏道
_·禹__冢_漾
又水__貌
又_也
王粲·登__川_漾而_深
亦作_
考_:〔_文水出_西氐道
〕_照原文氐改柏
卷十一水部编号:6970漾,[余亮切],水
出_西相道,_至武都__
从水__
古文从_
《山海经?西山经》:“嶓冢之山,汉水出焉”。
《水经》:“漾水出陇西氐道县嶓冢山,东至武都沮县为汉水”。
郦道元《水经注》云:“诸言汉者,多言西汉水”。又引阚云:“汉或为漾”。
上引诸说,可归结为漾水即汉水,古称“汉”,而《水经》的“汉水”或“漾水”,亦即今之西汉水。
何谓“汉”?《诗小雅大东》:“维天有汉”。“汉”,指天河、银河,所谓云汉、天汉者也。在先秦,“汉”是天河、银河的专称名词。
这里便牵出一个问题:古人为什么会把发源于冢山的水称作“汉”呢?为说明此问题,我们不得不从远处着笔。
在人类的初期,人们的方位观念并不像现在一样,有东、南、西、北、中、上、下、左、右等等,那时的人由于生产生活实践的狭隘,形成了认识上的极大局限,他们以太阳为标准,只知日出日落,故在他们的方位观念中,只有东、西两个方向。太阳从东方地平线升起,到西边的高山中落下,自然,西边的高山就是太阳居住地“天”(天字甲骨文象正立的人头上方有一块方形天空。许慎以小篆已变形的字形解作“颠”,与初意不符),亦即至高无上的地方。古籍中多以“天门”在西北方,很能说明些问题。那时,华夏民族的初祖们活动区域的最西缘就是今天的西汉水流域上游地区(古称西垂)。而雄伟高大的冢山雄居“西”地,那么,其最高端是否就是当时人们观念中的“天”呢?回答是肯定的,《山海经》、《淮南子》中有许多关于天帝的记述,均与嶓冢山有关,可为证。为此,则发源于“天”的水,自然可称为“天上之水”,简称“天水”。
这个时期的“天水”,不是地名,而是专指汉水,亦即西汉水。至于“维天有汉,则可视为居住在关中平原地区(或西汉水流域以东地区)人们对西汉水发源的认识,当亦不假。 一九七一年底,礼县永兴乡蒙张村在搞农田基建时,掘得一秦墓葬群,所出器物被在场群众哄抢一空。次年春,县文化馆干部马从善到蒙张村征集到一批秦时期的货币、兵器、青铜器等文物,其中最具历史价值的便是“天水家马”鼎。该鼎青铜质地,高225厘米,口径22厘米,重45公斤。盖表、腹上部各阴刻篆隶书十三字:“天水家马鼎容三升并重十九斤”,该器被专家学者考证为秦器,名为“天水家马”鼎,现藏礼县博物馆。
据《汉书百官公卿表》载:“太仆、秦官,掌舆马,有两丞,属官有大厩、未央、家马三令,各五丞一尉……武帝太初元年,更家马为马”。“家马令”是秦初设置的仅次于太仆的高级马政官职,其级别与大厩、未央二令平,是朝廷委任的重官。对“家马”解释,颜师古云:“家马者,主供天子私用,非大祀、戎事、军国所需,故谓之家马”。可知,“家马”是天子私家之马。
西汉水上游,为古西垂地,土地肥沃,水草丰茂,又有盐井,是非常理想的繁畜之地。这里出产的马匹高大雄健,耐力持久,在上古时期,既可为优良的战马,又可为优良的运载工具。嬴人非子曾在此为周王室牧马,“马大蕃息”,被周孝王封为附庸,邑于“秦”,足见其地产马条件的优越。直至如今,该地域的盐官骡马仍饮誉全国。秦人在这里设品质要求极高的皇家家马牧场,有其内在的必然性。
此时的“天水”,已成了地域(牧场)名,但不是行政区域。而且必须说明,“天水家马”鼎的铭文是“天水”一词的第一次出现,由此,“天水”一名的产生至晚可上推到秦代。 一九九0年,在礼县红河乡草坝村出土了一通宋代《南山妙胜廨院碑》,碑高95厘米,厚12厘米,竖书小字共28行700余字。碑文称:“秦州南山妙胜院,敕额古迹,唐贞观二十三年赐额昭玄院、天水湖”,宋太祖建隆元年赐敕改“妙胜院”,将“天水湖”改为“天水池”;元符三年十月二十七日,秦州经略安抚使周渤夜梦该院降龙尊者具天水池,特奏朝廷,“大观元年八月十二日降御封香,令则近祷于天水池佛殿焚香”。九月六日圣旨降到,敕皇天水池佛殿赐“惠应殿”,宣和三年正月十九日奉旨将“惠应殿”改为“法祥殿”。据以上碑文,足见宋代从皇帝到地方各级官吏对妙胜廨院的重视,也可以看出当时妙胜院的规格、盛况及影响,说明“天水湖”所在之处应是一个宗教和文化活动的中心。
那么,妙胜廨院在何处呢?当然,石碑出土之处最能说明问题,而碑文又有明确记载:“南山妙胜廨院,在天水县茅城谷,有常住土田”。宋代天水县治在今天水市秦州区天水镇,辖境包括今礼县东部地区。“茅城谷”即“峁城谷”,即今之流径礼县红河乡全境和盐官镇、马河乡部分村庄的峁水河谷地带。峁水河发源于礼县红河乡,南流注西汉水,全长约四十里。该河谷古遗址很多,有学者考证,西县故址即在此河谷内的岳、费家庄一带。笔者曾在该碑出土地草坝工作多年。当地群众传说:古时候,草坝地区有个很大的寺院,西起刘家沟(马河乡属),东到草坝村(红河乡属)山根,有五里长的长廊,有三百多和尚。而且还说,在草坝村有一块石碑,“文革”前还在,“文革”中有人怕被毁,便砌在了一农家墙内。我当时想看这通碑,无缘见到。后该碑从墙内出土(此碑即《南山妙胜廨院碑》),可见传说之不谬。传说与碑文相证,可知妙胜廨院确在草坝村一带。南山妙胜廨院在峁水河流域,那么,“天水湖(池)”自然亦当在此地。赵文汇先生考证此湖在草坝村东南头,可备一说。
此时的“天水”,成了湖泊(池)名,该湖所在地自晋至清隶秦州,其地望,当在礼县红河乡草坝村附近。
“天水”一名起源于西汉水上游,其地望当在东北起自峁水河谷,西南至大堡子山,即今礼县的红河乡、盐官镇、永兴乡、祁山乡一带,其起始时期至晚当在秦末。只是到了汉武帝三年,从陇西郡分析出十六县置郡时,便将“天水”用为郡名。从那时起,“天水”才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行政区域名。直至东汉时期,仍在西汉水上游设有“天水关”(今秦州区天水镇),为诸葛亮收服姜维之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