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露,又叫做鲶汁,是以海中的小鱼为原料经过腌制而成的一种味道鲜美的调味品。鱼露将鱼的精华集中在一起,既味道可口,又含有丰富的营养,是一种十分极具特色的调味品。在我国的广西防城港,由于十分地盛产鱼露,因而素有“鲶汁之乡”的美誉。鱼露,又称为鱼酱油,是岭南地区和闽南地区常见的调味品,一般是用小鱼虾做原来,经过腌渍和发酵等工序做成的水产调味品,是闽菜、潮汕菜和东南亚菜中常用的调味品之一,其带有鲜美和咸香的独特味道。不仅如此,鱼露还带有丰富的营养价值,鱼露含有18种以上的氨基酸,并且含有丰富的牛磺酸,不仅如此,鱼露还另有大量人类新城代谢的必须微量元素。
鱼露的生产季节,主要集中在每年的春夏之间,在这个时节,海中的小鱼繁衍丰富,因此制作鱼露的原料就十分的丰富。关于鱼露的做法,十分的简单,但却很讲究。下面我就来介绍一下鱼露的做法。
首先要准备好制作鱼露的大瓦缸,并且在瓦缸的底部凿出一个小孔,将导汁的管子插入小孔。然后将洗干净的小鱼和盐,按照一定的比例,一般来说是三比二的比例,按照一层是鱼,一层是盐的顺序,放入缸内,装满后将缸面压平,然后加上盖子密封。等待一个星期后,鱼露就不断流出了。一般来说,一个缸内可以采三次的鱼露,其中以第一次采出的鱼露最佳,其色泽光亮,香气诱人,味道极佳。另外,将鱼露采集完毕后,缸内剩下的鱼渣,还可以用作有机肥料进行施肥。
正是由于鱼露的味道鲜美,是一种十分好吃的调味品,因此十分深受人们的喜爱。人们在烹饪制作各种菜肴的时候,蘸以鱼露会更加的爽口。而在我国广西的防城港,由于京族人十分善于制作鱼露,因此人们有一句话来称赞:“千汁万汁,不如京家的鲶汁。”
广东福建那里一直有着一种关于吃上面的链接,譬如煲仔饭就出来一个梗,广东人吃福建人,其实作为沿海城市的它们有很多不一样的东西,比如鱼露,那么鱼露是什么呢?一起来看看吧。
鱼露,又称鱼酱油,是一种广东,福建等地常见的调味品,能够延续至今,与其独特的风味密不可分,主要包括鲜味和咸味;是闽菜、潮州菜和东南亚料理中常用的水产调味品,是用小鱼虾为原料,经腌渍、发酵、熬炼后得到的一种味道极为鲜美的汁液,色泽呈琥珀色,味道带有咸味和鲜味。鱼露原产自福建和广东潮汕等地,由早期华侨传到越南以及其他东亚国家,如今21世纪欧洲也有逐渐流行。
菜品特色
鱼露,又称鱼酱油,是一种广东,福建等地常见的调味品,能够延续至今,与其独特的风味密不可分,主要包括鲜味和咸味;是闽菜、潮州菜和东南亚料理中常用的水产调味品,是用小鱼虾为原料,经腌渍、发酵、熬炼后得到的一种味道极为鲜美的汁液,色泽呈琥珀色,味道带有咸味和鲜味。鱼露原产自福建和广东潮汕等地,由早期华侨传到越南以及其他东亚国家,如今21世纪欧洲也有逐渐流行。
鱼露,又称鱼酱油、胰油,胶东称为鱼汤,福建称为虾油(厦门话(白话字):
he6-iu2,福州话(平话字):hà-iù)或鸾12,,是一种风味独特的水产调味品。鱼露以低值鱼虾或水产品加工下脚料为原料,利用鱼体所含的蛋白酶及其它酶,以及在多种微生物共同参与下,对原料鱼中的蛋白质,脂肪等成分进行发酵分解,酿制而成。其味咸、极鲜美、营养丰富、含有所有的必须氨基酸和牛磺酸,还含有钙、碘等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鱼露的生产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如越南、泰国,我国东部沿海地带如广东、福建,日本及菲律宾北部,在欧洲和非洲地区也有分布。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发展迅速,目前国内产量每年约10万吨以上。
鱼露很好吃的。
鱼露,又称鱼酱油,是一广东,福建等地常见的调味品,是用小鱼虾为原料,经腌渍、发酵、熬炼后得到的一种味道极为鲜美的汁液,色泽呈琥珀色,味道带有咸味和鲜味。鱼露原产自福建和广东潮汕等地,由早期华侨传到越南以及其他东亚国家,如今21世纪欧洲也有逐渐流行。
鱼露味咸、极鲜美、营养丰富、含有所有的人体必须氨基酸和牛磺酸,还含有钙、碘等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鱼露的生产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如越南、泰国,我国东部沿海地带如广东、福建,日
鱼露,福建称为虾油(厦门话(白话字):he6-iu2,福州话(平话字):hà-iù)或鸾12,是闽菜和东南亚料理中常用的调味料之一,是用小鱼虾为原料,经腌渍、发酵、熬炼后得到的一种味道极为鲜美的汁液,色泽呈琥珀色,味道带有咸味和鲜味。虾油原产自福建和广东潮汕等地,由早期侨民传到越南以及其他东亚国家,如今21世纪欧洲也有逐渐流行。现在除福建、潮汕、越南外,其他中南半岛国家亦有生产,特别是泰国产量最高,但质量、味道咸而不鲜,远不如越南和广东潮州。
鱼露是以鱼为原料经腌制发酵提炼的一种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的氨基酸调味液。其所含氨基酸等万分比酱油原汁高得多。据测定,鱼露中含有人体所需的各种氨基酸,尤其谷氨酸含量丰富,它是味精的主要万分。此外,还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无盐和磷、镁、铁、钙及碘盐等。
传统鱼露生产主要以海水鱼为原料,采用高盐自然发酵。该法生产周期约1年左右,现代生产工艺在传统制作方法上进行了改进,采用原料加酶水解后,接种发酵菌种保温发酵,将发酵周期缩短到3个月,且产品可达一级鱼露标准。
一、原料要求
任何种类的鱼均能加工制成鱼露。一般原料为海产低值鱼类如鲥鱼、蓝圆参、沙丁鱼以及海产品罐头下脚料。同一缸(池)的鱼大小应均匀,以便同时完成发酵过程。
二、工艺要点
(一)盐渍发酵 将鱼按鲜度分级,新鲜鱼用盐量为鱼重的25%--30%,次鲜鱼加盐30%--50%。用盐量根据气温变化可适当增减,气温高时盐量增加。鱼盐混匀后倒入池或缸中,上层用盐封顶,用竹篱加石块压下,使盐渍发酵后鱼全部浸没在液体中。整个盐渍发酵期间,应置日光下,提高发酵温度有条件可人工保温在35--40℃,促进发酵。在自然发酵条件下需1年才能完成发酵。
(二)提取特等鱼露 不同种类的鱼经腌渍发酵后,可提取不同量的特等鱼露。鲥温鱼可提取含氨基酸态氮1%以上的特等鱼露30%--33%。
(三)煮鱼水 把腌过鱼后的腌鱼水煮沸除去液面上漂浮的杂质,调整其波美度为18—22。
(四)配制 提取特等鱼露后的原料即鱼鲑,按不同比例加进煮鱼水,白天日晒搅拌,日晒夜露15—30天,过滤后配制成各级鱼露。
1、优等鱼露 在鱼鲑中加入5倍量的煮鱼水,日晒搅拌1个月以上。用细布做成的袋子过滤24小时,过滤时再加进20%特等鱼露。如用煮腌鱼水,需加30%--35%鱼鲑,日晒过滤方法同上,再加入25%--30%特等鱼露,过滤成琥珀色清沏液体,余渣反复使用。
2、一级鱼露 用腌鱼水加油站5%--50%鱼鲑,在缸内搅拌,日晒夜露,使含氮物溶出,30天后即成半成品。晒制时间越长越好,过滤后的红色透明液体,即为成品。余渣留布袋内,反复提取使用。
3、二级鱼露 将煮鱼水加入42%--25%鱼鲑,在缸内搅拌日晒。若用煮盐水需加鱼鲑40%,日晒搅拌15天后过滤。过滤液为橙**透明液体。过滤袋内的鱼鲑作为煮水用,缸底的鱼刺晒干作为饲料。
4、三级鱼露 煮鱼水加入10%--15%鱼鲑,在缸内搅拌。若用煮盐水,需加20%鱼鲑。或用制取二级鱼露的鱼鲑,加适量特级鱼露的鱼鲑,日晒搅拌15天以上过滤。过滤液为**透明液体,过滤袋内残渣作饲料用。
(五)成品检验 按质量标准,调整氨基酸态氮的含量,如果氨基酸态氮含量太高,用三级鱼露调整。
三、成品感官指标
一级品 鱼露呈橙红到棕红色,透明无悬浮物和沉淀物,具固有香味,无异臭味。
四、鱼露生产质量控制
1、防止黑变 鱼露黑变的主要原因是原料中混进虾类,因虾类酷氨酸含量较高,在发酵过程中,酷氨酸以及色氨酸会氧化导致鱼露黑变。控制鱼露黑变的关键点是原料的整理,如已混进虾类,挑出另行处理。
2、防止沉淀 成品鱼露在贮存一段时间后,有时会出现絮状沉淀。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发酵时间短,蛋白质水解不完全或鱼露酸碱度、含盐量不适当引起的。控制的关键点是延长发酵时间,使蛋白质水解完全;调配鱼露的煮鱼水要充分冷却,待可凝性蛋白质析出后过滤;调整鱼露pH到52,消除结品。
对过滤的鱼露清汁成品进行质量检验,应按照标准调整氨基酸态氮含量。如氨基酸态氮含量太低,可加入过量特等鱼露。
出口鱼露采用玻璃瓶和塑料桶包装,装瓶前必须再用棉花细布过滤,以除去脂肪。
五、淡水鱼下脚料制作鱼露新工艺
(一)工艺流程
下脚料-->蒸煮-->冷却-->加酶水解-->杀酶-->加盐-->冷却-->接种-->发酵-->过滤-->罐装-->杀菌-->冷却-->成品
(二)操作要点 ①将淡水鱼鱼头、鱼皮、鱼刺、以及鱼肉漂洗水整理好待用。②将上述原料蒸煮15分钟,冷却至室温。③加入原料重015%(W/W)的复合蛋白酶和18%--22%的食盐,pH调至7,水解15小时后杀酶。④接入鱼露发酵菌种,37℃保温发酵3个月。⑤过滤、分装后,采用100℃、15分钟杀菌,冷却至室温,即为成品。
鱼酱油
01、鱼露
又称鱼酱油,这是一种广东、福建等地区比较常见的调味品。它与其独特的风味密不可分,是闽菜、潮州菜和东南亚菜中常用的水产调味品。事实上,鱼露的做法与我们经常使用的另一种调味品非常相似。酱油是大豆做的。鱼露是一种非常美味的汁液,由小鱼和虾制成,经过腌制、发酵和烹饪。鱼露的色泽呈琥珀色,味道带有咸味和鲜味。鱼露原产自福建和广东潮汕等地区,由早期华侨传到越南以及其他东亚国家,如今21世纪欧洲也有逐渐流行。
02、鱼露的营养价值
鱼露在发酵的过程中,也还是产生了不少营养物质的,在鱼露中含有18 种以上的氨基酸,而且有8种氨基酸都是我们人体必需的,鱼露中还富含牛磺酸,有降压和降血糖的功效,同时解热抗炎,是水产品中重要的功能成分。
同时,鱼露中还含多种有机酸如丙酮酸、富马酸、琥珀酸等和人体新陈代谢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如Cu、Zn、Cr、I、Se等。鱼露不仅营养元素比较多,而且它所含的呈味性肽,氮含量也比较高,造成它独特而且浓郁的风味,在烹饪时使用它可以掩盖畜肉的异味,缓减酸味和咸味等,帮助食欲不振的人增强食欲,是做开胃菜不错的选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