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饲养蜜蜂?

如何饲养蜜蜂?,第1张

首先就是选择养蜂的场地,一是要有好的蜜源地,蜂场的选择要背风向阳,要有树林做好,不要太潮湿也不要太晒的地方,不要在大的水塘或河流边上。

巢脾的修造和保养,修造巢脾应选择在春末,待气候稳定之时,气温在15℃左右的时候开始。巢脾需防止盗蜂和鼠患,保存时最好用药物熏蒸保存。

首先看蜜蜂多不多,如果蜜蜂越来越少应该引起重视,要么是分蜂逃跑,要么是病虫害影响,还有就是失掉蜂王,没有继续产子。检查蜜蜂时,初学者最好戴好防蜂衣帽,以免被蜂蜇。

蜜蜂养殖春季非常管理非常重要,养蜂同样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蜜蜂生产繁殖期。所以,做好春季管理尤为重要。春季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供给充足饲料,加强管理,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

春季蜜蜂管理要注意加强保暖,防止蜂螨。应经常巡视发现问题,每半个月掏出死蜂。如果发现有蜂脾残渣堆积,应及时开盖检查,一般这种情况是有老鼠,及时更换被老鼠咬坏的蜂脾。

春天飞出的蜜蜂需要良好正常的排便。正常的排便像高粱米粒或线条。如果蜜蜂肚子肿胀,趴在巢前排泄并有稀点,说明蜂群的饲料不良或者受潮,应及时更换。

蜜蜂饲养管理用具有多处,除蜂箱外还有巢础、分蜜机、面网、起刮刀、蜂帚、隔王板等都是必需的,根据蜂的规模选用,其他蜂具如生产蜂王浆、生产蜂花粉等的用具可根据需要购置。养蜂的专用工具。一端是弯刀,一端是平刀。 用它撬动、刮、铲东西。如撬动副盖、刮铲蜂箱内和巢框上的污物。

  转自wwwveteducom 动物医学论坛

  蜂螨病

  现在,在蜜蜂体和蜂巢内已发现的螨类有30多种。其中,在我国对养蜂业危害严重的是属于历螨科(Laelapidae)的大蜂螨和小蜂螨。

  (1)大蜂螨(Varroa jacobsoni) 雄螨呈卵圆形,大小为088×072mm。雌螨呈横椭圆形,暗红褐色;背面有背板覆盖,具有网状花纹和浓密的刚毛腹面有胸板、生殖板、肛板、腹股板和腹侧板等结构;口器为刺吸式,螯肢角质化,动指长,不动指退化短小;足4对,短粗,末端均有钟形爪垫。卵为卵圆形,呈乳白色。大小为06×043mm,.卵膜薄而透明,产下时即可见卵内含有4对肢芽的若螨。前期若螨乳白色,体表有稀疏的刚毛,有4对粗壮的足,体形由卵圆形渐变成近圆形,大小由063×049mm增大为074×069mm,前期若螨蜕皮为后期若螨,体型由心脏形变为横椭圆形,大小为080×100增大为109×138mm。

  (2)小蜂螨(Tropilaelaps clareae) 雄螨呈卵圆形,淡**,大小为095×056mm,背板密生刚毛,腹面胸板与生殖板合并呈舌形,与肛板分离,肛板呈卵圆形。雌螨呈卵圆形,浅棕**,该螨前端略大,后端钝圆,大小为103×056mm。背板密生刚毛,腹面胸板前缘平直,后缘极度内凹呈弓形,前侧角长,伸达1、2基节间,生殖板窄长条形,几乎达到肛板前缘,肛板钟形,肛门开口于中央。卵呈近圆形,卵膜透明,大小为066×054mm。前期幼螨为乳白色,呈椭圆形,体背有细小刚毛,大小为054×038mm,前期若螨蜕皮后为后期若螨,呈卵圆形,大小为09×061mm。

  生活史与生活习性 大蜂螨的雌虫在蜜蜂幼虫即将封盖之前潜入蜂房内,当蜜蜂幼虫封盖以后,大蜂螨雌虫就依靠吸取蜜蜂幼虫的体液进行产卵繁殖。卵先孵化为若螨,大蜂螨的卵期1天,若螨期7天,之后进一步发育为成螨,(一只雌螨每次可产卵1~3粒,产卵可持续1~2天),成螨随幼蜂出房时一起爬出巢房外;新成长的雌螨寄生在蜜蜂的胸部和腹部环节处,刺吸蜜蜂的体液,而雄螨不从蜂体上取食营养物,它在封盖的幼虫房中与雌螨交配后立即死亡。成螨寿命在繁殖期平均为435天,最长53天,越冬期可长达3个月以上。

  ,U1M"L5`3A兽医教学参考,兽医临床交流,犬病辅助诊断系统小蜂螨的整个生活过程,部寄生于蜂房子脾上,靠吸取蜜蜂幼虫的体液为生。雌螨潜入即将封盖的幼虫房内产卵繁殖。一个幼虫被寄生致死后,小蜂螨可从封盖房穿孔爬出来,重新潜入其它即将封盖的幼虫房内产卵繁殖。在封盖房内新成长的小蜂螨随着新蜂出房时一同爬出来,再潜入其它幼虫房内寄生和繁殖。小蜂螨整个发育过程仅需4~4.5天。

  蜂群间的盗蜂和迷巢蜂是传播蜂螨的主要媒介。此外,养蜂人员随意调换子脾或调整蜂群时,也可引起蜂螨的传播。

  症状 当蜜蜂被害以后,一个最明显的特征是在蜂箱巢门附近和在子脾上,可以见到衰弱、没有健全翅膀的畸形蜜蜂。蜜蜂幼虫受蜂螨危害死亡之后有臭味,挑取不拉丝。容易消除。蜂蛹受害死亡则保持原状,没有特殊气味,但其头部、胸部颜色变深、腹部颜色较浅,有时略显绿色、口器及足变黄。挑出死蛹,还可在巢房里观察到发育不同时期的蜂螨。成年蜜蜂被蜂螨寄生以后,会经常扭动身体,企图摆脱蜂螨,致使蜜蜂精疲力竭,加快老化。在许多情况下,工蜂、雄蜂和蜂王从巢房里出来,表面上是正常的,但由于蜂螨的寄生,已经给它们带来了损害,蜜蜂寿命缩短,雄蜂不能交尾,蜂王不能授精,只产雄蜂卵。

  诊断 检验方法:(1)直接检验:从蜂群中提出带蜂子脾,随机取样,抓取工蜂50~100只,逐个仔细检查其腹部和胸部有无蜂螨寄生。同时用眼科镊子揭开蜜蜂封盖巢房30~50个,用扩大镜观察蜜蜂蛹体上及巢房内有无蜂螨寄生。再根据检查的结果计算其寄生的百分率。小蜂螨的检验大致同大蜂螨的检验方法,由于小蜂螨都寄生于蜜蜂的幼虫房内,应着重检密封盖子脾。

  (2)药剂熏蒸检验:取一铁丝制蜂笼(10cm×10cm×10cm),从蜂群中提出一张带蜜蜂子脾,随意抓取50~100只工蜂装入蜂笼内,带回室内扣入大烧杯或玻璃钟罩内。同时放入一浸渍05~1毫升乙醚的棉球,密闭熏蒸5~10min,待蜜蜂全部昏迷以后,蜂螨也随之被击落。再将蜜蜂还回原群的巢门外,蜜蜂苏醒后即回巢中。也可用二氧化碳气体,按上述方法处理蜜蜂获得蜂螨的寄生率。

  防治

  (1)综合防治法:根据大蜂螨潜入蜜蜂封盖幼虫房内繁殖的生物学特性,采取人为的断子法,使蜂王停止产卵一段时期,蜂群内无封盖子脾,蜂螨全集中寄生于蜂体上,再用药物驱杀。使用的药物种类较多,其中以速杀螨(20%效果最好,对蜜蜂安全。使用时避开采蜜期,按0025%~005%兑水喷在峰体上杀螨。或选用螨扑,按每平箱2片,分别悬挂在蜂群内第1与第2个巢脾及第7与第8个巢脾间的蜂路处3~4周,由于蜜蜂的活动,传递药效杀螨。

  (2)提出封盖子牌,分群防治法:根据大蜂螨寄生于蜂体,繁殖于蜜蜂封盖巢房的生物学特性,采取这一方法。在秋季,流蜜期结束,对蜂群进行调整,合并弱群或组成双王群的同时加继箱。然后将蜂群内的封盖子脾全部带蜂提到继箱内,巢箱内留下蜜蜂卵虫脾、粉蜜脾和加适当的空巢脾和蜂王。巢箱与继箱之间用纱盖隔开,分隔成治疗群(继箱群)和羽化群。处理完毕,对治疗群和羽化群立即用杀螨药剂(速杀螨和敌螨I号)喷蜂体治疗2~3次,每隔3~4天治1次。待羽化群内封盖子脾的幼蜂出房后,再按上述方法治螨2~3次,直至不见蜂螨为止,即可将上下两群合并进行繁殖。这种治螨效果比较彻底,适合空地养蜂采用,由于操作繁琐,目前多使用”螨扑”直接挂在蜂群里杀螨,操作简便多了。

  (3)“一次性”治螨法:这是我国80年代研究成果。防治前先将蜂群里的封盖子脾全部提出,放入空继箱内。每个继箱放7~8张封盖子脾,不带蜜蜂。然后在继箱底上垫一层塑料布,再在塑料布上放两层吸水纸,将10毫升“强力”巢房杀螨剂(有效成分为甲酸)溶在吸水纸上,其余二箱或三箱可依次重叠放置。在22℃以上气温条件下,密闭熏治5h,杀螨效果达到98%以上。治螨完毕,将子脾还回原群。在上述治螨的同时,结合使用“速杀螨”喷蜂体,驱杀蜂体上的螨,防治效果更为彻底。新型的低毒、无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杀蜂螨药剂:溴螨酯,用其制成烟剂纸片,于傍晚蜜蜂回巢后,将烟剂纸片悬挂在蜂箱内的空巢框上,点燃发烟,密闭巢门15min,杀螨效果达到90%以上,对蜜蜂相对安全。国内有类似产品如杀螨剂3号。速杀螨为畜用杀螨剂,对杀蜂螨也有特效,仅用00025%喷蜂群,可百分之百的杀死蜂体上的大蜂螨。敌螨1号的用法、用量以及杀蜂螨的效果与速杀螨相同,后者每周用药一次,连续用药2次以后,不仅杀除蜂体上的螨,还可杀死巢房内的蜂螨(内吸杀螨作用)。马扑立克为菊酯类杀螨药剂。每群蜂放2条,分别放在第1与第2及第7与第8张巢脾之间的蜂路上(悬挂固定),可连续放5~6周,杀螨效果达到98%以上。不论使用哪种杀螨药剂,尤其是水剂或乳化剂,一定要避开采蜜期使用为宜。在早春和晚秋,蜂群断仔期或蜂群长途转运之后进行治螨,效果较好。根据外界气温和蜂群势等不同情况,使用不同的药物。如在早春、晚秋气温较低时宜用熏烟剂,而在夏季气温高蜂群繁殖盛期,则以熏蒸剂为宜。敌螨熏烟剂:是治疗大、小蜂螨的成药。剂量要准确,以防伤害幼蜂(详按说明书)。灭螨灵合成熏烟剂:灭螨新药,防治大、小螨效果尤佳,不伤幼蜂。烟碱(尼古丁):每次每群用05~06ml,滴在滤纸上,在傍晚放在箱底熏蒸,防治大、小蜂螨,效果均佳,且安全。鱼藤精:用市售的含鱼藤酮25%或75%的鱼藤精乳剂,加水稀释成1500~2000倍后喷脾。每张脾喷3~4次,见蜂翅上略呈雾状即可。对大蜂螨较好,每隔2天左右喷1次,连治4次左右。蜂螨清(Bayvaro1 Strips)为德国拜耳药厂最新人工合成的杀螨剂,该药使用方便,每箱内悬挂两片蜂螨清,即可有效地控制蜂螨危害,对大、小蜂螨均有效,能在24h内迅速杀死大蜂螨,药效长达6周,安全性好,对人、畜均无害。

从蜂群中抽出的巢脾,如果保存不好,常常会发霉,受巢虫咬蛀。保管不当还会引起盗蜂和鼠害等。巢脾从蜂群中撤出后,应及时对染病巢脾予以消毒或淘汰化蜡,其余巢脾按蜜脾、粉脾、空脾分类装箱,保存于清洁、干燥、密闭性较好的仓库中。特别在存放前,要对巢虫进行严格防治,防治方法有:二氧化硫熏杀和二硫化碳熏蒸,以及冰醋酸熏蒸法。

二氧化硫熏杀法是用一带窗口的空巢箱作底,上面放5~6层继箱,巢箱中放上一块瓦片。第1层继箱只放6张巢脾,中间留空,为硫磺安全燃烧空间。上面继箱各放8~9张巢脾,箱体间用纸糊严。按每个继箱3~5克硫磺粉量放入瓦片,并加入数块燃烧的木炭,会立即产生二氧化硫气体,并充满箱体,用此二氧化硫气体杀死蜡螟的幼虫和成虫。由于杀不死卵和蛹,过两个星期需再熏1~2次。熏杀过程中,要通过继箱窗口观察木炭燃烧情况,直至熄灭为止,以防火灾。

二硫化碳熏蒸法:二硫化碳常温下可气化,能杀死巢虫的卵、幼虫和成虫。防治一次即可,方便易行。方法是:在蜂箱上叠放5~6层继箱,每层放8~9张巢脾,最上层放6张巢脾,中间空出部分放一容器或吸水性强的厚纸盛放液体二硫化碳,用量为每个箱体3毫升。利用二硫化碳自然挥发,密度比空气大而自然下沉的特点,从上往下熏杀。注意箱体间缝隙要用纸糊严。二硫化碳对人体有毒、易燃,放药时,人要站在上风口并戴口罩,不要靠近火源。

冰醋酸熏蒸法:用80%~98%的冰醋酸,每箱10~20毫升洒在布条上,密闭熏蒸3~5天,可有效杀死蜡螟的幼虫和卵,但不能杀死蛹和成蛾,熏蒸前应清除蜂箱内蜡螟的蛹和成蛾。

龙眼肉,又名益智、蜜脾、桂圆。味甘、性温,入心、脾经,具有补益心脾、养血宁神、健脾止泻、利尿消肿等功效。根据现代研究,龙眼肉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等,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龙眼肉的作用

龙眼肉富含有很丰富的葡萄糖以及蔗糖和蛋白质,同样的它还富含有很丰富的铁元素,能够帮助我们身体提高热能且帮助身体补充营养,还能够很好的促进血红蛋白再生帮助补血。

实验研究发现,龙眼肉(龙眼干)除对全身有补益作用外,对脑细胞特别有益,能增强记忆,消除疲劳。

龙眼肉(龙眼干)含有大量的铁、钾等元素,能促进血红蛋白的再生以治疗因贫血造成的心悸、心慌、失眠、健忘。龙眼肉(龙眼干)中含尼克酸高达25毫克(每100克),可用于治疗尼克酸缺乏造成的皮炎、腹泻、痴呆,甚至精神失常等。

动物实验表明,龙眼肉(龙眼干)对JTC-26肿瘤抑制率达90%以上,对癌细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临床给癌症患者口服龙眼肉粗制浸膏,症状改善90%,延长寿命效果约80%。此外,龙眼肉(龙眼干)水浸剂(1 2)在试管内对奥杜盎小芽孢癣菌有抑制作用。

龙眼肉可以用于降血脂,帮助增加冠状动脉的一个血流量。对于我们身体的衰老过程有着亲密的关系的黄素蛋白-脑B型单胺氧化酶(MAO-B)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宜忌

尤其适宜体质虚弱者

龙眼性温,若过量食用容易导致体内火热旺盛,不宜多吃。如果上火的话,可喝菊花冰糖泡茶喝而解之。

龙眼尤其适宜体质虚弱的中老年人、病后体虚者食用,如贫血、健忘、头晕、失眠、妇女产后等虚证均可食之。

龙眼多吃容易上火,所以不适合热性体质者,以下人士尤其需要注意:

龙眼甘甜易生痰湿,痰多会加重咳嗽、哮喘症状,故咳嗽、哮喘者不宜食用。

感冒发热、口干舌燥、肠胃食积、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者也不宜吃。

因为龙眼含糖量高,糖尿病患者也不合适食用。

孕妇,尤其是妊娠早期,不宜吃龙眼肉,以防胎动早产。

其果肉、核仁、果皮及根部均可入药。其中桂圆干为常用的补益药材,可入汤剂、丸剂或膏剂服食;眼核其味微苦、涩,平,内服用于胃痛、疝气痛等,外用止血、止痛,如烧烫伤、刀伤出血等;龙眼壳则味甘、性温;现代药学研究表明,龙眼壳含有鞣质、多糖等成分,水煎液外涂可治烫伤、皮肤过敏等症。

龙眼可新鲜食用,晒干了就是桂圆干,鲜果和肉干功效相近。

龙眼肉的6个配伍

功效:可增强大补元气、补养心脾、安神益智的作用。适用于思虑过度,劳伤心脾之惊悸怔仲,失眠健忘及脾虚气弱等症。

功效:养心安神的作用更加显著。适用于心悸怔仲、心烦意乱、多梦少寐等。

功效:增强养心醒神的作用。适用于心血虚,心气不足的健忘、头晕、神疲等。

功效:增强安神镇静的作用。适用于失眠多梦,心悸怔仲等。

功效:增强补心安神益智的作用。适用于失眠多梦、健忘等。

功效:增强养血活血,补心安神的作用。适用于血虚失眠、健忘多梦、惊悸怔仲及眩晕等。

推荐龙眼肉食谱

1桂圆枣仁羹

做法:桂圆肉10克,酸枣仁10克,冰糖少许,淀粉适量;先用水煮桂圆肉、酸枣仁,将熟时加入淀粉调匀,再加冰糖少许,晚上睡前服用。

功效:具有益心脾,补气血,安神长智的功效。适用于心脾两虚引起的失眠心悸、心悸健忘、体质虚弱、产后失血过多等症。

2桂圆鸡蛋羹

做法:桂圆肉50克,鸡蛋1个。将桂圆肉洗净,用清水煮,15分钟后打入鸡蛋,蛋熟后加入少量白糖即可服用,饮汤食桂圆肉和蛋花。

功效:具有养血调经的功效,适用于妇女月经不调,症见月经不调,神疲肢软,心悸气短,纳呆乏力,夜实寝欠安。

3龙眼酸枣仁饮

做法:龙眼肉10克,炒枣仁10克,芡实12克,炒枣仁捣碎,用纱布袋装。芡实加水500毫升,煮半小时后,加入龙眼肉和炒枣仁,再煮半小时。取出枣仁,加适量白糖,滤出汁液。

功效:养血安神,益肾固精。凡因心阴血虚、虚火内扰不能下济肾阴,出现心悸、怔忡、失眠、健忘、神倦、遗精等症者,皆可服用。

(图文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蜜蜂的人工育王包括8个要素:时间和条件,准备工作,移虫育王的工具,移虫方法,移虫后的管理,利用大卵培育蜂王,裁脾育王,交替王台的利用。

1.时间和条件

  蜂群在当年培育的新蜂完全更换了越过冬的老蜂,进入发展壮大时期以后,就可以准备进行人工育王。北方,以在初夏白天气温稳定在20℃以上有蜜源时,特别是在有丰富粉源时进行。这样既可以保证蜂王的质量,又可利用新蜂王及早更换衰老的蜂王,有当年蜂王的蜂群不会发生自然分蜂。利用早期培育的新蜂王实行人工分蜂,经过1个半月的增殖,就可以发展成强群,采集中、晚期蜜源。初秋,在最后一个主要蜜源初期培育蜂王,新王群可以培育大量越冬蜂,对于蜂群安全越冬以及翌年蜂群的发展都有利。长江中下游一带,以在紫云英花期育王为好。培育优质蜂王的条件是:

  (1)天气温暖气候稳定

  处女王交尾期间,白昼气温应在 20℃以上,力求避开连阴雨天气。

  (2)有蜜粉源

  育王期间自然界应有良好的蜜粉源,充足的粉源更重要。每日傍晚对于种蜂群和育王群进行不间断的奖励饲喂。

  2.准备工作

  在进行人工育王以前,需要认真做好下列准备工作:

  (1)选择父母群

  通过考察,选择蜂蜜或蜂王浆产量超过全场平均产量以上、分蜂性弱、群势发展快的健壮无病的蜂群作父母群。以父群培育雄蜂,用母群的幼虫培养蜂王。在人工培育蜂王时,1个母群可以提供成千上万条雌性幼虫;同样1个父群也可以哺育出数千只雄蜂。如果每年都使用一两群种 群培育处女王和雄蜂,全场蜂群就会形成近亲繁殖,使生产力和生活力下降。因此,要选择和使用多个蜂群作父群和母群;并且定期从种蜂场引进同一品种不同血统的蜂王(或者蜂群)。

  (2)培育种用雄蜂

  雄蜂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处女王的交尾成功率,还关系到授精效果,进而影响子代蜂群的品质优劣。因此,必须在着手人工育王的20日前开始培育雄蜂。为培育种用雄蜂,需事先准备好雄蜂脾,也可将巢脾下部切除一部分,插在强群中修造成雄蜂脾。为保证交尾质量,按1只处女王比50只雄蜂的比例培育雄蜂。蜂王的发育从卵到羽化成虫约需16天,达到性成熟需5日左右,共计21天。而雄蜂从卵到羽化成虫为24日,出房到性成熟约需12日,共计36日。因此,必须在人工育王前20日左右开始培养雄蜂,才能使雄蜂和处女王的性成熟期相适应。通常可在种用雄蜂开始大量出房时,着手移虫育王。同时将场内其他蜂群的雄蜂和雄蜂蛹全部消灭。

  (3)准备育王群

  育王群是用来哺育蜂王幼虫和蛹的强壮蜂群。应选择无病、无蜂螨,群势强壮,至少有15框蜂以上的蜂群作育王群。在移虫育王前1日把其蜂王和全部带蜂未封盖子脾提入新蜂箱,放在原群旁;原群有6~8个脾(包括封盖子脾和蜜脾、粉脾)组成无王的育王群,做到蜜蜂密集,多的巢脾抖落蜜蜂,加到分出的有王群。对育王群每晚饲喂0.5~1千克糖浆。也可以用有18~20框蜂加继箱的有老蜂王的蜂群作育王群,在巢箱和继箱之间加上隔王板,把蜂王限制在巢箱内产卵,继箱中央放1框小幼虫脾,一侧放一花粉脾,其余放封盖子脾,外侧放蜜脾。有王群没有无王群对移植幼虫的接受率高,但是对于封盖王台照护得较好。

  3.移虫育王的工具

  移虫育王的工具有移虫针、育王框、蜡碗等。移虫针是将小幼虫移植到王台碗内的工具,可用粗铜丝或者鹅毛管自制,一头呈扁薄的尖舌状,另一头呈弯匙状。带弹簧的移虫针使用方便。育王框是安放王台的框子。可用标准巢框改制,其上下框梁和侧板的宽度相等,为13毫米左右。框内等距离地横着安装3条宽10毫米的板条。蜡碗棒是蘸制蜡碗的木棒,长100毫米,蘸蜡碗的一端十分圆滑,距端部10毫米处直径8~9毫米。蜡碗是培育蜂王的王台基,用蜡碗棒蘸熔化的蜂蜡制成。把蜡碗棒放入冷水泡一段时间,取出甩去水,垂直插入熔蜡中约10毫米深处,取出稍停,如此反复蘸2~3次,一次比一次蘸得浅一些。然后将它放入冷水冷却后取下。制成的蜡碗口薄底厚,里面光滑无气泡。也可以使用塑料王台。此外还要准备毛巾、面盆、蜂王浆等。蜂王浆可临时从自然王台取得,也可预先收集保存在冰箱内,使用时加l倍温水把蜂王浆调稀。

  4移虫方法

  移虫育王可以有计划地培育出需要数量的、成熟期一致的处女王。首先在育王框的板条上粘上2~3层巢础条或者按相等距离用熔蜡粘上小三角形薄铁片,其上粘7~10个蜡碗, 3条共20~30个蜡碗。放人育王群中,让蜜蜂清理2~3小时,取出,用蜂扫扫去蜜蜂,在每个蜡碗内滴上1滴稀释的蜂王浆或者蜂蜜,即可进行移虫。最好在清洁、明亮的室内移虫,室内温度保持在25~30℃,相对湿度80%~90%。如果湿度不够,可在地面洒水。气温在25℃以上没有盗蜂时,可在室外的阴处移虫。 从母群提出1框小幼虫脾,扫净蜜蜂拿去移虫。先把粘有蜡碗的板条并排放在桌上,用清洁的圆头细玻璃棒或者细竹棒,在经过蜜蜂清理的蜡碗里滴上米粒大小的稀蜂王浆,然后 移虫。移虫要从幼虫的背部(凸面)一侧下针,把针尖插入幼虫和房底之间,将幼虫挑起,放在蜡碗里的蜂王浆上。幼虫十分娇嫩,移虫的动作要轻稳、迅速,1条幼虫只允许用移虫针挑1 次。移完虫的板条用湿毛巾盖上,再移第二条。把移完虫的板条装到育王框上,加在育王群内幼虫脾和花粉脾之间。

  5.移虫后的管理

  育王群中加入移虫的育王框后,连续在傍晚奖励饲喂。第二天检查幼虫是否被接受。已被接受的幼虫,其王台加高,王台中的蜂王浆增多,幼虫浮在蜂王浆上;未被接受的,其王台被咬坏,王台中没有幼虫。如果用无王群育王,这时把育王框转移到有王育王群的继箱中,同时把无王育王群与原群合并。 如用有王育王群育王,第六天王台已经封盖时检查封盖王台情况,淘汰小的、歪斜的王台。统计可用王台的数量,以便组织需要数量的交尾群。

  6.利用大卵培育蜂王

实验证明,处女王初生体重超过200毫克的大蜂王,其一对卵巢的卵巢管数量多,具有较强的产卵能力。并且证明,采用较大的蜂卵,可以培育出体重大的蜂王。把选出的母群的蜂王关在蜂王产卵控制器内,或者把母群饲养在3~5框的小群内,限制其产卵,1星期后就能得到较大的蜂卵。等大蜂卵孵化成幼虫时,用其24小时以内的幼虫人工培育蜂王。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研制的蜂王产卵控制器,是用塑料制造的,内围尺寸:长457毫米、宽54毫米、高244毫米,刚好能放入一个标准巢脾。使用方法:在移虫育王前12日,于蜂王产卵控制器内放入一个几乎没有空巢房的封盖不久的蛹脾,并将蜂王放在该脾上,盖上控制器的盖板,将其放在蜂群内巢箱的中部。蜂王在器内产卵受到限制,到新蜂陆续出房以后,蜂王才逐渐产卵。在育王前4日,提出控制器内的子脾,放在蜂群内由蜜蜂抚育,次日就可得到由大卵孵化成的1日龄的幼虫。在生产蜂王浆时,将蜂王控制在一个巢脾上产卵可获得适宜日龄的、供移虫用的幼虫。蜂王产卵控制器还可用于生产雄蜂蛹。

  7.裁脾育王

  如果视力不佳,移虫有困难,可以采用切割未封盖子脾的方法培育蜂王。当蜂群发展强壮时,从母群提出2~3框带蜂封盖子脾连同蜂王放入一新蜂箱,补加1~2框蜜脾,放在原群一旁。母群成为一无王的育王群,从中提出l框有大量卵和初孵化幼虫的子脾,从巢脾中央部位切下1块200毫米X 35毫米的长方形巢脾,使切口上缘巢房中的卵和幼虫露出来,让蜜蜂在上边切口处筑造王台。第三天检查,选留10~20个幼虫发育良好、地位适宜的王台。把修造和饲喂情况不好的王台、提早封盖的急造王台以及多余的王台全部割除。记录留下的王台里幼虫的日龄,以便掌握蜂王出房的日期。无王育王群在取出封盖王台后,与原群合并。

  8.交替王台的利用

  选择具有老蜂王的优良蜂群作种群。在它们修造交替王台时,加以选留。自然交替蜂王可使种群的优良性状更加稳定地遗传下去。发生这种自然交替现象时,蜂群一般只造几个王台,育成的蜂王质量比较好。把带有交替王台的巢脾提出,放入继箱群的继箱内,巢箱和继箱间加隔王板,把蜂王限制在巢箱内。可以陆续从这种老王群提出自然交替王台。

春繁期,将每两个蜂箱并列放在一起,在无风的傍晚,给每群蜂喂糖水(蔗糖:水=1:1)或兑水蜂蜜250~300ml,2小时后,待蜜蜂兴奋散团,箱内温度升高,即可进行抖蜂紧脾。

紧脾时,只选留1张脾即可,多余的脾全部提出,能促使蜂王快速产卵。这样可防止早春低温多寒潮的袭击,使产卵圈不受冻,蜂子健康发育,同时也使一部分蜜蜂得以休息,延长寿命。

将紧脾后的1张脾放在蜂箱中央,此时蜂足以保护巢脾。靠近邻箱的一侧放1隔板,另一侧放1隔板,板外再放保温物。箱外保温的做法是:箱底垫草,两蜂箱之间填杂草,用塑料布防湿保温,在阴雨天或较冷的傍晚,用塑料布将蜂箱全部覆盖,谨防堵死巢门。傍晚视气温隋况,可关闭巢门。

扩展资料:

蜜蜂的主要分类:

1、中华蜜蜂

躯体较小,头胸部呈黑色,蜂王体长175mm左右,体色呈黑色或棕红色,全身被覆黑色和深**绒毛。工蜂体长11mm左右,喙长5mm左右,腹节背板呈黑色,有褐**环,处于高纬度、高山区的中蜂腹部色泽偏黑。

2、意大利蜜蜂

体形较黑蜂小,腹部细长,吻较长,因此可利用它为红三叶草授粉。腹板几丁质颜色鲜明,腹节背板第2~4节的前部具**环带。性情温顺,在提脾检查时,能保持安静。抗病力弱,对蜂螨的抵抗力弱。

3、卡尼鄂拉蜜蜂

大小和体形与意蜂相似,腹部细长,腹板呈黑色,腹部背板第2~3节通常有棕色斑,少数个体具红棕色环带,几丁质黑色,覆毛短而密,体表绒毛灰色,雄蜂绒毛灰至灰棕色,吻长与喙长均66mm左右。

—蜜蜂

巢虫,小蜡螟,大蜡螟的防治

巢虫是蜡螟的幼虫。蜡螟繁殖很快,卵和幼虫生活力都很强。巢虫在晚春、夏季、初秋都在巢内活动:穿钻巢脾,蛀食蜡质和蜜汁,在巢脾上穿蛀隧道,吐丝作茧,毁坏巢脾和幼虫。意蜂受害较浅,中蜂一被侵害,常常是整群飞逃,或群势曰渐衰败。巢虫是蜜蜂的重要敌害之一。

新造好的巢脾,应及时让蜂群培育几代蜂子,以增强巢脾的牢固程度。巢脾不用时,应从蜂箱中抽出,刮去框梁上的蜂胶、蜂蜡,妥善保管。刚摇出蜜的巢脾,要让蜜蜂将剩余蜂蜜舐吸干净后才能保存。保存的巢脾要按全蜜脾、半蜜脾、花粉脾及空脾分类保存,空脾还要按新脾、旧脾分类。巢脾应贮存在干燥、清洁、密闭的地方。防止受潮发霉及鼠害和巢虫。防治巢虫可用药物熏蒸的方法。

1、 二硫化碳熏蒸

在蜂箱上摞4-5个继箱,每箱放9张分好类的巢脾,把箱缝糊严,按每箱3毫升~5毫升量,将二硫化碳滴在滤纸上,放于框梁上,盖上箱盖、糊严,二硫化碳常温下易挥发、易燃、有毒,使用时,避免接近火源或吸人体内。二硫化碳气体能杀死蜡螟的卵、虫、蛹和成虫,经一次彻底处理后,便可解决问题。

2、冰乙酸熏蒸

98%的冰乙酸对蜡螟的卵、虫有高度的杀伤力,也可杀死孢子虫孢子和阿米巴病病原体。用量每个箱体20毫升,用法同上。

3、硫磺熏蒸

下面放一个有窗口的空蜂箱,上面摆上4-5层装满巢脾的继箱,盖上箱盖,糊严缝隙,从窗口放入一铁片或瓦片,上放几块燃着的木炭,再撒上硫磺粉。每箱巢脾硫磺粉用量5克计算。硫磺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不能杀死蜡螟的卵和蛹,所以要隔12-15天熏1次,连熏3次

蜡螟在10摄氏度以下就不活动,北方地区冬季贮存巢脾可以不用熏蒸。

详细的防治方法:

蜡螟属鳞翅目,螟蛾科。危害蜂业的蜡螟有大蜡螟和小蜡螟。蜡螟的危害主要是在它们的幼虫期。

蜡螟属世界性害虫,几乎遍及全世界养蜂地区。它的分布主要受长期寒冷的限制。在高海拔地区,大蜡螟没有或很少发生。而在东南亚热带与亚热带地区,大蜡螟危害相当严重。

大蜡螟是蜂产品最重要的害虫,每年都给全世界专业养蜂者造成严重的损失。大蜡螟给我国养蜂业造成的损失尚无准确估计。它们对中蜂危害特别严重。大蜡螟只在幼虫期取食巢脾,危害蜂群封盖子,经常造成蜂群内的“白头蛹”,严重时白头蛹可达子脾数量的80%以上,免强羽化的幼蜂也会因房底的丝线困在巢房内。

⒈大蜡螟的防治 ⑴形态特征

卵呈短卵圆形,长03~04mm。表面不光滑。卵颜色初为粉红,后转化乳白,苍白,浅黄,最后变成黄褐色。卵块为单层,卵粒紧密排列。

幼虫刚孵化的幼虫呈乳白色,稍大后,背腹面转成灰和深灰色。老熟幼虫体长可达28mm,重量可达240mg。

茧通常是裸露,白色的,但有些茧也会被黑色粪粒或蛀屑包裹。长达12~20mm,直径5~7mm。常在箱底和副盖上结茧。

蛾颜色呈银白色,而以虫脾为食的蜡螟则呈褐色、深灰或黑色。成虫雌蛾体大,平均重可达169mg,体长20nm左右。下唇须向前延伸,使头部成钩状,前翅的前端2/3处呈均匀的黑色,后部1/3处有不规则的亮域或黑区,点缀黑色的条纹与参差的斑点,从背侧看,胸部与头部色淡。雄蛾体较小,重量也较轻。体色比雌蛾淡,前翅顶端外缘有一明显的扇形区,颜色也相对较淡。雌雄蛾的大小和颜色,根据不同幼虫食料变化也很大。

⑵生活史和习性

大蜡螟的生活史为2个月左右,长可达6个月之久。就周期较长的来说,休眠发生在前蛹期。在我国南方可发生3~5代,且有世代重叠现象。

成蛾羽化后既不要食物也不要水分,一般经过5h以上才能交尾,多数在4~10d后开始产卵。产卵期平均34d。产卵量600~900粒之间,个别可产1800粒卵。产卵位置多在箱壁缀隙中。

蛾寿命在3~15d,在30~32℃条件下,多数交尾过的雌蛾会在7d内死亡。35℃下,寿命可达10d。温度较低,雌蛾寿命会延长。雄蛾寿命较短。平均约为55d。

卵在较高气温(29~35℃)下发育快,卵产下3~5d后,即开始孵化。在18℃下卵的孵化期可延至30d。将卵短期暴露在极端温度下(461℃以上70min,0℃以下270min)会引起卵全部死亡。

湿度对卵的孵化影响也很大。相对湿度在25%~35%时,有1/3的卵不能孵化。高湿环境比低湿环境有利卵的孵化,使卵期缩短1~2d,死亡率下降14%。但是,湿度高于94%,卵易发霉;低于50%时卵易干枯,最适湿度为60%~85%之间。

幼虫期在45~63d,初孵幼虫有蚕食卵壳或怕光的习性。幼龄幼虫会先取食蜂蜜和花粉,随后会从巢房壁外部钻进花粉内,逐渐向巢脾中部延伸隧道,在那里继续取食、长大,免受工蜂的清除。

幼虫发育最低温度为18℃,最适温度30~35℃,相对湿度80%有利于幼虫发育。初孵幼虫活泼,爬行迅速,2龄以后的幼虫活动性明显减弱。1d幼虫体小,不易被工蜂清除,上脾可高达90%。幼虫期一般6~8d,1~2d食量小,对蜂儿影响不大。3~4d食量大,钻蛀隧道,是造成白头蛹的主要虫期,5~6d幼虫个体大,在脾上取食,易被工蜂咬落箱底,不再上脾。

在蜂群内,大蜡螟幼虫的生长速率是极其惊人。如果食料与温度条件适宜,幼虫在孵化后第1个10d内,体重每天就会有成倍增长,这样快的生长速率说明,一旦蜂群由于中毒或其他原因造成群势严重削弱,蜂群内的所有巢脾即可在10~15d内被幼虫毁坏。

发育中的幼虫实际上取食蜂群里的所有蜂产品,特别嗜好黑色巢脾。如果大蜡螟幼虫缺少食料,蜜蜂幼虫也将受其危害。在温暖季节,许多幼虫常在蜂箱底板的花粉和蜡屑中生长,但在经加工的蜂蜡,如巢础或巢蜜上的新蜡上,幼虫无法完成生活史。

最后1d幼虫结茧前会停止取食,找适宜的场所吐丝作茧,通常老熟幼虫会钻入巢框或箱底裂缝处聚集结茧化蛹。少则几十,多则成百,茧呈圆柱形。

前蛹期的幼虫体显著缩小,体色加深,由浅**→浅褐色→褐色→深褐色。蛹多数在傍晚5时后羽化,30℃时蛹历期最短。越冬虫期通常为老熟幼虫或前蛹阶段。

⑶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与温度的关系:大蜡螟的发生与外界温度有很大关系。卵和幼虫的发育需要较高的温度(30~35℃),过低或过高的温度都会使大蜡螟生长缓慢,甚至死亡。

与食料的关系:纯蜡和新脾对大蜡螟幼虫发育不适宜,会造成幼虫发育中断,成虫个体变小,产卵量下降。中蜂群常更换老脾,对抑制大蜡螟的发生有重要作用。

与群势的关系:由于蜂群饥饿、疾病、蜂王衰老、无王,以及农药中毒造成工蜂数量剧减,从而造成群势下降,使得蜂群无力保护暴露巢脾和驱逐侵袭的大蜡螟幼虫。不同蜂种繁殖率不同,群势相差较大,对大蜡螟的抵抗力也有差异。例如,中蜂群势小,无力保护巢脾免受危害.常通过不断撕咬巢脾和去除蜡螟幼虫来抵抗大蜡螟的危害。

天敌有苏云金芽抱杆菌、核型多角体病毒、线虫、蜡螟绒茧蜂、麦蛾绒茧蜂、蜡螟大腿小蜂、红火蚁和大头蚁。

⑷防治方法

①预防方法

在蜂群内,由于用药防治大蜡螟存在困难并会污染蜂产品,所以应采取“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利用大蜡螟的生活习性,在饲养管理上防止其发生。

通过维持强群、不断地清理巢箱和利用新脾可以有效防止大蜡螟的大发生。此外,及时扑打成蛾,清除箱内的蛹、卵块和幼虫也是防治大蜡螟的一项重要措施。

②治疗方法

物理防治为防止药剂防治给蜂产品带来的污染,可将蜂具或蜂产品(如巢蜜)进行冷冻处理,在-67℃冷冻45h,-122℃下3h和-15℃下2h处理,可杀死各期大蜡螟。

此外,采取水泡脾、水浸脾、水浸蜂箱、框耳阻隔器等方法,也可减轻巢虫的危害。

化学防治药剂治疗主要针对贮存的巢脾,蜂群内的药剂防治则相当困难。用36mg/L氧化乙烯对巢脾熏蒸15h,可杀灭各期大蜡螟。用002mg/L二溴乙烯熏蒸巢脾24h,也可杀灭各期大蜡螟。此外,熏杀 来蜡螟常用的药物还有二硫化碳、冰醋酸、硫磺(二氧化硫)、溴甲烷

生物防治大蜡螟的生物防治最有希望的天敌可能是苏云金芽孢抱杆菌的使用。据研究,这种杆菌及其毒素对处理过的蜂群无任何不利影响。用苏云金杆菌喷洒蜂群或浸渍巢础可以防治大蜡螟。

此外,用核多角体病毒处理巢脾,可以有效防治大蜡螟。据报道,使蛾产生放射诱变以抑制大蜡螟种群可能是未来防治大蜡螟一项重要手段。

⒉小蜡螟的防治

⑴形态特征

卵水白色,卵圆形,长039mm,宽028mm。卵外无保护物。卵块单层,常有数十粒至百余粒。

幼虫体长随龄期的大小而不同。初龄幼虫水白色,长1~13mm;老龄幼虫蜡**,体长13~18mm。前胸背板为棕褐色,除前胸气门和第8腹节气门较大并呈椭圆形外,其余腹部的气门边沿均为黑褐色。

蛹呈纺锤形,腹面褐色,背面深褐色,背中线隆起呈屋脊状,两侧布满角质状突起。腹部末端具有8~12个较大的角质化突起。雌蛹长8~12mm,宽23~31mm;雄蛹长7~10mm,宽22~28mm。

茧茧长11~20mm,宽32~48mm,长椭圆形。丝茧白色,常见其表面有粪粒。

蛾成虫,雌蛾体呈银灰色,除头部外,体躯具有深灰色鳞片。体长10~13mm,触角褐色,丝状,长近蛾体一半。头部披满浅褐色的长鳞片。复眼近球形,呈浅蓝色至深蓝色。下唇须粗短前伸。雄蛾体长8~11mm。体色比雌蛾略浅,触角也长过蛾体1/2。下唇须细小上曲。

⑵生活史及习性

小蜡螟在福建1年可发生4~5代,每代历时2~25个月。每年3月初越冬代幼虫开始羽化,11月底至12月初进入越冬休眠阶段。一般雌蛾蛹期7~9d,雄蛾蛹期略短1d左右。羽化后的雌蛾,一般经过2~3h即可交尾。交尾成功的雌蛾,往往都在当晚开始产卵。雌蛾一生可产卵3~5次,以第1次产卵量居多,通常为200~400粒,雌蛾一生产卵量在278~819粒。

雌蛾寿命4~11d,平均6d;雄蛾6~31d,平均148d,约等于雌蛾2倍。未交尾的雌蛾寿命有延长的现象。相对大蜡螟,小蜡螟个小体轻,体重只有大蜡螟的1/6~1/10。在有新鲜花粉的黑色巢脾上饲养的小蜡螟,成雄蛾只有113mg,雌蛾203mg。蜂群内的小蜡螟,其性比接近1∶1,有时雄性会略多于雌性。初产的卵为水白色;2~3d后转成淡**。小蜡螟卵期4d。孵化后幼虫即在蜂箱底板的蜡屑中生活,以后爬上巢脾为害粉脾和子脾。幼虫的发育历期受外界气温与食料质量的影响,气温高,可缩短幼虫历期;深色巢脾,幼虫期短,新巢脾和蜂蜡,发育迟滞,世代数减少。小蜡螟越冬,以老熟幼虫躲在保温物与箱底间或隔板间以及箱内各角落越冬,极少以前蛹或其他虫期越冬。

⑶防治方法

小蜡螟的防治主要是通过清理巢箱,利用新脾等方法,并及时扑打成虫,清除越冬幼虫以及蛹和卵。其防治法与大蜡螟相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

原文地址:https://pinsoso.cn/meirong/387718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3-28
下一篇2024-03-28

随机推荐

  • 经典哲理句子

      经历过看清身边伪朋友,假爱情,什么患难见真情!明白自己该要什么?看懂了那些是真真假假的"朋友"所以让这些虚伪的人该滚就滚,睁大眼睛。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哲理句子88句,欢迎阅读,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1、人生是个

    2024-04-15
    58300
  • 雅诗兰黛线雕精华和白金黑松露精华哪一个好用

    白金黑松露精华好。1、效果好。白金黑松露精华使用后,肌肤变得充盈、饱满,细腻透亮,效果非常明显,雅诗兰黛线雕精华只能起到微调作用,明显没有白金黑松露精华好。2、成分好。白金黑松露精华含有多种高浓度活性成分,如黑松露提取物、天然水解胶原蛋白、

    2024-04-15
    56700
  • 植物鲜颜的产品有哪些?

    千年以来,古人一直将植物中草药妙用于美容护肤,其中不少植物本草良方被视为宫中美容圣品秘而不传。植物鲜颜的创始人希望能创造一个能将千年养颜古方精髓传递给世界的品牌,植物鲜颜致力于传承本草智慧,创造健康之美,以现代科技赋活古方灵感,让青春美丽由

    2024-04-15
    57400
  • 德叔派克视频bgm是什么歌曲

    经过网友总结,在开发者日志的视频中,一共有三处和新英雄有关的彩蛋:设计师的声音突然变成暗裔的声效、派克官方BGM的出现、以及设计师有一句话和凯隐的台词一模一样。由此得出新版本的新英雄必定有血港鬼影-派克,大概率有影流之镰-凯隐和暗裔剑魔-亚

    2024-04-15
    38900
  • 川奈之汀护肤品怎么样

    挺好的。1、川奈之汀护肤品采用纯天然植物成份,不含香精香料。2、川奈之汀护肤品通过敏感皮肤测试,按照欧洲制药标准生产。3、川奈之汀护肤品所含舒缓敏感肌肤药理成份能够切实解决肌肤问题。

    2024-04-15
    45700
  • 关于芍药的诗句 古诗

    -1-浩态狂香昔未逢,红灯烁烁绿盘笼。觉来独对情惊恐,身在仙宫第几重。——唐代:韩愈《芍药》-2-芍药花开出旧栏,春衫掩泪再来看。主人不在花长在,更胜青松守岁寒。——唐代:钱起《故王维右丞堂前芍药花开,凄然感怀》-3-香清粉澹怨残春,蝶翅蜂

    2024-04-15
    38700
  • 苹果的功效和作用

    1、吃苹果可以降低心脏病,中风的危险!就如同服用了他丁类的药物,那如果一天吃两个苹果的话,那保护的效果会更高!2、苹果中含有的有益人体的营养元素有很多,果胶能够调节血压和血糖,还能降低胆固醇,帮助消化。能够强壮我们的骨骼,让我们的大脑保持健

    2024-04-15
    5490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