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凡达》的故事叙述在未来世界中,人类为获取另一星球——潘多拉星球资源,启动了阿凡达计划,并以人类与纳美人(潘多拉星球土著)的DNA混血,培养出身高近3米高的“阿凡达”,以方便在潘多拉星球生存及开采矿产。受伤的退役军人杰克,同意接受实验并以他的阿凡达来到天堂般的潘多拉星球。然而,在这唯美幽境里,地上爬的、天上飞的、土里钻的生物却只只巨大且致命…… 杰克背负重任,身处险境中,在与纳美人首次意外接触后,虽然开启了沟通的可能性,却也即将面临一场意想不到、浩瀚壮烈的世纪冲突,从中他也将获得空前启示…… 《阿凡达》看点揭秘 卡梅隆构建完美星球生态 逼真的3D特效一直是《阿凡达》宣传中强调的重点,但其实该片最大看点是卡梅隆构建的潘多拉星球上的完美生态,他花费大量心血的创造出的语言、文字、生物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让人会以为这是一个真实存在的星球 看点一:逼真的3D特效 卡梅隆是在看到《指环王》以后,才敢把尘封多年的《阿凡达》剧本拿出来拍摄。他等待的是科技的进步,为了拍摄该片他又革新了3D技术。于是在《阿凡达》中,我们看到了逼真的飞流瀑布、漂浮云中的山峦、似含羞草的粉红植物、旋转飞行的“蜥蜴”、夜间发光的森林,似水母般在空气中游动的树种……这些3D画面让人仿佛身临其境,也令人相信科技的进步的确会改变**的观感。 看点二:宏大的战争场面 “阿凡达”萨利最终与纳美为伍共同抵抗人类,这决定势必将引发两个星球的战争。在《阿凡达》的末尾段落,豪华的战争场面从天空打到森林。纳美的勇士骑着空中飞禽IKRAN与人类的战斗机对抗,森林里纳美勇士骑着类似马一般的生物与人类的机器人大战,这场战争在**中一直持续了20分钟,加上雄浑的配乐,看得让人血脉贲张。卡梅隆接受采访时很自豪地说,“这20分钟凝聚了我一生的精华”。 看点三:感人的爱情故事 “英雄难过美人关”。人类士兵萨利与纳美“公主”奈特丽的感情故事一波三折,两个星球的冲突将两人的爱情卷入其中。奈特丽父亲因人类的进攻而牺牲时,她不愿再见到“阿凡达”萨利;萨利连接阿凡达的仪器遭到攻击时,奈特丽挺身而出。这是《阿凡达》中两个催泪的场面。卡梅隆给男生拍了战争,肯定也给女生拍爱情。 看点四:完美的星球生态 卡梅隆简直是用一个外太空人的脑子构思出了整个潘多拉星球的生态。如果说潘多拉星球的生物形态是通过对地球生物做一些形态上的改变而来,那纳美通过辫子末端的神经末梢操控动物就是他完完全全的独创了。他还想出了整个潘多拉星球复杂的生态系统,将人类的互联网概念加入其中,让星球上的每个生物都能实现互连,并且一点都不牵强,这真是《阿凡达》中的神来之笔。 4楼 幕后花絮 曾凭借《泰坦尼克号》创造过惊世票房记录的好莱坞重量级导演詹姆斯卡梅隆,经过了14年的酝酿,耗资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0亿元),历时四年拍制的科幻巨献《阿凡达》 詹姆斯卡梅隆曾在1997年以《泰坦尼克》创下获颁11项奥斯卡奖(包括最佳影片)以及所有影音产品席卷全球35亿美金的历史纪录。而他之前的每一部作品,总是以开拓者精神憾动业界也吸引无数的影迷,从《终结者1》、《异形》、《真实的谎言》、《终结者2》到《泰坦尼克》空前的11项奥斯卡奖,无不以耳目一新的创作掀起高关注度的话题。 实际上,《阿凡达》(AVATAR)也是今年好莱坞最重要的一部**,无论在技术上,还是投入上,都将史无前例。该片于12月18日全美公映。 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在执导名作《泰坦尼克号》之后,认为精进的**工业技术与特效,只是运用来使一个原本就精采的剧情更引人入胜,单靠特效无法成就一部好**。因此,他花费14年时间审慎构思,投注2亿美元,以亲自研发的3D虚拟影像撷取摄影科技(Fusion 3D),耗时4年的时间拍摄《阿凡达》。奥斯卡奖金牌制片人乔恩兰道及金奖配乐大师詹姆斯霍纳也继《泰坦尼克号》之后再度与詹姆斯卡梅隆携手。 如今,历经4年的拍摄创作,《阿凡达》将带给观众全新的观影体验,这是一部运用创新技术创作,关注人物之间的情感,彰显故事情节的影片。
阿凡达张家界取景地在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袁家界景区,其中哈利路亚山的主山头原型就是景点“乾坤柱”。出现过黄石寨的“玉屏峰”和宝峰湖瀑布这两个景点。
黄石寨亦名黄狮寨,原名黄丝寨,黄氏寨。因古有一道人名叫黄石公在此隐居而得名,是张家界旅游区的精华,向来有"不登黄狮寨,枉到张家界"之说。海拔1200多米,由诸多的悬崖峭壁共同托起而形成的一块南高北低的台地,面积165公顷。其主要景点有:天书宝匣、定海神针、南天一柱、金海探龟等,是张家界美景最集中的地方,同时也是张家界最大的凌空观景台。
扩展资料:
张家界是湖南省辖地级市,原名大庸市,辖2个市辖区(永定区、武陵源区)、2个县(慈利县、桑植县)。位于湖南西北部,澧水中上游,属武陵山区腹地。张家界因旅游建市,是中国最重要的旅游城市之一,是湘鄂渝黔革命根据地的发源地和中心区域。
《阿凡达》(Avatar)是一部由詹姆斯·卡梅隆执导,二十世纪福克斯出品,萨姆·沃辛顿、佐伊·索尔达娜和西格妮·韦弗等人主演的科幻**,该片于2009年12月16日以2D、3D和IMAX-3D三种制式在北美上映。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风靡全球的**《阿凡达》中潘多拉星球那星罗棋布漂浮的群山取景于湖南张家界核心景区武陵源。没有张家界,就不可能诞生《阿凡达》这部伟大的**。
扩展资料:
一、**简介:
《阿凡达》(Avatar)是一部由詹姆斯·卡梅隆执导,二十世纪福克斯出品,萨姆·沃辛顿、佐伊·索尔达娜和西格妮·韦弗等人主演的科幻**。
该片于2009年12月16日以2D、3D和IMAX-3D三种制式在北美上映。该片主要讲述人类穿上阿凡达的躯壳,飞到遥远的星球潘多拉开采资源。
受伤后以轮椅代步的前海军杰克,自愿接受实验并以他的阿凡达来到潘多拉。在结识了当地纳美族人公主涅提妮之后,杰克在一场人类与潘多拉军民的战争中陷入两难。
二、幕后制作:
《阿凡达》中的悬浮山,创意来源于黄山。导演卡梅隆表示,哈利路亚山确实很中国,因为灵感来自黄山,他们只是把黄山抬到了空中而已。剧组还专门派人到中国采景,最后组成动画。
参考资料:
阿凡达
中新网中国湖南印尼推介“阿凡达”取景地张家界旅游产品
你可以去豆瓣上找找 那里有很多很好的影评的 我给你找了几个 你看看
灾难片的终结+2012逃生指南全揭秘 《2010》
在看《2012》之前,我非常期待的是灾难戏的特效大场面,担心的是**剧情部分,毕竟全长2小时40分钟,是Roland Emmerich的灾难片中最长的一部了,若是这部分稍有差池,**就会变得拖沓冗长(这个担心还造成了一些豆友的误会);而在看完全片之后,情况却恰恰相反。如果你跟我一样,看过《2012》几款正式版预告片,也看过那款长达5分钟的“洛城坍塌”片段,那就不要再过多期待特效部分了,虽然依旧震撼保证你看得血脉膨胀,但却因为几乎所有精华已在这几款预告片和片段当中,我一直期待更多没有提前看到的场景,结果除了最后那场“诺亚方舟起航戏”又让我感到眼前一亮的惊喜之外,再无其它。当然如果你从未看过2012预告片,或者没看过那段5分钟片段,那就准备好接受特效和音效的双重震撼吧,2012绝对不会让你失望的。
由于之前对剧情方面几乎没有半点期待,2012粗制滥造的剧本对于我来说竟是“拯救”了没有让我过足瘾的特效场面和灾难戏份。全片两条主线并进:各国政府联合的巨大秘密阴谋+男主角一家大逃亡,整个故事虽然仍然俗套仍然那么好莱坞BUG照样数不清,但是至少娱乐性不低且不会如《史前一万年》那样枯燥,160分钟没有让我感到疲倦,夹杂着诙谐的幽默片段和无数煽情桥段,后半段发生在船上的紧张剧情也弥补了特效的暂缺,总的来说《2012》的故事远远不算出色但作为用以消遣娱乐为目的的**也尚算合格了。
所以最后给了“推荐”的四颗星,洛杉矶崩塌段落+全片特效整体水平+过得去的故事,作为娱乐大片来说是绝对能值回票价的了。
然后说说片中的中国元素。出现中文配音的地方几乎都是纯正的“普通话”,这在美国影视作品中实在是大惊喜。片中我国虽然并没有完全像之前媒体宣传那样“中国救世界”,不过我国的确作出了很大的廉价劳动力贡献直到世界末日直到“诺亚方舟”都仍然是MADE IN CHINA最后的“诺亚方舟”也是在中国西藏起航。不过片中出现的中国解放军形象仍然出自刻板印象。另外,之前有媒体那汶川地震来为《2012》宣传,说是片中中国元素取材于汶川地震云云,这简直是扯谈。
“人类终结者”Roland Emmerich看来真是要终结“灾难片”这种类型了。1996年的《独立日》之后,谁还能找一艘更大的外星人飞船更彻底的在全世界各大城市搞破坏;1998年的《哥斯拉》之后,谁还能找一只更大的怪物让它更放肆的摧毁纽约;2004年的《后天》之后,谁还会再用环保之名让全球变暖在3周之类恶化几乎灭绝全人类?而《2012》更是将灾难演绎到一定程度的极致,无论是向《海神号》致敬的海难戏,还是惊心动魄的地震,火山爆发,海啸《2012》几乎“包罗万象”应有尽有。而在灾难的面前,人类生离死别的悲苦,个人英雄主义的壮烈,人性的黑暗与光辉,也都被Roland Emmerich说烂了。好莱坞灾难片或许不会就此终结,但是想要再创新已是很艰难了。
现实并不存在,只是我们,陷在其中。《盗梦空间》
序幕
大学时候深陷EVA和御姐情结作祟的深恋葛城美里,让我转遍了上海的小市场淘到了一个当时看来很高仿的不锈钢十字架,系着黑色的线,这些年无论我走到哪里,面对着哪一个陌生的天花板,我都会把它放在枕头底下。有一次想不起前因后果的在床上醒来,枕头上自己的头发一根根的,清晰真实的不像一个梦境,于是把手伸到枕头底下,怎么也找不到那个冰凉的十字架,于是安心的重新闭上眼睛,原来我只是在梦中。
草剃素子有一个腕表,她用它来确认每次更换过义体之后,她还是不是原来的那个草剃素子。有个少年相信the one对他所说的1999年的这个世界只不过是一场梦,他从屋顶不断的下坠,不知道他是变成了一具破碎的尸体,还是在被机器与黑暗所统治的未来惊醒。而在一家医院的脑神经外科里,有一位病人,他会做很长的梦,他在沉睡的时候一瞬间会全身痉挛,他在那一瞬间做梦,梦里的那个瞬间从几个月、几年、几十年,直到增加到上百年,谁也不知道,他会不会做永远没有完结的梦,谁也不知道,做了永久的梦之后,他会变成什么样子。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内篇·齐物论》)
**(剧透慎入)
所谓六道,三善道,天、人、阿修罗;三恶道,畜生、饿鬼、地狱。生生死死,轮回不息。看**的时候想到这一切的时候寒气逼人,不亚于快到七月半的这阴风阵阵,当闭上眼睛梦境袭来,挣开眼睛看到的却是另一个梦境的所产生的那种恐惧,是因为当你以为真的醒过来的世界,你要如何相信这真的不是另一个梦呢?如果划破手指的痛感,填饱肚子的满足,十指相握的湿热,拥抱时候剧烈的心跳,以及那些关于快乐、伤悲、诺言的记忆,都无法相信的话,该怎么办?Dom也许从来没有醒来过,谁都不知道那辆轰鸣而来的火车将他们带向何方,Mal跳下去的世界里有没有个女人一个人在一片荒凉的末日景象里惊醒。没前没后没上没上,忘记了自己怎样的来到又会怎样的离去,其实,也许我们从来就没醒来过,六道轮回,回回皆为梦幻。
Nolan抛出来的结局太让人纠结了,被Mal死亡的执念所抓住了的Dom,借由这次复杂的任务迷宫完成了一次自我的救赎从负罪感带来的自毁情结里解脱了出来。可是伴随着他一步步将对亡妻的执念淡化的同时,对孩子的执念却一步又一步的加强,如果强到他不惜构建这样一个复杂的maze,为了在自己潜意识里植入你可以放开亡妻你可以见到孩子的这个inception,让自己在最美的一个梦里醒过来也不是什么不可厚非的事情。Nolan把这一幕留下了,陀螺停与不停,都在观者的一念之间,而Dom的真实,也将如薛定谔的那只小猫,永远徘徊在谬论与迷宫之中。
如果把斋藤悬赏Dom组团为了完成任务的这个世界用来作为现实的参照(人间道)的话,第一层梦境是绑架富二代的火车乱入、枪战追车、落水,留守的是印度人药剂师,通过伪装的教父植入富二代潜意识的是父亲有个保险箱+密码,kick方式是汽车下坠及落水;第二层梦境是酒店里迷惑富二代拉他入伙同样是打斗,留守的是基友Joseph Gordon-Levitt,通过Forger给富二代植入的概念是教父藏着父亲的遗嘱和遗言,kick方式原本是炸掉楼下的房间造成下坠但因第一层梦境的下坠所产生的失重影响被基友改成炸电梯;第三层梦境是诱骗富二代和他们组团进入的雪山城堡医院,留守的是Forger,同时COS冲田总司的病娇(师兄语)斋藤死掉意识进入limbo,富二代虽中弹但是通过通电电击保存着意识被Dom和Architect拖入第四层梦境;第四层梦境是Dom以前创造过的和Mal白头偕老过的世界,Dom被Mal捅了一刀,Architect找到富二代两人一起下坠双双被kick回第三层,富二代醒过来通过Architect构建的迷宫被植入了父亲的遗言及遗嘱,此时斋藤所需要的任务是达成了;Limbo(地狱道),斋藤自第三层死了之后就一直在日式碉堡里面老去,Dom也许是因为被捅的那一刀死的晚了点来到limbo,见到斋藤,暗示他们两个人需要死去才能回到现实。镜头在这里耍了一个最大的把戏,下一个镜头就是Dom睁开眼睛回到作为参照物的现实,比别人醒来的晚,并没有检查手腕有没有连线的针孔,最后也没有拍到陀螺停下来,其实他心里和我一样有着怀疑吧,只是他的执念让他相信这个美好的世界就是真实的。
其实还有另外一个把戏就是一行人从四层富二代和Architect被kick回三层,三层因为雪山城堡炸塌而把富二代、Architect和Forger踢回二层,二层是基友炸了电梯使得他们四人一起回到一层,但是在一层落水之后他们没立刻回到作为参照物的现实,而是各自从水里逃生(富二代和Forger,Architect、药剂师和基友,Dom和打酱油的斋藤还在水底),并没有拍出除了Dom和斋藤外的五人是如何被kick回现实的。当然可以解释为药剂的生效时间过了什么的,或者是空姐帮他们放音乐了,也可以说得通这一点。
回头看,有一点想法和师兄不谋而合,那个打酱油的斋藤都能一个电话就解决一个通缉犯的问题,至于费了这么半天劲儿还差点把命搭进去只是为了解决一个商业对手,而最后的结果看来反倒是把父爱浇灌到了一个总想着不能逃不能逃的中二少年干涸的内心里,等于是在人生路上帮了富二代一把,就结果来说,这过程太浪费了吧,还不如把富二代设定成混世魔头天天想着毁灭世界呢……
在角色上莱昂纳多这次的丧妻无法与孩子团聚的徘徊在精神崩溃边缘的父亲,与不久前他在老马的《Shutter Island》中的角色重合度太高,以至于在limbo界的有好些个镜头都有从《禁闭岛》里穿越过来的感觉,而一直我就觉得莱昂纳多很有戏,无论是《成长的烦恼》时候的正太,你跳我跳小白脸的时候,还是到《血钻》《美版无间道》的胡子拉茬模样,他的成长、他的认真努力都在向人证明着他的执着,其实学院派应该给他的承认,已经让人等得太久了。
回到Dom与妻子Mal的这条隐藏线上,如果同样把接受任务的世界作为现实参照物的话,**里大部分时间的Mal都只是一个潜意识的投影,是Dom的潜意识因为思念、负罪等等情绪所构建的Mal的形象,所以在第四层Dom可以解脱的说“你不是Mal”,因为从头至尾真实的是一个人的Mal只有那个一直质疑着现实世界的真实性而从阳台上纵然一跃的那一个个体吧。而其他时候的那些破坏Dom的计划纠缠着Dom的,其实都只是他自己的内心影子。说到跳楼这里不得不说Mal冲着Dom喊得那句“Will you jump with me”,让多少人闪回到十几年前莱昂纳多的you jump I jump的浪漫情怀,只是得到的那句怒吼的回答“Are you out of your mind”又带来多少的唏嘘呢。
只是让Mal舍弃一切跳下去的原因真的就是Dom给她世界并不真实的inception吗?他们曾经在第四层梦境里白头偕老,尽管那世界里只有他们两个人,他们却在不断的创造中相伴直至死去。等他们从limbo中卧轨归来到现实之后,不在是只有他们两个人的世界了,Dom西装革履的朝九晚五,Mal在主妇的生活中对着菜刀发呆,在你如此相信你已经和一个人厮守一生了之后,还能面对着他对别人的殷勤吗?也许背叛并没有发生,也许一开始只是一个怀疑和一点猜忌,但是星星之火在“这个世界里我们也许没办法相守到老”的令人沮丧的想法里烧遍了整片原野,也许Mal只是想回到那个“只有我们两个人”,“你的眼里不会有别人”,“而我也不会因为一点点的猜疑而变得丑陋”的世界里。而这也许也是Dom那如此深厚的负罪感的更深一层的原因。
终局
148分钟的**其实很快就结束了,一个周末收回了六千多万票房,和IMDB的93分高分,还有无数还未上映地区的人的期待。和上一部影坛上如此万众期待的大热门相比,《Avatar》的技术虽然很炫,但是故事很俗;《Inception》却是用很务实的操作和适当的技术表现力,带来一个如此炫目华丽的,像是寄生虫一样植入脑中影响着潜意识的概念一样让人无法摆脱的有关现实还是梦境、记忆还是虚幻的不断的思考。
在看完**三天之后,断断续续的完成这篇观后感的日子里,我闭上眼睛之后仍旧停不下来的做梦,被这**影响的梦的频率像紊乱的生物钟一样,一次次的把我推到梦的湖底,而又一次次在窒息中浮到水面,其实所有的那些疑惑,都因为都有过相同的体验,Dom有他的陀螺,你的手里有什么?只是把自己从梦境里拖出来之后,生活真实的甚至有些冰冷,不管你在六道的哪一轮回之中,享受着哪一种的时间轴,该生活的还是一样要生活,无论是平淡还是精彩,都在你的双手之中。也许能做的就是在每次睁开眼睛之后,都对自己所经历的一切没有一丝的遗憾。
《阿凡达:战死在自家门前的台阶上》
在《飞屋环游记》之后,我又和朋友一起去看了《阿凡达》——把它们连在一起是因为两个片子都是在谈拆迁。
我非常关注拆迁问题,所以我只为这两部片子买单进了影院(连2012都没做到)。
美国人很好的瞄准了我的钱包,他们连着弄了两个拆迁大片。上一个只是让我觉得温馨,而这一个,几乎让我落泪。
为什么一个美国政治家演讲的时候会产生煽动力——即使不懂英文你也可以感受到?
除去其个人魅力原因。是因为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本身就包含了一种激情。
这种激情建立在对私有财产保护的基础之上。这种激情,是美国立国的基础。个人的资产神圣不可侵犯——换句话说:这块土地是我的,代表使用权和所有权全是我的。不是政府租给我的,没有70年的使用期限。我可以传给我的儿子,孙子,子子孙孙无穷匮也。没有得到我的允许谁也不能进来。强行进入不听警告我可以开枪射箭,杀死为止。即使你是政府,即使你是党。
“一个农场主,为了捍卫自己的土地,要有战死在自家门前台阶上的激情。”
这是美国的政治经济学的激情的本源。奥巴马站在演讲台上,他知道自己是这块土地,这个国家的主人,他说什么话,底气都很足。所以美国人可以跑到全世界甚至外星球去,操着一口得意洋洋的美国英语。
这也是阿凡达打动我的地方。为了保卫自己的土地,我们要视死如归。就像纳威人,像上海那个和政府动迁队对打的女士。即使一边是热兵器,一边是冷兵器,一边是武装警察,一边只有土制燃烧瓶。
读过中国近代史的人都会明白热兵器与冷兵器对打的悲壮情景。你会想起一个叫“螳臂当车”的成语,但你一定是在为螳螂们哭泣。热兵器的出现,代表着一个时代的过去。英国人派了几千名远征军几座大炮就搞定了我们,不是我们一下子变得积贫积弱,也不是清朝皇帝不够好,也不是因为满洲人太蛮夷搞坏了中国,也不是林则徐激化了矛盾,也不是我们的文化活该完蛋。都不是,这叫历史的玩笑。这是某些莫名其妙的高级生物在搞“生态平衡”。
胡林翼灭太平军的时候打得正开心,看到洋人的军舰会马上吐血。这不是他身体不好,这是因为除了吐血你什么都做不了。
冷兵器包含了一部分的威慑作用,因为其往往致伤而不致死。热兵器致死率太高,消灭有生力量的能力太强大了。知道不能打,还得打,这是悲剧的力量。所以当纳威人全国总动员的时候,我几乎哭了。因为那个瞬间我回到了1840年,变成了那个接到战报之后心底发凉的道光皇帝。
卡梅隆想必并没有要通过此片为西方的殖民侵略赎罪的意思。但在我看来,这个片子实在是重现了当年西方靠着热兵器去灭冷兵器民族的过程。我们确实曾是个前现代种族,但我们感通天地,如同纳威人,当年修了铁路,有人说这动摇山川,恐遭天谴,现在很多人把这个当做我们蒙昧的证据。说这话的人,实在是不懂得我们曾有过什么样的祖先。我们现代化搞了这么多年,搞得鸡飞狗跳,所有人都想洗了牌重新在来,TMD在上海坐个出租车,司机都想重新推倒重来。150年,重来了这么多次,本质上仍和古代相去未远。我们学西方学得完全走样,自己的传统也弄得乱七八糟。然后大家守在互联网上,一天到晚骂D不好。这是什么,这是无耻。和东欧不同,49年,我们是欢天喜地的一手培育、接受了这个D。现在有人说,那是因为当时他标榜民主,把我们骗了。这是错的。这是我们“自个一步步,一步一步,走到这田地来的。”
为什么我们国家的各级领导讲话的时候没有一丁点煽动力——即使你懂中文也感受不到哪怕一点?
除去个人原因。是因为我们的国家建立在了一种错误的激情之上。
这种激情从古到今一直存在。答曰一个字:“抢”。
他曾有很多名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均贫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打土豪分田地”
准确点的表达是:我们的政治经济学所包含的激情是建立在对他人的财产的向往之上的。
这种激情来的更爽,因为更原始,因为攻击他人永远比建构自己来的轻松。
如今的世界,这样的情绪不上台面,我们的领导在讲话的时候不好表现出来,否则会像当众表演高潮有损国格。所以只好忍忍忍,然后说一些屁话。
所以,49年发生的事情,其实正是迎合了每个人心底深处的这种破坏的激情。杀了那么多地富反坏右,土地也分了,也做了主人了,大家都穷了,也没人有财产好给我们向往了,所以我们彻底玩完了。现在回过头来,我们发现自己已经落后的厉害了,世界各国似乎都不好欺负了,于是只好回过头来骂我们当初选择的D。就像当初玩过的女人,爽过了,回过头来骂她跟自己不一条心。其实他起初不过是我们每个人心中的一条狗,生生被我们惯成了怪兽。所以大家都别骂了。好好自我反省一下,以后见了别人有钱不要动辄就想去均分之,说什么公平公平要杀了所有有钱人。只有自己的心变了,这个社会才会从根本上发生改变。
阿凡达》所表现的这两种激情的斗争是自始至终的。虽然影片最后让纳威人获得了胜利,但我想所有人都知道,真实的历史中,这一切并没有发生。中国、非洲、拉美,都有很多野生动物,但没有子弹打不死的。这很遗憾。
悲情的是现在的中国完全被我们搞坏了,还不如潘多拉。潘多拉的居民拥有自己的土地,可以做地主。我们49年打土豪分来的田地没几年就被养大的小怪兽骗走了。我们只能落寞的站在淡红色的天际之下,羽扇纶巾,摸着秃头,说自己此生命犯天煞孤星,注定孤苦漂泊只是过客。
如果有一天——我是说如果,小怪兽可以把我房产证上那句“使用期限70年”去掉,再有外星人入侵的时候,我会第一个参军,并战死在自家的台阶上。因为那时我非常清楚,这块地TMD是我的了,这块地上的每个土坷垃上,都打上了“王”字的LOGO(注意,既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也不是上海),如此这般,我才愿意为它而生,为它而死。没别的,保住了这块地,我和我的子孙后代,就不再是浮萍。
当然,如果这时刚好有个叫政府的人衣冠楚楚,拿着PPT和香烟上来敲门:“老板你交点保护费吧,我来保护你的土地不被他人侵犯。”他顿了顿,“我比较专业,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来做吧。”
考虑到老子书香门第,不想自己也不想后代学着用枪,我会很乐意接受。
阿凡达已经永远变成了阿凡达,他不可能变成人类了,他喜欢生活在这个美丽奇幻的潘多拉星球,那里有各种各样的杀虫菜,和“变大变小花”在阿凡达要和公主结婚的时候,阳关灿烂,百花盛开,微风轻轻的吹过大家的脸庞。
忽然,天降大雨,电闪雷鸣,所有的花全部凋谢,不幸的事情降临到阿凡达的身上,他的妻子已被穿越时空的野人占领,野人的头已经全心全意的爱上了公主,心里狠狠的想着早点杀掉阿凡达。
在野人族里有一位好心的老人,他十分喜欢阿凡达的那勇往直前的精神,觉得阿凡达应该拥有他的妻子。但是,老爷爷非常厌恶野人族的首领,首领邪恶,来到了什么地方就必须让大家听他的。虽然阿凡达他们有许多人类用的武器,可是,这些武器远远低于了,野人族的那些坚硬的石器。
终于有一天,好心的老人狠狠心,咬咬牙,把他们传来几万倍的秘密告诉了英勇的阿凡达,如果他走遍了全世界,再来到银光闪烁的月球找到哪里的秘密太阳能可乐,带上神圣的蝴蝶粉手套他将永远成为一个伟大的战士,没有任何人可以抵挡阿凡达的威力。只有这样阿凡达才可以和公主结婚。
在一个秋叶和风夹杂的清晨,阿凡达悄悄地看了公主一眼,便痛苦的转身离去了,就这样阿凡达开始了他的世界周游之旅。
首先阿凡达来到了钢笔城,看到一个个漂亮的钢笔,真是眼花缭乱,他来到了钢笔城里最耀眼,最独特的“珍珠爱徒”钢笔店。呀那只钢笔使用的是贝壳的金粉,做成了银光闪烁,的钢笔“外套”。呀那支钢笔使用的是珍珠粉的精华和钻石,晶莹剔透美丽极了。哇,这支钢笔更是非常独特,他不仅可以伸长变成柺杖,还可以当手电呢!咦?为什么这支钢笔要被封起来呢?哦,原来这只珍贵的笔是在唐朝留下来的毛笔。一支就要一亿元,阿凡达可不害怕他一句话也没有说,马上买下了这支笔,和一支柺杖钢笔。
听说马马蹄小镇的发光蝴蝶和七彩蝶,每一个蝴蝶都美丽动人,刚来到那里阿凡达就已经眼花缭乱了,每一个角落,每一个枝头不管是水沟还是小溪都飞满了蝴蝶。
阿凡达终于来到了月球上,取出了宝物,让世界和平了,野人也一直在依靠阿凡达。
观看IMAX 3D巨幕**必须佩戴特殊的三维立体眼镜,通过其偏振滤光装置将两帧角度略有不同的影像分别传到人的左右眼,使呈现在观众眼前的画面极富立体感且栩栩如生。球形银幕直径可长达30米,逼真的图像呼之欲出,巨大的震撼力惊天动地。
自1970年第一部IMAX**在日本大阪世博会首映以来,全世界建立了240多家IMAX影院,接待了7亿多观众。其中60%的IMAX**院分布在北美,剩下的40%遍布世界其他各地。
扩展资料:
3D立体**设计是透过观众所戴之3D立体眼镜分别接收左右眼影像后译解成3D立体的效果。传统的3D胶片技术,将左右眼视觉影像同时存放在同一个胶卷中,而IMAX 3D技术不仅使用世界最大的IMAX底片,并且使用双胶片分开录制、播放左眼及右眼的影像,使得影像更立体清晰,色彩也更鲜明。
任天堂在1987年10月21日推出了3D眼镜,制造3D效果的原理也是透过左右眼的画面高速切换,然后经由Adapter的转换,将影像投射到3D眼镜上,让它看起来有立体效果。
-IMAX-3D
-3d眼镜
《阿凡达》:戳穿3D立体**骗局,破灭卡梅隆神话
就跟之前众说纷纭的华语贺岁大片一样,在不同的标准之下,《阿凡达》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样貌。所以,在评说这部影片之前,我想先把我的评价标准作一番说明:如果你是一个几乎不进影院或者只是逢年过节才进影院看几次**,主要观影手段是通过网络下载和在线观看的普通观众的话,那么我可以说《阿凡达》想象力爆棚,视听精彩,场面宏大,立体画面逼真刺激,绝对值回你“一年等一回”的票价。如果你是一个引进大片影院必看、此外有着丰富DVD观影经验的影迷,那么我告诉你《阿凡达》除了完全虚拟的纳威族人的电脑特效出色之外,整部影片并无多少新奇之处,加之故事老套节奏稍缓,导致观影过程中给人的感受波澜不惊,并没有什么超强刺激和快感,立体画面同之前公映过的其他立体大片相比并无明显提高,有负于本片“年度最受期待大片”、“卡梅隆十二年磨一剑”的作品之名。在这两种评价标准下,如果以前一种衡量的话,就没什么探讨的必要,“好”就一个字,而且在这种评价标准之下,90%的好莱坞大片都堪称水准之作;如果按照后一种标准衡量,才能在充分的观影经验基础上,讲本片同其他大片以及导演本人其他作品的横向和纵向比较中,细致分析影片的各个层面,从而给本片一个准确的定位和评价,本人下面对《阿凡达》的评论即是基于后一种评价标准。
一、剧情:故事老套,索然无味
作为一个享誉国际、几乎每片必是经典的大导演,且前一部故事片还是《泰坦尼克号》这样的“神作”,詹姆斯·卡梅隆笔下《阿凡达》的故事模式,相对来说无疑是太过老套了,比之他一贯求新求变的创作风格来说就是失败。拥有高科技的地球人殖民外星潘多拉,地球人战士在同当地土著“落后文明”纳威族人相处过程中,逐渐为他们自然和谐的生活所吸引,从而看清了地球人欲望驱使下的自私残忍的阴暗面,于是彻底转换身份认同,率领纳威族人以弱胜强,大败地球人军队故事,完全就是《与狼共舞》的翻版,此外诸如《风中奇缘》、《新世界》等影片也有类似的模式,片方在宣传中也毫不讳言这就是一部外星版的《与狼共舞》。这样一来,从筹备到制作期一直顶级神秘的影片,在故事上对观众来说算是没有任何新鲜感可言了。这样的结果我想也并非是卡梅隆创意衰竭,而是对创意的“坚持”所致,根据导演的自述,《阿凡达》的故事创意上世纪90年代就有,只是因为当时技术水准未达标只能束之高阁,现在技术攻关完成又把剧本从故纸堆里翻出来,所以这个故事放在上世纪90年代我们可以竖起拇指赞其创意,放在当下我们只能拇指朝下了。而且,从影片的实际呈现来看,跟《与狼共舞》各方面元素的相似度实在过高,人类战士跟外星公主的相识相恋,逐渐学习适应纳威族人生活的磨合过程、最后带领纳威族战士大战人类以及人类对潘多拉星球的殖民掠夺,除了添加了各种奇异的动植物和科幻元素之外,跟《与狼共舞》的故事主线完全吻合,甚至纳威族人的服饰造型、表情举止、生活习性,也只是让人感觉是印第安人换了个蓝身长尾、扁鼻大眼的马甲。对于这样一部年度顶级大片,故事从预告片发布到影片公映都无法给人惊喜,说轻点是平庸,说重点就是失败。
再来仔细分析一下剧情细节和内涵,也会发现有欠严谨、精彩稍逊之处。影片中地球人同纳威族人的实力差距实在太大,一个已经进化到星际旅行时代的科技和武器水准,一个仍然是印第安式的原始生活方式,如果说印第安人还能依靠着地利、战术和人数优势,对当年的美国军队造成一定程度的打击,甚至能偶尔获胜的话,那么地球人和纳威族人的战争数量级着实差得太远,完全不能放在一起比较。如此过于强烈的反差,等于影片编导自己给自己出了一道难题,无法在“以弱胜强”的剧情编排上自圆其说。即便影片在最终决战地“灵魂树”的区域内玩了一个磁场干扰的概念,让地球人的武器制导统统失灵,纳威族人都不具备同人类一战的能力,地面部队骑马冲锋看起来气势挺猛,实际上等同于送死,空中部队虽然情况好些,但在地球人的强大火力下也难以久撑。万般无奈之下,导演也只好让潘多拉星的“女神”爱娃显灵,发动星球的生灵对人类展开“人海战术”的攻击,这才扭转战局。这样不是靠“人力”而是靠“天意”的设计实在有些赖皮,看看影史上《勇敢的心》、《指环王》、《天国王朝》、《亚历山大大帝》等战争片以弱胜强环节的设计,都是通过巧妙地铺垫合理性和战争的层次感,令人信服地讲清楚弱势一方是如何依靠自身的智慧和勇气战胜强者的,而《阿凡达》过于悬殊的实力差距让自己在剧情上丧失了“以弱胜强”的转圜空间,最后只能以玄之又玄的“女神”和“天意”来解决问题,这样别说是片中的地球军抵挡不了,就算地球人再强大十倍百倍,也只能是战胜星球上的生物,也没法与拟人化的整个“星球”为敌啊,又是一个无法转圜的实力差距,编剧手法实在不高明。而且倘若星球如此“有灵”的话,早在巨树被毁灭的时候就应该给地球人点颜色尝尝,让他们知难而退,不至于人类都攻进星球圣地、距离毁灭千钧一发了,才召唤百兽救驾,星球女神也爱搞这种“玩的就是心跳”的游戏吗?
从整体的剧情安排和节奏看,虽然剧情组合没有太大毛病,从头至尾都通顺流畅,但节奏感明显稍缓,剧情在大部分时间里都显得波澜不惊,缺乏紧张刺激、一浪高过一浪的节奏感,只有在结尾大战上,纯商业的视听刺激才充分发挥出来,而且除了外星球的奇异生物和自然景观吸引眼球之外,剧情上明显缺少同等程度的创意和亮点,对比一下导演经典前作《终结者》、《真实谎言》、《泰坦尼克号》等影片中闪耀全片的亮点和创意,本片无疑是詹姆斯·卡梅隆导演生涯中排名倒数的剧本。从影片整个宣传上强调技术优势,甚少谈及剧情内涵的定位,也可以看出剧情在本片中的弱势地位。
二、内涵:物欲悖论,讽刺之极
格外讽刺的是,虽然导演极力歌颂原始社会的质朴真纯、和谐安详,极力抨击地球人科技进步、物质强大下的欲望膨胀、良心尽丧,但真正到了命运之战的关键时刻,决定胜负手段缺还是少不了物质和科技。影片中,决定大战胜负的不仅仅是女神爱娃召唤来的飞禽猛兽,主人公的两颗手雷报废了两艘巨型飞船,才是转危为安的关键所在。拯救纳威族人的不是他们的常规武器弓箭匕首猛兽,而是纯属地球舶来品的手榴弹,看来无论导演怎么在影片中否定物欲崇尚自然,关键时刻也不能无视科技和物质的决定力量,这也说明导演虽然在创作立场上站在纳威族人一边,但心底里对“原始”战胜“科技”也没什么信念,因而片中对美好原始社会的营造以及渲染纳威族人以弱胜强的胜利,不过为了逃避过于的物欲横流的现实,而营造的虚幻梦境罢了。
戏里戏外导演对“物欲”的态度,如果细想一下的话,更感觉无比荒谬与讽刺。片中通过人类对潘多拉星球珍贵矿藏的开发掠夺,对人类因为自身物欲毁灭自然,泯灭人性进行了旗帜鲜明的批判,试图让观众明白,在现实中追求极致的物欲是不对的,自然和谐才是王道。但是,反观《阿凡达》影片本身的出炉,不就是人类在**方面追求极致物欲的一种体现吗?从少则3亿、多则5亿的天文数字投资,就尽显横流的欲望,以此雄厚资金为基础,詹姆斯·卡梅隆在拍摄手法、摄影技术、后期制作技术上不断突破现有水准,把原本依靠剧情、内涵取胜的本片,在宣传上生生给掰成了一部力压《变形金刚》、《2012》的技术型大片,导演四处宣传也总是强调非3D立体不能领略魅力的影片特性,给广大观众脑海中营造出一幅只有戴着立体眼镜、坐在IMAX巨幕下才能实现完美享受视觉的画面,看看身边人谈论《阿凡达》的观影计划,不都是在讨论哪个影院的3D效果最好,哪个影院有IMAX银幕,平时不舍得花钱到影院看**,如今上百元的票价也不当回事了,这一切不正好是人类物欲淋漓尽致的体现吗?挑动人类物欲涌动的不正是影片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吗?一方面在影片中说教远离物欲回归自然,一方面在现实中极力强化影片的物欲属性,吸引观众观看;同时,观众一方面带着十足的物欲去观赏影片,一方面还要认同影片否定物欲的观点,简直是天大的讽刺啊!这么说来,卡梅隆通过影片内涵实现了对自身拍摄影片行为的否定,观众通过观看影片实现对自己观影行为的否定,真是越想越有趣啊,还有比这更吊诡的事情吗?我不知道本片的技术是不是像宣传中的说的那样“前无古人”,但影片内外这种物欲悖论所散发出的强烈的荒谬和讽刺感,我相信绝对可以称得上是“前无古人”而且“后无来者”了。
三、戳穿3D立体**骗局,破灭卡梅隆神话
最后,重点谈谈在宣传中强力打造、无限夸大、成为影片最大看点的3D立体技术以及用此技术打造的视觉效果,我想说的是,不管有多少人的大赞影片的视觉效果有多么多么震撼,只要你是个这两年看过大部分引进立体**的观众,今年《变形金刚2》、《2012》等特效大片也基本没落的话,我不信你仍然会对《阿凡达》的画面和立体效果产生强烈的惊喜和震撼。因为《阿凡达》实际呈现的水准,离宣传上吹嘘的“独一无二”的境界差得实在太远了。宣传上一直在强调卡梅隆的3D立体系统是如何如何非同凡响,让人产生极大的立体技术提升的观影期待,然而实际观看效果让人感觉跟之前看过的立体大片的视觉效果并无明显差别,人物和景物的立体感并不强烈,画面的立体层次感也并不分明,反倒是别的立体大片打“立体”牌总要玩些物体冲突银幕飞向观众立体噱头,而《阿凡达》连这些噱头都没有,就更让人觉察不到明显的立体感了。
说句大实话,根据笔者近两年立体大片一场没落的观影经验,所谓立体**不过是好莱坞为了提升票价、更快圈钱玩的一种蒙人概念,堪称最成功的一次集体炒作、精心策划的惊天骗局,只要给观众带上个立体眼镜,就有充足的理由收取比普通影片高出一倍的票价,而且还不打折,反正观众已经被“3D立体影片”的概念忽悠得晕头转向,大部分人又没有足够的3D立体观影经验,这剩下跟着喊好的份儿了。其实,立体影片的成像效果跟现实生活中人眼对周遭景物的立体感知还有很大差距,只要看过立体**的人,肯定会对这一点有鲜明感受。而且立体**也存在审美疲劳问题,看多了立体**,新鲜感一过,立体效果就没法对眼球形成最初的那种强烈的刺激的和冲击力了,久而久之让人也不会觉得戴眼镜看立体**,跟观影普通3D**有多么大的不同,不觉得立体**在视觉效果上有多么强的优势,也许这也是现在的立体技术还不够强大的缘故吧,什么时候立体效果能完全突出银幕时刻把观众包裹在立体画面中,这才称得上真正意义上划时代的突破。反正以目前的立体水准,笔者看过IMAX加3D立体的《阿凡达》之后,明显感觉视觉冲击力甚至不如在普通2D银幕观看过的《2012》和《变形金刚2》。
当前的3D立体影片优点并不明显,缺点却十分突出,必须戴个眼镜看银幕,本来就感觉有些不适,有的近视眼还要眼镜套眼镜,感觉就更不爽了,看画面就像隔层纱看东西,总是觉得看不真切。最致命的缺点那就是亮度太低,3D立体的银幕亮度只有普通是2D的1/4到1/5,画面明显偏暗,画面一暗清晰度就受影响,景物的边缘都略显模糊,一模糊立体层级感的效果也差了起来。以笔者在北京观看《阿凡达》效果最好的影院之一石景山万达影院IMAX加3D立体的实际观影感受来说,立体感表现平平,清晰度和色彩层次都较差,估计观看普通2D银幕,清晰度和色彩感要比3D立体要更好些。
3D立体影片还有个技术缺陷是在不稳定的镜头中,无法流畅表现剧中角色的快速运动,就拿《阿凡达》里,男主角在丛林里被野兽追逐那段,高速的奔跑、躲闪、跳跃,结合着立体画面,产生出一种令人眼花缭乱的视觉效果,我身后坐着的一位女生就连呼“看得真晕”,而在普通2D银幕中,类似的镜头则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至于宣传中大肆渲染的詹姆斯·卡梅隆费尽心血打造潘多拉星球,号称“为了让银幕展现最精细的生态,卡梅隆和他的团队甚至研究到了细菌层面”,实际观影的效果也没那么夸张、没有多少让人眼前一亮的创意,主要还是以噱头感十足的奇异生物这种传统套路来吸引眼球。潘多拉星球的大致样貌基本就是以地球为蓝本,展现的奇异动物也就是迅雷兽和长颈马两“主角”,加魅影、槌头雷兽、闪雷兽、毒狼这几个“配角”,没费劲一数就数完了,植物最有共性,都跟撒了过度荧光粉似的,总体上讲展现的物种并不丰富,因而影片构建的这个潘多拉星球也并不显得多么宏大。
其实,影片在技术上真正的强大之处,在于面部捕捉和动作捕捉技术的提升,宣告“技术狂人”罗伯特·赞米基斯彻底败在了“技术大神”詹姆斯·卡梅隆手下,赞米基斯也是面部捕捉和动作捕捉技术的忠实爱好者,在《极地特快》、《贝奥武夫》、《圣诞颂歌》三部影片中进行着连续不断的尝试,也一直无法取得完善的效果,难逃“死鱼眼”的恶名,角色动作也明显欠缺流畅,而詹姆斯·卡梅隆只出手这一部《阿凡达》,就立马让面部捕捉和动作捕捉技术达到了比较完美的效果,动作流畅、表情生动、情感饱满,让观众完全认同纳威族人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真实纯在,而不是电脑动画的虚拟人物。这是这才是本片在技术层面的最大突破之处,这才是本片的最大亮点。
上面说了这么多大家解开3D立体**的骗局,下面干脆连詹姆斯·卡梅隆的神话也一并戳穿得了。综上所述,《阿凡达》故事算不上精彩,立体效果称不上出众,仍然能在全球引得万众追捧,票房突破10亿,成功的因素中,影片质量最多占到一半,卡梅隆确实拍了部好片,但还未到《终结者》、《真实谎言》、《泰坦尼克号》等前作的经典水准;另一半应该是导演自身名气和超强宣传的合力在起作用。本片的宣传堪称09年度最成功的**营销,极力强调影片在技术上的至尊地位,以及非立体**不能表现其视觉效果的唯一性,虽然之前也不乏立体影片,但这些影片只是告诉你“立体效果好”,没有告诉你“为什么好,好在哪儿”,而《阿凡达》在宣传中把这个“为什么”解释得十分清楚,这就超越了其他立体影片,让所有人形成观看本片必须看3D立体的信念,无数人为本片献出观看立体**的“第一次”。你要问为什么之前也有不少立体**,那么多观众非要把“第一次”献给本片呢?除了刚才提到的强大、到位的宣传非其他影片能比之外,詹姆斯·卡梅隆的超强人气也非其他导演可比。此人之前但凡出手必是大片、必是经典,上部剧情片《泰坦尼克号》更是全球无差别大卖、影史票房第一、无人可比的“神作”,“卡梅隆作品”在观众心目中已经同“好片”、“经典”划上等号,而且观众足足等了12年才等来一部《阿凡达》,期待心情积压得越久,观影热情也就爆发得越强烈,《阿凡达》最终顺利实现大卖也应该在出品方的意料之中了。这点跟张艺谋的《三枪》有些类似,都是导演透支个人信誉,帮助平庸的影片平步青云,票房爆棚,影片质量真的没人去较真了,这也怨不得人家卡梅隆,谁让他有这个资本呢?人家已经是是个传说,就让观众去迷恋哥吧,哈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