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花的拼音shuāng huā。
详细解释:
1、即霜。霜为粉末状结晶。花,指物之微细者。故称。
唐·戴叔伦《独坐》诗:“二月霜花薄,羣山雨气昏。”
元·吴昌龄《东坡梦》第三折:“云淡晚风轻,露冷霜华重。”
杜鹏程《铁路工地上的深夜》:“ 老赵 把住方向盘望着前方,公路两旁的小树和枯草上挂满霜花。”
2、皎洁的月光。
唐太宗《秋暮言志》诗:“朝光浮烧夜,霜华浄碧空。”
3、闪着寒光的锋刃。亦指锋刃闪着的寒光。
明·夏完淳《钱漱广为余内兄弟死绝句》之五:“看君壁上龙鸣剑,依旧霜花夜夜深。”
清·陆楣 《满江红·松源署中除草得断镞》词:“斸苍苔,磨洗认霜华,悲陈刼。”
霜花的相关词:
霜海:读音shuāng hǎi,汉语词语,指白色的云海。
出处:
唐·李白 《白紵辞》之一:“寒云夜卷霜海空,胡风吹天飘塞鸿。”
唐·贾岛 《送知兴上人》诗:“下看千里晓,霜海日生微。”
元·刘因 《幼安濯足图》诗:“乾坤故物两足在,霜海浮云空复空。”
霜拼音:shuāng,声母sh,韵母ang,音调阴平。
基本信息:
部首:雨,四角码:10961,仓颉:mbdbu
86五笔:fshf,98五笔:fshf,郑码:FVFL
统一码:971C,总笔画数:17
基本解释:
1、附着在地面或植物上面的微细冰粒,是接近地面的水蒸气冷至摄氏零度以下凝结而成的:霜降,霜冻,霜序(指深秋季节),霜秋,霜期,霜天。
2、像霜一样的东西。
3、形容白色:霜鬓,霜刃,霜锋。
扩展资料:
相关组词:
1、霜害[shuāng hài]
霜冻对农作物造成的危害。
2、糖霜[táng shuāng]
粘在食物表面上的一层白糖。
3、柿霜[shì shuāng]
柿子去皮晾干后,表面形成的白霜,味道很甜,可入药。
4、霜期[shuāng qī]
入秋后第一次降霜起到第二年入春后最后一次降霜止的一段时期。
5、晚霜[wǎn shuāng]
霜期结束阶段下的霜,出现在早春。对农作物有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