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土耳其不把首都设在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这是因为伊斯坦布尔的地理位置是极其差的。伊斯坦布尔在土耳其历次对外作战当中经常是会成为一个受到孤立的首都,而这样的首都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无疑是十分不利的。
伊斯坦布尔不适合做首都的地理原因:
可以说地处博斯普鲁斯海峡之滨的伊斯坦波尔北接黑海,南连马尔马拉海、爱琴海、地中海,海运便利,又在陆路上中亚,勾连东方,交通区位可谓世界重枢,因此在全球之中都是有数的名城。
伊斯坦布尔不仅过去辉煌,虽然在如今全球化之下,这座欧亚大陆上的交通枢纽已经褪色许多,但在土耳其国内甚至整个东欧西亚依然无城可比。
伊斯坦布尔不适合做首都的历史原因:
在当时,受协约国支持的奥斯曼帝国首都在伊斯坦布尔,而革命者的大本营则位于安卡拉,出于跟奥斯曼帝国做政治切割的原因,伊斯坦布尔在第一时间就被从首都备选里抛弃。
希腊在西,英意在南,亚美尼亚跟沙俄在东的时势,这让地处安纳托利亚高原中心,处易守难攻之险要的安卡拉便成为革命者建立新首都的不二之地。
在经凯末尔领导土耳其几度血战跟外交斡旋之后,土耳其虽然得以收复核心区,奠定了如今的领土范围,此后却并未将首都迁还伊斯坦布尔的原因则是出于山河形势跟历史教训的考虑。
奥斯曼帝国战败于协约国之手,甚至被希腊轻易兵临城下,原因就在于自二十世纪初的两次巴尔干战争之后,奥斯曼帝国就丧失了色雷斯与亚得里亚海东岸的大部领土,伊斯坦布尔孤悬在博斯普鲁斯海峡的西岸,根本无险可守。
凯末尔虽然带领土耳其走过亡国危机得以中兴,土耳其还在二战之后跟欧美达成盟友关系,甚至成为北约盟国,但这只是外交态势上的缓和,一旦时局出现巨变,建都于伊斯坦布尔的土耳其不管是面对北约还是俄罗斯,都无险可守,极端被动。相反安卡拉地处土耳其的中心地带,四周是安纳托利亚的群山环抱,社会构成又主要是保守派的土耳其人,可谓天时、地利、人和俱在安卡拉,诚为土耳其万世建基之地。
卡拉(Ankara)是地处欧亚之交的国家——土耳其的首都。它位于小亚细亚半岛上安纳托利亚高原的西北部,是一座海拔900米左右的高原城市。
安卡拉成为土耳其的首都还是近代的事情。在显赫一时的奥斯曼帝国时期,土耳其的首都是博斯普鲁斯海峡边上的伊斯坦布尔。随着奥斯曼帝国的日益衰落和俄、英、法等帝国主义势力的侵入,到了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土耳其面临被瓜分的危险。首都伊斯坦布尔也经常处于欧洲帝国主义列强的炮舰威胁之下,1920年还被英军占领过伊斯坦布尔市。被尊为“土耳其之父”的穆斯塔法·凯末尔便到小亚细亚半岛组织对外反抗外国侵略、对内推翻苏丹封建帝制的资产阶级革命。由于地理位置适中,交通方便,安卡拉逐渐成了斗争的中心。同时也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革命胜利以后,安卡拉便被定为共和国首都。
安卡拉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上古世纪。有些历史学家认为,早在公元前13世纪以前,赫蒂人就在安卡拉建立了城堡,当时称为“安库瓦”,或其变音“安基拉”。另一种传说则认为这座城市是在公元前700年左右为弗里吉亚国王米达斯所建,由于他在那里发现了一个铁锚,这便成了这座城市的名字。之后,几经变化就成了“安卡拉”。
共和国成立以前,安卡拉不过是个小城,现在已发展为有人口390万(2002年)的现代化都市,仅次于经济中心、古都伊斯坦布尔。安卡拉市区分新旧两部分,老城以修建在一座小山丘上的古城堡为中心;新城环绕在老城东、西、南三面,尤以南面的城区最为整齐,这里均是欧式建筑,大国民议会和政府主要部门都集中在该区,再往南是使馆区和总统府所在地——羌卡亚。贯穿南北的主要街道是以共和国奠基人凯末尔的尊称命名的,叫阿塔图尔克大道。这条大街上的民族广场、胜利广场和红新月广场上都建有凯末尔的塑像,他或高踞马背,或昂首挺立,形象逼真。
安卡拉以行政中心和商业城市闻名,工业不很发达,经济上的重要性远不如伊斯坦布尔、伊兹密尔、阿达纳等城市。这里只有一些中小规模的工厂。安卡拉地势起伏不平,气候属半大陆性气候。主要农产品有小麦、大麦、豆类、水果、蔬菜、葡萄等。牲畜主要有绵羊、安哥拉山羊、黄牛。安卡拉自古以来就是交通要冲,铁路和空中航线通向全国各地。
这里有著名的安卡拉大学、中东技术大学等高等学府。在老城区的一个山坡上,建有一座赫蒂博物馆,里面陈列着许多浮雕、青铜器等。这些属于公元前六、七世纪的历史文物,充分显示出古代赫蒂人的高度文明。安卡拉建有许多清真寺。这些清真寺是伊斯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