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沉思》
作者:儒勒·马思涅(Jules Massenet),法国作曲家,1890至1920年间的法国作曲家均受到他的影响。马思涅的音乐具有个性,甜美伤感,带有较浓的娱乐性特点。他创作的《沉思》历来被作为最为优美的小提琴曲之一,其婉转抒情的曲调也成为了小提琴作品中的经典。
《沉思》是十九世纪法国作曲家马思涅的歌剧《泰伊思》中的一段插曲。
歌剧《泰伊思》作于1894年,剧情为一个发生在公元四世纪埃及的宗教故事,整剧以古埃及名城亚历山大为背景叙述了一位在沙漠中修行的圣僧拯救女幽灵泰伊思的故事。他冒险进城将沉迷于纸醉金迷生活中的金粉女泰伊思带出。苦苦劝告她离开花红酒绿的交际圈,归依宗教。
泰伊思终于被打动,决定入修道院当修女。但圣僧却被泰伊思的青春美丽所打动,爱上了泰伊思。圣僧倍受折磨,他逃离了修道院游走四方。但最终他摆脱不了对泰伊思的思念回到了泰伊思身旁。此时泰伊思已病入膏荒入弥留之际。圣僧匍匐在爱情脚下,圣人成了罪人,罪人的灵魂却升入了天堂
2、《爱的礼赞》
作者:爱德华·埃尔加(Edward Elgar)英国作曲家,主要靠自学掌握了多种乐器的演奏,尤以小提琴见长。他喜爱色彩变化,他所创造的风格和音乐语言极为个性化,赢得了“埃尔加式”的美称,他一生忠心耿耿地为提高英国的音乐水平而努力,1904年曾封为爵士并获功绩勋章。此外,还获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坎脱勃莱及美国耶鲁大学音乐博士学位,1924年被聘为英王御前音乐教师。
《爱的礼赞》是埃尔加在1888年写给新婚妻子的一首小品,作品以典型的小夜曲风格,向我们描绘了一幅典雅的爱情画卷。小提琴奏出饱含深情的旋律,恰似来自恋人的绵绵情话。
在柔美的曲调中,既有一丝丝哀怨的情调,也有洋溢着甜蜜幸福的味道,经过带有复杂情绪的尾声,乐曲逐渐减弱而终了,仿佛是情人还在喃喃私语 音乐甜蜜温馨,旋律温婉动人,让人一听倾情。
3、《圣母颂》
作者:古诺(Gounod Charles),法国作曲家。古诺早年热心宗教,第一部作品即《三声部弥撒曲》。1855年所作《圣塞西勒庆典弥撒曲》是对宗教音乐的一次改革。使他名垂后世的是1859年创作的《浮士德》。除12部歌剧外 ,他还作有3部交响曲及声乐曲等,其中《教皇进行曲》被采用为梵蒂冈国歌,而他最流行的作品是《圣母颂》。
《圣母颂》是法国浪漫时期的著名音乐家古诺创作,该曲使用了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首《C大调前奏曲与赋格》的前奏曲部分作为伴奏部分。全曲始终充满着一种高雅圣洁的氛围,使我们如同置身于中世纪古朴而肃穆的教堂之中;而《C大调前奏曲与赋格》的前奏曲部分则精美绝伦,集纯洁、宁静、明朗于一身,满怀美好的期盼。
4、《流浪者之歌》
作者:巴勃罗·德·萨拉萨蒂(Sarasate),流芳古今的西班牙著名小提琴家、作曲家。8岁首次公演,被视为神童。17岁开始旅行演奏生涯,足迹遍布五大洲,声震世界乐坛,所到之处都受到了盛况空前的热烈欢迎。长达40多年辉煌的演出活动使他成为了国际知名的演奏家。
萨拉萨蒂的《流浪者之歌》是小提琴独奏曲中不朽的名篇。这一首乐曲是萨拉萨蒂所有作品中最为世人所熟悉的名作,它那回肠荡气的伤感色彩与艰涩深奥的小提琴技巧所交织出来的绚烂效果,任何人听后都会心荡神驰不已。
5、《恰空舞曲》
作者: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是巴洛克时期的德国作曲家,杰出的管风琴、小提琴、大键琴演奏家、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他的创作使用了丰富的德国的音乐风格和娴熟的复调技巧。他的音乐集成了巴洛克音乐风格的精华。并被尊称为西方“现代音乐”之父,也是西方文化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在这支《恰空舞曲》中,巴赫以令人眼花缭乱的演奏技巧,以及复调主体间以单音旋律的音响对比的写法,在以单音曲调见长的小提琴上,奇迹般地再现了管风琴的宏伟音响,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交响画面。舞曲的主题宽广庄严,略含悲怆色彩,可以说是无伴奏小提琴曲的精品。
6、《四季》
作者:安东尼奥·维瓦尔第(Antonio Vivaldi),巴罗克时期意大利著名的作曲家、小提琴家。他除作有大量小提琴协奏曲外,还有管弦乐重奏曲等作品,以富于民间色彩和生活气息著称。此外,他还作有歌剧十余部,以及康塔塔、经文歌、三重奏鸣曲、奏鸣曲等。
小提琴协奏曲《四季》作品大约作于1725年,是维瓦尔第大约五十岁时发表并献给波希米亚伯爵冯·莫尔津的一套大型作品,其中的旋律至今仍长盛不衰。从形式上看,该旋律较其他协奏曲显得自由而且不平衡,但这样反而更能表现出巴洛克的特色及魅力。这四部作品画意盎然,激发出人们对巴洛克时代音乐的浓厚兴趣。
7、《24首小提琴随想曲》
作者:尼可罗·帕格尼尼(Niccolò Paganini),意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属于欧洲晚期古典乐派,早期浪漫乐派音乐家。他是历史上最著名的小提琴大师之一,对小提琴演奏技术进行了很多创新。
帕格尼尼的《24首小提琴随想曲》,可以说是他小提琴演奏艺术的代表作品。该曲主题简洁而明朗,奏出的曲调活泼而轻快。这首曲子在演奏技巧上的难度,历来都被公认是对每个小提琴家的严峻考验。
8、《纪念曲》
作者:弗朗蒂切克·德尔德拉(Frantisek Drdla),捷克斯洛伐克作曲家、小提琴家。他一生中写了许多小提琴曲、室内乐和轻歌剧等作品,其作曲风格融合了他的故乡波希米亚的民族旋律与当时浪漫主义音乐的性质,而这也是他所有作品的共同特征。其中《回忆》、《小夜曲》等脍炙人口的小提琴名曲为他的代表作。
德国小提琴家德尔德拉(Drolla)某日,因为访问友人,乘电车到维也纳郊区去,恰巧经过舒伯特之墓。他见了这位生前并无名气的歌曲之王之墓,在脑海中浮起了乐思,便记载在电车票上。
全曲由三部分组成,曲调鲜明简练,余音绕梁不绝。尤其是那优美柔丽的音色能使听众引起深切的怀想。
9、《魔鬼的颤音》
作者:塔蒂尼(Tartini)是意大利著名的小提琴家,杰出的教育家,严肃的学者和雄劲深沉自成一格的作曲家。他的一生中除了创作音乐,还写了一些音乐理论著作,创办了一所一小提琴演奏为教学宗旨的高等学校,还对小提琴的琴弓进行过改造。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他创作了14O首小提琴协奏曲、20首大协奏曲、150首奏鸣曲、50首三重奏;其中60首奏鸣曲得到了发表,可是还有 200首左右的作品手稿依然被封存在帕多瓦圣安通尼奥总教堂的乐团档案库里。《魔鬼的颤音》则是其中最有名的一首。
传说塔蒂尼经常梦想学到世上最神奇的小提琴技巧,于是有一次在梦中向魔鬼出卖了灵魂,用来交换琴技,于是魔鬼给他演奏了一段优美的曲子。梦醒之后,塔蒂尼凭记忆把这首曲子记了下来,便是我们现在所知的这首曲子,由于曲中有很多优美而又极具难度的颤音,所以叫做《魔鬼的颤音》。这首曲子不长,但因有大量的高难度的颤音而变得极具技巧性,难能可贵的是同时保持了极强的可听性。
10、《吉卜赛之歌》(又名流浪者之歌)
西班牙小提琴大师萨拉萨特(Sarasate)是十九至二十世纪初世界最杰出的小提琴大师之一。他不但在小提琴技巧艺术表现上有惊人的成就,在作曲方面也居世界顶级。本曲运用吉卜赛人的音调风格写成,成为全世界小提琴爱好者最喜爱的一首名曲。
乐曲起始于豪放而激动的散板音调,自由奔放,还有十分别致的技巧装饰,使之充满了激情和浪漫之感。乐曲之中段转入慢板,曲调缠绵动人、悲酸忧郁。结尾是极其精彩活泼的快板。这一突然转变把人们带进热闹欢腾的场面,流利的快弓拨弦十分引人入胜。在高潮迭起中结束全曲。
第一乐章:
柚木梓马:
格里格《培尔·金组曲之晨景》
火原和树:
Wagner瓦格纳 《Under the Double Eagle双鹰旗下进行曲》(小号版)
月森莲:
维尼亚夫斯基 《D大调第一波兰舞曲》
志水桂一:
博凯里尼 《降B大调大提琴协奏曲》
冬海笙子:
雷格 《G大调浪漫曲》
第二乐章:
月森莲&日野香穗子:
Schubert舒伯特 《Ave Maria圣母颂》也可译作《万福玛利亚》
(第2话中两个各演奏一遍,第7话中两人合奏的也是这个曲子)
日野香穗子:
Gossec戈赛克 Gavotte《加伏特舞曲》[小提琴版]
火原和树:
门德尔松 《乘着歌声的翅膀》
第三乐章:
日野香穗子&火原和树:
Gossec戈赛克 《Gavotte加伏特舞曲》[小提琴加小号版]
土浦梁太郎:
Chopin肖邦 《升c小调幻想即兴曲》
第四乐章:
土浦梁太郎:
肖邦 《降D大调小狗圆舞曲》
肖邦练习曲作品的10号之3《离别曲》
(比赛时日野和土浦合奏的也是此曲)
王崎信武:
德沃夏克 E小调第九交响乐《自新大陆》中的第二章
第五乐章:
日野香穗子&土浦梁太郎:
肖邦练习曲作品的10号之3《离别曲》
第七乐章:
月森莲&日野香穗子:
Schubert舒伯特 《Ave Maria圣母颂》
第八乐章:
月森莲:
Tomaso Antonio Vitali维塔利 《G小调恰空》(Chaconne in G Minor)
日野香穗子:
帕海贝尔Johann Pachelbel 《D大调卡农》(Canon and Gigue in D)[小提琴版]
第九乐章:
几位不知名大叔的三重奏:舒伯特 - 钢琴三重奏
第十乐章:
土浦梁太郎:
Chopin肖邦 《升c小调幻想即兴曲》
日野香穗子:
帕海贝尔Johann Pachelbel 《D大调卡农》(Canon and Gigue in D)[小提琴版]
火原和树:
门德尔松 《乘着歌声的翅膀》
冬海笙子:
Saint-Saens 《Romance in D-flat major for flute and orchestra》
志水桂一:
圣桑 《动物狂欢节之 天鹅 》
柚木梓马:
马斯奈 《泰伊思冥想曲》
第十一乐章:
柚木梓马:
托马索·阿尔比诺尼Tomaso Albinoni 《舒缓曲》
第十二乐章:
找日野要求提供意见的女生演奏的曲子:莫扎特 《G大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
王崎信武:
德彪西 《美丽的夕阳 》
第十三乐章:
日野香穗子:
柴可夫斯基 《旋律》
第十四乐章:
柚木梓马:
托马索·阿尔比诺尼Tomaso Albinoni 《舒缓曲》
第十五乐章:
火原和树:
马斯奈 《挽歌》
第十六乐章:
日野香穗子、月森莲、王崎信武、志水桂一:
莫扎特 《G大调弦乐小夜曲》
第十七乐章:
火原和树:
舒伯特 《小夜曲》(交响版)
志水桂一:
佛瑞 《西西里舞曲 》
冬海笙子:
舒曼 《浪漫曲》
月森莲:
拉威尔 《茨冈狂想曲》
土浦梁太郎:
肖邦 《c小调第12号练习曲 革命 》
日野香穗子:
柴可夫斯基 《旋律》
第十八乐章:
柚木梓马:
巴赫 《无伴奏长笛组曲》
第二十乐章:
志水桂一:
巴赫 无伴奏大提琴组曲 第一曲 《前奏曲》
第二十五乐章:
火原和树:《木星》
还可以。
Wei East 蔚伊思是美国WEI Beauty International公司旗下的护肤品牌,融合西方科技精髓,打开大自然美容肌密。凭借自然、平衡、美的护肤理念及卓越的护肤效果,成为全球炙手可热的护肤品牌。
品牌理念:
科技,自然,高雅,自信。
蔚伊思运用科技打开自然界的奥秘,其高效、天然、安全的配方技术,深受女性喜欢!产品畅销美国,德国,英国,在全球最大的电视购物公司Hsn热销十一年,创下每分钟销售5000支眼霜的记录。
由刘烨朗读,安娜担当制作人的有声读物《小王子》已经与公众见面。该有声读物全长2小时,由刘烨与小朋友共同完成。其中穿插由刘烨、安娜和孩子们一起演唱的五首歌曲小片段。
《小王子》写于1942年,是法国作家圣·埃克苏佩里为了纪念朋友莱昂·维尔特写的一部作品。很多人误以为这本书是送给孩子的一本童话,其实背后寄托着对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的情感。莱恩·维尔特是犹太人,二战期间被无辜抓入集中营饱受迫害,时值犹太人民备受战争煎熬,《小王子》这本书不仅作为圣·埃克苏佩里个人对朋友的纪念作品,更是有着劝慰人心、对整个民族困顿之际产生精神食粮意义的一部作品。同恰逢2015年是纪念反法西斯70周年,同为犹太人的安娜以《小王子》有声读物的表述情怀。
刘烨和安娜的《小王子》情怀与企鹅有声书项目的不期而遇碰撞出了这次真诚的合作。大学期间,刘烨爱看话剧,其中最喜欢的一部就是《小王子》。他因为话剧版《小王子》而喜欢上了圣埃克絮佩里的这个经典故事。后来,刘烨与安娜相爱。他们一起阅读和分享这个有关友情与人性的非凡故事。安娜出生于法国,一位著名的法国男演员配音的《小王子》广播剧曾陪伴她成长,对她的人生有着重要影响。而因为对艺术的热爱和对更美好世界的憧憬,安娜希望借《小王子》为中国的孩子们做些什么。于是,作为火华社“阳光的声音”制作人, 安娜的“阳光的声音”计划与“企鹅有声书”计划一拍即合,很快便开始了《小王子》制作流程。
在此次“阳光的声音”制作和推广中,安娜邀请戴迪(Deddy Tzur)担任音乐总监,管慧丹作曲,并联系音乐之帆少儿资助项目为此次歌曲制作提供小演员,同时刘烨和马兰小乐队的孩子们合作演唱。从与出版社联系录制,到监督后期制作,安娜全部亲力亲为,在各方力量共同努力下,“阳光的声音”项目如愿出品。
在这部全长2小时的有声读物录制中,除了一直喜欢唱歌但不敢唱的安娜勇敢开嗓唱起了中文歌,刘烨为飞行员的角色朗读,诺一和霓娜也献声其中的插曲。其中,诺一是主动要求加入的:“他们都很开心,刚开始是霓娜跟着我一起录,诺一听到妹妹的声音很喜欢,所以我们就专门找了一个空的地方,让诺一也说了一句话。”
在这个项目中,参与朗读和唱歌的其他孩子都不是专业的,包括朗读小王子角色的一个小女孩,大部分都是农民工子女与贫困儿童。而他们的参与,也应和了安娜的初衷,“其实我们可以做一些有意义的项目让孩子参加,而且不是专业的孩子,是可能没有太多机会参与这种事情的孩子,那我觉得这个挺好的。”
如今,有声读物《小王子》已经与观众见面,安娜也在观望社会的接受程度,以决定后续项目的跟进,她也希望除了刘烨以外更多的名人能加入进来,以让更多原本没有机会参与这种项目的孩子能够参与其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