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在被盗群的巢门口撒上白色粉末(如面粉、滑石粉等),然后巡查各蜂群,发现工蜂身上带白粉回巢的蜂群,就是盗蜂群。
盗蜂的预防和制止,对于盗蜂应着重于预防,关键是常年饲养强群、保持充足的饲料、加强蜂群的管理等。
在管理上,缺蜜期在蜜蜂外出活动时尽量减少开箱次数和时间;对无王群和弱群要及时进行合并;对缺乏食料的蜂群,要及时调入蜜脾或及早补助饲喂。
喂蜂时,要注意先喂强群后喂弱群和当晚饲喂当晚蜜蜂能搬完为原则,不要让糖浆滴洒在蜂场上。要注意填补蜂箱缝隙,抽出的巢脾要及时处理,不要乱丢。缺乏蜜粉源植物开花的季节,要注意缩小巢门。
发生盗蜂时要及时处理。盗蜂发生较轻微的,应立即把被盗蜂群的巢门缩小到仅能容一只蜂进出,同时涂一些有刺激味道的物质,如煤油、樟脑油、氨水和石碳酸等进行驱赶。
饲养 蜜蜂有着很大的经济效益,那么我们如何饲养蜜蜂呢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饲养蜜蜂的 方法 ,一起来看看。
养蜜蜂的方法
场地选择
场地周围25公里的半径范围内应具有充足的主要蜜源和辅助蜜粉源,而且主辅蜜粉源应搭配适宜;场地宜选择在南向的近山坡地,阳光充足,背有高山为屏,上有自然遮荫,夏季通南风,冬季阻北风,且土质肥沃,蜜源植物生长旺盛,花期长,水量充足,交通较便利。
蜂群的选购
购买时间:北方宜在4~5月份,此时正当蜂群繁殖期,挑选比较稳定,且外界环境好,饲养易成功。
挑选方法:在巢门口观察,凡是工蜂出入勤奋,采集蜂带花粉比例较多的,一般是有生气的好群。然后开箱检查,如工蜂安静不惊慌,说明性情温顺;如蜂王体大。足粗,身高胸宽、腹部长而丰满、全身密披绒毛、产卵灵活迅速而不惊慌,说明蜂王年轻健壮,产卵力强。
蜂群的排列:依场地大小、养蜂多少和季节情况而定。有四种排列方式:单箱排列,双箱排列、交错排列、三箱排列。
饲养
补助饲养:即在蜜源缺乏时所进行的人工饲喂。其方法有:①补饲蜂蜜。可用蜂蜜加温水二成稀释(结晶蜂蜜,需稍加水煮溶)。稀释后的蜂蜜,可采用灌脾的方法或者倒人框式饲养器内饲喂蜜蜂。②补饲糖浆。糖浆是以白糖加水五成,经加热充分溶解后凉至微温,最好在糖浆中加入01%的柠檬酸,以利于消化和吸收,此时不宜用红糖。
奖励饲养:在蜂群繁殖期和蜜蜂生产期所进行的人工饲喂。一般给少量60%蜜液或50%的糖浆,早春时隔日1次,以后消耗增加,可每天1次,时间从流蜜期前40天起,直到外界有大量蜜粉采人为止。每框蜂每次奖励50~100克糖浆即可。
饲喂花粉:目的是补充蛋白质饲料。在越冬后期及早春,补给前一年秋季保存下来的花粉,也可用黄豆粉代替。饲喂方法如下:
(1)液喂。将花粉加糖浆10倍,煮沸,待凉后放人饲养器内饲喂。
(2)饼喂。将花粉或代用花粉加等量蜂蜜或糖浆,充分搅拌均匀,做成饼状,外包塑料纸,两端开口,置于框梁上供蜜蜂采食。此法遇寒流时,经常采用。
饲喂水分及盐类:
①水分。一般每一蜂群每天需采水200~300毫升。在饲养器内盛水或在纱盖上放湿毛巾,供自行采水。
②盐类。在糖浆中加入l%的食盐即可。
管理
春季管理:
①促进蜜蜂飞翔排泄。巢中央温度提高到33~35℃,要有足够的蜜粉源或奖励饲养,及时打开箱盖和保温物,使其出巢飞翔排泄。
②蜂巢的保温。排泄后即进入繁殖期,必须采取人工保温。紧缩蜂巢,密集群势。多群同箱饲养,箱内、外保温,北方直到4~5月份。
流蜜期的管理:
①初期调整和组织好采蜜群。
②保持强群采蜜。控制蜂王产卵,可用隔王板将蜂王限制在巢箱的一区或巢箱中。断子取蜜,可在大流蜜期前5天,从采蜜群中提出蜂王和1~2张脾蜂另组小群,第二天给采蜜群诱人一个成熟王台,可大大提高产蜜量。注意小群管理。对于那些不能采蜜的弱群,应创造条件,促使群势迅速发展。在适当采蜜的前提下,要抓好繁殖,以便补充群势。
秋季管理:
①培育新王,更换老劣王。
②培育适龄的越冬蜂。适龄越冬蜂系指在越冬前羽化出房,仅进行过二三次排泄飞翔,没有做过哺育和采集工作,未分泌过王浆的幼蜂。为了使越冬蜂能安全越冬,必须控制流蜜期以后出生的幼蜂出生,以保谭蜂群的群势。控制的方法是在流蜜期肋一定时候迫使蜂王停止产卵。
③适时早断子。在培育越冬蜂的后期,先采取蜜粉压脾,用蜂蜜浇2~3次,这样蜂王就会停产,同时将蜂群搬到阴冷的地方,将蜂路扩大1倍,并从蜂巢中提出花粉脾,撤出保温物,即可提早断子。
冬季管理:
①调节巢门。巢门高6~7毫米,宽60~70毫米为宜。
②防蜂蜜结晶。加强保温,或由巢门向箱内塞一些湿棉花球,以减少通风。
③北方室内越冬。应在水结冰,大地未积雪之前人室,人室时,蜂箱在室内应离墙20厘米,第一层离地40厘米。室温保持在0~2℃,湿度保持在75~80%之间。
人工饲养蜜蜂的方法
1、适时加脾扩巢。从春繁开始养强群,不论南方、北方都采用同样方法繁蜂,紧脾时每只蜂王紧成一框,所谓“单脾开繁”。提早春繁期间因为外界还没有天然花粉可以采食,工蜂分泌的王浆少,饲喂蜂王也少,蜂王产卵就少。故提早春繁必须人为地给蜜蜂补足花粉,工蜂吃了新鲜的人工花粉就会立即变得兴奋起来,积极分泌王浆饲喂蜂王,促使蜂王产卵多产卵快。开繁第一框都要加入带有人工花粉的角粉脾催产,中间留空供蜂王产卵。在南方春繁的蜂群,气温适宜,有天然花粉采进,蜂量好,蜂王产卵快,在哺育幼虫浆水很足的情况下加脾可以适当快一点。春繁经常会受冷空气影响的地区,加第二框脾要等第一框子脾封盖后再加,第二框封盖以后再加第三框,到第三框封盖时新蜂已陆续出房,工蜂将一天比一天多,这时候随着气温升高,外界有少量杂花粉采进,三框封盖子出完后就可以加到满箱的巢脾了。再往后如果幼虫哺育浆量很足的情况下,三至四天就可以加一框粉脾或空脾。春繁单王,双王群最好50%左右,每箱平均9-10框时,停止加脾7-10天,等工蜂量大拥挤时加上空继箱,提上蜂盖子脾,要大量分群的可以多提,不要增群的蜂场,也可适当控制蜂王产卵。到初流蜜时要多造新脾,让蜂王大量产卵,既提高工蜂采蜜粉积极性,又可避免分蜂热。巢箱在大流蜜期应加到单王7框,双王8框。现在都是开巢门运蜂,群势不怕壮,但要注意转运时继箱上最好不要多于5-6框,多余的脾提出箱外转运比较安全。
2、补饲蛋白质饲料增强蜜蜂体质。春季繁殖不好的蜂场,有大部分是开始1-4框子脾面积没有扩大,第一框没有封盖就急着加第二框了,遇到冷空气影响,西北气流控制,就会出现幼虫干浆大量拖子的现象。春繁遇到几次幼虫干浆拖子,就繁殖不了强群。养蜂员要勤观察,多动脑,多钻研蜂群饲养管理技术。比如春繁西北气流控制温度骤降幼虫干浆拖子,原因是什么我们认为是泌浆蜂被西北气流控制气温骤降身体生理机能受到影响,引起蛋白质缺乏,无法分泌出蜂王浆。但具体的机理是什么,我们也不甚明白,希望本文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科学家来彻底弄清这个问题。只要西北气流一来,即使蜂量很拥挤,粉足、蜜足的强群也会干浆拖子。这时就应给哺育蜂补充蛋白质,用鸡蛋饲喂蜂群补充蛋白质价廉物美,每千克糖浆中加鸡蛋1个,连喂三天就会明显好转。春繁一定要保证幼虫哺育的浆水充足,那么繁育出的新蜂寿命长,采蜜能高产,所以每到西北气流控制冷空气突来时,一定要给蜂群补充蛋白质营养。体质强壮的蜂群在油菜花大流蜜期不会感染爬蜂病,可以避免在生产期用药,这对于生产无公害蜂产品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3、做好春繁养强群。蜂群在第一个油菜蜜源期若群势不是很强壮,每群蜂量达不到5kg以上的蜂场应重点抓繁殖,不要急于求收成。油菜盛花期,天然蜜粉充足,气温适宜,是大好的繁蜂季节,每3天加一框新巢础,到油菜期结束都成了封盖子脾,每框封盖子脾以25元计算,每群多养4框子脾就值100元,有利于下一个花期的丰收。
蜂群在大流蜜期可以做到采蜜和育儿两不误,白天工蜂不会因为要饲喂幼虫而不出巢采蜜,成年工蜂白天忙着采蜜、粉,夜里哺育幼虫;内勤工作由幼蜂在忙碌,幼蜂没有哺育能力,所以白天浆水被幼虫慢慢吃干,如果下午去观察子脾,幼虫浆水都会干一些。经过成年蜂一夜哺育,第二天早上幼虫浆水便又很充足了。这情形犹如母亲抚养婴幼儿,当母亲从田地上打麦子回家,小孩肚子饿在床上哭,而眼看就要下大雨了,晒在门口麦场上的麦子就会被雨淋湿甚至冲走,母亲肯定是先收麦子,然后再回来喂小孩奶水。在大流蜜期多养一框子脾无非是多消耗了1kg蜜而已,蜂蜜的产量提高却远远大于1kg。
4、强群高产有技巧。很多蜂友进入盛花期都采用“杀鸡取蛋”的做法,他们认为蜂王产卵多了,蜜蜂只好顾着饲喂幼虫而不出去采蜜了,从而抱定蜂群大量繁殖会影响蜂蜜产量,控制蜂王产卵能让工蜂多采蜜的错误观念。事实上,只有早春育强群,采集蜂量多,才能在天气晴好的蜜源期取得大丰收。那些控制蜂王产卵的蜂场,不仅蜜没有高产,蜂也没有养强,只落得个“蜂财(蜜)两空,花落群弱”的可悲局面。
要想采蜜高产就不能用出房子脾来储蜜,每群蜂的继箱里都要留有4张空脾供蜜蜂储蜜。采用空脾比出房子脾储蜜高产得多。春季单王群大多能产8-9框子,在大流蜜期有些蜂场会将蜂王产卵控制在5-6框,他们将出房子脾提到继箱中,但工蜂不愿在继箱的出房脾中储蜜,它们仍会空出中间的子圈等蜂王来产卵。而巢、继箱之间隔着隔王栅,蜂王根本不可能爬到继箱上来产卵。控制蜂王产卵严重的蜂场,只利用3-4框产卵,继箱上的胖蜡特别多。因为脾中间工蜂都会留出产卵圈,储蜜地方不够,所以蜜圈的巢房被工蜂加得很高,出现“胖脾”现象。强群蜂场在流蜜初期,适当控制蜂王10天左右的产卵量,进入大流蜜期多造新脾让蜂王大量产卵,可提高工蜂采蜜积极性。我们应使单王群长期保持7框、双王群保持8框产卵,从巢箱中提出一框中间新封盖的幼虫子脾到继箱中,放于取浆框旁边,10天换一次,有利于王浆高产。
有些蜂友为了多产蜂蜡,每次取蜜每次割胖脾,这种做法也会大大影响采蜜产量。在大流蜜期割1kg胖蜡要少采数千克蜂蜜,得不偿失。在流蜜初期让工蜂把蜜脾巢房慢慢造高,即造成胖脾,一张脾就可装两框蜜。每脾每次可贮蜜2-3kg,因此贮蜜的蜜脾不需要太多。脾多蜜少我们的摇蜜工作量要大,取蜜后蜜蜂清脾工作量也大。每次取蜜时要避免胖脾破损,破损部分要割平,蜜蜂会因修造蜜脾增加了工作量而影响采蜜量。总之,在大流蜜期割胖蜡是不合算的。每个蜜源最宜在出场转运做装订时把胖脾割平。
蜜蜂的生活习性
蜜蜂过群居生活,蜜蜂群体中有蜂王、工蜂和雄蜂(Drone)三种类型,群体中有一只蜂后(有些例外情形有两只蜂后),1万到15万工蜂,500到1500只雄蜂。蜜蜂为取得食物不停的工作,白天采蜜、晚上酿蜜,同时替果树完成授粉任务,为农作物授粉的重要媒介。
蜂王在巢室内产卵,幼虫在巢室中生活,经营社会性生活的幼虫由工蜂喂食,经营独栖性生活的幼虫取食雌蜂贮存于巢室内的蜂粮,待蜂粮吃尽,幼虫成熟化蛹,羽化时破茧而出。家养蜜蜂一年繁育若干代,野生蜜蜂一年繁育1~3代不等。以老熟幼虫、蛹或成虫越冬。
一般雄性出现比雌性早,寿命短,不承担筑巢、贮存蜂粮和抚育后代的任务。雌蜂营巢、采集花粉和花蜜,并贮存于巢室内,寿命比雄性长。
在蜜蜂社会里,它们仍然过着一种母系氏族生活。蜜蜂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形态转换过程。在它们这个群体大家族的成员中,有一个蜂王(蜂后),它是具有生殖能力的雌蜂,负责产卵繁殖后代,同时“统治”这个大家族。蜂王虽然经过交配,但不是所产的卵都受了精。它可以根据群体大家族的需要,产下受精卵,工蜂喂以花粉、蜂蜜21天后发育成雌蜂(没有生殖能力的工蜂);也可以产下未受精卵,24天后发育成雄蜂。
养蜂投资少、见效快、收益大,其技术要点如下:
(一)场地选择
场地周围25公里半径范围内应有充足的主要蜜粉源和辅助蜜粉源,且主辅蜜粉源应搭配适宜。场地宜选择南向近山坡地,阳光充足,背有高山为屏,上有自然遮荫,夏季通南风,冬季阻北风,且土质肥沃,蜜源植物生长旺盛,花期长,水量充足,交通较便利。
(二)蜂群的选购
1购买时间:北方宜在4~5月份,此时正当蜂群繁殖期,挑选比较稳定,且外界环境好,饲养易成功。
2挑选方法:在巢门口观察,如工蜂出入勤奋,采集蜂带花粉比例较多的,一般是有生气的好群。再开箱检查,如工蜂安静不惊慌,说明性情温顺;如蜂王体大、足粗、身高、胸宽、腹部长而丰满、全身密披绒毛、产卵灵活迅速而不惊慌,说明蜂王年轻健壮,产卵力强。
3蜂群的排列:依场地大小、养蜂多少和季节情况而定。有四种排列方式:单箱排列、双箱排列、交错排列、三箱排列。
(三)饲养
1补助饲养:即在蜜源缺乏时所进行的人工饲喂。其方法有:①补饲蜂蜜。可用蜂蜜加温水二成稀释(结晶蜂蜜,需稍加水煮溶)。稀释后的蜂蜜,可采用灌脾的方法或者倒入框式饲养器内饲喂蜜蜂。②补饲糖浆。糖浆是以白糖加水五成,经加热充分溶解后凉至微温,最好在糖浆中加入01%的柠檬酸,以利于消化和吸收,此时不宜用红糖。
2奖励饲养:在蜂群繁殖期和蜜蜂生产期所进行的人工饲喂,一般给少量60%蜜液或50%的糖浆,早春时隔日1次,以后消耗增加,可每天1次,时间从流蜜期前40天起,直到外界有大量蜜粉采入为止。每框蜂每次奖励50~100克糖浆即可。
3饲喂花粉:目的是补充蛋白质饲料。在越冬后期及早春,补给前一年秋季保存下来的花粉,也可用黄豆粉代替。饲喂方法如下:①液喂。将花粉加糖浆10倍,煮沸,待凉后放入饲养器内饲喂。②饼喂。将花粉或代用花粉加等量蜂蜜或糖浆,充分搅拌均匀,做成饼状,外包塑料纸,两端开口,置于框梁上供蜜蜂采食。遇寒流时,经常采用此法。
4饲喂水分及盐类:一般每个蜂群每天需采水200~300毫升,在饲养器内盛水或在纱盖上放湿毛巾,供自行采水,在糖浆中加入1%的食盐。
(四)管理
1春季管理:①促进蜜蜂飞翔排泄。巢中央温度提高到33~35℃,有足够的蜜粉源或奖励饲养,及时打开箱盖和保温物,使其出巢飞翔排泄。②蜂巢的保温。排泄后即进入繁殖期,须人工保温,紧缩蜂巢,密集群势。多群同箱饲养,箱内、外保温,北方直到4~5月份。
2流蜜期的管理:①初期调整和组织好采蜜群。②保持强群采蜜。控制蜂王产卵,可用隔王板将蜂王限制在巢箱的一区或巢箱中。断子取蜜,可在大流蜜期前5天,从采蜜群中提出蜂王和1~2张巢脾带蜂另组小群,第二天给采蜜群诱入一个成熟王台,可大大提高产蜜量。注意小群管理,对于那些不能采蜜的弱群,应创造条件,促使群势迅速发展。在适当采蜜的前提下,要抓好繁殖,以便补充群势。
3秋季管理:①培育新王,更换老劣王。②培育适龄的越冬蜂。适龄越冬蜂是指在越冬前羽化出房,仅进行过二三次排泄飞翔,没有做过哺育和采集工作,未分泌过王浆的幼蜂。为使越冬蜂能安全越冬,必须控制流蜜期以后出生的幼蜂出生,以保蜂群的群势。控制的方法是在流蜜期一定时候迫使蜂王停止产卵。③适时早断子。在培育越冬蜂的后期,先采取蜜粉压脾,用蜂蜜浇2~3次,这样蜂王就会停产,同时将蜂群搬到阴冷的地方,将蜂略扩大1倍,并从蜂巢中提出花粉脾,撤出保温物,即可提早断子。
4冬季管理:①调节巢门。巢门高6~7毫米,宽60~70毫米为宜。②防蜂蜜结晶。加强保温,或由巢门向箱内塞一些湿棉花球,以减少通风。③北方室内越冬。应在水结冰、大地未积雪之前入室,入室时,蜂箱在室内应离墙20厘米,第一层离地40厘米。室温保持在0~2℃,湿度保持在75%~80%之间。
检查蜂群要在天气暖和,最好气温在15℃以上,检查人员站在蜂箱一旁,检查蜂群时动作要轻,如有蜂胶粘住处,可用起刮刀轻轻撬动一下,再进行操作。检查蜂群提脾方法,是用双手捏住左右框耳,轻轻垂直提出蜂箱,查看正面蜜蜂等情况,如要看另一面时,用双手延着巢脾平面方向,转动90度,这时一手在上,另一手在下,再以框梁为轴转动180度后,双手延着巢脾平面方向,转回90度,这时整张巢脾转到框梁上方。这样操作主要是防止巢房内的蜂蜜外流和花粉外落。
在繁殖季节,一般情况下一星期左右,检查一次即可,但在夏季3-4天检查一次,如缺少蜜源时,应减少检查或早、晚检查,以免造成盗蜂。
1.全面检查:对蜂群内的逐框进行检查,仔细了解蜂群内全部情况,包括巢脾、蜜蜂、蜂子、蜂王和有无疾病情况等。在分蜂季节,查看有无王台。有问题,随时处理,并做好记录。
2.局部检查:是为了解蜂群某种特定情况,主要为了省时、少打扰蜂群。如饲料够不够用,这时可抽边脾或第三脾上两角有封盖蜜,说明贮蜜短期够用;框梁上和巢脾上部分出现白色新蜡,表明外界有蜜源,可考虑加脾或加继箱;盖布下、边脾上充满蜜蜂,表明可以加脾,(但早春蜜蜂要密集一些,要根据具体处理),反之蜜蜂很少就要考虑抽脾。
3.箱外观察:越冬蜂群的箱内和巢门口有碎蜂尸、蜡渣,说明箱内有老鼠害,要开箱处理;在越冬后期,蜜蜂不断飞出或爬出、爬进,巢门前有较多死蜂而腹部缩小,喙伸出,蜂箱很轻,表示箱内缺饲料;巢门前有大量死蜂,翅散开,喙伸出,腹勾曲,大部是采集蜂,这是中毒的症状;早春蜜蜂排泄时,巢门附近到处有棕黑色粪便,表明蜂群下痢的症状;巢门前不断发现体弱小、翅残缺的蜜蜂,说明有螨害;分蜂季节,很少蜂出去采集,而在巢门前形成“蜂胡子”,有的蜜蜂在咬巢门,说明蜂群在准备自然分蜂;蜜源稀少时,巢门前有抱团厮打,进巢蜂腹小,出巢蜂腹大,这是发生盗蜂的迹象;天气晴暖,在中午后有数十只幼年蜂在箱前旋转飞舞,这是幼蜂在试飞。
二.蜂群的合并
蜂群由于某些原因造成蜂群过弱或失王等,需要把两群或多群蜜蜂合并组成一个大群。强群是高产的基础,在采蜜季节前,也采取合并的方法组织强群采蜜。
1.合并蜂群的原则
无王群合并到有王群,小群合并到大群,两个有王群,则在前一天捉去质量差的蜂王再合并,一般在傍晚合并较安全。
2.合并蜂群的方法
A.直接合并:主要在大流蜜期,浓烈的蜜味各蜂群相同,都忙于工作,蜜蜂放松了警惕,容易合并成功。早春刚搬出越冬室的蜂群也易合并。
把有王群的巢脾调整到箱内一侧,将被合并的蜂脾放在另一侧,两部份蜂脾中间留一框的距离或中间插一隔离板。合并时喷一些烟或蜜水等。次日把两部份蜂脾靠拢即可。
B.间接合并:在有王群的巢箱上,铺一张打有许多小孔的报纸,再加上空继箱,把被合并的蜂脾放入继箱内,盖好覆布、副盖、箱盖。等两群蜜蜂咬穿报纸,互相来往,就可调整蜂脾即可。炎热夏天继箱要注意通风。
三.蜂王的诱入
蜂群的蜂王衰老、丧失、更换优良种王时或组织新蜂群等,要诱入蜂王。工蜂能识别陌生蜂王,而会受到攻击,因此诱入蜂王要保证安全。更换蜂王时,先要把淘汰蜂王取出或无王蜂群,要把王台毁除干净后,再诱入蜂王。诱入蜂王前两天最好对被诱入蜂群进行奖励饲喂,诱入蜂王后不要急于开箱检查。
1.间接诱入:把有蜂王的蜂脾,上面要有些贮蜜,放入全框诱入器内,关上上盖板,放进无王群内,过3-4天后,撒去诱入器即可。另外也可把蜂王和数只幼蜂放入安全诱入器内,放在子脾上有些蜜的地方,抽出底板扣在脾上,过2-3天后,没有蜜蜂紧围器外,并有蜜蜂饲喂蜂王,就可把蜂王放出。
2.直接诱入:在大流蜜期间的傍晚,朝蜂王喷少许蜜水,把它慢慢放在无王群的巢门前或框梁上即可。也可从无王群中提出两框蜂抖落在巢前,把蜂王放蜜蜂中间一起爬进蜂箱。
3.围王的解救:在诱入蜂王后或其它原因造成围王。从箱外观察,蜜蜂秩序混乱,应立刻开箱检查,如看到有蜂团,就是蜂王被围。可将蜂团放入水中,迫使蜜蜂散去,捉住蜂王查看,如没有伤残,可用安全诱入器重新诱入。否则将蜂王淘汰。
四.巢脾的修造
1.巢础装框:在巢框的两边条的中心线上各打4个等距的小孔,横穿4道25-26细铁丝,两端要拉得很紧并用小钉固定。巢础上边要插入上梁的框沟里,沟缝化蜡灌住,然后放在巢础埋线板上,用齿轮埋线把框线埋入巢础。巢础埋线板是一块比巢框内围略小的厚板(约15毫米厚),下面各两端横向各钉一条152×5毫米的木条做成。
2.修造和保管巢脾:一般在分蜂季节,把装好巢础的巢框放入新分出蜂群内造脾。只要平均温度在15℃左右,蜜源件条好的其他季节也能造脾。造好的巢脾要保管好,否则很易被巢虫咬毁或招引盗蜂等。巢虫最易发生,可用二硫化碳、冰乙酸和硫磺熏蒸。
五.蜂群的饲喂
人们为了加快蜂群的发展、多生产蜂王浆和蜂巢内饲不足时要进饲喂,另外越冬前一般都要饲喂越冬饲料。
1.饲喂蜜或糖
A.补助饲喂:早春、越冬和长期阴雨蜜蜂不能出巢采集等原因,造成饲料不够消耗,在短期内进行大量饲喂。要浓稠饲料饲喂,即4份蜜加1份开水或2份白砂糖加1份水,文火化开。
B.奖励饲喂:在春季繁殖期、大流蜜期前和秋季培养越冬蜂等原因,需要饲喂少量进行奖励饲喂,来剌激蜂王产卵。要稀稠饲料饲喂,即1份蜜加1份开水或1份白砂糖加2份水,搅拌化开。
C.蜜粉混合饲喂:在生产王浆和造脾时,需用10份蜜溶在10份开水中,放温后加1份花粉混合。来饲喂蜂群,促进蜜蜂多分泌王浆和加速蜂群造脾。
2.喂花粉
在花粉源丰富时,可从蜂群中提出花粉脾,集中起来放在少数蜂群的继箱中保存。
B.花粉糖饼:4千克花粉加75千克浓糖浆混合均匀,制成糖饼摊放在蜂群的框梁上,花粉糖饼上盖一张塑料薄膜即可,每次喂100-300克,以一星期食完为度。
3.喂水
水是维持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早春和夏天干燥时期,更需要给蜂群喂水。在蜂场设置饮水器,也可巢门式喂水器从巢门喂水。喂水时可加01%左右的食盐更好。
六.人工养王
人 工养王有利于培育种王,可以准确地掌握蜂王出房日期,避免自然分蜂。
1.人工育王的用具
蜡碗棒(蘸蜡碗的模子)是用木纹较细木棒制成,长100毫米,蘸蜡碗一端十分园滑,距端部10毫米处直径8-9毫米。蜡碗棒可蘸出蜡碗,蜡碗是育王的台基。育王框是安放王台的框子,可用标准巢框改制成宽度相等,为13毫米左右。框内等距离地横着安装3条宽10毫米的板条。移虫针是用来将小幼虫移植到王台碗内的工具,可用粗铜丝或鹅毛管自制,一头呈薄的尖舌状,另一头呈匙状。带弹簧的移虫针使用方便。此外还要准备毛巾、面盆、蜂王浆等。
2.移虫
在育王框上的每一蜡碗内,放上少量不很稠的蜂王浆,再取一框适龄的幼虫脾,抖去和扫净脾上的蜂,用移虫针伸到半园形幼虫背部,轻轻挑起,又轻轻把幼虫放到蜡碗的王浆上,每一碗都放上幼虫后,先放到无王群做接受,然后移到大群哺育。
3.移虫方式
单式移虫,是一次取24小时内的小幼虫而育成蜂王。为了提高蜂王的质量,要采取复式移虫。即是第一次取24小时外的大幼虫接受后,把大幼虫去掉换上24小时内的小幼虫而育成蜂王。
二次移虫后,经12天蜂王羽化出房,在蜂王出房前2天组织好交尾群,前1天将成熟的王台分配到交尾群内,蜂王交尾成功后,即育成一只新蜂王
由于水稻为风媒自花授粉植物,因此一般情况下,水稻不需要蜜蜂进行授粉,但是蜜蜂在水稻上采粉的过程中,难免会帮助水稻进行授粉。蜂群快速发展要点:1、温度控制在18℃左右。2、选择优质高产蜂王来代替旧王。3、保证蜂群内部有足够的食物,适当进行奖励饲喂,刺激蜂王多产卵。4、将多余巢脾抽出,保证蜂多于脾。
一、蜜蜂会给稻花授粉吗
1、蜜蜂与水稻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水稻不需要蜜蜂进行授粉(水稻有粉无蜜),因为水稻属于风媒自花授粉植物,仅仅只有3-5%左右的水稻需要异花授粉。但是在水稻扬花期间,蜜蜂会在水稻上采粉,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起到作为授粉者的作用。
2、蜜蜂授粉的影响
(1)目前在地球上,大约有80%的开花植物需要依靠昆虫进行授粉,其中有85%的开花植物依靠蜜蜂进行授粉,90%的果树依靠蜜蜂授粉。
(2)据研究标明,蜜蜂授粉可以大幅度提高作物产量(水稻增产25-71%,棉花增产38%,棉绒长度增加86%,油菜增长187-37%,出油率提高10%,向日葵增产272-34%,出仁率提高48%,苹果增产220%)。
二、一脾蜂如何快速发展
1、温度
温度在18℃左右时,蜂群繁殖壮大的速度相对比较快。
2、蜂王
如果想要蜂群发展速度快,就应当保证蜂王为优质的高产蜂王,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蜂群的发展速度,快速形成强群。
3、蜜粉
(1)保证蜂群内部有足够的食物,刺激蜂王的产卵积极性,加快蜂群的发展速度。
(2)适当进行奖励饲喂,促进蜂王多产卵,工蜂多采蜜。
4、蜂脾关系
在越冬期过后,蜂群群势削弱严重,通常为蜂少脾多,导致巢箱热量发散过快,不利于蜂群快速发展。因此最好是将多余的巢脾抽出,保证蜂多于脾,这样有利于蜂群保暖,工蜂护脾。
加脾的首要条件是外界有蜜粉源,如果外界没有蜜源的话,饲喂白糖也是可以的。还有一个条件就是蜂群的群势足够大,不然即便是加上脾蜂王也不会去产卵的,因为蜂群的群势不够大,即便是蜂王产卵了,也没有足够的工蜂去饲喂,所以要看蜂群的群势和外界蜜源情况来决定是否适合加脾。
内部斗争、农药中毒、疫病、外群入侵都有可能,历史上也有蜂群消亡事件。
消亡之谜破解
自然因素的影响会导致互相残杀?
我国是世界第一养蜂大国,养蜂历史悠久,目前国内养的东北黑蜂(俗称北方黑蜂)是于20世纪初由俄罗斯远东地区引入饶河,它是西蜂的变种,主要生活在我国东北黑蜂自然保护区。
再后来就不断有不同种群的蜂引入国内,目前我国饲养的蜜蜂除了东北黑蜂外,还有东方蜜蜂,也就是中华蜜蜂;另外一种就是引进的西方蜜蜂,其代表种叫意大利蜜蜂,简称意蜂。
文献中曾有这样的记载,上个世纪70年代我国某地114群蜂飞逃后厮杀而大量死亡,仅剩下大约一两群蜜蜂。但科学家认为,只有在对蜂群极为不利的内外因素条件下才有可能发生这种情况。
中华蜜蜂习性比较温和,随着环境气温的升高,在野外蜂场,蜂箱周围的植物都无精打采地低下了头,而这时每个蜂群的巢门口都会出现迅速扇动翅膀的工蜂。
专家解释说,当温度在25℃以上时,工蜂会出来自动扇动翅膀,把风向蜂巢内吹入,以维持蜂巢33℃-36℃较为恒定的温度,而这种迅速扇动翅膀的行为往往会引起其它蜂种的攻击。
前些年,在一次考察工作中,我国科学家注意到北京西南深山区的一片饲养地,这里的自然条件比较复杂,有人提出,不同种群之间的蚂蚁碰到以后会自相残杀,会不会因为自然因素的影响造成蜂群之间互相残杀呢?
是不是它杀?
在北京一地的养蜂农民反映,有一种叫“花葫芦”的胡蜂是中蜂的天敌。这是一种捕食性昆虫,个体很大,对人也有一定的攻击性。
调查人员和蜂农一起多次观察胡蜂对中蜂的危害情况,他们发现胡蜂一般捕食飞行的中蜂,一旦胡蜂来到中蜂蜂巢门口的时候,中蜂就会排成一排,发出“嗡嗡”的声响,向胡蜂示威,不让其进来。可是甜蜜的诱惑,使得胡蜂孤注一掷,依仗着比中蜂大几倍的身躯,经过激战,冲进中蜂蜂巢。
可进了蜂巢以后,胡蜂立即被几十只中蜂围成一团,尽管胡蜂很厉害,但也抵不住中蜂群起而攻之,经过一段时间,这个特别的集体就把胡蜂消灭了。当调查人员扒开蜂团,胡蜂已经死在里头了,但同时也有不少数目的中蜂因此而死亡。
难道是病害?
养蜂业里面有个最大的病害就是蜂螨,许多蜂种因为受到这种螨的寄生,使蜂群遭受到严重损失。蜂螨会引起蜜蜂的大量死亡,有时甚至达到百分之七八十的死亡率,以至于使整个蜂群毁灭掉。会不会是中蜂工蜂采蜜时把蜂螨带回传染给了整个蜂群,而导致蜂群灭亡呢?
为了详细观察蜂螨对中蜂的危害,科研人员把蜂螨带到实验室。他们把蜂螨一放到中蜂身上,中蜂就抖动得很厉害,抖动很长时间以后,引起了周围其它工蜂的注意,别的工蜂就爬到它的身上去,不久就把蜂螨叼走了。
通过科研人员深入研究和观察,发现只有中蜂有这种特性,像这样个体之间利用声波来传递不同的信号,求伙伴来帮忙的现象,在我们国家还是首次发现。
这一观察结果发表以后,引起了国内同行的关注。同时为中华蜜蜂的研究提供更进一步的帮助。很多人看到,中华蜜蜂的这种特性,是世界上其它蜂种所不具备的,既然中蜂不会受到蜂螨的危害,蜂王也就更不会受到蜂螨的侵袭。
意大利蜂做了“内奸”。
正当调查人员一筹莫展的时候,他们在偶然的一次为死亡的中蜂蜂王做“尸体解剖”时意外发现了线索,蜂王的身体上有类似蜜蜂蜇刺样的钩状物,这个钩状物又与中华蜜蜂的蜇刺有很大区别。
在农科院蜜蜂所,科研人员将不同蜂种的蜇刺进行比较,发现蜂王身体上的蜇刺是意大利蜂的。这一结果使他们十分意外。
意大利蜂是我国引进的外来蜂种,个体大、产蜜量高,令科研人员不解的是,不同蜂种要进入对方的蜂巢几乎是不可能的。科学家们对意蜂是如何进入中蜂蜂巢这个谜进行了破解,他们和当地蜂农在野外的饲养场,设置了半透明的蜂箱,隔一段时间就进行一次观察。
经过许多天的观察,他们终于捕捉到意大利蜂进入中蜂蜂巢的情况。本来种群之间,每个蜂群都能保卫自己的家园,如果别的蜂群来的话,肯定会打架,可是意大利蜂到了中蜂蜂巢的门口,先振动翅膀,中蜂就让它进去了,进入蜂巢后还得到相当于同伴的待遇并得到饲喂,说明中蜂对意大利蜂没有抵抗能力。
通过长期观察,发现意大利蜂翅膀振动的频率,与中蜂的雄蜂翅膀振动的频率有点相似,既然振动频率一样,这种蜂群之间的信息交流就可以建立了。所以中蜂就误认为它是雄蜂了,由于不同种群之间毕竟不能共存,意大利蜂杀死中蜂蜂王也就不可避免。
一个蜂群只有一个蜂王,而失去它,可以说是该蜂群最大的灾难了,蜂王的死会造成蜂群的灭绝。
蜂王之死的原因逐渐清晰起来,调查使科研人员发现,如果一个地方混养两个不同蜂种,就很容易把本地中蜂蜂群消灭,外来物种的引入对中蜂是最大的威胁。
谜团终于被解开了,中国农科院蜜蜂所研究员彭文军告诉记者,就是这种目前国内繁殖的意大利等国的“洋蜂”,对中华蜜蜂有着很强的攻击力。这些蜂种繁殖量大、个头大,弱小的中华蜜蜂常常被这些“洋蜂”杀死。
由于这些“洋蜂”的嗅觉、吻与我国很多树种不相配,因此不能给这些植物授粉,这将导致这些植物种类的减少甚至灭绝,最终破坏整个生态体系。因此,拯救和保护中华蜜蜂已经刻不容缓。
封闭中华蜜蜂保护区。
当地政府与村民共同讨论中蜂保护措施,最后大家达成共识,将意大利蜂群迁出距离中蜂饲养地5公里以外的地方,在当地建立起一个相对封闭的中华蜜蜂保护区。为使这一中国特有的中华蜜蜂蜂种不会灭绝,科学家和当地群众一起开始寻找野蜂的工作。
寻找野生的品种,是为了保持它的野生习性。在保护野生中蜂品种的同时,科学家和蜂农又加紧了中蜂育王工作,在他们的努力下,中蜂蜂群的数量逐步增加。
在科研人员和当地政府的努力下,经过许多积极有效的保护措施,这里的中华蜜蜂从原有的30多群,已发展到目前的100多群,它们给花授粉,与周围的植物亲密接触,共同维系大自然的平衡。
[编辑本段]中华蜜蜂饲养管理要点
中蜂饲养管理技术虽然与西蜂饲养管理有许多相同之处,但由于中蜂有其特有生活习性,在饲养管理方法上,必须更适应中蜂的某些生活习性才能收到良好效果。否则会造成不应有的麻烦,甚至会造成损失。
1、中蜂放蜂场地的选择
中蜂放蜂场地应选择在远离工厂、矿山、公路等僻静的山坡、半山坡以及林木边沿、避开人畜骚扰或振动干扰,蜂场附近要有充足而清洁的水源。中蜂对大宗蜜源要求并不十分严格,但对蜜粉植物种类要求较多,蜜源花期连续,没有太长的断蜜期,由于中蜂善于利用零星蜜源,外界零星蜜粉不断,避免引发盗蜂,便于管理。
2、中蜂蜂群的摆放
由于中蜂驯养时间短,野性较强,定向能力较差,容易迷巢,因此摆放中蜂 就不能象摆放西蜂那样成行、整齐而紧密、方向一致。摆放中蜂群,群间距离要远些,前后交错,巢门方向不求一致,避免群间蜜蜂相互错投,造成相互斗杀。特别交尾群,更要加大大群之间的距离,防止处女王投错被杀。各箱体应用木桩垫起,防止蚂蚁对中蜂群的侵扰,造成逃蜂。
3、防止异味接触
中蜂嗅觉灵敏,对异味反应很敏感。饲养中蜂的蜂箱最好是用西蜂用过的蜂箱。或选择无异味的木料做成的新蜂箱,新蜂箱在使用之前,先涂上少量的蜂蜡,消除木质气味,利于中蜂接受,防止飞逃。不用味重的药物防治蜂病,蜂箱、蜂具消毒后,必须彻底消除异味后方可重新使用,蜂箱尽量采用灼烧方法进行消毒,防止异味刺激蜜蜂而造成逃群。
4、中蜂群管理
中蜂嗅觉灵敏,盗性较强,防止盗蜂是管理中蜂的一项主要工作,应随时加以注意。最好在巢门闸板上分两排打6—8个小孔,孔径5—55mm。在饲养过程中,根据群势变化开放或堵塞小孔数。箱缝用塑料胶带封严。
中蜂叩旧脾的习性是与其对巢虫(蜡螟)抵御能力差有关,饲养中蜂要勤造新脾更换旧脾,换出来的旧脾除保存少量采蜜期使用外,其余应及时淘汰化蜡,防止蜡螟卵虫带入蜂群,加高箱底与巢脾下梁间的距离,至少要有40毫米的间距。或者采用活底蜂箱,以便随时清除箱底上的蜡屑,以防蜡螟产卵。
野生中蜂的蜂巢是:中心部位多为蛹脾,蛹脾外边是虫脾,虫脾外边是卵虫脾,卵虫脾外边是未造完整的新脾。整个蜂脾呈半球形各脾上部都有较大范围蜜粉圈,子圈均在各脾下部。因此管理中蜂不必过分强调调脾,繁殖期内尽量减少开箱次数,以免扰乱蜂群的正常生活秩序。
分蜂季节适当增加检查次数。中蜂分蜂群出飞时间早,蜂王在王台里产卵后不等王台封盖,随时都有可能出飞。发现蜂群怠工等分蜂预兆时,采取人工分蜂加于消除。蜜源开花前,多次毁台维持强群群势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为提高采蜜量,流蜜初期可以合并蜂群或者调动外勤蜂组织强群采蜜。在采蜜期多造新脾。
5、中蜂越冬
为适应中蜂结团在巢脾下部、结团紧密这一生活习性。越冬蜂巢的布置应是:中心部2—3脾上部有蜜下部空房的半蜜脾或者少半蜜脾,外边各放一快张下部有少量空房的大蜜脾。因为中蜂为保持结团的紧密,往往要叩掉巢脾下部的大片巢脾。如果都是蜜房,蜜蜂在叩脾过程中就大量吃蜜,吃蜜太多,积粪过多,越冬后期下痢,将会造成严重损失。
总之中蜂群的管理,应以适应中蜂的生活习性,才能取得良好效
1、春繁是全年养蜂的重点,而保温又是春繁的关键,实际上春繁前期各地气温普遍都较低,此时若保温不当轻者导致春繁失败,重者可能“春衰”甚至导致蜂群覆灭。
2、蜂排泄以后,为帮助蜂群在蜂巢中心维持较大面积适宜育虫的温度,通常采取紧脾缩巢的措施。在全面检查蜂群时,就将蜂巢布置好。一般做法是将蜜蜂护卫不严的空脾提出,有3框蜂以上的蜂群,使蜂多于脾1框,每个脾上约有蜜蜂3000只。还可将蜂路缩小到9毫米。由于蜜蜂密集,能更好地保持和调节巢内温度,蜂王产卵比较集中,子脾面积大,幼虫也得到较好的哺育,羽化的新蜂体质健康
3、不同生理状态的蜜蜂,要求生活在巢内不同的温度区。从事培育蜂子的青幼年蜂,需要生活在接近于34~35℃的温暖环境,而老年外勤蜂需要较低的温度。因此,在早春,将蜂巢分隔成暖区和冷区的分区管理比较适宜,即将2~3个适宜产卵的巢脾和蜂王用两块隔板隔在暖区,在一块隔板的外侧放一个蜜粉脾作为冷区,外侧再放一块隔板。在气温升高时,外勤蜂可以转移到冷区。老蜂生活在较低温度下,新陈代谢减弱,寿命可以延长。
4、蜂箱内部两侧空处,根据具体情况可加保温垫。箱上盖覆布,副盖上铺几张旧报纸,或保湿垫。箱外仍然按越冬时的包装包好。为了防止蜜蜂在无蜜粉源的低温下随意飞出,受冻死亡,可在蜂箱前斜着搭一块草帘或用木板_住阳光照射巢门。出现最早的粉源以后,就不再遮挡巢门。
5、已进入春繁期的蜂群,要覆盖塑料薄膜,覆盖方法,塑料薄膜是从蜂箱后面压入箱底,前面覆盖于巢门以下。白天揭开蜂箱前面,让蜜蜂活动,晚上放下覆盖巢门并用砖、石块压好。这种方法也可使用于下雨、刮风,蜜蜂停止飞行时的保温。
6、随着群势的增强、气温的升高与稳定,当巢门外面有许多蜜蜂振翅煽风时,外保温要逐步撤除,内保温也要随着蜂巢扩大逐步撤除。但在加继箱时,在继箱空隙处还应加草保温,待工蜂出房增多,蜜蜂密度增加后,再全部撤除。
7、也可以通过巢门调节控制蜂巢内温度,由于巢内外温差悬殊,冷空气容易从巢门进入,所以寒潮期间和低温的夜晚应缩小巢门,弱群的巢门夜晚宜全部关闭,到翌日清晨打开。平常保持7毫米高、20~30毫米宽,具体大小应以有利蜂群调节温度和进出方便为度。
8、保温是蜜蜂春繁的重点工作,尤其是气温不稳定的地区更为重要,否则不但越冬工蜂容易被冻死,而且巢内的子脾也容易受冻,另外昼夜温差较大的地区也要注意保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