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煮取药液。将粗粉倒入锅中,加入适量水,将水煮至细粉重量的20%,也就是500g原料的细粉需要100ml药液。
2,炼蜜。炼蜜就是六个字,浓缩就是精华,将蜜倒入锅中,蜜量为药量的80%,一边搅拌一边煮至沸腾,继续不断搅拌。
3,炼至蜜明显颜色变深(放凉后颜色会更深)蜜量减少(炼至中蜜状态)。
4,和面。将药粉倒在大盆子里,分三到四五六七八次(新手可能分好多次)倒入蜜和药液的混合物,每次倒入后需努力和至均匀,最后一次倒入液体时需和至和面最高境界之三光面光手光盆光。
5,趁热搓丸子。就像搓汤圆一样把面团怼成超小团的汤圆,就完成了。
扩展资料:
由多种中药组成,其中桔梗、柴胡、赤芍、甘草等为内蒙道地药材。主要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胸痛(心血管系统心绞痛等)、头痛(脑血管)、心悸失眠、急躁易怒等症状,不但能化瘀而且能通脉,号称中药“阿斯匹林”,在临床方面的应用比较广泛,目前尚未发现有副作用的报道。
药材细粉以蜂蜜为黏合剂制成,是中医临床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丸重≥05g成为大蜜丸,小于05g为小蜜丸。蜂蜜富于营养并有润肺止咳、润肠通便的功能,同时还有质地柔润、吸收缓慢、作用缓和的特点。
参考资料:
使用制丸制作,长沙宏精机械设备有制丸机生产
1、粉碎:制作中药药丸首先就需要把中药粉碎成细末,可使用适合家庭使用的中药粉碎机,然后准备80目筛一个,需要注意的就是有些中药当中含有一定量的水分或黏度,就不易被粉碎,那么最好先初步打碎,再放到一个高压锅内均匀加热,当手触碰药物觉得烫时就可以断火,但还是要翻动到药物温度明显下降,之后可重新反复开小火,直到药物彻底干燥。
2、炼蜜:制作中药药丸应该选择上好蜂蜜,同时要注意比重,一般来说药粉重量:蜂蜜重量=1:07-1,如果想让药物较硬如黄豆大小,可把比例改为1:07,做较软的大中药丸可用1:1的比例。炼蜜的时候把蜂蜜放到锅内使用小火慢慢加热至沸,出现小而密集的小泡,小泡变成大泡。
3、药蜜混合:应该趁热把蜂蜜倒入药粉中,并用筷子等器皿不停搅动,等大块团块变小时可以用手团和,把所有药粉和在一起,并保证药粉的软硬一致。
4、分丸:需要注意趁药粉和蜜等没有发冷的时候尽快分丸,如果需要分成大丸,应该按买药时安排的剂量分,均匀分好每天的剂量,及早算好也利于操作起来方便快速。
药丸的制作方法:
1、1将药店买来的药到有中药粉碎机的药店,用机打碎待用。
2、蜂蜜的炼制;蜜中往往含有少量的蜂蜡,微生物及酶,并含有死蜂和灰尘因此蜂蜜须经提炼制方可使用方法是先将蜂蜜置于锅内,加1/3-1/2的净水,加热徐徐沸腾,捞尽蜜面浮沫,用罗筛或纱布滤去死蜂,杂质滤蜜再置锅中文火加热浓缩,至沸腾起鱼眼泡,用手捻之略有粘性,略有拉丝,用糖量计测定,含水量约为18%-20%,即迅速出锅,放冷备用。
3、将药材置于锅内,文火炒至颜色加深时,再加入-定量的炼蜜,迅速翻动,使蜜与药材拌匀,炒至不粘手时,取出待温做成丸即可。
1、配方与打粉:将按配方抓好的药物细火烘焙或暴晒干燥后,用打粉机打成细粉,制丸前装入消毒盆内备用。
2、配蜜:配蜜即以药粉的重量按1∶12~15的比例配好蜂蜜(如1000克药粉,配备1200~1500克蜂蜜;若药料中含糖质、胶质或淀粉较多的,则以1∶1~12的比例配备即可)。
3、炼蜜:炼蜜即熬炼蜂蜜,其目的是去除杂质,破坏酵素,杀灭细菌,蒸发水分,增强粘性。炼蜜时,先用武火将蜂蜜熬沸,然后改为文火慢熬,同时在旁边放一碗凉水,并注意观察蜂蜜的颜色。当发现蜂蜜泛黄沫时,用一根竹筷在蜂蜜中沾上一滴,然后把竹筷挪到凉水碗上方,让蜂蜜滴入水中。如果蜂蜜在水中不散开而沉底,即“滴水成珠”,就算炼好了(若蜂蜜炼不到火候,便作不了药丸,当然,火候太过也不好)。
4、炼蜜的程度分为嫩蜜、炼蜜、老蜜三种。
(1)嫩蜜
将嫩蜜加热至沸,温度达110~114度,色变深,有粘滞性,失去水分约3%。适用由含有较多脂肪、淀粉、黏液质、糖类及含动物组织的方剂。
(2)炼蜜
将嫩蜜继续加热,温度达110~116度,出现浅红色有光泽的泡沫,用手拈之粘性较强,但无白丝,失去水分约13%,用于含纤维质,淀粉、糖类以及部分油质的方剂。
(3)老蜜
炼蜜继续加热至呈棕红色,有红色光泽,用手拈之甚粘手,能拉出白丝,蜜温达118~122度。适用于含多量纤维素,矿物质的方剂。
中药水蜜丸的制作方法视频如下:
1,煮取药液。将粗粉倒入锅中,加入适量水,将水煮至细粉重量的20%,也就是500g原料的细粉需要100ml药液。
2,炼蜜。炼蜜就是六个字,浓缩就是精华,将蜜倒入锅中,蜜量为药量的80%,一边搅拌一边煮至沸腾,继续不断搅拌。
3,炼至蜜明显颜色变深(放凉后颜色会更深)蜜量减少(炼至中蜜状态)。
4,和面。将药粉倒在大盆子里,分三到四五六七八次(新手可能分好多次)倒入蜜和药液的混合物,每次倒入后需努力和至均匀,最后一次倒入液体时需和至和面最高境界之三光面光手光盆光。
5,趁热搓丸子。就像搓汤圆一样把面团怼成超小团的汤圆,就完成了。
扩展资料:
由多种中药组成,其中桔梗、柴胡、赤芍、甘草等为内蒙道地药材。主要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胸痛(心血管系统心绞痛等)、头痛(脑血管)、心悸失眠、急躁易怒等症状,不但能化瘀而且能通脉,号称中药“阿斯匹林”,在临床方面的应用比较广泛,目前尚未发现有副作用的报道。
药材细粉以蜂蜜为黏合剂制成,是中医临床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丸重≥05g成为大蜜丸,小于05g为小蜜丸。蜂蜜富于营养并有润肺止咳、润肠通便的功能,同时还有质地柔润、吸收缓慢、作用缓和的特点。
1、准备材料:中药细粉、蜂蜜。
2、将按配方抓好的药物用文火烘干。
3、用打粉机将药物打成细粉备用。
4、将蜂蜜先用武火熬沸,再用文火慢熬,直到蜂蜜泛黄沫时收火。(判断火候好不好,可将一滴蜂蜜滴在水里,如果不散开而沉底,就炼好了)
5、将药粉和蜂蜜15比1比例混合和成团状备用。
6、用手搓条再揉成丸。(搓条,和丸时可用少量甘油、芝麻油或花生油等点于掌心不沾手的同时还能让丸药圆滑光亮)
7、等药丸外表变硬后,用蜡纸、保鲜膜、塑料袋或蜡壳等包好,贮存于阴凉干燥处即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