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蜂王的蜂群在几个小时后就会变得焦躁不安、杂乱无章。大约20天后,工蜂会取代失去的蜂王产卵,但只会产生小型雄蜂,因此蜂群有被消灭的危险。
扩展信息
一、群居昆虫
蜜蜂是典型的群居昆虫,蜂群一般由一只蜂王、少数雄蜂、数万只工蜂组成,三型蜂(蜂王、工蜂、雄蜂)在离开群体后都无法单独生存,且在群体中缺少任何一种蜂型都无法正常发展,缺少蜂王时群体因无法及时补充新工蜂而逐渐消亡,缺少雄蜂时处女王因无法正常交尾而不能产受精卵培育工蜂,缺少工蜂时群体会因缺少物质基础而死亡。
二、变态发育
蜜蜂是完全变态发育昆虫,三型蜂都要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且每个阶段的形态特征也各不相同,其中蜂王和工蜂都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雄蜂是由未受精卵发育而成的,导致蜂王和工蜂最终有明显差异仅仅是因为幼虫期食物不同而已(蜂王终生吃蜂王浆,工蜂只在幼虫期前三天能吃蜂王浆,之后吃普通的花蜜、花粉等)。
三、分工协作
蜜蜂是高度社会化昆虫,三型蜂都有明确的分工且因分工不同而在形态结构上表现出许多特化现象,蜂王在蜂群中负责产卵并通过分泌“蜂王信息素”维持秩序,雄蜂的其它功能完全退化,专司与处女蜂王交尾,工蜂负责群体中的劳作如采集、饲喂、清理、守卫等,同时根据年龄可分为保育蜂、筑巢蜂和采蜜蜂三个生理上不同的工蜂群。
四、以花为食
蜜蜂完全以花为生,对于其食物可以划分成两类,其一是采集的花蜜及花粉等,其二是青壮年蜜蜂食用花粉后分泌的蜂王浆,但总的说来离不开花,在外界蜜源植物开花时工蜂会采前往集蜜粉,采集回来的蜜粉一部分会当作食物消耗掉,另一部分会酿制成蜂蜜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而养蜂生产中取的蜂蜜就是蜜蜂采集蜜粉酿制而成的。
五、泌蜡筑巢
蜜蜂以自身分泌的蜡作脾筑巢,蜂巢是蜂群储备食物和繁殖后代的处所,由数块巢脾构成,各巢脾在蜂巢内的空间相互平行悬挂并与地面垂直,巢脾的间距称之为蜂路,每张巢脾由一系列紧密排列的六角柱体蜂室所组成(即鼎鼎大名的蜂窝结构),根据用途不同可分为工蜂房(用以培育工蜂)、雄蜂房(用以培育雄蜂)和王台(用以培育蜂王)。
六、生命规律
蜜蜂因蜂种及蜂型不同其生命规律有差异,一般情况下蜂王从卵到成蜂需要14~16天左右,寿命4~5年,雄蜂从卵到成蜂需要24天左右,平均寿命约3个月(交尾后便会死亡),工蜂从卵到成蜂需要14~16天左右,寿命与工作强度、蜂群群势有很大的关系,在工作强度较大的采蜜期寿命最短只有28天左右,而在越冬期寿命最长能达到6个月左右。
一、收蜂技术
收蜂是养蜂必不可少的技术之一,在养蜂生产中经常需要用到,尤其是发展中蜂养殖时更为重要,事实上很多人饲养中蜂都是从收捕野生中蜂群开始的,而大多数野生中蜂群都筑巢在树洞、石洞等隐蔽的地方,这就需要养蜂人能将其收捕回来,同时在蜂群自然分蜂时也要求养蜂人能将分出去的蜂群收回来。
二、分蜂技术
分蜂是蜜蜂扩大种群数量的方式,大致可以分为自然分蜂和人工分蜂两种,小规模中蜂养殖一般是让蜂群自然分蜂,意蜂养殖和大规模中蜂养殖多采用人工分蜂,采用自然分蜂时养蜂人要知晓分蜂的大致时间也便及时收捕分蜂群,而人工分蜂则需要养蜂人具备一定的分蜂技术,否则极有可能导致分蜂失败。
三、并群技术
并群是指将两群或多群并成一群,在养蜂生产中很多情况都需要用到并群技术,比如当某群蜂过于弱小时通过并群可以将其合并到其他相对弱小的蜂群中从而可以得到一个较强的蜂群,又如在组建双王群时也可以通过并群来实现,再如当某群蜂失王后又暂时没有新蜂王或王台时也可以将其并入到有王群中。
四介王技术
介王是指为无王群介绍一只新王,蜂王是蜂群的主要繁殖者,对蜂群的发展至关重要,虽然在养蜂生产中蜂王常常受到养蜂人的重点保护,但仍难免会出现意外失王的情况,此时便需要用到介王技术为失王的蜂群重新介绍一只新蜂王,同时养蜂场在引入其他蜂王时也需要用到介王技术将其介绍到蜂群中。
五育王技术
育王指养蜂生产中人工培育新王,蜂王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蜂群的发展,因此有一定规模的养蜂场一般会定期更换蜂王,此时便需要通过人工育王技术来培育大量的蜂王,同时在养蜂生产中也可以通过人工育王来进行定向选择,保留哪些具有优良遗传特性的蜂种,淘汰哪些有着这样那样缺陷的蜂种。
六防病技术
蜜蜂的疾病虽然相对来说比较少,但一旦发病处理起来则极为麻烦,稍不留神便可能导致全群覆灭甚至波及全场,很多养蜂新手对蜂病防治不注意导致蜜蜂整箱整箱的死亡,从而造成极大的损失,同时蜜蜂在自然界的天敌也非常多,其中最为常见的便是胡蜂(马蜂),几只金环胡蜂便能够毁灭一个蜂群
因为冬天外部温度低,巢箱内温度高,提脾看会导致箱内温度发生波动,影响蜜蜂生长。
蜂群越冬,有两个温度,即蜂团外表温度和蜂团中心温度,正常越冬蜂团外表温度6一10,中心温度14一25,总是拿蜂脾出来看,其两个温度都会随着外界的气流交换而波动。
所以冬季蜂群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老是把蜂脾拿出来的。
扩展资料:
冬季养蜂注意事项:
1、保温处理
冬季气温较低,且昼夜温差较大,低温会直接将蜜蜂冻死,还会影响到蜂群的摄食和活动力,在低温条件下,蜜蜂会通过大量的摄食来提高体温以抵御严寒,会造成饲料的大量消耗,所以冬季做好保温措施极为重要。另外冬季蜂场要远离蜜源,以免蜜蜂采蜜时直接冻死。
2、充足的饲料
冬季蜜源稀少,蜜蜂食物得不到补充,会消耗大量的储备蜜源,这时就需要人工补饲,一般选择优质而不结晶的饲料,加入一些防病的药物,用来预防病害,可用蜂蜜搭配白糖熬制糖浆做饲料,饲料要保持干净清洁,严防油类等混合。
-养蜂
气温在14℃时,意蜂就会出现僵硬的状态,一般在气温降至14℃时就需要将意蜂关王越冬。意蜂属于外来品种,体内气温调节功能还不够完善,一般在冬季不会出来活动,生产效率也会大幅度降低,日期在越冬期来临的前21天,如未及时关王停产,会浪费蜂群的实力。
一、意蜂多少度关王越冬
1、一般在气温低至14摄氏度时,就需要将意蜂关王越冬,经试验表明,意蜂在气温14摄氏度时就会出现僵硬的状态。
2、意蜂关王越冬时期一般在越冬期来临前的21天,在北方越冬期长达3-5个月,在南方较湿热,越冬期一般只有1-2个月。
3、气温骤降时,需要及时进行关王越冬,未及时操作,会导致浪费蜂群的生产实力,蜂王产的卵的孵化率也会大幅度降低,。
4、在关王停产后大约20天左右,可以对蜂巢进行除螨,这时除螨效果是最显著的,来年能保证蜂群的健康基础。
5、蜂王需要关在蜂群聚集的地方,一般在巢脾中间,周围需要有工蜂围绕保护。
6、在越冬期过完后,需要及时将蜂王防出,放出时无需过度保温,避免蜂王过量产卵。
二、意蜂和中蜂的区别
1、产地:中蜂是我国的国产的土蜂,全名为中华蜜蜂,意蜂是我国由意大利引进的蜜蜂品种。
2、产量:中蜂每箱蜜粉平均年产在5-15斤,意蜂每箱蜜蜂年产量在100斤左右。
3、蜜源:中蜂采蜜范围广泛,对于各种花源都可进行采蜜,意蜂只采集蜜源较大的花朵。
4、产蜜方式:中蜂采蜜能力较弱,一年只能取两次蜜,一般为自然成熟的封盖蜜,意蜂采蜜能力强,在大蜜流时期几天就能采蜜一次。
5、市场价值:中蜂产出的蜜在市面占据的份额在10%左右,意蜂产出的蜂蜜占据90%的蜂蜜市场。
6、养殖方法:中蜂养殖基本不进行管理,遵循自然生存的方法,意蜂无法在野外独自生活,需要人工进行饲养管理。
7、体型:中蜂体积较小,吃食也较少,意蜂体积在中蜂的15倍左右,饲料吃食能力较强。
补饲在蜜源不足时进行人工喂养。方法包括补充蜂蜜。可以用蜂蜜和温水稀释20%水晶蜂蜜需要溶于水。稀释后,蜂蜜可以通过灌脾或倒框喂食器喂给蜜蜂。补充糖浆。这种糖浆由白糖和50%的水制成,通过加热完全溶解,然后冷却到轻微的温度。糖浆中最好加入01柠檬酸,以利于消化吸收。红糖此时不宜使用。奖励饲养:在蜂群繁殖期和产蜂期进行人工饲养。一般给予少量60%的蜂蜜溶液或50%的糖浆,早春隔天一次,然后用量增加,从蜂蜜流期前40天开始,一直到从外面收集到大量的蜜粉,每天一次即可。每箱蜜蜂每次将获得50,100克糖浆的奖励。
喂养花粉:目的是补充蛋白质饲料。在越冬后期和早春,前一年秋季保存的花粉也可以用黄豆粉代替。加料方法如下:液体进料。向花粉中加入糖浆10次,煮沸,冷却,放入喂食器中喂食。在花粉或代花粉中加入等量的蜂蜜或糖浆,搅拌均匀,做成蛋糕,用塑料纸包好,两头打开,放在框架梁上让蜜蜂吃。这种方法常用于冷流。给水和盐:一般来说,每个菌落每天需要收集200,300毫升的水。给喂食器装满水,或者在纱布盖上放一块湿毛巾,自己收集水、盐。向糖浆中加入盐。春季管理:促进蜜蜂飞行和排泄。需要有足够的蜜粉源或奖励喂食。
并及时打开盖子保温,使其飞出巢外排泄。蜂窝的保温。排泄后进入繁殖期,必须采用人工保温。收紧蜂箱,聚集人群。很多群体都是在同一个盒子里养的,盒子内外保暖到北方4月份。流蜜期管理:前期调整组织采蜜小组。保持在一个强大的群体中采集蜂蜜。为了控制蜂王产卵,可以通过隔板将蜂王限制在巢箱的一个区域或巢箱内。采蜜组可在流蜜期前5天放出蜂王和12只脾蜂,第二天用成熟的蜂王期引诱采蜜组,可大大增加产蜜量。重视小组管理。对于那些不能采蜜的弱势群体,要创造条件,促进群体潜能的快速发展。在适当采蜜的前提下,要特别注意繁殖,以补充群体潜力。
秋季管理:培养新王,更换老劣王。培育适龄越冬蜂。适龄越冬蜂,是指越冬前出笼,只进行过两三次排泄和飞行,没有做过取食和采集工作,没有分泌过蜂王浆的幼蜂。为使越冬蜂安全越冬,需控制流蜜期后出生的幼蜂的出生,以保持谭蜂的群体潜力。控制方法是在流蜜期的某个时间强制蜂王停止产卵。在适当的时候早点休息。在培育越冬蜂后期,用蜜粉压脾,灌蜜23次,使蜂王停止生产。与此同时,蜂群被转移到了一个寒冷的地方,蜜蜂的路径增加了一倍。从蜂箱中提取花粉脾,取出保温材料,这样种子就可以早期破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