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阿建筑-我想了解,上海在哪看古建筑啊
以下是比较有名的一些,上海古建筑太多了 在不少人的印象中,上海只是一个近代城市。
然而,翻开上海的历史,你会惊讶地发现,早在6000年前上海已成陆,西部嘉定,青浦、松江就是最先成陆的一些地区。上海境内犹如星河闪耀,至今仍遗存着100多处珍贵的园林建筑。
我们向您推荐嘉定、青浦、松江和南市老城厢四条一日游”黄金线:到嘉定可浏览唐代南翔寺经幢,南 朝砖塔、宋代孔庙,明代秋霞圃,在青浦,您会对唐代青龙塔、宋代普济桥,元代放生桥,清代曲水园和万寿塔感兴趣,松江的唐代陀罗尼经幢、宋朝方塔,护珠塔、明代大照壁和清代醉白池会令您流连忘返,步人南市老城厢,则置身于代表明清风格的古城墙,豫园、文庙,三山会馆、书隐楼之中…… 斗转星移千百年,这些古老的建筑饱经风霜,历经沧桑,但它们仍以各自的魅力,成为上海这一历史文化名城的见证。 豫园:是上海著名的古典园林,也是一座有400多年历史的江南古典园林,是国务院认定的国家重点文物。
。 桂林公园:原是私人花园,占地面积约36万平方米,建于1933年。
解放后,因园内遍植金桂、银桂、丹桂。
秋霞圃:是我国江南著名的古典园林,也是上海五大古典园林之一。 始建于明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
。 古猗园:位于上海嘉定南翔镇,是江南名园之一。
建于明代嘉靖至万历年间(公元1522—1573年),迄今。
嘉定汇龙潭公园:汇龙潭为上海五大古典园林之一,位于上海市嘉定区嘉定镇,与孔庙相毗邻。 汇龙潭于明。
。 嘉定孔庙:孔庙坐落在上海市嘉定区嘉定镇南大街。
我国有名的孔庙有30多处,而嘉定孔庙素有。
大观园:位于上海西部青浦县淀山湖畔,距市中心65公里,是上海市规模最大的旅游风景区。占地8万多平。
。 上海植物园:位于龙吴路上,是国内最大的市立植物园,创建于1974年,占地0。
8平方公里,栽培植物3000余。
静安公园:是一个开放型、花园式的公园,熔中西造园艺术于一炉,以绿地、假山、水池为主体,有全上海最。
共青森林公园:位于上海东北角,濒临黄浦江,原是黄浦江边的滩地和农田,1956年开辟为苗圃,称。 。
醉白池:位于松江县城西南,其前身是明万历年间礼部尚书、著名画家董其昌饮酒赋诗之地。清顺治七年。
。 南翔寺砖塔:建于五代至北宋初年,位于南翔寺山门内两侧。
清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一场大火。
曲水园:青浦曲水园曾称灵园,位于青浦城厢镇,当时是城隍庙的灵苑。 始建于清乾隆十年。
。 护珠塔:建于北宋年间(约公元1097年),距今已有915年之久,塔七级八面,高20余米,砖木结构。
。 唐代陀罗尼经幢:位于松江中山中路雷锋小学内,建于唐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是国内现存最古的石。
。 朱家角镇与放生桥:朱家角古镇西滨淀山湖,1991年被国务院命名为“文化名镇”。
放生桥横跨于朱家角镇东。
课植园:是青浦朱家角镇最大的庄园式园林建筑。园内亭台楼阁,曲径回廊,风光旖旎,并留有。
。 法华塔:又名金沙塔,始建于宋代开禧年间(公元1205—1207年),明清两代及民国时期均有不同程度。
。 学宫:在崇明县城东部,初建时始称“文庙”,1369年改称学宫,而今之学宫建于1622年,今为县博物馆。
。
。 寿安寺:是崇明岛上最老,最大,香火最旺盛的古刹,始建于宋代。
寺内有大雄宝殿,其前有四天王殿。
方塔:位于松江东南侧方塔公园内,是上海古建筑的皇冠。建于北宋熙宁年间(公元1068—1094年)。
。 。
谁知道上海著名建筑上海旧建筑很多,选几个介绍如下:外滩的精华就在于这些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的外滩建筑群。
北起苏州河口的外白渡桥,南至金陵东路,全长约1500米。著名的中国银行大楼、和平饭店、海关大楼、汇丰银行大楼再现了昔日“远东华尔街”的风采,这些建筑虽不是出自同一位设计师,也并非建于同一时期,然而它们的建筑色调却基本统一,整体轮廓线处理惊人的协调。
无论是极目远眺或是徜徉其间,都能感受到一种刚健、雄浑、雍容,华贵的气势。有人说“外滩的故事就是上海的故事。”
外滩那一座座钢筋水泥的楼宇,不正讲述着旧上海滩如梦般繁华的往事。亚细亚大楼被誉为“外滩第一楼”,建成于1906年,原名麦克波恩大楼。
其高8层,建筑面积11984平方米,占地1739平方米。大楼外观具有折中主义风格。
立面为横三段、竖三段式。底段与上段均为巴洛克式造型,中段为现代主义建筑风格。
大楼气派雄伟,简洁中不乏堂皇之气。可谓简繁相怡,华贵典雅。
东洋伦敦——东风饭店“东洋伦敦”是现东风饭店的别称,建于1910年,属于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外貌既效法美国古典主义,又参照日本帝国大厦,故而得此别称。其始建于中山一路2号时,是当时上海最豪华的俱乐部——上海总会。
大楼一楼为餐厅,二楼为国际海员俱乐部,其余均为客房。整个饭店设施齐全,装修精美,不愧为商务住宿的理想选择。
大楼中所使用别致的三角形的电梯是西门子公司制造的,距今已有90年的历史。有利大楼中山东一路4号,现为新加坡佳通私人投资有限公司。
原名联合大楼,为美国有利银行所有,故称有利银行大楼。大楼于1916年建成,楼高7层整体仿效文艺复兴建筑风格。
窗框多采用巴洛克艺术富有旋转变化的图案,大门有爱奥尼克立柱装饰,高大的落地专窗既有利于采光,又增添楼宇气势。整幢建筑是以门为中心的轴对称图形。
故而给人以平和的感受。东西合璧的日清大楼将日本近代西洋建筑与古典建筑风格相揉和的日清大楼,被人们称为“日犹式”。
该楼是由日本清汽船株式会社与犹太人合资建造。它建于1925年,位于中山东一路5号,楼高6层,占地1280平方米,底三层装饰比较简明,上三层有古典立柱和雕刻花饰,凹凸感强。
整个建筑立面均用花岗石贴砌,与外滩的其他建筑交相辉映。日清大楼现由华夏银行和锦都实业总公司使用。
中国通商银行大楼中山东一路6号,1897年,中国人自筹资金开设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现今则是香港侨福国际企业有限公司所在地。该楼是一幢假四层的歌特式建筑。
大楼第四层有五个尖顶层面,原先还有十字架。第三、四层有小尖塔。
大楼第四层是尖券形的窗户,一、二层是典型歌特风格的花窗棂窗户。这幢即将走过一个世纪的欧式建筑的意义远不止停留在具历史性与艺术性。
可以说,就是它在中国金融史上划上了开篇性的一页。大北电报公司大楼中山东一路7号,是一座文艺复兴式风格的大楼。
该建筑注重统一、对称、稳重,外立面装饰甚为讲究。每层都采用了古典风格的柱子,或用来承重,或只作为装饰。
窗户四周图形多样,立体感强,近似巴洛克式。它的黑顶白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同时也不失一种优雅的感觉。这楼是现在的盘谷银行上海分行,自1908年建成以来,它已四度易主,最早称为大北电报公司大楼。
后为中国通商银行及长江航运公司所用。招商局大楼作为中国自己经营的第一家新式轮船企业——招商局就是在此期间创办的。
招商局建于1901年,该楼宇为座西向东的三层砖木结构。底层正门框向外伸出,正门两侧有高敞的拱形落地窗,二、三层立面用古典柱式装饰。
大楼局部外墙用花岗石贴面。招商局大楼可视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外滩建筑的典型。
无论就具历史性或是艺术性而言,都值得我们前去观瞻一番。浦东发展银行大楼(原上海市人民 大楼、汇丰银行大楼)中山东一路10-12号,属新希腊建筑,建于1923年,原系美商汇丰银行上海分行。
美国当时将这座建筑自诩为从苏伊士运河到远东白令海峡的最讲究的建筑。建成时大楼门前放了两只引人注目的大铜狮,据说狮子铸成后,立刻就将铜模毁掉了。
从而使这对铜狮成为绝版珍品,现已将其送入上海历史博物馆。该楼八角形门厅的顶部,离地面20多米高处,有8幅由几十万块仅几平方厘米的彩色马赛克镶拼成的壁画。
它宽43米,高24米,分别描绘了20世纪初上海、香港、伦敦、巴黎、纽约、东京、曼谷、加尔各答等8个城市的建筑风貌,并配有神话人物形象,还有24幅为神话故事中动物的形态,顶部巨大的神话故事壁画,总面积近200平方米。世纪壁画间有一圈美文,译为“四海之内皆兄弟,其象征了在新世纪到来之际,整个世界的和平繁荣”。
上海海关大楼汇丰银行的“姐妹楼”,建于1927年,雄伟挺拔,与雍容典雅的汇丰银行大齐肩并列,相得益彰。上海海关大楼结合了欧洲古典主义和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优点,大楼门楣由四眼巨大的罗马花岗石圆柱支撑,以高耸的钟楼为轴线,气势非凡,建筑造型属新古典派希腊式,上段的钟楼的、则为歌特式,有十层楼高,是仿美国国会大厦的大钟制造,在美国造好后运到上海。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摄影大事件呢人说过:“历史不仅是知识中很有价值的一部分,而且它还打开了通向其他许多部分的门径,并为许多科学领域提供了材料。”
这句话用在摄影界也是同样恰当的。 1826年,法国人尼埃普斯拍摄了世界上第一张照片。
随后法国人达盖尔于1839年发明了“银版摄影术”,这一发明使摄影技术走向成熟,标志着摄影术的诞生。 1841年,诞生了卡罗摄影法,又称“塔尔博特摄影法”。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负一正”摄影术,也是现代“负一正”摄影的基础。 1900年,国际镜头制造商在巴黎会议上商定统一镜头光圏级数。
1906年,德国化学家制出第一批对所有颜色都能感光的黑白“全色”片。 1916年,伊斯曼柯达公司生产出第一台有测距器的相机。
美国摄影家韦斯顿“强烈的现实主义”摄影作品在1929年德国举办的“胶片与摄影”国际影展中引起巨大轰动。 1947年,美国物理学家兰德发明能一次成像摄影术及能冲印照片的照相机——“波拉罗伊德'这一发明被认为是摄影术的“一次空前革命'1998年,日本富士公司首次在彩色负片上使用四感光层技术,这是感光材料史上的又一次突破。
历史需要铭记,才能更踏实地向前发展,摄影的每次大事件都推动着摄影技术的进步。
上海适合喜欢时尚和摄影的大学生去的地方新天地,没来过上海的都知道,就不用多介绍了
田子坊,比新天地更有情调,比较小资,有各类手工艺店、玉器等很多。
衡山路,特别是旁边的桃江路那一段,95年后上海的酒吧街、咖啡馆一线,夜景也挺美,现在因为新天地没那么好的人气,但是对于摄影的朋友来说更有韵味,桃江路25号几乎成了上海很多影友去过或知道的地点(可在POCO查一下就知道,很多小清新照片风格),那段还有家教堂,挺有历史了
南京路,购特逛街胜地,周末大把人,也很有特色
外滩,很多来过上海的都喜欢去东方明珠对面游历一番,那里的银行建筑也有段历史,可以一观,我个人不是很喜欢,游人如织啊
上海最早的历史优秀建筑上海旧建筑很多,选几个介绍如下:外滩的精华就在于这些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的外滩建筑群。
北起苏州河口的外白渡桥,南至金陵东路,全长约1500米。著名的中国银行大楼、和平饭店、海关大楼、汇丰银行大楼再现了昔日“远东华尔街”的风采,这些建筑虽不是出自同一位设计师,也并非建于同一时期,然而它们的建筑色调却基本统一,整体轮廓线处理惊人的协调。
无论是极目远眺或是徜徉其间,都能感受到一种刚健、雄浑、雍容,华贵的气势。有人说“外滩的故事就是上海的故事。”
外滩那一座座钢筋水泥的楼宇,不正讲述着旧上海滩如梦般繁华的往事。亚细亚大楼 被誉为“外滩第一楼”,建成于1906年,原名麦克波恩大楼。
其高8层,建筑面积11984平方米,占地1739平方米。大楼外观具有折中主义风格。
立面为横三段、竖三段式。底段与上段均为巴洛克式造型,中段为现代主义建筑风格。
大楼气派雄伟,简洁中不乏堂皇之气。可谓简繁相怡,华贵典雅。
东洋伦敦——东风饭店 “东洋伦敦”是现东风饭店的别称,建于1910年,属于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外貌既效法美国古典主义,又参照日本帝国大厦,故而得此别称。其始建于中山一路2号时,是当时上海最豪华的俱乐部——上海总会。
大楼一楼为餐厅,二楼为国际海员俱乐部,其余均为客房。整个饭店设施齐全,装修精美,不愧为商务住宿的理想选择。
大楼中所使用别致的三角形的电梯是西门子公司制造的,距今已有90年的历史。有利大楼 中山东一路4号,现为新加坡佳通私人投资有限公司。
原名联合大楼,为美国有利银行所有,故称有利银行大楼。大楼于1916年建成,楼高7层整体仿效文艺复兴建筑风格。
窗框多采用巴洛克艺术富有旋转变化的图案,大门有爱奥尼克立柱装饰,高大的落地专窗既有利于采光,又增添楼宇气势。整幢建筑是以门为中心的轴对称图形。
故而给人以平和的感受。东西合璧的日清大楼 将日本近代西洋建筑与古典建筑风格相揉和的日清大楼,被人们称为“日犹式”。
该楼是由日本清汽船株式会社与犹太人合资建造。它建于1925年,位于中山东一路5号,楼高6层,占地1280平方米,底三层装饰比较简明,上三层有古典立柱和雕刻花饰,凹凸感强。
整个建筑立面均用花岗石贴砌,与外滩的其他建筑交相辉映。日清大楼现由华夏银行和锦都实业总公司使用。
中国通商银行大楼 中山东一路6号,1897年,中国人自筹资金开设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现今则是香港侨福国际企业有限公司所在地。该楼是一幢假四层的歌特式建筑。
大楼第四层有五个尖顶层面,原先还有十字架。第三、四层有小尖塔。
大楼第四层是尖券形的窗户,一、二层是典型歌特风格的花窗棂窗户。这幢即将走过一个世纪的欧式建筑的意义远不止停留在具历史性与艺术性。
可以说,就是它在中国金融史上划上了开篇性的一页。大北电报公司大楼 中山东一路7号,是一座文艺复兴式风格的大楼。
该建筑注重统一、对称、稳重,外立面装饰甚为讲究。每层都采用了古典风格的柱子,或用来承重,或只作为装饰。
窗户四周图形多样,立体感强,近似巴洛克式。它的黑顶白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同时也不失一种优雅的感觉。这楼是现在的盘谷银行上海分行,自1908年建成以来,它已四度易主,最早称为大北电报公司大楼。
后为中国通商银行及长江航运公司所用。招商局大楼 作为中国自己经营的第一家新式轮船企业——招商局就是在此期间创办的。
招商局建于1901年,该楼宇为座西向东的三层砖木结构。底层正门框向外伸出,正门两侧有高敞的拱形落地窗,二、三层立面用古典柱式装饰。
大楼局部外墙用花岗石贴面。招商局大楼可视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外滩建筑的典型。
无论就具历史性或是艺术性而言,都值得我们前去观瞻一番。浦东发展银行大楼(原上海市人民 大楼、汇丰银行大楼) 中山东一路10-12号,属新希腊建筑,建于1923年,原系美商汇丰银行上海分行。
美国当时将这座建筑自诩为从苏伊士运河到远东白令海峡的最讲究的建筑。建成时大楼门前放了两只引人注目的大铜狮,据说狮子铸成后,立刻就将铜模毁掉了。
从而使这对铜狮成为绝版珍品,现已将其送入上海历史博物馆。该楼八角形门厅的顶部,离地面20多米高处,有8幅由几十万块仅几平方厘米的彩色马赛克镶拼成的壁画。
它宽43米,高24米,分别描绘了20世纪初上海、香港、伦敦、巴黎、纽约、东京、曼谷、加尔各答等8个城市的建筑风貌,并配有神话人物形象,还有24幅为神话故事中动物的形态,顶部巨大的神话故事壁画,总面积近200平方米。世纪壁画间有一圈美文,译为“四海之内皆兄弟,其象征了在新世纪到来之际,整个世界的和平繁荣”。
上海海关大楼 汇丰银行的“姐妹楼”,建于1927年,雄伟挺拔,与雍容典雅的汇丰银行大齐肩并列,相得益彰。上海海关大楼结合了欧洲古典主义和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优点,大楼门楣由四眼巨大的罗马花岗石圆柱支撑,以高耸的钟楼为轴线,气势非凡,建筑造型属新古典派希腊式,上段的钟楼的、则为歌特式,有十层楼高,是仿美国国会大厦的大钟制造,在美国造好后运到上海组装。
上海有哪些地方的建筑风景值得拍摄适合拍摄外景的地方太多了
有一个网友写过的,推荐给你看看:
现在秋天,徐汇和卢湾区有很多路都是梧桐相接,闹中取静的,很美,建筑也很美。基本上可以随意转转。
复兴西路,复兴中路(具体记不清了,每一段都是不同的特色,有一段弦乐器店,一段定制皮鞋,一段定制服装,各种,都很有老上海繁华的气息)
衡山路
武康路(很多建筑都不错)
新华路
绍兴路(还有汉源书店可以逛逛坐坐,张国荣都说好哦)
淮海西路(红坊创意中心,正好这个周末还有鹦鹉螺复古市集在民生现代美术馆),淮海中路(很繁华,是不同感觉的街拍,顺便去上海图书馆也是不错的)
华山路(老外很多,经常都是推着婴儿车散步的)
长乐路(有很多独立服装小店,感觉很有创意,还有一家街角的书店卖了很多小人书哦)
山阴路(很多弄堂)
甜爱路(就是一条安静的很多爱情诗时刻的小路,不长,街头有一家甜品店,那是我第一次榴莲味的甜品,从此无法自拔。。。)
多伦路(很有特色的,解放时的老物件,还有一些卖画的店子)
田子坊(也不是一直人都爆满的,不要找节假日,平时周末还行。创意小店,街头的人们都是亮点啊)
豫园和城隍庙的一大片(这是个被游客挤坏了的地方,那些商品有一种镇上赶集的即视感,但是有人也是很有意思的啊,浮生百态融进老城厢)
1933老场坊,M50创意园等(这些简直是专为摄影准备的啊,尤其是去1933,感觉是去参加摄影 ,几乎都是去拍照的人们)
苏州河沿岸(很长的路,有一段很有生活气息,不像是大上海的感觉,但是夕阳照在路边摊上,那画面也是很有感觉的)
新天地(都说是拍夜景的好去处,有很多酒吧,建筑在晚上也感觉很不一样呢,可惜我还没正经去过,一个人木有安全感。。。)
愚园路(也是很安静的路,好像有些很洋气的住宅)
忘了外滩了,那是真的美啊,不要因为人多就不去了嘛,拍人也是另一种乐趣,咦,是不是暴露了我的 癖。
还有一些地点,各种公园(有的我还没去过)
上海植物园(每个季节都各有不同,值得去,还是联票比较划得来)
世纪公园(真的还挺大,春天去看樱花还有大片的油菜花地,拍得都是美美哒)
共青森林公园(还有自助烧烤的地方,一群人聚会不错)
佘山
大宁灵石公园
顾村公园(好像春天的时候樱花开得很好)
静安雕塑公园
春天的紫藤萝公园
徐汇天主教堂
泰晤士小镇
车墩影视基地
还有一些古镇
七宝古镇
朱家角古镇
枫泾古镇
西塘
远一点的周庄,同里,乌镇(这不算上海的了哦,不好意思)。
还有各个高校
同济
松江有个大学城
再偏一些
寻梦园(薰衣草香草园,由于比较远没人一起一直都还没去)
崇明(有一个师姐在那边工作,据说有很多很美人又少的地方)
还想说一个地方
宜家(把宜家当游乐场可好玩了,还有不同生活场景啊,顺便淘点小玩意之类的,不过好像不是外景了)
作者:杨溪
历史上最著名的摄影照片都有哪些受伤的女子这幅照片是摄影史上的经典之作。
一个受伤而只绑绷带裸睡的女子,是那幺安详而不带一丝猬亵。显示了布拉弗观察事物的智能:摄影是人们经历多年的努力结果,并且会继续开拓下去--摄影必须朝改善人的形象和生于斯的环境而努力。
人和环境是多样性,且经常会改变的,我们要把观点放在上面,才有可能使影像表现永保丰富。枪在纽约105街区,一个小流氓将枪直指摄影家的镜头。
"他只有11岁,却学会了一切狰狞。"克莱因回忆说:"当然,他手里是一把假枪,他正玩的也不过是美国孩子街头巷尾惯玩的游戏。
但在我看,这一瞬间早已不再是儿童的游戏。"最著名的吻这是有关接吻的著名照片中最早的一张。
面对这张在公共场合抢拍的照片,今天的人们可能会想到肖像权,隐私权这样的字眼,实际上它的确引发了一场肖像权的官司。但这并没能阻挡它在全世界流传。
她叫玛格丽特马瑟这幅坐姿人体使韦斯顿的人体摄影达到巅峰状态,也是人体摄影最伟大的经典之一,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抽象的人体艺术。奥马伊拉的痛苦1985 年11月13日,哥伦比亚鲁伊斯火山突然爆发,山上的积雪融化后夹杂着泥石流顺坡而下,几乎吞没了附近的阿麦罗镇,造成了毁灭性的灾难。
火山爆发后的第三天,美联社的法籍摄影记者富兰克福尼尔赶到现场采访。在现场发现一个叫奥马伊拉的12岁小姑娘被两座房脊卡在中间不能自拔,她的脊椎已被砸伤,尽管福尼尔曾经当过外科医生,但此时也无能为力。
只有在他拍下小姑娘那美丽而坚强的面孔的同时,不时同她交谈。希望增强她生存的力量和信心。
待救护人员赶到时,她已在泥浆里浸泡了60个小时了。虽然小姑娘接受了治疗,但还是死了。
福尼尔从始至终守候在奥马伊拉身边,一直拍到小姑娘下葬的最后一个镜头。翌年这组照片获第29届WPP突发新闻系列一等奖,其中充分表现小姑娘横遭灭顶之灾时仍能保持神情镇定自若的这张被评为1985 年年度最佳新闻照片。
裸跑者在1975年英联邦橄榄球决赛上,包括伊利莎白女王在内的英国政要聚集在主席台上。这个体型优美的裸跑者-澳大利亚会计师米 歇尔·奥·布瑞恩正跑过球场的看台前。
据报导,面对这个尴尬场面,女王差点晕过去。 后来,布瑞恩以“有伤风化罪”被判三个月监禁。
被打捞的小猫这并不是一锅小猫靓汤。8周大的猫咪呼噜噜太想知道主人的晚餐是什么了,他围者着面汤锅打转,直到一头载了进去……撤退这是在撤退中的美国的海军士兵,邓肯别具匠心,真切的表现了当时极度的寒冷,1950年美国海军陆战队在朝鲜作战,冬季来临之前战况一直不错。
当时麦克阿瑟将军的部队高估了自己的实力,以为他们会顺利推进到朝鲜北部,他们都意想不到地受到中国援朝军队的回击。史密斯将军的话使他们的失利更加出名:“撤退?!我们打错了方向。”
时代广场的胜利日当二战结束的消息传到纽约的时代广场,一位狂喜的海军士兵搂过正在身旁的陌生护士热烈地亲吻着她。照片出现于《时代》杂志,是反映战争结束后人们轻松欢乐心情的优秀作品。
40年后,伊森斯塔特在报上刊登寻人启事找到了当年的这两位照片中的男女,他们已成了子孙满堂的爷爷和奶奶。温斯顿·丘吉尔1941 年1月27日,刚开完会的丘吉尔来到唐宁街10号的一个小隔间拍摄几张表现坚毅刚强的照片。
然而,抽着雪茄的丘吉尔显得过于轻松,跟卡特所设想的领导神韵不符,于是卡特走上前去,把雪茄从这位领袖的嘴里拿开,丘吉尔吃了一惊,他被卡特的举动激怒了。就在他怒视卡特的一刹那,卡特按下了快门。
这张照片在世界广为流传,成为丘吉尔照片中最著名的一张。小大人照片中三位美国女孩在西班牙塞维尔某个地方交谈。
这张照片在一段时间内成为了美国销售第二的明信片。雪地上的狗从地沟的铁栅上跨过的狗本身不具备任何意义,但它的存在保证了这幅雪景图不至于落入单纯风景照的俗套,并与背景中那些排列整齐的树一起构成这个时刻神秘的宁静气氛。
碎镜镜子打碎了,两个孩子在拾碎片,其它的孩子则默默看着,像犯了错的大人们那样惶恐。与此同时,另外的世界则依然各自奔忙,这是1981年出版的《观察的方式》一书,68张系列街头摄影中的第14张,也是作者最得意的作品之一。
铁路边的商店阿拉巴马州的一个铁路边的商店,再现了美国30年代乡村富有的一面:种类繁多的瓜 果和鱼,以及穿戴整齐的商店老板。旋转的温达《旋转的温达》这张照片是杜瓦诺斯1953年在一条大街上拍的。
这期间,他拍摄大量温达的照片。温达在她父母的马戏团工作,实际上她是一个脱衣舞表演者,被称作“ 的蜗牛”。
对“温达”的着迷来源于她的表演所带来的强烈对比:表演场里黑乎乎的,条件极其简陋,连街头苦力都可以进去看她的表演。外面则十分明亮。
这明确地显示了公共场所和隐秘场所的对比。毕加索“请看这块面包,这是面包师出的主意。
它们只有四个手指,这也是它们被命名为毕加索的原因。”毕加索如此对杜瓦诺斯说道。
圈套一个溜狗的老人突然停下来进入了我们设计的“圈套”…… 穿衣的模特儿和裸画画家为他穿著大衣的女友画一幅裸画,这是在塞纳河畔由摄。
马德里,西班牙首都,在摩尔人边贸站“马格立特”旧址上发展起来的城市。1561年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将该国首都从巴利亚多利德迁入此地(其间曾在1600—1606年将国都迁回故地),由于其特殊的地位而得到迅速的发展。在西班牙,文化的发达地区除了巴塞罗那就是马德里。
西班牙首都马德里位于西班牙中部,40°25'N, 3°45'W。2003年马德里市人口约为3,093,000,市区人口在2002年约为4,791,000,大都市区(市区加上卫星城)人口在2003约为5,603,000。
马德里除了是国家的首都外,还是马德里省和马德里自治区的首府。
2004年,马德里市长是阿尔韦托·鲁伊斯-加亚尔东(Alberto Ruiz-Gallardón)
2001年4月23日-2002年4月23日,马德里为首个世界书都。
西班牙首都,第一大城市,全国经济、交通中心,马德里省首府。市区面积607平方千米,人口约3101万,包括郊区和卫星城镇在内,面积 1020 平方千米,人口约 4687 万。位于伊比利亚半岛梅塞塔高原中部,瓜达拉马山脉东南麓的山间高原盆地中,海拔 670 米,为欧洲地势最高的首都。地形闭塞 ,气候大陆性显著 ,降水少,气温年差较大。1月平均气温48℃,7月25℃,年降水量425毫米。
马德里市容
11世纪前为摩尔人的军事要塞和小集镇。16世纪上半叶西班牙从封建割据逐渐走向统一,并于1560年将位于国土正中央的马德里定为首都,城市开始繁荣。殖民扩张初期,马德里随西班牙的财富掠夺而发展较快。后海外扩张衰落,梅塞塔高原农牧业衰败,城市经济陷于停滞状态。17世纪初曾一度迁都巴利亚多利德。不久,复为首都,自此逐渐成为中部地区工业和贸易中心。19世纪末发展为全国铁路和公路网枢纽。城市集中于城堡周围达数百年,20世纪逐渐向东扩展,20世纪初,人口增长迅速。
西班牙中央经济区的综合性经济中心。在当地农业原料基础上发展了纺织、食品等工业。60 年代以后,兴起飞机、汽车、机器设备、光学仪器、电子、电气器材、化学、塑料以及军火工业等部门。由于高原内部原料、燃料缺乏,工业向高精尖和综合利用方向发展。附近山间盆地盛产棉花和葡萄、橄榄、柑橘等果品,并利用天然草场发展起畜牧业。全国主要的陆上交通枢纽。辐射状的铁路将马德里与国内其他城市和沿海地区联系起来,并有几条连接法国和葡萄牙的国际铁路。巴拉哈斯机场为全国最大的国际航空港。马德里还是金融和商业的一大中心。南欧文化名城之一,具深厚的文化传统,但其现代西班牙文化中心的地位已被巴塞罗那取代。市内多博物馆,有名的普拉多博物馆,主要收藏15~19世纪初西班牙和意大利的绘画,以戈雅和委拉斯开兹的作品尤受推崇。众多图书馆中有4座以收藏手稿和珍品闻名 。还有王宫等古建筑 。广场多达300余个,包括市长广场 ( 哈布斯堡王朝统治期间建,为欧洲最富娱乐性的市内广场之一 )、拉维拉广场等。公园和绿地众多,绿化面积达2800万平方米。城市分新、旧城两部分,旧城建于15~18世纪,街道狭窄;新城为20世纪新建的市区,街道宽阔整齐,现代化高层建筑群与旧城的古老格局对照鲜明。城市北部和南部主要是工业区和居民住宅区。
马德里是西班牙首都,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它位于梅塞塔高原上,海拨大约640米,是欧洲地势最高的首都。人口超过三百万。
阳光之城。地处海拔600米的高地,拥有4000万人口。16世纪菲利普国王迁都至此后,迅速地从一个小山村发展成繁华的都市。
“马德里”这个名字的意思是“妈妈快跑”,传说在古代,马德里只是一个位于原始森林中的只有几户人家的地方,有一天,一个孩子在家门口玩,一头黑熊向他扑来,他急中生智地爬到了树上,然后他又拼命冲着不远处的母亲大喊:“妈妈,快跑!”后来,为了纪念这个勇敢的孩子,大家就用这句话来命名城市。
马德里是西班牙的商业、公共行政中心,也是西班牙国会及皇室所在地。银行业与工业是该市的经济支柱,主要的工业区分布在马德里南面,主要有纺织业、食品业及金属工业。除此以外,马德里以其多元化的文化、热情的风貌、丰富的艺术活动和刺激的夜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