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不是蜜蜂,蜜蜂比马蜂小,胡蜂和马蜂差不多,是马蜂的一种,我找了几张您可以自己对一下
蜜蜂的
马蜂的
胡蜂的
1、蝗虫
蝗虫一般属于兼性滞育昆虫,多以卵在土壤中的卵囊内越冬,仅诸如日本黄脊蝗、短脚斑腿蝗等少数种类以成虫越冬。在1年中发生的世代数,取决于该物种的生物学特性与不同地区的年有效积温、食物、光照及其各虫期生长发育情况。例如亚洲飞蝗在我国分布区1年发生1代。
2、蝴蝶
蝶,通称为“蝴蝶,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鳞翅目、锤角亚目动物的统称。全世界大约有 14000 多种,大部分分布在美洲,尤其在亚马逊河流域品种最多。
中国有 1200 种。蝴蝶一般色彩鲜艳,身上有好多条纹,色彩较丰富,翅膀和身体有各种花斑,最大的蝴蝶展翅可达28~30厘米左右。
3、蜜蜂
蜜蜂属于膜翅目,蜜蜂科。蜜蜂为社会性昆虫,由蜂王、雄蜂、工蜂等个体组成。蜜蜂种类很多,主要有小蜜蜂、黑小蜜蜂、大蜜蜂、黑大蜜蜂、沙巴蜂、苏威拉西蜂、绿奴蜂、西方蜜蜂与东方蜜蜂九大种类。前四种为野生蜂种,分布于中国海南、广西和云南,后两种又包括许多亚种。
4、蜻蜓
蜻蜓是食肉性昆虫。他们捕食苍蝇、蚊子、叶蝉、虻蠓类和小型蝶蛾类等多种农林牧业害虫。蜻蜓是有益于人类的一类重要天敌昆虫。“蜻蜓点水”是蜻蜓将卵产在水中的生物学特征.其幼虫(稚虫)生活在水中,生活期因种类而异,蜓类一般为2年,有的长达了3至5年。
5、草蜢
草蜢,无脊椎动物,昆虫纲,直翅目,蜢科,棒角蜢亚科昆虫的统称。中国常见的为中华蚱蜢(Acrida chinensis),如用手握住,2条后足可作上下跳动。咀嚼式口器,危害禾本科动物,多生活在田边、草丛中。分布广泛,但南方各省分布较多。
-蝗虫
-蝴蝶
-蜜蜂
-蜻蜓
-草蜢
蜜蜂比较特殊,主要是在蜂群中蜜蜂的公母可以分为三类,有两类母蜂,一类公蜂。区别如下:
1、母蜂中的工蜂。工蜂是蜂群中生殖器发育不完善的雌性蜜蜂,是一个蜂群中的主体,拥有几千上万只的群体,这些生殖器发育不完全的雌性蜜蜂担任和整个蜂群中除了交尾和产卵之外的所有工作,包含了整个蜂群中的采蜜工作、守卫工作、筑巢工作、哺育工作等。
2、母蜂中的蜂王。蜂王是一个蜂群中唯一一只生殖器发育完整的母蜂,也叫做蜂王或者蜂后,在蜂群中的唯一工作就是产卵,但是不进行哺育和参与其它工作,一般在一个蜂群中只有一只母蜂,只有在蜂群交替的时候可以出现一个蜂群中有两只母蜂,出现母女同巢的现象。
3、雄蜂。雄蜂是蜂群中的雄性蜜蜂,一个蜂群中只有一种雄蜂蜜蜂,是蜂王产下的未受精卵发育而成的,雄蜂在蜂群中唯一的工作就是与处女王交尾。交尾后不久死亡,一旦出现蜂群缺蜜或者越冬的时候,雄蜂往往被工蜂驱逐或者围杀,以此来节约蜂群中的食物,让蜂群能够延续下去。
扩展资料:
蜜蜂的外形区别:
小蜜蜂是蜜蜂中体型较小的种类,工蜂体长7~8毫米且体色呈黑色,蜂王体长13~15毫米,雄蜂体长11~13毫米。大蜜蜂是蜜蜂中体型较大的种类,工蜂体长16~18毫米,蜂王体长与工蜂相当,雄蜂体长16~17毫米,三型蜂体色均呈黑色,但工蜂有鲜明的**环带。
蜜蜂(Apismellifera)是一种会飞行的群居昆虫,采食花粉和花蜜并酿造蜂蜜。
蜜蜂对人类的作用:1、蜜蜂给农作物、果树、蔬菜、牧草、油茶作物和中药植物传粉,产量可增加几倍至20倍;
2、蜂蜜是人们常用的滋补品,有老年人的牛奶的美称;
3、蜜蜂的蜂花粉被人们誉为微型营养库,蜂王浆更是高级营养品,不但可增强体质,延长寿命,还可治疗神经衰弱、贫血、胃溃疡等慢性病;
4、蜜蜂的蜂毒对风湿、神经炎等均有疗效;
5、蜜蜂的蜂蜡和蜂胶都是轻工业的原料。
新蜂认巢、自然分蜂、温度过高、胡蜂侵袭、蜜蜂冲群。
蜜蜂在蜂桶门口结团有下面几种情况:
1、新蜂认巢:新工蜂羽化后并不能立刻就投入到采集工作中,事实上刚羽化的工蜂主要从事巢内工作,在外出采集前这些新工蜂要进行认巢和试飞,实际上就是很多人所说的“朝王”,典型的特征是大量幼蜂在巢门结团或飞舞,大约2~3小时后这些工蜂将返回蜂巢。
2、自然分蜂:自然分蜂是蜜蜂扩大种群规模的主要方式,,典型的特征是先有少量的工蜂在巢门口结团,然后大量的工蜂涌出蜂巢并飞到附近有一定高度的地方结团,等侦查蜂找到合适的新巢址后散团并径直飞向新巢址处。
3、温度过高:巢内温度过高是蜜蜂在巢门结团的重要原因,虽然蜂群对巢内温度有一定的调节能力,但外界气温过高时单靠蜂群的调节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夏季的高温天气蜜蜂也可能出巢散热。
4、胡蜂侵袭:胡蜂尤其是大型胡蜂是蜜蜂最主要的天敌,一般情况下胡蜂其实也不敢轻易攻击蜂巢,但在外界食物匮乏时胡蜂也可能铤而走险,蜂群遭到胡蜂的侵袭时数只甚至数十只蜜蜂会咬住一只胡蜂厮杀,对于蜜蜂而言让胡蜂攻进蜂巢是毁灭性的。
5、蜜蜂冲群:冲群是指一群蜂群在丧失独立生存能力时整体投奔到其他蜂群中,对于冲群蜂而言虽然只是单纯的想合并到其他蜂群中,而对于被冲蜂群而言冲群蜂的这种行为等同于入侵,从而导致两群蜂在被冲蜂群的巢门口扭打厮杀在一起。
扩展资料
实际上很多原因都可能导致蜜蜂在巢门结团,但除了新蜂认巢外其他原因都要及时处理,例如发生自然分蜂时养蜂人要及时收捕分蜂群,而蜜蜂冲群时要及时保护蜂王并顺势合并蜂群。
蜜蜂除了有上述“结团”的行为之外,还有下面一些行为:
1、飞行是蜜蜂巢活动的主要形式,如采集、交 配、认巢、分蜂等都要飞行;
2、采集蜜蜂的采集主要包括采集花蜜、花粉、水、树胶等,采集蜂多为壮年蜂和老年蜂;
3、建造蜂巢蜜蜂泌蜡造脾由工蜂完成,工蜂腹部有4对蜡镜,能分泌蜂蜡,其中7 ~21日龄的工蜂蜡腺最发达;
4、饲喂卵孵化为幼虫以后,都需要蜜蜂进行饲喂,直到封盖新蜂羽化出房。蜂王大多数情况下都需要工蜂词喂。在3日龄以下的小幼虫,都由工蜂分泌的王浆饲喂,而在3日龄后,工蜂和雄蜂的幼虫则由工蜂词喂蜜和蜂粮,而蜂王的幼虫及蜂王的一生都由工蜂饲喂王浆;
5、信息传递蜜蜂群体具有完善的信息传递方式,这和其社会生活的协调工作相关,蜜蜂的信息传递主要为蜂舞和信息素;
6、分蜂自然分蜂是蜜蜂群体繁衍生存的唯一方式,也是其固有的本能;
7、守卫和防御蜜蜂防御的主要形式是保卫蜂巢不受侵犯,在受到外来生物侵扰时,工蜂便在巢门前排成行,一起摇摆腹部,发出警告声,并且会发生厮杀现象,同时释放报警信息素,招引更多的守卫蜂来加人守卫;
8、迁飞在蜜蜂处于不良环境时,如蜜粉源枯竭、寒冷酷 热、人为干扰、病害侵袭等,此时环境已不再适应蜂群的发展, 于是蜂群便弃掉原巢迁飞另觅新巢生活。
公蜂和母蜂的区别:数量不同、生长方式不同、个头大小不同、作用不同。
1、数量不同
雄蜂是蜂群中个数较少的存在;
母蜂则占多数。
2、生长方式不同
雄蜂是由未受精卵发育而来的蜂群内的雄性“公民”;
母蜂是由受精之后的卵细胞发育而成的。
3、个头大小不同
雄蜂的个头在蜂群之中处于中等的地位;
母蜂个头很大。
4、分工不同
雄蜂最重要的身份就是为蜂王提供精子,其存在的唯一作用是与蜂王交配。不过,雄蜂当发挥了这一作用,就要献出其宝贵的生命。从这一点上说,雄蜂要履行社会分工的责任,是以生命为代价的。
这要从履责的全过程说起,每到交配季节,性成熟的雄蜂便会自动地聚集在某地空中飞舞,目的是招引处女王。一旦处女王出现,所有的雄蜂便追逐而去,经过一番争夺,最终获得交配权的就仅有一只,谁的个头最大、体格最健壮,谁就是最后的胜利者,与蜂王进行交配,全过程均在空中。
交配一旦结束,雄蜂便因生殖器官被全部拉了下来而立刻死亡。
母蜂也就是雌蜂分为蜂王和工蜂两种,蜂王的社会分工就是专职产卵,肩负着繁衍后代的社会重任。它的身体发展得很健壮,大腹便便,体重是工蜂的两倍,失去了“女性”身材的苗条。在产卵期间,蜂王每天都要让工蜂饲喂蜂王浆,以促进快速代谢保持旺盛的产卵能力。
据专家统计,中华蜜蜂的蜂王1天可产700到800粒卵,不过最多的要比这高出1倍,那是意大利蜜蜂的蜂王,可达1500到2000粒,从重量上来看,每天所产均卵差不多是自身体重的两倍。
而工蜂则是则是蜂群中的重要劳动者,这种蜜蜂的生殖器官发育不完全,平时多以采蜜和喂养幼虫为主。也就是说我们在平时看到的蜜蜂多以母蜂中的工蜂为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