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工艺美术的风格特点
(1)人的意识的解放。
(2)装饰生活的情趣化。唐代的装饰,一变以前以动物纹占主导地位的传统特点,开始面向自然生活,富有浓厚的生活情趣,摆脱了拘谨、冷静、神秘、威严的气氛,使人感到自由、舒展、活泼、亲切。
(3)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高度发展时期,人们充满自信,采取开放的策略,人的思想意识得以解放,这是唐代工艺美术在装饰意匠上追求清新、自由的一个重要的社会原因。
(4)装饰技法的应用。陶瓷工艺出现了多种釉色,运用洒釉、流釉等色釉技法;染织工艺有蜡缬、拓印等印染法;从造型看多运用较大弧度的外向曲线。从色彩看,多运用色彩退晕的方法表现深浅层次色阶,有富丽华美的艺术效果。从装饰纹样看,植物纹中多以牡丹为主题,早期清秀、工整,受传统图案影响,中期(盛唐)富丽、丰满,表现手法有色称和对比,有撇丝晚期则比较洗练、简朴。卷草是唐代装饰纹样中应用最广的一种。
唐代工艺美术—唐三彩唐三彩是一种盛行于唐代的陶器,以黄、白、绿为基本釉色,后来人们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唐三彩"。唐三彩作为传统的文化产品和工艺美术品,它吸取了中国国画、雕塑等工艺美术的特点,采用堆贴、刻画等形式的装饰图案,线条粗犷有力,不仅在中国的陶瓷史上和美术史上有一定的地位,而且它在中外的文化交流上也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唐代工艺美术风格唐代是我国封建历史阶段工艺美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从工艺美术的艺术风格看,唐代起,就脱离了商、周、汉魏六朝以来的那种古朴特色,而是具有近代装饰风貌的因素。
唐代的工艺美术特点有:(1)人的意识的解放(2)装饰生活的情趣化。唐代的装饰,一变以前以动物纹占主导地位的传统特点,开始面向自然生活,富有浓厚的生活情趣,摆脱了拘谨、冷静、神秘、威严的气氛,使人感到自由、舒展、活泼、亲切。(3)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高度发展时期,人们充满自信,采取开放的策略,人的思想意识得以解放,这是唐代工艺美术在装饰意匠上追求清新、自由的一个重要的社会原因。(4)装饰技法的应用。陶瓷工艺出现了多种釉色,运用洒釉、流釉等色釉技法;染织工艺有蜡缬、拓印等印染法;从造型看多运用较大弧度的外向曲线。从色彩看,多运用色彩退晕的方法表现深浅层次色阶,有富丽华美的艺术效果。从装饰纹样看,植物纹中多以牡丹为主题,早期清秀、工整,受传统图案影响,中期(盛唐)富丽、丰满,表现手法有色称和对比,有撇丝晚期则比较洗练、简朴。卷草是唐代装饰纹样中应用最广的一种。总之,唐代工艺美术的艺术风格,具有博大清新华丽丰满的特点可用“满”字形容,由于它富于情趣化,也可用“清”字形容。
金银错:
在刻线处用细金银丝进行镶饰,一般构成斜线和涡线相结合的几何纹样,产生金和银的金属光泽的对比,曲线和直线的'对比,虚与实的交替对比,具有韵律的美。
鎏金:
是以金液和水银溶和在铜器上,经摩擦加工使水银挥发,而使金镀在器物上,金光闪烁
失蜡法:
是制造铜器的一种先进方法,也是镂空装饰的一种最佳方法,它以蜡刻成成器形和装饰,内外赋泥注入铜液,它可以产生透雕复杂的形体和装饰,具有玲珑剔透的艺术效果
暗纹陶:
是指用一种工具在陶胚未干前压出各种花纹的陶器。这种压花线纹深度不大,仅在有光线时可隐约看出,所以称为暗纹,又称砑花陶
虹管灯
如河北满城出土的著名的长信宫灯,塑造出一优美的仕女形象,左手托灯,右手提灯罩,以手袖为虹管,处理的十分自然
夹贮:
始于战国漆器的一种制胎方法,是用漆灰和麻布制成,先用漆灰作成器胎,再用麻布裱糊在胎上。夹注可以使器型增加变化,比木片卷粘获得更多的造型。这种作法就是现今所称的脱胎!
透光镜
在汉代铜镜中,还有一种奇特的铜镜,即所谓的透光镜。透光镜发明于西汉时期,铜镜外形和普通透镜一样,并不是真正透光多子盒,即多件盒,往往有九子、十一子之多。在一个大的圆盒中,容纳多种不同形态的小盒,即节省位置,又美观协调。
唬季子白盘
根据盘内铭文的内容,我们可知这个盘是周代的一件大器,它是虎季子白奉命征伐有功时被封赏的纪念性物品,取名为虎季子白盘。它长约82厘米,宽约827厘米,高约413厘米。周身是环带纹,是周代典型的青铜装饰花纹,这也是目前所见最久的铜盘,有铭文刻字,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顾秀
明嘉靖时,有进士顾名世,居住在上海露香园。顾氏一家,几代都善于刺绣,因称为“顾绣”。其住地为露香园,所以又称为“露香园绣”。这种画绣并非如实模拟原作,而是结合刺绣的特点,富有装饰效果。顾绣花卉、人物、翎毛、山水,“劈丝细过于发,针如毫。”因而名噪一时,为人所重。此种作品以制作欣赏品为主,加以文人雅士的评赏和赞美,故当时影响很大,几成刺绣工艺的代表。
秘色器
以青瓷为主。它的烧造地点在浙江余姚上林湖一带。因为是贡物,瓷器制作,极尽装饰之能事。一般均用刻花、划花印花的方法,装饰题材十分广泛。线条洗练,图案活泼,反映出五代陶瓷装饰艺术的较高水平。
白陶
(1)归奴隶主所有(2)造型与装饰与青铜器相仿
(3)用高岭土制成
釉陶用高岭土制胎,釉色青绿而带褐黄,胎亦较硬,呈灰白,学术界把这种釉陶,又称为原始瓷器
缂丝
我国特有的一种丝织手工艺品,织纬线时,留下要补织图画的地方,然后用各种颜色线补上,织出后好象是刻出的图画,也叫刻丝!
唐三彩
是一种低温铅釉的彩釉陶器。因为它经常用黄、绿、褐等色釉,在器皿上构成花朵、斑点或几何纹等各种色彩斑斓的色釉装饰,所以称为三彩!
忍冬纹
称卷草。六朝流行的一种植物纹。有人认为它是忍冬花(即金银花)的枝叶变化,也有人认为是莲叶的演变。六朝的忍冬纹比较清瘦和程式化,一般分为三个叶片和一个叶片相对排列。但变化也是多种多样,有单叶、双叶;有 两叶顺向、两叶相背。这种纹样有人认为出自近代,其实我国汉代铜镜边饰称为卷云纹的,就是这种卷草纹的前身。到唐代则演变为繁复的卷草,近代也称为香草。
金缕玉衣
又称“玉押”或玉匣“,是为汉代高级贵族死后特制的葬服。玉衣的形制头部为一套,脸盖上刻画出眼、鼻和嘴的形象,上衣的前胸、后背、两袖都是分开的,裤的两腿分开,手呈五指形,脚作鞋靴状。窦绾的金缕玉衣是女式玉前衣,与刘胜所穿的略有不同。刘胜的玉衣全部使用金丝编缀。窦绾玉衣的前胸和后背玉片比较大,而且是用丝带连结而成的。其他比粉才有金丝编缀。
釉里红:
以红铜料在胎上画花一次烧成,它和青花一样同属釉下彩。只是红、蓝色调不同
钠石失
10月20日,国家邮政局将发行《中山靖王墓文物》邮票1套,(志号2000-21T),共4枚,这是一套墓葬出土文物邮票。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夫妇墓在河北省满城县陵山,1968年发掘出土,共有随葬品2800多件,较珍贵的文物有“金缕玉衣”、“铸金博山炉”、“朱雀衔环林”、“蟠龙纹铜壶”和“长信宫灯”等,其中“长信宫灯”曾在1973年11月发行的《文化大革命期间出土文物》邮票中亮过相(编号73),此次是第二次上方寸。
墓葬文物是指被发掘出来的历代埋藏在陵墓中的随葬品,这是研究我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资料。
我国发行的墓葬文物邮票(这里专指成套票),已有好多套,从邮票的主题名称来看,有三种表现形式:第一种是标注了时代(或人物)、墓字样的邮票,如将发行的《中山靖王墓文物》邮票等;第二种是仅标注了时代字样的邮票,如《东汉画像砖》等;第三种是邮票主题名称中无标注的墓葬文物邮票,仅1套。对于全套邮票的构成,有的是“同一”的(即同一出土地、同一墓葬、同一时代、同一类文物、同一出土时间),也有的仅仅时代和文物品类同一。这些不同类别的邮票构成了我国的墓葬出土文物专题。
一、 主题名称标注了时代和“墓”的墓葬文物邮票。这类邮票共有4套。
《中国绘画·长沙楚墓帛画》(T33),1979年3月29日发行。这套邮票共2枚,都是湖南长沙楚墓中出土的帛画,但两幅画分别来自两座楚墓。邮票第一图《龙凤引魂升仙帛画》(原名《人物龙凤帛画》),1949年2月出土于长沙陈家大山的一座楚墓,画高31厘米,宽225厘米,画面是一女子双手合掌作祈祷状,在腾龙飞凤接引下升仙的情景。第二图《人物驭龙帛画》,1973年5月在长沙子弹库的一座楚墓出土,画高375厘米,宽28厘米,画面是一中年男子高冠长袍,乘龙升仙景况。这是一套时代(楚国)和文物品种(帛画)相同的墓葬文物邮票。
《秦始皇陵兵马俑》(T88),1983年6月30日发行。这是一套“同一”墓葬文物邮票。兵马俑1974年3月在陕西临潼秦始皇陵东侧15公里处出土,为一大型从葬坑,已发掘出3处俑坑,共2万多平方米,8000多兵马俑。其中1号坑最大,14260平方米,俑坑内兵马俑按临战队形排例。1979年在1号坑建立博物馆,供参观。兵马俑邮票全套4枚,分别展示了群俑、陶俑、兵马俑的形象和兵马俑坑的壮观景象。另还发行小型张1枚,主图是奔马俑,背景为1号坑。在发行邮票的同时,还配发了小本票(编号SBP),内置8分单枚票4枚,全套票1套(各呈田字型排列),单枚票与套票之间有过桥票1枚,图案是秦始皇陵墓。
《马王堆汉墓帛画》(T135),1984年3月25日发行。邮票图案取自1972年5月湖南长沙东郊五里牌西汉墓葬1号墓出土的一件彩绘帛画,帛画呈“T”字形,似短袖长衣,长205厘米,上部宽92厘米,下部宽477厘米,画分三个层次,上为“天上”,描绘了天国情景,都为神话故事;中为“人间”,画一贵妇人在侍女随从不走向天国;下为“地下”,意为有神等在护卫死者灵魂。邮票按“天上”、“人间”、“地下”三个内容取材,为帛画分层的三个特写镜头。同时发行无齿孔小型张1枚,图案是帛画全貌。
《秦始皇陵铜车马》(T151),1990年6月20日发行。铜车马是1980年12月在陕西临潼秦始皇陵封土西侧一个陪葬坑中出土的,分前后2乘,合为一组。前乘车马通长225米,后乘车马通长了317米,其尺寸是当时真车、真马、真人的二分之一大小。前乘车的为敞式车,前驾四马,车上有站姿御官俑1件,车定名为高车。后乘车为棚式车,亦驾四马,车上有跪姿御官俑1件,车定名为安车。因年代久远,坑内木椁朽烂,填土下沉,铜车马被压成一千五百多块碎片,后经秦始皇陵马兵俑博物馆人员8年的精心清理、修复,终成原状并组合展出。这套邮票共2枚,图案其一为御官俑头像,其二为铜马头。此外,还发行小型张1枚,邮票图案是两乘铜车马组合后的全貌。
二、 主题名称仅标注了时代的墓葬文物邮票。这类邮票现有3套。
《东汉画像砖》(特16),1956年10月1日发行。画像砖(石)是嵌在墓壁上代替壁画的雕刻装饰品,盛行于东汉。邮票上的画像砖是在修建宝成铁路时于1953年在四川成都市北郊羊子山的1号、2号东汉墓葬中出土的,邮票共4枚,选取了井盐生产、住宅庭院、弋射收获、马车过桥四幅画像砖为图案。《井盐生产》图,画砖长408厘米,高467厘米,画面表现了取卤、引流、熬煮、运输等井盐生产的全过程,场面大,内客繁,形象逼真。《住宅庭院》图,砖长448厘米,高40厘米,画面以俯视角度展示一住宅庭院的布局,有住房、庭院、还有木构回廊,屋内有人席坐对饮,屋外有鸡斗、鹤舞、犬走,还有人扫地,生活气息相当浓郁。《弋射收获》图,砖长458厘米,高40厘米,画面分格为上部表现弋射场面、下部表现收获场面,中有分割线,整个画面形象生动。《马车过桥》图,砖长46厘米,高40厘米,画面是一辆华丽的轺车和骑吏通过一座鸟桩多孔术深桥的情景。
《唐三彩》(特46),1961年11月10日发行。全套8枚邮票,展现了8件唐三彩。这8件唐三彩分别出土于4座唐墓:第1枚上的“三彩陶驴”1955年出土于陕西西安东郊十里铺第337号唐墓,第2枚上的“三彩陶驴”1956年出土于西安小土门村一唐墓,第3枚至第6枚上的“三彩陶马”和第8枚上的“载乐队驼俑”共5件唐三彩是1957年在西安西部南何村唐代鲜于庭诲墓出土的,邮票第7枚上的“载乐队驼俑”则是1954年出土于西安西部中堡村一座唐墓的。唐三彩是一种多彩陶器,始于唐代高宗时,全盛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天宝时渐衰。
《曾侯乙偏钟》(T122),1987年12月10日发行。编钟邮票以小型张形式发行,无齿孔。邮票主图是气魄宏伟的全套编钟,编钟上面附有155字的说明,简介编钟出土的情况、规模、功能及其价值。1978年5月,在湖北随县擂鼓墩发掘战国早期曾侯乙(曾国叫乙的侯)墓中出土了相当数量的青铜器,约有10吨。还有琴、筝、瑟、笙、排箫、悬鼓等134件保存完好的古乐器,特别是一套古乐编钟,在全长108米的铜木结构钟架上悬挂着64只大小不等的铜钟,另有楚惠王赠送给曾侯乙的钵一件,总重达35吨,甚为壮观,堪称国宝。
三、 主题名称无标注的墓葬文物邮票。仅1套。
《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J85),1982年8月25日发行,为小型张。邮票图案是一幅古代驿使国,小型张边饰是飞翔的鸿雁,体现了"邮味"。这幅驿使图是在1973年在甘肃嘉裕关市东北的戈壁滩上一座魏晋时期的古墓中出土的墓室壁画,壁画上是一名身穿白衣的驿使(古代递送公文的人),手举木牍文书,策马疾驶的形象。
上述墓葬文物邮票和将发行的《中山靖王墓文物》邮票都是以成套票形式推出的,比较明了,一看便知。但在新中国邮票中,还有好些墓葬文物邮票则是以单枚形式组合在其他套票中出现的,如《伟大的祖国》(第5组)。《古代文物》中的“石磬”(特9-2,1950年河南安阳武官村-商墓出土)和“漆瓯、漆羽觞”(特9-4,1952年湖南长沙颜家岭35号楚墓出土);《文化大革命期间出土文物》中的汉代“鎏金镶嵌铜砚盒”(编72,1970年江徐州市土山东汉彭城王刘恭墓出土)、“铜奔马”(编71,1964年10月甘肃武威雷台下东汉张江墓出土)、“长信宫灯”(编73,1968年河北满城中山靖墓出土),北魏的“石雕柱础”(编70,1966年山西大同石家寨村北魏琅琊王夫妇合葬墓出土),唐代的“黑彩马”(编68,1871年河南洛阳关林唐墓出土),《西周青铜器》中“伯矩鬲”(T75-2),1975年北京房山县琉璃河黄土坡村251号墓出土,《景德镇瓷器》中宋代的“青白瓷注及注眢”(T166-1,1963年安徽宿松县一北宋墓中出土)和元代的“青花追韩信图梅瓶”(T166-2,1959年江苏南京江宁东善公观音山明墓出土);《中国古代漆器》中的战国“彩绘乐舞鸳鸯形盒”(1993-14-2,1978年湖北随县雷雨鼓墩曾侯乙墓出土);《汉画像石》中的“车马出行图”(1999-2-4,1953年四川成都羊子山1号墓出土)和“嫦娥奔月图”(1999-2-6,河南阳西关汉墓出土);《龙(文物)》中的“龙形玉饰”(2000-4-2,1978年曾侯乙墓出土)等等,这些文物邮票也是墓葬文物邮票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因发行分散,仅作简述。
悠山挚友酒瓶上画的是悠山挚友酒瓶上画的是精卫、麒麟、貔貅,其采用了《山海经》的神兽、麒麟、貔貅进行创作,表达神兽相聚,挚友共饮的主题。精卫寓意永恒之心,麒麟寓意祥瑞之兆,貔貅寓意吉运之势。习酒的包装怎么样?每个系列的包装都不同,比如123干蓝瓶盖设计精巧,形似钻石明珠,做工精致,美观大方。瓶身正面的插画作品描绘青春构想,色彩鲜明展现蓬勃朝气。瓶身侧面采用立体波纹设计,瓶体棱角分明,时尚硬朗。蓝绿色与赤橙色结合设计的外包装,清新灵动,活力四射。123干白的瓶身上方巧用杠杆原理诠释智慧人生,通过图形分割提升视觉效果。瓶身下方人型线条堆积,撇捺相互支撑,体现团结协作的重要意义。上窄下宽的扁圆瓶型,展现挺拔向上的张力美学。精白搭配赤金的包装设计,简约时尚,典雅端庄。习酒印象系列通过瓶身造型、纹样设计、色系搭配等方式,巧妙将中国古代礼器玉琮与产品结合。五节瓶身,寓意五谷丰登,外方内圆的瓶体设计,展现东方哲学。瓶身正面使用蟠龙纹、窃曲纹和双夔龙纹进行装饰,以精湛工艺彰显文化传承。瓶身背面的篆刻标识,古朴典雅,传播传统文化美学。包装采用“中国红”搭配“炎黄金”的中式配色,庄重华丽。习酒印象系列通过瓶身造型、纹样设计、色系搭配等方式,巧妙将中国古代礼器玉琮与产品结合。五节瓶身,寓意五谷丰登,外方内圆的瓶体设计,展现东方哲学。瓶身正面使用波曲纹、环带纹和双夔龙纹进行装饰,以精湛工艺彰显文化传承。瓶身背面的篆刻标识,古朴典雅,传播传统文化美学。包装采用“山河青”搭配“炎黄金”的配色,对开礼盒,端庄大气。白酒瓶身的贴纸印刷工艺是什么?
_
随着消费人群的年轻化,很多年轻人提到传统白酒,都会觉得包装设计过于老派,是上年纪的人喝的,从而让白酒痛失年轻人市场。近年国潮风大热,也为白酒包装设计注入了新生机!今天盘点几组2021年出彩的国潮白酒包装设计,当传统白酒与新中式美学碰撞,一起来看下又碰撞出了哪些惊喜吧!
水井坊·三星堆纪念版
水井坊·典藏国家宝藏(三星堆纪念版),主题礼盒同样以三星堆文物元素为主视觉,古铜色的外盒背景,印刻有三星堆青铜面具式样
瓶身则采用了精美的浮雕工艺,将传统面具、青铜树等主要元素融入其中,以美学与创意,生动地展现了巴蜀的千年文化灿烂。
彩色封套的点缀凸显典雅、端庄气质在典藏的基础之上,不仅将三星堆文明的厚重历史与神秘文化融入其中,让国宝和背后的文化通过系列定制产品这样一个载体进入千家万户,更具“烟火气”,让更多人可触摸、可亲密感受。
剑南春·青铜纪
这款由三星堆博物馆官方授权的联名酒,将剑南春的深厚底蕴和三星堆的文化艺术相结合,以酒的形式传承和发扬蜀地文明,产品兼顾了收藏和文化价值。
瓶身采用三星堆文物独有的青铜色渲染,上半部分依旧是熟悉的青铜面具。作为整个瓶身的视觉焦点“上重下轻”的瓶身结构,凸显出产品的神秘雄浑、大气庄重的气质。
瓶身采用三星堆文物独有的青铜色渲染,上半部分依旧是熟悉的青铜面具。作为整个瓶身的视觉焦点“上重下轻”的瓶身结构,凸显出产品的神秘雄浑、大气庄重的气质。
瓶身下半部分,则是烫金工艺打造的字样、icon等信息,与青铜色背景互为映衬,凸显质感加之其他传统纹样的点缀,细节之处均能感受到古蜀文明的气蕴。
配套的礼盒以及酒杯,都延续了一致的青铜面具元素设计,给消费者完整而又意义非凡的品酒体验,从一滴滴美酒中感受来自三星堆的千年文明。
万里宋境国潮白酒系列
万里宋境是谷小酒创立的高端国潮白酒品牌,将高端白酒与传统中国宋代美学相结合。将来自于宋代的传世名画《瑞鹤图》、《千里江山图》融入产品设计当中。取宋代精神内核,焕新传统白酒,江山万里,雅宋之境,跨越时代,品味东方,故名:万里宋境。
该系列包含浓香、与酱香两种香型白酒。宋境酱酒系列以“方”做瓶,呈现的是中国人自古传承的宽广眼界;浓香系列以“圆”做瓶,呈现的是对团圆、圆满的美好祝愿。
万里宋境·方寸
53度酱香型白酒——万里宋境·方寸;“方寸”一名,源自《坛经》有云:“一切福田,不离方寸。”方寸一词,是先辈口中的规矩,也是心中希望的格局。
瓶身设计源自宋代名画《瑞鹤图》。瓶盖乃是万里宋境系列一脉相承的山峦盖,取自《千里江山图》。天青色方瓶,瑞鹤娉婷。小而更精,收敛浮华,可承掌心之上,观山水之境。
而且酱酒酒体产自茅台镇75_km核心产区、12987坤沙酿造工艺,10陈年基酒、30年调味酒精心勾调,辅以宋代美学包装,招待送礼都是不错选择。
万里宋境·云踪
52度浓香型白酒——万里宋境·云踪,是万里宋境系列的入门款。产自五粮浓香发源地四川宜宾,8年老酒,15年老酒调味,以越级品质窥见宋境系列的所具有东方神韵。
瓶盖设计同样采用了《千里江山图》灵感的山峦盖造型,瓶身采用圆形高晶白玻璃瓶,可以透彻观酒体,透过瓶身可观瓶背的《瑞鹤图》仙鹤显得栩栩如生,搭配高精度云纹烫金、手工定制礼盒让整个包装更有质感,不管是宴席招待还是访友送礼都很不错!
舍得酒—夸父嫦娥礼盒
舍得在今年双十一期间,推出了这款“品味舍得_中国神话人物套装之追天者”礼盒,致敬航天追梦人,用时尚国潮的元素传达中国文化。
这款酒的灵感源于“夸父追日”与“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大荒之中,夸父乃与日逐走,舍风华以抗天命,饮梦山河;皎皎月明,嫦娥舞袖揽九天,舍锦绣以探琼宇,逐梦苍穹。
礼盒外包装是以橙红色为主的古典优雅风格,瓶身一红一蓝,绘有精致的古风神话故事图,礼盒整体非常古典大气。
汾酒·敦煌飞天系列
包装采用经典瓶型,金色填充增加整体的高雅气质,辅以莫兰迪绿的酒标,形成和谐而又鲜明的视觉层次,瓶盖上的“汾”字呈现书法体,使得包装不会过于单调。
画面以立体雕刻工艺,呈现了敦煌飞天舞女的优雅姿态,侧标的文字说明有效保护了产品信息的可读性,给予消费者独特的感观体验。
汾酒·Dugladze葡萄酒联名礼盒
此次汾酒与格鲁吉亚Dugladze葡萄酒公司联名推出白酒、红酒礼盒,格鲁吉亚也被称为“欧亚十字路口”,此次“中格联名酒”自带明显的社交属性,汾酒设计也需要更注重塑造具国家意义的文化名片,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展示在世界的面前。
设计团队从活字印刷术、一带一路等概念中汲取灵感,结合抽象的设计语言,以活字方块的起凸造型拼合成世界地图的轮廓,“一带一路”化作流动的金线跨越层叠的山川河流,连接两国友好,构建起人类命运共同体。
酒鬼酒万里走单骑
以世遗文化为核心,“酒鬼酒·万里走单骑”文创礼盒产品里,装入了12瓶75ml小酒鬼酒,每一瓶都雕刻着一幅手绘的世遗图象。
瓶盒设计总体采用现代手法演绎文化传统。在延续酒鬼酒经典品牌印记的同时,用了原创插画和水晶瓶做了创变,瓶型上,保留酒鬼酒经典麻袋装的形态,突破传统路数用水晶瓶塑刻其轻奢调性。
加入了“敲蛋”的小创意,蛋中的银瓶酒鬼酒取意自湘西少数民族的银饰文化,共有12个不同的酒鬼酒小银瓶,集齐即有大礼兑换。
开门见山”的开盒方式,有如打开“中华文化大门”重拾历史的精粹宝藏,两旁各陈列六瓶酒鬼酒寓意“六六大顺”。
12月31日,国台文创打造的“国台·年度记忆酒”跨年上市,此款酒以生肖民俗、体育精神、国台建厂20周年、美酒河生态保护为核心创作元素,选取企业发展和社会发展中值得忆念的事件加以创意化的表达,以情怀入酒,以更具时代特征的设计语言让消费者产生共鸣,表现出国台对2021年度自身的解读以及对社会的深情凝望,成为国台品牌文化、品牌形象的新诠释。
珍酒_唐三彩凤首壶”首款文创定制酒
贵州珍酒联合西安博物院,以该院镇馆之宝之一的“唐三彩凤首壶”为原型,推出了“珍酒_唐三彩凤首壶”首款文创定制酒。是贵州珍酒高档酒板块中的文创产品之一,承载着对唐三彩文化进行继承和发扬的责任,也是在用另一种形式反哺民族传统文化”。
“珍酒_唐三彩凤首壶”经高水旺大师之手,一比一高度还原了文物本来的样貌。其酒瓶口径处为凤首造型,一只凤凰昂首怒目,不鸣自威,器宇轩昂;凤嘴内勾,口衔宝珠,珠上有口为流,完美融合了珍酒与唐三彩的内涵与底蕴。
家春秋白酒
家春秋”品牌创始人、董事长王墙认为,家是中国人内心深处最大的IP,这个IP蕴含着极其丰富的中国元素。
家春秋从中国传统建筑元素中,提炼出一个文化与品牌兼容的超级符号——“屋檐”,并运用在产品设计中,24道四合院镂空屋檐瓦楞,24厘米的瓶身高度,对应中国传统元素——24节气;8厘米方形瓶底,代表方正围聚,合而为家,与圆形瓶盖对应成为天圆地方之势,规矩方能自成。
光良59PLUSx敦煌博物馆联名款
国潮文化乘势而起,此次光良酒与敦煌博物馆跨界合作的结晶——光良59PLUSx敦煌博物馆联名限定款。敦煌飞天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瑰宝,也是中国艺术家在世界美术史上创造的一个奇迹。此次合作纯白通透的瓶体材质,将敦煌飞天仙女与极具科技范儿的宇航员形象相融于瓶身设计中,寓意着飞天精神古今流传。
观云·悟空
观云·悟空系列是与中国梦工厂——上海美术**制片厂《大闹天宫》的官方联名产品。
观云特此选出了《大闹天宫》中具有代表性的篇章,以剧情为题,尝试对其中大家普遍熟知的意义做出一些重构,第一季六款:《石猴出世》、《花果山》《定海神针》《太白求访》、《初上天门》、《放纵天马》6瓶为一套。
北大荒1947小白酒
这款产品选自1947年的概念,结合北大荒品牌讲述特有的产品故事,并完成了品牌升级,外观以全新的国潮风呈现,大方醒目的数字元素中,涵盖了中国发展历程的代表性发明及成就,细腻的纹路雕刻增强感观体验。
配色则采用较深的红蓝搭配,增加设计的成熟度,再结合外口异形的瓶型结构,增加了产品的趣味性与风格感,唤起消费者对北大荒品牌的经典回味。
极简白的外盒包装同样以数字为主视觉,表面还印刻有产品的属性说明,消费者能一目了然该白酒的特色,也增强了包装的年代感。
半壶-白酒
劲牌半壶白酒,“一半烟火,一半清欢”包装重点在于如何突出“半壶”的概念,以及其中蕴含的东方哲思。
瓶身上半壶二字设计成凸起字体,显得更有质感,酒瓶以上半部为不透明纯白色,下半透部为明玻璃材,透明部分通过瓶身设计出褶皱营造出江河为概念,两色交界处一人泛舟于“江面”,营造一种加闲适自得的东方意境,包装也因此斩获2021年德国红点设计大奖。
宜宾竹酿酒
宜宾竹酿酒,最大特点在于当地人会把自己酿制的好酒,通过注射将酒注入竹子中,并让其自然生长,继而砍摘、储藏,使得所酿的小酒有着天然竹香味。
因此在包装上,礼盒提取竹绿色作为品牌主色调,加上标贴重复排列的竹子图案,以及抽象化处理的“竹”字,向用户全面传递“竹酿”的产品特性。
透明磨砂质感的酒瓶,同样参考了竹子的外观结构进行设计,通透的酒色与瓶身互为映衬,包装更添几分天然、质朴。
劲酒·金石入画
这是一款素雅的白酒包装,灵感来源于新国画,白酒不一样的古典韵味。整体的瓶型结构,包装突破市面上常规的外形设计,采取古典器皿的曲线条造型,瓶身两侧还附有喝酒的酒口装置,有一种竹子般的视觉形象。
外观以金石线条入画,勾勒了国画常见的植物作品,体现了画面的“以气取势”更显国风韵味,包装顶部设有金属圆环扣,方便消费者提拉的同时,增强画面的观赏性。
开山·一滴喜乐
开山2021年1月发布“贺紫禁城600周年限量款”,与北京故宫酒文化一同推出贺紫禁城建成600周年限量款“一滴喜乐”
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传统建筑结构中的“藻井”,这一结构只出现在古代皇家和宗教建筑的穹顶,代表着中国古代建筑最精妙的技艺,瓶身设计以故宫太和殿穹顶藻井为原本,再现了这一中国传统建筑瑰宝的独特魅力。
随着国潮热度高涨,白酒消费市场日趋年轻化,不管是新锐白酒品牌、还是传统酒企都迅速的乘着了这股国潮热,推陈出新,积极去打破白酒在年轻人眼中过于“老派”的刻板印象,看了这么多白酒品牌的包装设计,你最爱哪一款呢
来个简单的:三彩是指以黄、褐、绿三色为主。鉴别的办法需要你自己经常看了,说是说不清楚的。给你个方法吧:胎——真品是陶胎,较为粗松,胎色呈白、白中闪黄或粉红色。近二十年新仿的是瓷胎,细腻致密,有些则用石膏加水泥制成,洁白或稍灰。
釉——真品釉层厚实,光泽柔和,釉色深沉,外观自然而古拙。由于长期水漫土蚀,釉面形成一种极细的无色纹片,纹片四边上翘与胎体略有分离。南方出土的唐三彩还可以见到水蚀而产生的银釉。民国初及近二十年所仿釉面晶亮,有大且不匀的纹片,纹片四周上翘现象。
施釉方法——唐代三彩采用刷釉方法,有的部位用不同底色,各种釉自然流淌、交融。因刷釉造成釉层厚薄不均,见微小露胎处。人佣的头部或足部,兽的足部和底盘露胎。近二十年仿制三彩采用喷釉方法,不同部位用不同釉色加重,形成套色,有人工痕迹,很少流淌。因喷釉,釉层均匀细腻,不见微小漏釉处。器物的各部分均满釉,不见露胎。
制作成型——唐三彩真品用模型、轮制并捏塑手制成型,同类产品大小不一,见刀痕和指痕。马、骆驼等动物的尾和身躯连在一起塑制,出土物常见损坏或残缺不全。
嘉娜宝suisai的洁颜粉,我其实一直都有用这款洗颜粉,用我表妹的话来说就是有点小贵其他都很好。 suisai的洁颜粉,没话说了,好用,贼适合我。是酵素配合,清洁毛孔很干净,至于具体为啥酵素配合会干净呢,我也搞不清楚,但是真的洗脸后,不干燥又很光滑。长时间使用,真的会对毛孔有好处,而且皮肤粗糙,不光滑,暗沉也有很好的改善。 我是混合性皮肤,所以用起来觉得很舒服,泡泡细腻丰富,洗的也很干净。
2005年4月至2007年12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巩义白河窑址进行了考古发掘。该窑遗址位于巩义市北山口镇,主要分布在水地河村和白河村一线,面积约100万平方米,2006年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遗址发掘出的唐代青花瓷器,有圈足碗、葵口碗、套盒、枕等残器残片。圈足碗绘画花卉纹饰,葵口碗胎白质细、烧结度高、绘画折枝花卉纹饰。
白河窑遗址向来被认为是白瓷窑口,但此次考古发掘,不仅出土大量唐代白瓷,清理出一座白瓷窑炉,还出土了一定数量的唐三彩,说明该窑在大量生产白瓷的同时,也生产唐三彩器物;不仅生产唐三彩,还生产唐青花。
唐青花瓷器在白瓷窑口出土,是此次考古发掘的重大收获。
更为重要的是,该白瓷窑口生产的唐青花瓷器,其纹饰、胎质等,与江苏扬州唐城遗址出土的青花残器残片、印度尼西亚海域“黑石号”阿拉伯沉船上捞出的三个唐青花瓷盘——这些与当下某些学者所谓的“典型青花”,几乎完全相同。
在国内,除了扬州与郑州,北京也出土过唐青花器物。不过,只是一个瓷片。
2003年年初,北京南城一工地10米多深的大槽挖好后,又在底部挖了个1.5米左右的考古探坑。这时,陶瓷专家许渭先生从坑中获得一个唐青花瓷片、两片唐邢窑瓷片。在《我所见到的唐代青花瓷片》中,许渭先生写道:“唐青花瓷片高6厘米,推算口径为15.3厘米,足径7.2厘米,口沿略外撇。腹部为丰满弧形,圈足宽且矮,有明显的刮削痕迹。碗内施满化妆土,其上施满白釉。碗外侧部分施有化妆土及白釉,部分露胎。胎土粗松,有气孔,呈米**,为半瓷半陶状态,但很坚硬。由口沿向碗内,绘有1厘米左右的蓝彩线若干条,色浓重,手摸有凹凸感,碗内底施蓝彩呈梅花图案,花心点黄彩。用高倍放大镜观察,可见釉面上有细碎小开片,且白釉地与蓝彩相交处的开片融为一体,说明蓝彩为釉下彩……釉虽不很白,但薄而匀,釉下蓝彩色泽浓艳,胎质比唐三彩的陶质坚密得多,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达到了半瓷半陶的水平。这些都说明此标本具备了青花的基本条件,是向青花过渡的典型产品,它与唐三彩已经有了本质上的区别。”
以许先生的白描考察,该青花瓷片当与记者所见一个黄冶窑唐三彩遗址出土的青花器物残片,完全相同。与之相若的,还当有韩国海域沉船上捞出的唐青花瓷盘——已故中国古陶瓷学会会长汪庆正先生称:民间古陶瓷收藏家陈景顺先生收藏的属于黄冶窑唐三彩遗址器物的一只白釉蓝彩小碗,与韩国海底打捞出的这3件唐青花瓷盘,属同一类产品,是大唐对外贸易的出口瓷。
郑州巩义白瓷窑口、扬州、印尼海域——郑州巩义唐三彩窑口、北京、韩国海域,分别对应出土与“出海”“典型唐青花”——“非典型唐青花”,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两条海路东去西往
310国道水地河村村口,立着一通石碑。碑是1989年10月刻立的,书“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巩县瓷窑”。
基座乃至下部,没入土中;碑的周边,堆着垃圾,长了荒草。
碑在一座近乎废弃的旧桥上。桥下的这条河,水地河村叫水地河,白河村叫白河,黄冶村叫黄冶河——水地河村、白河村、黄冶河村都在这个隋唐窑场遗址上。
同一条河,因了窑场的存在,有了不同的名字;这条河对诸家窑口而言,都是自家的生命之河。
这条河今天叫西泗河,与洛水相连。小黄冶、大黄冶、白河、水地河窑口等,坐落在该河两岸,十里窑场一直逶迤到了洛水;洛水再行5公里,注入黄河。
无论是唐三彩还是白瓷青瓷,除满足国内市场外,都要行销海外。与唐三彩、白瓷青瓷不同的是,青花瓷器是外销产品,国内几乎没有什么市场——“蒙古人尚青,在青花瓷成为明、清时代中国的主流瓷器上,大元皇室与政府的影响,是极为重要的。”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张松林研究员说。
“丝绸外销中东、南亚、欧洲等,走的主要是西域陆路。与丝绸不同,陶瓷走的主要是大运河水陆与海上陶瓷之路。陆路运输陶瓷,量小难度大。陶瓷笨重、装卸困难,陆路运输,极易破损破碎。
巩义窑区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园区,它的崛起当然离不开隋唐大运河。
巩义窑在洛水支流西泗河的两岸,洛水入黄河,黄河东行几十里,到板渚古渡。板渚在今天的荥阳汜水镇东北。《隋书》云:“炀帝自板渚引河达于淮海(淮河、海河),谓之御河;河畔植柳树,名曰隋堤。”
隋唐大运河宛如在中国大地上刻下的一个大写的“人”字,纠结点恰在板渚——向西,自黄河分别流入洛水、渭水与广通渠,直抵东都洛阳、西京长安;向东北,永济渠直达涿郡(天津、北京),与海河连通;向东南,通济渠、淮河、邗沟一线下去,就是江都(扬州)。
“隋唐乃至宋代,中原腹地出海顺畅。仰仗的,全是大运河。”张松林先生说,“巩义窑场在洛水与黄河汇流之地,位居中国漕运中枢,产品出海极为方便,外销路线不外乎两条:其一,顺黄河东去,在板渚入永济渠,穿越华北大平原到达今天的京津地区,自海河入渤海湾,直达今日韩国、朝鲜、日本;其二,在板渚入通济渠,过淮河行邗沟,抵达今日扬州,再从扬州转运长江,直航海外——出长江口,东可直抵日本,南下过台湾海峡,经南沙群岛,到越南、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穿马六甲海峡,沿孟加拉湾,抵缅甸、孟加拉国、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等,然后直航到阿拉伯半岛并沿阿曼海岸入波斯湾,或由马拉巴海岸顺印度西海岸北行、经巴基斯坦印度河河口的班布尔,进入波斯湾地区的中东诸国,也可由亚丁穿过红海,直达埃及,或往东南,抵达东非。国内扬州与京津地区,国外沿海诸国考古发掘、调查发现的巩义窑唐三彩陶器、唐青花瓷器以及巩义窑青瓷、白瓷等遗物,为我们了解巩义窑外销产品经由的贸易航线,提供了非常可靠的依据。隋唐时代的海上陶瓷之路,就此‘复活’,清楚清晰。”
不但当下的考古资料可以作证,就是古代文献,也有不少记载。851年,阿拉伯商人苏莱曼东来中国,在《东游记》中记述了中国商船行驶在波斯湾的情景,书中亦有不少赞誉中国陶瓷之辞。现代日本学者矢布朗明先生引征延喜三年(903年)的日本文献,详细叙述了中国商船到达日本,日本人争购唐朝商品的场景:“‘唐人商船到达时,诸院、诸宫、诸王各家于官吏未到之前,遣使争购唐物。郭内富豪之辈,心爱远物,踊跃贸易。’在这个文本中,从上层显贵到富裕商人阶层广泛迎接唐物,人们煞费苦心地追求这些东西,中国陶瓷是其中之一。”
中国商船出海,海外商船当然也来中国。唐王朝对“外商”前来中国,采取了比较开明的保护政策。834年,唐文宗下谕:“宜委节度观察使常加存问,除舶脚(入境船舶征收国境关税,称为舶脚)、收市(蕃货在市场上与中国商人贸易时征收市税)、进奉(取龙香等四宗货物1/10税,上贡朝廷)外,任其来往通流,自为交易,不得加重率税。”
由此观之,大唐政府尽管征收“进口关税”,却也豁免“出口关税”,政府鼓励外商贩转中国商品出口海外。
颇有意味的是,大唐法律对陆上贸易限制相当严格,对海路贸易颇为开放(当有西域战略安全上的考虑),允许外商来华自由贸易,并在海路通商城市划定特定区域,名曰“蕃坊”,供外来商人居住和营业。唐朝还创建了市舶制度,贞观十七年(643年)诏令,对外国商船贩至中国的龙香、沉香、丁香、白豆蔻四种货物,政府抽取百分之十的实物税,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外贸征税法令。武则天时期,在口岸城市设置了市舶使,这是中国政府首置外贸专职官署。
外贸在国家政治、经济中地位如何?外贸繁荣到什么程度?它对大唐政府又意味着什么?这从唐末广州一城似乎能窥一斑。唐僖宗乾符五年(878年),黄巢起义军围攻广州,左仆射于琮惊呼:“南海有市舶之利,岁供珠玑,如令妖贼所有,国藏渐当废竭。”
两类青花气韵不同
流水托起了昔日的繁荣,流水也带走了昔日的繁华。
“娟娟凉露欲为霜,万缕千条拂玉塘。浦里青荷中妇镜,江干黄竹女儿箱。空怜板渚隋堤水,不见琅琊大道王。若过洛阳风景地,含情重问永丰坊。”这是明末清初著名诗人王士祯《秋柳》诗之二,他在济南大明湖上西望洛阳,凭吊胜朝,空怜的,竟然是板渚隋堤水——以“水”以“柳”(隋堤柳),暗喻中原王朝无奈凋零满清的铁蹄之下。
2008年走在曾经托起巩义十里窑场的西泗河河床上,唯见荒草与庄稼,不见滴水。河岸窑场堆积的一米来厚的白瓷残器残片,已被黄土埋了5~10米,如今只能从壁立的断面上,一窥巩义窑工业园区曾有的辉煌。
中国陶瓷称霸世界市场千年,但如今,陶瓷的天下似乎再也不是中国的了。不得不承认在陶瓷技术创新与工业设计上,当今中国落后于日本、西方等国家和地区的事实。
只要逛逛中国的大商场,只要睁眼看一下世界大市场,一切尽在不言中。
我们津津乐道的,似乎只有“复制”古陶瓷的能耐。这能耐,大到国家文物专家团队难辨真伪,古玩市场尽是假货。
中国陶瓷在远离当下的生活,只是个小玩意儿。扪心自问,这真的是我们的时代所需要的东西吗?
就是“克隆”,还是远远没有达到祖先曾经达到的高度。但每一次所谓的古陶瓷“复活”,都会有很多人举手称庆。
只能活在祖先的阴影下,陶醉在活跃于媒体之上的鉴宝专家们报出的财富数字中,拍卖行的天价数字游戏中?
与此同时,诸路专家似乎对当下陶瓷产品标准不感兴趣,却乐于游乐在唐青花标准之争中。
今人为唐青花制定产品标准,似乎是件很无聊的事。
回归历史,所谓“扬州典型唐青花”,似乎是“中东标准”,当为巩义白瓷窑口生产;所谓“非典型唐青花”,似乎是“东方标准”或“日韩朝标准”,当为巩义三彩窑口生产。
两者气质、性格、灵魂不一,都是市场的产物,何来什么典型非典型?
中东衰落后,海路打通后,西方接下中国明清青花海外贸易的大盘,这为所谓的“扬州标准”似乎提供了某种广大的管道——总之,所谓的“典型青花”还是以西方为中心考量中国青花,岂不知“东方标准”,更有中国神韵,在中华文化圈区域更受欢迎。尽管明清青花,特别是官瓷,一脉相承的,是在所谓的“非典型唐青花”身上更为浓郁的中国神韵。这种神韵,与唐三彩一脉相连;与中国书画特别是它的写意灵魂,一脉共体。
都是市场的东西,莫以当下的学术之名,肯定与否定大唐的市场行为——就是当下的市场,都不相信学者的审判,更别说大唐了。
如果非要以中国立场给唐青花划定什么标准,没有什么“典型唐青花”与“非典型唐青花”,该有的也许就这么两个:“巩义白瓷窑口标准”与“巩义三彩窑口标准”。至于如何划分,这倒是要依赖专家学者了。
写到这儿,忽然想起北京奥运会、想起周杰伦的《青花瓷》。《青花瓷》,唱的当然还是元明清青花——周杰伦没见过唐青花塔形罐。为不忘祖先的伟大创造,回望祖先的放眼世界,在唐青花塔形罐于北京奥运会开放之际,不妨将《青花瓷》稍加修改——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罐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冉冉檀香透过窗/百件国家宝藏前茅/躲在郑州碧沙岗庭院里/釉色渲染童子曲棍球图/韵味被收藏/而你嫣然的一笑/如牡丹待放/你的美一缕飘去/到了北京的奥运中心/天青色等烟雨/而你在等奥运/烟袅袅升起/去郑州千万里/你在北京一展/大唐的飘逸/就当为遇见知己伏笔/天青色等烟雨/而你在等奥运/曲棍球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而挖出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你眼带笑意/色白花青的塔形罐/跃出郑州/描摹唐朝曲棍球/再绘牡丹/你隐藏在古墓里/千年的秘密/极细腻犹如绣花针落地/奥运风云惹骤雨/北京惹国珍/而你走过那长安街/惹了谁/在泼墨曲棍球童子牡丹画里/你从墨色深处震慑/北京奥运 (全文完)
在曾经托起巩义十里窑场的西泗河河床上,如今唯见荒草与庄稼,不见滴水。河岸窑场堆积的一米来厚的白瓷残器残片,已被黄土埋了5~10米,我们只能从壁立的断面上一窥巩义窑工业园区曾有的辉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