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 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
夙抱丘壑尚,率性恣游遨。中为吏役牵,十祀空悁劳。
外曲徇尘辙,私心寄英髦。进乏廓庙器,退非乡曲豪。
天命斯不易,鬼责将安逃。屯难果见凌,剥丧宜所遭。
神明固浩浩,众口徒嗷嗷。投迹山水地,放情咏离骚。
再怀曩岁期,容与驰轻舠。虚馆背山郭,前轩面江皋。
重叠间浦溆,逦迤驱岩嶅。积翠浮澹滟,始疑负灵鳌。
丛林留冲飙,石砾迎飞涛。旷朗天景霁,樵苏远相号。
澄潭涌沉鸥,半壁跳悬猱。鹿鸣验食野,鱼乐知观濠。
孤赏诚所悼,暂欣良足褒。留连俯棂槛,注我壶中醪。
朵颐进芰实,擢手持蟹螯。炊稻视爨鼎,脍鲜闻操刀。
野蔬盈倾筐,颇杂池沼芼。缅慕鼓枻翁,啸咏哺其糟。
退想于陵子,三咽资李螬。斯道难为偕,沉忧安所韬。
曲渚怨鸿鹄,环洲凋兰。ū暮景回西岑,北流逝滔滔。
徘徊遂昏黑,远火明连艘。木落寒山静,江空秋月高。
敛袂戒还徒,善游矜所操。趣浅戢长枻,乘深屏轻篙。
旷望援深竿,哀歌叩鸣艚。中川恣超忽,漫若翔且翱。
淹泊遂所止,野风自颾颾。涧急惊鳞奔,蹊荒饥兽嗥。
入门守拘絷,凄戚增郁陶。慕士情未忘,怀人首徒搔。
内顾乃无有,德輶甚鸿毛。名窃久自欺,食浮固云叨。
问牛悲衅钟,说彘惊临牢。永遁刀笔吏,宁期簿书曹。
中兴遂群物,裂壤分鞬櫜。岷凶既云捕,吴虏亦已鏖。
捍御盛方虎,谟明富伊咎。披山穷木禾,驾海逾蟠桃。
重来越裳雉,再返西旅獒。左右抗槐棘,纵横罗雁羔。
三辟咸肆宥,众生均覆焘。安得奉皇灵,在宥解天弢。
归诚慰松梓,陈力开蓬蒿。卜室有鄠杜,名田占沣涝。
磻溪近余基,阿城连故濠。螟蛑愿亲燎,荼堇甘自薅。
饥食期农耕,寒衣俟蚕缲。及骭足为温,满腹宁复饕。
安将蒯及菅,谁慕粱与膏。弋林驱雀鷃,渔泽从鳅鱽。
观象嘉素履,陈诗谢干旄。方托麋鹿群,敢同骐骥槽。
处贱无溷浊,固穷匪*慆。踉跄辞束缚,悦怿换煎熬。
登年徒负版,兴役趋代鼛。目眩绝浑浑,耳喧息嘈嘈。
兹焉毕余命,富贵非吾曹。长沙哀纠纆,汉阴嗤桔槔。
苟伸击壤情,机事息秋豪。海雾多蓊郁,越风饶腥臊。
宁唯迫魑魅,所惧齐焄藨。知罃怀褚中,范叔恋绨袍。
伊人不可期,慷慨徒忉忉。
满江红·游南岩和范廓之韵
辛弃疾 满江红游南岩和范廓之韵
笑拍洪崖,问千丈、翠岩谁削?
依旧是、西风白马,北村南郭。
似整复斜僧屋乱,欲吞还吐林烟薄。
觉人间、万事到秋来,都摇落。
呼斗酒,同君酌。
更小隐,寻幽约。
且丁宁休负,北山猿鹤。
有鹿从渠求鹿梦,非鱼定未知鱼乐。
正仰看、飞鸟却应人,回头错。
赏析
《满江红游南岩和范廓之韵》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一首词。表现了深秋时节南岩的开阔景象,表达了诗人希望能收复河山的爱国之情。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游谢氏山亭
李白 游谢氏山亭
沦老卧江海,再欢天地清。病闲久寂寞,岁物徒芬荣。
借君西池游,聊以散我情。扫雪松下去,扪萝石道行。
谢公池塘上,春草飒已生。花枝拂人来,山鸟向我鸣。
田家有美酒,落日与之倾。醉罢弄归月,遥欣稚子迎。
游悟真寺诗一百三十韵
白居易 游悟真寺诗一百三十韵
元和九年秋,八月月上弦。
我游悟真寺,寺在王顺山。
去山四五里,先闻水潺湲。
自兹舍车马,始涉蓝溪湾。
手拄青竹杖,足蹋白石滩。
渐怪耳目旷,不闻人世喧。
山下望山上,初疑不可攀。
谁知中有路,盘折通岩巅。
一息幡竿下,再休石龛边。
龛间长丈余,门户无扃关。
俯窥不见人,石发垂若鬟。
惊出白蝙蝠,双飞如雪翻。
回首寺门望,青崖夹朱轩。
如擘山腹开,置寺于其间。
入门无平地,地窄虚空宽。
房廊与台殿,高下随峰峦。
岩崿无撮土,树木多瘦坚。
根株抱石长,屈曲虫蛇蟠。
松桂乱无行,四时郁芊芊。
枝梢袅清吹,韵若风中弦。
日月光不透,绿阴相交延。
幽鸟时一声,闻之似寒蝉。
首憩宾位亭,就坐未及安。
须臾开北户,万里明豁然。
拂檐虹霏微,绕栋云回旋。
赤日间白雨,阴晴同一川。
野绿簇草树,眼界吞秦原。
渭水细不见,汉陵小于拳。
却顾来时路,萦纡映朱栏。
历历上山人,一一遥可观。
前对多宝塔,风铎鸣四端。
栾栌与户牖,恰恰金碧繁。
云昔迦叶佛,此地坐涅槃。
至今铁钵在,当底手迹穿。
西开玉像殿,白佛森比肩。
抖擞尘埃衣,礼拜冰雪颜。
叠霜为袈裟,贯雹为华鬘。
逼观疑鬼功,其迹非雕镌。
次登观音堂,未到闻栴檀。
上阶脱双履,敛足升净筵。
六楹排玉镜,四座敷金钿。
黑夜自光明,不待灯烛燃。
众宝互低昂,碧佩珊瑚幡。
风来似天乐,相触声珊珊。
白珠垂露凝,赤珠滴血殷。
点缀佛髻上,合为七宝冠。
双瓶白琉璃,色若秋水寒。
隔瓶见舍利,圆转如金丹。
玉笛何代物?天人施祗园。
吹如秋鹤声,可以降灵仙。
是时秋方中,三五月正圆。
宝堂豁三门,金魄当其前。
月与宝相射,晶光争鲜妍。
照人心骨冷,竟夕不欲眠。
晓寻南塔路,乱竹低婵娟。
林幽不逢人,寒蝶飞翾翾。
山果不识名,离离夹道蕃。
足以疗饥乏,摘尝味甘酸。
道南蓝谷神,紫伞白纸钱。
若岁有水旱,诏使修苹蘩。
以地清净故,献奠无荤膻。
危石叠四五,磊嵬欹且刓。
造物者何意,堆在岩东偏。
冷滑无人迹,苔点如花笺。
我来登上头,下临不测渊。
目眩手足掉,不敢低头看。
风从石下生,薄人而上抟。
衣服似羽翮,开张欲飞骞。
岌岌三面峰,峰尖刀剑攒。
往往白云过,决开露青天。
西北日落时,夕晖红团团。
千里翠屏外,走下丹砂丸。
东南月上时,夜气青漫漫。
百丈碧潭底,写出黄金盘。
蓝水色似蓝,日夜长潺潺。
周回绕山转,下视如青环。
或铺为慢流,或激为奔湍。
泓澄最深处,浮出蛟龙涎。
侧身入其中,悬磴尤险难。
扪萝踏樛木,下逐饮涧猿。
雪迸起白鹭,锦跳惊红鳣。
歇定方盥漱,濯去支体烦。
浅深皆洞彻,可照脑与肝。
但爱清见底,欲寻不知源。
东崖饶怪石,积甃苍琅玕。
温润发于外,其间韫玙璠。
卞和死已久,良玉多弃捐。
或时泄光彩,夜与星月连。
中顶最高峰,拄天青玉竿。
(炯左换鼠)(鼠令)上不得,岂我能攀援。
上有白莲池,素葩覆清澜。
闻名不可到,处所非人寰。
又有一片石,大如方尺砖。
插在半壁上,其下万仞悬。
云有过去师,坐得无生禅。
号为定心石,长老世相传。
却上谒仙祠,蔓草生绵绵。
昔闻王氏子,羽化升上玄。
其西晒药台,犹对芝术田。
时复明月夜,上闻黄鹤言。
回寻画龙堂,二叟鬓发斑。
想见听法时,欢喜礼印坛。
复归泉窟下,化作龙蜿蜒。
阶前石孔在,欲雨生白烟。
往有写经僧,身静心精专。
感彼云外鸽,群飞千翩翩。
来添砚中水,去吸岩底泉。
一日三往复,时节长不愆。
经成号圣僧,弟子名杨难。
诵此莲花偈,数满百亿千。
身坏口不坏,舌根如红莲。
颅骨今不见,石函尚存焉。
粉壁有吴画,笔彩依旧鲜。
素屏有褚书,墨色如新干。
灵境与异迹,周览无不殚。
一游五昼夜,欲返仍盘桓。
我本山中人,误为时网牵。
牵率使读书,推挽令效官。
既登文字科,又忝谏诤员。
拙直不合时,无益同素餐。
以此自惭惕,戚戚常寡欢。
无成心力尽,未老形骸残。
今来脱簪组,始觉离忧患。
及为山水游,弥得纵疏顽。
野糜断羁绊,行走无拘挛。
池鱼放入海,一往何时还。
身著居士衣,手把南华篇。
终来此山住,永谢区中缘。
我今四十余,从此终身闲。
若以七十期,犹得三十年。
网上报价700元。
薄荷的主要功效
薄荷有药、食用双重功能,主要食用部位为茎和叶,也可榨汁服。在食用上,薄荷既可作为调味剂,又可作香料,还可配酒、冲茶等。
薄荷是常用中药,幼嫩茎尖可作菜食,全草又可入药,治感冒发热等。
薄荷油,是薄荷提取液。为无色或淡**的澄清液体。有特殊清凉香气,味初辛、后凉。存放日久,色渐变深。常被用于驱赶蚊虫,缓解身体疲劳。
薄荷吃用方法
1、薄荷粥
取新鲜薄荷和干品,比列2:1加入约1千克的水,中火熬掉掉一半的水;冷却后,捞出渣滓,留汁备用。梗米煮粥九成熟时,加入薄汤煮沸即可,根据个人口味可加入适量冰糖即可。薄荷粥有清新怡神、增进食欲、帮助消化的功效。
2、薄荷糕
先在煮熟的绿豆中加入少许白糖、桂花和切碎的薄荷叶做成馅;再把糯米焖熟晾凉,把糯米摊平,绿豆薄荷馅放中间包好,在砧板上压扁,切成片片即可。 薄荷糕有祛风散热、清咽利喉的功效。
3、薄荷鸡丝
将鸡脯肉切成细丝,用蛋清、淀粉、盐搅拌均匀。这道菜要用薄荷的梗做才好吃。所以将薄荷梗洗净切段。待锅中油五成热时,将拌好的鸡丝倒入,变色捞起,时间不宜久;再将葱、姜末,微炒,倒入薄荷梗和鸡丝,最后加入盐、味精和料酒略炒即可。薄荷鸡丝有消火解暑的功效。
4、薄荷鲫鱼汤
将处理干净的新鲜鲫鱼用油稍煎,加水、葱白、生姜片和鲜薄荷大火煮沸,再调制小火温炖至汤白,放入鸡精和盐即可。每天一次,连吃数日,可治疗小儿久咳。
5、薄荷汤
薄荷汤的做法比较简单,将薄荷叶洗净剁碎,放入煮沸的水里,加少许盐,香油即可。 薄荷糖有解毒败火的功效,适合夏季食用。
6、薄荷冰
薄荷冰一般在夏季食用,做法更是简单,将洗净的薄荷放入水中煮大约5分钟,捞出薄荷,待水凉后放入冰格中,做成冰粒,夏季口感舌燥、咽喉肿痛时取出,含在嘴巴里,可缓解和治疗不适症状。
7、薄荷凉茶
凉茶都有清热解毒,预防中暑的作用,薄荷凉茶也一样。用薄荷制作凉茶,将新鲜薄荷叶清洗干净,加入沸水冲泡,根据个人口味再放入适量白砂糖,不放糖也可以,摊凉即可,放入冰箱冰镇之后,口感更好。
8、薄荷茶
夏季用新鲜的薄荷泡茶喝,有清热利尿的效果。用薄荷叶泡茶和用普通茶叶泡茶一样,如果是新鲜的薄荷叶,洗净就可以泡了,如果是晒干的薄荷,直接冲入开水泡即可。
9、薄荷酒
早去后空腹喝完温水,来一碗薄荷酒有清健胃解毒的的作用,薄荷酒属于保健酒,酒精度数不高,老少皆宜。做法是:将米酒和薄荷按5:1的比例配置,加入少许的黄酒,搅拌均匀即可。
10、薄荷豆腐
将豆腐洗净切块,煎至微黄,加入适量鲜薄荷、鲜葱和水煮,待汁快干时盛起食用。薄荷豆腐有治疗伤风鼻塞、打喷嚏、流鼻涕的功效。
——幼韵style,是“一生如春style”
——以高龄著名的幼韵,在百岁寿宴上说:“我只有一个秘密:乐观。不要纠结于往事,多花些时间思考如何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谨以此文献给我的朋友和家人,愿我们的生活都拥有幼韵style。这是我在2019年之初对你们最美好的祝愿,祝愿大家都能像严幼韵一样健康长寿,像她一样“向前看”。
————————————————————————
幼韵全名“严幼韵”。她口述著作《109个春天》,由其长女杨蕾孟整理编辑而成。
《109个春天》,顾名思义,成书时作者已经109岁;而“春天”,不免让人联想到“冬去春来”,人生苦寒年岁的征程。然而严幼韵说:“当人们问我‘你今天还好吗’的时候,我总是回答‘每天都是好日子’”。她是在说长寿的日子挺享受的吗或者说因为每天都过得好,才能长寿呢?
凡是第一眼看到这本书的人,或者见到她的人,都想了解她长寿的秘密。严幼韵说:“我长寿的秘诀: 不锻炼、不吃补药、最爱吃肥肉,不纠结往事、永远朝前看”。看来,让她长寿的秘诀,不是每一条都可以效仿的,就“最爱吃肥肉”这一条,让多少人望而却步、大跌眼镜了?好吧,可能严奶奶的身体构造不同,是肥肉的克星。但是从中还是可以看到一点端倪:她活得率性、自然、本真、快乐。但是她还说“不纠结往事,永远朝前看”,这却是每个人都可以学习效仿的。她的“朝前看”,不是发现自己长寿了,然后做的总结,而是人生一以贯之的态度,这在书中描述的经历中处处可以佐证。
这位被上流社会的各种光环包围的女神,在年轻时和平凡人一样,经历人生的磨难和困顿。她说:“我记得那些年不停地打包、搬家。而且因为光泩总是要先去赴任,所以这些事情都是我一个人承担……几乎在一夜之间我成了掌管一切的人。”面对这样的生活大翻转,她开始“操持家务、招聘培训仆人、指导厨师、策划并主持众多派对。”她成了“自己的管家、自己的账房先生”。一个光鲜亮丽的大家**,复旦大学的首届女生、“开豪车进校园第一人”、“十里洋场的名门闺秀”、“美丽时髦的化身”,瞬间低到尘埃里,成了自己的管家和账房先生,处理各种人间琐事。而她说“令我自己都有些惊讶的是,事实证明我还挺能干。”她的自我一扫灰暗混沌,从新站立成美丽的身姿。
二战期间,她在马尼拉生活时,心爱的珠宝被偷窃了。 她的震惊从她的话语中透出:“对这件事我努力保持平静。丢失的珠宝是我从上海时就开始收藏的”,被盗窃的珠宝有家传的宝石,有在巴黎、蒙特卡洛和意大利购买的首饰。这种失落如同艺术家丢掉了珍品收藏,考古者丢失了古董文物,多少有些失魂落魄吧。“当朋友们问我为什么没有因此而太难受时,我告诉他们一切糟糕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这已经是程度最轻微的了。我只是丢失了财物,其他重要的东西都毫发无损——我的生命、健康和家庭。”
杨蕾孟是作者的长女,也是严幼韵家教的果子。蕾孟表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我亲眼见证妈妈从上流社会名媛一夜之间成为‘将军’,负责组织一群女人、孩子、仆人以及他们和狗狗的膳宿。我明白了只要有毅力,没有挑不起的担子。我还从她身上学会了向前看,而不是纠结于往事;不要浪费时间和情感为往事而遗憾,应该满怀信心地乐观展望未来。”
其实幼韵不止负责了一群人的膳宿,书中提到“马尼拉极度炎热、潮湿的天气不利于健康。每一处划伤或者擦伤都容易感染。”她每天都会在卧室一角开设诊所,而总有两三个孩子等着给他们处理伤口。除了伤口,还有疾病:“孩子们经历了各种疾病——水痘、疱疹、登革热、耳痛等。我的孩子中总有一个卧床不起。我们非常害怕白喉,经常检查孩子们的喉咙……”。她带领的这群人里,主要是领事馆里外交官和领事们的太太。这些太太们和他们的孩子们,以及家里的佣人和厨师,组成了一个战时的大家庭。“作为总领事的太太,大家都希望我来主持家务。这不是一份令人愉悦的工作。”太太们互相拌嘴,有的经常抱怨,仆人们甚至大打出手。“我竭尽所能充当和平使者,但实在让人心力交瘁。”
关于这段生活的回忆是非常辛酸的。幼韵在白天可以像没事人一样强作镇定,因为家中其他女人和孩子已经因为生活的巨变而惊恐不安了,“但到晚上我就可以脱去伪装,回归真实的自我了。每当听到汽车驶过前门我就会紧张,听到士兵的鞋子踢到石板路上的声音就会畏缩,尽管事实证明他们不是来抓我们的。”
“除了恐惧之外还有担忧,主要是经济方面的。……中国政府提供的薪水很微薄……我的积蓄也快山穷水尽了。” 伴随这些恐惧和担忧的日子接踵而来的,是可怕无望而悲伤的日子:“我(幼韵)几乎屏蔽了关于那个可怕日子的细节回忆”,在“所有的太太都搬来之后,西本先生送来了我们丈夫的个人物品,并且说他们去了‘很远的地方’……我大概拿到了光泩的眼镜、手表和一缕头发。……整栋房子都是女人抽泣的声音……我无法想象他们已经遇害……”
恐惧、忧虑和无望相伴相随,像战争魔王接连投给人们越来越烈的毒药。“马尼拉的粮食供应几乎崩溃”,“饥荒”、“忍饥挨饿”、“通货膨胀”、“电力停止”、“供水系统瘫痪”……这些词频频出现了。更有甚者,“不断有狙击手的子弹和榴霰弹片飞进房子里。有一次我(幼韵)躺在床上,一些榴霰弹片穿过我上空,击中了我头上方的墙壁。”
在这些可怕的日子里,幼韵带着太太们、孩子们都做了什么呢?她们试着弹钢琴曲《春之絮语》、《少女的祈祷》,这都是华丽的曲子;她们在阳台上玩玩桥牌;给发育的孩子们做衣服(比如褐色棉布无袖连衣裙);做点美食“洋葱牛肉(其实是马肉)”;尝试做稀奶油(虽然失败了);利用机会送孩子们上学;带孩子去日本人关押美国人的营地探望多萝西。
杨雪兰(幼韵次女)回忆了那时孩子们的生活:当时家中共有9个孩子。孩子们没有玩具,但是用树叶、水果等玩“过家家”,用石子“踢毽子”,出行靠马车;孩子们在花园里种菜,养鸡养鸭;经常赤脚奔跑;成了爱情故事的目睹者和陪伴者,而且骄傲地宣称“学会了尊重隐私,在事情公开前没有向任何人透露过”。这些描述是不是很有意思啊?
在丑陋不堪的日子里,她们用美丽光彩来照亮生活。丑恶的战争可以剥夺人们生活的平静,却不能剥夺人们内心的美好。
在饥荒年间,幸亏有菲律宾的华侨帮助,不断给他们送去大米和食物,“我们的饭菜虽然单调但总算充足”。虽然他们所幸没有忍饥挨饿地过日子,但是恐惧和忧虑像癌症一样可以摧毁人的身体,表现之一是让人很快丧失体重。这位在欧洲生活时每两周就要做一次石蜡浴帮助减肥的外交官夫人,在焦虑和恐惧中度过三年之后,体重降到了“90磅(约合41公斤),重回少女时代”(她的身高153cm)。仿佛在梦魇一般的岁月里,幼韵仍然可以找到使人喜悦的信息。而且她奇迹般的保住了所有的身边人,除了一个仆人,他不肯和他们一起转移。
诚然,这种积极生活态度能带给我们正能量,以预备未知的前路。但在《109个春天》的往事记叙中,各种有趣的信件、回忆、事件还能折射出严幼韵包容豁达的性格。她先后用过好几个厨师,其中佣期最长的是吴妈。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例证。
在上海时,吴妈最初负责洗烫衣物,后来一直跟随她三十多年。战后她带着一家人和吴妈,在朋友的帮助下辗转离开菲律宾,来到美国后。她自信地说“我一如既往地拥有很棒的厨师——我已经把吴妈培养成一个出色的大厨……”在幼韵离开美国后,“朋友们经常请吴妈准备晚宴的饭菜”。当幼韵回美国探亲时,把丈夫(顾维钧)托付给吴妈照顾。一直到1963年,吴妈退休了,才离开了幼韵一家。各种记叙表明吴妈是一位放心可靠、厨艺高超的仆人。
可是在杨蕾孟(作者长女)的眼里,吴妈是什么样的呢?“我不知道还会不会再带吴妈来家里。我觉得她自己也不怎么愿意过来。但我还是邀请她下次过来。嘿,她太不讲卫生了!她擦所有东西都是用同一块油腻腻的布。……她正在学习保持整洁。(不过我觉得她根本没洗过澡)……”你可以想象吗?“擦所有东西用同一块油腻腻的布”,是不是太不讲卫生了?
通过二人对吴妈的不同评价,可以折射出幼韵对人的包容和她豁达的性格。在她眼里,只见吴妈的闪光点。这样的幼韵,谁不喜欢和她交朋友呢?幼韵说“我下班回家经常发现朋友们都在不耐烦地等着我,她们已经提前打电话给吴妈通知她们要来吃晚饭。”这样的场面真的是很可爱,而亲朋不邀而至又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呢! (题外话是:“别轻易迷信豪门盛宴”)看来和幼韵在一起生活的人,都是如沐春风。
她的神奇魅力之一还有:能给人家庭的温暖。顾维钧的女儿对她说“感谢您让我和德昌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感谢您使顾家人聚集在一起”。顾维钧的孙女说:“我和爸爸(德昌)一直比较疏远,渐渐长大后才想要融入这个大家庭。我没有预先通知就径直来到了公寓,奶奶开门后就对我说:‘你想要见你父亲。’自此之后我和儿子尼古拉斯就一直在享受奶奶无限的温暖和好客,更不用说家中丰盛的美食了。”
然而,她的爱和魅力不止于家人和朋友。她资助了许多求学和寻梦的人。这些人,不仅有学习优秀的少年,还有无什学历的中年妇女,她在资助人时并不予以甄别。而受过她资助和指导的人,无一不顺利完成学业并拥有了成功的事业。这些事迹在书中专门辟有一章加以记录,即第十六章《向前看》,也是全书的最后一章。
和我们常看到的名人自传不同,严幼韵的最后一章不以回顾往事而作总结,而是她资助的孩子们的成功经历,以及这些受资助者对初来美国生活和求学的回忆。这些人无一不是在最困难的时候得到幼韵奶奶的帮助和推动,最终事业成功,甚至是获得了自己不敢梦想的成就。
幼韵在年高时,想的是:“下一步的计划是什么呢?”
不仅她自己资助学子和初到美国的寻梦人,她的孩子们也如此行。但我相信,她的孩子们热心助人,是因为有她这样有智慧的母亲的引领。严幼韵在文中提到“因为我的孩子们致力于将他们获得的恩惠回馈给社会,我帮助的范围超越了亲友,延伸到素不相识的孩子们。”
在1980年,蕾孟(作者长女)在安多佛设立了严幼韵基金。在2007年,接受严幼韵奖学金的是一位来自上海的三年级学生张天娇。
她的女儿雪兰为威尔斯利学院捐赠了一个自习室,用于女性全球领导力的培训。雪兰为上海博物馆捐赠了一间茶室——幼韵轩。
她的女婿唐骝千(被作者称为“我的儿子”)在安多佛设立了助学金。2007-2008年共有二十多名学生获得了菲利普斯学院唐氏奖学金。唐骝千还捐资修建了唐氏教学博物馆和美术馆。
严幼韵说“在我的一生中,无论遇到何种困难,总会有人伸出援手。现在我希望自己也能把这种关爱延续下去。”
下面摘录了她资助过的孩子们的一些话:
丽莎:“最终,我不出所料地进入了较好的大学,而且有了选择,并不仅仅是被录取。”
周安:“奶奶向我证明了‘助人为乐’这句中国老话是生活实践中的真谛,而不是空想出来的道理。她创造了感恩与仁慈之链,我正竭尽所能把它传递下去。”
李丹秋:“有能力之后我也将以顾奶奶为榜样,尽最大努力帮助那些同样有志于高等教育、渴求知识的人。”
罗明珠:“我一点英语也不会说……现在我已经可以用英语和人交流,而且结识了很多朋友。……她照顾我,甚至关系我的未来,我的生活彻底改变了。”
张林:“她身体力行向我传授着应有的生活方式,也就是她那体贴他人、乐于助人的方式。 她为我设立了此生追求的标准。”
至此,作为《109个春天》的读者,不仅掩卷而思。严幼韵的春天,并不立意于苦寒岁月的征程,而是着意于创造美好未来的春天。如果说她的祖辈父辈经营了商业帝国,而她却用一生经营了爱的帝国。严幼韵本身的存在就是满了阳光雨露的春天,丰盛而华丽,温暖而充满养分。她是家人的春天,是朋友的春天,是素不相识的学子和寻梦者的春天。她还把春天的种子,种在了孩子们的心上,种在了你我这些普通人的心里,种在了人世间。
——谨以此文献给我的朋友和家人,愿我们的生活都拥有幼韵style。这是我在2019年之初对你们最美好的祝愿,祝愿大家都能像严幼韵一样健康长寿,像她一样“向前看”。
附注:本文写作引用了大量原文,以求更接近著作的描述原貌而避免来自于本文作者的个人理解。
本文只是作者想要凸显的一个主题,所以只摘录了主题相关的原文。而原著中内容颇丰,关于时尚、美食、作者在联合国的工作、幼儿及初等高等教育、女子教育等等,希望有兴趣的朋友阅读原著,一定会有收获的。
《109个春天》:顾严幼韵口述,杨蕾孟编著,魏平译新世界出版社201510
后记:本来在图书馆里一眼瞥见的书,权作饭后消遣用的。却发现此书不是养生大全,也不是十里洋场繁华往事的追忆,而是关乎人生格局。严幼韵的开朗豁达和温暖丰沛,即使作为读者也能如沐春风,拼出紧巴巴的时间写下此文,写作过程也是令人愉悦的。感谢严幼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