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榨米粉有两种吃法:
1是把米粉放入大碗中,在粉面上铺上一层碎猪肉,加进特制酱油膏、盐、熟豆芽、酸菜、生葱各适量,倒入滚热的骨头汤即成,这种叫汤榨粉;
2是干捞,不加入骨头汤,用由酱油膏、酸醋、盐、味精等多种调味料熬成的卤汁淋入粉内,加上叉烧肉片、豆芽、酸菜、熟韭菜一起拌匀,就成为清凉爽口,适宜夏季食用的叉烧干捞榨米粉。
生榨米粉
用米浆压出细细的米粉,在沸水里煮熟,捞出来浇上骨头汤,再放上肉末、香油、大头菜粒、油豆腐丝,就是一碗香喷喷的生榨米粉啦!我喜欢再加点紫苏和辣椒,一下子馋虫就被勾起来啦!
蕉叶糍粑
就是用芭蕉叶裹着的糍粑,有芝麻馅儿和花生馅儿两种。芭蕉叶可以让糍粑有一种别样的清甜味。小时候奶奶是在过节的时候才会包这种糍粑,特别好吃。
五色糯米
五色糯米一看就非常漂亮,但是其中最好吃的是黄糯米和黑糯米。我们家的黄糯米是采的一种花来浸泡的,这种花闻起来香香甜甜的。我特意去百度了一下,叫密蒙花。所以黄糯米是香甜味的。黑糯米是枫叶浸泡出来的,是香咸味,我可以吃一大团。一般是清明节或端午节可以吃到五色糯米。
竹叶灰水粽
这种粽子做起来比较麻烦。这是先把一种特有植物烧出来的草灰,装水烧开,再用这种静置过滤后的草灰水浸泡出来的糯米包的成粽子。粽子外面裹的是竹子叶。竹子叶有一种冷冽的香,这种粽子就是在夏日里吃着清凉去火的。灰水棕蘸蜂蜜或白糖都好吃。
箬叶四角肉粽
箬叶包出的肉粽跟其他的粽子又不太一样,有一种很香浓的肉香和米香混合的味道,老远就可以闻到。比较讲究的是,粽子外面的绳子是用芭蕉树的树皮煮熟了做成的蕉麻缠的,光是做蕉麻就很繁琐,所以这种粽子一般是春节的时候,才能吃到。另外,也因为天冷容易饿,吃肉粽比较解馋,这都是老祖宗的智慧。
一种喜欢长在松针下的蘑菇
我叫不出来它的名字,只知道下雨过后,松针底下可以采到这种菌菇,暂且叫它“松树菇”吧。即使我吃过城市里卖的各种菌菇,但是我还是觉得这种松树菇的滋味是最鲜美的。之前老家的伯伯上山偶然采到一些。
以前家里的老奶奶爱张罗这些吃食,但是现在不怎么能吃到了,即使能吃到,也不是小时候的味道啦,真是让人怀念呀!
生榨米粉是一种传统的食品制作方法,用于制作米粉。首先,将新鲜的大米浸泡数小时,然后经过洗净和沥干的步骤。接下来,将米浸泡在适量的水中,使用传统石磨磨碎,直至获得细腻的米浆。将米浆过滤,去除杂质,然后将过滤后的浆液倒入锅中煮沸,搅拌以防止结块。最后,将煮熟的米浆冷却,并通过布袋进行二次过滤,使其成为光滑细腻的生榨米粉。
香料:
八角60克,桂皮50克,干草45克,陈皮50克,鲜姜200克,香茅草75克,蛤蚧1对,丁香10克,草果30克,小茴35克,花椒25克,花旗参30克,党参15克,阴阳贝[中药店有售]25克,罗汉果4个,枸杞20克,红枣50克,干葱头100克,生姜30克。
汤料:
老母鸡2只,老鸦1只,猪棒子骨3000克,桂圆[带壳]300克,化猪油500克,芹菜300克,香菜50克,青,红椒各75克。
调料:
精盐250克,生抽1500克,老抽500克,糖色150克,料酒200克,鱼露50克,冰糖100克,味精75克,鸡精25克。
制法:
(1)老母鸡,老鸦治净[鸡,鸭杂另做它用],棒子骨敲破,一起放入汤锅中,再放入磕破的桂圆掺入清水约20公斤:用大火烧开后,撇净浮沫,转用中火熬成一锅原汤,捞出老母鸡,鸭子,棒子骨待用。
(2)原汤倒入卤水锅中,另将八角,桂皮,干草,陈皮,哈蚧,丁香,草果,小茴,花椒,花旗参,党参,阴阳贝,枸杞等用纱布包成香料包,放入卤锅中,再放入鲜南姜,香茅草,磕破的罗汉果,红枣,干葱头,拍破的生姜,调入精盐,生抽,老抽,糖色,料酒,鱼露,冰糖等,然后上火熬约1小时,待充分入味后,调入味精,鸡精,即成卤水。
(3)先把要卤制的原料治净,经过初步处理后,放入卤水锅中,另将芹菜切段,香菜切节,青红椒去籽切块,一起和化猪油放入炒锅中炒想后,起锅倒入卤水锅中,然后端卤水锅上火,直接将锅中原料卤熟即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