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糖蜜的营养及在饲料中的应用:
1、大豆蛋白是目前世界上生物价值最高的蛋白质。富含谷氨酰胺,支链氨基酸,辅酶等多种氨基酸成分,容易被机体吸收。具体促进动物免疫系统,抑制致病菌生长,促进铁质吸收等作用。
2、大豆低聚糖可改善机体内微生态环境,有利于双歧杆菌和其他有益菌的增殖,经代谢产生有机酸使肠内PH值降低,抑制肠内沙门氏菌和腐败菌的生长,调节胃肠功能,抑制肠内腐败物质,并增加微生物合成,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3、大豆异黄铜具有与雌激素类似的分子结构,作用只有雌激素的百份之一至千份之一,可以与雌体内的雌激素竞争性结合雌激素受体,发挥弱雌激素效应,具有双向调节雌激素水平的作用。同时,大豆异黄铜是一种植物多酚,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可以清除机体内多余的自由基,发挥抗氧化作用。应用大豆异黄铜可提高饲料转化率,促进动物生长,提高家畜产蛋性能,提高秘乳性能,促进生殖系统发育,提高繁殖能力,增强动物免疫能力。
4、大豆糖蜜中的蔗糖和单糖是极易被动物吸收的能量源,可代替一部分原料如玉米、高粱、小麦、次粉、白糖、糖蜜等,并以其极佳的适口性、诱食性使动物产生愉悦,促进动物的采食。
5、大豆浓缩糖蜜可降低饲料生产过程中的粉尘,减少饲料分离现象,提高饲料混合均匀度,改善饲料外观并有助于制粒。
6、添加量:少量添加既有正向效果。家禽饲料中添加5-10%;奶牛饲料中添加10-20%;鱼饲料中添加3-5%;猪饲料中添加3-5%
附检测结果(g/100g):
天门冬氨酸0711 苏氨酸0165 丝氨酸0159 谷氨酸0844
甘氨酸0213 丙氨酸0255 蛋氨酸0031 异亮氨酸0146
亮氨酸0199 酪氨酸0043 苯丙氨酸0205 赖氨酸0172
组氨酸0175 精氨酸0337 脯氨酸0191 色氨酸0038
半胱氨酸0041 NH3 0105 颉氨酸0345 总氨基酸4375
粗蛋白601 粗脂肪362 粗灰分746 水分384
钙00055 铁00004 钾355 磷021
果糖077 蔗糖1627 棉子糖262 水苏糖802
阿拉伯糖024
蜂蜜是蜜蜂采集植物花蜜腺的花蜜或花外蜜腺的分泌液,混合蜜蜂酶液经过充分酿造而成贮藏在巢脾内的甜物质。
蜂蜜是蜜蜂的主要产品是一种甜而有粘性的、透明或半透明的液体。蜂蜜主要来源于花蜜,其次是甘露和蜜露。花蜜是植物花内蜜腺的分泌物,甘露是蚜虫、叶蝉等的排泄物蜜露是植物花外安腺的分泌物、蜜蜂用舌管吸取植物的蜜腺、树液或蚜虫、叶蝉的蜜管所分泌的甜对,经蜜蜂的口器混以唾液并暂时贮于安囊中,归巢后,吐上在巢房,经过反复酿造而成。
蜂蜜是蜜蜂蜜用舌吸管从源植物的花器、蜜腺中吸取花蜜,带回蜂箱后,从蜜囊中将花蜜吐入蜂巢中,再通过蜜蜂反复吸入吐出,将混有蜜囊分泌的转化酶的花蜜储藏在巢中。在酶的作用下花蜜中的多糖被分解为葡萄糖和果糖,水分减少到20%左右,成熟蜂蜜基本形成,至此人们可以利用摇蜜机的离心作用获得成品原质蜂蜜,从食品学角度而言,蜂蜜属植物性食品。
蜂蜜的物理性状:纯正优质的新鲜成熟的蜂蜜,是粘稠、透明或半透明的胶状液体味甜,具有较浓郁的香味、质量较次的蜂蜜常常带有苦味、涩味、酸味或臭味、温度低于10℃以下或放置时间过长,容易转变为不同程度的结晶、蜜源种类不同,它们所表现的物理性状也有差别。
●1、什么是蜂蜜?
答:蜂蜜是蜜蜂采集植物的花蜜或分泌物,经过充分酿造而贮藏在巢脾内的甜物质。
● 2、蜂蜜的主要成份是什么?它与人体的健康有什么关系?
答:几千年来蜂蜜经久不衰,这与蜂蜜所具有的多种独特营养成分有关。蜂蜜主要成分有:
(1)可被人体直接吸收的葡萄糖和果糖,约65-80%;
(2)各种氨基酸,包括人体不能合成的8种必需氨基酸,约03%;
(3)与人体血清所含含量几乎相等的20余种矿物质,约006%;
(4)20余种促进人体生长和代谢的维生素;
(5)多种活性酶。
● 3、蜂蜜的医疗保健作用是什么?
答: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阐述蜂蜜为”清热也,补中也,解毒也,止痛也”。现代中医认为,蜂蜜主要能防治:
(1)胃肠道疾病:便秘、十二指肠溃疡、结肠炎、儿童痢疾等。
(2)神经系统疾病:失眠、头痛。
(3)感染性创伤、烧伤、冻伤。
(4)美容。
● 4、蜂蜜吃多了会引起肥胖症吗?
答:某些消费者认为蜂蜜富含糖份,吃多了会引起肥胖症,这实际上是把蜂蜜混同于一般的营养品。蜂蜜主要是葡萄糖和果糖组成,约占65-80%;而蔗糖的含量极少,不到5%。由于葡萄糖和果糖可被人体直接吸收,吸收过程不伴有脂肪沉淀,故不会引起肥胖。
● 5、结晶的蜂蜜是不是掺假或变质蜜?
答: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蜂蜜结晶是纯系物理现象,并非化学变化,因此对其营养成分和食用价值毫无影响,而且结晶蜜更便于贮存和运输。结晶的蜂蜜常使消费者认为是”糖蜜”,虽然可以通过高温加热破坏晶核的办法来防止蜂蜜的结晶,殊不知蜂蜜的营养成分已被破坏,已无活性物质!
但是市场上确实存在掺白糖的蜂蜜,区别的方法是白糖结晶粒坚硬,手捻不易融化;而蜂蜜结晶粒手捻易融化。
● 6、浅色蜜和深色蜜哪一种更好?
答:都好!蜂蜜的色泽与蜜蜂采集的蜜源种类直接相关,由不同蜜源植物花蜜酿制成的蜂蜜,色泽有明显的差别。有人认为蜜色越浅,质量越佳。确实洋槐蜜及有些浅色蜜气息清香,品质好。但龙眼蜜、党参蜜、枣花蜜同样也属于优等蜜。据营养学专家研究:深色蜜中的蛋白质、铁质的含量高于浅色蜜约50%,难怪英国人、德国人对深色蜜情有独钟了。
● 7、蜂蜜是天然食品及传统药品,请告知几种简单的服用方法?
答:(1)蜂蜜放在口里含服,可治疗咽喉炎,对工作劳累,熬夜之后的火气上升有奇效。
(2)调入各种饮料及食品中服用,香气淡雅,口感清甜,但要注意温度不宜超过60度。
(3)饮酒之后,含服浓蜂蜜,能加速酒精分解,消除酒后头痛,减少酒精对肝的损害。
(4)用蜂蜜涂唇,可防止烂嘴角;用蜂蜜做面膜,能使皮肤细腻、光洁、富有弹性。
(5)蜂蜜代替白糖来烧、烤的菜点,风味、色泽和营养俱佳,尤其烤鸡、烤鸭时用枣花蜜,其颜色金黄,风味独特,不妨一试。
(6)饭前半小时服用蜂蜜,可刺激胃酸的分泌,因此患萎缩性胃炎(缺乏胃酸),宜饭前服用;反之饭后二至三小时服用蜂蜜可抑制胃酸的分泌,患肥厚性胃炎(胃酸过多),宜饭后服用。
● 8、怎样鉴别蜂蜜的质量?
答:目前市场上常有假蜂蜜充斥,主要以高果葡糖浆制成的假蜂蜜为主,其色泽浅,极其澄清透明。但比起蜂蜜,其营养单一,不具维生素、氨基酸、矿物质和活性酶。消费者应选择专业店购买有质量保证的产品。消费者可通过以下方法简单鉴别蜂蜜的质量:
(1)口尝鼻嗅:消费者可在选购时口尝鼻嗅,观察蜂蜜是否有油味或异味,一般质量好的蜂蜜味甜且具有清淡的与花香一致的气息,如果香气太浓郁,则有可能掺入香精,质量差的蜂蜜则带有苦味、涩味、酸味甚至臭味。
(2)水分含量鉴别:质量好的蜂蜜含水量少,粘稠性大,用消毒玻棒将蜂蜜挑起,蜂蜜会成丝状,极为绵长。含水量高的蜂蜜感觉很稀。
● 9、什么是蜂王浆?
答:蜂王浆是青年工蜂在采食花粉和蜂蜜后,经体内生物加工,从头部王浆腺分泌出来的乳白或淡**的浆状物质,被用来饲喂蜂王和蜜蜂幼虫。只有在低温下生产、加工、贮存、运输的蜂王浆才能称为鲜蜂王浆。只有鲜蜂王浆,才保存了活性物质和营养价值。
● 10、什么是质量合格的蜂王浆?
答:只要符合我国的蜂王浆国家标准GB9697-88的蜂王浆,即为质量合格,可在国内外销售。但世界各国对蜂王浆的质量要求不太一样。比如日本侧重于以王浆酸(10-HDA)的含量判定蜂王浆质量的好坏;而欧美国家侧重于感官指标和水分。10-HDA确实是蜂王浆的重要成分,可用来衡量蜂王浆的真假;但10-HDA性质稳定,即使王浆变质了,其 10-HDA的含量几乎没有变化。所以,以10-HDA的含量衡量蜂王浆的质量是片面的、不科学的。我国的蜂王浆10-HDA的含量要求14%以上。优等蜂王浆色乳白,光泽明显,无杂质、气泡,香气浓、气味正,有明显的酸涩、带辛辣、回味略甜,不得有发酵、发臭等异味,水分为625--675%。
● 11、选择购买蜂王浆有哪些注意事项?
答:购买蜂王浆时,应选择具有三证(营业执政、卫生许可证、税务登记证)的正规商店或蜂产品专卖店,可保障产品质量。切记不可购买三无蜂王浆(无厂名厂址商标、无批准文号、无生产日期)。另外,目前市场存在一些蜂王浆出口厂商将淘汰下来的不合格品给商贩低价出售的现象,请顾客留意。
购买蜂王浆时,应口尝、鼻嗅。鲜蜂王浆的纯真口味是酸、涩、略带辛辣、回味略甜、余味悠长。鲜蜂王浆应有较浓的特别的清香,不得有其他异味。如果蜂王浆味道呈苦味、蜜味、牛奶味或闻起来有酒味、很浓的酸味,则说明蜂王浆已变质或掺假。
● 12、什么是蜂花粉?
答:花粉是植物雄性器官-雄蕊的花药产生的生殖细胞,它包含着孕育一个植物新生命所需的营养成分。蜂花粉则是蜜蜂从植物雄蕊上采集的花粉粒,经过蜜蜂向其中加入花蜜和唾液而形成的不规则扁圆形的团状物。
● 13、服用蜂花粉的方法有哪些?
答:由于蜂花粉来源于大自然,附有少许尘沙,请将花粉与蜂蜜以1:4的比例调和成花粉蜜并放置几天后服用,勿食沉在瓶底的尘沙。一般早晚空腹食用,每次5-10克左右,治疗剂量加倍。
注意事项:
(1)冲服花粉时,切不可用60℃以上的水。
(2)蜂花粉经过蜜蜂和人双重选择,安全无毒。但对于个别严重过敏反应,请停用或采用逐渐加大服用量的方法,另外饭后服用也可减少过敏的发生。
(3)花粉长期存放,应密封置于冰箱内。
(4)蜂花粉具有特殊的辛香味道,不太适口,所以服用花粉,贵在坚持!一旦坚持,必有收获!
● 14、蜂花粉的破壁的优缺点是什么?
答:由于花粉具有一层耐酸、耐碱、耐腐蚀的坚硬外壁,学术界曾认为蜂花粉只有破壁才能被吸收利用。但如今多项研究表明,蜂花粉作为食品不需破壁,因为花粉壁上存在萌发孔、萌发沟,在胃肠的酸性环境中和酶的作用下,花粉的营养成分能通过萌发孔、萌发沟渗透出来。花粉破壁后,反而更容易受到污染,不利于保存。不过花粉作化妆品原料必须破壁,因为皮肤没有消化能力。但是花粉用作进一步加工的原料时,必须破壁,才可保证花粉的营养成分均被提取出来。
● 15、影响蜂花粉质量的因素有哪些?
答:优质的蜂花粉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要新鲜,保证活性物质不受损失;二要细菌数在安全的范围内;三要不霉变。 花粉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很容易受潮和污染、发生霉变。蜂花粉必需经过科学的灭菌和低温干燥处理,才能保证服用安全性。未经灭菌的花粉不宜入口服用;未经干燥的花粉容易发霉变质。而为了保证新鲜,必须冷藏。
真假蜂蜜的鉴别方法大致分三类:
一:闻味 单花蜜有本植物特有的花香味,混合蜜有天然的花香味气息,假蜂蜜有的是蔗糖味,有的是香料味。
二:眼观
1看蜜的浓度,取一根筷子插入蜜中,垂直提起,浓度高的蜂蜜往下淌的慢,粘性大可拉丝,断后可收缩成蜜球,假蜂蜜或浓度低的蜂蜜则反之,即便能拉长丝,断丝也没弹性,不会收缩成蜜珠。
2可取一滴蜂蜜滴在报纸上,浓度高的纯蜂蜜是半球状,不易浸透报纸,浓度低的或假的蜂蜜容易浸透报纸。
3取一杯水,加入少许蜂蜜,真正的蜂蜜会很快沉入杯底,不易融化,用筷子慢慢搅动时,会有丝丝连连的现象,如果是假蜜,则很快就会溶到水里。
4看结晶,蜂蜜的结晶与其植物的种类和温度有关,一般纯天然的蜂蜜在13--14摄氏度时容易结晶,能够全部结晶的蜂蜜一般含水分低,浓度高,不容易变质,所以是优质蜜。结晶的纯的蜂蜜用手搓捻,手感细腻,无沙粒感,假的蜂蜜,不易结晶,或者沉淀一部分,沉淀物是硬的,不易搓碎。
三:口感,纯正天然的蜂蜜,味道甜润,略带微酸,口感绵软细腻,爽口柔和,喉感略带辣味,余味清香悠久,搀假的蜂蜜味虽甜,但夹杂着糖味或香料味道。喉感弱,而且余味淡薄短促。
总之,鉴定蜂蜜的真假,单用一种方法有可能出现某些误差,你可同时应用多种方法去鉴定一种蜂蜜,一般情况下,便可断定蜂蜜的真假。
市场上出售的蜂蜜可分为几十个种类,产地、颜色都不同。怎样才能买到真正的蜂蜜?这里我们教你识别的方法。
观:各种蜂蜜有固定的颜色,如椴树蜜为浅琥珀色,清澈半透明,向日葵蜜为琥珀色,杂花蜜的颜色不固定,一般为黄红色。
闻:真蜜甜香,假蜜无任何气味。掺有香料的蜜有异常香味。
尝:优质蜂蜜芳香甜润,入口后回味长。掺假的蜂蜜没有花香味,有的假蜜有熬糖味,细品有白糖水味。
化学检验:掺有淀粉的蜂蜜加入碘液颜色会变蓝,掺有饴糖的蜂蜜加入高浓度乙醇后出现白色絮状物,掺有其他杂质的蜂蜜,用烧红的铁丝插入蜜中,铁丝上附有粘物。
冷藏结晶检验:蜂蜜在4至14摄氏度的环境下保存一段时间后会变成固体,这是蜂蜜的一种物理现象,真蜂蜜的结晶体用筷子一扎一个眼,很柔软,假蜂蜜扎不动。真蜜用手捏,其结晶体很快溶化。假蜜有硌手的感觉,溶化慢或不溶化,真蜜结晶体用牙咬声音小,而假蜜结晶体则清脆响亮,倒出蜂蜜等它稍为凝固后如果是真的蜂蜜凝固后会形成如蜂巢状的六边形结构;假的没有。
根据使用目的,将EM原液按一定比例用水直接稀释,用于作物叶面喷施、农田浇灌、畜禽饮用、环境除臭等等(稀释比例请参照各领域应用方法)。注意:稀释用水最好是井水,如使用自来水,应放置一昼夜使氯气散发后使用(下同)。
2、制作活性液
将EM原液与等量糖蜜(可用红糖代替,下同),按10-50倍不同比例用水稀释后(糖蜜或红糖要先用热水溶化,下同),置于密封容器内厌氧发酵(环境温度20-35℃)。发酵过程中因产气而容器鼓胀,要及时放气。待PH降至35左右,并有醇香发酵酸味,表明发酵成功。活性液可与原液一样稀释后使用,但应在一个月内用完。
3、制作EM发酵饲料
每100份固体饲料(畜禽饲料、水产饲料等)使用EM原液01-03份,加等量糖蜜或红糖,用20-30份水稀释后均匀拌入固体饲料中,装入塑料袋或容器中密封发酵(温度20℃以上),待出现酒曲醇香气味,即发酵成功。注意:水份含量掌握在一捏成团、一触即散。水份过多易腐败,过少发酵不充分。密闭保存。可应用于畜禽及水产养殖。
4、制作EM堆肥
牛粪、猪粪等牲畜粪便掺入秸杆、稻壳、锯木屑等吸水材料后,按此方法可发酵制作堆肥。以牛粪为例:牛粪1000kg,秸秆粉或稻壳、木屑100kg,与牛粪混合均匀;EM原液2-3kg,糖蜜2-3kg,水20-30%(视干湿度增减水量),将EM原液与糖蜜溶于水,均匀喷洒在牛粪混合料上,边喷边翻,堆成高40CM、宽约100CM的粪堆后,覆盖上塑料膜,用草帘等适当遮光,中间适当翻堆一两次,等粪堆表面出现白色菌丝并有酒曲香味,即发酵成功。其他材料(豆粕、菜籽饼、酒糟等)亦可按此方法制作EM堆肥。
5、制作EM防虫液
将EM原液、糖蜜、食醋、白酒(30°以上)、清水按1∶1∶1∶1∶10的比例备料。将EM原液与糖蜜搅匀、装入容器盖紧,发酵2-3天,产气鼓胀后,开盖放气,加入与EM原液等量的食醋与白酒,搅匀盖紧,再发酵两周左右。其间,因产气而容器鼓胀时,要及时放气并立即盖紧,到气体不再产生、能闻到酸甜酯香味时,表明发酵成功。保持密闭,置阴凉干燥处,通常可保存6个月。
EM防虫液能增强植物新陈代谢,强化叶片保护膜的角质层,防止病原菌进入,其酯成分在草食害虫体内不分解,产生生理障碍致死,对线虫等多种害虫有显著效果。但应及早使用,贵在防,虫害大面积发生时用效果甚微。
酿制蜂蜜的原料主要来源于蜜粉源植物的花蜜或分泌物,蜜蜂在巢内缺蜜而外界又没有蜜源植物开花时,也常常采集甘露和蜜露,酿制成甘苦露蜜。采集活动地蜜蜂的本能,蜜蜂依靠采集活动获得生存所需要的食物。只要气候适宜,蜂群中专门从事探查工作的侦察蜂便积极出巢四方找蜜源,当发现吐香泌蜜的蜜源后,便通过口器吮吸花蜜装满蜜囊,匆匆赶回蜂巢告知工蜂,众工蜂按照侦察蜂指示的方向、位置前去采集。蜜蜂采集花蜜是通过特有的口器——吻,逐朵吮吸花蜜装进蜜囊,飞回到巢内,交给内勤蜂,供其进行加工酿造。 3、蜂蜜的酿造原理是怎样的?无论蜜蜂采集的的花蜜、蜜露或甘露,蜜蜂并不是简单地直接利用,而是有一个加工酿造过程,经过它们反复酿造,才能变为成熟的蜂蜜。酿蜜的原理,一方面是物理作用,即蒸发除去原料中的过多水分,使含水量从平均60%-75%降低到18%左右,形成一种质量的浓缩蜜液,以利于抑制各种微生物的生长;另一方面是生化作用,也就是糖的化学转变,蜜蜂通过添加体内分泌的转化酶,将原有的蔗糖和淀粉等多种糖类物质,分别转化为还原糖——葡萄糖和果糖,使还原糖达到65%-80%,而蔗糖含量降至5%以下。蜜蜂在采集返巢过程中,已经在所采集的花蜜中混入部分含有转化酶的唾液,所以说在采集时花蜜中的蔗糖已经开始转化。蜜蜂将花蜜采集归巢后,随即从蜜囊中吐出,分发给专门酿造蜂蜜的内勤蜂,或装入巢孔内,供内勤蜂进行酿造。酿造时,蜜蜂将花蜜从蜜囊中反刍到吻上,反复多次地伸出和折回,经过不断地吐和吸,花蜜被进一步混入唾液,在转化酶的作用下将花蜜中的蔗糖转化为葡萄糖和果糖等多种单糖,同时水分也减少。降低水分主要是通过扇风等方式,加强通风,降低箱内温度,促使花蜜中的水分蒸发,如此反复多次直到成功。每当部分已经配制成熟时,蜜蜂便寻找适宜巢房将之集中起来。为了防止蜂蜜吸水和外溢,蜜蜂在贮存蜂蜜的巢房口上面封上一层蜡盖,需要时,用口器咬开取出食用。蜜粉源开花期,蜜蜂将花蜜采集进巢加工酿造成熟,待蜂巢内成熟蜜较多时,养蜂人便在清晨打开蜂箱,将蜜脾提出,抖落蜜脾上的蜜蜂,用割蜜刀削去蜜脾提出,抖入摇蜜机中,摇动把手通过离心作用将蜂蜜甩出,过滤后即可食用或贮存。蜂蜜的质量取决于其浓度的大小。一般蜂蜜的含水量为16%-20%,如含水量增大,含糖量相对降低,而导致蜂蜜易发酵变质,严重影响蜂蜜的贮存和销售。影响蜂蜜浓度主要有以下几种因素:(1)蜜源因素;(2)气候因素;(3)蜂群因素;(4)人为管理因素。正常情况下,在油菜、刺槐等泌蜜较涌且含水量较少的蜜源期,气温适宜,气候比较干燥,强壮蜂群可显示出极大的优越性,如果管理得当措施得法,可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蜂蜜是蜜蜂采集了植物的花蜜或分泌物,经过分酿造,而贮存在巢脾内的香甜物质。”这就是我们对蜂蜜成品的性质等三方面来规定蜂蜜的含义。第一方面蜂蜜的来源是“植物的花蜜或分泌物”,蜂蜜也包括甘露蜜,但不包括喂糖而产生的“糖蜜”。第二方面蜂蜜的成熟过程,是“蜜蜂经过充分酿造而贮存在巢脾内的”,蜜蜂刚刚采来的花蜜不是蜂蜜,未成熟也不是蜂蜜,人工浓缩的花蜜更不是蜂蜜。第三方面是讲蜂蜜成品,是一种“香甜物质”。对蜂蜜进行分类的意义主要在于使人们更好地辨别和掌握其品种、规格、性状、特征及质量优劣,以利于生产、加工、流通、贮存等各项工作的安排,同时,也为了适应消费者对蜂蜜的消费需要。蜂蜜的种类很多,人们出于不同的需要,按照不同的方式对蜂蜜进行了分类。主要的分类方式有:(1)按照原料的性质分类;(2)按照蜜蜂采集的蜜源植物种类分类;(3)按照生产的规程与取蜜方法分类;(4)按物理状态分类;(5)按色泽分类;(6)按生产蜂群种类分类。无论是单一花蜜还是混合蜜,都有一定的色泽,蜂蜜的色泽与蜜蜂采集的蜜源植物种类有直接关系。由不同蜜源植物的花蜜配制成的蜂蜜,其色泽有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在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蜂蜜质量的好坏。一般认为,浅色蜜在质量上优于深色蜜,浅色蜂蜜昧香清淡,深色蜂蜜味重浓烈。按照颜色对蜂蜜分类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依据感官鉴定蜂蜜的颜色并进行分类,分为白蜜、黄蜜、红蜜;另一种是依据仪器来鉴定蜂蜜的颜色,并进行分类。国际市场上的蜂蜜分为特种花蜜(单一花蜜)和色蜜(混合蜜)。近按蜂蜜实际存在的色泽差异,我国将其分为七类:水白色、特白色、白色、特浅琥珀色、浅琥珀色、琥珀色、深琥珀色。除前述主要分类方法外,还可按照蜂种对蜂蜜分类。我们平常说的蜜蜂,主要指西方蜜蜂和中华蜜蜂,实际上还有大蜜蜂和小蜜蜂,不同的蜂种其酿造的蜂蜜有所有同,可分为:(1)大蜜蜂蜂蜜:采自大蜜蜂的野生蜂巢,其含水量较高,易发酵:(2)小蜜蜂蜂蜜:这种蜂蜜很少,主要作药用,价值较高:(3)无刺蜂的蜂蜜:黑色,有酸味,主要作药用;(4)印度蜂的压榨蜜和分离蜜等:(5)不定期有称西方蜂种产的蜂蜜为西蜂蜜,中蜂的蜂蜜为中蜂蜜。另外,还可依据有毒与无毒对蜂蜜进行分类为毒蜜、无毒蜜。出口蜂蜜品种大体分两类:一类是单一花蜜,如洋槐蜜、柴云英蜜、椴树蜜、荆条蜜、苕条蜜、橘子蜜、苜蓿蜜、葵花蜜、油花蜜、荔枝蜜、龙眼蜜、枣花蜜、桂花蜜、荞麦蜜等,最畅销的是洋板蜜、紫云英蜜、橘子蜜、桂花蜜。另一类是混合蜜(百花蜜),混合蜜按色泽分级,国际上通常分类特白、白色、特浅、浅琥珀、琥珀、深色蜜等,出口量较多的是特浅、浅琥珀和白色蜜。因蜜源植物不同,蜂蜜各有不同的色、香味,该种花粉含量要占花粉总量的绝大多数。不论是单花蜜还是混合蜜,一般浅色蜜比深色蜜好。
蜜蜂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杰作。她在为自然界其它植物传花授粉、播种生命的同时,还为人类奉献了绵黏爽口、甘冽清醇,营养价值极高的糖蜜。
蜜粉是蜜蜂的食材,采集酿造糖蜜,即是蜜蜂的天职,也是生命的摇篮。她们在哺儿育女、传宗接代,储备食材的过程中,扶佐不同的蜜源植物完成生命的延续、竞争和变迁。在不经意间给人类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喜悦、滋润和快乐。只要宇宙还在,蜜蜂忙碌的身影就永远不会停歇。她们没有字典,从不认识疲惫二字,也就从不知道什么是疲劳和倦怠。在蜜粉源旺季,满载而归的蜜蜂会因过度的体能透支,会纷纷掉落在离巢门口仅有十几公分的地面上而无法顺利落返至巢门面板上…。此情此景,不由得令人肃然起敬。只有饲养过蜜蜂的人才能感悟到什么叫拼搏,什么是真实的耕耘和劳作!在蜜粉源旺季,由于蜜蜂过度的辛苦劳作,其真实寿命还不足1个月时间。也正因为这样,才引得无数文人墨客、艺术名流和芸芸众生,要么为她泼墨挥毫,要么为她一展歌喉,要么为她祈祷、祝福和点赞!蜜蜂生存的价值,已不仅局限于传花授粉,为人类提供 美食 那么简单,而是早已超越了她自身的价值,演绎为勤劳、纯洁、美好的化身。
作为掠食者的自然界霸主人类,蜜蜂世界早已融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大家的生存休戚与共、息息相关。受敬畏之心驱使,珍爱、保护、培养大自然恩赐给我们的蜜蜂小精灵,我们责无旁贷、义不容辞!
蜜蜂采蜜造蜜是上天赋予它的责任,为花儿授粉,为植物提供传宗接代,繁衍物种进化,提高植物的果实率。造蜜是因为生存所需,后代需要养育,也是蜜蜂的食物来源,还有部分提供人类食用,由于蜜蜂寿命比较短60日,好的蜂蜜需要两代,三代蜜蜂的辛劳付出,才能得到一流的好蜜,如果是人工喂养加糖一个月就能出一批蜜,同时也大大缩短蜜蜂寿命。蜜蜂和人类一样为了生活起早贪黑,就为了有好的蜂蜜养育后代。
蜜蜂也会疲倦,疲倦了也就是生命结束之时。500g的蜂蜜来之不易一年只能和蜜蜂分2次,有很多人买的都是人工喂养的糖蜂蜜,很少能买到纯花粉的蜂蜜。遇到好的纯花粉蜂蜜都以为是假蜜。珍惜每一滴纯正的蜂蜜,是蜜蜂用生命换来的。同时在生活中也珍惜对你好为你付出不求回报的朋友,家人,爱人,他们和蜜蜂一样把最好的都给了你。
这是朋友家养的蜜蜂造的蜜,每年数量都不多提前定购,每一年都给我和朋友留几公斤。
蜜蜂,是大自然的产物。生来就是为生存和传宗接代成天而忙碌。不是为传授植物花粉而活着;也不是为了人类采蜜造蜜需要而生存,这是无可厚非的事实。蜜蜂生存法则,主要靠花季植物大量地不断开花,而每朵花芯里都具有最纯洁的微量花蜜粉,这些花芯里的微量花蜜,既是蜜蜂不可缺少的主要的食粮,又是荒无花朵寒冷冬天必备的生存自用储粮。蜜蜂为什么那么出名,为什么越来越得到人类的重视与关注。原因在于,它们能给人类带来大量而又无法替代的需要的高档营养品,即蜂蜜。同时,在蜜蜂采蜜过程中,无意中,自然而然地帮助农家最效地传授了花粉。大大有利于增产增收。所以蜜蜂采蜜早已盛名于世。
今天世界各国都有很多很多的人在养蜂。他们养蜂的目的就是为了采蜜造蜜。然后进入商业市场销售,从中牵利。而且利润相当可观。当今世界蜂蜜为什么如此吃香?需求量续年在不断地增加。一句话,千百年来,蜂蜜,这是营养科学发展的结晶。是市场不可缺乏的高级营养品。
由此可见,原本蜜蜂自采自造自用蜂蜜无需那么辛苦。自从人类发现蜂蜜是人类特别是老人儿童最佳高级营养品后。一发不可收拾。人类利用蜜蜂季节性采蜜造蜜的习惯性,自始至终让蜜蜂只采蜜造蜜,不给传宗接代。所以蜜蜂成天忠心耿耿飞出去采蜜,回到巢穴造蜜。每天疲惫不开地忙个不停。为人类尽忠服务。
供参考。
问题原引贴主:为什么蜜蜂要采蜜造蜜,不会觉得疲倦么。
这一句话涵盖三个问题及为什么蜜蜂要采蜜,为什么蜜蜂要造蜜,为什么不会觉得疲倦(累),带着三个问我做以下解答:
①、蜜蜂为什么要采蜜?蜂蜜是蜜蜂的主要粮食,就像人一样为什么要吃大米。蜜蜂也是食物昆虫需要粮食填补肚子,自然需要采集蜂蜜作为口粮这是必须的。为什么我说蜂蜜是蜜蜂的主要粮食而不是粮食,蜜蜂粮食的取向不像人吃的粮食一样可以多种选择,但是蜜蜂还是有选择的除了蜂蜜还需要花粉,因为有了花粉才能更好的孕育幼蜂更好传承蜜蜂繁殖的使命。②、蜜蜂为什么要造蜜?前面我说了蜂蜜是蜜蜂不可替代的粮食之最,自然他也需要储备粮食以备不时之需,比如雨季、越冬都是不方便收集粮食的天气,在花开灿烂蜜流雨下是就勤收集,采集回来的蜂蜜由于水分占比大蜜蜂会在蜂巢内调节温度把多于的水分蒸发掉,然后封盖储存。这种封盖储存的蜂蜜也叫成熟蜂蜜,就是质量最好的蜂蜜。
③、蜜蜂为什么不会觉得疲倦?这个问题是个精神问题世间万物生,蜜蜂不怕苦不怕累,斗严寒战酷暑是出了名的,这个问题是劳模精神的延续也是中华民族复兴的精神支柱。
最后感谢题主的问题,使更多志同道合的蜂友在这盛夏花开富贵的季节,共同研讨蜜蜂的问题。感谢各位蜂友的精彩分享。
数百年来,蜜蜂一直吸引着科学家和博物学家,由于蜂箱的精巧构造和蜂群有序的群落分工和高效的管理,蜜蜂被认为是地球上最勤劳的生物之一。 蜜蜂种群中只有工蜂负责采花造蜜,工蜂酿造的 蜂蜜是 蜜蜂每天的能量来源,蜂蜜富含营养,糖和碳水化合物。从蜂王到工蜂, 所有等级的 蜂群都需要蜂蜜才能生存,它们的大部分营养需求都是由工蜂制造的蜂蜜来满足的。
蜜蜂和人类一样勤劳, 把花蜜变成蜂蜜的实际过程 并不像看上去那么简单, 需要多种蜜蜂工种的团队合作。在蜜蜂群落中,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任务。然而,为什么蜜蜂要费心储存蜂蜜,为什么不直接把它吃掉呢—— 蜜蜂储存蜂蜜是因为蜂群冬天无法外出采蜜 ,所以在平时只能尽量多造蜜并储存起来,以备寒冷的冬天 。长时间储存花蜜会使花蜜变干,当花蜜开始凝固时,水分就会减少,浓缩的混合物能很好地防止任何细菌和真菌的侵扰,因此可以储存相当长的时间。
采蜜造蜜差不多就是一只普通工蜂的生活核心。 蜜蜂的生命周期是非常短暂的, 大多数工蜂的寿命只在夏季的几个月里生活6周左右,它们需要四处走动采集花蜜。此外,只有当气温超过10摄氏度时,它们才能到户外觅食。一只普通的工蜂一生只能产一茶匙的蜂蜜。 然而,工蜂对蜂房的每一份贡献都是宝贵的,都被储存起来为蜂群在漫长、寒冷、无花的冬天赖以生存的保障。 如果蜜蜂不能保存足够的蜂蜜过冬,它们不得不采取同类相食的方式避免被饿死,这意味着它们要以自己的幼虫和卵为食。
蜜蜂为什么非要采蜜,不会觉得疲倦吗?
那就这个问题来做简单的回答吧。
说它们会不会疲惫,其实它们没有思想情绪,不会思考,也不懂得偷懒,只是单纯的为了生存(就像人类的手被钉子钉了,第一反应就是收手,本能反应),所以它们是不会感觉到辛苦和疲倦的。
蜜蜂是很勤劳的一种动物,在自然界中存在着很大的作用和价值,给我们人类造福很多。
希望回答对你有帮助,有疑问的话,请评论哦!谢谢!
看见你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乐了几秒钟!
那就使用比喻方式给你解释下吧!我们是人对吧!从出生有父母养我们,给我们吃给我们穿,照顾我们对吧!然后学习长大,长大以后发育成熟自然是结婚又抚育下一代是吧,人生存是需要吃东西吧!吃的东西当然是需要自己劳动而获取吧!所以蜜蜂的粮食就是花粉跟花蜜,为了繁殖生存下去,它们当然要勤劳的外出采集花粉,花蜜吧!农民春天不播种,秋天就没有收获,你不上班就没有工资收入,蜜蜂也是如此,一年四季也只有春天跟秋天有粉蜜采集,当然就进化为勤劳物种了,对比人一样就都是为生存而努力。
明白了吧!下次别提这种无聊问题了。
为了生存啊,为了繁衍后代,这是大自然赋予它们的使命,这也是它们存在的价值。
因为它们没有思想,只是靠着本能去采蜜,所以在它们认知中是没有疲倦一说的,只有食物,生存。它们也是生物链中比较重要的一环。很多植物农作物都需要靠它授粉。
我们老是抢人家蜂蜜吃,现在还问它累不累,它能怎么办?
蜜蜂采蜜造蜜是天性!但也不是所有的蜜蜂都采蜜,它们也是会分工的,有的筑巢,雄峰交配蜂皇产卵!累肯定会累,老蜂淘汰了幼蜂长大了代替它继续!它不断采蜜造蜜是为了给蜂皇,幼蜂和群体中其他的同类足够的食物,到了过冬季节外面蜜源少的时候不至于饿死!活下来了,就努力工作,奋斗,争取过得更好!!!其实包括人类也是一样的
1、花生麸液肥的制作方法:室内按糖蜜:花生麸粉:水=1:3:10的比例进行配比,室外按糖蜜:花生麸粉:水=1:3:15-20的比例进行配比,然后搅拌均匀,再进行密封处理,并放入阴凉处进行发酵,室外发酵的也需要采取搭建遮阳措施。2、花生饼肥的制作方法:先捣碎饼肥,然后与堆肥或厩肥共同堆积2-3个星期,或将捣碎了的饼肥加入腐熟的粪尿中2-3个星期即可,之后可进行适当地遮盖,以免发臭招引苍蝇。
一、花生麸肥料制作方法
花生麸一般分为花生麸粉和花生饼,两者的沤制有一些区别。
1、花生麸液肥的制作方法
(1)原料与工具:花生麸粉、糖蜜(可用红糖、黄糖、生化腐植酸代替)、水(干净的自然水),以及可密封的缸、桶或池。
(2)配比:室内可按糖蜜:花生麸粉:水=1:3:10的比例进行配比。室外可按糖蜜:花生麸粉:水=1:3:15-20的比例进行配比。若密封性较好,无论室内室外都可以按1:3:10的比例进行配比。
(3)操作:将所有原料投入后进行搅拌,使其充分混合。再进行密封处理,密封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发酵的成败。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加入发酵剂。
(4)注意事项:在阴凉处进行发酵,若室外发酵也需要采取搭建遮阳措施。
2、花生饼肥的制作方法
(1)制作花生饼时,先把饼肥捣碎,然后与堆肥或厩肥共同堆积2-3个星期,或将捣碎了的饼肥加入腐熟的粪尿中2-3个星期即可。为了避免发臭之后招引苍蝇,堆肥需要适当地遮盖。
(2)用作基肥时,可于播种前7-10天施入土中,旱地可条施或穴施。用于追肥时,要腐熟后用,在水田施用应先排水后均匀撒施,结合第一次耘田,使饼肥与土壤充分混合,2-3天后再灌浅水,旱地宜采用穴施或条施。
二、花生麸是什么做的
1、花生麸是花生带壳榨油后的附产物通过加工而成的优质有机肥料,呈粉状或者片状。腐熟的花生麸主要成分为磷钾肥,营养价值较高,养分齐全且较平衡,主要用于果树栽培,也可用于蔬菜、花卉和其它农作物,既能增产又能提高果实的品质。
2、使用花生麸做肥料时,注意不要单一施用花生麸肥,不要施用未腐熟花生麸肥,施用时不要离根系太近。
那是奶茶店自制的糖液,主要成分还是果糖和甜蜜素,加入少量的各种香精制成,只有专门经营食品添加剂的商店才有甜蜜素卖。
看看下面这一段,也许对你会有所帮助:
奶精+甜蜜素+香精
为什么看起来差不多的奶茶价格相差如此悬殊?
据悉,“正宗的‘珍珠奶茶’是要加鲜奶的,还要用红茶、白糖等。”一位经营珍珠奶茶多年的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现在多数所谓的“珍珠奶茶”用奶精、果糖替代奶粉和蔗糖,“奶精不是奶,只是增添饮料的乳香风味。”有些“黑心”老板干脆使用糖精或者甜蜜素,甚至用自来水代替纯净水并添加上色素,制作出粉红的草莓口味奶茶、奶黄的芒果口味奶茶等。记者佯称要开珍珠奶茶店,与一位供货商取得联系。对方称,用“珍珠豆”加奶精、果粉等做奶茶,一杯奶茶的成本差不多5角左右。==========
===================================================================
炒锅刷净,加水一升,烧开后加入白糖一斤,不停搅拌,熬制成微**,起勺带起寸许时即可出锅,香精可根据自己的口味,用最小的调耳调试,不管任何香精,以少不宜多,多了走味。
冬天根本不需要给蜜蜂饲喂花粉。
蜜蜂对花粉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下列方面:
1 幼虫期。花粉是蜜蜂幼虫期生长和发育必不可少的唯一蛋白质来源。蜜蜂将携带花粉的后腿伸入清理干净的空巢后,两腿相互蹬踏摩擦卸下花粉团,再蹬入巢内踩踏,后又转身用头反复顶压做为蜂粮备用,花粉是不能直接饲喂幼虫的。饲喂幼虫时,蜜蜂用少许蜂蜜和花粉在口器中研磨调合成可供幼虫食用的浆糊状蜂粮后,才能送入幼虫口中。据测定,蜂群每培育1万只幼虫,需耗费蜂粮约135Kg左右,可见蜜蜂在幼虫期对花粉食粮的需求是相当大的。
2 三日龄以内的幼蜂。刚出巢一日龄的幼蜂由于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和觅食习性,仍需成年蜂饲喂调制的花粉食粮。二至三天后,幼蜂在巢内已能自己调制蜂粮,饲喂幼虫,清理巢穴。
3 蜜蜂泌腊造脾。三至五日龄的幼蜂,全身各器官已基本发育成熟,加之后肠积粪较多,便于下午2时左右出巢做爽身飞翔。若是弱群或大流蜜期,部分幼蜂爽身、试飞、认巢合为一体,立马可投入采集,但生产力低下。若是旺群、强群,多数幼蜂会在巢内以饲喂蜂王和幼虫,清理卫生,泌腊造脾为主,约七日龄甚至更长时间才加入采集队伍。不论是腊腺发达的青年蜂还是腊腺逐渐退化的壮年甚至老年蜂,在需要泌腊造脾时,对花粉仍有微量的需求。
4 深秋至整个冬季,长江以北地区的蜜蜂,由于气温逐渐降低,蜜粉源植物枯竭,一般情况下蜂王较少产卵或停产,巢内基本无幼虫饲喂,蜜蜂已结团蛰伏,对花粉没有需求,饲喂花粉已失去意义。但秋季育的蜂王和个别性能优异的蜂王率领贮蜜足够的较大群蜂,冬季蜂王仍有少量产卵,巢内育有少量幼虫,遇10℃以上的晴暖天气,仍有少数蜜蜂外出采集枯草残留花粉。但不能做为饲喂花粉的理由,应设法加以限制。如暂时拆除保温物,打开通气空,开大巢门甚至临时囚禁蜂王等。因冬季繁殖效果不好,往往得不偿失。
不但冬季不给蜜蜂饲喂花粉,事实上其它季节也没有人为饲喂花粉的必要。其实道理很简单,除少数植物蜜腺和个别昆虫分泌有糖蜜而无花粉外,绝大多数植物有花就有蜜,有花就有粉,粉源总是优于蜜源。如果无端饲喂花粉或豆类替代品,容易造成蜜蜂肚大胀鼓,积粪严重,损伤蜜蜂肠胃,影响消化吸收,缩短蜜蜂寿命。除非有少数蜂农在粉源旺季用脱粉器取有花粉,做为养殖蜜蜂的附加产品供应市场以外,根本没有必要利用旺粉季节取花粉,春繁时或其它时间又加入饲喂的必要。饲喂花粉那是科研试验理论或特殊情况产物,现实养殖中并不多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