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德军占领过的著名苏联城市有基辅、明斯克、布良斯克、斯摩棱斯克、哈尔科夫、敖德萨、塞瓦斯托波尔、克里木克林、伊斯特腊、图拉、加里宁、列宁格勒、柳班、锡尼亚维诺、托斯诺、新索克利尼基。
战争初期,苏军连连失利,西部国土大片沦丧 。6月28日德军占领明斯克 ,7月16日攻陷斯摩棱斯克 。由于苏军坚决抵抗 ,实施强大的反突击 ,希特勒于7月30日命令中央集团军群转入防御。在北方,德军占领立陶宛、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之后,于9月8日开始从陆上封锁列宁格勒(今圣彼得堡) ,列宁格勒军民开始了长达900天的保卫战 。在乌克兰战线,德军于9月19日占领基辅 。以后 ,德军向乌克兰东部和克里木半岛推进 。在中部 ,德国于9月30日向莫斯科发动代号为台风的大规模进攻,11月27日德军突击部队离莫斯科只有24千米。
《西方美的历程》是一本由程波著作,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500,页数:267,文章吧我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西方美的历程》读后感(一):美是一种社会实践
《西方美的历程》读后感(二):追求美,探索美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西方,形成了具有学科性质的美学。可见,美,概念之深,范围之广,需要探究研究的内容之博大。在我们现代生活中,美,更多会用艺术品来表现。绘画、雕塑、影像等各种美术工艺,来展示美。在西方,人们又是如何来“审美”的呢?我们可以在《西方美的历程》这本书里了解西方美学的发展历程。但是它不是枯燥的学术性的美学研究,而是赋予了鲜活的知识和见解。既让我们了解了西方美学的发展史,又通过图文了解了美学产生的必然性以及美学史上的代表作品,并从中对美学发展中的人物有了较明朗的了解。
这本书从西方美学的发源地——希腊爱琴海写起,从古希腊罗马时期到文艺复兴、从新古典主义到启蒙运动、再到德国古典美学到现代主义美学、后现代主义美学,条理结构很清晰。古今中外,很多人写过关于西方美学的著作以及讲演稿等,这本,我觉得更适合中国人阅读,因为对于西方美学而言,我们属于外国人,对西方的历史发展、美学形成,还是存在一定的陕隘和片面的认知。通过这本书可以系统地了解西方美学的发端发展。
苏格拉底是西方美学的轴心人物,他和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贤“,书中有较多的篇幅讲述三人的哲学思想。让我颇有感触的是提柏拉图说过的话——艺术”和真理隔着三层“。我的理解是艺术架构于真理的基础上,模仿现实,但是又有脱离,现实可能是残酷的,艺术却可以只保留其中美好的一面,但是事实上,我们看到古希腊古罗马,以及此后的历史阶段,艺术家们也会在艺术作品中体现时代黑暗的一面。曾经看到过一篇文章,关于达·芬奇的画作《蒙娜丽莎》,说是在蒙娜丽莎人物肖像的背景里隐藏着几种动物,有很多画家专家在解读画作的隐含的内容。不知道是后人想得太复杂了,无中生有,还是真的这幅画里有未解的“达芬奇密码”?聊这些,总是因为众人对西方美学的深入研究,想通过名家名作来探求西方美学。
研究西方美学,提高艺术品味。但是对于我等俗人,阅读这样的书,虽然不能登峰造极,但是多少能培养一些审美情操,关键是对西方美学有了初步的了解,在当下和将来,欣赏艺术作品也是有一定帮助的。尤其是像我们这样本身对绘本艺术感兴趣的人而言,在解读西方美学,了解艺术发展史上杰出人物以及他们的代表作品之后,可以激发自己的艺术修养。
书评原创,转载刊用请豆邮联系~
《西方美的历程》读后感(三):既古老又年轻的西方美学
古希腊神话,在卡德摩斯和哈默尼的婚礼上,众神赞美新郎和新娘:“唯有美的才受人爱,不美的,没有人爱。”类似的故事以及古希腊人对美的歌颂频现于后人的诗文。但是,“从现实的角度上说,西方美学并不遥远,我们去了解它,不但能通过它了解超越了东西方的普遍的美学,而且还能在一种参照之中,加深我们对自己的文化的理解。”青年学者、美学研究工作者程波在他的著作《西方美的历程》中如此说道。
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源头,探讨西方美的历程,溯本追源,必然要由希腊开启这趟旅程。美存在于自然与人类生活之中,但有意识的审美需要高度的抽象和概括。古希腊的很多思想家注意到了美的各种现象,力图通过他们的思考和阐述,揭示出美的本质和规律。他们的学说或许显露天真偏面,但人类的审美和艺术实践的经验因他们而触及了哲学的高度,逐渐构成了西方美学理论的雏形。
毕达哥拉斯由打铁的节奏感中发现了数的比例关系,又于竖琴的弦长粗细进一步得出了“美就是比例的和谐”的观点;苏格拉底最早把“美”和“效用”联系起来,强调美必须从现实中得到合理解释,进而使得文艺的现实基础问题、社会功用问题成了“美”的重要课题;柏拉图说,美是超现实的,超感性的,是最高永恒的“理式”,对永恒“理式”的凝神观照所产生的“无限欢喜”,就是最高的美感;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是那个时代的艺术实践的集大成之作,车尔尼雪夫斯基后来评价《诗学》是迄至十八世纪末叶,一切欧洲美学概念的基础……这些例子都说明了,美学的历史是古老的,它的源头距今已有几千年之久。
美学是古老的,同时又是年轻的。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美学正式产生于18世纪。德国哲学家鲍姆加通首先使用了“美学”这个术语,即“伊斯特惕克”。按照希腊字根的原意,这个词表达了“感觉”、“感情”的意思。鲍姆加通认为,美学是研究感性认识的科学,它的对象是感性认识所理解的完善,这种理解到的完善就是美。很显然,鲍姆加通所讲的感性认识实际上类似于我们现在所说的美感。在鲍姆加通之后,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黑格尔都沿用了“伊斯特惕克”这个术语,而且都有专门的著作。他们把美学的基本范畴系统化了,使它有了一个完整意义的理论体系,成为哲学研究的分支体系。这是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上半叶的事情,就时间而言,西方美学真的很年轻。
本书讲了哲学史上对美的本质问题的探索,这些探索有助于我们加深对西方美学的理解。不过仅此远远不够。正如程波所说,我们要了解的西方美学,并不是仅仅作为独立学科的美学,而是在西方文化发展过程中,现实存在的美学。所以本书在时间轴的安排上突出关键节点的同时,程波很注重美学思想和实践的互动关系,力求在散点透视中把更多的知识点和趣味性嵌入对美学的讲读之中。尤其是随着时间的推进,展读现代主义美学和后现代主义美学,而此时西方美学早已在我国广泛传播并时刻浸*我们的日常生活,阅读中不断对撞的思想共鸣让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这一点。现代主义表现出对于实际生活的疏离、不满和反抗,后现代主义则表现出对于生活的妥协、调和与迎合。人们一方面追求个性和创新,一方面又被消费主义和大众文化所俘获,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所呈现出的复杂性,同时又拓展了美学的内涵,使得各种美学思想纷繁丛生,呈现出更加年轻的旺盛的生命力。
朱光潜先生说:“美是物的形象,或者美是意象。”审美活动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高度统一,了解美学理论,不是要求从抽象概念出发去理解美,而是让我们对现实生活更多一份敏锐的观察力。美无处不在,它的无限丰富的内容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发现,对美的寻求是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永无止境的过程。
如需转载请先联系本人。谢谢。
《西方美的历程》读后感(四):西方美学简明史
美学不仅仅只是文学理论或者是美学所研究的东西,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若没有美,将是一片黑暗或者是丑陋。所以,美,其实是伴随着这个世界而诞生的,它一直就在那里,无论你发现还是没有发现。而美学正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什么是美。程波《西方美的历程》关注到了学界以及学界之外人的兴趣点,用一种简单明了、诙谐幽默的介于学术与非学术之间的语言、配以精美的名画向我们讲述了西方美的发展历史。
世间万物无论是具象的还是抽象的,都有自己的基点,西方美学作为抽象之物,自然也有自己的基点,它的基点就是古希腊、罗马。作者指出“言必称希腊”,未必是“条条大路通罗马”,恰好体现出美的多变性,进而展示出美学研究内容的多变性以及其理论体系的多变性。
《西方美的历程》以其看似高高在上实则“接地气”的理论架构为我们体现了西方美学的发展历程。“横看成岭侧成峰,原地高低各不同”,不说生活在同一个社会背景下的人对同一个事物有不同的看法,就算是一个人面对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也会有不同的感觉,如此,更不用说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架构不属于自己文化背景下的美学历程。从程波的简历以及其他研究成果可以看出,《西方美的历程》绝对不是他的泛泛之作,而是他深思熟虑后的精心之作。隔着一个差距不算小的文化差异,却能够写出如此通透的美学著作,可见他掌握的美学理论知识之深之广!
《西方美的历程》涵盖知识面比较广,从古希腊到反抗永恒性、一致性、连续性的后现代主义美学,为我们呈现了一场文化的饕餮盛宴。一般用来做教科书的文学理论或者是美学,都没有配以如此丰富的名画。自然让人提不起兴趣,既然学的是美学,自然在阅读的时候就要给读者带来一种美的享受、引导作者去欣赏美。《西方美的历程》中不但为我们提供了我们自己无法寻找到或者就算找到也不知道和哪种美学理论相结合的名画,而且对这些名画都进行了精准的美学解读。如此,就算是不懂美学的人也能从这本书中获得有用的知识。
人类对美的追求不会停止,美学的研究之路也不会停止!《西方美的历程》为我们提供了了解西方美学发展简史的机会,也为我们深化对美的理论认识提供了契机!
《西方美的历程》读后感(五):在时空中感受美
上大学的时候顶礼膜拜过李泽厚的《美的历程》,在图书馆借了很多次也没读完,其实是自己没有沉下心欣赏中华几千年的美,那个时候学习知识更多的是为了应付考试,读文章如过眼烟云,而不知道自己如何走进美、发现美。然而李泽厚大师的《美的历程》始终没有因为我们读者层次的层次不齐而影响它的“江湖地位”,以至于很多年过去了,我也不再从事和我专业相关的工作,但看到《西方美的历程》这本书又想起了《美的历程》。
同样是美的历程,只不过一个用来讲述我们东方的美学发展,一个是讲述西方的美的历程,都是纵向分析美学的产生、发展的那些事儿。如果单从纵向的角度来讲,《西方美的历程》可能牵涉到的内容更加宽泛,不仅仅涉及一个国家,而是整个西方体系中美学的衍变和发展。而作为美学本身,我们大部分读者觉得和此没有关系,甚至我们如果不学习理论的美学知识也丝毫不影响欣赏美、感受美,但正如作者在序言中所说,如果有了美学知识作为底子,那么欣赏美、感受美也会变得格调高雅、层次提升了不少。
其实,“美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是在西方产生的,而且是在18世纪,然而这并不影响它讲研究的对象追溯到更久远的古希腊和罗马时期,而且美学的涵盖面非常广,艺术、哲学、宗教、人文历史等多个方面都有牵扯,如果不是足够的知识积累,是不足以穿透历史的长河梳理出清晰的发展脉络,不足以欣赏历史长河中那些散落的美学“珍珠”。
此书最吸引我的地方有两点,首先是文字的风格,很多理论图书因为文字过于艰涩难懂、内容又枯燥无味,引不起读者的兴趣,而《西方美的历程》既保持了美学发展中最基本的科学严谨的内容,又采用了诙谐幽默、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阐释,大大提高了此书的可读性、艺术性和趣味性,在比较难懂的地方作者还用形象的比喻进行,而且每一部分作者都进行了提炼和总结,用形象化的语言表述篇章的“中心”,一下子就切中了“命脉”,读起来能够提纲挈领,更轻松;第二点就是文中配了大量的资料,这些大部分是比较著名的艺术品,包括雕塑、绘画作品等,并采用彩图印制,非常精美。
《西方美的历程》读后感(六):学习美学的目录
喜欢看**,也喜欢写影评,可是自己的水平太差劲,虽然看过不少片子,但总评不到点子上。有个朋友对我讲,说我不懂美学。美学是什么,我还真的是不明白,看完了这本《西方美的历程》,总算是有了个懵懵懂懂的认识。可要让我说,美学到底是什么,我还是说不出来。
百度上有美学的定义,这里就不再去粘贴了。按照我的理解,美学就是一切关于美的学问,比如诗歌、文学、绘画、雕塑等等,当然,现在还要算上**。说起**,不得不说的是,这本书的作者程波教授就是搞**的,也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位作者的简介,才让我下定决心来读这本书,因为美学与**的联系实在是太过紧密了。不过这本书主要讲的是美学的发展,真正涉及到**美学的部分,只不过是全书最后的十几页罢了。
如果单纯就美学二字进行讨论,我认为是甚是无趣的,但是在作者的引领下,纵览西方世界从古至今的美学创作,倒不失是一件美事。尤其可贵的是,作者在给我们讲解诸多艺术作品的同时,还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结合进行讲解,的确是让我这样的小白收获颇丰。
从希腊到罗马,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从现代到后现代,本书的主线和层次非常清晰。作者讲述美学,并不直接从定义出发,而是结合了大量的实例来告诉读者,到底什么是美学,美学又美在何处。这些实例涵盖了文学、音乐、绘画、雕塑等各个方面,阅读之后的确让人感觉美不胜收。
正是这些实例,让我感觉到了自己的浅薄和作者的渊博。也同样让我认识到,为什么自己的影评写不好。心中没有美,笔中自然没有美。美学中涉及到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如果不尽可能多地去进行了解,自然不会有好的评论作品出现。
自以为自己读过不少的东西,但是看到这本书中提及的艺术作品和人物,自己至少有一半不认识不了解,还有一部分不是很清楚,知之甚少,真正熟悉的并没有太多。书中的人名和作品其实也是给了想要了解美学的读者一个学习的目录,如果真的能把本书中的人物都熟悉了解,那么至少可以迈进美学这个门槛了。
书很精美,图文并茂,也许正是这个原因,造成本书的油墨味颇重,常年遭受雾霾侵袭的华北人都觉得有点儿难以忍受。如果不是这个原因,本书恐怕就完美了。
《西方美的历程》读后感(七):从苏格拉底到安迪沃霍尔
简而言之,所谓“美学”,就是研究“美”的学问。虽然听上去十分高冷,但其实,它就蕴藏在我们每天都在接触的事物之中。没有人可以否认,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当今时代“美”已经被提升到了空前的高度。
然而,越是处在一个随时随地能感受到美的世界里,我们越是会发觉自身的失语。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在欣赏绘画作品时,我们只会感叹“好美啊!”就再也说不出更多的词汇。这是因为我们的审美素质和理论修养还达不到对我们的审美活动进行指导和借鉴的程度。
《西方美的历程》作为一本梳理西方美学发展脉络的简史作品,介绍了西方美学从古希腊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所经历的从萌芽、发展、演变过程。而在跟随作者一同沿着西方美学历史的脚印一步一步前进之中,我们也收获了作为一个美学入门者最基本的认识与知识。
由于“美”本身的丰富和复杂性,它涉及的学科与知识远比我们想象中要多。西方美学的发展经历了从自然哲学进入社会和人文科学领域的过程,同时也伴随着其自身从哲学体系中的独立过程。哲学、文学、艺术都在美学的形成过程之中扮演者重要角色。因此,《西方美的历程》采用的是提纲挈领的方式,选取重要历史阶段中的重要人物与作品,用尽可能浅显生动的语言来讲述这一学科的历史。书中大量的内容,让读者可以在图文的互相参照之中,更加直观和立体的感受到美学的现实面貌。
从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美学的萌芽与发展,到中世纪的黑暗与文艺复兴的曙光,进而感受进入新古典主义和启蒙运动后美学戏剧、诗歌、思想领域的发展。而当18世纪,鲍姆加通将“美学”命名,使其成为真正的独立学科之后,美学在康德、黑格尔的哲学体系、歌德与席勒的诗歌中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现代主义美学和后现代主义美学的兴起则让人感受到了时代的变迁对一个学科的影响与改变。读者不妨尝试将这本书当作是一次有趣的选修课程,十二节课程,五个主要阶段,用并不漫长的时间去探索和了解一下不曾知晓的西方美学。
在本书的最后一部分内容之中,作者着重介绍了后现代主义美学的代表思想和作品。品钦和巴塞尔姆用“拼贴”解构了小说;杜尚的《泉》和《带胡须的蒙娜丽莎》用解构和反讽的方式阐释着后现代之“美”;安迪沃霍尔把风情万种的玛丽莲梦露变作了现代商业社会中一个代表着空虚与迷惘的标签与符号。苏格拉底“追求真理、反省人生”的“哲学精神”,如今成为了“人死了”,“美”进退两难的悲观论断。美,真的不存在了吗?
答案一定是否定的。帕特农神庙门楣和墙壁上的雕刻依旧以其自然而极富生命力的姿态震撼着人们的心灵;当我们阅读拜伦和雪莱的时候,仍旧能受到诗人澎湃的 和沉思的浪漫;马蒂斯和毕加索笔下的人体固然比例失调,但我们还有莫奈和梵高……美,一定还存在着。它只是和最初人们看到的模样大相径庭了。
掩卷沉思,真切地感受到扉页上“审美如同旅行,到达目的地与经历一段过程同样重要”这句话的内涵。辉煌与成就属于过去,思考与叩问留给今天。西方美学以无数的绘画、雕塑、音乐、文学、美学作品滋润和影响着现代人们的心灵,也将继续影响着未来一代,是馈赠,也是谜题。
作者程波教授用如此平易近人的方式将原本枯燥的西方理论和哲学凝练成趣味横生的简明美学史,希望能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了解“美”、爱上“美”、真正迈入审美之门。正如作者所言,把握美学思想的轨迹和历史脉络并不像想象中那样困难,不妨把这本书当做是一个开始,一段路标,一起打开寻找美的地图,踏上属于自己的美学之旅,一定会收获非凡。
《西方美的历程》读后感(八):一本有见解又脉络清晰的美学书
之前在大学期间就听说过这本书,今日有幸读到它,对于美的历程有了更系统的了解,美学的概念又加深了理解这一抽象的概念”美学”在作者的笔下竟具象了起来,尤其在本书中,看到一些哲学家们对于美学的辩证的观点时,”美学” 这两个字竟立体了起来。
这本书展现了在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美学理解,以及伴随着历史的发展,美学的地位也有所不同。从古希腊时期到一战二战再到后现代主义的大量艺术作品也都在本书中展现,对于美术的学习者来说是很大的福利。当我第一次拿到这本书时,便被用心的排版,精美的插图吸引,拿在手上的感觉也便有所不同。虽然作为美术生的我们一眼就看出,色差还是有的,但是作为这种纸质的打印已经算是非常好的了。
这本书不仅仅只涉及美学,其中内容也涉及绘画、雕塑、音乐、文学。一些艺术大家们在作者的笔下也活灵活现。看这本书你绝不会觉得作者只是在记录一个美学的发展历程,而是连同时代的特征脉络,那个时期的艺术家们、文学家、以及当时的朝代对于美学的一种态度,都做了交代。
这本书绝不是从其他书中的摘录,和内容的拼凑,而是一本脉络清晰,有见解的一本书,你可以一气呵成的读完它。因为自己也读过《西方美术史》、《艺术的故事》等一系列的书,也有系统的整理过艺术潮流的特征(艺术潮流的特征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时期人们对于艺术的一个态度,和当时人们对于美学的观点)。所以才会下这样的结论,这本书是一本有态度、有深度的书,也是一本值得艺术生好好拜读的一本书。文中没有太多的专业词汇,通俗易懂,读起来非常的轻松,但又交代的很清楚,即使不是美术专业的人,相信读这本书也会是非常好的选择。
每个时期的画反映了当时的美学观点,这也是为什么作者会放大量的艺术作品的原因。你可以从艺术作品中感受到作者所描绘的内容,加深对于“美“的理解。
最后写上两句话:
1审美如同旅行,到达目的地与经历一段过程同样重要。
2即便走马观花,依然精彩纷呈。
这两句话是书中前后的插页,这也是我读这本书的感受。
《西方美的历程》读后感(九):一本图文并茂的西方美学史
说起西方美学史,我们都会自然而然的想到我们著名的美学家朱光潜先生的代表作《西方美学史》,这是中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美学史著作,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也代表中国学界研究西方美学思想的水平。这部著作由出版界的名家——商务印书馆出版,在学界影响深远,可谓名满学界。但朱先生的《西方美学史》比较学术化,没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这本书看起来是比较累的,而且这本书都是密密麻麻的文字,没一张,多是理论的阐述,不适合美学的初学者阅读。
程波的这本《西方美的历程》却是图文并茂,比较适合美学初学者阅读。既可以学到一些基础的西方美学理论,也可以欣赏到这些精美的在西方美学史上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书籍和代表人物的肖像。纵览全书,基本也是按照时间顺序来书写来,简明扼要地梳理了西方美学思想的整体框架与历史变迁,从古希腊到罗马、从中世纪的黑暗到文艺复兴的曙光、从新古典主义到启蒙运动、再到集大成的德国古典美学以及变形的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美学,都有所涉猎和论述。西方美学史上的重要节点,一个都不少。整本书的结构完整、清晰,读后可以使读者对西方整个美学史有一个框架式的了解。
这本书的文字是通俗易懂,雅俗共赏。既谈到了理论,但不是就理论谈理论,都是结合了相应的艺术实践,既有理论又有实践,这对于读者理解西方的美学史大有裨益。在书中作者又配以精美的,这更是让读者是欣赏“美”过程中,知晓了西方美的历程。可谓是寓教于乐,不亦快哉!
本书作者程波教授,70后,也算是一名青年学者,现就职于上海大学上海**学院。他既写诗和小说,策划和创作影视剧,也从事美学原理、**美学、剧本写作、类型**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可说是既有艺术实践的经历,也有教深厚的美学理论功底。由他来讲述一个相对完整的西方美学发展历史,也是比较合适的。这本图文并茂的西方美学史值得读者参阅。
《西方美的历程》读后感(十):探索西方美学之源 领略西方之美
根据程波教授所言,“美学”就是研究“美”的学问。如果再通俗点来说,可以这样理解——美学,是以哲学的方式研究艺术,不是研究艺术个体,而是研究艺术的普遍规律。所以说,如果我们研究西方美学的历程,就绝不能只盯着某位艺术家或思想家、某一门独立学科,而是要结合美术史、哲学史甚至各种人文社科学等等去广泛挖掘那“美”的规律。
尽管讲述西方美学的历程是个庞大的体系,程波教授在这本书里却用娓娓道来的文字给我们梳理了一个较为清晰的脉络。因为以时间为纵轴对西方美学思想的整体框架和历史变迁做归纳是此课题写作者的一般思路,在此就不多说了。我所感兴趣的是他在以时间点介绍西方美学时,对某些美学母题的展开叙述和详细讨论。印象最深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希腊神话艺术和哲学思想对西方美学萌芽产生的关键作用。柏拉图在《理想国》里记述过公元前6世纪和公元前5世纪之间,希腊两派人之间曾经发生过一场旷日持久的“诗歌和哲学之间的古老论争”。哲学家指责诗人们假聪明和真无知;诗人们则认为自己用神妙的音乐性和恰当的形象开导了民众的思想,说明了事物和人生的本质。
如果从审美理论发生的角度看这场“诗歌和哲学之争”,我们会发现哲学和艺术之间存在的巨大裂隙。因为当时的哲学家研究领域主要在数学、逻辑和宇宙学方面,所以,他们认为掌握在自己手中的这些知识才是真理,才具有绝对的权力;而艺术之“美”或者说美的“艺术”不具备揭示真理的功能,所以他们反对诗人们的做法,并急于将人们的注意力拉到自然科学上来。
但是,美真的不具有认识功能吗?大家可以看看英国诗人雪莱的观点。他在写出《西风颂》里“冬天已经到了,春天还会远吗?”之后,坚定地说“诗人兼具预言家和立法者的职能”。作为一个既是浪漫主义诗人又具有严肃的社会哲学家气质的人,雪莱的前后两句话将诗歌艺术和哲学进行了很好的结合和转化:美妙的诗句固然表达了他的意思,哲学家的语言更是进一步深化了这个意思。
同类的例子还有德国哲学家尼采,在他那里“诗人尼采”和“哲学家尼采”终其一生都在不停地角力和斗争,所以后人才能看到历史上那个矛盾而又生动的尼采。程波教授认为,雪莱和尼采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象征,象征着这个世界上需要也存在一种东西,能够来弥合艺术与哲学间的裂隙,而这种东西就是美学。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就应该能够理解苏格拉底之前的古希腊思想家对美的论述,为什么总带着那浓浓的科学意味。看来,他们总是不自觉把美与宇宙联系在一起,并非真正的意图,而是受当时的哲学发展所限。等到西方的哲思潮流发生根本的转向时,“美”的定义和规律也就随着改变了。
比如,到了苏格拉底那里,“美”便不再是和艺术没什么关系的哲学概念了。他认为一种事物是否具有“美”的属性,要取决于其效用,而效用的好与坏,又取决于使用者的立场。在此,“美”、“文艺”、“现实”在苏格拉底这里已经联系在一起了。本书也提到,后来代表了古希腊美学最高成就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只是在试图解答苏格拉底提出的一些问题而已。
而更后世的美学家也一直在思考和解答前辈们留下来的一些问题。比如贺拉斯对亚里士多德的继承、普罗丁对柏拉图的传承、中世纪的奥古斯丁对柏拉图的继承等等。当然,本书对于西方美学源流及母题的种种探索是极为全面详尽的,从希腊罗马——文艺复兴——新古典主义、启蒙运动——德国古典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沿着历史的脚步,你会发现看似抽象的美学思想之衍变其实是个充满了逻辑的过程。对相关研究感兴趣的朋友来说,此书确为一个较好的切入口。
1、波兰战役
也称为波德战争或德波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区的起点,亦是世界战争史中一场著名的“闪电战”。波兰称为“1939年保卫战”或“1939年九月战役”,而德意志第三帝国称其为“波兰战役”,作战代号为“白色方案”。
2、闪击法国
法兰西战役1940年5月10日至1940年6月24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军为侵占法国、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对英法盟军所实施的进攻战役。1940年5月10日,德军开始进攻,荷军投降。在空军支援下强渡默兹河,并开始从迪南和色当地区向索姆河口方向扩大战果。
3、敦刻尔克大撤退
敦刻尔克大撤退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的1940年5月,英法联军防线在德意志第三帝国机械化部队快速攻势下崩溃之后,英军在敦刻尔克这个位于法国东北部边境的港口城市进行的当时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军事撤退行动。
4、不列颠空战
不列颠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0年至1941年)纳粹德国对英国发动的大规模空战。而这次战争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空战,除了英、德两国之外,包括同属大英国协的新西兰、加拿大、澳大利亚、南非、爱尔兰、牙买加、斯里兰卡、南罗德西亚等国的空勤人员也投入英军。
5、巴巴罗萨计划
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起侵苏行动的代号。该计划由时任德国陆军总参谋部第1军需部长保卢斯起草和指导,1940年8月底制定完毕。原名为“奥托计划”,后于1940年12月改为“巴巴罗萨”。
参考资料:-二战
美学:
美学是以对美的本质及其意义的研究为主题的学科,是哲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的主要对象是艺术,但不研究艺术中的具体表现问题,而是研究艺术中的哲学问题,因此被称为“美的艺术的哲学”。美学的基本问题有美的本质、审美意识同审美对象的关系等。
美学来源:
美学一词来源于希腊语aesthesis。最初的意义是“对感观的感受”。由德国哲学家亚历山大·戈特利布·鲍姆加登首次使用的。他的《美学(Aesthetica)》一书的出版标志了美学做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产生。
直到19世纪,美学在传统古典艺术的概念中通常被被定义为研究“美”(Schönheit)的学说。现代哲学将美学定义为认识艺术,科学,设计和哲学中认知感觉的理论和哲学。一个客体的美学价值并不是简单的被定义为“美”和“丑”,而是去认识客体的类型和本质。
基本内容:
这些演讲是讨论美好的;它的对象就是广大的美的领域,说得更精确一点,它的范围就是艺术,或则毋宁说,就是美的艺术。 对于这种对象,“伊斯特惕克”(Asthetik)这个名称实在是不完全恰当的,因为“伊斯特惕克”的比较精确的意义是研究感觉和情感的科学。就是取这个意义,美好在沃尔夫学派之中,才开始成为一种新的科学,或则毋宁说,哲学的一个部门;在当时德国,人们通常人艺术作品所应引起的愉快、惊赞、恐惧、哀怜之类情感去看艺术作品。由于“伊斯特惕克”这个名称不恰当,说得更精确一点,很肤浅,有些人想找出另外的名称,例如“卡力斯惕克”(Kal-listik)。但是这个名称也还不妥,因为所指的科学所讨论的并非一般的美,而只是艺术的美。因此,笔者姑且仍用“伊斯特惕克”这个名称,因为名称本身对笔者们并无关宏旨,而且这个名称既已为一般语言所采用,就无妨保留。笔者们的这门科学的正当名称却是“艺术哲学”,或则更确切一点,“美的艺术的哲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