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珀莱雅(603605)、上海家化(600315)、丸美股份(603983)、水羊股份(300740)、贝泰妮(300740)、青岛金王(002094)、华熙生物(688363)等
本文核心数据:护肤品市场规模;品牌竞争格局;企业竞争格局;护肤品市场发展趋势
——中国护肤品行业市场概述
护肤品是指滋润、营养、保护或美化皮肤的化妆用品,护肤强调的是清除皮肤上的油污,避免油污沉积导致皮脂堵塞,促进皮肤老化脱落;抑制外界环境和人体内在环境对皮肤不良影响的扩展;保持皮肤的自然状态一一清洁、滑爽、柔软。
护肤品按不同部位的护理可分为面部护理、眼部护理、唇部护理,具体分类情况如下:
——中国护肤品市场规模:2022年市场规模突破3358亿元
在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不断提升、国人对外在形象要求与认知的提高以及核心消费人群结构的变化等一系列因素驱动下,国内护肤品行业近几年来一直保持着稳健的增长,尤其是近几年以来,国内护肤品市场需求迅速增长,行业市场规模增速不断提升,2022年中国护肤品行业市场规模达到33582亿元,同比增长815%。
——中国护肤品企业竞争格局:欧莱雅市场份额遥遥领先
中国护肤品行业企业竞争激烈,不仅有本土企业之间的竞争,还有来自国际大企业的竞争,
2021年欧莱雅集团占我国护肤品行业的市场份额最大,占比为15%,其次为雅诗兰黛,占比为78%,宝洁集团占比为54%,位居第三。
注:截至2023年1月,Euromonitor未公布2022年数据。
——中国护肤品品牌竞争格局:兰蔻市占率最高
2021年,中国护肤品市场品牌市占率最高的是兰蔻,市占率为51%,排名第二的是雅诗兰黛,市占率为48%。排名前十的品牌中有国产品牌百雀羚、薇诺娜与珀莱雅,市占率分别为38%、17%与17%。
注:截至2023年1月,Euromonitor未公布2022年数据。
——中国护肤品发展趋势:未来发展趋势良好
随着国内居民收入和购买能力持续提高,有效地促进了护肤品消费力提高,且2020年中国经济率先从疫情中恢复,成为全球唯一经济增速为正的国家。根据Euromonitor披露的数据以及中国护肤品市场发展趋势,预测到2028年中国护肤市场规模有望达到5243亿元,2023-2028年中国护肤品市场规模年均增长率为77%。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护肤品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薇诺娜。薇诺娜在敏感肌里的知晓度很高,用户体验也受到了一致的好评,而且设备技术也有全面的完善,反观丸美公司产品屡现质量问题,根据查询国家药监局官网发布的相关公告显示:丸美股份生产的多款防晒类产品曾多次被检测出不符合规定,知晓度也并不乐观。
现在越来越多的女性都比较重视护肤,希望能够通过护肤,让自己整个人更加自信。而市面上的护肤品品牌非常多,各种品牌的关系也非常复杂。春纪和丸美是两个比较出名的护肤品牌子,那么春纪和丸美是什么关系呢?丸美春纪是一家的吗?
春纪和丸美其实是丸美股份集团旗下的两个子品牌,也就是说这两个品牌是一家的,同属于丸美集团。丸美公司旗下目前有4个品牌,分别是丸美,春纪,恋火和美丽法则。一开始丸美公司主要是以眼霜出名的,也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那个弹弹弹弹走鱼尾纹的广告。后来发展壮大之后,逐渐开始扩展企业的产品线,逐步发展到现在的4个品牌。
虽然同属于一个公司,但是春纪和丸美的产品定位是不一样的。丸美主打的是优雅高贵路线,以眼霜精华为主。产品的总体设计是以红色和金色为主要的色调,给人的感觉比较干练奢华。而春纪秉持的是天然食材养肤的理念,主要服务于大众化的护肤市场。因此春纪的设计比较清新,天然,色调也比较缤纷多彩。
由于每个人的肤质是不一样的,所以适合的护肤品品牌也有所不同,因此在选购护肤品的时候,可以结合自己的肤质和护肤需求,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
百雀羚,创立于1931年,属于中国老牌护肤品。近年来发展迅速,悠久的历史使其生产技术更加成熟。经典国货品牌,讲究东方护肤的平衡和谐之道,借助天然草本之力,运用现代科技,匠心打造天然温和的草本护肤品,致力于带给消费者天然安全的护肤体验。玉泽
玉泽专注于皮肤屏障修护,由上海家化汇聚各大医院皮肤科的医学专家联合研制,专注于从根源上解决皮肤屏障受损引起的多种肌肤问题,提供皮肤科学护肤解决方案。
王牌产品推荐:皮肤屏障修护保湿霜、屏障修护保湿水
相宜本草
相宜本草一个诠释“本草养肤”概念的品牌。历经十年致力于本草护肤品的研究,独创“肌芯养肤科技”,将汉方本草和现代科技相结合,开发出一系列功效卓着,使用安全本草护肤品。
御泥坊
御泥坊基于东方女性肤质五大特点,御泥坊研习盛唐古法,结合现代科技,打造了具有东方特色的“春江花月夜”产品体系,兼具艺术价值与护肤功效,成为具有代表性的民族美妆品牌之一。
佰草集
佰草集自成立22年来,传承并革新中草药护肤理念,专研中国女性肤质,探索更安心更卓效的中草药活性成分,举现代科技之力,激活肌底强大自护力。
珀莱雅
珀莱雅是始于中国放眼世界的具有国际化前沿的化妆品品牌,潜心探索肌肤新生科技,严格甄选优质原料,不断创新发现科技护肤技术,为所有消费者提供科学、安全、见效快的前沿科学肌肤解决方案。
丸美
丸美套装 护肤品 凝时紧致水乳套(水100ml+乳液80g+面膜+旅行套)水解蛋白 提拉紧致淡化细纹
¥
429
购买
京东 月销3000
“弹弹弹,弹走鱼尾纹。”这一句广告语,相信很多人听过,没错,就是“丸美”。丸美已经是个上市企业,丸美股份是中国美妆行业眼部护理龙头,2007年推出弹力蛋白眼精华,从第一代到第五代,经历12年的时间,销售超过1000万瓶。
丸美的产品线很多,有护肤类(膏霜乳液、面膜)、眼部护肤类、肌肤清洁类、彩妆类产品,旗下有丸美,春纪和恋火三大品牌。
叶子
很多人认识一叶子,都是从各种电视剧或者综艺节目上了解到的。这个主打年轻人的护肤品牌,作为上美集团(我们熟知的一叶子、韩束、红色小象、KLINIC肌遇都是一个公司的)旗下最年轻的品牌之一,一叶子将用户群体瞄准18-35岁的年轻女性,产品涵盖了护肤、彩妆、洗护等多个领域,品类丰富,口碑俱佳。
大宝
大宝推出的SOD系列化妆品,是国内首家从植物中提取超氧化物歧化酶当作化妆品原料生产的护肤品,具有养颜、防晒、增白的多重功效。
宣致
宣致是中国河南省黄河故道的天然蜗牛原液品牌。黄河故道优越的气候环境非常适合蜗牛生产,因此也是世界天然蜗牛原液的主要产地之一。天然蜗牛原液可修复受损皮肤,收缩毛孔,称为护肤金液,效果很好。
早在2008年,丸美化妆品遭媒体曝光,丸美产品宣传的日本背景并不符实,后化妆品品牌丸美的制造商,广州佳禾化妆品制造有限公司(广东丸美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前身)通过《每日经济新闻》就宣传内容失实一事向公众公开道歉,“丸美品牌与日本并没有直接关系,是地道的中国品牌,希望公众能原谅承认错误的孩子。”
2018年,丸美再次声称其高端线“MARUBI TOKYO”从日本原装进口,不仅在日本研发还在日本生产。
为此,《商学院》找到丸美在日本注册的办公地,结果发现空无一人,丸美第二次声称的日本制造是真的吗?
2018年1月22日,丸美在日本东京正式宣布其日本原装进口高端线“MARUBI TOKYO”的面世,同时发布了首个产品系列——日本酒御龄冰肌系列。
在网上相关的宣传中称,作为丸美首个纯日本进口高端线,“MARUBI TOKYO”的亮相标志着丸美将触角伸入顶级护肤领域,丸美CEO孙怀庆、第93任日本首相鸠山友纪夫,日本酒系列研发设计生产团队,及丸美全国贵宾客户参加了发布会。
在天猫丸美官网,记者查询到Marubi Tokyo 丸美日本酒御龄冰肌乳保湿乳。

丸美的天猫官网标注这是一款日本进口产品,《商学院》记者查询国家药监局化妆品监管app,却看到该产品既有国妆网进口编号:国妆网备进字(沪)2018000071也有粤G网备字2017185722,后者为国产非特殊化妆品。

再进一步查询两者的生产企业,进口产品生产企业为“丸美化妆品株式会社”,国产品生产企业为“广州丸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根据丸美招股书称,“2016年2月,公司全资子公司丸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设立丸美化妆品株式会社,自设立之日起纳入合并范围。”
“2017 年 5 月,公司投资设立上海菲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自设立之日起纳入合并范围。”

奇怪的是,为什么同一款产品既有进口又有国产,而在丸美官网销售及其对外宣传中,一律称该产品为日本进口。

为弄清楚其中的问题,记者找到丸美化妆品株式会社在日本的官网,公司地址为:东京都港区新桥。

《商学院》记者到实地探访时,发现丸美所在的这幢小楼所在的街区相对破败。

在楼门前有铭牌,按铭牌所示,公司办公室应该在五楼。《商学院》到达的时间约为日本时间下午六点,从楼下看,四楼五楼没有灯光。

走进小楼后,内里无人值守,坐电梯可直达。从办公地点看,这是一个比较简陋的场地。

丸美此刻大门紧密,五楼空无一人。日本正值梅雨季,接连两周都是阴雨天,若是有人,门口通常会安放雨架。

据日本当地人介绍,按常理,若此处是研发中心,刚到下班点还是会有人加班的。另外可以肯定的是,在五十平米左右的办公空间中,绝不可能有生产设备。
那么丸美所称的日本品牌、日本制造、日本研发、日本原料究竟是不是真实存在的?价格高端的丸美Marubi Tokoyo系列究竟是不是在日本生产制造的?真实的生产地又在哪里?

从丸美日本官网点击购买产品,链接指向的是乐天购物网。点击某些产品后获得的信息是缺货,补货时间需要15天。

日本人常用的电商平台有亚马逊、雅虎和乐天,同时查询日本的亚马逊和雅虎,皆无丸美的产品。据日本代购称,也从未听说丸美。

注:以上为乐天购物的页面
进入乐天的购物页面详查,丸美的生产地址和分销商标示的是丸美化妆品株式会社的地址,与《商学院》现场访问的地址是一致的。日本化妆品生产地和注册地可以不一致,生产地无需标出。因此对于一个没有任何生产能力也没有人的办公场地,丸美所谓的在日本研发制造的日本酒御龄系列究竟在哪里生产研发?
成分不同。
丸美股份二代小红笔眼霜采用了以25%专利定制胜肽成分和重组双胶原蛋白成分为主,两大专利成分的使用,可以更快的加速血液循环,排水消肿,抚平眼袋
丸美,中国领先的护肤品企业,以卓越的眼部护理著称化妆品界,拥有全球最大最专业的眼部肌肤研究中心。在中国拥有超1000个百货公司专柜,超15000个精品加盟店,商业版图遍布全国,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中国驰名商标企业、中国最有价值品牌500强、全球100大美容品企业。
停产了,在2014年下半年就已经停产了,替代它的是丸美巧克力青春丝滑系列,推荐使用这里七折
丸美不再“完美”!
说到“丸美”大家第一个想到的是不是都是那句洗脑的广告词“弹弹弹,弹走鱼尾纹”。
凭借这句广告词“丸美”不仅成为了一个家喻户晓的美妆品牌,还收获了一个“眼妆第一股”的称号。
2019年7月25日,顶着“眼霜第一股”的名号,“丸美”成功在上交所完成了上市,并在短短2个月之内再一次展现了A股的造富神话!
上市后的“丸美”股价一路狂蹦,仅用了不到2个月的时间市值就达到了230多亿成功超越曾今的A股第一日化股“上海家化(600315SH)”,成为了A股日化的新晋之王!
但谁也想不到的是,狂奔后的“丸美”却不再“完美”了。当整个美妆行业业绩都在高速增长时,“丸美”这只曾经的“领头羊”却逐渐的掉队了,再一次诠释了什么叫“上市即巅峰”。
前几日,“丸美”发布了2021年第三季度财报,可谓糟糕透顶,让人无法相信今天的“丸美”和两年前上市狂奔的“丸美”是同一家公司!
根据财报显示,2021年第三季度“丸美”遭遇了营收、利润的双重下滑,其中单季度收益仅有264亿,同比下滑了2319%;净利润为-471457万,同比下滑16751%。
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上市后“丸美”交出最差的一份成绩单,第一次出现了单季度的业绩亏损。
这也不禁让人想问,曾经那个“A股日化的新晋之王”如今是怎么了?
壹
“丸美”一家自创立就充满了谎言的公司。
和现在很多商品喜欢打上“伪日货”的标签一样,“丸美”自诞生之日起就打起打出了日系的标签。
“丸美”是由孙怀庆在2002年左右创立的。当时国内的美妆市场上可谓日货横行,年轻人纷纷都被日韩风所吸引,以资生堂为首的众多日本品牌抢占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致使国产化妆品寸步难行。
看中了这一点的孙怀庆便编织了一个弥天大谎,一直对外声称“丸美”也是来自日本的品牌。不仅如此,“丸美”自昭和54年就诞生了,与资生堂这一类日本的老字号属于同一级的品牌。
为了让这个“谎言”显得更加真实,孙怀庆还给自己取了一个日本名字叫“小林庆夫”,并在所有对外活动中都以这个日本名字出席,生怕别人不知道“丸美”是“来自日本”。
打着“日系”的招牌,“丸美”也果然在美妆这条赛道上杀出了一条血路,越做越好。但作为“伪日货”的“丸美”此时已经无法收场,只能硬着头皮继续编织谎言。
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职业打假人王海还曾揭发了“丸美”的谎言,但面对王海的揭发,孙怀庆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咬死不承认。到最后实在撑不住了,孙怀庆又编了一个谎称“丸美”是一家“中日合资企业”。因为,孙怀庆深知一旦承认“丸美”和日本没关系,那么公司就完了。
但人算不如天算,孙怀庆怎么也没有想到的是2012年国内发生了“抵制日货”的事件,这件事情使得一直号称自己是日系的“丸美”受到了重创。
面对这种情况,孙怀庆再次话锋一转,自己戳破了自己编织多年的谎言,向消费者彻底摊牌称,“丸美”一直都是一家中国企业。
这事一出,就彻底将“丸美”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上,成为了“丸美”创立以来最大的污点。但凭借孙怀庆多年在营销上的运作,此事后来也逐渐被洗白。
早在2014年“丸美”就正式向IPO发起了冲击,但最终“丸美”的这次尝试还是以失败告终。
2017年,“丸美”二次向IPO发起冲击,最终再次失败。
而前两次IPO的失败,大致都归结于“丸美”在质量上存在的问题。据悉,2016年-2017年“丸美”旗下产品多次被检验出不合格。但面对这些产品问题,“丸美”都将“锅”甩给了第三方假冒发行人。
直到2019年,“丸美”三次冲击IPO才最终过会,完成上市!
可以说,“丸美”一路走来靠的最大的能力就是孙怀庆的营销和公关能力,无论是当初假冒日货,还是后面为“丸美”洗白。
也是因此,也有人说“丸美”是一家靠营销推起来的公司。确实,在“丸美”的营销上孙怀庆丝从来不手软,从2000年成立以来,“丸美股份”先后邀请了梁朝伟、周迅、陈鲁豫、杨子姗、彭于晏、周冬雨在内的一线明星成为其形象代言人,并通过电视台、时尚杂志、互联网等媒介大量投放广告。
据招股书显示,2016-2108年,丸美用于广告宣传类的费用支出分别为338亿元、290亿元和390亿元,占公司销售费用的比例分别为7158%、6212%和7287%。
贰
是泡沫早晚都会破裂!
今年的双十一成为了各大主播的秀场,在带货直播的风口下,美妆行业保持着高增速的增长。仅李佳琦和薇娅就在双十一中拿下了189亿的销售额,由此可见美妆市场的风靡。
但面对整个行业的狂欢,“丸美”却显得很特立独行。就是今年11月1日双十一活动一开始那天,“丸美”在资本市场就遭遇“跌停”的惨状,股价更是创下了今年的新低。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于上市时最巅峰的370亿市值,此时的“丸美”市值已经跌去了240亿!
除此之外,在几天后的“丸美”第三季度的财报上,“丸美”也收获了第一次单季度的营收、利润双下滑的成绩单。
作为曾经的“眼妆第一股”,“丸美”之所以走到今天这步田地,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线上销售的薄弱导致的。
虽然,孙怀庆作为一名营销大师在“丸美”的营销费用上还不手软,但不得不说,这一次孙怀庆还是押错了宝。
一直以来,“丸美”都将大部分的销售渠道放在了线下。有一组数据显示,上市前“丸美”在全国有将近200个经销商和15万多个零售网店,这些渠道占总营收的比例高达90%以上。
但“丸美”可能怎么也没有想到的是疫情之下,美妆市场的格局在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
疫情对于美妆行业的打击无疑是巨大的,但与此同时催生的电商直播风口却重新点燃了美妆赛道。
而碍于对线上渠道的不重视,也让“丸美”几乎错过了直播带货的整个红利期。
据悉,为了补救线上渠道的差异,从今年起“丸美”也在大力发展线上渠道,不仅把之前第三方代运营的天猫旗舰店改为自营模式,还同时大力布局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
为了迅速打开线上渠道,“丸美”还不惜大幅度降低了自己的利润,最大幅度的打折优惠力度,吸引顾客。根据“丸美”的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丸美”的线上营收占比才刚刚超过一半,达到5922%。
可见,虽然“丸美”亡羊补牢略有成效,但依旧不够理想。对此,就连“丸美”自己都表示,“公司的业务转型未如预期般顺利。”
所以,当前摆在“丸美”面前最大的问题就是如果“丸美”不能加速线上转型,那么亏损将会变为常态。
值得一提的是,“丸美”在公告中显示,最近12个月内,“丸美”母公司已经连续19次购买理财产品,累计金额高达2166亿,目前的实际收益为158317万,还有19亿本金尚未赎回。
对于一般的企业而言,利用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增加企业收益是无可厚非,但对于“丸美”来说目前如果无法重振主营业务的话,那么买再多的理财产品对于企业来说都是凤毛麟角。
所以,还是那句话,如果不加速完成转型,那么再厉害的营销手段也无法拯救“丸美”。
长此以往,未来在竞争激烈的美妆市场中“丸美”也势必面临着被淘汰的可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