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拉丁风格:
近几年内最值得一听的116首英文歌曲
1Janet Jackson - Doesn''t Really Matter
为了这首歌买了Janet的专辑《All For You》。自从那首Together Again开始就喜欢上了她的声音,轻快充满跳跃感。让人觉得很舒服。歌词写的很可爱。
2Boyzone - No Matter What
**《诺丁山》里的插曲。他们的歌里我唯一喜欢的。好听并且好唱。一般KTV都有。最喜欢前奏部分。记得以前广西台的一个什么节目用了那段做广告的背景音乐,画面是一个人踩着自行车,很有清新自然的味道。Stephen的声音很美,Ronan的没感觉。其他成员的和声还好。VIDEO拍的有些诡异。
3Enrique Iglesias - Don't Turn Off The Light
拉丁味道的歌曲。听到就会想起阳光。他的那首《Escape》也很好听。还有《Hero》。
4Geri Halliwell - Look At Me
离开辣妹之后Geri的第一只单曲。因为VIDEO拍的很可爱所以对歌曲本身也喜欢上了。Geri在里面成了千面女郎,一会儿是新娘一会儿又变成修女。她在电话亭里的样子很美。
5Britney Spears - From The Bottom Of My Broken Heart
她第一张专辑里的一首慢歌,讲述失恋之后的一些心情。"Never look back~~~" 从第一句开始就让人心疼。
6Britney Spears - Baby One More Time
小甜甜的第一只单曲。记得音乐无限第一次播VIDEO的时候还在奇怪哪里冒出个名字难记的女生,后来看过之后印象最深的就是她托着下巴用笔敲桌子和那个空翻。歌曲本身包含了所有米国泡泡糖歌曲应该具备的元素,所以听的时候把责任啊义务啊严肃啊沉闷啊之类的审视都先放一边去~
7Britney Spears - Don't Let Me Be The Last To Know
第二张专辑《Oops!I did it again》里的一首慢歌。Shania Twain的手笔。加上小甜甜的唱功了得,可以称之完美。
8Goo Goo Dolls - Iris
出自该乐队1998年专辑《Dizzy up the girl》。这首歌也是梅格•瑞安和尼古拉斯•凯奇主演的**《天使之城》里的一首插曲(如果我没记错的话~) 低沉的弦乐引出主唱有点哑的嗓音,随后在副歌部分达到歌曲的高潮。很大气的一首歌。而且,我喜欢那个歌词~~ 听腻了POP的筒子可以来尝尝这个。
9U2 - Elevation
**《古墓丽影》中的歌。没看过片子不知是否如人们所说的那样烂,但我想U2的歌还是值得一听的。
10U2 - Walk On
去年的作品。听现场时感觉更好。
11Whitney Houston & Mariah Carey - When You Believe
这个大家应该都听过。动画片《埃及王子》的主题曲。之前宣传的造势以及VIDEO中刻意的大场面都让人明白这只是商业操作。但歌声终究是美妙的。我宁愿沉醉其中。
12Backstreet Boys - Larger Than Life
我不觉得这歌多好听。无聊时解解闷。
13Backstreet Boys - Shape Of My Heart
一首慢歌。
14Emilia - Big Big World
应该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首作品。那个头发弄的莫名其妙的阿雅曾经翻唱过。如果你只听过翻唱版,建议找来原版听听。
15Aqua - Turn Back Time
因为很烦Barbie Girl而没买AQUA专辑的人注意了,这首歌和他们吵闹的一贯作风截然相反,你可以从歌里体会到一种冷静。推荐推荐推荐。
1698 Degrees - Because Of You
很早前的歌了。从歌词和唱腔里都能感到一股轻松愉快的味道。个人非常喜欢。减压效果明显。
17Destiny''s Child - Emotion
翻唱自BEE GEES的作品。(BEE GEES。。默哀一下。)原唱也听过,但总觉得现在这个R&B风格的版本更能打动人。好听得不得了啊~~而且总情不自禁的就跟着哼起来~然后会发现嗓子好累~~原来R&B不是想唱就能唱好的。。|
18Destiny''''s Child - Survivor
最近一张专辑的主打曲。从他们唱出第一句歌词起你的耳朵就被掠去了。有点蛮横不讲理的感觉。三个女生的嗓子真不是盖的。
19Six Pence None The Richer - Kiss Me
大概是三年前的作品。好象**《美国派》也将其收入作插曲。女主音的嗓音太甜了。不是很腻,有点清涩。最近这样干净的声音太稀有了。
20Six Pence None The Richer - Breathe Your Name
该乐队三年之后发表的新作品。本曲延续了《Kiss Me》 时的清新风格。
21Madonna - Forzen
1998年专辑《Ray of light》里的歌曲。
22Madonna - Nothing Really Matters
VIDEO拍的浓艳。Madonna穿着大红的和服跳着怪异的舞蹈。
23Ronan Keating - When You Say Nothing At All
也是《诺丁山》里的歌。老实说我不很喜欢他。但是这首歌很好听,VIDEO是在一个公园拍的吧,满地都是秋天的落叶。另外我觉得他还是适合这种抒情慢歌,那个Life Is a rollercoaster之类的还是少唱为妙。
24Britney Spears - I'm a Slave 4 U
距今最近的一张专辑里的主打歌。完全没了Baby One More Time时的影子,整首歌里充满了希奇古怪的鼓点和小甜甜似唱似说的呢喃。还有奇怪的歌名。
25Jewel - Break Me
Jewel总让人感到温暖。不管她唱的是多么悲伤的歌。或者我可以用流水形容她的嗓音。
26Pearl Jam - Last Kiss
这个~~最爱之一。之前Pearl Jam的歌一首都没听过。之后怕破坏了心里的印象也再没听过别的。歌词总觉得有点黑色幽默的味道,爱死主唱沙哑的声音了~~~ 建议第一次听最好选择深夜,周围保持绝对安静,最好用耳机。如果你感情丰富,也许会哭的。
27Lauryn Hill - Doo Wop (That Thing)
1998年的大热作品。我总觉得也可作为HIP-HOP/R&B回归的标志。
28TLC - No Scrubs
TLC1999年专辑《Fanmail》里的主打作品。T-Boz的嗓音、Lisa的RAP、以及Chilli的和声,完美的演绎了这首作品。不愧为HIP-HOP/R&B风格的第一女子组合。
29TLC - Unpretty
给在天堂里的Lisa。
30Savage Garden - Truly Madly Deeply
这个是97年的作品但因为是本人的最爱之一所以说什么也要收进来。就是这样。
31Alanis Morissette - Thank You
Alanis几年前的旧作。曾经在中央台的一个什么颁奖礼上表演过。
32Coldplay - Yellow
听Coldplay适合在秋天的黄昏,或者在急驰的车上,看外面飞逝的景物,生命不过如此。
33Coldplay - In My Place
出自该乐队2002年专辑《A rush of blood to the head》。国内已引进。
34LEN - Steal My Sunshine
这只乐队我并不熟悉,听过的也只有这一首歌而已。总觉得有点象Gorillaz。
35Mel C FEATURING Lisa"Left Eye"Lopes - Never Be The Same Again
两个很酷的女歌手的合作。选自Mel C第一张个人专辑《Northern Star》。
36Kylie Minogue - Can't Get You Out Of My Head
本来十分受不了Kylie那个又细又单薄的嗓音,不过这一首舞曲倒是很动听。
37Jennefor Lopez - If You Had My Love
JLo的第一只单曲,那个时候还带着拉丁味道。
38Jennifor Lopez - I'm Real
好象这首歌有两个版本(我是说好象),喜欢听的是混音版。可以一个人摇头晃脑而没有顾忌。
39Jennifor Lopez - Play
那个时候还没出名的Ashanti为JLO所写的作品。好听。
40Jennifor Lopez - Ain't It Funny
JLo风格的HIP-HOP。她总是很聪明的找来合适的合作伙伴。
41Jennifor Lopez - All I Have
评价如上。还是好听。
42Jennifor Lopez - Jenny From The Block
最近一张专辑里的歌。
43Travis - Flowers In the Window
一直不喜欢这个乐队,除了这首歌。有给人希望的作用。
44Spice Girls - GoodBye
Geri走了之后剩下的辣妹们唱起的歌。可以看作是种祝福,也没准带着一点讽刺。不过作品本身是很好听的。
45Shania Twain - That Don't Impress Me Much
慵懒而有磁性的嗓音在本曲里表现的淋漓尽致。VIDEO里Shania身穿一件豹纹长大衣坐在荒野里,看见她的人就不能把眼神挪开了。
46Shania Twain - Man,I Feel Like a Woman
第一次表演是在葛莱美的颁奖礼上。大家都知道她很美,但当看见她高束黑发、穿黑色超短裙、戴黑色手套、拿着黑色长话筒唱起流行摇滚时,所有的人都感到惊艳。
47Shania Twain - I'm Gonna Getcha Good
远离乐坛三年后的回归之作。人们曾经以为她终会走到流行的路上去,但她回来告诉听者,她还是属于乡村的。
48Aerosmith - I Don't Want To Miss a Thing
为了这歌买了烂片《世界末日》。听大嘴巴Taylor吼叫是一种享受。
49Brandy & Monica - The Boy Is Mine
两个有才气的R&B女孩的合作。那时以为他们会大热,没想到几年过去,Brandy带回来她的《满月》,不知Monica还要蛰伏多久。
50Shaggy - Angel
让我们了解了牙买加的雷鬼乐。不过真正的精髓也许要等听了Bob Marley之后才能领悟。
51Shaggy - It Wasn't Me
喜欢和他合作的那个人的声音。可不知道叫什么。谁能告诉我。
52Sarah McLachlan - Angel
也是**《天使之城》里的一首歌。旋律,Sarah的嗓音,还有她的钢琴伴奏,都和歌名非常的相衬。是静心下来品位的好作品。
53No Doubt - Running
每次听都很感动的作品。
54No Doubt FEATURING LadySaw - Underneath It all
歌曲充满了牙买加风情。Gwen的声音依然很性感。
55No Doubt - Hella Good
去看VIDEO吧。
56Elton John - This Train Dont Stop Anymore
这个Elton大叔如果你不认识的话可以回想一下狮子王的主题曲《Can you feel the love tonight》。记起来了吧!他有很多很多好听的歌,本首是比较新的作品。有点沧桑的感觉。
57N'Sync - Bye Bye Bye
应该可以算做N''''Sync的翻身之作。
58N'Sync - This I Promise you
总之《No Strings Attached》整张专辑都很出色。这是首慢歌。很经典。
59Madonna - Music
收录于2000年的同名专辑里。有人说经过这张专辑她已经成为一位艺术家了。我也这样认为。
60Madonna - What It Feels Like For a Girl
出自专辑《Music》。好听。
61Madonna - Don't Tell Me
同样出自《Music》。当然也好听。
62Mary J Blige - Family Affair
有很强的节奏感。
63Craig Armstrong & Elizabeth Fraser - This Love
第一次听是在Sara Brightman专辑《La Luna》里。Sara翻唱的版本多了些温暖的人性化的感觉。后来某夜电台里听到原唱。冰冷的电子和冰冷的人声放在一起有种想不到的奇妙效果。估计在网上不太好找。可以看看美国青春片《残酷动机》(瑞安•菲力浦和丽兹•维瑟斯彭主演),本曲在片中有收录。
64Aaliyah - Try Again
李连杰第一部好莱坞**(忘了片名了|||||)的主题曲。由R&B女歌手同时也是该片女主角Aaliyah演唱。
65Christina Aguilera - I Turn To You
一首翻唱作品。原来是R&B风格,经由Christina演绎成了一首抒情佳作。
66Faith Hill - Breathe
她有可以和Celine Dion媲美的嗓音。
67Santana FEATURING The Product G & B - Maria Maria
怎么形容这首歌呢,拉丁风格的R&B作品?或者说是R&B味道的拉丁歌曲? 无法分类是因为二者结合的太完美了。
68Santana FEATURING Rob Thomas - Smooth
Santana与Matchbox20乐队主唱的美妙合作。
69Santana FEATURING - The Game Of Love
我还沉浸在《Maria Maria》中,一抬头看见令人尊敬的艺术家又带着他的新作回来了。这次他的合作对象是年轻的Michelle Branch。
70Macy Gray - I try
Macy有非常古怪的嗓音,但这并不能影响她打动你。
71Macy Gray - Why Didn't You Call Me
嘻嘻哈哈热热闹闹有种散漫的坚持。
72Macy Gray - Still
同样出自Macy的第一张专辑《On how life is》。建议你去买这张专辑听。
73Eurythmics - I Saved The World Today
晚上下班或者放学回家的路上,听这歌会觉得自己很伟大:~~~我又拯救了世界~~
74Eiffel 65 - Blue (Da Ba Dee)
创造了好听的舞曲的组合。成员为三个意大利人。VIDEO里有一群古怪的外星人。
75Mariah Carey - Never Too Far
很好听的典型的Mariah式的慢歌。我不明白为什么它会和《Glitter》那部**一起被人扁的一无是处。**没看过所以无从评论,但这歌还是值得一听的。
76Mariah Carey - Through The Rain
Mariah重新出发的一首单曲。从歌名上我们就可以看出美丽的她又回来了。VIDEO在我看来有点煽情的过头,而歌曲表现上初次听时会觉得她的花腔也有点耍过了。但这些都不能阻止听者的掌声,谁让她是那么有魔力呢。
77Garbage - The World Is Not Enough
**《007》里的主题曲。片名如歌名。
78RKelly - If I Could Turn Back The Hands Of Time
有种听《人鬼情未了》里的《永恒的旋律》的感觉。另外乔丹主演的**《空中大灌篮》的主题曲《I believe I can fly》也是由RKelly所演唱。非常好听。
79Dido - Here With Me
对她的声音不感冒。有人形容是“神秘而很温暖”。
80REM - At My Most Beautiful
本人原先是十分不喜欢REM的。看过这首歌的VIDEO之后看法有了点改变。
81The Calling - Wherever You Will Go
年轻的,英俊的,成熟的,深情的,这些特点你们都可以在The Calling的主唱Alex身上找到。但他们别的歌我没觉得有多好。
82User - U Remind Me
唱R&B的人太多,可觉得User的声音最好听。先尝尝这个。
83PDiddy FEATURING User & Loon - I Need a Girl (Part One)
好听~~~~好听的无法形容。
84Alicia Keys - How Come You Don't Call Me
又一位才女。她弹钢琴的样子很优雅,可唱出来的感情总带着点声嘶力竭的含义。也可以称为投入吧。
85Vanessa Carlton - A Thousand Miles
和Michelle Branch、Avril Lavigne等少女歌手同期出道,可名气却不如前两位。原因,可能是她的歌比较适合静静的欣赏吧。另外还有《Ordinary Day》、《Pretty Baby》等等,都很好听。
86Ashanti FEATURING Ja Rule - Always On Time
R&B歌手和说唱歌手的合作屡见不鲜,但每一次都为听者的耳朵带来美妙享受。
87Ashanti FEATURING Ja Rule - Mesmerize
两个人的再次合作。当然还是好听。另外Ashanti的专辑已经引进。喜欢R&B的不妨买来听听。
88The Cranberries (Bury the hatchet)- Animal Instinct
小红莓乐队1999年作品。相对于主打歌《Promise》我倒是更喜欢这首。
89The Cranberries - Just My Imagination
个人爱好。
90The Cranberries - Dying In The Sun
足球之夜也放过。就不废话了。
91Pink - Don't Let Me Get Me
看看歌词写的什么你会发现Pink实在太可爱了。
92Pink - Get The Party Started
豪放的风格,不做作,很讨人喜欢。
93Nelly Fortado - I'm Like a Bird
加拿大女歌手Fortado的成名作。你喜欢她的声音吗?那么。。
94Nelly Fortado - On The Radio(Remember The Days)
如果你表示喜欢她的声音,请继续听这一首。
95Nelly Fortado - Turn Off The Light
你真的很喜欢她的声音吗?你太伟大了!我对你表示崇高的敬意!
96Norah Jones - Don't Know why
今年葛莱美上的大赢家。她的音乐也不算纯粹的爵士,轻飘飘的适合隐居。
97Nickeback - How You Remind Me
电台里听过好多次但始终记不得名字的乐队。这次终于记住了。他们有纯粹的摇滚的声音。
98Avril Lavigne - Sk8er Boi
貌似PUNK的流行歌曲。
99Avril Lavigne - I'm With You
相对与Sk8er Boi我倒是更喜欢这歌。高音的部分快接近天籁了。有点顽固有点孤独有点无聊有点绝望的歌词。可以深呼吸。
100Avril Lavigne - Complicated
是她第一首被人熟知的歌曲吧。但留下的印象却不及前两首。作为同龄人有种说不出来的认同感。真有意思。
101Justin Timberlake - Like I Love You
听这个会想起小甜甜的《I'm a Slave 4 U》。不过结尾那段怪异的鼓点倒是很有意思,让人想跳舞。
102Outkast - MsJackson
去年葛莱美上才听到的一首歌曲。HIP-HOP风格并有很强的节奏感。
103Lenny Kravitz - Again
有Lenny自己风格的复古摇滚。很好听。
104Robbie Williams - Better Man
这首歌因为前一阵足球之夜的反复播放估计大家都已经耳熟能详了。林忆莲也曾经翻唱过。
105Robbie Williams - Rock DJ
怪人才能唱出这种怪歌。第一次听的时候耳朵有点受不了。后来倒是慢慢习惯了。VIDEO被禁播不知现在解了没有。我有盘但一直没看。
106Robbie Williams - Angel
只能说好听。据说还被选为葬礼歌曲。可见有多感人了吧。
107Robbie Williams - No Regrets
好象是1999年还是2000年专辑里的歌。VIDEO里Robbie提着一箱汽油边走边唱,然后就着起来,最后的结果不得而知。
108Robbie Williams & Nicole Kidman - Something Stupid
好听~~~为了Nicole也要找来听听!
109Nelly & Kelly - Dilemma
最近很热的歌曲。歌名直译为“两难”。歌词里记得有"No matter what I do ,All I think about is you~~"几句。如果没猜错的话那个女声Kelly应该就是Destiny's Child里的Kelly Rowland,最近也单飞出了自己的专辑。喜欢R&B的可以找来听听。
110Shakira - Underneath Your Clothes
Shakira来自哥伦比亚,自然她的歌里浓郁的拉丁风情。她最开始为人所熟知的作品《Whenever,Whatever》有点吵,大家来听这首吧。还有我一直觉得她的发音很奇怪。
111Eminem - Without Me
和M&M豆同名的家伙。又骂人了。我有时会很白痴的庆幸自己英语听力的糟糕,因为这样我才能把注意力放在他对节奏的把握上面,而不是费尽心思的琢磨他又在骂了什么。看了《8 Mile》之后对他的好感又进了一步,虽然我很明白他不是**里的Jimmy。
112Eminem & Dido - Stan
Dido因此曲而红,M豆因此曲而让人刮目相看。
113Eminem - Superman
我说了我不会去注意他唱的是什么。本曲也是一样。就是觉得好听。
114Nicole Kidman & Ewan McGregor - Come What May
没看过**《红磨坊》的人也许听到本曲的机会较少吧。两位演员为我们带来了视觉与听觉上的双重享受。我无法形容在**院里听他们歌唱时的感受,也许是惊艳与感动的结合,也许并不仅于此。
115Craig David - Fill Me In
两年前的旧作。为当时舞曲当道的英国乐坛吹来一股新风。他在不列颠是特立独行的人物,可还是要努力溶进美国的R&B与说唱世界。祝他好运。
116Craig David FEATURING Sting - Rise & Fall
出自Craig David的新专辑《Slicker Than Your Average》。总觉得Sting的声音很适合作为背景和声。比如这次与Craig David的合作即是如此。好象在一个历经沧桑的色彩班驳的墙壁前,年轻的舞者跳着流传千年的神秘舞蹈。看起来觉得物是人非,可是实际上什么都变了,只有舞蹈延续着所有的梦想
《孤独的牧羊人》(The Lonely Goat Herd)
《孤独的牧羊人》是音乐剧或**《The Sound of Music》、《音乐之声》的插曲。
在原版音乐剧中,玛丽亚与被雷声惊吓到的孩子们在夜晚放声歌唱这首歌曲,与雷公公呼应。而在改编的**版中,玛利亚带领孩子们为男爵夫人表演木偶剧,他们的表演和歌曲都十分幽默而风趣。
资料拓展:
英文歌词:
The Lonely Goatherd - Maria and the Children
MARIA (sings)
High on a hill was a lonely goatherd
Lay ee odl lay ee odl lay hee hoo
Loud was the voice of the lonely goatherd
Lay ee odl lay ee odl-oo
Folks in a town that was quite remote heard
Lay ee odl lay ee odl lay hee hoo
Lusty and clear from the goatherd's throat heard
Lay ee odl lay ee odl-oo
Above the stage, the children work the puppet strings On stage, goats dance alongside the shepherd
CHILDREN (singing)
O ho lay dee odl lee o, o ho lay dee odl ay
O ho lay dee odl lee o, lay dee odl lee o lay
MARIA (whispers) Marta! Marta!
Marta unrolls a new backdrop: a castle
MARIA (whispers) Gretl! The prince!
Gretl shoves a prince puppet onstage
MARIA (sings)
A prince on the bridge of a castle moat heard
Lay ee odl lay ee odl lay hee hoo
Two bearded male puppets with backpacks walk on
THE BOYS (singing)
Men on a road with a load to tote heard
Lay ee odl lay ee odl-oo
A curtain rises to show: A beer hall A puppet carrying many mugs of beer to two men sitting at a table with forks and knives at the ready Marionette musicians play while marionette customers drink mugs of marionette beer
THE CHILDREN (singing)
Men in the midst of a table d'hote heard
Lay ee odl lay ee odl lay hee hoo
MARIA (sings)
Men drinking beer with the foam afloat heard
Lay ee odl lay ee odl-oo
Marta blows the foam from a beer and splashes Maria who coughs A girl puppet with blonde braids appears to join the shepherd
MARIA (sings)
One little girl in a pale pink coat heard
Lay ee odl lay ee odl lay hee hoo
BRIGITTA (sings)
She yodeled back to the lonely goatherd
Lay ee odl lay ee odl-oo
The blonde girl's bosomy mother appears and pushes the girl to the shepherd
MARIA (sings)
Soon her Mama with a gleaming gloat heard
Lay ee odl lay ee odl lay hee hoo
What a duet for a girl and goatherd
MARIA AND THE CHILDREN (singing)
Lay ee odl lay ee odl-oo
Mother and daughter dance with the shepherd Three couples dance the polka as the band continues to play Above them, Maria and the children manipulate the puppets with all the consummate skill of professional puppeteers like, oh, for example, Bill and Cora Baird Max, the Baroness, and the Captain laugh with delight
MARIA AND THE CHILDREN (singing)
Ummm (ummm)
Odl lay ee (odl lay ee)
Odl lay hee hee (odl lay hee hee)
Odl lay ee
Maria breaks out into a serious case of yodeling She sighs, wipes her brow, and signals to Marta for the next backdrop Onstage, a boy and girl goat replace the shepherd and his girlfriend
BRIGITTA (sings)
One little girl in a pale pink coat heard
MARIA (sings)
Lay ee odl lay ee odl lay hoo hoo
BRIGITTA (sings)
She yodeled back to the lonely goatherd
LIESL (sings)
Lay ee odl lay ee odl-oo
The girl goat's mother appears and bucks her daughter into the boy goat
MARIA (sings)
Soon her Mama with a gleaming gloat heard
Lay ee odl lay ee odl lay hmm hmm
What a duet for a girl and goatherd
Lay ee odl lay ee odl-oo
The two goats snuggle and that's all it takes for a baby goat to appear and dance with them Apparently, the Austrian mountain goat is equipped with some very advanced biological mechanisms
MARIA AND THE CHILDREN (singing)
Happy are they lay dee olay dee lee o
Lay ee odl lay ee odl lay hee hoo
Soon the duet will become a trio
MARIA (sings)
Lay ee odl lay ee odl-oo
MARIA AND THE CHILDREN (singing)
Odl lay ee, odl lay ee (odl lay ee)
Odl lay hee hee (odl lay hee hee),
Odl lay ee (odl lay ee)
Odl lay odl lay (odl lay odl lay),
Odl lay odl lee (odl lay odl lee)
Odl lay odl lee (odl lay odl lee)
Odl lay odl lay odl lay
THE CHILDREN
Whoo!
汉译歌词:
孤独的牧羊人在山顶上 嘞哦嘞 嘞哦嘞
孤独的牧羊人歌声嘹亮 嘞哦嘞 嘞哦嘞
城里的人们在远处听到 嘞哦嘞 嘞哦嘞
牧羊人清晰活泼的歌声 嘞哦嘞 嘞哦嘞
啊哈 嘞哦嘞 啊哈 嘞哦嘞
王子在城堡的桥上听到 嘞哦嘞 嘞哦嘞
挑担的农夫在路上听到嘞哦嘞 嘞哦嘞
在餐桌旁的人们听到 嘞哦嘞 嘞哦嘞
正在喝啤酒的男人们听到 嘞哦嘞 嘞哦嘞
穿粉红衣服的小姑娘听到 嘞哦嘞 嘞哦嘞
她用那歌声回答牧羊人 嘞哦嘞 嘞哦嘞
姑娘的妈妈愉快的听到 嘞哦嘞 嘞哦嘞
二重唱歌声是多么美妙 嘞哦嘞 嘞哦嘞
哦得来依 嘞哦嘞 嘞哦嘞 ~~~~~~~~~~~~
穿粉红衣服的小姑娘听到 嘞哦嘞 嘞哦嘞
她听到歌声回答牧羊人 嘞哦嘞 嘞哦嘞
姑娘的妈妈愉快的听到 嘞哦嘞 嘞哦嘞
二重唱歌声是多么美妙 嘞哦嘞 嘞哦嘞
他们愉快地同声歌唱 哦来依哦~~~~~~~~~~~~
二重唱不久成了三重唱 嘞哦嘞 嘞哦嘞
哦得来依 嘞哦嘞 嘞哦嘞
《音乐之声》(The Sound of Music),由罗伯特·怀斯执导,朱丽·安德鲁斯、克里斯托弗·普卢默、理查德·海顿主演,于1965年上映。改编自玛利亚·冯·崔普(Maria von Trapp)的著作《崔普家庭演唱团》,最初以音乐剧的形式于百老汇上演。
**讲述了1938年,年轻的见习修女玛利亚到退役的海军上校特拉普家中做家庭教师,以童心对童心,让孩子们充分在大自然的美景中陶冶性情,上校也被她所感染。这时,德国纳粹吞并了奥地利,上校拒绝为纳粹服役,并在一次民歌大赛中带领全家越过阿尔卑斯山,逃脱纳粹的魔掌 。
雷鬼音乐
一种由斯卡(Ska)和洛克斯代迪(Rock Steady)音乐演变而来的牙买加流行音乐。事实上,很难在洛克斯代迪和雷鬼之间划出明确的界限。只是后者较前者更为细腻,更多地使用电声乐器和更加国际化。如果说斯卡音乐还只是在美国流行音乐的影响下产生的一种拉美流行音乐的话 ,那么雷鬼则已发展成为欧美摇滚乐主流中的一种重要体裁了。
在1968年左右形成于牙买加(Jamaica)起因是在'60年代,美国音乐工程师兴起和引导的一种音乐表现方式,部分音乐工程师因此出走,寻求灵感。其中有一些来到牙买加。牙买加境内原本就有一些游唱艺人存在,所以一直有股民谣气息在酝酿著;所以这一批美国音乐工程师的到来,对牙买加而言不啻是个提升音乐水准的契 机。加上当地的乐师勇于创新,肯於接受外来事物,于是给予新音乐的创造背景。
雷鬼音乐发源于牙买加,其根源来自New Orleans的R&B。 当时牙买加的乐手根据广播中听到的New Orleans快节奏R&B,发展成属于自己的R&B音乐。 这种称为Ska的音乐型态,在当时60年代相当盛行。然而在一次非常热的夏天, 当地的人无法在高温的户外弹奏如此快节奏的音乐及跳舞。 当地的乐手就将音乐放慢,而形成了 Reggae音乐。 Reggae这个字是源自于「Ragged」,代表牙买加不修边幅的舞蹈形式。
而在'60年代中期,牙买加已形成一种音乐形态「Ska」,基本上已有雷鬼的影子在,但这种音乐的节奏很快;后来又发展成「Rock Steady」,节奏变得比Ska慢,再经转 变之后,并融入「Soul」(灵魂乐),於'68年左右,「Reggae」正式成形。
雷鬼音乐结合了传统非洲节奏,美国的节奏蓝调及原始牙买加民俗音乐, 这种风格包含了”弱拍中音节省略”,“向上拍击的吉他弹奏”, 以及”人声合唱”。 歌词强调社会、政治及人文的关怀。
雷鬼乐是早期牙买加的流行音乐之一,它不仅融合了美国节奏蓝调的抒情曲风,同时还加入了拉丁音乐的热情。另外,雷鬼乐十分强调vocal的部份,不论是独唱或合唱,通常它是运用吟唱的方式来表现,并且藉由吉他、打击乐器、电子琴或其他乐器带出主要的旋律和节奏。而在雷鬼乐当中,你还会发现电贝斯占了相当重要的比例!雷鬼乐是属于四四拍的音乐,重音落在第二和第四拍。从音乐中大鼓的部份,我们可以清楚的听出一个明显的节奏和固定的旋律线。拥有自成一派、懒洋洋的独特节奏。
Reggae的诞生颇为辗转:它演变自Ska,一种急速,结集�古巴/非洲爵士乐及美国节奏蓝调的音乐,后来经美国新奥尔良的乐手改良后变成了雷鬼,再传回牙买加。雷鬼与摇滚乐一样,只是一个统称,其支派非常多,有迷幻的Dub、类似R&B的Rocksteady、跳舞节奏的Ragga,Dancehall Rapping等等,是牙买加最闻名的出产
推荐雷鬼乐歌手:
Bob Marley : 有人尊称他为「雷鬼乐之父」,为牙买加人。他的音乐到他去世( 1981年5月)之后才广为世人推崇。
UB40 : 英国曼彻斯特起家,致力推广雷鬼乐不遗余力。有人称他们为「雷鬼乐教父」
个人推荐歌曲:Bob Marley 的早期专辑的一首歌 <<Positive Vibration>>,LZ可以去电驴上搜搜他的专辑,很多都是不错的
蓝调
蓝调(英文:Blues,解作“蓝色”,又音译为布鲁斯)是一种基于五声音阶的声乐和乐器音乐,它的另一个特点是其特殊的和声。蓝调起源于过去美国黑人奴隶的灵魂乐、赞美歌、劳动歌曲、叫喊和圣歌。蓝调中使用的“蓝调之音”和启应的演唱方式都显示了它的西方来源。
蓝调对后来美国和西方流行音乐有非常大的影响,拉格泰姆、爵士乐、蓝草、节奏蓝调、摇滚乐、乡村音乐和普通的流行歌曲,甚至现代的古典音乐中都含有蓝调的因素或者是从蓝调发展出来的。[1]在诗歌里这个词常被用来描写忧郁情绪。蓝调一词是与“蓝色魔鬼”(Bluedevils)一致的意思,意思是情绪低调、忧伤、忧郁。早在1798年乔治·科曼就写过一部名为《蓝色魔鬼,一幕滑稽戏》的滑稽戏。19世纪里这个词被用来表示震颤谵妄和警察。在美国黑人音乐中这个词的应用可能更老。1912年孟菲斯威廉·克里斯托弗·汉迪的《孟菲斯蓝调》是这个词在音乐中最早的书面纪录。
蓝调音乐始于二十世纪初美国的南部。其中亦混合了在教会中类似朗诵形式的节奏及韵律。
这种音乐有一种很明显的特式,便是使用类似中国民俗唱山歌的“一呼一应”的形式进行,英文叫作“Call and Reponse”。乐句起初会给人们一种紧张、哭诉,无助的感觉,然后接着的乐曲便像是在安慰、舒解受苦的人。就好像受苦的人向上帝哭诉,而其后得到上帝的安慰与响应!
所以蓝调音乐很着重自我情感的宣泄和原创性或即兴性,这种即兴式的演奏方法,后来慢慢地演变为各种不同类形的音乐,如Rock and Roll、Swing、Jazz所以蓝调亦是现代流行音乐的根源。
至于口琴被广泛用于蓝调音乐中是起始于约二十年代中,那时候在美国当地有很多街头艺人表演音乐,他们常用乐器是五弦琴、鼓、和一种叫“pan quill pipes”的吹奏乐器。而由于吉他和口琴的性能比这些传统乐器好和更适合于空旷的地方表演,所以渐渐地口琴便常被用作吹奏蓝调音乐。
及后三十年代左右,很多黑人移往大城市芝加哥居住,蓝调音乐和蓝调口琴亦随之在芝加哥这地开支散叶,及后更自成一派名为Chicago Blues。
在听蓝调音乐的时候,你会发觉它们好像都依着一个相同的曲式来进行。其中原因是因为蓝调音乐会常用到一种标准曲式,名为12 Bar Blues。
由于蓝调成形于其个人表演,因此要指出所有蓝调的共同特征很难。但在现代蓝调出现以前所有的美国黑人音乐有一定的共同点。最早的蓝调式的音乐是一个“功能式的表达,其启应的歌唱没有任何伴奏、和谐,不拘束于任何形式,没有任何特别的音乐结构。”这些从奴隶田野工作时的叫喊和呼唤来源的蓝调以前的音乐逐渐扩展为“简单的、带有感情内容的单声歌”。今天的蓝调可以看作是基于欧洲的和弦结构和从非洲的启应传统上发展为歌唱与吉他的交替演奏的音乐。
许多蓝调的元素,比如启应的形式和使用的蓝调之音都可以追踪到非洲音乐。西尔维安·迪欧弗(Sylviane Diouf)指出一定的特征——比如使用花音(melisma)和轻的、鼻音声调——似乎说明蓝调与中非和西非音乐的联系。民族音乐学家格哈特·库比克(Gerhard Kubik)可能是第一个指出蓝调的一定元素来自非洲的人。比如库比克指出汉迪在他的自传里所描写的使用刀刃来弹吉他的密西西比技术在西非和中非文化里非常普遍,当地的类似吉他的二十一弦竖琴(Kora)是最常用的歌唱伴奏弦乐器。这个技术包括吉他手用刀压吉他的弦,它可能是滑音吉他(Slide guitar)技术的来源。
后来蓝调又吸收了黑人音乐中走唱秀(minstrel show)和黑人圣歌(Spiritual),包括其乐器和和弦伴奏。蓝调与拉格泰姆的关系也很密切,不过蓝调更好地保存了“原始非洲音乐的旋律结构”。[5]早期的歌的结构非常不同。在铅肚(Leadbelly)和亨利·托马斯的录音中可以找到这个时期的歌。但是后来基于主音和声、次属音和声和全桔第五音和声的蓝调形式成为最普及的形式。今天被看作是典型的12节蓝调是1900年代初在密西西比河下游的黑人社群中出现的,这个过程既有口述历史也有乐谱的纪录。孟菲斯的比尔大街是早期蓝调形成的地方之一。
个人推荐歌曲:蓝调女王Sarah Connor的<<just one last dance
>>,<<bounce>>,<<christmas in my heart>>,<<love is color-blind>>,<<living to love you >>
R&B 音乐
R&B,也称RNB,它的全写是Rhythm and Blues,译作「节奏怨曲」或「节奏布鲁斯」。融合了爵士乐,福音音乐和蓝调音乐的音乐形式。这个音乐术语由是美国告示牌杂志(Billboard)于1940年代末所提出。它衍生了多种不同音乐类型,如我们熟悉的Rock'n'Roll,Disco和Rap,都可算是由R&B发展而成。
R&B的前身,出现在40年代的美国黑人区。
那时,负担得起多姿多采娱乐的人不多,热爱音乐的黑人就喜欢茶余饭后聚集街头,以吉他和口琴等简单乐器玩奏音乐,一抒生活、工作、离乡别井等种种感受。这就发展出蓝调(Blues)——R&B的前身。
随著录音带的发明,和越来越多的小型电台出现,蓝调音乐开始跳出黑人圈子,在芝加哥流行起来。不知是否因蓝调音乐说愁说得太久,乐迷都渴望听到节奏感强、调子节拍明快,内容又不太悲伤的蓝调歌曲。
但r&b这个术语最初在1947年的美国被公告牌杂志的Jerry Wexler创造为一个音乐的市场营销术语,取代了种族音乐(最初来源于the black community,但是被战后的社会认为会令人很不愉快的词语) and the Billboard category Harlem Hit Parade in June 1949 这个词最初被用于定义包含了12种布鲁斯格式and boogie-woogie with a back beat的摇滚音乐,后来这种音乐转变成了一种rock and roll的基础元素。
在 “Rock & Roll: An Unruly History” (1995)中 Robert Palmer 把节奏布鲁斯定义为a catchall rubric 用来refer 任何一种美国黑人创造的音乐。在他1981年出版的 “Deep Blues”中, Palmer 用 "r&b"作为跳跃布鲁斯的缩写 Lawrence Cohn, “Nothing But the Blues”的作者, 写到节奏布鲁斯是一个umbrella term industry convenience为所发明的, 除了古典音乐和宗教音乐,节奏布鲁斯包括了所有的黑人音乐,除了那是一首福音歌并且其销售足以打入流行榜。
在1960年代, 节奏布鲁斯被用于总括灵魂和funk音乐的术语。而现在R&B的缩写差不多一直被用于代替full节奏布鲁斯,参考有迪士高发展而来的现代灵魂和funk影响的流行音乐, 这个词的主流运用变得不那么流行。
乐手们顺应大众口味的转变,在作品中加入钢琴、鼓、色士风和当时的超新科技——电子吉他,让听众可随著这种节奏感(Rhythm)强的新派蓝调音乐(Blues)起舞,成就了经典的「节奏怨曲」。
我们也不能忘掉经典的new jack swing时代,那时代的r&b是hip-hop和r&b的大融合,一个个的专辑都是经典的new jack swing快节奏歌曲加上2-3首ballad,这是那时代统一的标准。
个人推荐歌曲:Rkelly的代表作<<I believe I can fly>>, Usher的《yeah!》, Mariah Carey的`《hero》《obsessed》《we belong together》,NE-YO的所有歌曲都可以听听
电音
用数码信号模拟各种乐器音色,从而制作(或演奏)出来的音乐为电子音乐;通常由计算机或合成器模拟。有两种方式实现:
1、将乐谱输入计算机,制作成扩展名为mid的文件,由计算机直接可以播放,这是我们通常所说的MIDI;再进一步还可以通过录音制作成MP3、MP4或CD格式,制作成可用于销售的CD唱片;
2、直接由电子合成器模拟乐器音色,有合成器演奏员直接演奏出来。也属于电子音乐的范畴
这类音乐应该是属於21世纪的新流派音乐
个人推荐歌曲:Maxim的<<Music For Jilted Generation>>,<<My Web>>
摇滚
所谓摇滚,就是三和弦加强硬持续的鼓点加上口的旋律。摇滚不仅是一种音乐形态,实际上它是一种“人生的态度和哲学”,也正因为如此,摇滚乐才有别于一般流行音乐(Pop Music)。真正的摇滚文化至少可以提炼出这样一个缩微的全貌:嬉皮文化、艺术摇滚、朋克乐、先锋音乐、重金属等。 从20世纪50年代起,人们在广播和唱片中熟悉了一种新的流行音乐,这种音乐每一拍节奏都非常强烈,歌词写的也十分新鲜,一下子征服了许多美国人的心。1951年,美国克利夫兰电台首次播放这类音乐时,为了使听众感到新颖,一位名叫艾伦·弗里德的播音员在播放前介绍时,给这种声音命名为“摇滚乐”。据说该名取自黑人一首*秽的歌曲,叫做《我的宝贝以固定的滚动摇曳我》。1955年,一位名叫比尔·哈雷的歌星演唱并录制了一张名叫《不停的摇滚》的唱片,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前后出售了1500多万张,成为世界上最畅销的唱片之一,摇滚音乐的名称便由此而来。
早在30年代初期美国就有首歌叫做Rock&Roll,但当时并没有这种音乐名称。此一名词出现最被大家认识是DJ- Alan Freed于1951年在他的广播节目中首先使用了『摇滚音乐会』这个名称,据说纽约现今仍尊称他为摇滚乐之王。 而又在比尔亨利-Bill Haley和他组的彗星乐团-His Comets以一曲Rock Around The Rock于55年在排行榜呆了8周之久,在此曲大放异彩的推波助澜下,Rock便为世人所熟知,是故有人称1955年为Rock Era,而比尔亨利也得摇滚之父的雅号。
早期摇滚的音乐来源非常广泛,主要的包括布鲁斯、R&B、和乡村音乐,其它还有福音音乐、传统的流行乐、爵士、以及民间音乐。所有的这些影响加在一起构成了一种简单的以布鲁斯为基础的歌曲结构,它是快速的、适于跳舞的、而且容易让人记住的。第一批摇滚明星们 — Chuck Berry, Elvis Presley, Little Richard, Jerry Lee Lewis, Buddy Holly, Bo Diddley, Bill Haley, Gene Vincent, the Everly Brothers, Carl Perkins,还有好多其它的明星 — 确立了摇滚乐的模式,并且在以后的四十年内都一直为人们所追随。在每一个十年当中,总是有很多艺人复制着第一批摇滚乐手们的音乐,而剩下的那些艺人,有的扩大了摇滚原先的定义、有的则彻底打破了这种流派被限定的模式。从英式入侵、民间摇滚、迷幻摇滚,再到硬摇滚、重金属、华丽摇滚,再到朋克,事实上每一种摇滚的分支流派在产生的最初都是忠于摇滚最基本的结构的。但是一旦这样的改变发生,传统的摇滚就从流行榜上渐渐消失了 — 当然,也有一些艺人始终都保持着光芒。有一些乐队,比如 the Rolling Stones 和 the Faces,他们始终坚持着传统摇滚最基本的规则,但他们把音乐做得更加快速更加自由。其它的一些乐队,比如原型朋克the Velvet Underground, the New York Dolls, 以及 the Stooges,他们保留了基础的音乐结构,但他们的行为中有了更多威吓性的元素。还有一些艺人成为了摇滚的传统主义者,比如 Dave Edmunds 和 Graham Parker, 他们写的歌出的唱片,从来就没有离开过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摇滚模式。虽然在摇滚出现后的这几十年里,摇滚这个词已经开始指代越来越多不同的音乐风格,但是这种音乐的本质从未改变过。
缘于美国的摇滚乐在60年初终于发生了巨变,那就是由The Beatles开始一群英国乐团在一瞬间打进了美国市场,就有人将这件事称为第一次英伦入侵,不过还好当时在美国仍有一些团和他们分庭抗礼,如组合相似披头而曲风充满沙滩、阳光、美女、浪板等加州美景的Beach boys 。此外充满民族曲风的名谣摇滚亦紧接而生,但除了Bob Dylan外,以居尔特或爱尔兰等曲风鲜明的英国歌手亦不乏其中,但在60年代末美国乐团又再次主领大局,那就是以3J(Jim morrison、Jimi Hendrix及Janis Joplin)引领而起的迷幻摇滚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摇滚乐,不过除了Grateful Dead外大部分的迷幻团都相当早夭,在迷幻摇滚势微后,随即迈入风光的摇滚年代。
经由60年代的铺陈,遂使70年代的摇滚曲风丰富至极,由David Bowie引领而起的华丽摇滚就是在70初崛起的,此外为了不囿于既有的摇滚类型,前卫摇滚、古典摇滚和艺术摇滚也随即而起并成为当时乐界的新像,既而爵士摇滚亦逐渐扬名,此外横跨整个70~80年代最受欢迎且最长寿的重摇滚(重金属)产生了,或许在现在而言Led Zeppelin、Deep Purple、Black Sabbath的分贝solo,然而在当时可说是震耳欲聋的摇滚类型了,此后经由不断的演进heavy metal一直受摇滚迷的青睐,此外在70年代还有跟HM曲风迥异的乡村摇滚、加州摇滚和南方摇滚亦深受欢迎。假若我们说60年代的盛事是英伦入侵,那70年代的盛事非瞬间窜起于70年代末的庞克摇滚莫属,但就如60年代末的迷幻摇滚般,庞克亦不长命。
进入80年代除了初期仍还有庞克风外,夹着70年代余威的重金属便成为领导地位,且几乎风光的80年代都是由重摇滚(重金属)拢断,但他们仍是求新求变的,风格决不同以往,故又有新浪重金属的称号,在重摇滚的强势下,除了蓝领摇滚、流行摇滚和融合雷鬼曲风的摇滚外,要能闯出一片天就得以技巧取胜,所以一些强调速弹和速度的摇滚遂应运而生,而他们引起的风潮亦不容小觑,至今速金仍然有广大的听众。
接着90年代初期引领摇滚潮流的即是西雅图之声油渍摇滚,但随即被充满电子音乐的英伦摇滚所淹没,而因这些来自英国各地的乐团很快的征服新一代的摇滚迷,故将之称为第二次英伦入侵。此外90年代末期带有庞克风或充满电音的的一些另类摇滚也虏获相当多的歌迷。或许摇滚风潮不在,承如麦克阿瑟所言老兵不死只是凋零,但摇滚新血不断产生,电音、工业、嘻哈,或许摇滚曲风已不若以往,但至少是另一种摇滚型态的延续。
个人推荐歌曲: The Beatles的<<yesterday>>,<<let be>>
Suede的<<So Young>>,Bob Dylan的<<hurricane>>,<<sara>>,还有queen,Nirvana,Radiohead,Led Zeppelin,The Rolling Stones等这些大牌摇滚乐队的歌曲都可以去找来听听。
爵士
爵士乐:是爵士舞起源的重要原动力,但现代爵士舞也受到古典音乐、摇滚乐、迪斯可和hip hop得影响,发展出modern-jazz、disco-jazz、rock-jazz、new-jazz等。
爵士的起源(1):Ragtime Blues与已有形式融合
事情发生在1917年的一个夜晚,在纽约的一家名叫赖森威的夜总会里出现了一个由五个白人组成的乐队,他们自称为“正宗狄克西兰爵士乐队”,他们演奏着一种十分新奇的音乐,这种音乐似乎有一种特殊的魅力,使跳舞的人感到十分轻松,而且越跳越高兴。第二天一家杂志对这一事件进行了报道和评论,立即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反响。随后,这一乐队录制的唱片也被人们竞相购买,同时,爵士这一次也成为美国词汇中的常用词了。
它们还鲜有那种衍生出现代爵士乐的基本特征(即兴,音色、音高与时值上的微妙变化)。一些热衷于报道爵士音乐的专栏作者与观察者,通常本身并非是受过专门训练的音乐研究者。当我们想从他们的报道中了解些专业的知识时经常会陷入困窘之中,因为访谈中记录下的对话通常很少涉及实质性的问题(从早期爵士乐手演奏角度提问的)。采访者几乎不会问及这些早期音乐家有关音乐方面的关键性问题,而把采访角度倾向于个人经历与社会话题上。即使采访者问及探索音乐方面的问题,被采访者的如实回答也比不上一段真实的音乐资料来得准确与有价值。爵士乐的起源问题始终笼罩着一层迷雾,然而,接下来我们还是尝试着整合一下从各个角度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成果。当你阅读时,始终要记着爵士乐并不是完全这样起源的,即使这些观点看上去多么得合理与符合逻辑。
爵士乐源自于二十世纪初期新奥尔良一带民间音乐、流行音乐、古典音乐的融合。它至少是由两股潮流演变发展而来,一是美国黑人在音乐上的创造性的贡献-Ragtime和Blues,这在后面我们会谈到;其二是一些已有的音乐形式(当时的流行音乐、进行曲、四对舞曲quadrilles等等)表演上往两个特殊方面的不断探索。一种是强调色彩化地变换音高,这种音高变换在正统的欧洲音乐中会被视为离调、走音,但在爵士乐中却很常见不被看作为是出错或非正规的演奏技巧;另一种是强调音色的粗犷与变化。这两种以外还有一种特殊的演奏方式被称为Ragging,Ragging是指为了选择音符切进或强调重音而抢拍、拖拍的手法,它把本不切分的音型进行切分处理来造成Ragging的效果。这使得音符与音符以一种含糊不清的方式来连接,而重音则起到一种推动音符和使之生动化的作用,最终导致我们现在视作为爵士乐的特殊节奏效果的形成,也是爵士摇摆感的构成基础之一。但是一般的学者在这一点上不全这么认为,他们中大多数把爵士乐的摇摆感看作是非洲或美国黑人的一大贡献。
个人推荐歌曲:卡桑德拉·威尔森的《新月的女儿》,Sade的那张《Lovers Rock》的专辑所有歌曲都可以去听听。
古典音乐可以指:
1广义的古典音乐是指西洋古典音乐,那些从西方中世纪开始至今的、在欧洲主流文化背景下创作的音乐,主要因其复杂多样的创作技术和所能承载的厚重内涵而有别于通俗音乐和民间音乐。
2狭义的古典音乐是指古典主义音乐,是1750-1820年这一段时间的欧洲主流音乐,又称维也纳古典乐派。此乐派三位最著名的作曲家是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
CLASSICAL MUSIC,中文翻译成“古典音乐”。有人认为"古典"给人的感觉有古董、古板的味道,故改称“经典音乐”。也有人根据牛津英文辞典里对古典的定义,in traditional and serious style,而称其为“严肃音乐”。于是,“古典音乐”又被戴上了“严肃”的帽子,让人更不敢靠近。但下此定义的人一定没有好好查字典,因为serious的第二条义项是这样给出定义的:(指书、音乐等)启发思考的,不仅为消遣的。因此我们知道原来古典音乐不同于流行音乐的地方是它内涵深刻,能发人深思,更能使人高尚,免于低俗。再来看一下朗文辞典对古典音乐的解释:music that people consider serious and that has been popular for a long time。可见,古典音乐是历经岁月考验,久盛不衰,为众人喜爱的音乐。古典音乐是一个独立的流派,艺术手法讲求洗练,追求理性地表达情感。
说唱(Rap)是一个黑人俚语中的词语,相当于“谈话”(talking),产自纽约贫困黑人聚居区。它以在机械的节奏声的背景下,快速地诉说一连串押韵的诗句为特征。这种形式来源之一是过去电台节目主持人在介绍唱片时所用的一种快速的、押韵的行话性的语言。莱普的歌词幽默、风趣,常带讽刺性,80年代尤其受到黑人欢迎。最有代表性的乐队是“公开的敌人”(Public Enemy)。莱普有时也称“希普-霍普”(hip-hop)。实际上,希普-霍普的含义更宽,泛指当时纽约街头文化的各种成分,除莱普外,还有:(莱普经常采用的)用手把放在唱机转盘上的唱片前后移动,发出有节奏的刮擦声;唱片播放员(DJ)在转换唱片拼接唱片音乐片断时,听不出中断痕迹的技法;霹雳舞等等。
U-Roy, one of the earliest Jamaican dub musicians嘻哈音乐与非洲西部的griots有关; 旅行歌手和一些诗人往昔的音乐风格被认为是嘻哈。 一些 griot 传统和非洲的奴隶一起来到新的世界。对于嘻哈最重要和最具创造力的影响力是在1960年代兴起的叫做牙买加dub配音风格。因为在俱乐部 (声音系统) 舞者较喜欢了富有激情短节奏的旋律,像King Tubby等dub音乐家使用打击乐器来制造这种效果。很快,表演者在表演打击时开始说唱。 在 1967 年,自牙买加的移民把dub带到了纽约,例如Kool Herc这样的DJ,在那里这种形式的流行文化发展形成了嘻哈。 在牙买加, dub音乐又演化为各种流派像ragga 和 dancehall 。
DJ Kool HercDJ Kool HercHerc--早在 70s纽约最流行的 DJ 之一, 经常在neighborhood party上演出。(也被称为block party) 自从 Herc的马车驶过Sedgewick大街后。在布朗克斯,他很快地从使用瑞格舞音乐卡带转向funk,rock和 disco的,因为纽约听众不是特别喜欢瑞格舞。 Herc 和其他的DJ使用混音技术和二笔记录延长了敲击的间隙,因而使得其他混音技术很快发展起来。表演者在演奏音乐的时候说唱,最初这些人被称为MC(司仪或主持人),后来改为rapper。这些早期的rappers把重心放在介绍他们自己和在听众中其他人身上,以一个简单合唱团进行即兴创作和简单的四连击形式。不久MCs增加了较多复杂的歌词, 时常富有幽默感, 和sex组合的主题。70 年代结束时,嘻哈音乐开始成为主要的商业和艺术的力量,而且开始在美国传播。 在80 年代和90 年代,嘻哈逐渐地在美国中变成主流 ( 转变通常被认为完成在1992年)一定程度上变成世界化的。
蓝调(英文:Blues,解作“蓝色”,又音译为布鲁斯)是一种基于五声音阶的声乐和乐器音乐,它的另一个特点是其特殊的和声。蓝调起源于过去美国黑人奴隶的灵魂乐、赞美歌、劳动歌曲、叫喊和圣歌。蓝调中使用的“蓝调之音”和启应的演唱方式都显示了它的西非来源。蓝调对后来美国和西方流行音乐有非常大的影响,拉格泰姆、爵士乐、蓝草、节奏蓝调、摇滚乐、乡村音乐和普通的流行歌曲,甚至现代的古典音乐中都含有蓝调的因素或者是从蓝调发展出来的。[1]在诗歌里这个词常被用来描写忧郁情绪。蓝调一词是与“蓝色魔鬼”(Bluedevils)一致的意思,意思是情绪低调、忧伤、忧郁。早在1798年乔治·科曼就写过一部名为《蓝色魔鬼,一幕滑稽戏》的滑稽戏。19世纪里这个词被用来表示震颤谵妄和警察。在美国黑人音乐中这个词的应用可能更老。1912年孟菲斯威廉·克里斯托弗·汉迪的《孟菲斯蓝调》是这个词在音乐中最早的书面纪录。
蓝调音乐始于二十世纪初美国的南部。其中亦混合了在教会中类似朗诵形式的节奏及韵律。
这种音乐有一种很明显的特式,便是使用类似中国民俗唱山歌的“一呼一应”的形式进行,英文叫作“Call and Reponse”。乐句起初会给人们一种紧张、哭诉,无助的感觉,然后接着的乐句便像是在安慰、舒解受苦的人。就好像受苦的人向上帝哭诉,而其后得到上帝的安慰与响应!
所以蓝调音乐很着重自我情感的宣泄和原创性或即兴性,这种即兴式的演奏方法,后来慢慢地演变为各种不同类形的音乐,如Rock and Roll、Swing、Jazz所以蓝调亦是现代流行音乐的根源。
哥特通常不是严格意义上受欢迎的风格,被给予了一种华丽诗意的倾向,无情悲哀的挽歌和无止境的戏剧化。然而,它产生了投入的,仍旧兴旺的亚文化,使它的美学概念在最初音乐全盛期过了很久后一直存在着。哥特的教父是英国前朋克乐手Joy Division, 他的阴冷,偏僻,强迫性的自省音乐和歌词为哥特最初的结构打下了基础。但是对于所有的意向和目的来说,真正赋予哥特生命的是”Bela Lugosis Dead”,来自1979年Bauhaus的首张专辑。像the Cure 和Siouxsie & the Banshees这样阴冷的前朋克乐队已经在同一时期具备了完美的哥特风格,并且他们的重型音乐,恐吓的装容和黑色的服装成为了歌迷崇拜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哥特的声望在某一片被青少年疏离的敏感区(最初是在英国,那儿是大部分哥特乐队起源的地方,其次是美国)蔓延开来时,它的意识风尚变得越来越古怪,并且最初的音色稍微有些发展了。
The Cure,Siouqwie & the Banshees和the Mission UK和成了更多流行和另类的成分在他们的音乐中,当the Sisters of Mercy, Fields of the Nephilim和美国的乐队Christian Death使用沉重的,不时受金属感化的手法。在80年代末,最初的哥特运动已经不复存在了,但是这种音乐变异成了新的形式并继续影响很多黑暗金属流派。在90年代期间,哥特音乐开始通过工业音乐来cross-pollinate,产生同时吸引两边的混合物,同暗潮流派(他们也同样将80s合成器与梦幻流行合在一起)一样。90年代后半期,还可以看见哥特的影响力突然出现在重金属中;一个新的改革黑暗金属乐队的种类模仿了很多哥特的音色和风格,当一些另类金属乐队也从沿袭了哥特的视觉效果(包括Marilyn Manson, 他们不顾很多关于不属于哥特风格的反面评论)。
所谓的拉丁音乐(Latin music)指的是从美国与墨西哥交界的格兰德河到最南端的合恩角之间的拉丁美洲地区的流行音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