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旅美男中音歌唱家,现任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副院长,中国音乐学院客座教授,美国大都会歌剧院签约歌唱家。出生于辽宁省大连市,1974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85年加入中国***。后任总政治部歌剧团演员、中国音协第四届理事。1983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歌剧系,从师于著名的声乐教育家蒋英教授。同年获第七届英国本森·赫杰斯声乐金奖比赛第二名。1984年获第一届芬兰米丽亚姆·海林国际声乐比赛男声组第三名。
1984年全国第一届声乐比赛获第一名,同年留校攻读声乐研究生。1986年赴美在波士顿大学音乐学校获得“艺术家称号”证书。1988年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获得十大最佳青年歌唱家奖和最佳威尔第男中音。1990年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首演,角色是威尔弟歌剧“茶花女”中父亲亚芒,之后在很多歌剧中任主要角色。包括与帕瓦洛蒂合演的《安德来·什涅》《图兰多特》《鲁依沙·米勒》和《帕瓦洛蒂和朋友们》的林肯中心音乐会,与多明哥合作演出的《斯帝费里欧》《西蒙·堡卡内格拉》。在他饰演的《弄臣》中,第三幕把弄臣失去女儿时的痛苦及悔恨之情演绎的淋淋尽职备受好评。曾在美国、加拿大、欧洲等地参加40余部歌剧、清唱剧的演出,包括古典作品贝里尼的歌剧“比阳卡和弗尔南多”,普契尼的《外套》及近代作曲家采姆林斯基的《抒情交响曲》奥尔夫的《卡尔米娜·布拉那》,谭盾的《秦始皇》和《茶经》等等,还参加北京举办的二十世纪精典作品音乐会开幕式演出,及担任多界北京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奖赛声乐比赛专业组美声唱法的评委。傅海静先生还培养出了许多优秀的青年歌唱家,其学生佟敏也在音乐家协会举办的第四届中国金钟奖声乐比赛中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如今已年过半百的傅海静更注重于中国的歌剧发展以及对新人的培养。 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研究员
著名的中国年轻指挥家吕嘉于1964年出生在上海,成长于北京,自中央音乐学院毕业后,于1989年前往德国柏林艺术学院继续深造。42岁的吕嘉已在全球演出超过1500场歌剧及音乐会,曲目涵括50多部歌剧及数百部交响音乐作品。吕嘉是亚洲人中在世界歌剧之乡——意大利出任歌剧院首席指挥和音乐总监的第一人!
在意大利、瑞典等地组建自己的乐团,被当地音乐人尊称为“指挥大师”的吕嘉没有失去谦虚的美德,他对记者说他什么时候也没忘记“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大学时的戴洪威老师、郑小瑛老师”,因此,远在异国的他,每当鲜花和掌声涌来时,总会骄傲地说:“我是中国人!”第五届北京国际音乐节期间,中国青年指挥家吕嘉率领他执掌的瑞典诺绍宾交响乐团来到自己的祖国演奏,他心中自然激动不已。 男,音乐学家、评论家。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研究员
1943年4月生于上海,1961年进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1964年免试直升本科,1969年本科毕业。1981年获硕士学位,同年分配到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长期从事当代音乐研究及批评、歌剧音乐剧理论与评论、音乐美学研究,1994年被评为研究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协理论委员会委员、中国音乐美学学会会员。 现为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研究所所长,南京艺术学院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编委,《中国音乐学》编委、《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编委。 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研究员
国家一级演员,中国著名男高音歌唱家,现任上海歌剧院副院长,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青年文联副主席,巴黎国际声乐比赛评委、CCTV电视大赛评委等职。1977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师从周小燕、王维德、李维渤、杜玛等教授。曾在《西厢记》《图兰多》《托斯卡》《仰天长啸》《乡村骑士》《巴黎的火炬》《茶花女》《奥涅金》《楚霸王》《卡门》《雷雨》《蝴蝶夫人》等中外歌剧中饰演男主角。多次赴法国、德国、意大利、瑞士、日本、韩国、朝鲜、印尼、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访问演出和举办独唱音乐会。魏松多次参加中央电视台的新年文艺晚会,春节联欢晚会,等国内重要庆典及文艺栏目的演出。 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研究员
王祖皆,男,汉族,1949年1月生,上海人,大学学历,中共党员,文职将军,国家一级作曲。1977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本科。1978年—1989年任南京军区前线歌剧团作曲,前线歌舞团创作室副主任、副团长。1990年—2004年任总政歌舞团作曲,总政歌剧团副团长、团长。2005年至今任总政歌剧团艺术指导。现为中国音协理事、中国剧协会员、中国歌剧研究会会员、中国音乐剧研究会理事、中国轻音乐学会会员、中国音协创作委员会副主任、《音乐创作》杂志编委、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军艺术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军音乐高评委会主任等。
歌剧《芳草心》1984年获文化部歌剧音乐创作一等奖,主题歌《小草》广为流传并多次获奖。主要作品有:合唱套曲《南方有这样一片森林》,歌剧《党的女儿》,歌曲《我们是朋友》《情满酒歌》《眷恋》,电视连续剧音乐《凤凰琴》《苍天在上》《皇嫂田桂花》《省委书记》等。2004年被推选参加了全国“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表彰大会。因创作和工作成绩突出,荣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3次,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澳门国际音乐节艺术总监,香港歌剧院艺术总监 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研究员
曾就读的大学:美国夏威夷大学音乐系、曼哈顿音乐学院
职业:男高音歌唱家
在柏林爱乐大厅、莱比锡歌剧院、丹麦皇家歌剧院、里斯本圣·卡洛剧院、西雅图歌剧院中饰演过多部歌剧男主角。美国纽约卡内基音乐厅(在歌剧《亚德利亚》中饰演男主角);英国皇家歌剧院(在《图兰朵》中饰演卡拉夫)。许多世界级的音乐节、艺术节受到邀请。2000年,接受澳门特区政府的邀请,担任澳门回归后的首届澳门国际音乐节的艺术总监。2002年,在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上,他与国内歌唱家联袂演唱了《饮酒歌》。同年11月,在第五届北京国际音乐节上,莫华伦与内地歌手刘欢联袂演唱《今夜无人入睡》,流行与古典迸发出耀眼的火花,一时间被传为美谈。 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研究员
著名男中音歌唱家、歌剧表演艺术家,奥地利蒂诺尔州歌剧院,德国节尔州国家剧院全职驻院独唱演员,曾主演歌剧50余部。
刘克清1978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歌剧表演系,师从李维渤教授。1985年获得美国伊思曼音乐学院奖学金赴美攻读研究生。1987年获得美国费城AVA歌剧学院的奖学金专门学习歌剧演唱。曾在法国、瑞士、德国等十五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独唱音乐会演出。1999年应纽约交响乐团之邀登上世界著名的肯纳基音乐厅演唱。为了促进中国与世界的文化交流,刘克清创建了德国中一欧——美国际文化经贸有限公司并担任董事长。公司从1993年以来成功的组织了许多文化交流项目。刘克清总策划和现场报导的上海世界超大型景观歌剧,创造了3项吉尼斯世界记录,2003年北京国际戏剧演出季开幕式上,刘克清再次策划并担任中方导演,制作了世界超大型景观歌剧《阿依达》,再一次轰动全国,瞩目世界,同年被中国《音乐生活报》评为2003中国演出十大风云人物。
在美国波士顿为儿童就学基金义演,为中国水灾后募捐义演,作为国际音乐经纪人,常介绍中国音乐家参加国外的剧院、乐团及音乐节的演出。 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研究员
1984年考入战友歌舞团。
1985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
1994年日本东京歌剧院首次登上歌剧舞台,出演其第一部歌剧《茶花女》,获得歌剧界好评,成功迈出其歌剧生涯第一步。
1995年意大利威尔第歌剧院首演贝利尼的歌剧《诺尔玛》,正式开始欧洲歌剧生涯。
1995年意大利米兰第一次出演威尔第歌剧《命运之力》,震惊意大利歌剧界,媒体评价她有“令人震撼的声音”。
1997年意大利维罗纳露天剧场出演《蝴蝶夫人》中巧巧桑的角色,至今已在全世界各大剧院中演出二百多场,被誉为“世界上最完美的蝴蝶夫人”。
2000年作为歌剧新星应邀到梵蒂冈的保罗六世(Paolo VI)大厅,为教皇约翰·保罗二世演唱,这是一种很高的荣誉。
2000年至今多次受邀参加普契尼艺术节,演出多部普契尼歌剧中的女主角。
2001年应多明戈之邀在美国华盛顿主演普契尼歌剧《图兰朵》,以自己出色的条件和技巧在华盛顿成功演出了图兰朵公主,赢得当地观众和媒体的高度赞扬,被《华盛顿邮报》以醒目的标题称为“灿烂夺目的明星”。成为其歌剧演唱生涯中的一次重大突破。
2004年在意大利维罗纳露天剧场与著名导演佛朗哥·泽菲雷里(Franco Zeffirelli)合作《蝴蝶夫人》。
2005年7月份在瑞士和世界著名男中音歌唱家Renato Bruson合作演出威尔第的歌剧《纳布科》获得巨大成功。被当地媒体盛赞有着“透明般美丽”的声音,理想的威尔第女高音。
2006年再次应多明戈之邀在美国华盛顿出演多明戈担任指挥的《蝴蝶夫人》,连唱6场,华盛顿电视台直播,引起重大轰动。
2007年广州与著名指挥家余隆、男高音莫华伦合作《图兰朵》。
2008年1月献唱维也纳金色大厅“2008维也纳·中国新春音乐会”。
2008年两次在国家大剧院首部大型歌剧《图兰朵》中出演公主,创造了一个崭新的人性化的中国公主形象,获得事业上的巨大成功。
2008年12月广州与“当今乐坛最受瞩目的华人指挥家之一”李心草合作,主演音乐会版歌剧《托斯卡》。
2009年1月深圳成功举办“歌剧魅影——魏松与孙秀苇意大利经典名曲演唱会”。
2009年5月国家大剧院“第一届歌剧节”再度主演《图兰朵》。
2010年03月在“台湾”主演《图兰朵》。 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研究员
1956年11月29日出生,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任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教授。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歌剧系,师从蒋英教授,1984年赴美深造。1986年起,祝爱兰开始了在美国及欧洲的职业演出生涯。祝爱兰在二十多年的舞台生涯中曾经演出过的国家包括: 中国、美国、加拿大、法国、英国、西班牙、瑞士、德国、奥地利、葡萄牙、苏格兰、荷兰、塞尔维亚等。祝爱兰曾在三十多部古典及近、现代歌剧和清唱剧中担任主角,主演的歌剧包括:《奥赛罗》《丑角》《安德列-谢尼埃》《双月下》《佩丽亚斯和麦丽桑德》《采珠人》《浮士德》《费黛里奥》《曼侬》《爱的甘醇》《卡门》《蝴蝶夫人》《图兰朵》《弄臣》《魔笛》《费加罗的婚礼》《茶花女》《波西米亚人》《唐-乔万尼》等。祝爱兰曽担任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威尔第的“安魂曲”、奥尔夫的“卡米娜-布拉娜”、勃拉姆斯的“安魂曲”、莫扎特的“安魂曲”、斯特劳斯的“最后四首歌”等大型声乐作品的主唱。祝爱兰是迄今为止在国际歌剧舞台上最活跃、演出生涯最长和演出最频繁的中国女高音歌唱家。 早在1989年,祝爱兰就在著名歌剧导演波德-塞勒斯(PETER SELLES)执导的莫扎特著名歌剧**“唐-乔万尼”中出演女主角之一采莉娜。 祝爱兰1985年获得帕瓦罗蒂国际声乐比赛优胜者奖,1986年获得纽约理德-科郎茨国际歌剧比赛优胜者奖,1987年获得纽约契塔夸国际声乐比赛第一名。 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研究员
中央歌剧院女中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 1986年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歌剧系。曾扮演过歌剧《卡门》中女主角卡门、《歌仙-小野小町》中的日本皇后、《蝴蝶夫人》中的苏茹基、《漂泊的荷兰人》中的玛丽;她还在罗西尼歌剧《鹊贼》中扮演露其娅,并与上海交响乐团合作演唱了马勒《大地之歌》。
近年来,刘珊在加拿大、渥太华、温瑟、欧舍华、哈米尔顿、潘布罗克等地多次举办独唱音乐会,与美国罗彻斯特、芝加哥、巴法罗、加拿大多伦多、温瑟、士加堡等交响乐团多次合作。
1990年在法国举办的第三届奥芬巴赫国际声乐比赛中获奖。1990年冬,获奖学金赴加拿大皇家音乐学院攻读艺术家文凭,1993年在布鲁夫斯交响乐团及皇家音乐学院举办的第五届声乐比赛中获第一名,并再获奖学金。1998年秋回到中央歌剧院工作,在多部歌剧中饰演重要角色包括《卡门》中演唱女主角卡门,多次参加澳门国际音乐节并在歌剧中饰演重要角色。 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研究员
生于1947年,原中国京剧院旦角演员,现为中国戏曲学院教授。中国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剧协副主席。 北大歌剧研究院客座教授
男中音歌唱家、博士,德国纽伦堡国家歌剧院驻院独唱演员及德国纽伦堡国立音乐学院客席讲师,生于辽宁省沈阳市。童年受到艺术家庭的良好教育和培养,中学时期就读于沈阳音乐学院附中,师从冯玉宗先生。 1992年考入乌克兰敖德萨“涅日丹诺娃”国立音乐学院, 师从于原苏联人民演员、该音乐学院院长奥格列尼奇教授。 在大学三年级时,年仅20岁就已获得捷克“德沃夏克”国际声乐大赛三等奖及“德沃夏克”作品最佳演唱奖,同时被邀请参加布拉格举办的“德沃夏克”作品独唱音乐会。次年又荣获乌克兰国际声乐大赛“帕多尔仁斯基”三等奖。在毕业前被“敖德萨国家歌剧院”聘为歌剧独唱演员。 由于个人的努力,六年的课程只用了四年半的时间就完成了,并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硕士学位、歌剧演唱学位、艺术歌曲演唱学位、教育家学位。
在2006年9月举行的第46届图卢兹国际声乐大赛中,刘嵩虎荣获金奖,该赛事是世界声乐界最重要的比赛之一,也是中国为数不多的由政府选派选手带翻译参加的国际大赛之一。该赛事2000年以来男子组的第一名一直空缺,而在今年的比赛中,刘嵩虎从35个国家共计139名选手中脱颖而出,以绝对优势,成为7年来该项赛事中首位第一名获得者。 北大歌剧研究院客座教授
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河北文安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歌剧团主要演员,中国乐坛上升起的一颗耀眼的明星,毕业于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歌剧班和解放军艺术学院音乐系。先后从师于颜可婷、韩德章、马秋华、金铁霖、吴其辉等多位名师。其演唱的歌曲有《你是这样的人》,《我像雪花天上来》,《喀什葛尔女郎》,《又见西柏坡》等。 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教师
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国立台湾艺术大学前身)戏剧74年班毕业。
1986年,开始于民歌餐厅驻唱,结识袁惟仁组成“凡人二重唱”。1986年,荣获第一届全台湾大专院校“青春之星总冠军”,并录制第一首创作歌曲《伤逝者》。1991年,出版“凡人二重唱”第一张创作专辑《杜鹃鸟的黄昏》。1992年,出版第二张创作专辑,并入围第四届金曲奖“最佳重唱组合”。1993年,《大伙听我唱支歌》专辑,首度荣获金曲奖“最佳重唱组合”奖项。1994年,《心甘情愿》专辑,蝉联金曲奖“最佳重唱组合”奖项。1994年,出版《上诉》情歌翻唱专辑,并开始担任幕后音乐制作。1996年,出版《难兄难弟》创作专辑,并首度担任整张制作工作。1997-2000年,于现代派唱片担任音乐制作总监。2000年,推出个人英文专辑。2000-2004年,暂别乐坛,从商。2005年,担任“凡人音乐制作有限公司”总经理,并签旗下歌手黄淑惠同年底发行第一张个人创作专辑。2005年9月,担任“台北之音”广播电台主持人至今。2005年,担任“深圳电视台-香车美女”节目评委。2006年,担任“全球华人音乐创作大赛“评委。2006年,担任”江苏卫视-绝对唱响”主题曲《唱响爱》创作及制作人。2010年7月作为金牌制作人参加浙江卫视“中国蓝”我爱记歌词非同凡响双选会。另两位为包小柏和伍思凯。 吕方(朋友别哭)、王力宏(乘着爱自由的飞)、李玟(爱再也不回来)、柯以敏(怕你不了解)、郑秀文(痴痴为你等)、张卫健(夜蝶)、黄磊(梦醒在几点钟)、迪克牛仔、许志安、洪玮…等专辑内发表。 曾参与制作之音乐专辑约120余张。 帮助朱丹制作单曲《你是我的巧克力》。
刘建立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7岁初中毕业,便学起了木匠。后来,在一远房亲戚的指引下,他来到北京艺苑工艺美术社学习制作小提琴手艺。由于好学上进,他一年内就熟练掌握了的制琴技术。1990年,刘建立萌发了自己办厂的念头。
那年,刘建立向岳母借了600元钱买了原材料,和妻子开始了他们的创业之路。每天早上,他背着自制的小提琴骑着摩托车来到北京,穿梭在大商场和音乐院校,推销自己的小提琴。开始,有人不相信:“你一个农民也会做小提琴”尽管无数次地遭人白眼,但刘建立没有气馁。一年过去了,刘建立终于卖出了十多把小提琴。从此,他的小提琴销路越来越好,渐渐地闯出了自己的市场。
为了扩大经营规模,1994年,刘建立找到了一合作伙伴,成立了“奥拓”乐器制造公司,担任公司主管销售的副总经理。一段时间后,刘建立发现公司的整体经营思路跟他想像中有一定的差距。于是,刘建立提出撤股。他清楚地知道,一旦撤出就要付给对方10万元的赔偿金。刘建立东借西凑,把自己的车当作抵押,凑齐了赔偿款。之后,他便带着厂里的40名职工开始了第二次创业。
也许是刘建立的创业斗志感动了上天。1995年,他结识了美国伊思曼公司,双方合作生产小提琴。五年过去了,伊思曼公司突然提出要收购他的加工厂,并付给他一年15万元的高薪。这个消息对当时的刘建立来说如当头一棒。加工厂能有今天,刘建立倾注了全部心血,说什么也不能轻易放弃。于是,刘建立终止了与伊思曼的合作,开始自己干。就在这时,他听说美国有个NAMM乐器商会,参展的都是世界各地的业内人士。刘建立想:要是能让自己的小提琴出现在这个商会,收益一定会很大。但在当时,一个农民要想参加这样的展览在别人看来也许是天方夜谭,可刘建立靠着执着的信念踏上了去美国的征程。当时,他花了2000美元租到了一个展位。由于语言不通,自己又不会外语,他就每天花100美元雇翻译。但是让刘建立没有想到的是,美国一经销商为了不让刘建立的产品打入美国市场,在参展产品入关的时候,以“货物尚未到期”为由,延误了产品的正常参展。
吃一堑长一智。1999年,刘建立再次登上了去美国NAMM之行。4天时间,他不仅卖出了1万多美元的小提琴,还接到200多万元的订单。看到自己的辛劳终于有了回报,刘建立喜出望外。从此,他与国内外的小提琴名家有了广泛的接触,也与许多小提琴大师有着亲密的个人交往。
十年苦心经营,刘建立终于以真材实料、价格合理和音色优美等特点将他的小提琴从产品变成了商品。2002年,刘建立投资150万元,成立了现在的北京艺苑乐器制造公司,一条艰苦的创业之路终于走了出来。
1、《杨白劳》选自歌剧《白毛女》杨白劳唱段。由贺敬之填词,张鲁马克谱曲,温可铮演唱,收录在专辑《20世纪中华歌坛名人百集珍藏版》中。
2、《仇虎选段》由中唱群星谱曲,中唱群星填词,中唱群星演唱的歌曲。出自曹禺著话剧《原野》。
3、《码头工人歌》独幕歌剧《扬子江暴风雨》中的一首歌曲,由田汉词,聂耳曲。作于1934年。歌曲采用回旋曲式。主题取材于长江码头杠棒慢步号子,表现出工人沉重的劳动,又暗示着他们心中蕴藏的愤怒和巨大的反抗力。
扩展资料
中国男中音代表人物介绍
1、杨洪基
1941年2月8日出生于辽宁省大连市,祖籍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俚岛镇,总政治部歌剧团演员队一级演员。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歌剧团男中音歌唱家。1959年,考入大连歌舞团歌剧院。1962年,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歌剧团。
2、刘克清
著名男中音歌唱家、歌剧表演艺术家,奥地利蒂诺尔州歌剧院,德国节尔州国家剧院全职驻院独唱演员,曾主演歌剧50余部。刘克清1978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歌剧表演系,师从李维渤教授。1985年获得美国伊思曼音乐学院奖学金赴美攻读研究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