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迪奥
克丽丝汀迪奥商业(上海)有限公司,始于1947年法国,享誉全球的顶级奢侈品品牌,华贵与高雅的代名词,时装/珠宝手表/香水/彩妆/护肤领域典范,蓝金唇膏/5色眼影为镇牌之宝。
2、香奈儿
法国香奈儿公司,以时装和香水闻名的顶级奢侈品牌,始于1913年,双C标志/菱形格纹/山茶花为品牌标志,No5香水/255手袋/小黑裙/双色鞋是时尚界永恒经典。
3、雅漾
皮尔法伯(上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Avene雅漾,始于1736年法国,专业活泉水护肤品牌,适用于敏感性皮肤的专业医学护肤化妆品品牌。
4、兰蔻
兰蔻,欧莱雅集团旗下,创立于1935年,来自法国的世界知名美妆品牌,含苞欲放的玫瑰被誉为品牌标记,其小黑瓶是全球首款以“基因保养”为主的精华肌底护肤产品。
5、欧莱雅
欧莱雅(中国)有限公司,始于1907年法国,全球首屈一指的美容品牌,以全球首款无毒合成染发剂起家,专注护肤品/染发用具/皮肤病/制药等领域的研究,被誉为“美的王国”。
6、碧欧泉
欧莱雅(中国)有限公司,Biotherm碧欧泉,始创于1952年法国,含有矿泉活性因子的医学焕肤概念护肤品,专研女性护肤并于1958年推出男士护肤系列,其首款乳霜成为当时名媛淑女们争相追捧的“药房贵族”。
7、丝塔芙
高德美贸易(上海)有限公司,Cetaphil丝塔芙,始于1947年,法国高德美Galderma公司旗下,被美国医师药典收载的皮肤科专用护肤系列品牌,温和不刺激洁面乳适用各类肌肤的品牌。
参考资料:
美容的发展近些年是迅猛的,人们有条件有能力追求美了,所以美容的需求还是很大的,而美容师行业的门槛低,对从业者的要求并不高,但是需要美容师喜欢美容这份工作,对工作抱有激情,只要你肯努力,能吃苦,做起来还是非常简单的。美容师最大的压力来自于业绩,前期是比较难熬的,薪资待遇都不会太高,转正后都比较稳定了,有条件的可以向大的美容企业发展,制度完善,风险小。如果是考虑开店的话,可以选择加盟品牌商做综合店,善于经营还是能获得很好的回报的。
1907年,年仅30岁的法国化学家欧仁·舒莱尔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支无毒染发剂,并由此创立了巴黎欧莱雅集团。
欧莱雅在中国的商务始于1996年设在香港的经销处。事实上,该公司1933年曾对广州、上海、北京等大城市进行过市场调查。
欧莱雅公司聘请了巩俐、李嘉欣、张梓琳、李冰冰、李宇春、吴彦祖、范冰冰、潘玮柏、鲍春来等作为其在中国的形象代言人。
企业发展大事记
作为财富500强之一的巴黎欧莱雅集团,由发明、设计世界上第一种合成染发剂的法国化学家欧仁·舒莱尔创立于1909年,当时名为“法国无害染发剂公司”。
1920年 国际业务的形成。
欧莱雅染发剂在1910年开始进入意大利,1911年进入奥地利,1913年进入荷兰甚至远达美国、加拿大、英国以及巴西。
1939年 “法国无害染发剂公司”正式更名为欧莱雅。
1963年 欧莱雅成为上市公司,这为公司开启了新的融资渠道。
1964年 收购兰蔻,这是欧莱雅成为高档化妆品帝国的第一步。
1965年 收购卡尼尔,这让欧莱雅得到了一整套具备有机定位的辅助护发产品。
1970年 收购碧欧泉,该品牌定位独特———从温泉的可再生能量中得到有机护肤方法。
1973年 收购法国Synthélabo药物公司的大部分股份,让欧莱雅集团得到了开展皮肤病学活动和皮肤病药物学活动的途径。1973年收购彩妆品牌Gemey。
1983年 成立日本研究中心
1985年拉尔夫·劳伦Polo加盟欧莱雅,让欧莱雅在美国的高档化妆品市场和男士高档香水市场中都占据了一席之地。
1985年 碧欧泉推出男士护肤产品
1987年 薇姿推出男士护肤产品
1989年 收购美国护肤品品牌———赫莲娜,随后又与乔治·阿玛尼(GiorgioArmani)签订了一个授权协议,使欧莱雅得以在时尚界推广这个卓越的品牌。
1989年 收购高科技皮肤病产品品牌———理肤泉
1993年 收购Redken个优质的纽约风格发型品牌
1994年 推出染发界的世界级领先产品“卓韵霜”
1994年 赢取印度市场,成为第一个在印度建立全资分公司的国际化妆品集团。
1996年 收购美宝莲,确立了欧莱雅在美国无可争辩的霸主地位。
1996年 与苏州医学院合作,成立了苏州欧莱雅美容产品公司。同年,欧莱雅在苏州工业园的工厂也破土动工。
1996年 GiorgioA rm ani为男士设计的寄情香水。
2000年 收购美奇丝(Matrix)美国专业护发产品的第一品牌。
2000年 收购Derm ablend,该品牌生产的化妆品主要用于遮盖面部瑕疵,后与薇姿结合在一起。
2001年 收购美国品牌立得美,将其并入了皮肤科品牌理肤泉。
2002年 收购中国品牌羽西
2002年 进入新领域———口服美容产品。欧莱雅与雀巢共同推出了Innéov,进入了营养化妆品的市场。
2003年 收购美国高端专业护肤品牌Skinceuticals。
2003年 收购中国本土品牌小护士
2004年 在印度建立超现代化工厂
2005年 在上海浦东成立中国研发中心
2006年 收购SkinE thic、TheBodyShop和Sanoflore。
2007年 收购生态美发品牌PureOlogy,该品牌最出名的产品是不含硫酸盐的洗发香波,且可增强发色。
2012年 欧莱雅全球最大的工厂日前在印度尼西亚落成并投入使用,建筑面积达66000平方米,投资总额达1亿欧元。
2012年Clarisonic科莱丽公司被欧莱雅集团高档化妆品部收购,并于2013年1月正式来到中国。
2014年 停止卡尼尔在华业务。
并没有“世界三大彩妆品牌”的说法,只有“世界十大彩妆品牌”,包括:
1、MAC彩妆
MAC是雅诗兰黛化妆品集团旗下第一个非由兰黛夫人自创的品牌,于1984年在加拿大多伦多由专业彩妆师暨摄影师Frank Toskan和经营连锁美发沙龙的Frank Angelo共同创办。
2、欧莱雅L'OREAL
欧莱雅集团是世界著名的化妆品生产厂商,创立于1907年,是世界化妆品行业的领先者。
3、美宝莲
1913年创建于美国纽约、1996年加盟欧莱雅集团,美宝莲这个传奇品牌、大都市时尚文化的最佳诠释者,逐渐发展成世界彩妆市场的领头羊,以其专业的科研队伍、强大的销售网络,缔造了全球彩妆王国众多的第一。
4、迪奥Dior
Christian dior始于1946年法国,是十佳彩妆品牌,是法国LVMH集团旗下的时装屋美妆,以专柜、专卖店形式并通过美妆总汇发售。
5、VOV
VOV是韩国最受欢迎的彩妆之一,由韩国著名化妆公司CAMMON设计制造,其优秀的彩妆保养品深受韩国女性喜爱。
6、卡姿兰Carslan
Carslan卡姿兰,一个享有盛誉法国彩妆品牌,代表着时尚、青春、活力的浪漫名字。
7、真皙ZA
上海卓多姿中信化妆品出品和日本资生堂共同创建的品牌,属于美颜产品的前沿。
8、雅芳AVOV
始终引领世界最新潮流的国际美容巨子,全美500家最有实力的企业之一,一家属于女性的公司。
9、兰蔻lancome
兰蔻 (LANCOME,法文Lancôme) 是全球著名的法国化妆品品牌,于1935年在法国创立,在行业里享有很高的声誉。
10、羽西Yuesai
1992年,享有国际声誉的华裔名人靳羽西女士创建了羽西品牌,她的目标就是要通过化妆品使得中国女性更加自信。
——2023年中国化妆品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中国化妆品企业在国际化妆品市占率较低组图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珀莱雅(603605)、上海家化(600315)、丸美股份(603983)、水羊股份(300740)、贝泰妮(300740)、青岛金王(002094)、华熙生物(688363)等
本文核心数据:市场规模;企业竞争格局;市场行情走势
——中国化妆品行业市场规模增长速度较快
伴随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欧美及日韩大牌化妆品公司对中国市场的开拓下,国内消费者的化妆品消费理念逐步增强,国内化妆品市场规模迅速扩大。据Euromonitor统计数据,2011-2022年我国化妆品的市场规模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但2011-2019年市场规模增长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趋势。我国市场规模从2011年的230944亿元增长到了2022年的616433亿元,复合增长率约为93%。
——中国化妆品行业处于多品牌竞争状态
我国化妆品市场按价格和目标消费群,可以划分为高端(奢侈)化妆品、高档化妆品、中高端化妆品、大众化妆品和极致性价比五个细分市场。五个细分市场均处于多品牌竞争状态。
高端(奢侈)化妆品市场和高档化妆品市场主要由国际顶尖品牌占据,如娇兰(Guerlain)、克里斯汀•迪奥(CD)、香奈儿(Chanel)、娇韵诗(Clarins)、兰蔻(Lancome)、雅诗兰黛(Estee
Lauder)等。该类品牌主要定位于较高收入水平的少数消费者,其利用其国际品牌优势在国内大城市的百货商场设立专柜,以树立高端品牌和高端消费的形象。
中高端市场上,外资品牌化妆品和国内经典国货品牌共同竞争,外资品牌保持着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与此同时国货品牌也逐步向中高端市场发展。该类品牌中外资品牌主要包括玉兰油(Olay)、巴黎欧莱雅(L'OREAL
PARIS)、资生堂(SHISEIDO)等,国货品牌则包括佰草集(Herborist)、丸美(MARUBI)等。其一般通过百货商场专柜、大卖场、超市以及专营店等进行销售,并通过建立有效的营销渠道和进行大规模媒体宣传等方式,充分发挥品牌的市场影响力。
大众化妆品被部分外资品牌和本土品牌分占。该类品牌主要针对中低收入的消费群体,一般通过大卖场、超市以及专营店等渠道进行销售,目前在电商中的布局也相对最广。该领域品牌数量较多,外资品牌包括妮维雅(NIVEA)、旁氏(POND'S)等,本土品牌包括相宜本草、自然堂、丁家宜等。
2020年受疫情冲击,中国电子商务迅速发展,化妆品网上销售额也在不断增长,不论是中高档品牌还是大众品牌都在进行互联网布局,通过电商渠道扩大覆盖范围提高销售能力,电子商务给各品牌提供了实体店以外的另一个竞争平台。
——国际品牌在竞争中占有较大优势
国际品牌在竞争中占有较大优势,国际品牌注重产品营销、研发投入,产品品质有保障,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国内化妆品企业则以中小企业为主,化妆品安全问题频出,也阻碍了国内品牌的发展。
基于Euromonitor的数据来看,中国化妆品市场主要由国际顶尖化妆品企业占据,排名前三的企业为欧莱雅、宝洁和雅诗兰黛,市占率分别为122%、9%和54%。市占率排名前十品牌的国产企业仅有上海百雀羚和伽蓝集团,分别排名第七和第八,市占率分别为2%和19%。
注:截至2023年1月,Euromonitor未公布2022年数据。
——中国化妆品企业在国际化妆品市占率较低
由于国际化妆品市场大部分都被如欧莱雅、宝洁和雅诗兰黛等国际化妆品龙头企业挤占,且中国化妆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足,因此中国化妆品企业在国际化妆品市占率较低。根据欧睿的数据,2021年,全球化妆品市占率前50的企业中,中国企业仅有5家,包括百雀羚、伽蓝集团、上海家化、上海上美和云南白药,其市占率分别为03%、03%、02%、02%和02%。
——中国化妆品行业未来发展潜力较大
综合来看,我国化妆品市场未来发展潜力较大,市场规模较大,预计在未来五年将会持续保持全球化妆品行业领军市场的地位。而且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恢复和持续增长,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具潜力的化妆品市场,未来,在即时性美容需求的推动下,以及对个性展现的追求,我国化妆品消费市场将以快速度增长,前瞻预测到2028年我国化妆品市场规模将达到9374亿元,2023-2028年年均增长率将达到711%。
注:该预测值包括脱毛膏等特殊化妆品。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化妆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