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朋友交往要淡泊无求,用装聋作哑来止息毁谤,反躬自责要严格苛刻,面对别人的侮辱,只可以低姿态息事宁人。
出自弘一法师语录: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以刻字责已。以弱字御侮。居安,虑危。处治,思乱。
李叔同(1880—1942),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
李叔同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
1913年受聘为浙江两级师范学校(后改为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1915年起兼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并谱曲南京大学历史上第一首校歌。
北京后海宋庆龄故居里,有两棵明开夜合花(丝棉木)。
那里曾是清初名相 纳兰明珠 的宅第,300多年前,一位少年公子曾亲手栽种下这两棵树,如今已亭亭如盖矣。
而那位少年公子的落花心事,也在300多年春去秋来的开开落落中,始终回荡在许多人的耳边。
他就是纳兰性德,一代权相纳兰明珠的嫡长公子。
母亲是努尔哈赤第五子之女爱新觉罗氏 , 康熙帝是他的表哥 。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皇亲贵胄出身的相门公子,却留下了一首首包裹着无限心事的词作,也留下了一段让人止不住去追寻的传奇往事。
纳兰性德,表字容若,隶属 满洲正黄旗 ,他的家族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 叶赫那拉氏 。
叶赫那拉家族与爱新觉罗家族羁绊颇深。
先是 努尔哈赤 娶了叶赫那拉氏的 孟古哲哲 ,孟古哲哲所生的儿子就是 清太宗皇太极 ,皇太极的儿子便是清世祖 顺治帝 。
后来爱新觉罗氏 努尔哈赤第五子英亲王阿济格之女 ,又嫁到了叶赫那拉家族,也就是纳兰性德的母亲。
这样的出身确是皇亲贵胄无疑。
纳兰性德,原名纳兰成德。 后来为避太子保成名讳,改为性德 。
据说,成德这个名字是父亲明珠拜请京郊光源寺的法华大师取得,来自《易经》“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
纳兰性德也果然成长为“以成德为行”的大家公子。他自幼天资聪颖,长而博通经史,工诗词,善骑射。
17岁入国子监,18岁中举人,19岁中贡士,22岁参加殿试得二甲第七名,赐进士, 后晋一等侍卫,再加上家族的亲缘关系,人人钦羡的 御前红人 非他莫属。
父亲纳兰明珠更是从一升再升,朝中地位举重若轻。
在这样 烈火烹油,鲜花着锦 之势下,本应挥斥方遒、鲜衣怒马年纪的纳兰性德,却总有一股“胜地不常,盛筵难再”的悲凉之感,繁华如一纸,风吹即散。
当年的 顺治皇帝,这位江河大地主,早已尝到了帝王家的无奈,一朝退却黄袍换袈裟 ,从此悬崖撒手——
弘一法师李叔同 ,幼年聪慧过人,六七岁时攻读《昭明文选》就能琅琅成诵。13岁时书法和篆刻已远近闻名。15岁的他就写下了“ 人生犹如西山日,富贵终如瓦上霜 ”的千古佳句。
或许他们这样的人,总是那么敏感地察觉到繁华后的落寞,富贵中的困顿 ,身在高门广厦,常有山泽鱼鸟之思, 他们都是清醒的剧中人 。
纳兰性德说:
不过,来了人间,即便是天上的痴情种,也要经霜历雪、饮雨吸风,在红尘浪中走一遭。
好一个惆怅客!人间还余几人不惆怅哟!
年过西山是什么意思?
一般没有这种说法,可能是某人理解错了,也可能是某些地方的说法!
应该是形容行将就木的意思,具体年龄应该没有确切的说法!应该是来自"日薄西山"这个成语,就是太阳快要落山的意思!也形容人和事进入尾声
一半说年龄的词,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一甲子,七十岁古稀,八十耄耋(音同冒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