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穿着“中国李宁”,喷着大白兔奶糖香水,手拿花露水味鸡尾酒,涂着故宫口红走在大街上,可能受到关注的目光会更加多。那么,到底什么是“国潮”?“国潮”风格又有什么设计特点呢?
一、粗壮直接的字体
汉字作为一种象形文字,本身就有一种很酷的神秘感。以“中国李宁”的印花为例。当“中国李宁”四个字用宋体田字格的形式展现时,是不是让你联想到了以box logo闻名的Supreme?同时,这样的box logo也让我们联想到中国的红色朱印。当“中国李宁”使用繁体书法字体设计时,很容易勾起我们对80、90年代运动会的回忆,不禁让人感觉又“土”又潮。
当复古范与简约感碰撞,国潮风呼之欲出。
除了服装上的字体国潮十足,平面海报中的字体设计也很有看点。喜茶最近发布的一组海报设计中就大量使用了书法体和黑体。复古的字体和配色非常有国潮feel。
而这些字体,不管是书法体还是宋体或是黑体,笔画都比较粗给人一种厚重感。同时,这些字体的排版也比较直接,横平竖直主题突出。
二、高饱和度的配色
提到国潮设计的配色,很多人会第一时间联想到经典的中国红,比如上面出现过的“中国李宁”。
除了中国红,红蓝、红绿这样复古满满的经典配色CP:
其实除了红色的经典搭配,国潮设计还会使用其他各种颜色,而这些颜色的饱和度都比较高。
比如晨光和时尚芭莎合作推出的国粹文具套装:
健力宝新包装上采用的插画配色:
三、中国特色元素
国潮设计的第三个特点就是使用具有中国特色的元素。比如,将56个民族的特色服装与包装相结合的旺仔牛奶:
将京绣画在包装上的特仑苏牛奶:
将经典大白兔图案印在包装上的沐浴露:
将过年时常见的鞭炮、年画、对联搬到海报上:
还有经典的港风招牌、霓虹灯等元素同样也可以在平面设计中使用:
如果穿着“中国李宁”,喷着大白兔奶糖香水,手拿花露水味鸡尾酒,涂着故宫口红走在大街上,可能受到关注的目光会更加多。那么,到底什么是“国潮”?“国潮”风格又有什么设计特点呢?
一、粗壮直接的字体
汉字作为一种象形文字,本身就有一种很酷的神秘感。以“中国李宁”的印花为例。当“中国李宁”四个字用宋体田字格的形式展现时,是不是让你联想到了以box logo闻名的Supreme?同时,这样的box logo也让我们联想到中国的红色朱印。当“中国李宁”使用繁体书法字体设计时,很容易勾起我们对80、90年代运动会的回忆,不禁让人感觉又“土”又潮。
当复古范与简约感碰撞,国潮风呼之欲出。
除了服装上的字体国潮十足,平面海报中的字体设计也很有看点。喜茶最近发布的一组海报设计中就大量使用了书法体和黑体。复古的字体和配色非常有国潮feel。
而这些字体,不管是书法体还是宋体或是黑体,笔画都比较粗给人一种厚重感。同时,这些字体的排版也比较直接,横平竖直主题突出。
二、高饱和度的配色
提到国潮设计的配色,很多人会第一时间联想到经典的中国红,比如上面出现过的“中国李宁”。
除了中国红,红蓝、红绿这样复古满满的经典配色CP:
其实除了红色的经典搭配,国潮设计还会使用其他各种颜色,而这些颜色的饱和度都比较高。
比如晨光和时尚芭莎合作推出的国粹文具套装:
健力宝新包装上采用的插画配色:
三、中国特色元素
国潮设计的第三个特点就是使用具有中国特色的元素。比如,将56个民族的特色服装与包装相结合的旺仔牛奶:
将京绣画在包装上的特仑苏牛奶:
将经典大白兔图案印在包装上的沐浴露:
将过年时常见的鞭炮、年画、对联搬到海报上:
还有经典的港风招牌、霓虹灯等元素同样也可以在平面设计中使用:
“快似风走润如油,钢铁分明品种稠。裁剪江山成锦绣,杭州何止如并州。”
这是著名剧作家田汉在1966年走访张小泉杭州工厂时留下的诗句,一般人很少能想象到,一个制作剪刀的企业,能够得到文人这样的赞美。
从明朝末年到如今,张小泉的剪刀传承至今已经历了近400年的时光,依旧能够每年卖出接近3千万把。7月7日,张小泉股份有限公司在创业板上市的申请获得深交所受理,有望成为又一个上市的老字号,以及“剪刀第一股”。
不同于许多饱受争议的老字号,张小泉的刀剪生意在经营数百年之后依旧充满着活力。为何小小的剪刀能够具有如此强的生命了?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有些不一样的老字号。
传承四百年匠人精神
从名字不难猜出,张小泉既是品牌的名字,也是创始人自己的名字。
张小泉是清朝初期杭州的一名剪刀匠人,祖籍徽州黔县,做剪刀是他家传的手艺。他的父亲张思家曾在芜湖学习制作剪刀,后来在明朝万历年间(1610年前后),在杭州大井巷开设了“张大隆”剪刀铺。
据猫妹查阅的 历史 资料,当时我国的剪刀制作材料多为铜和生铁,而张思家却将龙泉宝剑的铸造工艺引入了剪刀制作之中,开创了独具特色的“嵌钢”工艺。即以中碳钢锻制剪刀的刃口,再嵌入铁质的剪柄之中。在手工制作年代,“张大隆”剪刀的制作从锻打到抛光,工序多达72道。
精钢与生铁强度自然不可同日而语。采用了宝剑锻造工艺的“张大隆”的剪刀光彩照人、锋利耐用,在同行的剪刀中脱颖而出,成了当时杭州城中的金字招牌。
可惜明朝时我们国家还没有知识产权意识,杭州城内“张大隆”剪刀的仿冒品层出不穷,且质量良莠不齐,以至于真的“张大隆”剪刀口碑遭遇了断崖式的下滑。
清康熙二年(1663年),创始人张思家去世,富二代张小泉接班。他认为父亲所创立的老字号,品牌价值已经被仿冒者损坏得所剩无几,索性抛弃原有的品牌,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家族企业此后生产的剪刀,并且将自己的名字刻在所有的剪刀上。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张小泉迎来了 历史 上最重要的一位客人,就是乾隆皇帝本人。据相关的资料,那年乾隆皇帝南巡,在杭州微服私访时路过了张小泉剪刀铺。买了一把剪刀回去后对其赞赏有加,于是为张小泉剪刀御笔钦题牌匾上“张小泉”三字,还将张小泉剪刀列为贡品,钦定为“宫廷御用剪”。
张小泉剪刀宫廷御用剪的身份或许是真的,但是乾隆皇帝为各种 美食 特产亲自带货的故事着实有些泛滥,以致于真假难辨。
到了近代,张小泉在 历史 上变得更加活跃。宣统三年(1911年),张小泉的第八代孙张祖盈以“海云浴日”商标在农商部注册商标,成了我国 历史 上第一批商标之一。
此后,张小泉剪刀还在国际展会上频频亮相并获奖。其中包括了1909年的南洋劝业会、1915年的巴拿马世界博览会、1926年的费城世界博览会、1929年的西湖博览会。
新中国成立后,张小泉剪刀依旧十分受重视。1956年,毛主席在《加快手工业的 社会 主义改造》工作汇报会上提到,“提醒你们,手工业中许多好东西,不要搞掉了。王麻子、张小泉的剪刀一万年也不要搞掉。我们民族的好东西、搞掉了的,一定都要来一个恢复,而且要搞得更好一些。”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与张小泉并立,江湖人称“北有王麻子,南有张小泉”的北京剪刀老字号王麻子,同样是因为采用钢材打造剪刀刃而成名,却在改革开放后没能得到较好的发展,在2003年宣告破产。
小小的剪刀做起来并不难,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技术门槛。但张小泉的剪刀能够穿越400年的时光,从明朝到现代,从国内到海外,都得到认可,其制作上应该确有其独到之处。
日复一日地认真精心制作物品的人被称为匠人,潜心将打造的物品完善到极致的精神被称为匠人精神。近年来,我们一提起匠人精神就会想起日本、德国这些传统制造业强国,但事实上我们的一些老字号也能体现这样的精神。
张小泉的传统制作工艺繁重复杂,熟练的制剪工人能够用一根铁、一根钢锻制一把剪刀,如今这样的制作技艺已经成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掌握这种工艺的匠人,最年轻的也已经年近80,白发苍苍。这大概就是匠人精神的体现吧?
老字号的新东家
所有的老字号都不乏精彩的故事,但老字号不可能仅凭故事在现代的商业 社会 存活。如今的张小泉,也已经变得与从前十分不同。
与很多拥有国资背景的老字号不同,张小泉在新中国经历了两次改制,如今已经是一家完全的民营企业。
招股书显示,目前张小泉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股东为张小泉集团,实际控制人是富春控股集团。富春控股集团的两名股东张国标和张樟生为兄弟关系,而张国标与张新程为父子关系。张氏家族目前通过富春控股、嵘泉投资和臻泉投资合计持有张小泉股份7183%的股份,控制权十分集中。
2007年富春投资获得了张小泉的控制权之后,主要推进了张小泉生产制造的智能化和工业化。2010年,张小泉在杭州富阳建成了现代化五金 科技 园,将90%以上的生产流程自动化。
张小泉的生产模式为自主生产和OEM代工相结合,目前张小泉自制生产的产能为12795万把,但是产能利用率已经很高,生产线接近饱和。
本次IPO,张小泉计划利用募集资金中的354亿元在广东阳江市建设智能制造中心,建设期18个月,建设完成后将新增3010万把生产能力,相当于将目前的产能提升235倍。
同时,张小泉也早已不再仅仅生产剪刀,而将产品线扩大至了家用厨刀具和指甲刀、厨具其他五金类生活用品等产品。从目前张小泉披露的经营数据来看,张小泉所有的产品收入都保持着较为快速的增长。尤其是刀具和生活用品,在2018年的收入增速分别高达3149%和3666%。
张小泉的剪刀已经问世400余年,且目前家庭服装用剪的需求已经出现下滑,其剪具的收入还能呈现出高速增长十分难得。但是在2019年,张小泉除了生活用品之外的所有产品收入增速均出现下滑,尤其是套刀剪组合的收入增长率下滑至475%。
收入增速下滑不一定是因为东西卖不出去,还有可能是因为产能跟不上,尤其是张小泉目前的产能利用率已经超过了100%。然而,张小泉的库存问题也日益突出。
2019年末,张小泉的存货余额高达112亿元,占其当期流动资产的3751%,相较于2018年末上升了3795%。这其中库存商品的占比最高,总额高达714685万元,同比增长了4442%,库存商品的余额增速不但高于库存整体的积累速度,更加高于销售收入增长的速度。
由此可见,张小泉的剪刀和刀具虽然依旧受欢迎,但增长方面还是遇到了一定的阻力。
物美价廉还是国潮轻奢?
现在提起老字号,人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一个贵字。东阿阿胶、同仁堂和天津狗不理包子,都是老字号中因为涨价过于激进而导致口碑崩盘的例子。
相比之下,张小泉的产品价格则显得较为亲民。据张小泉的招股书,其2019年时剪具产品的平均价格仅为555元,刀具的均价仅为22元,套刀剪(刀具剪具套装)的价格仅为7795元,其他生活家居用品的均价仅为1836元。
当然,这样的均价远低于其终端零售价。这主要是因为张小泉的近三年来逐渐提升了产品的经销渠道权重,发展经销商的速度快于其电商直营店和线下门店直销的销售增速,经销商渠道的占比从2017年的5634%上升至2019年的6606%。
目前张小泉产品的终端价格也依然处于行业的平均水平,低于双立人等海外知名品牌,尽管张小泉的产品从设计和性能上未必逊于这些进口产品。
消费者们面对老字号的感情往往是复杂的,一方面希望传统工艺和传统品牌的价值能够得到认可,击败海外品牌占领高端市场,另一方面又不希望传统老字号的价格超出自己的消费能力范围。因此,高端化和品牌化成为了许多老字号的陷阱。
张小泉目前应对这个问题的办法是推出更加丰富多元的产品线。以剪刀产品为例,张小泉有较为实用的服装剪、文具剪、美容剪等产品,也有节节高、花开富贵、松鹤礼盒等更接近工艺品的礼盒类剪刀,还有铜壶、汤婆子等体现传统生活美学的生活用品。
如果上市成功,传承了400年的张小泉,会成为怎样的老字号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品搜搜测评网