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蜜鹦鹉(Lory,Lorikeet)隶属鹦形目,鹦鹉科。己证实有55种,主要分布于西太平洋与东印度洋,多栖息在原始森林和群岛的山上。突出的特点是有较长的喙、细长的刷状舌头和处理硬质食物能力较差的砂囊,以花蜜、花粉和果实为食,与一般鹦鹉以谷物为食不同。吸蜜鹦鹉外表艳丽多彩,体型较小。适于作为宠物饲养。其中以红色吸蜜鹦鹉(Eos bornea、喋喋吸蜜鹦鹉rLors garrdusj、彩虹吸蜜鹦鹉rTrichoglossus hanatodus)和黑帽吸蜜鹦鹉r Lorius lory)较受欢迎。它们均在广州鹦鹉繁殖研究中心(以下简称欢乐鸟园)人工繁殖成功,迄今国内未见有该几种鹦鹉人工繁殖的报道。本文主要介绍吸蜜鹦鹉的场址规划、饲养管理及人工繁殖技术。供饲养者参考。
1 鸟场规划
11 选址与布局
鸟场宜选在环境幽静、水电和交通便利的城乡郊外,附近无禽畜养殖场。适宜建在鱼塘附近,便于处理粪便和食物残渣。为了防止鹦鹉飞走,要用铁丝网将整个鸟场封闭。鹦鹉饲养场布局平面图见图1。
12鸟棚建设
鸟棚面积应因地制宜,一般约为250 m2/个,棚内放置两排饲笼(30个/排),出入口设浅消毒池,两边设有去水道。地面涂上油漆(防止苔藓生长和霉菌滋生,但要待油漆气味完全挥发后,才能将鹦鹉放入饲笼内。
13笼舍设计
131 笼舍规格 吸蜜鹦鹉有繁殖、观赏笼舍两种。观赏笼舍约为400 m2。可放养十多只吸蜜鹦鹉,用钢筋做成框架,四周用不锈钢网围着,顶部为可开关的天窗,并带有遮荫网。内置食槽和水槽,安排多个去水口,在靠墙面设置多个人工巢,出入口设置双重门。繁殖笼舍为不锈钢网做成的长方体。长宽高之比约为3:1:1或3:1:2。每间笼舍关养1对成年鹦鹉,为便于管理。繁殖笼舍可并成一排。每个鸟棚放置两排笼舍。每个笼舍以2~3 m2为宜。离地约1 m,两间笼舍之间用挡板隔开,前方设--20 cnlx20 cm的活动门。在活动门下方分别焊接两个食盆架。供放置食盆。
132栖息环境 笼内设置高低不同的两根直径为5cm的水泥柱作栖息木,其表面做成粗糙面,供吸蜜鹦鹉磨趾甲,防止趾甲过长。低的一根放在离活动门25 cm处,另一根放置距离人工巢15 cm处。吸蜜鹦鹉喜好洗澡,可在笼内设置洗浴盆,其大小略大于吸蜜鹦鹉体长即可。同时可在笼内放置树枝供鹦鹉啄咬。
2饲养管理
2 1饲料配制
211 营养需要 笼养情况下,吸蜜鹦鹉所有营养需要都依赖人为供给,这就要根据鹦鹉的食性、季节、营养状况、生长发育阶段、饲料适口性及其野生状态的食性等,合理调配饲料。以增强机体抵抗力。吸蜜鹦鹉野外食性广泛,喜食花蜜、花粉和果实等。其最初的饲料是由M ellin’sfood、蜂蜜、水和牛奶组成【2]。由于蜂蜜价格较高。大规模饲养时需要量大,成本较高。可根据吸蜜鹦鹉的营养需要特点(表1),供给特别配制的人工饲料,既可适应其天然食性喜好,又可补充必要的营养和微量元素。
212人工饲料 人工饲料分为A、B粮,使用时将A、B粮混合处理即可。A粮:包括玉米、黄豆、绿豆、豌豆、大米、小米、糖、玉米淀粉。主要利用其中的天然维生素和氨基酸。选择的谷物质量要好,无霉烂变质,洗净、晾干后炒熟(玉米淀粉除外),粉碎拌匀,以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B粮:包括花粉、鸡蛋黄、紫菜、奶粉、啤酒酵母、苜蓿草粉、贝壳粉、玉米淀粉、食盐、钙片、多种维生素、多种矿物质元素和其他添加剂等。新鲜鸡蛋煮熟,取出蛋黄,烘干去油,再与玉米淀粉混合磨成粉末。其他物质粉碎后搅匀,再与鸡蛋黄混匀。
日粮配制:将30kg水煮开后,加入A、B粮各 lkg,不断顺时针搅拌煮至沸腾,再加入切碎水果粒f苹果和雪梨)约1_ Skg,冷却后即可食用。此量可供100只吸蜜鹦鹉食用ld。需注意的是。水的用量宁多勿少。因为饲料中含有玉米淀粉,日粮温度下降时,会变得比刚煮好时更黏稠。
2 2饮水、喂食
过滤自来水即可作为吸蜜鹦鹉的日常饮用水,为了补充维生素。每周1-2d在水中加入电解质和复合维生素。
为了适应吸蜜鹦鹉在野外的采食习惯。天亮后即开始喂食,喂食量为300 mL/笼。笼养鹦鹉在白天会不停地取食,取食高峰在7:00~10:00和15: 00- 19:0014l。所以在10:00和14:00巡视鸟棚,发现食盆内日粮所剩无几应立即补充。每天16:30停食,清洁、消毒食盆。日照长短影响鹦鹉的进食量[4J,冬天可适量减少喂量。
3人工繁殖
3 1 人工巢
在野外,吸蜜鹦鹉的巢大多数筑在树洞内,少数将巢筑在树枝上。鸟场内的人工巢为陶质桶形巢,直径约28 cm,高45 cm,巢顶封口,底部为一浅圆盆可活动。在靠顶部开一直径约13 em的巢孔,并在其下方安一条短横木。供鹦鹉出入:在靠底部开一直径约13 cm的洞。并安上带小孔的活动门,供观察繁殖情况、取卵和取雏用。在巢内架一把小梯连接巢底和巢孔。方便鹦鹉进出,铺上约7 cm厚的木屑作为巢垫。整个人工巢固定在饲笼活动门上方。巢孔向内。以方便饲养人员观察鹦鹉的繁殖情况、取卵和取雏。
3 2繁殖季节
吸蜜鹦鹉一般2-3岁性成熟。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繁殖的季节性不明显。只要条件适宜,除换羽期外一年四季均可繁殖。雌鹦鹉在交配季节来临时,骨质钙储备会增加20%,为产蛋作准备,蛋壳是由母体中的钙质沉积而成[3j。在繁殖前如果不补充钙质。雌鹦鹉会患软骨症,产粗壳蛋或薄壳蛋。同时,鹦鹉在繁殖期能量消耗大,要特别注意各种饲料的质量。供给足够食物,增加维生素和饲料添加剂,可加入少量蜂蜜。
3 3雌雄鉴别
鹦鹉在分类上是属于单一外型鹦鹉种,也就是雌、雄个体颜色及体型相似,从外观上不易区分。现在世界上流行的鹦鹉性别鉴定方法有 DNA检测法和内视镜检查技术,欢乐鸟园用DNA检测法鉴别鹦鹉的性别。
3 4配对
人工饲养条件下,大多在性别鉴定后将1对雌雄鹦鹉关在同一饲笼内进行繁殖。对配对表现不融洽的,要重新选配。欢乐鸟园曾将6-7只吸蜜鹦鹉放入观赏笼舍让其自由配对,配对成功后再放入繁殖笼舍进行繁殖,也获得成功。鹦鹉的求偶炫耀比较简单,通常由一些简单的动作组成,如低头躬身、翅下垂、翅抖动、抬脚、尾上下抖动、互相咬嘴交昵、理羽等。雌雄吸蜜鹦鹉,配对成功后即整天呆在一起。在无外界干扰的情况下,雌、雄鹦鹉之间互相依偎、亲嘴嗽食。发现嗽食后,即可交配。交配时间一般在早上和傍晚,雄鹦鹉交配后常会呜叫。另外,在吸蜜鹦鹉繁殖期必须保证环境温暖而安静,以利于其繁殖。
3 5产卵
自然条件下,除Glossqgsitta属吸蜜鹦鹉每窝产卵3~4枚外,绝大多数的窝产卵数在2枚以下,吸蜜鹦鹉的卵小,大多为纯白色。受外界条件f主要是食物)的影响,鹦鹉的实际产卵数与其生殖潜力差异较大,但出于自然或人为因素,鹦鹉在卵损失后都具有补产的特性。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可利用吸蜜鹦鹉的”补卵”行为,取走1~2枚卵,可使其增加产卵数。每窝可产3枚卵,达到人工增殖的目的。由于人工饲养的吸蜜鹦鹉不育雏,一年内可繁殖6~7次,每对鹦鹉每年可产卵20枚,比自然条件下增加了5倍:每对人工孵化成功的卵为10枚/年,也比自然孵化的要高5倍。
3 6取卵、取雏
取卯时动作要稳、灵活。既要保护卵不破损,又要防止被啄伤。同时,一定要将手接触过的卵取出,因为鹦鹉类的天性是不会孵化人接触过的卵。将取出的卵放在备好的经消毒、铺有毛巾的小盆内。并将卵盖住,送到孵化室。
采取亲鹦鹉育雏和人工育雏结合的方法时,在雏鹦鹉出生1~2周后将其取出。取雏动作要稳,既要保证雏鹦鹉不受伤害,又要防止被啄伤。取出雏鹦鹉后立刻将其送至育雏室,放入温箱内进行人工育雏。即使不进行人工育雏,在雏鹦鹉会飞之后(2~3个月),也要将其取出,因为亲鹦鹉会将日渐长大的幼鹦鹉当成外来者进行攻击,同时饲养人员也无法分辨亲鹦鹉与幼鹦鹉。
3 7人工孵化
371 准备工作 首先。用甲醛熏蒸法对孵化室、孵化器及其内部设备进行消毒。按1 m3用3mL甲醛与6 9高锰酸钾配比,关闭门窗,熏蒸24 h后,打开放出气体,通风2-3d,其他用具用过氧乙酸或洗洁剂浸泡。然后。对孵化器进行调试,预热,使用前lh用紫外线灯再次照射消毒,备好备用电源,以防停电急用。
372孵化方法 自然条件下,孵卵的任务由雌鹦鹉承担,雌鹦鹉“坐洞”(孵化)期间由雄鹦鹉喂食给它。孵化时间与体型大小成比例,但存在品种和个体间差异,吸蜜鹦鹉大多为22- 28 d。在孵化末期,亲鹦鹉会不断发出呼唤声,这种声音可刺激胚胎呼吸活动的加强,促使代谢旺盛,加速卵黄囊的吸收。从而导致雏鹦鹉同步出壳。
在人工孵化条件下。以欢乐鸟园的经验。吸蜜鹦鹉的孵化期为29- 30d。人工孵化前,称卵重,标记。对粘有粪便的卵进行消毒f取5%过氧乙酸加50倍经煮沸过的40℃温水配成01%溶液,用喷洒器喷洒于卵表面,经3-5 min。药液干燥后即可入孵)。孵化时将温度设置在38℃,相对湿度60%。入孵后每2h转卵1次,记录温湿度,每5d称卵1次,记录卵失重,观察胚胎的发育情况。在孵化期的前2/3时期,胚胎发育对孵化条件要求十分严格,在后期对湿度、温度、转卵、凉卵等的变化适应性较强。人工孵化很难达到亲鹦鹉自然孵化的理想条件。因此孵化率较低。实践证明。采用亲鹦鹉孵化与人工孵化相结合的方法孵化率明显提高。
373 出雏 雏鹦鹉出壳前2-3d,可将卵放入出雏盘。停止翻卵,以利用胚胎找到合适的位置啄壳。破壳出雏时,将湿度提高到70%~75%,温度降低到37~38℃。一是防止破壳后蛋内水分蒸发加快,不利破壳出雏:二是防止雏鹦鹉脱水。出现胚胎从卵的小头破壳或长时间不能环啄等特殊情况时,待啄壳48h后小心将卵壳剥去以助雏鹦鹉出壳,避免因剥壳太早引起雏鹦鹉血管破裂而死。对刚出壳的雏鹦鹉。可用38℃温水及干纸巾把粘在雏鹦鹉身体上的碎卵壳和胚膜去掉。
3 8人工育雏
381 准备工作 出雏前数天,彻底清扫和消毒育雏室,温箱及所有用具必须严格消毒,室内用福尔马林熏蒸。非饲养人员不得进入消毒过的育雏室。育雏室门口设立消毒池,人进入时,踏在池内消毒鞋底。出壳前一天。调试温箱温、湿度,检查运转情况,保持育雏室室温为25℃。
382 初生雏的护理 在雏鹦鹉出壳10 min后,称其体重,用碘酊消毒脐部周围。吸蜜鹦鹉属于晚成雏,初生体重约为5 9,出生时并未发育完全,眼未睁,全身无毛,头勉强抬起,此时应注意保温和清洁。饲喂时耐心、仔细,少食多餐。雏鹦鹉出生第ld,只喂含有葡萄糖和维生素的温开水(39- 42℃1。人工育雏时,雏鹦鹉因发育过快等会出现不能站立、腿部畸形等现象。除在饲料中添加锰治疗外,将不能站立的雏鹦鹉放在一个经消毒且铺有纸巾的碗内,以使其保持站立姿势。碗的大小视雏鹦鹉的大小而更换:对腿部畸形的雏鹦鹉用胶布将其两条腿绑在一起做成脚镣形式,加以矫正。
383育雏环境 吸蜜鹦鹉属晚成鹦鹉。出壳时仅被稀疏绒毛,对环境温度要求严格。育雏温度:10日龄以前40℃,以后每10 d降低1℃。随日龄增长。其羽毛逐渐丰满,可根据健康状况、行为及气温变化调节育雏温度。但温箱温度必须保持35℃以上。吸蜜鹦鹉的育雏期为60 d,60日龄以前均在温箱内饲养,温箱内应铺一网孔适中的网板。既能避免雏鹦鹉脚趾受伤,又能使粪便落入粪盆。同时还可锻炼雏鹦鹉的脚力和爪力。每天清洁温箱。清除网板上的粪便和食物残渣,每2d将雏鹦鹉移开,用紫外线灯对育雏环境和设备照射消毒。60日龄后,可将鹦鹉普通饲笼放在室外接受日光浴,阳光强烈时用遮荫网遮荫或将饲笼移至阴处,晚上再移入室内。
384育雏饲料 在野生条件下,亲鹦鹉是将食物吞下然后再经反刍将食物连同嗉囊素等未知免疫物质吐出,把嘴直接伸到雏鹦鹉喉部喂养。而人工育雏饲料不含任何免疫物质,这就需要添加不同的添加剂以保证其正常生长发育。饲料配制方法:取一定量的美国Ex act牌育雏饲料(雏鹦鹉的日进食量为其体重的lO%~15%),加入果汁、水、啤酒酵母和其他添加剂,调成39- 42℃的半糊状。若温度过低可放入热水中水浴加热。切记宁稀不稠。宁冷不热的原则。因为过稠不易消化,过热会使嗉囊失去收缩能力。饲料会在嗉囊内变质,影响雏鹦鹉正常的生长发育。
385饲喂方法在雏鹦鹉2日龄时开始喂食,饲喂时,将调配好的育雏饲料水浴预热至39-42℃,利用预热好的lmL注射器加特制弯形针头吸饲料lmL,滴一滴在手背感知温度。操作时,左手母指和食指托起雏鹦鹉头部,右手用针头伸向雏鹦鹉嘴,雏鹦鹉即张开嘴,再将针头经嘴插入嗉囊,这时左手放开将饲料注入嗉囊。注入预定数量的饲料即可,喂食后用纸巾擦拭其嘴两侧。用注射器喂食要注意插入的方向,切勿插至气管,注入的速度要慢,防止食物进入气管。针头插入要深,以免雏鹦鹉在进食抽动过程中针头误入气管。初学者可用特制小勺喂食,首先掌握喂食速度和进食量。喂食后洗净、消毒食具,待雏鹦鹉将嗉囊内食物全部消化后再喂第2次。因为日龄较小的雏鹦鹉消化能力较差1~15日龄每2-3h喂食1次,15日龄以后每4-5h喂食1次,60日龄后雏鹦鹉开始学食。此时可用切碎水果和饲料糊锻炼其采食能力,根据其采食情况,逐渐减少喂量,直至停喂。
4健康管理
4 1 日常观察
人工饲养的吸蜜鹦鹉具有特殊代偿能力,发病时要到比较严重时才被发现,使得诊治工作非常被动。但是可以从一些迹象中知道其健康状况,所以要特别注意日常喂养时的观察。
眼睛:健康的吸蜜鹦鹉眼睛明亮有神,如果吸蜜鹦鹉眼睛呆滞无神则表明鹦鹉可能已患病。严重者可能出现分泌物或眶下窦肿胀。
羽毛:健康的吸蜜鹦鹉。羽毛整齐、鲜艳而有光泽。若肛门附近的羽毛出现结块、有黏稠物附着,则表明鹦鹉发生腹泻[7J。另外。很多鹦鹉会出现拔毛、啄羽的现象,这多与体内缺乏叶酸和锌有关。
嘴喙:通常情况下,吸蜜鹦鹉会利用水浴将粘到嘴喙上的食物洗去。如不能完全洗去。长期积累就会使其生病。
呼吸:吸蜜鹦鹉正常呼吸时闭口,若出现开口呼吸的情况,可能是气温过高或鹦鹉的呼吸系统出现问题。
进食量:吸蜜鹦鹉每天的进食量约为体重的10%- 20%。出现进食量持续下降并维持数天,剩下大量食物和水时,预示鹦鹉可能已经患病。
4 2日常管理
在日常工作中要正确使用和管理消毒剂和药物,及时排查有害因素。保证饲料、饮水的清洁卫生,包括饲料、饮水本身不被有害物质污染。还要保证饲料运输、加工过程中用具等清洁卫生。每天清扫鸟棚、饲笼。将食盆和水盆清洗消毒干净。每周用消毒水对鸟棚内外、饲笼等进行喷洒消毒1次。保证出入口前的消毒池有一定量的消毒水,保持去水道、排水沟等畅通,且无食物残渣;必须对鸟棚进行灭鼠、灭虫等防治措施,防止病菌侵入。
4 3环境管理
人工饲养改变了吸蜜鹦鹉的野生栖息环境。因此,人工饲养时应努力改善笼舍环境,使其与自然环境相类似:另外,人为环境下鹦鹉的栖息范围缩小,粪便和异物会产生各种有害气体,应及时进行清扫、冲洗、消毒,以减少对鹦鹉的危害。此外,化学消毒剂等药物、霉变饲料、有毒物f如苯类灭鼠药1、易被误食的铁丝针、塑料等危害因素,在平时都可能出现,应做好防范工作。地面容易长苔藓,人踩上去很容易滑倒,可采用洒上漂白粉冲洗的方法去掉苔藓。
4 4常见病诊治
通过日常观察。当发现有鹦鹉患病时首先要将病鹦鹉隔离,并对原来的笼舍进行彻底消毒,对病鹦鹉进行诊治。
Pacheco氏病是疱疹病毒侵入鹦鹉体内,在鹦鹉中非常常见,特别在大量饲养和有新个体加入的情况下容易出现。鹦鹉沙门氏菌病。只要做好日常清洁和保证食物新鲜即可预防。鹦鹉衣原体病主要表现为鹦鹉热和鹦鹉疫,可用四环素或金霉素治疗。缺乏微量元素和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可使鹦鹉出现贫血。可补充维生素B12预防。嘴喙感染念珠菌,嘴内会出现分泌物,保守治疗方法是减少使用抗生素和加大维生素A用量,同时减少食物中的糖量也有一定作用。随着年龄的增长。鹦鹉同样会出现身体机能退化的现象,还会出现青光眼、肿瘤、心脏和循环系统等疾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