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蜂投资少、见效快、收益大,其技术要点如下:
(一)场地选择
场地周围25公里半径范围内应有充足的主要蜜粉源和辅助蜜粉源,且主辅蜜粉源应搭配适宜。场地宜选择南向近山坡地,阳光充足,背有高山为屏,上有自然遮荫,夏季通南风,冬季阻北风,且土质肥沃,蜜源植物生长旺盛,花期长,水量充足,交通较便利。
(二)蜂群的选购
1购买时间:北方宜在4~5月份,此时正当蜂群繁殖期,挑选比较稳定,且外界环境好,饲养易成功。
2挑选方法:在巢门口观察,如工蜂出入勤奋,采集蜂带花粉比例较多的,一般是有生气的好群。再开箱检查,如工蜂安静不惊慌,说明性情温顺;如蜂王体大、足粗、身高、胸宽、腹部长而丰满、全身密披绒毛、产卵灵活迅速而不惊慌,说明蜂王年轻健壮,产卵力强。
3蜂群的排列:依场地大小、养蜂多少和季节情况而定。有四种排列方式:单箱排列、双箱排列、交错排列、三箱排列。
(三)饲养
1补助饲养:即在蜜源缺乏时所进行的人工饲喂。其方法有:①补饲蜂蜜。可用蜂蜜加温水二成稀释(结晶蜂蜜,需稍加水煮溶)。稀释后的蜂蜜,可采用灌脾的方法或者倒入框式饲养器内饲喂蜜蜂。②补饲糖浆。糖浆是以白糖加水五成,经加热充分溶解后凉至微温,最好在糖浆中加入01%的柠檬酸,以利于消化和吸收,此时不宜用红糖。
2奖励饲养:在蜂群繁殖期和蜜蜂生产期所进行的人工饲喂,一般给少量60%蜜液或50%的糖浆,早春时隔日1次,以后消耗增加,可每天1次,时间从流蜜期前40天起,直到外界有大量蜜粉采入为止。每框蜂每次奖励50~100克糖浆即可。
3饲喂花粉:目的是补充蛋白质饲料。在越冬后期及早春,补给前一年秋季保存下来的花粉,也可用黄豆粉代替。饲喂方法如下:①液喂。将花粉加糖浆10倍,煮沸,待凉后放入饲养器内饲喂。②饼喂。将花粉或代用花粉加等量蜂蜜或糖浆,充分搅拌均匀,做成饼状,外包塑料纸,两端开口,置于框梁上供蜜蜂采食。遇寒流时,经常采用此法。
4饲喂水分及盐类:一般每个蜂群每天需采水200~300毫升,在饲养器内盛水或在纱盖上放湿毛巾,供自行采水,在糖浆中加入1%的食盐。
(四)管理
1春季管理:①促进蜜蜂飞翔排泄。巢中央温度提高到33~35℃,有足够的蜜粉源或奖励饲养,及时打开箱盖和保温物,使其出巢飞翔排泄。②蜂巢的保温。排泄后即进入繁殖期,须人工保温,紧缩蜂巢,密集群势。多群同箱饲养,箱内、外保温,北方直到4~5月份。
2流蜜期的管理:①初期调整和组织好采蜜群。②保持强群采蜜。控制蜂王产卵,可用隔王板将蜂王限制在巢箱的一区或巢箱中。断子取蜜,可在大流蜜期前5天,从采蜜群中提出蜂王和1~2张巢脾带蜂另组小群,第二天给采蜜群诱入一个成熟王台,可大大提高产蜜量。注意小群管理,对于那些不能采蜜的弱群,应创造条件,促使群势迅速发展。在适当采蜜的前提下,要抓好繁殖,以便补充群势。
3秋季管理:①培育新王,更换老劣王。②培育适龄的越冬蜂。适龄越冬蜂是指在越冬前羽化出房,仅进行过二三次排泄飞翔,没有做过哺育和采集工作,未分泌过王浆的幼蜂。为使越冬蜂能安全越冬,必须控制流蜜期以后出生的幼蜂出生,以保蜂群的群势。控制的方法是在流蜜期一定时候迫使蜂王停止产卵。③适时早断子。在培育越冬蜂的后期,先采取蜜粉压脾,用蜂蜜浇2~3次,这样蜂王就会停产,同时将蜂群搬到阴冷的地方,将蜂略扩大1倍,并从蜂巢中提出花粉脾,撤出保温物,即可提早断子。
4冬季管理:①调节巢门。巢门高6~7毫米,宽60~70毫米为宜。②防蜂蜜结晶。加强保温,或由巢门向箱内塞一些湿棉花球,以减少通风。③北方室内越冬。应在水结冰、大地未积雪之前入室,入室时,蜂箱在室内应离墙20厘米,第一层离地40厘米。室温保持在0~2℃,湿度保持在75%~80%之间。
检查蜂群要在天气暖和,最好气温在15℃以上,检查人员站在蜂箱一旁,检查蜂群时动作要轻,如有蜂胶粘住处,可用起刮刀轻轻撬动一下,再进行操作。检查蜂群提脾方法,是用双手捏住左右框耳,轻轻垂直提出蜂箱,查看正面蜜蜂等情况,如要看另一面时,用双手延着巢脾平面方向,转动90度,这时一手在上,另一手在下,再以框梁为轴转动180度后,双手延着巢脾平面方向,转回90度,这时整张巢脾转到框梁上方。这样操作主要是防止巢房内的蜂蜜外流和花粉外落。
在繁殖季节,一般情况下一星期左右,检查一次即可,但在夏季3-4天检查一次,如缺少蜜源时,应减少检查或早、晚检查,以免造成盗蜂。
1全面检查:对蜂群内的逐框进行检查,仔细了解蜂群内全部情况,包括巢脾、蜜蜂、蜂子、蜂王和有无疾病情况等。在分蜂季节,查看有无王台。有问题,随时处理,并做好记录。
2局部检查:是为了解蜂群某种特定情况,主要为了省时、少打扰蜂群。如饲料够不够用,这时可抽边脾或第三脾上两角有封盖蜜,说明贮蜜短期够用;框梁上和巢脾上部分出现白色新蜡,表明外界有蜜源,可考虑加脾或加继箱;盖布下、边脾上充满蜜蜂,表明可以加脾,(但早春蜜蜂要密集一些,要根据具体处理),反之蜜蜂很少就要考虑抽脾。
3箱外观察:越冬蜂群的箱内和巢门口有碎蜂尸、蜡渣,说明箱内有老鼠害,要开箱处理;在越冬后期,蜜蜂不断飞出或爬出、爬进,巢门前有较多死蜂而腹部缩小,喙伸出,蜂箱很轻,表示箱内缺饲料;巢门前有大量死蜂,翅散开,喙伸出,腹勾曲,大部是采集蜂,这是中毒的症状;早春蜜蜂排泄时,巢门附近到处有棕黑色粪便,表明蜂群下痢的症状;巢门前不断发现体弱小、翅残缺的蜜蜂,说明有螨害;分蜂季节,很少蜂出去采集,而在巢门前形成“蜂胡子”,有的蜜蜂在咬巢门,说明蜂群在准备自然分蜂;蜜源稀少时,巢门前有抱团厮打,进巢蜂腹小,出巢蜂腹大,这是发生盗蜂的迹象;天气晴暖,在中午后有数十只幼年蜂在箱前旋转飞舞,这是幼蜂在试飞。
二蜂群的合并
蜂群由于某些原因造成蜂群过弱或失王等,需要把两群或多群蜜蜂合并组成一个大群。强群是高产的基础,在采蜜季节前,也采取合并的方法组织强群采蜜。
1合并蜂群的原则
无王群合并到有王群,小群合并到大群,两个有王群,则在前一天捉去质量差的蜂王再合并,一般在傍晚合并较安全。
2合并蜂群的方法
a直接合并:主要在大流蜜期,浓烈的蜜味各蜂群相同,都忙于工作,蜜蜂放松了警惕,容易合并成功。早春刚搬出越冬室的蜂群也易合并。
把有王群的巢脾调整到箱内一侧,将被合并的蜂脾放在另一侧,两部份蜂脾中间留一框的距离或中间插一隔离板。合并时喷一些烟或蜜水等。次日把两部份蜂脾靠拢即可。
b间接合并:在有王群的巢箱上,铺一张打有许多小孔的报纸,再加上空继箱,把被合并的蜂脾放入继箱内,盖好覆布、副盖、箱盖。等两群蜜蜂咬穿报纸,互相来往,就可调整蜂脾即可。炎热夏天继箱要注意通风。
三蜂王的诱入
蜂群的蜂王衰老、丧失、更换优良种王时或组织新蜂群等,要诱入蜂王。工蜂能识别陌生蜂王,而会受到攻击,因此诱入蜂王要保证安全。更换蜂王时,先要把淘汰蜂王取出或无王蜂群,要把王台毁除干净后,再诱入蜂王。诱入蜂王前两天最好对被诱入蜂群进行奖励饲喂,诱入蜂王后不要急于开箱检查。
1间接诱入:把有蜂王的蜂脾,上面要有些贮蜜,放入全框诱入器内,关上上盖板,放进无王群内,过3-4天后,撒去诱入器即可。另外也可把蜂王和数只幼蜂放入安全诱入器内,放在子脾上有些蜜的地方,抽出底板扣在脾上,过2-3天后,没有蜜蜂紧围器外,并有蜜蜂饲喂蜂王,就可把蜂王放出。
2直接诱入:在大流蜜期间的傍晚,朝蜂王喷少许蜜水,把它慢慢放在无王群的巢门前或框梁上即可。也可从无王群中提出两框蜂抖落在巢前,把蜂王放蜜蜂中间一起爬进蜂箱。
3围王的解救:在诱入蜂王后或其它原因造成围王。从箱外观察,蜜蜂秩序混乱,应立刻开箱检查,如看到有蜂团,就是蜂王被围。可将蜂团放入水中,迫使蜜蜂散去,捉住蜂王查看,如没有伤残,可用安全诱入器重新诱入。否则将蜂王淘汰。
四巢脾的修造
1巢础装框:在巢框的两边条的中心线上各打4个等距的小孔,横穿4道25-26细铁丝,两端要拉得很紧并用小钉固定。巢础上边要插入上梁的框沟里,沟缝化蜡灌住,然后放在巢础埋线板上,用齿轮埋线把框线埋入巢础。巢础埋线板是一块比巢框内围略小的厚板(约15毫米厚),下面各两端横向各钉一条152×5毫米的木条做成。
2修造和保管巢脾:一般在分蜂季节,把装好巢础的巢框放入新分出蜂群内造脾。只要平均温度在15℃左右,蜜源件条好的其他季节也能造脾。造好的巢脾要保管好,否则很易被巢虫咬毁或招引盗蜂等。巢虫最易发生,可用二硫化碳、冰乙酸和硫磺熏蒸。
五蜂群的饲喂
人们为了加快蜂群的发展、多生产蜂王浆和蜂巢内饲不足时要进饲喂,另外越冬前一般都要饲喂越冬饲料。
1饲喂蜜或糖
a补助饲喂:早春、越冬和长期阴雨蜜蜂不能出巢采集等原因,造成饲料不够消耗,在短期内进行大量饲喂。要浓稠饲料饲喂,即4份蜜加1份开水或2份白砂糖加1份水,文火化开。
b奖励饲喂:在春季繁殖期、大流蜜期前和秋季培养越冬蜂等原因,需要饲喂少量进行奖励饲喂,来剌激蜂王产卵。要稀稠饲料饲喂,即1份蜜加1份开水或1份白砂糖加2份水,搅拌化开。
c蜜粉混合饲喂:在生产王浆和造脾时,需用10份蜜溶在10份开水中,放温后加1份花粉混合。来饲喂蜂群,促进蜜蜂多分泌王浆和加速蜂群造脾。
2喂花粉
在花粉源丰富时,可从蜂群中提出花粉脾,集中起来放在少数蜂群的继箱中保存。
b花粉糖饼:4千克花粉加75千克浓糖浆混合均匀,制成糖饼摊放在蜂群的框梁上,花粉糖饼上盖一张塑料薄膜即可,每次喂100-300克,以一星期食完为度。
3喂水
水是维持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早春和夏天干燥时期,更需要给蜂群喂水。在蜂场设置饮水器,也可巢门式喂水器从巢门喂水。喂水时可加01%左右的食盐更好。
六人工养王
人 工养王有利于培育种王,可以准确地掌握蜂王出房日期,避免自然分蜂。
1人工育王的用具
蜡碗棒(蘸蜡碗的模子)是用木纹较细木棒制成,长100毫米,蘸蜡碗一端十分园滑,距端部10毫米处直径8-9毫米。蜡碗棒可蘸出蜡碗,蜡碗是育王的台基。育王框是安放王台的框子,可用标准巢框改制成宽度相等,为13毫米左右。框内等距离地横着安装3条宽10毫米的板条。移虫针是用来将小幼虫移植到王台碗内的工具,可用粗铜丝或鹅毛管自制,一头呈薄的尖舌状,另一头呈匙状。带弹簧的移虫针使用方便。此外还要准备毛巾、面盆、蜂王浆等。
2移虫
在育王框上的每一蜡碗内,放上少量不很稠的蜂王浆,再取一框适龄的幼虫脾,抖去和扫净脾上的蜂,用移虫针伸到半园形幼虫背部,轻轻挑起,又轻轻把幼虫放到蜡碗的王浆上,每一碗都放上幼虫后,先放到无王群做接受,然后移到大群哺育。
3移虫方式
单式移虫,是一次取24小时内的小幼虫而育成蜂王。为了提高蜂王的质量,要采取复式移虫。即是第一次取24小时外的大幼虫接受后,把大幼虫去掉换上24小时内的小幼虫而育成蜂王。
二次移虫后,经12天蜂王羽化出房,在蜂王出房前2天组织好交尾群,前1天将成熟的王台分配到交尾群内,蜂王交尾成功后,即育成一只新蜂王
电动牙刷是近几年热卖的电子消费产品,这类新科技产品比普通牙刷清洁效率更高,是目前最理想的口腔清洁必需品。
市场的电动牙刷种类和品牌都比较多,不少消费者虽然想买,但是不知道该如何选购,今天给大家盘点业内口碑不错的十大优质电动牙刷产品。
NO1:imask电动牙刷
从使用价值来看,imask电动牙刷实现了匠心工艺、专业制造,它的机身材质破天荒的使用了食用级材质304不锈钢,一体式机身配合IPX7级防水等级,让传统电动牙刷黯然失色。在产品细节方面,imask电动牙刷还配备了无线感应充电体验,绝对是逼格满满。imask电动牙刷精选高端软硬件配置,就是为了将产品打造的更加极致
NO2:飞利浦电动牙刷
飞利浦电动牙刷不论是外部设计还是内部配置,产品品质都值得肯定。纵观产品整个外观配色,以纯黑为主,看起来科技感更足。刷头处运用到了钻石亮白型声波震动设计,震动频率大概可以实现每分钟31000次,所带来的洁净体验感是超值的。
NO3:欧乐B电动牙刷
首先,欧乐B电动牙刷拥有多个清洁模式,每一种对应一个口腔问题环境,让口腔护理也更有针对性。不过,最强优势还是产品的3D声波技术,所带来的频率震动感很强,大约每分钟可震动48000次。
NO4:拜尔电动牙刷
拜尔牌子的电动牙刷是很不错的一款口腔清洁产品,这款产品比较注重整体外形设计和选材,内部的功能设计也很齐全。先看外部设计,主要用到的是IPX7级防水材料。内部的话,加入了5种清洁模式来供使用者学习。另外,约每分钟31000次的震动频率够解决日常的口腔护理了。
NO5:华为电动牙刷
作为世界级的品牌,华为推出的电动牙刷虽然比不上其手机产品,但性价比还是不错的。尤其是产品的双重监测刷头功能,可实时提醒用户刷头的使用情况。
NO6:松下电动牙刷
松下电动牙刷在使用感上相当不错,将产品的智能化完完全全的体现出来。比如该产品可以进行30秒智能计时,也拥有30秒提醒帮助功能,用户只需要根据提醒及时更换刷头就行。
NO7:Usmile电动牙刷
Usmile电动牙刷给用户最多的感觉是中规中矩,完成基本口腔护理完全没问题。另外,对于比较懒的用户来说,Usmile电动牙刷不用频繁充电,充电3小时就能够使用大半年时间。
NO8:西马龙电动牙刷
重点说一下西马龙电动牙刷的清洁模式,一共有五种,除了基础清洁模式之外,还有焕新模式、牙龈护理模式、敏感模式以及美白模式。多效合一,能给用户更彻底的口腔清洁。
NO9:浦桑尼克电动牙刷
浦桑尼克电动牙刷是一款有记忆的产品,每次开机后会自动执行用户上一次选定的模式,方便更省心。清洁上,使用者也不用担心,每分钟42000次震动频率,足够让你拥有一个干净的口腔环境了。
NO10:博皓电动牙刷
博皓电动牙刷是基础型清洁工具,产品质量有保证且重要的是产品操作起来很方便。电动牙刷内部因为植入了智能操控系统,进而在操作过程中可以最大程度提升产品运行的流畅度。
专业化妆师化生活妆,特别是你这种情况的步骤是这样的:
先洗净脸,上爽肤水,乳液。然后最好用隔离霜,如果没有的话就直接上粉底,底妆相当重要,均匀推开后,用遮暇笔在雀斑或者豆印上,我个人感觉遮暇笔更方便大学生MM携带和使用。再轻轻的一层蜜粉或粉饼,你年纪轻我推荐蜜粉。
另外,染过**的头发,眉毛尽量用棕色的眉笔或者眉粉比较自然。
眼线一定要画哦~~别忘记了。
好啦,基本就这些,拍照时戴个美瞳,就很PL拉~
蜂王浆是适龄工蜂咽头腺分泌出来的乳浆状物质,是蜂王幼虫整个发育期及工蜂和雄蜂幼虫发育前期的唯一食物,是人们利用蜜蜂发育前期工蜂句以幼虫蜂王浆的生物学特性来进行生产的,蜂王浆营养丰富,应用广泛,是养蜂业的重要产品之一。本章主要阐述了蜂王浆的来源与生产、蜂王浆的成分与性质、蜂王浆的贮存与运输、蜂王浆的价值与应用。
蜂王浆的来源
1、蜂王浆
蜂王浆是适龄工蜂咽下腺(Subpharyngeal gland)和上颚腺(Mandibulargland)分泌出来的乳浆状物质,呈淡**或乳白色,是蜂王幼虫整个发育期及工蜂和雄蜂幼虫发育前期的唯一食物。1912年德国科学家DLLange首次发现蜂王浆。
2、蜂王浆的来源
蜂王浆来源于工蜂头部的营养腺分泌,生产过程中,人们利用蜜蜂发育前期工蜂饲以幼虫蜂王浆的生物学特性来进行生产,因此蜂王浆的来源可将其分为生理上和生产上两种。
(1)生理上。咽下腺又叫营养腺、王浆腺,位于工蜂的头部后方,是紧密围聚在一起的两长串盘绕成环状的小囊,两条中轴导管分别开口于底部的口片侧角上。口片附于咽下的舌,因此咽下腺也称舌腺。5~15日龄的青、幼年工蜂营养腺发达,分泌蜂王浆多,这一阶段的工蜂称为泌浆适龄蜂。
泌浆适龄蜂的多少决定着蜂王浆的产量。蜂群中适龄蜂越多,产浆量越大;反之,则少。工蜂根据蜂群需要分泌蜂王浆,也受气温、蜜粉源及管理等条件影响。工蜂分泌王浆主要是用来哺 1~3日龄的幼虫和饲喂蜂王。
同样的受精卵产在王台里,工蜂自始至终饲以蜂王浆,就发育成蜂王。而产在工蜂房里的受精卵,孵化后的头三天,工蜂饲以蜂王浆,之后喂以蜂蜜、蜂花粉的混合物(蜂粮),发育成工蜂。
蜂王浆的分类
(1)按蜜源植物分类。蜂王浆采自蜂群中的王台,由哺育蜂所分泌,但蜂王浆的分类通常与蜜粉源植物的花期有关。习惯上,将在自然环境中处于某种或某几种蜜粉源植物花期从蜂群中采集到的蜂王浆命名为与蜜粉源植物同名的蜂王浆。
(2)按蜂种分类。根据产浆蜂种的不同可将蜂王浆分为中蜂浆和西蜂浆,前者采自中华蜜蜂,后者产自西方蜜蜂。同西蜂浆相比,中蜂浆外观上更为黏稠,呈淡**,其中特征物质10-基-△2-烯酸含量也略低。中蜂浆产量远低于西蜂浆,在生产中很难获得商品中蜂浆。因此,本章所述的蜂王浆内容均以西蜂浆为例。
(3)按季节分类。按蜂王浆所采集的季节将蜂王浆分为春浆、夏浆和秋浆,春浆、夏浆的颜色浅,呈乳白色或淡**,秋浆颜色较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